文明出行小故事100字_第1頁
文明出行小故事100字_第2頁
文明出行小故事100字_第3頁
文明出行小故事100字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后可任意編輯和復制第第頁文明出行小故事100字

文明禮儀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肯定的、商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yǎng)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yǎng)和素養(yǎng)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商定俗成的示人以敬重、友好的習

慣做法.。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yǎng)、交際力量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道德或許是一張紙的厚度,或許是一點急躁的等待,或許是一句和善的問候,更或許只是一個微笑。一言一行總關情,在不經意間,我們傳播著熱忱,敬重,關愛和友情,這就是講文明。這點點滴滴的贊美和觀賞,如甘霖似雨露,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文明禮儀小故事

有一次,我在電視里看到歐洲文明古國德國,在號召全國人民講文明、講禮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禮儀。同時,舉例講了一個老奶奶經過公路,路上雖然只有她一個人,但她依舊等紅燈變綠燈才走。老奶奶回答說:“我怕樓上的孩子們看到后,以為紅燈是可以通行的?!?/p>

英國聞名訓練家約翰·洛克說:“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當特殊當心養(yǎng)成習慣的一種大事?!边@點,我們應向周總理學習,美國總統尼克松曾在他寫的《領袖們》一書對此作過評價。尼克松說:“周恩來的靈敏機靈大大超過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領袖。這是中國獨有的特別的品德,是多少世紀以來的歷史進展種種中國文明的精華結晶,他待人很虛心但很鎮(zhèn)靜堅決?!敝芏鱽淼奈拿髡勍?、禮貌舉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氣質和風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寬敞的胸襟、超群的才智、美妙高尚心靈的生動體現??磥?,文明、禮儀是特別重要的。

那么,我們應當如何去做呢?首先,留意培育自己美妙高尚的心靈。從表面上看,文明禮貌是外在的,而實際上外在的形式下蘊含著內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是有著美妙心靈的人,美妙的語言來自于美妙的心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言為心聲”、“形為

內現”。

其次,要在實踐中用文明禮貌的道德標準要求來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貌,重在表現。主要包括四點:①虛心禮讓②談吐文明③舉止端莊④講究衛(wèi)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點,也不愧為“禮儀之邦”的成員了。德國聞名文學家歌德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钡拇_,人們總是依據你的

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為,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

才會有幸福、歡樂。

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聞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特別聰慧,而且還是一個注意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兹谒臍q的時候,經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觀察了,問道:“你為什么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當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關心、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今,

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范。

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同學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于是征得魯昭公的同意后,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連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鬃右姶箝T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

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尊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崩献右娍鬃舆@樣懇切,便具體地抒發(fā)了自己的見解?;氐紧攪?,孔子的同學們懇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的確是我的好老師?!蓖瑫r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于龍,我卻不能夠

知道它是如何乘風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后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傾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同學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笜s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探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敬重。進門后,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悄悄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笜s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

親自臨喪送葬,并將其子女作了妥當支配。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特別聞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圣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育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諧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么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教導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即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尊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慧,哪里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p>

在這里,“避席”是一種特別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敬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后人傳誦,許多人都向他學習。

程門立雪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進士后,他放棄做官,連續(xù)求學。

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時很出名望的高校問家、哲學家、訓練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