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三語文文言文二輪復(fù)習(xí)練習(xí) 含答案_第1頁
2021屆高三語文文言文二輪復(fù)習(xí)練習(xí) 含答案_第2頁
2021屆高三語文文言文二輪復(fù)習(xí)練習(xí) 含答案_第3頁
2021屆高三語文文言文二輪復(fù)習(xí)練習(xí) 含答案_第4頁
2021屆高三語文文言文二輪復(fù)習(xí)練習(xí) 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二輪復(fù)習(xí)基本策略

學(xué)生們在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中,反映在各題中的失誤,深層次的原因始終是文言詞匯積累不到位,文言

語感、文言思維沒有建構(gòu)起來,文言能力還不足。因此,在第二輪的復(fù)習(xí)中,帶領(lǐng)同學(xué)們繼續(xù)掃除詞匯障

礙,提升文言能力,實現(xiàn)文言選段的讀懂、讀透,依然是我們文言文這一版塊的工作重心。

關(guān)于刷題的態(tài)度:要反復(fù)向?qū)W生強調(diào),并不在于盲目追求刷題數(shù)量,而在于怎樣有效、高效地刷題。

要堅持一個做題理念:每做一篇文言閱讀,就要實現(xiàn)有一篇的積累!要讓學(xué)生明白,當(dāng)我們奔著提升文言

能力目標去的,那么,學(xué)生就不能只停留于刷題的過程,還要把刷完題后如何面對、處理文本的工夫下足。

循環(huán)誦讀:1朱熹讀書法被歷來士子奉為圭臬,他提倡:“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繼以精思,使其義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奔磶е嫉恼b讀,是學(xué)習(xí)古文、提升能力的不

二法門。因此,每做完一篇文言閱讀,建議利用一周里面早讀、晚誦的時間,堅詩誦讀3-5遍,盡力做到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義皆若出于吾之心”,此舉既能加深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也讓前賢的文

字,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慢慢培養(yǎng)起文言的語感與能力。

2.建立文言詞匯、文化常識積累的臺賬.理解并熟練掌握課內(nèi)實詞以及課外文本出現(xiàn)的高頻詞,能夠辨析在

具體語境中的多義項;注意常見實詞的少見義項,尤其是課文中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積累常見的古今異義、通

假字。建議結(jié)合經(jīng)典例句進行記憶,加深理解。每做完一篇文言,梳理文中的疑難詞匯及所遇到文化常識,

并通過表格臺賬的方式進行梳理與整理。

文言文綜合訓(xùn)練一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題。

田單者,齊諸田疏屬也,為臨蓄市舉,不見知。及燕使樂毅伐破齊,盡降齊城,唯獨莒、即墨不下。

燕引兵東圍即墨,即墨大夫出與戰(zhàn),敗死。城中相與推田單,立以為將軍,以即墨拒燕。頃之,燕昭王卒,

惠王立,與樂毅有隙。田單聞之,乃縱盡呵于燕,宣言日:“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樂毅畏誅而不

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由耳而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所懼,唯恐他將之來,

即墨殘矣。"燕王以為然,使騎劫代樂毅。樂毅因歸趙,燕士卒忿。單又縱反間日:“吾懼燕人掘吾城外

冢墓,修先人,可為寒心?!毖嘬姳M掘壟墓,燒死人。即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俱欲出戰(zhàn),怒自十倍。

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約降于燕,燕軍皆呼萬歲。田單又收民金,得

千鎰,令即墨富豪遺燕將,燕軍由此益懈。田單乃收城中得千余牛為絳韁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于其角而

灌脂束葦于尾燒其端鑿城數(shù)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后。牛尾熱,怒而奔燕軍,燕軍夜大驚。牛

尾炬火光明炫耀,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五千人因銜擊之,而城中鼓噪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

聲動天地。燕軍大駭,敗走。齊人遂夷殺其將騎劫。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所過城邑皆叛燕而歸

田單,齊七十余城皆復(fù)為齊。乃迎襄王於莒,入臨蓄而聽政。襄王封田單,號日安平君。太史公日:兵以

正合,以奇勝。善之者,出奇無窮。號斗還相生,如環(huán)之無端。夫始如處女,適人開戶。后如脫兔,適不

及距:其田單之謂邪。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城之不珍者二耳拔:被攻取

B.齊人未附附:歸附

C.齊人追亡逐北北:指敗逃者

D.入臨苗而聽政聽:傾聽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乃縱反間于燕

B.實欲連兵南面而手齊

C、而城中鼓噪從之

D.燕軍擾亂奔走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窮予生之光陰"療梅也哉!

B.遣使約降于燕故內(nèi)惑于鄭袖。

C.田單乃收城中得千余牛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D.五千人坦銜枚擊之相如國持璧卻立。

4.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掾,原為佐助的意思,后為副官佐或官署屬員的通稱。市掾,指管理市場的小官。

B.反間,利用敵方間諜傳遞假情報,或散布離間謠言等,使敵人發(fā)生內(nèi)哄,借以取勝。

C.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位,故帝位面朝南,常代稱帝位。后常泛指居尊位或官位。

D.奇正,古時兵法術(shù)語,作戰(zhàn)以對陣交鋒為正,設(shè)伏掩襲等為奇。田單以火牛交鋒為正。

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田單乃收城中/得千余牛為絳緡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葦于尾/燒其端

B.田單乃收城中/得千余牛/為絳縉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葦于尾/燒其端

C.田單乃收城中/得千余牛為絳/縉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葦于尾/燒其端

D.田單乃收城中/得千余牛為絳/縉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葦于尾/燒其端

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田單是齊國田氏較遠的宗親,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軍攻打齊國,包圍了即墨,即墨守將戰(zhàn)死,

田單被推舉為將軍。這使他后來得以立下不朽的戰(zhàn)功。

田單善于審時度勢,利用敵人的矛盾?;萃跖c樂毅有隙;他乘機詐言樂毅緩攻即墨是待機圖變,

混淆了惠王的視聽,樂毅最終離職,齊國消除了一大威脅。

C.田單深諳戰(zhàn)略藝術(shù),他誘使燕軍犯下令即墨民眾發(fā)指的罪行,以激發(fā)己方同仇敵忖;又假裝投降,

派遣富豪打入敵軍以作內(nèi)應(yīng),麻痹對方,瓦解了敵軍斗志。

D.田單的戰(zhàn)術(shù)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陣,縱牛直沖燕軍,繼之以士卒的追擊,百姓的助威,一舉夷殺

燕將騎劫,摧毀了燕軍。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復(fù)。

7.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城中相與推田單,立以為將軍,以即墨拒燕。頃之,燕昭王卒,惠王立,與樂毅有隙。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約降于燕,燕軍皆呼萬歲。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誦讀積累

8.詞語積累:

引;相與:拒:隙:王:附:

因:乃;乘城:遺;追亡逐北;聽政:

9.文化常識積累

掾:反間:

南面;奇正:

襄王(謚號):

10、循環(huán)誦讀。

二、選文來源: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試題(全國卷)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題。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家世世受射。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從太尉亞夫擊吳楚軍,

取旗,顯功名昌邑下,以力戰(zhàn)為名。弓也大入上郡,有數(shù)千騎。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

去大軍數(shù)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二

令諸騎日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縱馬臥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夜半時,引兵而

去。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dāng)?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

飲食與土共之。終廣之身,家無余財,終不言家產(chǎn)事。廣訥口少言,專以射為戲,竟死。廣之將兵,乏絕

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后從木港軍

青擊匈奴,既出塞,出東道。軍亡導(dǎo),或失道,后大將軍。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廣曰:“諸校尉無罪,

乃我自失道?!敝撩┯桑瑥V謂其麾下日:“廣結(jié)發(fā)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zhàn),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

將軍又徙廣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余矣,終不能復(fù)對刀筆之吏。”遂引刀自到。

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無老壯皆為垂涕。太史公曰:“《傳》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慘慘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

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節(jié)

選自《史記?李將軍列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專以射為戲,章如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廣之將醫(yī),乏絕之處,見水將兵:將軍和士兵。

C青欲上書報天子軍電聽曲折:指行軍的彎曲道路。

D廣箏發(fā)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zhàn)結(jié)發(fā):指剛成年的時候。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

B是時含暮,胡兵終怪之含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即出塞,出東道始皇造沒,余威震于殊俗

D百姓聞之,無老壯皆為垂涕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3.對下列各句中“之”字稱代內(nèi)容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稱代前文的(廣軍)“解鞍”、“士皆縱馬臥”。

B避之?dāng)?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稱代前文的“(李)廣”。

C飲食與土共年稱代前文的“賞賜”。

D百姓聞之,無老壯皆為垂涕稱代前文的(李)廣“遂引刀自到”。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縱馬臥

B.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縱馬臥

C.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縱馬臥

D.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縱馬臥

5.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匈奴,我國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戰(zhàn)國時游牧于燕、趙、秦以北地區(qū)。東漢分裂為南北二部,北

匈奴為漢所敗,部分西遷,南匈奴附漢。南北朝后,匈奴之名不復(fù)見于中國史籍。

B.大將軍,古代武官名。始于戰(zhàn)國,漢代沿置,為將軍最高稱號,多由貴戚擔(dān)任,統(tǒng)兵征戰(zhàn)并掌握

政權(quán),職位極高。文中“李將軍”,就是大將軍之銜。

C.莫府,即幕府。莫,通“幕二本指將帥在外的營帳,后亦泛指軍政大吏的府署。亦借指將帥,

后也指軍中或官署聘用的文書人員。

D.刀筆之吏,指掌文案的官吏。古人用簡牘時,如有錯訛,即以刀削之,故身帶常刀和筆,故稱。

自宋元后,亦指稱訟師,謂其深諳法律,文筆犀利,用筆如刀。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廣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傳授射箭之法,因而騎射精熟,驍勇善戰(zhàn)。曾在抗擊匈奴是殺立功,

并在平定吳楚軍時,攻營拔寨,建立卓越功勛。

B.李廣不僅武藝高強,而且足智多謀。他面對匈奴數(shù)千騎兵,沉著鎮(zhèn)定,巧用疑兵之計,使敵軍不

敢貿(mào)然追擊,而自己的小部隊則安然得以保全。

C.李廣不善言辭,少言寡語,而又廉潔自律,重義輕財。他屢建戰(zhàn)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財富的

機會,但卻終身沒有多余的財物,也從不以家產(chǎn)為念。

D.李廣作為主將,部隊失去向?qū)Ф允У缆?,他勇于承?dān)過錯。面對處罰,他認為自己已經(jīng)年老,

無力再請刀筆之吏為自己辯護,于是引刀自到。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傳》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詞匯積累

受:馳:以:所:會:

怪;引兵:將兵:麾下:也兄:

訥:既;失道:無:其……之謂

9:文化常識隰

匈奴:大將軍:

幕府:刀筆吏:

10、循環(huán)誦讀

三、選文來源:2003年普通高等學(xué)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江蘇卷)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裴矩字弘大,河?xùn)|聞喜人,襁褓而孤,為伯父讓之所鞠。及長,博學(xué),早知名。隋文帝為定州總管,

召補記室,甚親敬之。文帝即位,累遷吏部侍郎。大業(yè)初,與承諸番款①張掖塞與中國互市,煬帝遣矩監(jiān)

其事。矩乃訪西域風(fēng)俗及山川險易、君長姓族、物產(chǎn)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悅,每日引至御座,顧問西方

之事。帝幸東都,矩以蠻夷朝貢者多,諷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魚龍、曼延、南紙②于洛邑,以夸諸戎狄,

終月而罷。又令三市店肆皆設(shè)帷帳,盛酒食,遣掌番率蠻夷與人貿(mào)易,所至處悉令邀延就座,醉飽而散。

夷人有識者,成私哂其矯飾焉。帝稱矩至誠日裴矩大識朕意凡所陳奏皆朕之成算朕未發(fā)頃矩輒以聞自非奉

國用心孰能若是矩后從幸江都。及義兵入關(guān),帝問矩方略,矩日:“太原有變,京畿不靜,遙為處分,恐

失事機。唯鑾輿早還,方可平定。”矩見天下將亂,恐為身禍,每遇人盡禮,雖至胥吏,皆得其歡心。是時,

帝既昏侈逾甚,矩?zé)o所諫錚,但悅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務(wù)止奸吏,或聞諸曹案典,多有受賂者,乃

遣人以財物試之。有司門令吏受饋絹一匹,太宗怒,將殺之,矩進諫日:“此人受賂,誠合重誅。但陛下以

物試之,即行極法,所謂陷入以罪,恐非導(dǎo)德齊禮之義。”太宗納其言,因召百僚謂日:“裴矩遂能廷折,

不肯面從。每事如此,天下何憂不治!"貞觀元年卒,贈絳州刺史,旗日敬。(節(jié)選自《舊唐書?裴矩傳》)

臣光日:“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

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是知君者棗也,臣者景也,表動則景隨矣。”(《資治通鑒?唐紀八》)

注:①款:至,至I」。②魚龍曼延、角解:均為古代雜戲名。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牛帝大征四方奇技解:勸告。

B.咸私I,其矯飾焉哂:譏笑。

C.恐為身禍,每遇人盡禮遇:優(yōu)待。

D.太宗初即位,務(wù)止奸事務(wù):致力

2.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為伯父讓之所鞠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B.以夸諸戎狄,終月而罷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

C.咸私哂其矯飾常猶且從師而問帚

D.太宗納其言,國召百僚謂日府吏聞此變,?求假暫歸

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帝稱矩至誠/日裴矩大識朕/意凡所陳奏/皆朕之成算/朕未發(fā)頃/矩輒以聞/自非奉國用心/孰能若是

B.帝稱矩至誠/日/裴矩大識朕意/凡所陳奏/皆朕之成算/朕未發(fā)頃/矩輒以聞/自非奉國用心/孰能若是

C.帝稱矩至誠/日/裴矩大識朕/意凡所陳奏/皆朕之成算/朕未發(fā)頃/矩輒以聞/自非奉國/用心孰能若是

D.帝稱矩至誠/日/裴矩大識朕/意凡所陳奏/皆朕之成/算朕未發(fā)頃/矩輒以聞/自非奉國用心/孰能若是

4.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西域,漢以來對玉門關(guān)、陽關(guān)以西地區(qū)的總稱。狹義專指蔥嶺以東地區(qū),廣義則凡通過狹義西域

所能到達的地區(qū)。

B.京畿,語出東漢潘晶《冊魏公九錫文》,本意是指“位于國之中央的都城”,今指國都及其附近的

地方。

C.謚,古代帝王、大臣死后,據(jù)其生前行跡評定的稱號。周初始制謚法,秦廢,漢復(fù)其舊,至清止。

太宗是李世民的謚。

D.表,古代天文儀器圭表的組成部分,為直立的標竿,用以測量日影的長度,主要作為計時之用。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邊長大,由于博學(xué)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煬帝都十分賞識他,委以要職;

煬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風(fēng)土民情,經(jīng)常向他咨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計,投煬帝之所好,為向戎狄夸耀強盛,建議作奇技、雜戲于洛邑,又熱情款待以籠

絡(luò)其心;盡管“夷人有識者”對此不以為然,但深得煬帝歡心。

C.義兵入關(guān)之后,裴矩向煬帝獻計,主張當(dāng)即平定,以免錯失良機;又見天下將亂,為全身遠禍計,

對人盡皆禮遇,對煬帝更是“無所諫凈”,“但悅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開明的君王,但難免有失誤,他先以行賄試探,后又欲誅受賄之人;裴矩直言諫勸,認

為是陷人以罪,不合禮義,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贊揚。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而從。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詞匯積累

襁褓:鞠:款;引:顧問

幸:諷:邀延:哂:稱:

處分:遇;諫凈:取容合:

廷折;面從:

8、文化常識積累

西域:京畿:

、遼□

圭表:謚號;

鑾輿:胥吏:

9.循環(huán)誦讀

四、選文來源:2004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試題(舊課程卷)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題

疏廣字仲翁,東海蘭陵人也。少好學(xué),明《春秋》,家居教授,學(xué)者自遠方至。征為博士太中大夫。地

節(jié)三年,立皇太子,選丙吉為本修,廣為紇停。數(shù)月,吉遷御史大夫,廣徙為太傅。廣兄子受,好禮恭謹,

敏而有辭。宣帝幸太子宮,受迎謁應(yīng)對,上甚歡悅。頃之,拜受為少傅。太子每朝,太傅在前,少傅在后。

父子并為師傅,朝廷以為榮。在位五歲,皇太子年十二,通《論語》《孝經(jīng)》。廣謂受日:“吾聞‘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十不,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懼有后悔,豈如父子相隨出

關(guān),歸老故鄉(xiāng),以壽命終,不亦善乎?”廣遂上疏?顰簟。上以其年罵老,皆許之。廣腕歸夕里旦令家供

具設(shè)酒食請族人故舊賓客與相娛樂數(shù)問其家金余尚有幾所,趣買以供具。居歲余,廣子孫竊謂其昆弟老

人廣所愛信者日:“子孫幾及君時頗立產(chǎn)業(yè)基址,今日飲食,費且盡。宜從丈人所,勸說君買田宅。”老人

即以閑暇時為廣言此計,廣日:“吾豈老悖不念子孫哉?顧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與

凡人齊。今復(fù)增益之以為贏余,但教子孫怠惰耳。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且夫富者,

眾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孫,不欲益其過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養(yǎng)老臣也,故樂與彳卷字舉

共饗其賜,以盡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悅服。以壽終。(節(jié)選自《漢書?疏廣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選廣為少傅,數(shù)月,跳為太傅。徙:調(diào)職。

B.廣兄子受,好禮恭謹,殷而有辭。敏:敏感。

C.宣帝幸太子宮,受迎謖應(yīng)對。謁:進見。

D.廣子孫竊謂其昆弟老人廣所愛信者。竊:暗中。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頃書,拜受為少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功修身退,天之道也。于是懷石,舉自投汨羅而死。

C.上場其年篤老,皆許之。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今日飲食費耳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廣既歸/鄉(xiāng)里日令家供具/設(shè)酒食/請族人故舊/賓客與相娛樂

B.廣既歸/鄉(xiāng)里日令家供具/設(shè)酒食/請族人/故舊賓客與相娛樂

C.廣既歸鄉(xiāng)里/日令家供具設(shè)酒食/請族人故舊/賓客與相娛樂

D.廣既歸鄉(xiāng)里/日令家供具設(shè)酒食/請族人故舊賓客/與相娛樂

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傅,與太師、太保并稱三公;少傅,九卿之一,與少師、少保并稱三孤。為周代始置,明清后

多為贈官、加銜之用,無實職。

B.二千石,指月俸。漢代內(nèi)自九卿、郎將,外至郡守、尉,俸祿皆為二千石,后以之稱郎將、郡守

等為“二千石

C.鄉(xiāng)黨,周制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xiāng),五百家為黨,泛指家鄉(xiāng),亦指鄉(xiāng)親;宗族,指同宗同族的人,

多表現(xiàn)為同一姓氏世代相傳的家族。

D.乞骸骨,意謂使骸骨得以歸葬故鄉(xiāng),是指古代官員自己請求退職,回老家安度晚年。這和“致仕”

的意思是完全一樣的。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疏廣自幼勤奮好學(xué),深明《春秋》,遠方之人也來向他問學(xué)。其兄之子疏受謙恭謹慎而有口才。

叔侄二人并為皇太子師傅,朝廷引以為榮。

B.皇太子初學(xué)有成后,疏廣心懷知足常樂、功成身退的想法,要求歸老故鄉(xiāng),雖然中途曾經(jīng)后悔,

但最終還是提交了辭呈,并獲得皇上的應(yīng)允。

C.疏廣認為自己的金錢為朝廷所賜,應(yīng)當(dāng)自己用來頤養(yǎng)天年,因而回歸故里之后,并未打算要將錢

財留給子孫,每日均請親朋故友宴飲娛樂。

D.疏廣的子孫見飲食費用甚巨,就請人勸疏廣多置田宅。疏廣表示財產(chǎn)只能使子孫怠情罷了,應(yīng)當(dāng)

讓他們自食其力,過與平常人相同的生活。

6.把第三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金者,圣主所以惠養(yǎng)老臣也,故樂與鄉(xiāng)黨宗族共饗其賜。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詞匯積累

征:徙:遷:遂;趣;

念;顧;齊:增益:贏余:

損:益:饗

9、文化常識積累

《春秋》:博士:

太中大夫:太傅:

少傅:地節(jié)(年號):

御史大夫:二千石:

乞骸骨:供具:

昆弟:鄉(xiāng)黨宗族:

10:循環(huán)誦讀。

五、選文來源:2004年普通高等學(xué)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北京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題

辛公義隴西狄道人也公義早孤為母氏所養(yǎng)親授節(jié)管周天和中選良家子任太學(xué)生以勤苦稱武帝時,召入

露門學(xué)①,令受道義。每月集御前令與大儒講論,數(shù)被嗟異,時輩慕之。從軍平陳,以功除岷州刺史。士

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養(yǎng),孝義道絕,由是病者多死。公義患之,欲變其俗。

因分遣官人巡檢部內(nèi),凡有疾病,皆以床輿來,安置廳事②。暑月疫時,病人或至數(shù)百,廳廊悉滿。公義

親設(shè)一榻,獨坐其間,終日連夕,對之理事。所得秩俸,盡用市藥,為迎醫(yī)療之,躬勸其飲食,于是悉差,

方召其親戚而諭之日:“死生由命,不關(guān)相著。前汝棄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臥其間,若言相染,

那得不死,病兒復(fù)差!汝等勿復(fù)信之?!敝T病家子孫慚謝而去。后人有遇病者,爭就像苫,其家無親屬,因

留養(yǎng)之。始相慈愛,此風(fēng)遂革:合境之內(nèi)呼為慈母。后遷牟州刺史,下車,先至獄中,因露坐牢側(cè),親自

驗問。十余日間,決斷成盡,方還大廳。受領(lǐng)新訟,皆不立文案,遣當(dāng)直佐僚一人,側(cè)坐訊問。事若不盡,

應(yīng)須禁者,公義即宿廳事,終不還閭。人或諫之日:“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日:“刺史無德可以

導(dǎo)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豈有禁入在獄而心自安乎?”罪人聞之,咸自款服。后有欲停訟者,其鄉(xiāng)同父老

遽相曉日:“此蓋小事,何忍勤勞使君?!痹A者多兩讓而止?!端鍟?循吏傳》

注:①露門學(xué):古代學(xué)校名稱。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功除岷州刺史除:授予官職

B.公義隼之患:擔(dān)憂

C.盡用由藥市:買

D.訟者多兩讓而止兩:再次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為迎醫(yī)療之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

B.羊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茬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C.因留養(yǎng)之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豈有禁人在獄而心自安平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

3.下列各句括號中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母氏)親授書傳

B.(辛公義)以勤苦著稱

C.(遇病者)爭就使君

D.(辛公義)側(cè)坐訊問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辛公義/隴西狄/道人也/公義早孤/為母氏所養(yǎng)親/授書/傳周天和/中選良家子/任太學(xué)生以勤苦稱

B.辛公義/隴西狄/道人也/公義早孤/為母氏所養(yǎng)/親授書傳周/天和中/選良家子任/太學(xué)生以勤苦稱

C.辛公義/隴西狄道人也/公義早孤/為母氏所養(yǎng)親/授書/傳周天和/中選良家子/任太學(xué)生以勤苦稱

D.辛公義/隴西狄道人也/公義早孤/為母氏所養(yǎng)/親授書傳/周天和中/選良家子任太學(xué)生/以勤苦稱

5.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書傳,指書籍與傳記,也指有關(guān)《尚書》經(jīng)義解釋的書籍,后指一般的著作典籍。

B.廳事,古作“聽事”,指官署視事問案的廳堂,后私家住宅的堂屋也可稱此名。

C.使君,初指奉天子之命、出使四方的使者;漢時用以稱刺史,后為州郡長官的尊稱。

D.鄉(xiāng)閭,古以二十五家為閭,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xiāng),用以指人煙繁盛的通都大邑。

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辛公義早年即失去了父親,卻因母親親授而受到良好的教育。

B.辛公義用實際行動改變了岷州親屬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風(fēng)氣。

C.辛公義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監(jiān)獄中不再有積壓的案子。

D.辛公義的行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動,誠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7.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每月集御前令與大儒講論,數(shù)被嗟異,時輩慕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遷牟州刺史,下車,先至獄中,因露坐牢側(cè),親自驗問。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詞匯積累:

稱:數(shù):嗟異:時輩:除:患:

因:市:躬:諭;差:合家;

合境:訟:程:款服:凈訟:兩讓

9、文化常識積累

太學(xué)生:露門學(xué):

廳事:刺史:

秩俸:親戚:

親屬:使君:

下車:囹圄:

鄉(xiāng)閭:

10、循環(huán)誦讀。

六、選文來源:2004年普通高等學(xué)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試題(全國卷3)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題。(12分,每小題3分)

吳隱之字處默,濮陽鄴城人。美姿容,善談?wù)摚┥嫖氖?,以儒雅標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雖停

不無儲,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謹,及其執(zhí)喪,衣致過禮。與太常韓康伯鄰居,康伯母,賢明婦人也,每聞

隱之哭戶,輟餐投箸,為之悲泣。既而謂康伯日:“汝若居管街,當(dāng)舉如此輩人。”及康伯為吏部尚書,隱

之遂階清級,累遷晉陵太守。在郡清儉,妻自負薪。遷左衛(wèi)將軍,雖居清顯,祿賜皆班親族,冬月無被,

嘗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貧庶。廣州包帶山海,珍異所出,一篋之寶,可資數(shù)世,故前后刺史皆多珍貨。

朝廷欲革嶺南之弊,以隱之為廣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門,有水日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隱之

既至,語其親人日:“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越嶺喪清,吾知之矣?!蹦酥寥枚嬛?,因賦詩日:“古

人云此水,一款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dāng)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厲,常食不過菜及干魚而已,帷帳器

服皆付外庫,時人頗謂其矯,然亦始終不易。及盧循寇南海,為循所得。劉裕與循書,令遣隱之還,久方

得反。歸舟之日,裝無余資。及至,數(shù)畝小宅,籬垣仄陋,內(nèi)外茅屋六間,不容妻子。劉裕賜車牛,更為

起宅,固辭。后遷中領(lǐng)軍,清儉不革,每月初得祿,裁留身糧,其余悉分賑親族,家人績紡以供朝夕。時

有困絕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祿義熙八年請老致事九年卒隱之清操不渝,屢被褒飾,致事

及于身沒,常蒙優(yōu)錫顯贈,廉土以為榮。子延之復(fù)厲清操,延之弟及子為郡縣者,常以廉慎為門法,雖才

學(xué)不逮隱之,而孝悌潔敬猶為不替。(節(jié)選自《晉書?吳隱之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每聞隱之哭聲,領(lǐng)餐投箸輟:停止。

B.汝若居鋒衡,當(dāng)舉如此輩人舉:推薦。

C.隱之遂階清級,累迂晉陵太守遷:升職。

I).一篋之寶.可境數(shù)世資:積蓄。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及其執(zhí)喪,哀毀過禮球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

B.輟餐投箸,為之悲浮云為我陰,悲風(fēng)為我旋

C.乃披絮,勤苦同于貧庶設(shè)九賓于廷,臣不敢上璧

D.飲者懷無厭之欲予嘗求古仁人本心,或異二者之為

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時有困絕/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祿/義熙八年/請老致事/九年/卒

B.時有困絕/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祿/義熙八年/請老/致事九年/卒

C.時有困絕/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祿義熙/八年請老/致事九年/卒

D.時有困絕/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祿義熙八年/請老致事/九年/卒

4.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僧石,信為可容納一石谷物的容器,故稱“僧石”,借指少量米粟。

B.哀毀,指處父母之喪,悲傷異常而毀損其身;后常作居喪盡禮之辭。

C.錢衡,本指稱量物品輕重的器具,后借指主管選拔官吏的長官。

D.刺史,古官名,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隱之在廣州,即領(lǐng)此職。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吳隱之學(xué)識廣博,為人儒雅。雖家境不富裕,但從不茍且貪財;事奉母親極盡孝道,使吏部尚

書韓康伯之母大受感動,告誡康伯盡快提攜此人。

B.吳隱之為官之后,清廉儉樸。為革除嶺南歷任官吏貪財舊弊,朝廷任他為廣州刺史,在途經(jīng)貪

泉時,他賦詩言志,表明自己“終當(dāng)不易心”的操守。

C.盧循侵犯南海時.吳隱之被捉,經(jīng)劉裕交涉后才得以返還?;貋砗?,居處極為簡陋,但他仍然

堅決謝絕了劉裕的賞賜以及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

D.吳隱之這種始終不渝的清儉操守,屢次受到褒獎贊譽以及優(yōu)厚賞賜,并大大鼓舞了廉士,其后

代也繼承了他的良好遺風(fēng),把廉潔謹慎奉為家法。

6.把第三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每月初得祿,裁留身糧,其余悉分賑親族,家人績紡以供朝夕。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雖才學(xué)不逮隱之,而孝悌潔敬猶為不替。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詞匯積累:

標名:介立:既而:階:清級:

累遷:清顯:篋;資:跋貨;

革:語:寇:績紡:褒飾:

優(yōu)錫:厲:清操:不逮:替

8、文化常識積累

姓名字:弱冠:

僧石:哀毀:

錠衡:致事:

中領(lǐng)軍:孝悌:

9、循環(huán)誦讀。

七、選文來源:2004年普通高等學(xué)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遼寧卷)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題。

王黑字熊黑,京兆霸城人。黑質(zhì)直木強,處物平當(dāng),州閭敬憚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將軍,稍遷雍州

到寫,清廉疾惡,勵精公事。后以軍功封定陽子,除荊州刺史。粱復(fù)遣曹義宗圍荊州,堰水灌城,不沒者

數(shù)版。時既內(nèi)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遺黑欽率,云城全當(dāng)授本州刺史。城中糧盡,黑乃煮粥與將士均分食

之。每出戰(zhàn),常不攫甲胄,大呼告天日:“荊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國家,使箭中王黑額;不爾,

王黑須破賊?!睂医?jīng)戰(zhàn)陣,亦不被傷。神武遣韓軌、司馬子如從河?xùn)|宵濟襲黑,黑不覺。比曉,軌眾已乘

梯入城。黑尚臥未起,聞閣外洶洶有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日:“老黑當(dāng)?shù)琅P,

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逐至東門,左右稍集,合戰(zhàn)破之。就遂投城遁走。文帝聞而壯之。時毛中大饑,

征稅人間谷食,以供軍費。或隱匿者,令遞相告,多被籌捶,以是人有逃散。唯熹信著于人,莫有隱者,

得粟不少諸州,而無怨露。文帝以華州沖要,遣使勞黑,令加守備。及神武至城下,謂黑日:“何不早降?”

黑乃大呼日:“此城是王黑家,死生在此,欲死者來!”神武不敢攻。黑性儉率,不事邊幅。嘗有自俟至,

黑為設(shè)食,使乃裂去薄餅緣。黑日:“耕種收獲,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爾之選擇,當(dāng)是未饑。”

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慚。又客與黑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黑意嫌之。及瓜皮落她,乃引手就

地取而食之??蜕趵⑸P詤^(qū)并急嘗有吏挾私陡吏者懸丕眼便提處及壬直型挑腐技以擊之一每至享會,自

秤量酒肉,分給將士。時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黑舉動率情,不為巧詐,凡所經(jīng)處,雖無當(dāng)時功跡,咸

去乃見思。(節(jié)選自《北史?王黑列傳》)

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軌遂段城遁走投:投奔

B.神武遣韓軌、司馬子如從河?xùn)|宵涉襲黑濟:渡河

c.時既內(nèi)外多摩,未遑救援虞:憂慮,憂患

D.時人購其均平,嗤其鄙碎尚:崇尚,推祟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伺的一組是()

A.咸去不見思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不定

B.黑乃煮粥與將士均分食之相如聞,不肯與會

C.然為設(shè)食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

D.天芳不佑國家,使箭中王黑額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性又嚴急/嘗有吏挾私陳事者/黑不暇命/捶撲乃手自/取靴履/持以擊之

B.性又嚴急/嘗有吏/挾私陳事者/黑不暇/命捶撲/乃手自取靴履/持以擊之

C.性又嚴急/嘗有吏挾私陳事者/黑不暇命捶撲/乃手自取靴履/持以擊之

D.性又嚴急/嘗有吏挾私陳事者/黑不暇/命捶撲/乃手自取靴履/持以擊之

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別駕,官名,漢始置,為刺史的佐吏;魏晉承漢制,諸州置別駕,綜理眾務(wù)。

B.鐵券,古代頒賜功臣之物,允其世代享有優(yōu)厚待遇及免死罪的一種特別證件。

C.關(guān)中,位于四關(guān)(函谷、武關(guān)、散關(guān)、蕭關(guān))之中,在今陜西渭河流域一帶。

D.臺使,指朝廷的使者,也指未正名的的監(jiān)察御史。文中的“臺使”指后一種。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署為官清廉,辦事公允。當(dāng)荊州被圍,城中糧盡時,他和將士平均分食煮好的粥。每逢宴會,

他親自稱量酒肉,分給將士。

B.王黑雖是性情中人,卻為人小氣。他請臺使吃飯時,竟因?qū)Ψ剿喝ケ★炦厓憾啡ナ澄?;還曾因

客人削的瓜皮太厚,而使客人下不來臺。

C.王黑性格質(zhì)樸正直,倔強急躁,別人總是對他又敬又怕。曾有下屬挾帶私心跟他談事,他勃然大

怒,拿起靴子來擊打?qū)Ψ健?/p>

D.王黑作戰(zhàn)勇猛;出戰(zhàn)時經(jīng)常不穿鎧甲,不戴頭盔;面對敵人的偷襲,他英勇殺敵;鎮(zhèn)守華州時,

他竟欲與神武帝拼命。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乃遺黑鐵券,云城全當(dāng)授本州刺史。(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唯署信著于人,莫有隱者,得粟不少諸州。(3分)

譯文:

7、詞匯積累

木強:稍遷:疾惡:版:虞:

未遑:遺:琪:被:濟:

比曉:徒跣:遞相:箸捶:著:

勞:怨嘉沖要:舂爨:尚:

巧詐

8、文化常識積累

京兆:別駕:

魏太和(年號):孝文(謚號):

甲胄:關(guān)中:

臺使:

10、循環(huán)閱讀。

八、選文來源:2004年普通高等學(xué)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全國卷1)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T4題

孟嘗字伯周,會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為?獸名。上虞有寡婦至孝養(yǎng)姑姑年老壽終夫娣先懷嫌

是々照戾苦供養(yǎng)如格甚左列途易庭郡不加尋察,遂結(jié)竟其罪。嘗先知枉狀,備言之于太守,太守不為理。

嘗哀泣外門,因謝病去,婦竟冤死。自是郡中連旱二年,禱請無所獲。后太守殷丹到官,訪問其故,嘗詣

府具陳寡婦冤誣之事。因日:“昔東海孝婦,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澤時降。宜戮訟者,以謝冤魂,庶幽

枉獲申,時雨可期。”丹從之,即刑訟女而祭婦墓,天應(yīng)渴雨①,谷稼以登。嘗后策李康,舉茂才,拜徐令。

州郡表其能,迂合浦大守。郡不產(chǎn)谷實,而海出珠寶,與東呼比境,常通商販,貿(mào)氽糧食。先時宰守并多貪穢,

詭人采求,不知紀極,珠逐漸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于道。嘗到官,革易前

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fù)還,百姓皆反其業(yè),商貨流通,稱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當(dāng)還,吏民

攀車請之。嘗既不得進,乃載鄉(xiāng)民船夜遁去。隱處窮澤,身自耕傭。鄰縣土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桓帝時,尚書同郡楊喬上書薦日:“嘗安仁弘義,耽樂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絕群。前更守率,移風(fēng)改政,

去珠復(fù)還,饑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財產(chǎn)易積,掌握之內(nèi),價盈兼金,而嘗單身謝病,躬耕壟次,匿景藏

采,不揚華藻。臣不敢茍私鄉(xiāng)曲,竊感禽息②,亡身進賢?!眹L竟不見用,年七十,卒于家。(節(jié)選自《后

漢書?孟嘗傳》)

[注]①諭雨:及時降雨。②禽息:春秋時秦國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薦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殺而死。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虞有寡婦手舉養(yǎng)姑至孝極為孝順。

B.郡中連旱二年,樗覆無所獲禱請向神靈祈求。

C.太守殷丹到官,邁阿其故訪問咨詢,打聽。

D.于是行旗不至,人物無資行旅旅行,游覽。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郡不加尋察,速結(jié)竟其罪于是懷石,修自投汨羅以死

B.嘗哀泣外門,口謝病去于是相如前進缶,國跪請秦王

C.宜戮訟者,以謝冤魂夜繾以出

D.即刑訟女畫祭婦墓太守歸畫賓客從也

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虞有寡婦/至孝/養(yǎng)姑/姑年老壽終/夫娣先懷嫌忌/乃誣厭苦供養(yǎng)/加鴆其母/列訟縣庭

B.上虞有寡婦/至孝/養(yǎng)姑姑/年老壽終/夫娣先懷嫌忌/乃誣厭苦/供養(yǎng)加鴆/其母列訟縣庭

C.上虞有寡婦/至孝養(yǎng)/姑姑年老壽終/夫娣先懷嫌忌/乃誣厭苦/供養(yǎng)加鴆其母/列訟縣庭

D.上虞有寡婦/至孝養(yǎng)/姑姑年老壽終/夫娣先懷嫌忌/乃誣厭苦供養(yǎng)/加鴆其母/列訟縣庭

4.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戶曹史,掌管籍賬、祠祀、農(nóng)桑、婚姻、田宅、道路等事的管員。后漢、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