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了解麗江
麗江,云南省地級市,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游。是國際知名旅游城市、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
麗江市位于云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最高點為玉龍雪山主峰,屬低緯暖溫帶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境內水利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為云南省重點林區(qū)、中國水電西電東送基地之一。
麗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漢族外,共有12個世居少數民族,22種少數民族;麗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世界記憶遺產納西族東巴古籍文獻三大世界遺產。旅游資源豐富,有旅游風景點104處,有麗江古城、玉龍雪山、虎跳峽、老君山、束河古鎮(zhèn)、阿納果等知名旅游景點。先后被評為中國旅游競爭力百強城市
、中國十大休閑城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等榮譽稱號。相機里的麗江
化作一滴水珠
開啟麗江之旅
品味詩意浪漫---阿來《一滴水經過麗江》教學目標:1、熟記“蘸、硯、翡翠、蒼勁”等字詞的讀音及字形;繼續(xù)了解游記特點。2、了解麗江的自然風景和人文風情,,感受其美麗、淳樸、厚重、和諧的特點。3、把握課文新穎的構思、獨特的視角,理解這種寫法的妙處,體會作者的感情。4、品味課文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表達方式的技巧。讀文識字:誰來標音?
驛道草甸
矗立閘口
徘徊
翡翠摻入硯池
蘸到渠水擦拭
碩大
咕咚老柏樹蜿蜒整體感知,梳理思路:
作者以擬人化的手法,以“一滴水”的視角來寫麗江,閱讀文章,勾畫出一滴水的游蹤的語句,并嘗試給文章劃分層次。注意文中兩次提到睡去和醒來。
例如:第1段:我是一片雪,輕盈地落在了玉龍雪山頂上。
第3段:......一路上經過......
第4段:我已經奔流到了麗江壩放牧著牛羊的草甸上
第5段: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
地底下去了。......叫做落水洞。······我又睡去了。
第6段:再次醒來,時間又過去了好幾百年。(過渡)大家跟隨這滴水的腳步,看看他又依次去了哪些地方,看見了什么?
玉龍雪山驛道納西族村莊金沙江草甸落水洞黑龍?zhí)端姆浇中虻赇伡{西人院子果園和田地古代:現代:(白天—黃昏—夜晚—黎明)“一滴水”的旅程按照一滴水的游蹤,以時間為序,給課文劃分結構。以水滴“自述往事”的方式,敘寫歷史。由高而下,從雪峰直入地下。第一部分(第1—5段)以水滴“旅途記事”的方式,描寫現在。平地起伏,接近游人的視角。第二部分(第6—16段)梳理思路走進文本精讀細研
標題妙處;開頭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一滴水經過麗江(1)我是一片雪,輕盈地落在了玉龍雪山頂上。
標題作用:“一滴水”指文中的“我”,是貫穿全文的線索。題目簡潔形象,新穎別致,交代了文章的主人公,概括了主要內容;暗示此文將以擬人化手法寫景敘事。同時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開頭段作用:通過自述口吻,擬人化手法,寫“我”從天上落到山頂,營造出從峰頂俯瞰的空間角度。為下文描繪麗江的地理位置以及最重要的地理標志--玉龍雪山做鋪墊。
賞析“擠”字;如何理解“許多年的沉睡”
。(2)有一天,我醒來,發(fā)現自己變成了堅硬的冰,和更多的冰擠在一起,緩緩向下流動。在許多年的沉睡里,我變成了玉龍雪山冰川的一部分。我望見了山下綠色的盆地——麗江壩,望見了森林、田野和村莊。張望的時候,我被陽光融化成了一滴水。我想起來,自己的前生,在從高空的霧氣化為一片雪,又凝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答:“擠”字生動形象地寫出冰多且密的特點;“許多年地沉睡”實際上是寫冰川這一地質時代的時間長度。
比較原句和修改句的不同,體會效果
原句:張望的時候,我被陽光融化成了一滴水。我想起來,自己的前生,在從高空的霧氣化為一片雪,又凝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
修改句:望的時候,我被陽光變成了一滴水。我想起來,自己的前生,再從高空的霧氣變成了一片雪,又變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答:自然是原句效果好?!皬埻睂懗隽恕拔摇笨粗車澜鐣r充滿好奇的情態(tài),“望”則用詞一般,不能體現這樣的效果;“融化”“化為”“凝成”用詞準確生動,寫出了“我”前世今生的形態(tài)變化,主要避免了用詞的單調枯燥無味。都用“變成”,則用詞單一無味。
學會鑒賞:自尋角度做批注(詞、句、段)(3)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聲喧嘩著撲向山下。在高山上,我們沉默了那么久,終于可以敞開喉嚨大聲喧嘩。一路上,經過了許多高大挺拔的樹,名叫松與杉。還有更多的樹開滿鮮花,叫作杜鵑,叫作山茶。經過馬幫來往的驛道,經過納西族村莊里的人們,他們都在說:麗江壩,麗江壩,那真是一個山間美麗的大盆地。從玉龍雪山腳下,一直向南,鋪展開去。視線盡頭,幾座小山前,人們正在建筑一座城。村莊里的木匠與石匠,正往那里出發(fā)。后來我知道,視野盡頭的那些山叫作象山、獅子山,更遠一點,叫作筆架山。后來,我知道,那時是明代,納西族的首領木氏家族率領百姓筑起了名揚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個名叫徐霞客的遠游人來了,把玉龍雪山寫進了書里,把麗江古城寫進了書里,讓它們的名字四處流傳。
學會鑒賞:自尋角度做批注(詞、句、段)【1】概括本段內容:寫一滴水從玉龍雪山流下,見到麗江古城?!?】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聲喧嘩著撲向山下。在高山上,我們沉默了那么久,終于可以敞開喉嚨大聲喧嘩。兩處“喧嘩”含義是否相同?“撲”字的妙處?答:第一個“喧嘩”指水聲嘈雜,第二個“喧嘩”指“我們”獲得自由后喧鬧、嬉戲的樣子?!皳洹弊中蜗蟮孛枥L出流水向山下猛沖、一瀉而下的迅猛情態(tài),富有動感。
學會鑒賞:自尋角度做批注(詞、句、段)【3】他們都在說:麗江壩,麗江壩,那真是一個山間美麗的大盆地。(描寫方法)
側面描寫:通過納西族人口中對麗江壩的贊美,從側面表現出麗江壩的美麗和出名。【4】后來,我知道,那時是明代,納西族的首領木氏家族率領百姓筑起了名揚世界的四方街。(內容)
交代了四方街的建造年代和建造者,表明其悠久的歷史和木氏家族對四方街的歷史貢獻,增加了文章的歷史深度?!?】四方街筑成后,一個名叫徐霞客的遠游人來了,把玉龍雪山寫進了書里,把麗江古城寫進了書里,讓它們的名字四處流傳。巧妙地點明了麗江古城揚名海內外的原因。
細讀思考:第3-5段“我”的游蹤:(4)我已經奔流到了麗江壩放牧著牛羊的草甸上,我也要去四方街。(5)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麗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下的地方叫作落水洞。落水洞下面,是很深的黑暗。曲折的水道,安靜的深潭。在充滿寂靜和巖石的味道的地下,我又睡去了。
為什么說“我又睡去了”?
答:照應前文的“許多年的沉睡”,前后呼應,思路嚴謹?!拔矣炙チ恕睘橄挛倪M行時空轉換做準備。第3-5段“我”的游蹤:玉龍雪山--麗江壩草甸--落水洞
本段在文中作用(6)再次醒來,時間又過去了好幾百年。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承接上文“我又睡去了”,引出下文敘寫“我”再次醒來后的所見所聞?!昂脦装倌辍秉c明“我”沉睡時間之長,暗示麗江已經發(fā)生巨大變化。
耐下性子,逐句品鑒,學會閱讀。(7)我是被亮光驚醒的。交代“我”如何醒來的,讀來不突兀。如果寫成“我醒了”,就會有突兀,前言不搭后語之感。我和很多水從象山腳下的黑龍?zhí)睹俺鰜?,咕咚一聲翻上水面,看見了很多不同模樣的人?!肮具恕睌M聲詞,寫其聲;“翻”動詞,狀其形,形象地寫出了“我”被亮光驚醒后躍出黑龍?zhí)稌r的興奮與喜悅之情。
耐下性子,逐句品鑒,學會閱讀。黑頭發(fā)的人,黃頭發(fā)的人。黑眼睛的人,藍眼睛的人。不同顏色的頭發(fā)和眼睛,從國際化的視角表現當今麗江游人叢集的盛景。我看見了潭邊的亭臺樓閣,看見了花與樹。我還順著人們遠眺的目光看見了玉龍雪山,晶瑩奪目矗立在藍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讓人目眩神迷啊。人們在橋上,在堤上,說著不同的語言。在不同的語言里,都有那個詞頻頻出現:麗江,麗江。(找出哪幾句是正面描寫,哪幾句是側面描寫)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作者描繪了一幅麗江的秀美山水圖,表達了“我”及人們對麗江的喜愛與贊美。
耐下性子,逐句品鑒,學會閱讀。這時的麗江已經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納西人了。如今全中國全世界的人都要來麗江,看納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龍雪山。寫出麗江變化之大及揚名海內外,尤其四方街和玉龍雪山。
本段結構上的作用(8)我記起了跌進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過四方街。順著玉河,我來到了四方街前。與第4段相照應,引出下文對四方街的介紹。(9)順著玉河,我來到了四方街前。
請從修辭角度賞析劃線句。(10)進城之前,一道閘口出現在前面。過去,把水攔在閘前,是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黃昏開閘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凈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車來把我們揚到高處,游覽古城的人要把這水車和清涼的水做一個美麗的背景攝影留念。我乘水車轉輪緩緩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獅子山上蒼勁的老柏樹,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順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這樣依止于自然,美麗了自然。賞析: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麗江古城美麗的自然景觀和房屋、老街等人文景觀高度融合的特點,一氣呵成,令人震撼,語言于整飭中富有變化,增強了感染力,突出了麗江景色的美麗。
河流分支(麗江美景之多);小橋之多(11)從水車上嘩然一聲跌落下來,回到了玉河。在這里,我有些猶豫。因為河流將要一分為三,流過古城。作為一滴水,不可能同時從三條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時,被急匆匆的后來者推著前行。來不及做出選擇,我就跌進了三條河中的一條,叫作中河的那一條。(12)我穿過了一道又一道小橋。
排比句的表達效果(修飾語)(13)我經過叮叮當當敲打著銀器的小店。經過掛著水一樣碧綠的翡翠的玉器店。經過一座院子,白須垂胸的老者們,在演奏古代的音樂。經過售賣納西族的東巴象形文字的字畫店。我想停下來看看,東巴文的“水”字是怎樣的寫法。但我停不下來,沒有看見。我確實想停下來,想被摻入硯池中,被蘸到筆尖,被寫成東巴象形文的“水”,掛在店中,那樣,來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見我了。在又一座橋邊,一個澆花人把手中的大壺沒進了渠中。我立即投身進去,讓這個澆花的婦人,把我?guī)нM了納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蘭花在盛開。澆花時,我落在了一朵香氣隱約的蘭花上。我看到了,樓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閑話。樓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著相機在眺望遠山。樓上的客人和樓下的主人大聲交談??腿藛栔魅水數氐恼乒省V魅藛柨腿诉h方的情形。太陽出來了,我怕被迅速蒸發(fā),借一陣微風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澆花壺中。
答:運用排比,連用四個“經過”,寫出了麗江古城店鋪眾多、古韻無窮的特點。各具特色的小店和庭院,盡顯四方街的特色及納西族的民族特色,描繪了麗江古城民眾悠閑的生活場景,展現了麗江人民恬靜平和的生活。
劃線句運用了什么手法?作用?
(14)黃昏時,主人再去打水澆花時,我又回到了穿城而過的水流之中。這時,古城五彩的燈光把渠水輝映得五彩斑斕。游客聚集的茶樓酒吧中,傳來人們的歡笑與歌唱。這些人來自遠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靜時分,他們的內心也很喧嘩;在這里,盡情歡歌處,夜涼如水,他們的心像一滴水一樣晶瑩。對比,將人們在遠方時的心態(tài)與在麗江時的心態(tài)進行對比,突出表現了麗江古城的美麗夜景撫慰心靈和陶冶性情的無窮魅力。賞析劃線句
(15)好像是因為那些鼓點的催動,水流得越來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來到了城外的果園和田地里。一些露珠從樹葉上落下,加入了我們。在寬廣的麗江壩中流淌,穿越大地時,頭頂上是滿天星光。一些薄云掠過(luèɡuò)月亮時,就像麗江古城中,一個銀匠,正在擦拭一只碩大的銀盤。運用比喻的修辭,將薄云掠過月亮比作麗江古城中銀匠在擦拭銀盤,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夜晚薄云掠過月亮時的晶瑩、飄逸之美,語言富有詩意。
【概括內容】第10-15段集中描寫了麗江城的風貌特點,主要描寫了哪些內容?①麗江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包括手工藝、音樂和東巴象形文字;②麗江人的日常生活,包括民居的建筑形制、種植花卉的傳統(tǒng)、主人與游客之間的和諧關系;③麗江美麗的夜色,夜色中人的活動和心境;④麗江城外果園、田地的夜景,突出其通透與精美。
再次速讀10-15段
(16)黎明時分,作為一滴水,我來到了喧騰奔流的金沙江邊,躍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為一滴水,我終于以水的方式走過了麗江。結尾點題,收束全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偏三甲苯合作協議書
- 2025年各種氣象要素智能傳感器合作協議書
- 2025年燒傷整形科手術器械合作協議書
- 2025年私募股權投資合作協議書
- 2025年中外項目委托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代理的合作協議(4篇)
- 專題02 平面向量(解析版)
- 考點02常用邏輯用語(3種核心題型+基礎保分練+綜合提升練+拓展沖刺練)解析版
- 2025年二年級德育工作總結范文下冊(五篇)
- 咨詢行業(yè)居間合作協議模板
- 2024年全國統(tǒng)一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
- 2022屆“一本、二本臨界生”動員大會(2023.5)
- 肝臟炎性假瘤的影像學表現培訓課件
-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課件
- 業(yè)務員回款考核辦法
- 急性心梗的護理業(yè)務學習課件
- 2021年投標部工作計劃
- 導向標識系統(tǒng)設計(二)課件
- 好書推薦《西游記》共33張幻燈片
- 聚焦:如何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化工儀表自動化【第四章】自動控制儀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