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考研古代大事件年表_第1頁
歷史學考研古代大事件年表_第2頁
歷史學考研古代大事件年表_第3頁
歷史學考研古代大事件年表_第4頁
歷史學考研古代大事件年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先秦時期

黃帝時期

黃帝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殺蚩尤

史官沮誦、倉頡造文字

帝堯時期

堯命羲和觀測天象,制定歷法,以三百六十六日為一年

洪水為患,堯命鰥治之,九年功不成

舜流共工于幽陵,放雕兜于崇山,遷三苗于三危,殛鰥于羽山。鰥作城郭

帝舜時期

禹治水成功

約公元前22世紀夏禹時期

夏朝開始。禹會諸侯于涂山。以銅為兵。鑄九鼎。畫九州。作禹刑

約公元前22世紀啟時期

啟襲禹帝位,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zhàn)于甘

啟會各邦國首領(lǐng)于鈞臺

約公元前22世紀太康時期

太康無道失國,死后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奪取王位

約公元前22世紀少康時期

少康復國

約公元前22世紀桀時期

湯伐夏桀,戰(zhàn)于鳴條,夏朝滅亡

約公元前17世紀商湯時期

湯盟諸侯于景亳,即天子之位。商朝開始。大城于亳

氐、羌來朝

約公元前17世紀太甲時期

太甲暴虐,伊尹放之于桐宮,自攝行政

約公元前17世紀盤庚時期

盤庚遷都于殷

約公元前17世紀武丁時期

武丁舉傅說為相,國大治

不斷向西面口(上工下口)方、南面虎方、東面夷方、北面鬼方及羌方、周族大規(guī)模

征伐。其中伐鬼方,三年克之

伐荊楚

約公元前17世紀帝辛時期

帝辛(紂)伐東夷

帝辛囚西伯昌(周文王)于愛里,西伯昌演《周易》

周人建都于鎬

周武王會諸侯于孟津。兩年后伐紂,牧野之戰(zhàn),商朝滅亡

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時期

周朝開始。周武王置三監(jiān),分封諸侯

肅慎貢梏矢石箸

約公元前11世紀成王時期

周公攝政。三監(jiān)叛,周公東征,平之

營建東都洛邑(成周)

東伐淮夷,踐奄

周成王盟諸侯于岐陽

約公元前11世紀康王時期

周康王盟諸侯于部宮

約公元前11世紀昭王時期

十六年,周昭王南征楚荊

十九年,周昭王喪六師于漢

約公元前11世紀穆王時期

周穆王西征、北征,伐徐

約公元前11世紀共王元年

周共王滅密

約公元前11世紀夷王二年

蜀人、呂人來獻瓊玉

前841年共和元年

周厲王暴虐,國人相與叛,襲厲王,厲王出奔于彘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

自此,中國歷史始有準確年代

前828年共和十四年

厲王死于彘。召公、周公立太子靜為王,是為周宣王

前824年宣王四年

秦仲伐西戎,為戎所殺。復召仲子秦莊公伐西戎,破之

前797年宣王三]一一年

遣兵伐太原戎,不克

前792年宣王三十六年

伐條戎、奔戎,周師敗績

前789年宣王三十九年

伐姜氏之戎,戰(zhàn)于千畝,周師敗績

前780年幽王二年

涇水、渭水、洛水三川竭,岐山崩

前771年幽王H~一年

申侯與緡、西夷犬戎攻周幽王,殺之于驪山下,西周亡

申侯、魯侯及許文公立平王于申,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攜,周二王并立

前770年平王元年

諸侯爭霸的春秋時期開始。周平王自鎬京東遷洛邑。自是年起史稱東周

封秦襄公為諸侯,賜岐以西之地

前760年平王H—年

晉文侯殺攜王余臣,周二王并立局面結(jié)束

前753年平王十八年

秦初有史以紀事

前750年平王二H--年

秦文公伐戎,戎敗,文公收周余民而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于周

前722年平王四十九年

今傳魯國編年史《春秋》記事開始

前707年桓王十三年

秋,蔡、衛(wèi)、陳之師從桓王伐鄭,戰(zhàn)于^葛,周師敗績

前704年桓王十六年

夏,楚伐隨,敗之。楚熊通自立為武王。楚始開濮地而有之

前689年莊王八年

楚始都郢

前685年莊王十二年

齊桓公即位,以管仲為相,定士、農(nóng)、工、商四民之居,行國、野之制

前684年莊王十三年

春,齊伐魯,戰(zhàn)于長勺,齊敗

前681年釐王元年

齊桓公始盟諸侯。春,會宋、陳、蔡、鄭之君于北杏

前679年釐王三年

春,齊桓公會宋、陳、衛(wèi)、鄭之君于鄴。齊始霸

周命曲沃伯以一軍為晉侯

前677年釐王五年

秦徙都于雍

前675年惠王二年

周葛國等五大夫奉王子頹以伐惠王,惠王出奔。立王子頹為王

前673年惠王四年

夏,鄭、虢同伐王子頹,殺之。惠王復位

前664年惠王十三年

冬,齊伐山戎以救燕

前660年惠王十七年

冬,狄人伐衛(wèi),殺衛(wèi)懿公

前658年惠王十九年

夏,晉假道于虞以伐虢,取都下陽。虢徙都上陽

前656年惠王二H^一年

齊桓公率諸侯之師伐楚,與楚盟于召陵

前655年惠王二十二年

晉復假道于虞以伐虢,滅虢、虞

前651年襄王元年

九月,齊桓公盟諸侯于葵丘

前649年襄王三年

夏,王子帶召楊拒、泉皋、伊雒之戎攻王城,秦、晉伐戎以救周

前645年襄王七年

秦、晉戰(zhàn)于韓原,晉敗,秦獲晉惠公以歸。晉于是作爰田,作州兵

前638年襄王十四年

十一月,宋、楚之師戰(zhàn)于泓,宋敗

前636年襄王十六年

春,晉重耳即位,是為晉文公

秋,王子帶以狄?guī)煿ネ?,襄王出?/p>

前635年襄王十七年

四月,晉文公納周襄王于王城,殺王子帶

前633年襄王十九年

冬,晉作三軍

前632年襄王二十年

城濮之戰(zhàn)。夏四月己巳,晉聯(lián)合齊、宋、秦之師破楚師于城濮。襄王命晉文公為侯伯。

晉文公盟諸侯于踐土

前627年襄王二十五年

夏四月辛巳,晉及姜戎敗秦師于般

前625年襄王二十七年

春二月甲子,晉師與秦師戰(zhàn)于彭衙,秦師敗績

前624年襄王二十八年

夏,秦師渡河伐晉,取王官及郊

前623年襄王二十九年

秦伐西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

前613年頃王六年

秋七月,有星學(彗星)入于北斗

前606年定王元年

春,楚莊王伐陸渾之戎,至雒,觀兵于周郊,問鼎之大小輕重

前602年定王五年

黃河改道

前597年定王十年

郎之戰(zhàn)。夏六月乙卯,晉師與楚師戰(zhàn)于郎,晉敗

前594年定王十三年

秋,魯初稅畝

前590年定王十七年

春三月,魯作丘甲

前588年定王十九年

十二月甲戌,晉作六軍

前575年簡王H^一年

鄢陵之戰(zhàn)。夏六月甲午,晉、楚之師戰(zhàn)于鄢陵,楚敗

前562年靈王十年

正月,魯季武子作三軍,使孟孫、叔孫、季孫三氏各屬一軍

前551年靈王二H^一年

孔子生于魯

前548年靈王二十四年

冬,楚□掩治賦

前546年靈王二十六年

秋七月辛巳,宋大夫向戌倡弭兵,請晉、楚等國盟于宋

前543年景王二年

冬十月,鄭子產(chǎn)為政

前538年景王七年

秋,鄭子產(chǎn)作丘賦

前537年景王八年

春正月,魯三桓季孫、叔孫、孟孫四分公室,季氏擇二,叔孫、孟孫各一

前536年景王九年

三月,鄭鑄刑書

前532年景王十三年

五月,齊陳桓子逐欒氏、高氏,陳氏始大

前529年景王十六年

夏,楚公子比等攻入郢都,楚靈王死。公子棄疾即位,是為楚平王

秋七月丙寅,晉以甲車四千乘治兵于都南。八月甲戌,盟諸侯于平丘

前520年景王二十五年

周景王卒,王子猛立,王子朝與猛爭王位,猛卒。王子句立,是為敬王

前517年敬王三年

魯三桓逐昭公,昭公出奔于齊

前516年敬王四年

冬,晉師助敬王伐王子朝,朝等奉周之典籍奔楚

前514年敬王六年

吳王闔閭召伍員為行人而與謀國事,筑吳城

前513年敬王七年

冬,晉趙鞅賦晉國一鼓鐵以鑄刑鼎

前506年敬王十四年

冬十一月庚午,吳師與楚師戰(zhàn)于柏舉,楚敗,庚辰,吳師入郢

前505年敬王十五年

六月,楚申包胥以秦師救楚,吳師敗

前496年敬王二十四年

夏五月,吳師與越師戰(zhàn)于橢李,吳敗

前494年敬王二十六年

春,吳師與越師戰(zhàn)于夫椒,越敗。勾踐以甲桶五千保于會稽

前493年敬王二十七年

八月,晉趙鞅誓師,與鄭師戰(zhàn)于鐵,鄭敗

前486年敬王三十四年

秋,吳城祁?開邦溝,溝通江淮

前484年敬王三十六年

五月甲戌,齊師與吳師戰(zhàn)于艾陵,齊敗

前483年敬王三十七年

春正月,魯用田賦

前482年敬王三十八年

秋七月辛丑,吳王夫差會諸侯于黃池

前479年敬王四1-一年

孔子卒

魯《春秋》記事結(jié)束于是年

前479年敬王四十四年

冬,周敬王卒。子仁立,是為元王。春秋時期結(jié)束

前4乃年元王元年

戰(zhàn)國時期開始

前473年元王三年

冬,越滅吳,勾踐會齊、晉諸侯于徐州,致貢于周。周元王命勾踐為伯

前468年定王元年

八月,魯三桓攻哀公

前458年定王H"一年

晉智、趙、韓、魏四卿共滅范氏、中行氏

前453年定王十六年

晉趙、韓、魏三家共滅智氏,三分其領(lǐng)地

前445年定王二十四年

魏文侯即位。其在位期間任用李悝在魏國實行變法

前441年定王二十八年

周定王卒,長子去疾立,是為哀王。哀王立三月,弟叔殺哀王而自立,是為思王。思王

立五月,少弟嵬殺思王而自立,是為考王

前408年威烈王十八年

秦初租禾

前403年威烈王二十三年

周威烈王命趙、韓、魏列為諸侯

前391年安王T-一年

齊田和遷齊康公于海上,田和遂有齊國

前381年安王二-一年

楚悼王卒。其在位期間任用吳起在楚國變法。是年,吳起被害

前378年安王二十四年

秦初為市

前375年烈王元年

秦為戶籍相伍

韓滅鄭,徙都于鄭

前367年顯王二年

趙與韓分周為二,稱西周、東周

前356年顯王十三年

秦商鞅變法

魯、衛(wèi)、宋、韓君朝見魏惠王

前353年顯王十六年

魏師拔趙都邯鄲。齊師救趙,敗魏師于桂陵

前350年顯王十九年

秦徙都咸陽。并以小邑為大縣。為田開阡陌

前348年顯王二H^一年

秦初為賦

前344年顯王二十五年

魏國率先稱王,魏惠王會諸侯于逢澤,率諸侯朝見周天子

前341年顯王二十八年

馬陵之戰(zhàn)。魏攻韓,韓求救于齊,齊師敗魏師于馬陵

前339年顯王三十年

屈原生于楚

前328年顯王四H■■一年

秦設(shè)相國,以張儀為相(相邦)

前320年慎靚王元年

齊威王卒,子宣王立。宣王在位期間,齊稷下學士復盛

前318年慎靚王三年

魏、趙、韓、燕、楚五國合縱攻秦,秦迎戰(zhàn)于函谷關(guān),秦勝

前317年慎靚王四年

秦敗韓、趙、魏師于修魚

前316年慎靚王五年

秦司馬錯伐蜀,滅之

前314年赧王元年

燕國大亂,齊匡章伐燕,破之,殺燕王噲、子之

前312年赧王三年

秦攻楚,大破楚師于丹陽

前309年赧王六年

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為左、右丞相

前307年赧王八年

趙武靈王始行胡服騎射

前299年赧王十六年

楚懷王受騙入秦,被秦王扣留。楚人立太子為王,是為頃襄王

前296年赧王十九年

趙滅中山

前293年赧王二十二年

韓、魏攻秦,秦白起敗之于伊闕

前286年赧王二十九年

齊滅宋

前284年赧王三十一年

樂毅率燕、趙、秦、韓、魏五國之師破齊,攻入臨淄

前279年赧王三十六年

秦與趙會于海池

齊田單復國,迎齊王入臨淄

楚莊口入滇

前278年赧王三十七年

秦白起拔楚都郢,楚頃襄王退保于陳城

前275年赧王四十年

秦相魏冉攻魏至大梁

前273年赧王四十二年

趙、魏攻韓,秦救之,敗趙、魏之師于華陽

前266年赧王四十九年

范雎相秦

前260年赧王五十五年

秦白起敗趙師于長平,是為長平之戰(zhàn)

前259年赧王五十六年

秦攻趙,圍邯鄲

前257年赧王五十八年

魏信陵君無忌救趙,秦圍邯鄲乃解

前256年赧王五十九年

秦滅西周。周赧王卒,秦取九鼎寶器

前251年秦昭王五十六年

燕攻趙,為趙廉頗所敗

前249年莊襄王元年

呂不韋相秦

秦滅東周,周亡

楚滅魯

前247年莊襄王三年

秦蒙瞥攻魏,魏信陵君無忌率五國兵敗蒙瞥于河外

五月丙午,秦莊襄王卒,子政立

前241年秦王政六年

趙龐媛率趙、楚、魏、燕、韓五國兵攻秦至藪,秦敗之

楚遷都壽春

前238年秦王政九年

四月,秦王政親理國事。長信侯嫁毒作亂,秦王平之

前233年秦王政十四年

秦桓崎攻趙,趙李牧敗秦師于肥

韓非入秦,被害

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

秦攻趙,趙李牧敗之

前231年秦王政十六年

秦初令男子書年

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

秦內(nèi)史騰攻韓,虜韓王安,韓亡

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

秦王翦攻趙,虜趙王遷。趙公子嘉奔代,自立為代王

前227年秦王政二十年

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未遂被殺

前226年秦王政二H--年

秦王翦攻燕,拔燕都薊。燕王喜遷都遼東

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

秦王賁攻魏,虜魏王假,魏亡

前224年秦王政二十三年

秦王翦攻楚,破楚師于斯

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

秦王翦破楚國,虜楚王負芻,楚亡

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

秦王賁攻燕遼東,虜燕王喜,燕亡

秦王賁攻代,虜代王嘉,趙(代)亡

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

秦將王賁攻齊,入臨淄,俘齊王田建,齊亡。至此,秦統(tǒng)一六國。戰(zhàn)國時期結(jié)束。秦王嬴

政建立起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王朝一秦朝。自稱"始皇帝",以建亥月十月為歲首,

更名民曰黔首。以全國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jiān),廢分封諸侯之制。統(tǒng)一度量衡,定幣

制,車同軌,書同文。徙六國豪富十二萬戶至咸陽

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

全國筑馳道,東通燕、齊,南達吳、楚

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

秦始皇東巡,封禪泰山,立石頌德

前216年秦始皇三十一年

使黔首自實田,即令百姓自己申報土地

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

蒙恬率兵三十萬北攻匈奴

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

略取南越陸梁地,置三郡

蒙恬敗匈奴,略取河南地。增筑長城,以御匈奴

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

用丞相李斯議,下令焚書

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

坑殺方士、儒生四百六十余人于咸陽

發(fā)隱宮、徒刑七十萬人造阿房宮和驪山陵

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

始皇巡游,七月,死于沙丘。李斯、趙高立始皇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

皇于驪山

前209年秦二世元年

七月,陳勝、吳廣起義于新縣大澤鄉(xiāng),旋入陳,陳勝稱王,號張楚。九月,劉邦起兵于

沛,稱沛公。項梁與兄子羽起兵于吳。是后,齊、趙、燕、魏等六國后裔也紛紛起兵反秦

前208年秦二世二年

陳勝為御者莊賈所殺

前207年秦二世三年

項羽率軍渡漳河救趙,于巨鹿大破秦軍,是為巨鹿之戰(zhàn)

趙高殺秦二世胡亥,立二世兄子子嬰,貶號為秦王

前206年漢王元年

十月,劉邦至霸上,秦王子嬰降,秦亡。劉邦廢秦苛法,與關(guān)中父老約法三章

十二月,項羽進駐鴻門,策劃在宴會上刺殺劉邦未成

二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諸侯,劉邦封為漢王。楚漢戰(zhàn)爭爆發(fā)

前203年漢王四年

初定算賦

前202年漢王五年

十二月,劉邦率兵圍項羽于垓下,羽突圍走烏江,自刎死

兩漢三國南北朝

前202年漢高帝五年

二月,劉邦稱帝,是為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都洛陽

封越君無諸為閩越王

前201年漢高帝六年

始封同姓王

韓王信以馬邑降匈奴

前200年漢高帝七年

十月,漢高帝自將擊匈奴于平城,被圍于白登

二月,遷都長安

前198年漢高帝九年

高帝取"家人子"為公主,以妻單于,與匈奴結(jié)和親,并開關(guān)市

前196年漢高帝十一年

遣陸賈使南越,冊封趙佗為南越王

拜蕭何為相國

前195年漢高帝十二年

四月,高帝死?;侍佑梦?,是為孝惠皇帝

前193年漢惠帝二年

簫何死,曹參代為相國,沿襲成規(guī),無所變更

前192年漢惠帝三年

封閩越君搖為東海王,都東甌

前188年漢惠帝七年

八月,惠帝死?;侍庸梦唬菫樯俚?。高皇后呂氏臨朝稱制

前184年漢高后四年

四月,呂后殺少帝。五月,立恒山王劉義為帝,更名弘

前180年漢高后八年

七月,呂后死.陳平、周勃等平定呂氏之亂,迎高帝子代王恒為帝,是為太宗孝文皇帝

前167年漢文帝十三年

五月,除肉刑,以笞刑代之

六月,免租稅

前157年漢文帝后七年

六月,文帝死?;侍訂⑺梦?,是為孝景皇帝

前156年漢景帝元年

五月,復收民田半租,三十稅一,是后為定制

前155年漢景帝二年

令男子二十始傅

前154年漢景帝三年

正月,吳、楚等七諸侯王起兵反,史稱"吳楚七國之亂",旋平定

前141年漢景帝后三年

正月,景帝死?;侍訌厮梦?,是為漢武帝劉徹。文帝、景帝統(tǒng)治時期,繼續(xù)輕徭薄賦、

與民休息,社會經(jīng)濟逐漸發(fā)展,史稱"文景之治"

前140年漢武帝建元元年

董仲舒對策,請黜刑名,崇儒術(shù)。丞相衛(wèi)第請黜所舉賢良之為申、韓非、蘇秦、張儀之

言者,報可

前139年漢武帝建元二年

郎張騫應募出使西域

前134年漢武帝元光元年

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察舉制確立

前133年漢武帝元光二年

六月,以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護李廣等四將軍兵,發(fā)車騎材官三十余萬,誘擊匈奴,無

前130年漢武帝元光五年

漢通西南夷?正月,使唐蒙通夜郎,置犍為郡,使司馬相如等通邛、榨、冉奧、斯榆,

置十余縣

前127年漢武帝元朔二年

春,匈奴入上谷、漁陽,遣衛(wèi)青等擊之,逐匈奴白羊、樓煩王,取河南地,置朔方郡

用主父偃策,頒推恩令

前124年漢武帝元朔五年

春,匈奴右賢王數(shù)侵擾朔方,遣衛(wèi)青將三萬騎,護四將軍兵,又別遣兩將軍,凡十余萬

人擊之,大勝

前123年漢武帝元朔六年

二月,大將軍衛(wèi)青統(tǒng)六將軍擊匈奴。四月,復擊之

前121年漢武帝元狩二年

三月,騾騎將軍霍去病將萬騎擊匈奴。夏,復與三將軍將三萬騎擊之。秋,匈奴渾邪王

殺休屠王,并其眾四萬余人降漢。徙匈奴

降者置五屬國,各以都尉監(jiān)護之

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

春,衛(wèi)青、霍去病各將五萬騎分道擊匈奴?;羧ゲ∩钊雰汕в嗬铮@七萬余級,封狼居

胥山,是后匈奴遠徙,漠南無王庭

初算緡錢,對賈人按資產(chǎn)征稅。收鹽鐵,設(shè)置鹽官、鐵官

前118年漢武帝元狩五年

罷三銖錢,鑄五銖錢

前115年漢武帝元鼎二年

張騫使匈奴還,西域始通于漢。此后,絲綢之路愈加暢通

前114年漢武帝元鼎三年

下令告緡,楊可主其事

前113年漢武帝元鼎四年

禁郡國鑄錢,改鑄新五銖錢,名"三官錢",此后五銖錢作為主要鑄幣行用幾百年

前112年漢武帝元鼎五年

四月,發(fā)兵十余萬擊南越

前111年漢武帝元鼎六年

平南越,以其地為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僧耳九郡

置常駐京師及城郊的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虎賁、胡騎七校尉,皆統(tǒng)于中

壘校尉,合稱八校尉

前110年漢武帝元封元年

桑弘羊主持推行均輸、平準

前108年漢武帝元封三年

朝鮮尼谿相參殺朝鮮王衛(wèi)右渠降漢,置為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

前106年漢武帝元封五年

設(shè)十三部刺史。冬,置朔方、交趾、冀、幽、并、兗、徐、

青、揚、荊、豫、益、涼等州,凡十三部,皆置刺史

前105年漢武帝元封六年

以宗室女細君為公主,與烏孫王和親

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

造《太初歷》,用夏正,以建寅月(正月)為歲首

貳師將軍李廣利領(lǐng)軍數(shù)萬擊大宛,無功而還

司馬遷開始撰修《史記》

前102年漢武帝太初三年

李廣利再次西征,攻克大宛國都,從此大宛服屬漢朝

前100年漢武帝天漢元年

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羈留匈奴十九年,仗漢節(jié),以牧羊為生,不為屈服

前98年漢武帝天漢三年

桑弘羊主持初行酒榷

前95年漢武帝太始二年

中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涇水,注渭水。依其議,渠成,名白渠

前92年漢武帝征和元年

巫蠱事起

前87年漢武帝后元二年

二月,武帝死。皇太子弗陵嗣位,是為漢昭帝劉弗陵。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等受遺詔共領(lǐng)

尚書事輔政

前81年漢昭帝始元六年

召集郡國所舉賢良文學問民間疾苦,言者皆請罷鹽、鐵、酒酷、均輸官,桑弘羊與之辯

難,鹽鐵之議起后桓寬集論辯之辭為《鹽鐵論》。七月,詔罷郡國榷配和關(guān)內(nèi)鐵官

前80年漢昭帝元鳳元年

燕王劉旦與上官桀等謀反,事發(fā),旦自殺,桀等族誅

前77年漢昭帝元鳳四年

遣平樂監(jiān)傅介子至樓蘭,刺殺其王安歸,更立王弟尉屠耆,改國名為都善,遷都打泥城

前74年漢昭帝元平元年

昭帝死,霍光等迎昌邑王劉賀嗣位,立二十七日被廢。七月,迎武帝曾孫詢嗣位,是為

漢宣帝劉詢

前61年漢宣帝神爵元年

遣趙充國等將兵擊西羌,獲萬余人

前60年漢宣帝神爵二年

匈奴日逐王降漢。鄭吉為西域都護,治烏壘城。匈奴罷西域僮仆都尉。匈奴單于遣使獻

于漢

前57年漢宣帝五鳳元年

七月,匈奴五單于爭立,國內(nèi)大亂,分裂為東、西兩部

前54年漢宣帝五鳳四年

正月,納大司農(nóng)中丞耿壽昌奏言,令邊郡普遍設(shè)置常平倉

前53年漢宣帝甘露元年

正月,匈奴呼韓邪單于及郅支單于各遣子入侍

前51年漢宣帝甘露三年

正月,匈奴呼韓邪單于抵長安,覲見漢宣帝

漢宣帝召集石渠閣會議,講論五經(jīng)異同

前49年漢宣帝黃龍元年

十二月,宣帝死,皇太子爽嗣位,是為漢元帝劉爽

前48年漢宣帝初元元年

置戊己校尉于車師,使管理屯田和防務

前36年漢宣帝建昭三年

秋,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等矯制發(fā)兵攻入康居,殺匈奴郅支單于

前33年漢宣帝竟寧元年

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以后宮女王婚(字昭君)賜之,單于以為寧胡闌氏

五月,元帝死。六月,皇太子瞥嗣位,是為漢成帝劉瞥

前8年漢成帝綏和元年

四月,置三公官,以大司馬騾騎將軍為大司馬,罷將軍官,御史大夫為大司空,皆增俸

如丞相

十二月,罷刺史,更置州牧

前7年漢成帝綏和二年

三月,成帝死。四月,皇太子欣嗣位,是為漢哀帝劉欣

師丹建議,丞相孔光等奏請限諸侯王下至吏民名田及奴婢數(shù)量,因貴戚近臣反對,未

能實行

前5年漢哀帝建平二年

四月,罷大司空官,復置御史大夫,大司馬冠將軍號如故

罷州牧,復刺史

前1年漢哀帝元壽二年

五月,正三公官,分職。大司馬仍不以冠將軍,掌兵事;丞相為大司徒,掌民事;御史

大夫為大司空,掌水土事

六月,哀帝死。中山王箕子嗣位,更名衍,是為漢平帝劉衍。太皇太后王氏臨朝,大

司馬王莽秉政,百官總己以聽

1年漢平帝元始元年

二月,王莽進位太傅,加號"安漢公"

封孔子后為褒成侯,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

2年漢平帝元始二年

是歲,全國有戶一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墾田八

百二十七萬零五百三十頃

4年漢平帝元始四年

王莽號"宰衡",位上公

5年漢平帝元始五年

十二月,王莽毒死平帝,居攝踐祚,稱"假皇帝",民臣稱之為"攝皇帝"

6年王莽居攝元年

三月,王莽立廣戚侯子嬰為皇太子,號"孺子"

8年王莽居攝三年

十一月戊辰,王莽即真天子位,定國號曰"新"。以

十二月朔癸酉為始建國元年正月之朔

9年新始建國元年

正月,廢孺子劉嬰為定安公

四月,頒行王田私屬之制。天下田改名曰王田,奴婢曰私屬,不準買賣

10年新始建國二年

頒行五均六第

17年新天鳳四年

新市人王匡率饑民起義,據(jù)綠林山,后號"綠林軍"

18年新天鳳五年

瑯邪人樊崇率眾起義于莒,后號"赤眉軍"

22年新地皇三年

劉^、劉秀聚眾起事于舂陵

23年新地皇四年

二月,綠林軍新市、平林部立劉玄為帝,建元更始

六月,劉秀等大破新莽軍于昆陽,是為"昆陽大戰(zhàn)"

九月,王莽被殺

25年漢光武帝建武元年

六月,劉秀稱皇帝于部,建元建武,是為漢光武帝劉秀

十月,定都洛陽

30年漢光武帝六年

十二月,減田租,三十稅一

30年漢光武帝六年

十二月,減田租,三十稅一

39年漢光武帝十五年

詔州郡檢核田數(shù)、戶口、年紀

40年漢光武帝十六年

交趾麓泠縣雒將女征側(cè)與妹征貳起事,稱王

42年漢光武帝十八年

罷州牧,置刺史

43年漢光武帝十九年

伏波將軍馬援大破征側(cè)、征貳,嶺南悉定

48年漢光武帝二十四年

十月,匈奴奠鞭日逐王自立為單于,是為南單于,率漠南八部歸降于漢。自是匈奴分為

南北

49年漢光武帝二十五年

南匈奴單于遣使稱藩

烏桓大人郝旦等內(nèi)屬,置烏桓校尉于上谷寧城以監(jiān)護之

51年漢光武帝二十七年

詔司空、司徒并去"大",改大司馬為太尉

56年漢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

宣布圖讖于天下,讖緯之學成為官方的統(tǒng)治思想

57年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

正月,倭奴國來貢,漢賜以"漢倭奴國王"之印

二月,光武帝死,皇太子莊嗣位,是為漢明帝劉莊

是歲,全國有戶四百二十七萬零六百三十四,口兩千一百萬七千八百二十

65年漢明帝永平八年

楚王劉英奉續(xù)帛贖罪,詔還之,以助供養(yǎng)伊蒲塞,是為中國人崇信佛教見于記錄之始

73年漢明帝永平十六年

竇固擊匈奴,至天山,取伊吾廬地,置宜禾都尉,因遣假司馬班超使西域,西域與漢絕

六十五年,至是復通

75年漢明帝永平蛆十八年

八月,明帝死,皇太子煙嗣位,是為漢章帝劉旭

79年漢章帝建初四年

十一月,白虎觀會議。詔諸儒會于白虎觀,講論五經(jīng)異同

88年漢章帝章和二年

正月,章帝死,皇太子肇嗣位,是為漢和帝劉肇

89年漢和帝永元元年

春,鄧訓大破諸羌,略定隴右

六月,竇憲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匈奴單于遣弟奉獻

91年漢和帝永元三年

竇憲大破北單于于金微山,北單于遁,其弟於除鞭自立為單于,款塞請降

十二月,復置西域都護

92年漢和帝永元四年

和帝與宦官鄭眾定議,誅大將軍竇憲,眾以功封侯,是為宦官用權(quán)之始

105年漢和帝永元十七年

和帝死,少子隆以皇太子嗣位,是為漢殛帝劉隆,皇太后鄧氏臨朝稱制

106年漢殮帝延平元年

八月,殘帝死。迎清河王子祜嗣位,是為漢安帝劉祜

123年漢安帝延光二年

以班勇為西域長史,率兵出屯柳中

125年漢安帝延光四年

三月,安帝死,以北鄉(xiāng)侯劉懿嗣位。十月,懿死。十一月,中常侍孫程等擁立廢太子濟

陰王保,是為漢順帝劉保

144年漢順帝漢安三年

八月,順帝死?;侍颖梦唬菫闈h沖帝劉炳,皇太后梁氏臨朝稱制

145年漢沖帝永嘉元年

正月,沖帝死,大將軍梁冀立勃海王鴻子績嗣位,是為漢質(zhì)帝劉績

146年漢質(zhì)帝本初元年

六月,梁冀鴆殺質(zhì)帝,迎蠡吾侯劉志嗣位,是為漢桓帝劉志,皇太后梁氏仍臨朝

159年漢桓帝延熹二年

八月,收梁冀大將軍印綬,冀及其妻皆自殺

165年漢桓帝延熹八年

初令郡國有田者,按畝斂稅,每畝十錢

166年漢桓帝延熹九年

黨錮事件發(fā)生。司隸校尉李膺等兩百余人被稱為黨人,下獄考治,太尉陳蕃被罷免

167年漢桓帝延熹十年

十二月,桓帝死,皇太后竇氏迎解瀆亭侯劉宏嗣位,是為漢靈帝劉宏,皇太后臨朝稱制

169年漢靈帝建寧二年

詔將黨人赦歸鄉(xiāng)里,禁錮終身,不得做官

十月,黨事獄起,黨人妻、子徙邊,附從者錮及五屬

175年漢靈帝熹平四年

三月,詔諸儒正五經(jīng)文字,刻石立于太學門外,是為熹平石經(jīng)

176年漢靈帝熹平五年

詔州郡更考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皆免官禁錮,爰及五屬

184年漢靈帝中平元年

二月,張角率眾起義,因義軍皆戴黃巾,故稱黃巾起義

大赦黨人

189年漢靈帝中平六年

四月,靈帝死?;首愚q嗣位,是為漢少帝劉辯

八月,宦官殺大將軍何進,司隸校尉袁紹盡誅宦官。董卓帶兵入洛陽,盡攬朝政

九月,董卓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xié),是為漢獻帝劉協(xié)

190年漢獻帝初平元年

正月,關(guān)東州郡起兵,推袁紹為盟主,討董卓

二月,董卓脅獻帝遷都長安

192年漢獻帝初平三年

四月,司徒王允等殺董卓

曹操在濟北誘降黃巾軍三十萬,號青州兵

196年漢獻帝建安元年

曹操迎獻帝于許,開始許下屯田

197年漢獻帝建安二年

袁術(shù)稱帝于壽春

199年漢獻帝建安四年

袁紹消滅幽州公孫瓚,占有幽、冀、青、并四州

200年漢獻帝建安五年

十月,曹操破袁紹于官渡,是為官渡之戰(zhàn)

204年漢獻帝建安九年

曹操平定河北后,頒布戶調(diào)令,戶征絹兩匹、綿兩斤,稱戶調(diào)

207年漢獻帝建安十二年

曹操出盧龍塞,遠征烏桓,烏桓敗績

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

六月,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進位丞相,揮

軍南下

孫權(quán)、劉備聯(lián)軍破曹軍于赤壁,是為赤壁之戰(zhàn)

211年漢獻帝建安十六年

曹操自將兵進入關(guān)中,驅(qū)逐韓遂、馬超

劉璋遣軍議校尉法正至荊州迎劉備,劉備入蜀

215年漢獻帝建安二十年

曹操征降漢中張魯,統(tǒng)一北方

216年漢獻帝建安二T-一年

曹操進號魏王

219年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

劉備從曹操手中奪得漢中,自立為漢中王

關(guān)羽攻樊城,大破曹軍。孫權(quán)襲殺關(guān)羽,占荊州

220年魏文帝黃初元年

正月,曹操死,子丕襲爵,嗣為丞相。十月,曹丕稱帝,是為魏文帝曹丕,廢漢獻帝為山

陽公,漢亡。建國號魏,都洛陽

魏吏部尚書陳群制定九品中正制

221年蜀漢昭烈帝章武元年

劉備稱帝,是為漢昭烈帝劉備,國號漢,世稱蜀,都成都,以諸葛亮為丞相。劉備率兵

東進,攻孫權(quán)

孫權(quán)接受魏國封號,稱吳王于武昌

222年蜀漢昭烈帝章武二年

蜀軍出峽,與吳陸遜軍相持于夷陵,被火攻擊潰,是為夷陵之戰(zhàn)。劉備敗退白帝城

223年蜀漢昭烈帝章武三年

劉備死,太子禪繼位,是為蜀后主劉禪,諸葛亮輔政。遣鄧芝使吳修好,共抗曹軍

224年魏文帝黃初五年

魏文帝攻吳,至廣陵,臨江而還

225年蜀后主建興三年

諸葛亮平南中

226年魏文帝黃初七年

魏文帝死,子取繼位,是為魏明帝曹取

吳交州刺史呂岱遣朱應、康泰出使南海諸國。

227年蜀后主建興五年

諸葛亮率軍進駐漢中,上表請伐魏

228年蜀后主六年

諸葛亮兵出祁山攻魏,魏破蜀先鋒馬謖于街亭。諸葛亮出散關(guān)攻陳倉,不克

229年吳大帝黃龍元年

吳王孫權(quán)稱帝,是為吳大帝孫權(quán),國號吳,遷都建業(yè)

230年吳大帝黃龍二年

吳遣將軍衛(wèi)溫、諸葛直率萬人船隊過海達夷洲

231年蜀后主建興九年

諸葛亮出祁山攻魏,造"木牛"運糧

234年蜀后主建興十二年

諸葛亮由斜谷攻魏,屯五丈原,卒于軍

237年吳大帝吳嘉禾六年

山越出山。吳將諸葛恪經(jīng)過三年圍困,使十萬山越出山,其中得甲士四萬

238年魏明帝景初二年

司馬懿攻遼東,殺公孫淵于襄平

239年魏明帝景初三年

魏明帝死,齊王芳即帝位,太尉司馬懿、宗室曹爽輔政

241年魏齊王正始二年

魏鄧艾興淮南屯田,開渠三百余里,溉田兩萬頃

249年魏齊王嘉平元年

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事變,殺曹爽、何晏,遂專魏政

251年魏齊王嘉平三年

魏都督揚州諸軍事王凌于淮南起兵反司馬懿,兵敗被擒自殺

252年吳大帝太元二年

孫權(quán)死,太子亮即位

253年吳會稽王建興二年

吳孫峻殺諸葛恪,任丞相、大將軍,督中外諸軍事,專吳朝政

254年魏齊王嘉平六年

魏司馬師廢曹芳,立高貴鄉(xiāng)公曹髦

255年魏高貴鄉(xiāng)公正元二年

魏鎮(zhèn)東將軍毋丘儉在壽春起兵討司馬師,失敗被殺

257年魏高貴鄉(xiāng)公甘露二年

魏征東大將軍諸葛誕起兵討司馬昭,次年失敗被殺

258年蜀后主景耀元年

吳會稽王太平三年

蜀宦官黃皓開始擅權(quán)

吳丞相孫^廢孫亮為會稽王,立孫休,是為吳景帝孫休,景帝殺孫^

260年魏高貴鄉(xiāng)公甘露五年

曹髦率軍討司馬昭失敗被殺,司馬昭立曹奐為帝,是為魏元帝曹奐

26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

司馬昭命鄧艾、鐘會攻蜀,后主降,蜀亡

264年魏元帝咸熙元年

吳景帝永安七年

魏罷屯田官,諸典農(nóng)官皆為郡守、縣令

吳景帝死,孫皓立

265年晉武帝泰始元年

八月,司馬昭死,子司馬炎繼相國、晉王位。十二月,廢魏主,稱帝,是為晉武帝司馬

炎,國號晉,都洛陽。大封宗室諸王

266年晉武帝泰始二年

晉罷農(nóng)官,所統(tǒng)悉屬郡縣。至此,曹魏屯田前后七十年

268年晉武帝泰始四年

扶南、林邑遣使至晉

275年晉武帝咸寧元年

中原大疫,洛陽死者以萬數(shù)

279年晉武帝咸寧五年

晉以賈充為大都督,大舉分道伐吳

280年晉武帝太康元年

晉滅吳,統(tǒng)一全國。頒布戶調(diào)式,包括占田課田制、戶調(diào)制和品官占田蔭客制。戶調(diào)征收

時,按九品混通的原則

281年晉武帝太康二年

汲郡戰(zhàn)國墓中《竹書紀年》等竹簡出土

290年晉惠帝永熙元年

晉惠帝立,立賈充之女賈南風為皇后(賈后),武帝楊皇后父楊駿輔政。以劉淵為匈奴

五部大都督

291年晉惠帝元康元年

賈后殺楊駿,又殺汝南王亮及楚王瑋;八王之亂開始

296年晉惠帝元康六年

氐人齊萬年起兵于關(guān)中

298年晉惠帝元康八年

關(guān)中連年饑荒,巴氐豪酋李特率流民入蜀

299年晉惠帝元康九年

江統(tǒng)著《徙戎論》,提出將氐、羌等族徙離關(guān)中

300年晉惠帝永康元年

趙王倫殺賈后

301年晉惠帝永康二年

張軌據(jù)河西,求為涼州刺史

趙王倫廢惠帝自立,齊王冏等起兵殺倫,惠帝復位,冏專政

秦雍六郡流民起義爆發(fā)。流民推李特為首,起兵于綿竹,進攻成都

303年晉惠帝太安二年

李特入成都,旋為益州刺史羅尚所殺。特侄李雄再攻

下成都

張昌、石冰起義爆發(fā)。五月,張昌起義于安陸石巖山,后據(jù)江夏,攻襄陽,別帥石冰

東進

304年晉惠帝永安元年

李雄稱成都王,建成漢

匈奴劉淵在左國城即漢王位,建國號曰漢。十六國開始

河間王顓將領(lǐng)張方逼惠帝西遷長安

305年晉惠帝永興二年

張敏于歷陽起兵稱楚公,為陶侃所敗

306年晉惠帝永興三年

東海王越將領(lǐng)祁弘挾惠帝還洛陽。惠帝中毒死,弟熾繼位,是為晉懷帝司馬熾。八王之

亂結(jié)束

并州饑荒,諸將率吏民就食冀州,號為乞活

310年晉懷帝永嘉四年

劉淵死,太子和繼位。劉聰殺和自立

311年晉懷帝永嘉五年

荊湘流民推杜強為首,據(jù)長沙起義

漢劉曜攻下洛陽,殺吏民三萬余人,挾懷帝至平陽

313年晉懷帝永嘉七年

劉聰殺懷帝,秦王司馬鄴在長安即位,是為晉愍帝司馬鄴

315年晉愍帝建興三年

晉封拓跋猗盧為代王

316年晉愍帝建興四年

劉曜進兵關(guān)中,愍帝降,被送至平陽,西晉亡

317年晉元帝建武元年

瑯邪王司馬睿即晉王位,史稱東晉

祖逖北伐

318年晉元帝太興元年

晉王睿稱帝,是為晉元帝司馬睿

劉聰病死,太子粲繼位,旋為靳準所殺,漢亡。劉曜發(fā)兵攻準,自立為皇帝

319年晉元帝太興二年

劉曜徙都長安,改國號趙,史稱前趙

石勒自稱趙王,定都襄國,史稱后趙

322年晉元帝永昌元年

王敦起兵武昌,攻入建康,還屯武昌,遙制朝政。元帝憂憤死,明帝即位,王導輔政

324年晉明帝太寧二年

明帝下令討伐王敦,敦以兄含為元帥攻建康,敦病死,兵眾潰散

327年晉成帝咸和二年

蘇峻、祖約之亂爆發(fā)

329年晉成帝咸和四年

后趙出兵攻占上邦,殺太子熙,前趙亡

330年晉成帝咸和五年

東晉始行度田收租制,畝稅三升

后趙石勒稱帝

335年晉成帝咸康元年

后趙遷都于鄴

337年晉成帝咸康三年

鮮卑慕容就稱燕王,建燕國,史稱前燕

338年晉成帝咸康四年

鮮卑拓跋什翼犍繼代王位,建代,定法律

大成國李壽自立,改國號為漢

341年晉成帝咸康七年

晉詔王公以下至庶人皆正土斷、白籍

347年晉穆帝永和三年

桓溫滅成漢

349年晉穆帝永和五年

后趙石虎稱帝

謫戍涼州的東宮衛(wèi)士十余萬人在高力督梁犢領(lǐng)導下于雍城起義

350年晉穆帝永和六年

冉閔滅后趙,自立為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351年晉穆帝永和七年

苻健在長安稱天王、大單于,國號大秦,史稱前秦

352年晉穆帝永和八年

前燕慕容磬滅冉魏,遂在薊稱帝

354年晉穆帝永和十年

桓溫北伐前秦,軍至海上,逼近長安,因缺糧退兵

356年晉穆帝永和十二年

桓溫第二次北伐,入洛陽,留兵戍守而還

357年晉穆帝升平元年

前秦苻堅即位,稱大秦天王,漢人王猛輔政

前燕遷都于鄴

361年晉穆帝五年

桓溫派兵破燕軍,取許昌

362年晉哀帝隆和元年

晉減田租,畝收二升

364年晉哀帝興寧二年

庚戌土斷。晉大閱戶口,令所在土斷

369年晉廢帝太和四年

桓溫率軍五萬北伐前燕,至楊頭糧盡撤退大敗

370年晉廢帝太和五年

前秦滅前燕

376年晉孝武帝太元元年

前秦滅前涼、滅代

晉廢度田收租之制,王公以下口稅米三斛,在役者免

377年晉孝武帝太元二年

晉建北府兵

383年晉孝武帝太元八年

晉秦肥水之戰(zhàn),前秦大敗,內(nèi)部分崩

晉增收口稅米,每口五石

384年晉孝武帝太元九年

鮮卑慕容垂在滎陽稱燕王,后燕始此

慕容泓稱濟北王,西燕始此

羌族姚濱在渭北起兵,稱萬年秦王,史稱后秦

后燕慕容垂定都中山

385年晉孝武帝太元十年

西燕慕容沖稱帝,入長安

乞伏國仁自稱大單于,筑勇士城為都,史稱西秦

386年晉孝武帝太元十一年

鮮卑拓跋珪稱代王,都盛樂,改稱魏,北魏始此

后秦姚茯入長安,稱帝

呂光稱涼州牧、酒泉公,都姑臧,后涼始此

394年晉孝武帝太元十九年

后燕慕容垂攻破長子,殺慕容永,西燕亡

前秦苻登為后秦姚興所殺,前秦亡

395年晉孝武帝太元二十年

北魏在參合陂大敗后燕

397年晉安帝隆安元年

鮮卑禿發(fā)烏孤稱西平王,筑廉川堡為都,南涼始此

398年晉安帝隆安二年

北魏天興元年

慕容德自立為燕王,史稱南燕

拓跋珪遷都平城,稱帝,是為魏道武帝拓跋珪

399年晉安帝隆安三年

晉征發(fā)浙東諸郡免奴為客者為兵,引起反對,孫恩起義爆發(fā)

名僧法顯從長安出發(fā),西行往天竺求經(jīng)

400年晉安帝隆安四年

李嵩自稱涼公,都敦煌,西涼始此

401年晉安帝隆安五年

沮渠蒙遜殺段業(yè),自稱涼州牧,史稱北涼

后秦姚興迎鳩摩羅什至長安

402年晉安帝元興元年

孫恩攻臨海,敗死。妹夫盧循繼統(tǒng)其眾

403年晉安帝元興二年

桓玄廢晉安帝,自稱帝,國號楚

后涼降于后秦

404年晉安帝元興三年

劉裕自京口起兵討桓玄,玄挾安帝還江陵,后敗死

405年晉安帝義熙元年

劉毅破江陵,迎安帝還建康

407年晉安帝義熙三年

赫連勃勃稱大夏天王,夏始此

409年晉安帝義熙五年

后燕亡。馮跋建立北燕

劉裕北伐南燕,圍廣固

410年晉安帝義熙六年

劉裕破廣固,南燕亡

盧循、徐道覆北進,攻長沙、豫章等郡,進逼建康,為劉裕所敗

411年晉安帝義熙七年

盧循敗死,至此,孫恩、盧循起義遂告結(jié)束

412年晉安帝義熙八年

法顯航?;貒?,次年至建康,著有《佛國記》

413年晉安帝義熙九年

劉裕主持"義熙土斷"

414年晉安帝義熙十年

西秦襲取樂都,禿發(fā)傅檀降,南涼亡

417年晉安帝義熙十三年

劉裕北伐入長安,后秦亡

418年晉安帝義熙十四年

赫連勃勃陷長安,稱帝

420年宋武帝永初元年

劉裕廢晉恭帝自立,是為宋武帝劉裕,國號宋,史稱劉宋,南朝始此

421年宋武帝永初二年

宋武帝死,太子義符立,是為宋少帝劉義符

北涼沮渠蒙遜攻破敦煌,西涼亡

423年北魏太武帝泰常八年

北魏太武帝信用道士寇謙之,于平城起天師道場,道教大盛

魏筑長城,東西二千余里,以防柔然

424年宋少帝景平二年

宋少帝被廢殺,宜都王劉義隆立,是為宋文帝劉義隆

431年宋文帝元嘉八年

夏滅西秦,北魏攻夏,夏主赫連定西遷,為吐谷渾所俘送魏,夏亡

436年北魏太武帝太延二年

北魏滅北燕

439年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

魏太武帝拓跋奏滅北涼,北魏統(tǒng)一北方,十六國結(jié)束,北朝始此

444年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

太武帝禁私養(yǎng)沙門、巫覲,不得私立學校

445年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

蓋吳起義

446年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

太武帝納崔浩言,禁佛教,毀經(jīng)像、塔寺,坑殺僧人

449年太武帝太平真君十年

太武帝大破柔然,收人戶畜產(chǎn)百余萬,柔然從此衰落

450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

太武帝以修史"暴揚國惡"的罪名,殺司徒崔浩

太武帝率大軍南進瓜步,揚言渡江,建康大震

453年宋文帝元嘉三十年

太子劭殺宋文帝自立。劉駿立為孝武帝,殺劭

457年宋孝武帝大明元年

宋實行土斷,流寓之人編入當?shù)貞艏?/p>

460年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

柔然攻高昌,以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