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積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不為人知的一面_第1頁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積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不為人知的一面_第2頁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積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不為人知的一面_第3頁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積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不為人知的一面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漢族,無黨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袁隆平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雜交水稻專家,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fā)明獎獲得者,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在國際上11次捧回大獎,獲得的“世界糧食獎”更是農業(yè)領域國際上的最高榮譽。袁隆平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創(chuàng)始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米神”等。盡管擁有這么高的成就,他還是保持初心,懷揣夢想。袁隆平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的夢,二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的夢”。袁隆平有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家國情懷,也不乏“為一大事來,為一大事去”的人生氣魄。他把自己的一身都奉獻給了祖國,就是為了讓人民遠離饑餓。如今我們吃得飽穿得暖,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高興之余,更多的是感激,感激袁隆平這些年來對我國農業(yè)的巨大貢獻。袁隆平作為科學家不僅創(chuàng)造了物質財富,而且也創(chuàng)造了精神財富,他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矢志不渝勇于創(chuàng)新袁隆平出生于北京,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受母親的影響,母親經常給他講那些熱血的故事,從那時起他就有了學農報國的志向,19歲考入西南農學院,從那時起他就開啟了研究雜交水稻的路程。“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試驗田,那我一定是在去試驗田的路上?!边@句話正是他的一生寫照。袁隆平為什么對水稻那么執(zhí)著?原因是他曾親眼看見有人因為饑餓倒在路邊,田坎邊和橋底下。袁隆平畢業(yè)后去了學校當老師,那段教學期間,他經??匆娐飞嫌斜火I死的人,老師和同學們每天的糧食也很少,而且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那時還有三年的饑荒,人們吃不飽飯,乞丐在街頭討飯,連一口飯都討不到。在這樣的背景下他想著為人們能吃上口飽飯做貢獻。正是因為經歷了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練出創(chuàng)造天堂的力量,正是因為他經歷過沒飯吃的日子,看見過人被餓死,才更加懂得糧食對人民,國家的重要性。就像他自己說的“一個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能絆倒一個國家”?;ǚ绷芴?,拔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袁隆平在研究水稻的過程中,當時條件艱苦,也遇到很多困難,可是他并沒有放棄,而是堅定自己的理想。1960年袁隆平從一些文獻資料上獲悉,雜交高粱,雜交玉米,無籽西瓜等都廣泛應用到國內外生產中,這使袁隆平意識到遺傳學家孟德爾,摩爾根及其追隨者提出的基因分離,自由組合和連鎖互換等規(guī)律對作物育種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于是袁隆平開始進行水稻的有性雜交實驗,1964年袁隆平在我國率先開展水稻雜種優(yōu)勢利用研究并提出培育雜交水稻,但是工作剛起步就爆發(fā)了文化大革命,有幸的是他避開了干擾,袁隆平每天頭頂烈日,在田地里彎腰駝背地尋找神奇的“不育”稻株,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斷的尋找,后來找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發(fā)現天然雄性不育株后,袁隆平就開始苦苦的思索,如何解決雜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配套的難題。那些日子,他走路,吃飯,睡覺,都在想著這些問題。是在冬天的一個凌晨,袁隆平突然從被窩里鉆出來,走到桌前拿起白紙,就順暢的勾勒出醞釀許久的草圖。過了幾天,袁隆平將他的發(fā)現整理成一篇論文。袁隆平覺得不能只局限于安江,長沙,而且要到氣候炎熱的云南和海南島。1969年冬,他們來到云南省元江縣,租居在農技站的一座無人居住的平房里,還租了農技站的水田作為實驗田,把不育材料的珍貴種子浸入水,那時突然又遇上了地震,袁隆平在睡夢中被驚醒,他迅速的將兩個年輕學生叫醒,并把浸在鐵桶內的谷種搶了出來,一會兒那平房轟隆一聲倒塌了,在這期間還有余震,可是袁隆平說:“種子都要下田了,我們怎么能離開”?而那發(fā)了芽的水稻在搖晃的土地上茁壯成長。1970年11月,袁隆平收到兩個助手從海南紅農場發(fā)來的電報:“找到了雄性不育野生稻。”之后,于1972年培育成了中國第一個應用于生產的不育系“二九南一號”。并于1974年培育成“南優(yōu)二號”,試種畝產超過千斤,并從1976年到2000年在全國推廣,雖然獲得了成功,但袁隆平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并不斷的研究,開始研究二系法雜交水稻育種,1995年,二系法成功并大面積推廣。1995年袁隆平開始研究超級水稻,2000年超級稻一期目標實現畝產700公斤,2004年超級雜交水稻二期目標實現畝產800公斤,2010年實現第三期目標畝產900公斤,2014年第四期超級稻畝產超過1000公斤,2017年超級稻畝產1149.02公斤。袁隆平一生最后一項工作——海水稻。在研究海水稻中,我國起步比較晚,1986年陳日勝發(fā)現一株野生海水稻,進行育種培育。到1991年確定為“海稻86”這一品種。2014年完成海水稻的全基因組測療,而袁隆平院士的研究也是在“海稻86”的基礎上,于2016年開始專門研究海水稻。這里有一個問題,我國為什么要研究海水稻?原因是我國糧食產量高,但是糧食播種面積在縮小。還有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海水倒灌成為常態(tài),部分沿海良田鹽堿化又成為難題。而解決這些問題,就是研究海水稻。“全國鹽堿地有十幾億畝,我們如果能發(fā)展到一億畝種植海水稻,畝產300公斤,增產的糧食就是300億公斤,300億公斤是什么概念?可以養(yǎng)活8000萬人口”這是袁隆平的期待。而經過袁隆平與團隊人員的不懈努力,在2017年9月成功種植海水稻,實現在鹽堿地里種水稻。樂觀開朗多才多藝袁隆平曾說:“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印證了那句話,優(yōu)秀的人到哪都是會發(fā)光的。袁隆平在考上農學院之前,參加空軍招飛,憑借良好的身體素質堅持到了最后,幾天之后,袁隆平被錄取了,可那時候“一五計劃”剛剛開始,各行各業(yè)人才緊缺,全國大學生更是少,所以就被退回來了。袁隆平翱翔藍天的夢想破滅。又差一點是游泳國家隊的,當時是錄取前三名,他以第四名遺憾落選??删褪窃谶@樣的機緣巧合下,1949年8月至1953年8月,他報考并且進入西南農學院農學系農作物專業(yè)學習,后來致力于農學,研究出了雜交水稻,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在生活中袁隆平是一個幽默可愛的老人。別人問他您覺得您帥不帥,他脫口而出:handsome,領獎時他說:“我受之有愧,我的獎太多了,我不在乎這些東西”。說他83歲高齡,他馬上糾正為83歲青春。說自己是“80后”,“90后”。他跟記者講很多干部退休了,不打牌,不跳舞,不唱歌,不打球,什么都不搞,結果成了老年癡呆。他自己為了預防老年癡呆,會經常去打麻將。他說:“博士生都關門了,不帶了,指導他們搞實驗,要修改他們的論文,麻煩得很,辛苦得很,殺死了細胞”。袁隆平不僅讓我們吃飽飯,還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袁隆平一輩子不僅有體育夢,還有音樂夢,還會騎馬,打排球。他會拉小提琴,1953年他領取了人生第一筆工資42元,花了27元買了一把小提琴,最喜歡的歌是《紅梅花兒開》,《紅色娘子軍》,《纖夫的愛》,《我的祖國》。他還會到田間拉小提琴。在打排球時,他不愿意和老年人組隊,他喜歡和年輕人一起組隊,甚至喜歡和年輕人待在一起,覺得年輕人充滿青春和活力,讓自己也倍感年輕。他的英語也說得非常好,看著他年齡大了,這個年齡的老年人大多數都老年癡呆了,但是袁隆平并不是,他的英語照樣的流利,在國際論壇上流利說英語,在聯合國全程英語演講。他自己講長壽之道,是不為小事斤斤計較,開朗樂觀,還要運動。1958年毛澤東提出水、土、肥、種、密、保、工、管農業(yè)八字憲法。袁隆平以為是農業(yè)部提出的八字憲法,后來他還講這個八字憲法還差個字,差個時字,不誤農時要講季節(jié),但別人告訴他這是毛澤東講的,他就嚇了一跳,還補充了一句,毛澤東不是學農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當時要批斗袁隆平,新賬舊賬一起算,可是他收到國家科委的一個函,上面說要支持他的雜交水稻研究。當時他懵了,心想工作組到底是要批斗我還是保護我,結果是保護對象。經歷過大風大浪,他還能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樸實無華鞠躬盡瘁“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袁隆平在生活中根本就沒有把金錢看的很重相反他一直都是勤儉節(jié)約。有人說如果袁隆平把雜交水稻的專利賣給國家,他現在可以比比爾·蓋茨還富有,還有一種說法是,他現在已經身價千億了。而實際上他并沒有為了自己獲得更多的金錢把專利賣給國家,他也不是什么億萬首富。面對別人把他的身價評估為千億,他一笑置之。后來有人講他是湖南首富,他說:“我不是首富,是精神首富,我覺得吃得飽,穿得暖就行了”。而在他的生活中,是真的非常節(jié)約。有一次他去商店,碰到襯衫在大減價一件只要十塊錢,他很興奮,一下買了十幾件,他不穿什么名牌,不買什么奢侈品,他很普通。他的按摩椅已經磨損的很嚴重了,他不肯換,他的喝水的杯子十幾年了不舍得換,18年來在街邊理發(fā)店理發(fā),非常的接地氣。有一次去香港中文大學作報告,袁隆平就扎著在路邊十元錢買的領帶。做采訪時,他經常穿他的花襯衫,是因為花襯衫便宜。有一次,袁隆平和夫人一起去香港,他看見夫人的手表小了,就去商店看手表,去了一家很貴的手表店,當時夫人也不知道,結果袁隆平就出來了說:“不要手表了”,只剝了一塊山楂片給夫人吃。他也可以大手大腳的揮霍金錢,可是他并沒有,從袁隆平的身上真的可以看出老一輩人他們的勤儉節(jié)約。飲水不忘挖井人,吃糧不忘袁隆平。袁隆平教會我們: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精一行。袁隆平一輩子都在研究雜交水稻,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本來可以早早退休了,回家安享晚年??墒撬]有這樣做,而是一直堅持工作到自己去世,九十多歲的老人還在自己的崗位上奮斗努力。在他90歲高齡的時候,他說:“我的身體還可以,老瓜子不糊涂,所以說我還可以繼續(xù)工作,繼續(xù)做對人民,對社會,對國家有意義的工作。”他幾十年來一直穿梭在田間里,樂此不疲。為了圓夢,他一生追夢。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有60年了,雜交水稻是他一生的心血。特別是他剛畢業(yè)的時候,當時我們國家的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