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24113.2-2019 機械電氣設備 塑料機械計算機控制系統 第2部分:試驗與評價方法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33/25/wKhkFma8wiqAGKGrAAENdxGCTz8699.jpg)
![(高清版)GB∕T 24113.2-2019 機械電氣設備 塑料機械計算機控制系統 第2部分:試驗與評價方法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33/25/wKhkFma8wiqAGKGrAAENdxGCTz86992.jpg)
![(高清版)GB∕T 24113.2-2019 機械電氣設備 塑料機械計算機控制系統 第2部分:試驗與評價方法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33/25/wKhkFma8wiqAGKGrAAENdxGCTz86993.jpg)
![(高清版)GB∕T 24113.2-2019 機械電氣設備 塑料機械計算機控制系統 第2部分:試驗與評價方法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33/25/wKhkFma8wiqAGKGrAAENdxGCTz86994.jpg)
![(高清版)GB∕T 24113.2-2019 機械電氣設備 塑料機械計算機控制系統 第2部分:試驗與評價方法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33/25/wKhkFma8wiqAGKGrAAENdxGCTz869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25.010:35.020GB/T24113.2—2019機械電氣設備塑料機械計算機控制系統第2部分:試驗與評價方法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T24113.2—2019 V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24試驗與評價 24.1試驗條件 24.1.1正常試驗大氣條件 24.1.2仲裁試驗大氣條件 24.1.3基準大氣條件 24.1.4試驗與測量設備儀器 24.2氣候環(huán)境試驗 34.2.1貯存及運輸的耐干熱與耐干冷試驗 34.2.2高溫及低溫運行試驗 54.2.3溫度變化運行試驗 64.2.4交變濕熱試驗 74.3機械環(huán)境試驗 84.3.1振動試驗 84.3.2沖擊試驗 9 4.4電源條件試驗 4.5制造質量的檢驗(試驗) 4.5.1概述 4.5.2結構與外觀檢驗 4.5.3標志與標識檢驗 4.5.4顏色檢驗 4.5.5配線和線纜連接檢驗 4.5.6元器件質量檢驗 4.5.8操作與維修方便性檢驗 4.6接口與通信試驗 4.6.1試驗要求 4.6.2檢驗(試驗)方法 4.7功能試驗 ………………………IGB/T24113.2—20194.8性能試驗 4.8.5數字及模擬I/O接口能力試驗 4.9安全性試驗 4.9.1概述 4.9.4保護聯結(保護接地)試驗 4.9.7防火保護及非金屬材料的阻燃性試驗 4.10可靠性試驗 4.11隨行文件的檢驗 4.11.1檢驗要求 4.11.2檢驗方法 4.12包裝及儲運的檢驗 4.12.1檢驗要求 4.12.2檢驗方法 5試驗(檢驗)分類與判定規(guī)則 5.1試驗(檢驗)分類及要求 5.1.1定型試驗 5.1.2型式試驗 5.2評定規(guī)則 5.2.2A級重要度 5.2.3B級重要度 附錄A(資料性性附錄)可靠性試驗與評定方法 A.1可靠性試驗類型 A.1.1可靠性鑒定與驗收試驗 A.1.2定期抽查可靠性驗收試驗 A.2可靠性試驗方案的選擇原則 A.2.1定時截尾試驗方案 A.2.2截尾序貫試驗方案 A.3試驗時間的計算 A.3.1整個試驗過程中的運行檢查 A.3.2試驗時間計算 A.4試驗條件 ……………ⅡⅢGB/T24113.2—2019A.6故障判定依據和計入原則 A.7試驗報告 附錄B(資料性附錄)可靠性試驗的故障判定和計入原則 B.1故障定義 B.2故障分類 B.3關聯性故障的判斷和計入原則 B.4非關聯性故障 B.4.1從屬性故障 B.4.3誘發(fā)性故障 VGB/T24113.2—2019GB/T24113《機械電氣設備塑料機械計算機控制系統》分為如下幾部分:——第1部分:通用技術條件;本部分為GB/T24113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部分由中國機械工業(yè)聯合會提出。本部分由全國工業(yè)機械電氣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31)歸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單位:寧波弘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海天塑機集團有限1GB/T24113.2—2019機械電氣設備塑料機械計算機控制系統第2部分:試驗與評價方法GB/T24113的本部分規(guī)定了塑料機械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試驗與評價的要求及方法、試驗(檢驗)分類與評定規(guī)則。本部分適用于額定電壓不超過AC1000V、DC1500V,額定頻率不超過200Hz的塑料機械及其配套設備(如上料機、取出機等)的計算機控制系統(以下簡稱控制系統)。其他類似塑料機械的計算機控制系統可參照本部分。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GB/T2423.1—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A:低溫GB/T2423.2—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B:高溫GB/T2423.4—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Db:交變濕熱(12h+12h循環(huán))GB/T2423.5—1995電工電子產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Ea和導則:沖擊GB/T2423.7—2018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Ec:粗率操作造成的沖擊(主要用于設備型樣品GB/T2423.10—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Fc:振動(正弦)GB/T2423.22—2012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N:溫度變化GB/T4208—2017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T5169.11—2017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11部分:灼熱絲/熱絲基本試驗方法成品的灼熱絲可燃性試驗方法(GWEPT)GB/T5169.16—2017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16部分:試驗火焰50W水平與垂直火焰試驗方法GB5226.1—2008機械電氣安全機械電氣設備第1部分:通用技術條件GB/T6543—2008運輸包裝用單瓦楞紙箱和雙瓦楞紙箱GB/T6544—2008瓦楞紙板GB/T13384—2008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GB/T17626.13—2006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交流電源端口諧波、諧間波及電網信號的低頻抗擾度試驗GB/T24113.1—2009機械電氣設備塑料機械計算機控制系統第1部分:通用技術條件GB/T24342—2009工業(yè)機械電氣設備保護接地電路連續(xù)性試驗規(guī)范GB/T24343—2009工業(yè)機械電氣設備絕緣電阻試驗規(guī)范GB/T24344—2009工業(yè)機械電氣設備耐壓試驗規(guī)范23術語和定義GB5226.1—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塑料機械plasticsmachinery對塑料用機械、物理的方法進行加工處理、成型的機械。[GB/T24113.1—2009,定義3.1.1]3.2對塑料機械的(溫度、位置、壓力、速度、時間等)工藝參數、工作過程及狀態(tài)等進行自動控制的計算機系統。[GB/T24113.1—2009,定義3.1.2]4試驗與評價4.1試驗條件4.1.1正常試驗大氣條件所有試驗如無特殊規(guī)定,均應在下列大氣條件下進行:環(huán)境溫度:0℃~55℃;相對濕度:30%~95%;海拔:≤2000m。4.1.2仲裁試驗大氣條件如因氣候條件對試驗結果有爭議時,則以下列大氣條件的試驗結果為仲裁依據:環(huán)境溫度:(20±1)℃;相對濕度:63%~67%;海拔:≤1000m。4.1.3基準大氣條件作為計算基準的大氣條件如下:環(huán)境溫度:23℃±1℃;相對濕度:48%~52%;海拔:≤1000m。4.1.4試驗與測量設備儀器測量時,所采用的電氣測量儀表的準確度不應低于0.5級(兆歐表除外),三相功率表的準確度不應低于1.0級,互感器的準確度不應低于0.2級,數字式轉速測量儀(包括十進頻率儀)準確度不應低于0.1%±1個字,溫度計的誤差在±1℃以內。3GB/T24113.2—2019選擇儀表時,應使測量值位于20%~95%儀表量程范圍內。在用兩瓦特表測量三相功率時,應使受測的電壓及電流值分別不低于瓦特表的電壓量程及電流量程的20%。在測量三相電壓或三相電流時,應取三相讀數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的實際值。4.2氣候環(huán)境試驗4.2.1貯存及運輸的耐干熱與耐干冷試驗控制系統貯存及運輸允許的氣候環(huán)境條件應符合GB/T24113.1—2009中4.2.1的規(guī)定:a)環(huán)境溫度:0℃~55℃;b)存放與運輸環(huán)境溫度:-30℃~+60℃,并能經受溫度高達70℃、時間不超過24h的短期運輸和存放;c)相對濕度:廠商可以選擇以下等級之一:1)相對濕度等級1:30%~95%(無凝露);2)相對濕度等級2:5%~95%(無凝露);貯存和運輸的耐干熱與耐干冷試驗條件見表1。表1貯存和運輸的耐干熱與耐干冷試驗條件耐干熱耐干冷參照標準GB/T2423.2—2008的試驗BbGB/T2423.1—2008的試驗Ab預處理按制造廠商規(guī)范,無包裝不連接電源—30℃±3℃試驗持續(xù)時間試驗時的測量和/或加載無氣候條件正常室溫特別注意無凝露最終測量通電運行并測絕緣電阻正常室溫是在距離控制系統的通風位置的氣流進入點的平面不超過50mm測得的溫度。b通電運行之前,應通風除去內外部凝露。應按以下方法進行耐干熱與耐干冷試驗:a)耐干熱試驗1)試驗目的:確定控制系統在干熱條件下貯存與運輸的適應性。2)試驗方法:參照GB/T2423.2—2008的試驗Bb。4GB/T24113.2—20193)試驗條件與試驗儀器:注:對帶有溫度敏感元器件的控制系統,其試驗上限為55℃±2℃,由制造廠商的使用(技術)文件的給定值確定?!囼灂r的濕度:絕對濕度不超過20g/m3水汽(相當于35℃時50%的相對濕度)。當試驗溫度低于35℃時,相對濕度不應超過50%;積比大于3:1?!獙⒖刂葡到y在室溫下放入同處于室溫的溫度箱內并處于不通電狀態(tài);——將溫度箱溫度逐步升至試驗的上限溫度,箱內溫度變化率不超過1℃/min(不超過5min時間的平均值);超過1℃/min(不超過5min時間的平均值)。當溫度穩(wěn)定后,如果有冷凝水應去b)耐干冷試驗2)試驗方法:參照GB/T2423.1—2008的試驗Ab;3)試驗條件與試驗儀器:注:對帶有溫度敏感器件的控制系統,其試驗上限為-25℃±3℃,由制造廠商的使用(技術)文件的給定值確定。-——試驗時的濕度:絕對濕度不超過20g/m3水汽(相當于35℃時50%的相對濕度)。當試驗溫度低于35℃時,相對濕度不應超過50%?!囼炗玫蜏叵洌嚎刹捎糜袕娖瓤諝庋h(huán)的溫度箱以保持溫度均勻,容積與數控裝置體積比大于3:1。4)試驗程序:——將控制系統在室溫下放入同處于室溫的溫度箱內并處于不通電狀態(tài),必要時用聚苯超過5min時間的平均值);——當箱內溫度達到穩(wěn)定后(至少30min)開始計時,將控制系統存放24h±1h;超過1℃/min(不超過5min時間的平均值)。當溫度穩(wěn)定后,如果有冷凝水應去——試驗期結束后,立即測量絕緣電阻,絕緣電阻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3.35GB/T24113.2—2019控制系統高溫及低溫運行試驗環(huán)境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10的規(guī)定,控制系統在下列氣候環(huán)境條件下應能正常工作:a)環(huán)境溫度:0℃~55℃;b)相對濕度:10%~95%(無凝露);應按以下方法進行試驗:a)試驗開始時除標準另有規(guī)定外,控制系統不應有包裝且各部分應正常連接,處于準備使用b)均在制造廠商規(guī)定的額定負載條件下進行試驗;c)每項試驗之前及試驗之后應對被測控制系統進行視檢和運行測試,以確定試驗對控制系統的影響及控制系統是否通過試驗。分別按下列方法對控制系統進行高溫運行與低溫運行試驗:2)試驗方法:參照GB/T2423.2—2008的試驗Bd;3)試驗條件與試驗儀器:———試驗空氣濕度:絕對濕度不超過20g/m3水汽(相當于35℃時50%的相對濕度)。當試驗溫度低于35℃時,相對濕度不應超過50%;—-—試驗用溫度箱:有強迫空氣循環(huán)的溫度箱,循環(huán)風速度應盡可能低(一般不要大于0.5m/s);無強迫空氣循環(huán)的溫度箱,應符合GB/T2423.2—2008的規(guī)定,制裝置和驅動單元之體積比大于3:1;——三相交流穩(wěn)壓器:容量>控制裝置和驅動單元的總容量;4)試驗程序:——將溫度箱溫度逐步升至試驗溫度,注意箱內溫度變化率不超過1℃/min(不超過5min時間的平均值);—-—當溫度箱內溫度達到穩(wěn)定后(一般不少于30min),控制系統開始連續(xù)48h±1h的通電運行),每4h檢查1次,其24h的電壓波動見表2;工作電壓標稱值1.1×標稱值標稱值0.85×標稱值時間/h48486GB/T24113.2—20191℃/min(不超過5min時間的平均值);——溫度箱內溫度的恢復要有足夠長的時間(1h以上),期間對可能產生的冷凝水應通——試驗期結束后,立即測量絕緣電阻,絕緣電阻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3.3b)低溫運行試驗:2)試驗方法:參照GB/T2423.1—2008的試驗Ad;3)試驗條件與試驗儀器:——試驗溫度:0℃±2℃;試驗溫度低于35℃時,相對濕度不應超過50%;無強迫空氣循環(huán)的溫度箱,應符合GB/T2423.1—2008的規(guī)定。容積與控制裝置之積比大于3:1;4)試驗程序:——將控制系統在室溫下放入同處于室溫的溫度箱內并處于準備通電狀態(tài);——將溫度箱溫度逐步降至0℃±2℃。注意箱內溫度變化率不超過1℃/min(不超過5min時間的平均值)并無凝露產生;———當箱內溫度達到穩(wěn)定后(一般不少于30min)檢查程序且應運行正常;不超過1℃/min;——溫度箱內溫度的恢復要有足夠長的時間(1h以上),期間對可能產生的冷凝水應通過通風除濕等處理。當溫度穩(wěn)定后,對控制系統和目測和通電運行并進行功能測——試驗期結束后,立即測量絕緣電阻,絕緣電阻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3.3的規(guī)定??刂葡到y應在下列溫度變化條件下正常工作:a)環(huán)境溫度:低溫為5℃,高溫為50℃;b)相對濕度:30%~95%,無凝露;應按以下方法進行溫度變化運行試驗:7GB/T24113.2—2019b)試驗方法:參照GB/T2423.22—2012的試驗Nb;c)試驗溫度:低溫為5℃±2℃,高溫為50℃±2℃;f)試驗用溫度箱:溫度箱應能保持試驗所要求的低溫和高溫,并能按試驗要求的溫度變化率進行。箱內空氣應能充分流通,控制系統周圍的空氣流速不小于2m/s(見GB/T2423.22—2012的2.3);g)試驗程序:2)將溫度箱溫度逐步降至5℃±2℃,注意箱內溫度變化率不超過3℃/min±0.6℃/min;3)保持低溫3h,然后將溫度箱溫度逐步升至高溫50℃±2℃,注意箱內溫度變化率不超過3℃/min±0.6℃/min(不超過5min時間的平均值);4)保持高溫3h。然后將試驗箱溫度逐步降至室溫,注意箱內溫度變化率不超過3℃/min±0.6℃/min(不超過5min時間的平均值)。到此第一循環(huán)結束;5)進行試驗的第二個循環(huán),即重復步驟2)~4);控制系統應能承受嚴酷等級為溫度55℃,相對濕度為93%±3%(當55℃±2℃)和相對濕度>95%(當25℃±3℃),時間為12h+12h的耐交變濕熱試驗。試驗結束后,檢測在交變濕熱條件下控制系統的絕緣電阻,其值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耐交變濕熱試驗條件見表3。參照標準GB/T2423.4—2008的試驗Db預處理按制造廠規(guī)范,無包裝不連接電源+55℃±2℃,25℃±3℃試驗持續(xù)時間12h±0.5h,12h±0.5h試驗時的測量和/或加載無循環(huán)次數2氣候條件在GB/T2423.4—2008所述的受控條件下b最終測量通電運行并測絕緣電阻“環(huán)境溫度是在距離控制系統通風位置的氣流進入點的平面不超過50mm測得的溫度。b通電運行之前,控制系統應通風除去內外部凝露。8GB/T24113.2—2019應按以下方法進行耐交變濕熱試驗:b)試驗方法:參照GB/T2423.4—2008的試驗Db;c)試驗溫度與濕度:55℃±2℃,相對濕度93%±3%;25℃±3℃,相對濕度>95%;化處理前不得再作未濕源水用(見GB/T2423.4—2008第4章的規(guī)定);g)試驗程序:1)將控制系統在室溫下放入同處于室溫的溫度箱內并處于不通電狀態(tài);2)調節(jié)溫度箱使其逐步達到規(guī)定的25℃±3℃溫度穩(wěn)定為止,溫度變化率不超過1℃/min(不超過5min時間的平均值)且不應產生凝露;箱內濕度達到規(guī)定的溫度55℃±2℃與相對濕度93%±3%;4)當溫度與濕度穩(wěn)定后,開始計算時間(見GB/T2423.4—2008的7.3)。總共在溫度箱內存放48h,兩個循環(huán);5)在55℃±2℃與相對濕度93%±3%條件下,直至從循環(huán)開始的12h±0.5h為止;6)在3h~6h內降到25℃±3℃,同時相對濕度>95%條件下到24h第1個循環(huán)結束(見7)進行試驗的第二個循環(huán),即重復步驟3)~5);內將相對濕度降至25%~75%、溫度降到試驗室的溫度。注意溫度變化率不應超過1℃/min和不應產生凝露,如果有凝露應全部去除;9)試驗后應緊接做控制系統的絕緣電阻試驗,其值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3.3的規(guī)定;控制系統的振動試驗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2.3.1的規(guī)定,其中振動頻率和振幅參數見表4。Hzmm9≤f<559GB/T24113.2—2019控制系統應經受作用于3個相互垂直的每個軸上的振動。振動試驗后,控制系統電氣性能不受到應正常。試驗方法如下:b)試驗方法:參照GB/T2423.10—2008的試驗Fc。c)試驗儀器及參數:d)試驗條件:2)掃描速度:(1±10%)oct/min;e)試驗順序:2)分別對控制系統的每個軸按試驗條件的規(guī)定進行掃頻耐久試驗,試驗期間控制系統應能3)試驗后,檢查結構及外觀,不應有機械上的損壞、變形、零部件脫落或緊固部位松動的控制系統的沖擊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2.3.1的規(guī)定,其中沖擊參數見表5。表5沖擊參數沖擊加速度沖擊波形正弦波持續(xù)時間方向垂直于底面沖擊次數3次控制系統應能經受在表5中所列參數的試驗條件下的沖擊。沖擊試驗后,其電氣性能不受到影響,有功能應正常。GB/T24113.2—2019試驗方法如下:a)試驗目的:確定控制系統在使用和運輸期間對非重復性沖擊的適應性。b)試驗方法:參見GB/T2423.5—1995的試驗Ea。c)試驗儀器及參數:1)沖擊試驗臺;d)試驗條件:e)試驗程序:1)將控制系統(不帶包裝、不通電)固定在試驗臺上,經目測和功能檢驗正常后,按試驗條件進行沖擊試驗;現象;3)最后對控制系統進行功能測試,應正常工作。4.3.3自由跌落試驗控制系統的自由跌落(帶制造廠商包裝)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2.3.2的規(guī)定,見表6。表6自由跌落(帶制造廠商包裝)控制系統凈重隨機自由跌落的高度mm試驗次數555試驗方法如下:a)試驗目的:確定控制系統在運輸與貯存期間具有耐跌落沖擊的適應性。c)試驗條件:1)各控制系統的質量(帶制造廠商包裝)的規(guī)格及自由跌落高度見表6。2)自由跌落次數:5次,僅對控制系統包裝的底部做跌落試驗。3)試驗表面:混凝土或鋼制的堅硬的剛性表面。d)試驗程序:GB/T24113.2—20191)控制系統(帶制造廠包裝)在試驗之前外觀應無損且功能正常。2)跌落高度指跌落試驗的控制系統在跌落前懸掛時、試驗表面與離它最近的控制系統部位之間的高度。4)試驗后,檢查結構及外觀,不應有機械上的損壞、變形、零部件脫落或緊固部位松動的控制系統工作電壓要求見GB/T24113.1—2009的4.2.2.1,在下列交流輸入電源條件下正常工作:a)輸入電源電壓(有效值):AC,(0.85~1.15)×輸入電壓的標稱值;試驗方法如下:b)試驗設備及基本參數:c)試驗程序:1)用變頻電源為控制系統供電;2)按表7規(guī)定的共8種組合對運行下的控制系統(按系統供電電壓)進行試驗;電網標稱電壓電網標稱電壓電壓/V頻率/Hz電壓/V頻率/Hz4373)每種組合條件下試驗持續(xù)時間不少于15min。試驗時,檢查程序至少要完整運行一遍;4)當用高于控制系統額定電壓25%的電壓輸入時,控制系統應有安全保護措施并報警;5)當用低于控制系統額定電壓20%的電壓輸入時,控制系統應有安全保護措施并報警。試驗應滿足GB/T24113.1—2009的4.2.2.1的規(guī)定。GB/T24113.2—2019交流電壓是指在控制系統電源接入點測得的總均方根電壓值。小于10倍標稱頻率的真諧波(標稱頻率的整數倍)的總均方根值可達到總電壓的10%。更高頻率的諧波和其他頻率含量可能達到總電壓的2%。但為取得恒定的比較結果,僅在3次諧波上對控制系統進行試驗(10%,在相位角0°和180°),控制系統應能正常運行。試驗條件及示意圖見表8及圖1。表8抗3次諧波試驗參照標準預處理按制造廠規(guī)范試驗說明把調整到電網標稱電壓的10%的三次諧波電壓(150Hz或180Hz)疊加到0°和180°相位的控制系統電源上(見GB/T17626.13—2006的圖3)每個相位持續(xù)時間試驗的測量應正常運行三次諧波發(fā)生器控制系統圖1抗3次諧波電壓試驗示意圖a)試驗目的:確定控制系統對交流輸入電源抗3次諧波電壓的適應性。c)試驗設備及基本參數:應符合GB/T17626.13—2006中第6章、第7章規(guī)定,具有50Hz基波頻率以及疊加所需要的3次諧波的能力。d)試驗程序:1)把調整到電網標稱電壓的10%的3次諧波電壓(150Hz或180Hz)跌加到0°和180°相位的控制系統電源上(見GB/T17626.13—2006圖3);GB/T24113.2—20192)試驗程序應符合GB/T17626.13—2006的第8章的規(guī)定,每個相位持續(xù)時間為5min;3)試驗過程中工作應正常;4)試驗后對控制系統進行功能測試,應正常工作。4.5制造質量的檢驗(試驗)4.5.1概述用目測法及其他試驗與檢驗方法對控制系統進行基本設計及制造質量的試驗與檢驗,設計與制造質量主要內容包括:結構與外觀、標志與標識、顏色、配線和線纜連接、元器件(包括印制電路板PCB)、防護等級、操作與維修方便性等,其各項試驗與檢驗結果均應符合GB/T24113.1—2009中4.1規(guī)定。4.5.2結構與外觀檢驗4.5.2.1檢驗要求檢驗要求如下:a)包括操作面板等在內的控制系統的結構及其布局應合理、造型應美觀、色彩應和諧并符合人類工效學原則;b)外觀表面應平整勻稱、不應有明顯的凹陷、劃傷、裂縫、變形。外觀表面涂(鍍)層不允許有氣c)控制系統的外形尺寸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視檢,控制系統的外觀與結構應符合4.5.2.1及GB/T24113.1—2009的4.1.1的規(guī)定。4.5.3標志與標識檢驗4.5.3.1檢驗要求控制系統的標志與標識主要指控制系統銘牌標志、安全與警告標識、操作面板與接口標識、元器件的標識、線纜標識及包裝標識等,這些均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1.2的規(guī)定。4.5.3.2檢驗方法視檢,控制系統的標志與標識應符合4.5.3.1的規(guī)定。4.5.4顏色檢驗4.5.4.1檢驗要求控制系統的顏色主要包括標志的顏色、控制元器件的顏色、指示元器件的顏色、導線的顏色等,這些均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1.3及有關規(guī)定。4.5.4.2檢驗方法視檢,控制系統的顏色應符合4.5.4.1的規(guī)定。GB/T24113.2—2019控制系統的配線應正確,線纜連接應牢固,這些均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1.4及有關規(guī)定。板(PCB,見GB/T24113.1—2009的4.1.5的規(guī)定)、模塊等的質量也均應符合有關標獨立安裝的控制系統的機箱外殼防護等級應達到GB/T4208—2017規(guī)定的IP54及以上(IP的第內置在電柜內的機箱(機箱內置)的外殼防護等級應至少具有GB/T4208—2008規(guī)定的IP2X,具體規(guī)定見GB/T24113.1—2009的4.1.6。視檢和/或測試,控制系統的外殼防護檢驗(防水防塵試驗),按GB/T4208—2017的規(guī)定的試驗方接口與通信的應符合GB/T24113.1—2009中4.8的規(guī)定:GB/T24113.2—2019a)模擬接口及信號1)輸入信號:信號范圍±10V或0V2)輸出信號:信號范圍±10V或0V~10V,負載阻抗≥1kΩ。模擬信號輸出應能承受直3)其他模擬輸入輸出接口信號要求應符合設計及有關規(guī)定。b)數字接口及信號2)對控制系統外接的電平接口信號,控制系統制造廠商應在其控制系統使用文件上進行說c)現場總線通信與接口1)針對普及型及高性能型控制系統特點,可采用現場總線作為控制系統各單元之間(和/或2)控制系統采用現場總線的具體種類及協議規(guī)范(或標準),控制系統制造廠商應在其控制系統使用文件中進行詳細說明。d)其他控制信號控制系統與其連接的伺服驅動裝置之間應具備以下基本等交換信號:2)允許/封鎖工作;3)故障報警。對其他控制信號控制系統制造廠商應在其控制系統使用文件中進行詳細說明。視檢及試驗測試,接口與通信應符合GB/T24113.1—2009中4.8的規(guī)定。系統的專用技術條件標準(或規(guī)范)中具體規(guī)定。對所規(guī)定的各項功能逐項進行測試,以滿足被控塑料機械的使用要求。視檢和功能試驗測試,控制系統功能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7及有關規(guī)定。標準溫度表(精度為±0.1℃)。電壓表(0.1級)。精密電壓源(0mV~100mV連續(xù)可調)。GB/T24113.2—20194.8.1.2試驗方法與評定根據所用溫度傳感器的類型(如K型熱電偶),在系統的溫度檢測輸入端口依次施加0.1VT、傳感器輸出信號電壓值。每施加一個電壓值,從控制系統的顯示單元讀取相應的溫度值T.,同時用標準溫度表測量此電壓值得到一個溫度值T。。按式(1)計算每個測試點的溫度指示誤差,以所有測試點中溫度指示誤差最大者作為控制系統的溫度指示精度的實測值。Ta=[(T.—Ts)/T,]×100%………(1)式中:Td——每個檢測點的溫度指示誤差,%;T。顯示單元讀取的相應溫度值,單位為攝氏度(℃);T,——用標準溫度表測量所得到的溫度值,單位為攝氏度(℃);溫度指示精度測試值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8.5.1的規(guī)定。4.8.2溫度控制精度試驗4.8.2.1試驗設備(儀器)及參數加熱試驗裝置(可用被控塑料機械的加熱裝置或特制);標準溫度表(精度為±0.1℃)。4.8.2.2試驗方法與評定將被試控制系統與加熱試驗裝置正確連接,控制系統通電運行并打開加熱控制功能。當被控溫度點的溫度進入穩(wěn)定狀態(tài)后,從顯示單元上讀取該點的溫度指示值,每隔1min讀取一次,連續(xù)讀取10次。每次讀取的結果與溫度設定值相減,然后求其絕對值平均差值,以所得的平均差值作為該點的溫度控制精度的實測值。溫度控制精度測試值應符合GB/T24113.1—4.8.5.2的規(guī)定。4.8.3位置檢測精度試驗4.8.3.1試驗設備(儀器)位移檢測裝置(可用被控的塑料機械裝置、數控機床替代或特制);位置檢測元件(視具體控制系統的要求可用電子尺、光柵尺或編碼器等);千分尺。4.8.3.2試驗方法將相應的位置檢測元件安裝在位移檢測試驗裝置上,將位置檢測元件的輸出與被試控制系統正確連接。若被控制運動部件的最大移動距離為L(mm),控制位置檢測元件的移動距離Ls(L??扇?.1L、0.25L、0.5L、0.75L、1L、1.2L),每移動一次,從顯示單元上讀取相應的位置檢測值Lc。每個檢測點重復檢測10次,按式(2)求取每個檢測點差值絕對值的平均值Lp。以所有檢測點中差值最大者作為位置檢測精度指標?!街校篖p———每個檢測點差值絕對值的平均值,單位為毫米(mm);Lcn——在顯示單元上讀取的位置檢測值,單位為毫米(mm);GB/T24113.2—2019L?!刂莆恢脵z測元件移動的距離,單位為毫米(mm)。位置檢測精度測試值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8.5.3的規(guī)定。電壓表(0.1級);電流表(0.1級);將壓力、速度控制元件或等效負載連接在被試控制系統的壓力、速度控制的輸出端口。a)壓力控制精度設定壓力的大小為P?(P??稍O為額定值的5%、10%、25%、50%、75%、100%),在壓力的控制輸出端口測量其相應的模擬量值A。。若壓力為額定值時的控制輸出端口模擬量值為An,則每個檢測點的相對誤差按式(3)計算。以所有檢測點中的最大相對誤差作為壓力的控制精度指標。[(A?!狿、×An)/(Ps×An)]×100%……(3)式中:b)速度控制精度速度控制精度的試驗方法與壓力控制精度試驗方法同a)。壓力、速度控制精度測試值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8.5.4的規(guī)定。4.8.5數字及模擬I/0接口能力試驗控制系統的數字及模擬輸入/輸出(I/O)接口的能力按GB/T24113.1—2009的4.8的規(guī)定,試驗方法由制造廠商在控制系統的專用技術條件標準(或規(guī)范)中具體規(guī)定,以滿足被控塑料機械的要求。4.9安全性試驗及非金屬材料的阻燃性??刂葡到y應滿足被控塑料機械對控制系統安全使用要求的有關規(guī)定,即:a)預期的操作條件和環(huán)境影響;b)設置訪問口令或鑰匙開關,防止程序被有意或無意改動;c)有關安全的軟件未經授權不應有改變;d)其他有關與控制系統及控制系統功能的安全要求。4.9.2.2檢驗方法視檢,功能檢查和/或檢查信息,控制系統基本安全應符合4.9.2.1的規(guī)定。4.9.3電擊防護試驗4.9.3.1試驗要求控制系統應采取以下措施、具備保護人們免受電擊(直接防護、故障防護)的能力:a)推薦采用保安特低電壓(PELV)進行防護,在干燥環(huán)境(帶電部分與人無大面積接觸)的標稱電壓AC≤25V(均方根值)或DC≤60V(無紋波);在其他情況下,AC≤6V(均方根值)或DC≤15V(無紋波)。b)機箱護殼只有使用專用工具才能開啟;機箱內置在電柜(或電箱)的機箱外殼防護等級應不低c)對于控制系統在電源切斷后帶有殘余電壓的可帶電部分,應在電源切斷5s之內放電到60V或以下,否則需有警告標志(說明必要的延時),以免對維護人員造成危害。d)在機箱護殼外表面的適當位置,應具有防觸電警告標志,(即黑邊、黃底、黑色閃電三角符號e)采用插頭與插座組合的型式,無論何時在連接器插入或拔出時,應能夠防止人與帶電部分直接接觸(保安特低電壓PELV電路除外)。f)采用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如手持單元等)進行防護。g)其他有效的電擊防護安全措施。4.9.3.2試驗方法視檢,和/或測試,控制系統電擊防護應符合4.9.3.1的規(guī)定。4.9.4保護聯結(保護接地)試驗4.9.4.1試驗要求控制系統的機械結構所有外露可導電部分都應連接到保護聯結電路上,應保證其保護聯結電路的連續(xù)性??刂葡到y的電源引入端口處連接外部保護導線的端子應使用“”或PE標識,外部保護銅導線的最小截面積要求見表9(不為銅導線時應使用系數修正)。表9外部保護銅導線的最小截面積電源供電相線的截面積S外部保護導線的最小截面積SpS所有保護導線應進行端子連接,且一個端子只能連接一根保護導線。每個保護導線接點都應有標記,符號為“”或PE(符號優(yōu)先),導線采用“黃/綠雙色”導線。保護聯結電路的連續(xù)性即保護總接地端子PE到各測試點間,實測電壓降不應超過表10所規(guī)定的值。表10保護聯結電路連續(xù)性的條件被測保護導線支路最小有效截面積mm2最大的實測電壓降(對應測試電流為10A的值)V4.0保護聯結電路只有在通電導線全部斷開之后再斷開。保護接地電路連續(xù)性的重新建立應在所有通電導線重新接通之前。4.9.4.2檢驗(試驗)方法試驗方法如下:a)試驗目的:確定控制系統的保護聯結連續(xù)性。b)試驗方法:按GB/T24342—2009執(zhí)行。c)試驗儀器及參數:保護聯結電路連續(xù)性測試儀;d)試驗程序:1)視檢,用目測手感法先進行保護導線聯結的牢固性檢查、保護導線顏色與標志,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3.1的規(guī)定;2)用保護聯結電路連續(xù)性測試儀進行保護聯結電路的連續(xù)性試驗,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3.1的規(guī)定。4.9.5絕緣電阻試驗4.9.5.1試驗要求絕緣電阻要求按GB/T24113.1—2009的4.3.3的規(guī)定:a)控制系統在正常試驗條件及極限低溫條件下,連接外部電源電路和保護接地電路間施加DC500V時測得的絕緣電阻應≥20MQ;b)控制系統在高溫條件下,連接外部電源電路和保護接地電路間施加DC500V時測得的絕緣電阻應≥10MQ:c)產品在交變濕熱試驗后,連接外部電源電路和保護接地電路間施加DC500V時測得的絕緣電阻應≥1MQ。GB/T24113.2—2019c)試驗儀器及參數:500V兆歐表或其他類似的絕緣電阻測試儀;d)試驗程序:2)用兆歐表在控制系統交流供電電路輸入端與保護接地端之間,分別施加測試電壓1min后讀取絕緣電阻的數值,測得的絕緣電阻值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3.3的4)在控制裝置電源輸入端口有浪涌保護器件并且在測試時可能動作時,或有其他不宜承受要求如下:a)控制系統應進行耐電壓(簡稱耐壓)試驗,耐壓試驗時間為30s,漏電流一般應≤5mA,試驗中不應有擊穿和飛弧現象出現。b)試驗的電壓為兩倍的電源額定電壓或AC1000V、50Hz(取其中較大者),試驗電壓應由容量≥500VA的變壓器供電。對于不適宜經受該項試驗的元件應在試驗期間斷開。試驗方法如下:a)試驗目的:確定控制系統電源電路和保護聯結電路間的耐壓性能。b)試驗方法:按GB/T24344—2009執(zhí)行。c)試驗儀器及參數:——耐壓試驗裝置(交流,也可使用與交流試驗電壓峰值相符的直流電壓試驗裝置);——失真系數:<5%。2)試驗時,將控制系統電源開關或接觸器置于接通位置,但其電源輸入端不接入電網;3)在試驗前,將不能經受高壓試驗的元器件和用作電源與保護聯結端之間過壓保護的元器件斷開;4)控制系統各電源輸入端口應分別進行測試;5)在控制系統電源輸入端口有浪涌保護器件并且在測試時可能動作時,或者有其他不宜承受高電壓的元器件,應暫時斷開該器件再進行測量;6)在控制系統交流供電輸入端與保護聯結端之間,施加電壓1000V(50Hz)的試驗電壓,并保持30s,試驗結果應符合GB/T24113.1—2009的4.3.4的規(guī)定。出廠檢驗時,耐壓試驗時間為5s,試驗電壓不變,漏電流≤5mA;7)試驗時,應在5s~10s內逐漸將試驗電壓增加到1000V;試驗后,應在5s~10s內逐漸將試驗電壓降低,直到低于額定電壓數值后斷開試驗電源;8)試驗完畢后,用導線對被試控制系統進行完全放電以保證安全。4.9.7防火保護及非金屬材料的阻燃性試驗4.9.7.1試驗要求控制系統應具有異常溫度升高的防火保護措施及滿足非金屬材料的阻燃性規(guī)定(見GB/T24113.1—2009的4.4.1及4.4.2):a)非金屬外殼材料。構成控制系統(含驅動單元等)最外層客體部分的非金屬材料應具有阻燃性,以防止火焰蔓延,應符合GB/T5169.16—2017中9.4規(guī)定的V-0,V-1和V-2材料分級評判標準。用于裝飾(如標簽)或功能(如襯墊)且不構成外殼的主要部分的非金屬材料,不需要特殊的阻燃添加劑及對火焰蔓延率無規(guī)定。b)支撐帶電元件的非金屬材料。支撐帶電元件的非金屬材料(如PCB、變壓器線圈架等),應具備阻燃性,以防止或減小火焰的蔓延。應符合GB/T5169.16—2017中9.4規(guī)定的V-0,V-1材料分級評判標準或對熱燈絲按GB/T5169.11—2017規(guī)定試驗,溫度750℃,持續(xù)30s時熄滅。c)非金屬部件。非金屬部件應符合GB/T5169.16—2017中9.4規(guī)定的V-2材料分級評判標準。4.9.7.2檢驗(試驗)方法進行試驗,應符合GB/T24113.1—2009中4.4.1及4.4.2的規(guī)定。4.10可靠性試驗控制系統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進行評定,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可定為3000h、5000h和10000h、20000h、30000h等各個等級,具體控制系統產品可靠性等級由生產制造廠商確定。控制系統的可靠性測試與評定方法參見附錄A。4.11隨行文件的檢驗4.11.1檢驗要求控制系統產品隨行文件包括隨行技術文件、質量保證文件及包裝文件(見GB/T24113.1—2009的GB/T24113.2—20194.12的規(guī)定):a)隨行技術文件控制系統產品隨行技術文件可用電子文檔的方式提供。b)質量保證文件1)產品合格證明書(合格證);2)產品質量保證書(需要時);3)其他文件(如產品出廠檢驗報告、產品型式試驗報告)以及廠商所提供的其他文件(需要c)包裝文件包裝及儲運要求如下(見GB/T24113.1—2009第5章的規(guī)定):控制系統的產品包裝應符合GB/T13384—2008的通用要求。包裝箱如采用瓦楞紙箱,其要求應符合GB/T6543—2008、GB/T6544—2008的規(guī)定。包裝箱應牢固可靠,并應具有防潮、b)包裝內容時進行防潮處理。c)貯運貯運應達到以下要求:層數(箱數)一般不超過5箱(具體可根據其質量及體積適當增減);2)產品儲存期為6個月,由于某些電子元器件的影響如電池、電解電容器等,有必要對控制GB/T24113.2—20195試驗(檢驗)分類與評定規(guī)則5.1試驗(檢驗)分類及要求定型試驗如下:a)控制系統在設計和生產定型時,應通過定型試驗;b)定型試驗的項目由生產制造廠商按表11確定;c)定型試驗中出現任一故障時,應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重新試驗;d)定型試驗時,受試樣品應不少于3臺。試驗后,檢驗部門應提交定型試驗報告,并按本標準規(guī)定對試驗結果作出評定。型式試驗如下:a)批量生產的產品應定期進行型式試驗。當更改重要設計和工藝時,亦應進行型式試驗;b)型式試驗項目由生產制造廠商按表11確定;c)型式試驗的樣品應在出廠檢驗合格的產品中隨機抽取,其數量應不少于3臺;d)試驗中出現任一故障時,應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重新試驗;試驗后,檢驗部門應提交型式試驗報告,并按本標準規(guī)定對試驗結果作出評定。a)已定型生產的產品出廠時,每臺均應通過質量檢驗部門的出廠檢驗合格后,方能裝箱出廠;b)出廠檢驗的項目按表11確定;c)出廠檢驗應按本標準對檢驗結果作出評定;d)檢驗合格后,檢驗部門應提交檢驗報告和合格證明書。5.2評定規(guī)則及產品適用性的重要程度。本標準將其分為A、B兩級重要度。5.2.2A級重要度將直接影響性能、抗擾度等或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關鍵項目均列入A級重要度(見表11)。列入A5.2.3B級重要度將對控制系統產品使用無直接影響或影響不大,且在質量指標中有獨立特征的有關檢驗項目均列入B級重要度(見表11)。兩個B級相當于一個A級,即對列入B級重要度的檢驗項目,若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輕微缺陷,亦評定為不合格品。GB/T24113.2—2019表11檢驗(試驗)項目及重要度檢驗(試驗)項目重要度檢驗試驗內容及方法出廠檢驗定型試驗型式試驗氣候環(huán)境試驗貯存及運輸的耐干熱與耐干冷試驗BOO高溫及低溫運行試驗BOOO溫度變化運行試驗BOO交變濕熱試驗B—OO機械環(huán)境試驗振動試驗BOO沖擊試驗BOO自由跌落試驗BOO電源條件試驗工作電壓范圍試驗AOO電壓諧波試驗BOO制造質量的檢驗(試驗)結構與外觀檢驗BOOO標志與標識檢驗BOOO顏色檢驗BOOO配線和線纜連接檢驗BOOO元器件質量檢驗BOOO防護等級試驗AOOO操作與維修性方便性檢驗BOO接口與通信試驗AOOO功能試驗AOOO性能試驗溫度指示精度試驗AOOO溫度控制精度試驗AOOO位置檢測精度試驗AOOO壓力、速度控制精度AOOO數字及模擬I/O接口能力試驗AOOO安全性試驗GB/T24113.2—2019表11(續(xù))檢驗(試驗)項目重要度檢驗試驗內容及方法出廠檢驗定型試驗型式試驗基本安全檢驗AOOO電擊防護試驗AOOO保護聯結(保護接地)試驗AOOO絕緣電阻試驗AOOO耐電壓試驗AOOO防火保護及非金屬材料的阻燃性試驗B—O—可靠性試驗B—O隨行文件的檢驗BOOO包裝及儲運的檢驗BOOO注:○為“檢驗項目”;一為“不檢驗項目”;*為“選擇檢驗項目”。GB/T2411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說課稿3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 洪災清淤協議書(2篇)
- 法人流動資金借款合同(2篇)
- 12家庭的記憶(說課稿)-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統編版
- 5 七律·長征 第一課時(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
- 15可親可敬的家鄉(xiāng)人(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
- 2025版門面租賃合同(含租賃保證金退還條件及維修責任劃分)
- 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導言課說課稿001
- 2025年度企業(yè)信用評估與監(jiān)管合作協議4篇
- 8 的乘法口訣(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
- 【永輝超市公司員工招聘問題及優(yōu)化(12000字論文)】
- 柴油加氫裝置知識培訓課件
- 汽油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政府機關法律服務投標方案
- 中國直銷發(fā)展四個階段解析
- 2024屆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鎮(zhèn)海中學高一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教材解讀
- 《一次函數與方程、不等式》說課稿
- 動火作業(yè)安全管理要求及控制措施
- 詩豪劉禹錫一生部編教材PPT
- 中國營養(yǎng)師培訓教材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