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 近代西方人口遷徙和文化的擴張與交融_第1頁
四十三 近代西方人口遷徙和文化的擴張與交融_第2頁
四十三 近代西方人口遷徙和文化的擴張與交融_第3頁
四十三 近代西方人口遷徙和文化的擴張與交融_第4頁
四十三 近代西方人口遷徙和文化的擴張與交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十三近代西方人口遷徙和文化的擴張與交融(25分鐘5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2023·佛山模擬)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各利益集團經過反復地激烈爭論后,促使國會確立了旨在限制移民人數、控制民族來源的移民限額制度。該制度以美國人口中各民族集團的人口數量為基礎,規(guī)定每年的移民限額和各地區(qū)移民來源,徹底結束了建國以來自由放任的移民政策。這項政策推行的主要原因是 ()A.保證美國人有足夠的就業(yè)機會B.減少政府在移民福利方面的支出C.美國國內人口的增加速度過快D.科學發(fā)展使得勞動力的需求減少【解析】選D。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正處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工業(yè)革命助推美國經濟快速發(fā)展,而此時美國國會對移民額度進行限制,說明了科技發(fā)展使得勞動力的需求減少,D正確;材料體現的是科技發(fā)展對勞動力的影響,沒有體現保障美國人的就業(yè)機會,排除A;材料與減少政府在移民福利方面的支出無關,排除B;美國國內人口增長是影響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2.如圖是澳大利亞5澳元的樣幣,其上印的頭像一直為英國已故國家元首伊麗莎白二世,雖然英國查爾斯三世已經繼位,但其并未“自動”替換。這表明 ()A.女王成為英澳關系走向的關鍵B.英國脫歐嚴重影響其國際形象C.澳大利亞擺脫英聯邦意志堅定D.澳大利亞有被英國殖民的烙印【解析】選D。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澳大利亞有被英國殖民的歷史,時至今日,澳大利亞依然是英聯邦組成部分,其貨幣上的英女王頭像就是這一歷史烙印的表現,D正確;英澳關系走向取決于兩國的國家根本利益,排除A;“英國脫歐嚴重影響其國際形象”夸大了其影響,比較片面,排除B;材料中“并未‘自動’替換”無法表明澳大利亞想要擺脫英聯邦,排除C。3.(2023·揭陽模擬)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兩個關于北美奴隸制的法律實踐的記錄如下表11640年,弗吉尼亞三名契約勞工移民一起逃離種植園被捕,其中的兩名歐洲白人被判延長勞役,黑人約翰·龐奇被判終身為奴21653年,弗吉尼亞黑人契約勞工移民約翰·卡索起訴黑人雇主,以契約到期為由拒絕繼續(xù)服務。但因未能出示契約原件,歷經多輪訴訟,最終于1655年被判終身為奴據表可知 ()A.當地司法背離普通法傳統(tǒng)B.北美勞動奴役的起始時間C.黑人的人權意識逐漸覺醒D.勞力需求刺激奴隸制發(fā)展【解析】選D。根據材料“北美奴隸制的法律實踐的記錄”“1640年……黑人約翰·龐奇被判終身為奴”“1653年,弗吉尼亞黑人契約勞工移民約翰·卡索起訴黑人雇主……歷經多輪訴訟,最終于1655年被判終身為奴”可知,北美早期的法律實踐記錄顯示,17世紀的北美,黑人奴隸經最后審判后,基本都被判終身為奴,終身為種植園奴隸主勞作,這說明17世紀的北美對勞動力的需求刺激奴隸制的發(fā)展,D正確;根據材料中的法律實踐的記錄,無法判定當地司法是否背離普通法傳統(tǒng),排除A;材料提供的是兩個法律實踐,但根據實踐無法判定北美勞動奴役的起始時間,排除B;材料主要信息講的是黑人奴隸被判終身為奴,與人權意識覺醒無關,另外,在北美奴隸制下,黑人奴隸根本沒有人權可言,排除C。4.1611年,西班牙殖民者要求居住在菲律賓的非基督教華人,每人每年必須繳付8比索的貢稅。1615年,西班牙殖民者共征收貢稅53832比索,1635年共征收116916比索。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20年間居住在菲律賓的華人人數已增加了一倍多,僅1635年就有14614名華人繳納貢稅,這些還沒有包括貧窮的免稅者和偷漏稅者。這一狀況 ()A.源于海外貿易的興旺發(fā)達B.折射東西方文化的沖突C.導致明政府厲行海禁政策D.解決了中國的人地矛盾【解析】選A。根據材料“20年間居住在菲律賓的華人人數已增加了一倍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商船不但為菲律賓提供了物美價廉的日常生活用品,而且更重要的是運來了大帆船貿易的主要商貨:中國絲綢和瓷器。以后的幾十年,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繼續(xù)把更多的暢銷中國貨運往墨西哥,從大帆船貿易中獲得高額利潤,所以在菲律賓的華人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海外貿易的興旺發(fā)達,A正確;材料未體現出東西方文化的沖突,排除B;明朝實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是政治上對日本經濟封鎖,打擊倭寇,經濟上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處于主導地位,思想上傳統(tǒng)儒家思想保守落后,海洋觀念意識淡薄,上述歷史事件不是明政府厲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排除C;菲律賓華人數量的增加無法解決中國的人地矛盾,排除D。5.(2023·汕頭模擬)16世紀初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地區(qū)印加帝國統(tǒng)治時期的印第安人至少有600萬人,到了17世紀人口已減少到60萬人。這一變化帶來的直接影響是 ()A.使拉丁美洲長期落后B.西班牙失去海上霸權C.在歐洲引發(fā)價格革命D.非洲損失大量勞動力【解析】選D。根據材料“……印第安人至少有600萬人,到了17世紀人口已減少到60萬人”可知印第安人人口減少,導致勞動力短缺,大量非洲勞動力被販賣到南美洲,D正確;三角貿易使非洲長期落后,排除A;導致西班牙失去海上霸權的事件是英西戰(zhàn)爭,排除B;新航路開辟在歐洲引發(fā)價格革命,排除C。6.(2023·深圳模擬)移民是世界范圍內廣泛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例如15世紀以后的幾個世紀內歐洲大量人口自愿遷往美洲新大陸;19世紀美國西部開發(fā)階段東部人口大規(guī)模向國家西部遷移;20世紀初在政府的鼓勵下俄國大量人口自愿遷往東部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山、西伯利亞、南部草原地區(qū)和森林草原地區(qū)等地區(qū)。三次移民的共同特點在于 ()A.政府的鼓勵和動員作用B.世界市場形成的結果C.推動遷入地經濟的發(fā)展D.工業(yè)革命的推動作用【解析】選B。題目主要問的是三次移民的共同特點,材料中只有20世紀初俄國人口的遷移是由政府鼓勵和動員的,故A不是共同特點,排除;由三次移民的時間段可以看出都與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有關,故選B;材料中沒有提到移民的結果和作用,故C與題意不符,排除;第一次移民的時間在工業(yè)革命開始之前,故D也不是共同特點,排除。7.18世紀末以來飲茶之風深入俄羅斯社會,與中國飲茶時的儒雅之風有所不同,由于氣候地理等因素的影響,俄羅斯人往往需要在飲茶時增加熱量,比如放糖、蜂蜜等甜料,有的人干脆將飲茶作為三餐中的一餐。這反映出 ()A.茶文化在傳播中發(fā)展B.茶文化重構俄羅斯社會C.文化傳播具有地域性D.文化傳播具有時代特色【解析】選A。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世紀末以來的俄羅斯。根據材料可知,中國茶文化具有儒雅之風,而俄羅斯茶文化受到本地氣候的影響,發(fā)展出了自身的特點,體現了茶文化在傳播過程中發(fā)展,A正確;“重構”說法夸大,排除B;材料反映出茶文化在傳播中發(fā)展,沒有反映文化傳播的地域性,排除C;材料反映出茶文化在傳播中發(fā)展,從材料看不出時代特色,排除D。8.(2023·廣州模擬)19世紀20年代以后,下午茶逐漸成為英國人的生活習慣。之前,英國人的食物以肉類為主,現在則是以面包等茶點為主,輔以少量的肉類。下午茶進入英國人的生活之后,晚飯推遲到了19點以后。這主要反映了 ()A.工業(yè)化時代奢靡風氣的盛行B.不同飲食文化的交流融合C.英國茶葉消費量的增加D.普通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解析】選B。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19世紀20年代以后的英國。據材料“下午茶逐漸成為英國人的生活習慣。之前,英國人的食物以肉類為主,現在則是以面包等茶點為主,輔以少量的肉類”,可以看出19世紀20年代后,英國人的生活習慣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增加了下午茶等東方特色,說明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B正確;材料體現的是英國人生活習慣的變化,不能得出奢靡風氣的盛行,排除A;材料強調的是英國人生活習慣的變化,無法得知英國茶葉消費量的變化,排除C;僅從生活習慣的變化,無法得知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排除D。9.(2023·廣州模擬)2019年,國際圖聯發(fā)布了《國際圖聯開展數字化聯合項目指南》,倡導通過“數字統(tǒng)一”,整合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各類機構的不同類型資源,實現數字化聯合,解決瀕危文化遺產原始載體流散各地的嚴峻問題。由此可知,在文化遺產保護中,國際圖聯強調 ()A.重視民間力量的作用B.發(fā)揮現代科技的作用C.提高民眾的保護意識D.維護文化遺產真實性【解析】選B。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時空是2019年的世界。根據材料可知,國際圖聯倡導通過“數字統(tǒng)一”,實現各類機構不同類型資源的數字化聯合,解決瀕危文化遺產原始載體流散各地的嚴峻問題,這說明其強調發(fā)揮現代科技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B正確;材料未體現民間力量的作用,A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未提及民眾的保護意識,C不符合題意,排除;“維護文化遺產真實性”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10.19世紀后期,英國招募的華工主要在澳大利亞、南非、東南亞等地采礦,美國也大量引進華工修筑鐵路或在種植園從事繁重的勞動。這些華工 ()A.對當地的開發(fā)作出重要貢獻B.推動了當地人口結構的改變C.成為當地社會的主要勞動力D.為清政府賺取了大量的外匯【解析】選A。由“主要在澳大利亞、南非、東南亞等地采礦”“修筑鐵路或在種植園從事繁重的勞動”可以看出,這是近代外國人對中國勞動力的掠奪,華工在澳大利亞、美國等地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促進了當地的開發(fā)和經濟的發(fā)展,故選A;題干所述為華工在國外參與勞動和開發(fā),而不是華工對當地人口結構的作用,排除B;題干并未將華工和當地其他勞動力作比較,所以不能得出華工成為當地社會主要勞動力的結論,排除C;題目主旨是講華工為當地開發(fā)所作出的貢獻,并未提到華工的報酬和所得,所以不能得出為清政府賺取大量外匯的結論,排除D。11.(2024·長沙模擬)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歐洲各地先后出現了免費為公眾服務的公共圖書館運動,如英國公共圖書館由1851年的4所增加到1860年的28所,到1900年則增加到了360所。這一時期的公共圖書館運動 ()A.有利于文化知識傳播B.保障了工業(yè)化的完成C.促進了啟蒙運動興起D.推動了文化的多樣性【解析】選A。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公共圖書館免費向公眾開放有利于人們在圖書館學習文化知識,從而加速了文化知識的傳播,A正確;19世紀中期英國的工業(yè)化已經完成,排除B;啟蒙運動發(fā)生于17-18世紀,與材料中時間不符,排除C;文化的多樣性指多種不同屬性文化的共存,材料信息并未體現,排除D。12.1913年,德國外交部用于支持海外學校的預算撥款達150萬馬克;1920年,法國外交部將國外法語學校與著作辦公室升格為法語著作司;1934年英國對外關系委員會成立,負責推進英國的海外利益的“特別文化使命”。這表明三國 ()A.把爭奪文化霸權列為首要任務B.文化輸出與世界擴張同步C.實現國家戰(zhàn)略以文化手段為主D.文化傳播由自發(fā)進入自覺【解析】選B。據材料內容可知,英國、法國、德國三國都注重文化的對外推廣,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積極對外擴張,表明三國文化輸出與世界擴張同步,故選B。三國都注重對外輸出本國文化,但材料不能說明它們爭奪文化霸權,排除A;實現國家戰(zhàn)略的方式包括軍事擴張、經濟擴張、文化輸出等方式,材料中沒有對這幾種方式進行對比,故無法判斷以哪種方式為主,排除C;材料中文化的對外輸出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排除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1題,共14分。13.(14分)(2023·汕頭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國社會學家統(tǒng)計,1846—1924年間,總共有4800萬移民離開歐洲,約為歐洲1900年總人口的12%,其中英國向外移民占1900年英國人口的41%,其他歐洲國家依次是挪威36%,葡萄牙30%,意大利29%,西班牙23%,瑞典22%,丹麥14%,瑞士13%,芬蘭13%,奧匈帝國10%,德國8%,比利時3%,俄羅斯和波蘭各2%,法國1%。這些移民85%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和美國,其中單只美國就吸收了總數的60%。材料二2000年,全世界在出生國以外居住一年以上者,其人數已達到1.75億人,約占世界總人口的3%。移民人數比1970年增加了一倍多。目前,全世界移民的60%居住在較發(fā)達區(qū)域,40%居住在較不發(fā)達區(qū)域,其中歐洲外來移民5600萬人,約占歐洲總人口的7.7%;北美外來移民4100萬人,約占北美總人口的13%;澳洲外來移民占其總人口的19.1%;亞洲外來移民5000萬人,但因亞洲人口眾多,移民只占其總人口的約1%;非洲外來移民占總人口的2%,拉丁美洲為1%?!獡摵蠂丝谑稹?002年國際移民報告》和國際移民組織《2003年世界移民報告》(1)根據材料一提出一個有關1846—1924年國際移民趨勢的結論,并運用材料數據及所學知識予以說明。(7分)【解析】第(1)題結論與說明:首先閱讀材料一,選擇一個角度,梳理國際移民趨勢,如根據材料一中“1846—1924年間,總共有4800萬移民離開歐洲”“85%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和美國,其中單只美國就吸收了總數的60%”,可得出空間趨勢——自歐洲遷往美洲、大洋洲;然后,運用材料數據,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如用工業(yè)革命的影響和相關數據說明,歐洲國家加快對外殖民擴張,大量人口自歐洲遷往殖民地及美國,4800萬移民離開歐洲,85%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和美國;也可從時間和類型等角度,分析這一時期國際移民趨勢。答案:(1)供參考的結論:空間角度:①趨勢:自歐洲遷往美洲、大洋洲。說明:工業(yè)革命后歐洲國家加快對外殖民擴張,大量人口自歐洲遷往殖民地及美國;這一時期有4800萬移民離開歐洲,85%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和美國。②趨勢:自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遷往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說明:伴隨著工業(yè)革命的擴展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西方資本在世界加速擴張,人口自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向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遷移,這一時期有4800萬移民離開歐洲,85%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和美國。時間角度:趨勢:移民數量不斷增加;說明:工業(yè)革命后歐洲社會發(fā)生巨大變革,大量底層人民因政治、經濟原因為改善自身生活狀況而向外遷出,這一時期歐洲向外移民占1900年總人口的12%,英國向外移民人口占1900年英國人口的41%。(一例即可,7分)(2)根據以上材料,與1846—1924年相比,2000年國際移民趨勢發(fā)生了哪些變化?請簡要分析變化的原因。(7分)【解析】第(2)題變化:根據材料二中“歐洲外來移民5600萬人”“北美外來移民4100萬人”“澳洲外來移民占其總人口的19.1%”“亞洲外來移民5000萬人”“非洲外來移民占總人口的2%,拉丁美洲為1%”等信息,對比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歐洲、亞洲成為主要遷入地區(qū),移民主要流向發(fā)達地區(qū),移民增長速度更快。原因:綜合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從經濟、政治、社會生活和國際關系等方面分析可知,二戰(zhàn)后,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移民趨勢加快且多流向亞歐較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原因有,二戰(zhàn)以來國際分工不斷發(fā)展,貿易形式變化,國際投資和勞務承包結合,推動了國際移民增長,經濟全球化推動勞動力的全球流動和跨國公司發(fā)展等,推動了移民增加,歐洲一體化及歐亞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增強了地區(qū)吸引力,相對于發(fā)展中國家,發(fā)達國家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社會保障體系,對現代移民有吸引力,南北問題日益突出,國際間貧富分化加劇,導致人口從貧困地區(qū)流向發(fā)達地區(qū),冷戰(zhàn)期間和蘇聯解體后世界部分地區(qū)仍動蕩不安,大量難民流向周邊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等。答案:(2)變化:歐洲、亞洲成為主要遷入地區(qū);移民主要流向發(fā)達地區(qū);移民增長速度更快。(2分)原因:二戰(zhàn)以來國際分工不斷發(fā)展;貿易形式變化,國際投資和勞務承包結合,推動了國際移民增長;經濟全球化發(fā)展,推動勞動力的全球流動和跨國公司發(fā)展,也推動了移民增加;歐洲一體化推動歐洲經濟發(fā)展,二戰(zhàn)后亞洲經濟發(fā)展迅速,增強了地區(qū)吸引力;發(fā)達國家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社會保障體系,對現代移民有吸引力;南北問題日益突出,國際間貧富分化加劇,也導致人口從貧困地區(qū)流向發(fā)達地區(qū);冷戰(zhàn)期間和蘇聯解體后世界部分地區(qū)仍動蕩不安,大量難民流向周邊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等。(5分)【備選題】1.讀如表相關信息。材料可用于說明 ()國別作家作品出版時間特點英國康拉德《臺風》1903年都選取近代華工在拉丁美洲的活動作為寫作主題美國克里斯蒂娜·加西亞《獵猴》2003年古巴瑪爾塔·羅哈斯《黃色行李》2009年A.歐美文學家對中國市場的關注B.近代西方列強掠奪中國勞動力C.近現代中外文學交流日益增多D.拉丁美洲是華工主要流散方向【解析】選B。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簽署的《北京條約》,使華工出國合法化,西方列強通過種種手段欺騙華工出國,出國的華工輾轉流散到拉丁美洲,因此材料中的文學作品都以近代華工在拉丁美洲的活動為寫作主題就是這一事實的反映,B正確;材料不能反映歐美文學家對中國市場的關注,排除A;材料中沒有反映中外文學的交流,排除C;D說法過于絕對,排除。2.16世紀中期以來,收藏輕薄漂亮的中國瓷器成為歐洲王室和上層貴族的一種風潮。法國國王亨利二世收集了很多中國瓷器。德意志地區(qū)的費迪南德二世大公收藏中國瓷器達233件。法王路易十四興建“中國宮”,到處都擺上了中國瓷器、綢帳。據此可知 ()A.東西方的商業(yè)貿易擴大B.歐洲民族國家實力增強C.人文精神影響封建君主D.飲茶之風盛行亟須瓷器【解析】選A。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航路開辟后的世界。據材料“收藏輕薄漂亮的中國瓷器成為歐洲王室和上層貴族的一種風潮”“收藏中國瓷器達233件”“到處都擺上了中國瓷器、綢帳”并結合所學可知,當時是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引起商業(yè)革命,東西方商業(yè)貿易擴大,A正確;材料主旨是東西方商業(yè)貿易擴大,B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還有“上層貴族”,“封建君主”的說法以偏概全,且材料沒有體現“人文精神”,排除C;材料體現的是“收藏”瓷器,而不是把瓷器當日常用品,D與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3.18世紀以來,西歐“潘趣酒文化”盛行。貴族喜歡參加潘趣酒會,用定制于中國、繪有十三行等中國元素圖案的巨型潘趣碗(下圖),將調制好的酒分享給同伴并送上祝福?!芭巳ぞ莆幕钡氖⑿蟹从沉?()A.西歐殖民范圍不斷擴大B.明清對外貿易繁榮興盛C.啟蒙思想得以廣泛傳播D.中西方文化存在著交流【解析】選D。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世紀以來的中國、西歐。據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結論:18世紀以來,西歐“潘趣酒文化”盛行,潘趣酒會使用的巨型碗名叫潘趣碗,潘趣碗帶有中國元素,據此可知,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交流,D正確;材料不能體現西歐的殖民擴張情況,材料僅涉及中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排除A;題干涉及時間是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