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學實驗-赤霉素對α-淀粉酶的誘導形成_第1頁
植物生理學實驗-赤霉素對α-淀粉酶的誘導形成_第2頁
植物生理學實驗-赤霉素對α-淀粉酶的誘導形成_第3頁
植物生理學實驗-赤霉素對α-淀粉酶的誘導形成_第4頁
植物生理學實驗-赤霉素對α-淀粉酶的誘導形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赤霉素誘導α-淀粉酶的合成王衍安整理課件主要內(nèi)容基本知識α-淀粉酶、赤霉素實驗目的驗證赤霉素誘導α-淀粉酶形成的生理作用,掌握對該酶活性定量測定的原理與方法。基本技能1、理解赤霉素對α-淀粉酶的誘導的原理2、赤霉素的生物學測定方法3、標準曲線的繪制并分析結果整理課件實驗原理: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消耗貯藏物質,需要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進行。這些酶有的已經(jīng)存在于干燥種子中,有的需要在種子吸水后重新合成。整理課件實驗原理: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淀粉的分解主要是在淀粉酶的催化下完成的。淀粉酶在植物中存在多種形式:α-淀粉酶β-淀粉酶β-淀粉酶已經(jīng)存在于干燥種子中,而

α-淀粉酶不存在干燥種子中,需要在種子吸水后重新合成。整理課件實驗原理:淀粉性種子在萌動過程胚釋放GAα-淀粉酶基因表達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為糖糊粉層細胞胚乳整理課件在萌發(fā)的禾谷類種子中,GAS刺激許多酶的產(chǎn)生,最顯著的是α-淀粉酶誘導α-淀粉酶的形成

胚芽鞘

盾片

GA

水解時

果皮和種皮

糊粉層

胚乳

大麥種子萌發(fā)時赤霉素誘導水解酶生成和作用示意圖

整理課件赤霉素誘導糊粉層細胞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整理課件實驗原理:外加的赤霉素可以代替胚的釋放作用,從而誘導α-淀粉酶的合成。

這個反應是極其專一的,被用來作為赤霉素的生物鑒定法去胚的吸脹大麥種子外加赤霉素,誘導α-淀粉酶形成,催化淀粉水解為糖。整理課件實驗原理測定依據(jù):碘試法

碘(I2–KI)遇淀粉或糊精會出現(xiàn)不同的顏色通過碘試法比色測定淀粉在酶催化反應過程中的消耗量,可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α-淀粉酶的力。淀粉的聚合度和生成碘包合物的顏色

聚合度3.87.412.918.320.229.334.7以上顏色無色淡紅紅棕紅紫色藍紫色藍色整理課件實驗內(nèi)容

用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淀粉類種子,通過碘試法定量測定α-淀粉酶的活力。實驗材料:大麥種子實驗設計:

無胚、有胚、無胚+GA處理GA3=2×10–8mol/L整理課件實驗步驟(一)標準曲線的繪制取不同濃度的淀粉(0、10、20、30、40、50μg/ml)各2.0ml,分別加入I2-KI溶液2.0ml,蒸餾水5.0ml,充分搖勻,于波長580nm下測定吸光度值,以淀粉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值為縱坐標制作標準曲線。

C(μg/ml)=151.97D580+0.058R2=0.9995整理課件(二)操作步驟1.選種與處理:選取大小一致、健康的大麥種子80粒,用刀片將每粒種子橫切成兩半,無胚的半粒和有胚的半粒。XY整理課件有胚無胚有胚整理課件有胚無胚整理課件處理赤霉素溶液醋酸緩沖液(ml)試驗材料用量重復編號濃度(mol.L-1)用量(ml)P01110個有胚半粒P1~4O01110個無胚半粒O5~8G2×10-81110個無胚半粒G9~12

2.取12只離心試管,編號按照下表加入各種溶液和材料整理課件(二)材料的處理與測定1.選種與處理選取大小一致、健康的大麥種子60粒,用刀片將每粒種子橫切成兩半,使成無胚的半粒和有胚的半粒,分別置于新配制的1%次氯酸鈉溶液中,消毒15min,取出用無菌水沖洗數(shù)次,備用。2.淀粉酶的誘導取具塞試管12只,按表1加入各種溶液和材料,于30℃下振蕩培養(yǎng)24h。整理課件處理重復0.1%淀粉磷酸液(ml)培養(yǎng)液(ml)30℃保溫時間(min)I2-KI溶液(ml)蒸餾水(ml)P1~41.9有胚0.1搖勻1025O5~81.9無胚0.1搖勻1025G9~121.9無胚GA-80.1搖勻10253.淀粉酶活性分析:

0.1%淀粉磷酸液放置在冰箱中,使用后放回原處整理課件實驗步驟選種、切種淀粉酶的誘導(30℃下培養(yǎng)24h)酶提液0.1ml30℃保溫10minI2-KI溶液2.0mL蒸餾水5.0mL淀粉液1.9ml計算比色(580nm)整理課件

波長580nm下測定吸光度空白?赤霉素對α-淀粉酶的誘導形成數(shù)據(jù)記載表無胚有胚無胚+GA重復1重復2重復3重復4平均值淀粉含量整理課件

4.根據(jù)標準曲線計算淀粉的含量C(μg/ml)=151.97D580+0.058R2=0.9995整理課件結果計算

1.處理O為淀粉的原始量(X)2.處理P、G分別為反應后淀粉的剩余量(Y)3.淀粉水解量淀粉水解量(%)=X-Y×100X整理課件實驗步驟:1.先使用其他班級已經(jīng)進行淀粉酶誘導溶液,測定α-淀粉酶活性;2.切種子處理3.處理標號必需準確,嚴格按照處理順序排放整理課件思考題:1.本實驗為何要將大麥種子分成有胚和無胚的半粒?2.為何處理O和處理P中都沒有加入赤霉素溶液,但反應完后兩者溶液的吸光值卻不同?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