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學校高三上學期10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1頁
第三中學校高三上學期10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2頁
第三中學校高三上學期10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3頁
第三中學校高三上學期10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4頁
第三中學校高三上學期10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中學校高三上學期10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三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考語文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自從以“疑古辨?zhèn)?為特征的古史辨運動興起后,中國古史學界圍繞著黃帝事跡是“神話的歷史化”還是“歷史的神話化"這一問題爆發(fā)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學術爭論。

所謂“神話的歷史化”,就是認為黃帝本為天神,而后有一個被歷史化的過程。持此觀點的古史辨派學者使用的關鍵詞是“神話"和“歷史”,并兼及“傳說"。

按照古史辨派學者的觀點,傳說是以口傳為特征的一種故事,它的內容包括神話和歷史。神話是否可以為古史研究采用,取決于其是否包含史實。從邏輯學角度來說,在文字記錄沒有產(chǎn)生以前(口傳時代),傳說是神話和歷史的屬概念(上位概念)。同時,古史辨派學者認為有些神話中有歷史真實。隨著文字記錄的出現(xiàn)(文本時代),傳說中的部分神話、歷史內容開始轉化為文本。這一時期,由于新的歷史記錄大多以文本的形式直接產(chǎn)生,文字使用者還有可能直接創(chuàng)造新的神話。這時候,傳說和歷史、神話的關系也發(fā)生了變化。

所謂“歷史的神話化”,就是認為黃帝傳說有歷史的根基,其后進入神話,這是歷史與神話互滲的結果。從持此觀點的學者一方來看,批評古史辨派陣營使用的關鍵詞則是“傳說"和“歷史”,而兼及“神話”,代表作品是徐旭生的《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在徐旭生著作中,與古史辨派相比,“歷史”的用法無別,“神話"的用法略有區(qū)別,“傳說”的用法則差別極大。就內涵而言,神話不含史實成分,傳說則往往含有史實成分。這一陣營,更多的站在西方“傳說"的傳統(tǒng)上。從概念關系來看,西方文獻的傳說與神話、歷史是并列關系,徐氏基于這種關系把這三個概念引申為了“進化論式”的歷史分期概念(如下圖),試圖以此證明古史辨派的觀點缺乏科學性。

“傳說"這一概念,折射著東西文化的碰撞。從語源來看,徐旭生使用的“傳說”對應著英語的legend,在西方文獻中,legend多用于講述英雄的不凡才能,它的含義與今天我們說的“傳奇"民間傳說”“民間故事"相近。然而,漢語文獻固有的“傳說”一詞若要譯作英文,其譯稱則因語境差異而截然不同;在這種情況下,當我們用漢語“傳說"來翻譯legend時,也勢必會陷入內涵難以“等價”轉換的困境,這種窘?jīng)r即翻譯界所稱的“不可通約性"。當徐氏成為史學界批評古史辨派疑古傾向的旗幟性人物時,學者們如果不能站在中西文化碰撞的高度指出徐氏著作中的問題,便難免會陷入兩難的境地。

要同時解決“黃帝是人是神”的問題和神話學在歷史學、考古學研究中的地位問題,關鍵就在于重新確定神話、傳說和歷史三個概念的內涵及其關系。簡單地說,我們可以基本采用古史辨派學者處理神話、傳說、歷史這三個概念關系的方法,同時吸納徐旭生對傳說概念的處理,以上兩個問題便有望初步得到解決??傊?,近代史上的這場“黃帝人神之爭”,無論中國知識分子的觀點存在多少瑕疵,我們都應該向這些在黑夜中摸索的前輩致以敬意。

(摘編自郭放《黑夜中的探索:近代學術史上的“黃帝人神之爭”與中西文化碰撞》)

材料二:

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大批青銅神像、神樹以及黃金制品等,考古人員測定出六個祭祀坑的碳十四考古學年代數(shù)據(jù)均集中于距今3200—3000年間。這些考古新發(fā)現(xiàn)帶給世人強烈的沖擊。然而,如何看待三星堆考古與古史傳承體系?三星堆在既往的歷史文獻中有無線索可尋?這首先涉及一個爭議多年而至今仍存歧義的基本立場,即我們應當如何看待古史傳說及其價值。

長期以來,對于古史辨派提出的疑古主張,學術界有過很多討論。有學者認為,疑古思想在當時的背景下,對于沖破以儒家經(jīng)典為“正統(tǒng)"的封建思想的羅網(wǎng)、提倡科學與民主、重建古史均起到了推動作用。自顧頡剛發(fā)起古史大討論后,再也沒有人糊里糊涂地將“盤古氏,開天地”的傳說作為真實的歷史。但“古史辨派"早期代表人物胡適1921年提出“在東周以前的歷史,是沒有一字可以信的”。對此,李學勤先生早已提出過批評,認為其“懷疑過度”,如此一來,“過去說中國有五千年歷史文化,一下子縮短了一半,以上部分統(tǒng)統(tǒng)成了空白”。

以今天考古學和古文獻研究所取得的成績,似乎可以達成一個基本的共識:我們在重建古史過程中,應在對考古學文化譜系進行科學梳理的基礎上,注重對古代口頭或書本文獻進行去偽存真、深入辨析的科學分析,尋求可能存在的原初“歷史信息"和“歷史線索”。因為無論是考古實物,還是古史傳說,前者雖然真實、客觀,但卻只是歷史零散的局部、片段甚至點滴;后者雖然貌似全面、周到,卻是真?zhèn)坞s陳的。

事實上,自1928年安陽殷墟考古發(fā)掘以來,出土的甲骨文和《史記·殷本紀》所記商代帝王世系的高度契合,便已經(jīng)以確切的證據(jù)印證了殷墟為商代晚期都邑,證明《史記》等文獻記載的晚商史可為信史,也顯示出古史傳說的史料價值。和中原王朝的古史傳說相比較,三星堆考古文化的主體為夏商周時期的遺存,在古史傳承體系中也曾留下不少有關“古蜀"的傳說和記載,有些古史傳說還包含大量未經(jīng)儒家經(jīng)典“整束”之前不那么“雅馴"的樸素內涵,恰可與三星堆獨特的考古學文化面貌相互對應、進行比較。

因此,我們贊同當年徐旭生先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一書當中所主張的觀點:“很古時代的傳說總有它歷史方面的質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虛造的。”通過探索古史傳說中的這些“質素"與“核心”,從傳說中去尋找“史實"的線索,或許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來重新認識三星堆,從而也重新估量中國古史傳承體系的價值和意義。

(摘編自霍巍《三星堆考古與中國古史傳承體系》)

1.根據(jù)材料一中古史辨派的觀點,下列對“文本時代”傳說、神話、歷史之間的關系標示正確的一項是()

A___B___C___D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史學界圍繞著“黃帝人神之爭"爆發(fā)的學術爭論曠日持久,其爭論目的是要重新確定神話、傳說和歷史三個概念的關系。

B.兩則材料都談到了徐旭生及其作品《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并涉及了其觀點,但各自具體用意不同。

C.材料二通過探究古史辨派及其批評者爭論的問題,解決了三星堆在歷史文獻中無線索可尋的問題。

D.中國古史傳承體系有關于“古蜀”內容的記載,包含未經(jīng)儒家整理的史實信息,從而為三星堆出土實物提供了對應記載分析。

3.下列選項能夠支撐材料一中“神話含有史實成分"這一觀點的一項是()

A.三星堆考古中,出土了大量迄今為止在中原青銅文化體系中所不見的器物群,對于古蜀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B.《大戴禮記·帝系》:“黃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氏,產(chǎn)青陽及昌意……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謂之昌濮氏,產(chǎn)顓頊?!?/p>

C.良渚遺址中,王城廢棄,神話流傳下來,發(fā)掘的玉器有大量天地日月崇拜、龍鳳崇拜的神話物象,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

D.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展示了歷史文獻與考古發(fā)掘成果,這雙重證據(jù)使傳說中的夏朝走向歷史真實。

4.我們應該如何探索古史傳說的價值?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我所能帶給你們的事物

李娟

①我從烏魯木齊回來,給家人買回兩只小兔子。賣兔子的人告訴我:“這可不是普通兔子,這是‘袖珍兔’,永遠也長不大的,吃得又少,又乖巧。"所以,一只非得賣二十塊錢不可。

②結果,買回家喂了不到兩個月,每只兔子就長到了好幾公斤。比一般的家兔還大,賊肥賊肥的,肥得跳都跳不動了,只好爬著走。真是沒聽說過爬著走的兔子。而且還特能吃,一天到晚三瓣嘴咔嚓咔嚓磨個不停,把我們家越吃越窮。

③還有一次,我從烏魯木齊回來,帶回了兩只“金絲熊”。我覺得“金絲熊"看起來要比上次的兔子可靠多了,而且要更便宜一些,才五塊錢一只,就買回去了。我媽一看,立刻罵了我一頓:“五塊錢啊?這么貴!真是,家里還少了耗子嗎?到處跑的都是,還花錢在外面買……”我再仔細一看,沒錯,的確是耗子,只是少了條長尾巴而已……

④只要我從烏魯木齊回來,一定會帶很多很多東西的。烏魯木齊那么大,什么東西都有,看到什么都想買。但是買回家的東西大都派不上什么用場。想想看,家里人都需要些什么呢?媽媽曾明確地告訴過我,家里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一頭毛驢,進山馱東西方便,可那個……我萬萬辦不到。

⑤家里還需要二十到三十公斤馬蹄鐵和馬掌釘。雜貨店里的貨架上也空空落落的,香煙和電池一個月前就脫銷了。

⑥可是我回家,所能帶給大家的東西不是神氣活現(xiàn)的兔子,就是沒尾巴的耗子。

⑦我在烏魯木齊打工,沒賺上什么錢。但即使賺不上錢,還是愿意在那個城市里待著。烏魯木齊總是那么大,有著那么多的人。走在街上,無數(shù)種生活的可能性紛至沓來,走在街上,簡直想要展開雙臂走。

⑧晚上卻只能緊縮成一團睡。

⑨被子太薄了,把窗簾啊什么的全拽下來裹在身上,還是冷。身上還穿著大衣,扣子扣得一絲不茍,還是冷。

⑩后來我給家里打電話,媽媽問我:“還需要什么啊?"我說:“不需要,一切都好。就是被子薄了點?!庇谑堑诙焱砩纤统霈F(xiàn)在我面前了,扛著一床厚到能把人壓得呼吸不暢的駝毛被。她掛了電話,立刻買來駝毛洗了,燒旺爐子烘干,再用柳條兒抽打著彈松、扯勻,細細縫了紗布,熬了一個通宵才趕制出來。然后又倒了三趟班車,坐了十多個鐘頭的車趕往烏魯木齊。

我又能給家里帶來什么呢?

我買過咸燒白。一碟一碟放在超市里的冷柜里,顏色真好看,和童年記憶里的一模一樣。外婆看了也很高興,我在廚房忙碌著熱菜,她就搬把小板凳坐在灶臺邊,興致很高地說了好多話,大都是當年在鄉(xiāng)壩吃席的趣事。等咸燒白蒸好端上來時,她狠狠地夾了一筷子。但是勉強咽下去后,悲從中來。

不是過去喜愛過的那種,完全不一樣。烏魯木齊的東西真是中看不中用。更重要的是,這意味著一些過去的事物、過去的感覺,永不再有了。她九十多歲了,再也經(jīng)不起速度稍快一些的“逐一消失"。

我不在家的日子里,兔子或者沒尾巴的小耗子代替我陪著我的家人。兔子在房間里慢慢地爬,終于爬到外婆腳下。外婆緩慢地彎下腰去,慢慢地,慢慢地,終于夠著了兔子,然后吃力地把它抱起來。她撫摸兔子倒向背后的柔順的長耳朵,問它:“吃飽沒有,餓不餓?”就像很早很早以前,問我“吃飽沒有,餓不餓"一樣。

還有小耗子,代替我又一年來到深山夏牧場,趴在鐵籠子里,背朝廣闊碧綠的草原。晚上,媽媽脫下自己的大衣把籠子層層包裹起來,但還是怕它冷著,又包了一層毛衣。寒冷的夜里,寂寞的沒尾巴小耗子把裹著籠子的衣物死命地扯拽進籠子里,一點一點咬破。

盡管咬破了衣服,晚上還是得再找東西把它們包起來。媽媽點著它們的腦門大聲訓斥,警告說下次再這樣的話就如何如何。外婆卻急著帶它們出去玩。她提著籠子,拄著拐棍,顫巍巍地走到外面的草地上,在青草蔥蘢處艱難地彎下腰,放下籠子,打開籠門,哄它們出去。她努力地把手伸進籠子,把它們一只一只捉出來放到外面,讓它們感覺到青草和無邊的天地。陽光斜掃過草原,兩只小耗子小心地觸動身邊的草葉,拱著泥土。

當我還在烏魯木齊的時候,想:給家里人買什么好呢?我拖著大編織袋在街上走啊走啊,看到了很多很多東西,有貓,有小狗。我看了又看,我的錢不多。有鞋子,有衣服,有好吃的。我想了又想,包里還能再塞進去些什么東西呢?這時我又看到了有人在賣小兔子,那人告訴我:“這可不是普通的兔子,這是‘袖珍兔’,永遠也長不大的,又乖巧,吃得又少,很好養(yǎng)的。”

又想起我拖著編織袋,懷里揣著“袖珍兔"的籠子回家的情景。

回家的路真是漫長。夜班車壞了又壞,凌晨時分停在戈壁灘上一家孤零零的小飯館門口。我坐在冰冷的車廂里凍醒了好幾次,最后一次終于決定下車。我抱著籠子,走進飯店烤火。一個客人也沒有,條桌和長凳都空空蕩蕩。胖胖的維吾爾族老板娘不知從哪里走出來,給我倒了熱茶,還給兔子找來一塊白菜幫子。那時我遠在回家的路上,卻已經(jīng)感覺到家才有的溫暖。

在回家的路上,總是暈車,便坐到司機旁邊的小凳上,抱著兔子籠筆直地挺著脊背坐著。又怕它會突然死去,便不時地伸手進去撫摸它。路邊的樹木在車燈的照耀下,向路心整齊地彎拱,形成神秘的通道。車燈只能打幾米遠,遠處漆黑深沉,像一個洞穴。后來東方的天空漸漸有些亮了,我想著到家時會有的情景,終于歪倒在引擎蓋子上睡著了。如此漫長的歸途。

兔子死了的時候,我媽對我說:“以后再也別買這些東西了,你能回來,我們就很高興了。”我外婆對我說:“以后再也別買這些東西回來了,死了可憐得很……你回來了就好了,我很想你。"

又記得在夏牧場上,下午的陽光濃稠沉重。兩只沒尾巴的小耗子在草叢里試探著拱一株草莖,世界那么大。外婆拄杖站在旁邊,笑瞇瞇地看著。她那暫時的歡樂,因為這“暫時”而顯得那樣悲傷。

(有刪改)

5.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在烏魯木齊打工雖然賺不了多少錢,但“我”愿意留在這里,因為“我"喜歡這座城市,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B.蒸好的咸燒白端來了,外婆“狠狠地”夾一筷子,“狠狠"這個詞把外婆對眼前食物的新奇感與迫不及待生動地描寫了出來。

C.“我”感慨“如此漫長的歸途”,這既是因為回家的路途本身漫長而艱辛,也是因為我急切地渴望見到久別的親人。

D.“我”買回的小兔子和金絲熊雖然大都派不上什么用場,但卻被家人精心地照看,作者在這種反差與矛盾中凸顯寫作的深意。

6.對文中畫波浪線的兩處文字的鑒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處描寫外婆的文字,前者側重描寫外婆的動作,后者側重描寫外婆的神態(tài),富有畫面感,寫出了外婆的慈愛。

B.兩處描寫都充滿了詩意,其中耗子之“小"和世界之“大”形成鮮明的對比,易使人聯(lián)想到生命的渺小。

C.兩處文字分別通過回憶外婆對小耗子的細心照看和“笑瞇瞇地看著”,細膩地表現(xiàn)了“我”對外婆的思念。

D.兩處都寫到草原上的陽光,前者借陽光襯托出了草原的生機勃勃,后者中的陽光則象征著生命的短暫易逝。

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我又能給家里帶來什么呢?"蘊含著哪些豐富的情感?請結合文本分析。

8.本文敘事時空交錯,但讀來卻清晰有序、并不雜亂,這一效果是如何取得的?請結合文本分析。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fā)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與?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當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耳,變封建而為郡縣。方以為兵革可不復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漢懲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萌篡弒之謀。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勢,以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之備,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備之外。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于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見五代方鎮(zhèn)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困于敵國。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蓋世之才,其于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慮切于此而禍興于彼,終至亂亡者,何哉?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故其子孫,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慮之遠者也。

(節(jié)選自明·方孝孺《深慮論》)

材料二:

秦王足己而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之惑,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拂過者,秦俗多忌諱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合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諫,智士不謀也。故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內叛矣。

野諺曰:“前事之不忘,后之師也?!笔且跃訛閲?,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節(jié)選自西漢·賈誼《過秦論·下篇》,有刪改)

9.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宋太祖見五代方鎮(zhèn)之足A以制B其君C盡釋D其兵權E使力弱而易F制G而不知子孫H卒困于敵國

10.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把……當作一體,意動用法,與“固知一死生為虛誕"的“一”用法相同。

B.稍,漸漸,與《登泰山記》“稍見云中白若樗蒲數(shù)十立者"的“稍”意思相同。

C.卒,副詞,最終,終究,與《赤壁賦》“而卒莫消長也"的“卒”意思相同。

D.制,控制、制服,與《過秦論》“履至尊而制六合"的“制”意思相同。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開篇指出“慮天下者"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這些在《五代史·伶官傳序》中也有所提及。

B.材料一列舉了秦、漢、唐等歷代君主的事例,指出他們沒能吸取前代君王失敗的教訓而導致亡國。

C.材料二中秦王、二世剛愎自用,忌諱繁多,士人有進言被殺的風險,所以不敢竭盡忠誠指出其過失。

D.材料二論述了秦之過,這與《過秦論·上篇》闡釋的秦之過既有呼應又有所不同,但都能借古喻今。

12.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禍常發(fā)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與?

(2)秦王足己而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

13.請結合兩則材料概括使國家安定的治國之道。

三、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西江月·問訊湖邊春色

張孝祥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飛起沙鷗一片。

【注】本詞大約是紹興三十二年春,張孝祥自建康還宜城途經(jīng)溧陽時所作。三年前,張孝祥在臨安兼權中書舍人,后為汪徹所彈劾罷免。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開首寫詞人三年之后重游舊地,“問訊”一詞流露出主動探望的殷切。

B.“又"字既有對時光流逝、歷經(jīng)坎坷的感慨,又有對再次來到此地的欣喜。

C.“世路”句由描述轉入議論,看似語意突兀,但暗承“過湖”,文脈相連。

D.詩歌結尾寫水天之間一群沙鷗展翅飛起的美麗畫面,以靜寫動,語淡意遠。

15.本詞“此心到處悠然”與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都用到“悠然”一詞,兩者在表現(xiàn)詞人心境上有何異同?請結合詩句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寫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曾晳談到自己的志向時說到,暮春時節(jié)穿著春服和十來人一起,“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快樂地回家。

(2)《諫逐客書》中,李斯用“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話寫出江河湖海不舍棄細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

(3)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_____________,"這兩句來告誡君王要虛心納諫、不被讒邪蒙蔽。

(4)課上老師講到《答司馬諫議書》中的盤庚遷都一事時,用“_____________,”兩句引導同學行事時只要確認事情適宜然后行動,就可無怨無悔。

(5)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用“_____________,"兩句來寫秦國統(tǒng)治者將剽掠而來的美玉金銀當成石頭土塊,從而表現(xiàn)其奢侈之風。

(6)蘇洵在《六國論》中用“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指出殺害良將導致趙國的滅亡。

(7)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中,“_____________,"兩句與王勃的《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可謂異曲同工。

(8)在《論語·雍也》中,“_____________,"這兩句很好地闡釋出了“文”和“質"之間的關系。

(9)《老子》四章中,寫急躁冒進、自以為是、自我炫耀的行為,用道的觀點來看,就叫做剩飯、贅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0)《春江花月夜》中描寫江水曲折地繞著花草原野流淌,在月光照射下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1)《將進酒》中“_____________,”兩句突出表現(xiàn)作者對富貴奢華生活的鄙棄,是詩人酒后的狂言,也是酒后的真言。

(1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詞中,用以表現(xiàn)詞人夢里歸鄉(xiāng),與妻子相見時情形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

(13)《大學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兩句,強調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為為人處世的根本。

五、文言小題

17.下列選項中,對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喻:知曉,明白

B.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賊:殺害,暗殺

C.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矜:夸耀,自夸

D.今一朝而鬻技百金鬻:賣,出售

18.下列選項中,每組加點詞的意義都相同的一項是()

A.爭寵而心害其能邪曲之害公

B.非惡其聲而然也惡得不禁惡而勸愛

C.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其文約,其辭微

D.愿得張儀而甘心焉愿聽陵計,勿復有云

19.下列選項中,詞類活用與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大學之道,在明明德B.故虧父而自利C.函梁君臣之首D.單于壯其節(jié)

20.下列選項中,對加點詞的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靡不畢見(沒有);如惠語以讓單于(責備);非抗于九國之師也(違抗)

B.會論虞常(判罪);《國風》好色而不淫(過度);虞常果引張勝(引導)

C.恐前語發(fā)(泄露);請事斯語矣(從事、實踐);漢亦留之以相當(抵押)

D.厚幣委質事楚(舍棄);以致天下之士(招致);魏王貽我大瓠之種(贈送)

21.下列選項中,每組加點詞的意義都相同的一項是()

A.前以降及物故以其弟子蘭為令尹

B.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C.其后諸侯共擊楚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后

D.莊宗受而藏之于廟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2.下列選項中,每組加點詞的意義都相同的一項是()

A.不凝滯于物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然后以六合為家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

C.君因我降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D.方正之不容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六、語言文字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那該是一對母子吧?

一個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著一個穿黑袍的老嫗,從一輛破爛不堪的轎車上下來緩緩走向海灘。②中年男人彎著腰,耷拉著腦袋,步態(tài)疲沓;老嫗則努力昂著頭,將身體拔得直直的,緩緩而行,一副莊嚴的姿態(tài)。

待他們走到近前,我才發(fā)現(xiàn)老嫗原來是盲人!海上波濤翻卷,鷗鳥盤旋,老嫗看不到這樣的景象,可她佇立海邊,與海水咫尺之遙,雙手抱拳,像個虔誠的教徒,祈禱似的望著大海。扶著她的男人,③不時在她耳邊低語著什么,她也不時回應著什么。

從他們駕駛的汽車和衣著來看,他們是生活中窮苦的人。但大自然從來都不擯棄貧者,它會向所有愛它的人敞開懷抱。④在我眼里,一個人的身體里埋藏著好幾盞燈,照亮我們與這個世界的聯(lián)系。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手,都是看不見的燈。眼睛是視覺之燈,耳朵是聽覺之燈,鼻子是嗅覺之燈,舌頭是味覺之燈,而手是觸覺之燈。當一盞燈熄滅的時候,另外的燈將會變得異常明亮!

2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①處作者無疑而問,用問句就是為了引起下文。

B.②處中年男人的形象和老嫗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

C.③處兩個“什么"含義相同,都表示內容的不確定。

D.④處的“燈”表意含蓄,但形象生動,有耳目一新之感。

24.文中畫橫線的部分和前一句含義相近,但不能刪除,請具體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為什么運動員比賽間隙老是喜歡啃香蕉呢?

玩游戲的時候,我們會看到虛擬人物有五花八門的補血道具,現(xiàn)實的比賽中,運動員最常用的“補血道具"則是香蕉。香蕉就像水果中的掃地僧,平時不起眼,關鍵時刻能爆發(fā)巨大能量。

人體在運動時,會消耗儲存在肌肉和肝臟中的糖原。糖原不足引起的低血糖會使運動員感到疲勞,運動表現(xiàn)力變低。如果此時補充一般食物,雖可恢復體力,但往往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引起不適。而香蕉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正是糖原的前身,加上易消化的體質,不僅可以快速給運動員的“燃料箱”里加油,①。

此外,劇烈的運動還容易誘發(fā)氧化應激,造成自由基傷害并引起炎癥反應。而香蕉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可使免疫細胞保持“最佳"運作狀態(tài)。香蕉在運動期間攝入,香蕉代謝物能夠制止參與炎癥反應的環(huán)氧化酶的活性,減輕炎癥的同時緩解疼痛腫脹感,堪稱天然的“布洛芬”了。

當然,香蕉制霸賽場的秘密武器還得是它——極高的鉀含量。鉀離子不僅維持著體液和電解質的平衡,還幾乎參與了人體的所有活動。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塊蓄電池,電解質就是人體發(fā)電的關鍵。身體缺少鉀離子,就好比電池電量不足,②。心臟沒力,就會心率不齊;肌肉沒力,就容易抽筋、痙攣;腸道沒有力,就會食欲不振、便秘。

25.在平時表達中,我們一般說“吃香蕉”,但第一段中使用了“啃香蕉”的表達方式,請分析這樣處理的效果。

26.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27.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七、作文

2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9月19日,世界攝影大師斯蒂芬·肖爾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報告廳演講時,看到很多觀眾在臺下看手機,中斷演講,離開現(xiàn)場。離席之前,斯蒂芬·肖爾向在場觀眾說:“你們今天特意來聽這個講座,卻都不能夠集中注意力。那么你怎么能夠注意,你平時吃的東西,或者太陽照在你皮膚上的那種感覺呢?我們今天就到此結束,挺好的。"

其實這種情況在當今的生活中并不鮮見,專注一件事進而感受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對我們而言似乎越來越困難。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A

2.B

3.C

4.①正確理解“神話”“傳說"歷史”三個概念的內涵及其關系;

②科學梳理考古學文化譜系,注重對古代口頭傳說或書本文獻的科學分析,尋求原初的歷史信息和線索;

③探索古史傳說中歷史方面的質素和核心,尋找史實線索,為重建中國古史傳承體系提供有力證據(jù)。

5.B

6.D

7.①深深的歉意。因為“我"所能帶給家人的事物;大都是不中擁的東西,并不能解決家里的實際困難。②淡淡的傷感?!拔摇睅Ыo外婆的咸燒白使外婆悲從中來,使她想起來那些消失的過往,使“我"感受到外婆的無法逆轉的衰老。③溫暖和欣慰。因為媽媽和外婆雖然說“我”帶回的東西沒有用,但卻對這些小動物呵護有加。這些小動物能在一定的時間內代替“我"陪著親人。8.①文章內容緊扣標題,寫了“我”所帶回的事物:小兔子、小耗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