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華東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3/3A/wKhkGWebhJGAEa_6AAGQtgBdhOc235.jpg)
![2025年華東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3/3A/wKhkGWebhJGAEa_6AAGQtgBdhOc2352.jpg)
![2025年華東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3/3A/wKhkGWebhJGAEa_6AAGQtgBdhOc2353.jpg)
![2025年華東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3/3A/wKhkGWebhJGAEa_6AAGQtgBdhOc2354.jpg)
![2025年華東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3/3A/wKhkGWebhJGAEa_6AAGQtgBdhOc235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內(nèi)…………○…………裝…………○…………內(nèi)…………○…………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nèi)※※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華東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xué)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在學(xué)校運動會中測量跳高成績時,應(yīng)選取的合適的測量工具是()A.分度值是1cm的15m皮尺B.分度值是1mm的1.5m鋼卷尺C.分度值是1mm的米尺D.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cm的硬桿尺2、將物體放在距凸透鏡40cm處,在透鏡另一側(cè)距透鏡30cm處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則此凸透鏡的焦距范圍是()A.10cm<15cmB.15cm<20cmC.20cm<30cmD.30cm<40cm3、關(guān)于物理知識的應(yīng)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電視遙控器使用的紅外線是不可見光。
B.醫(yī)院殺菌用的紫外線是可見光。
C.用激光測儀測量距離時利用了光的反射。
D.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造成的。
4、【題文】某小組同學(xué)在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在圖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他們把一個近視眼鏡鏡片放在凸透鏡與蠟燭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不清。他們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面是他們的分析,正確的是。
A.近視眼鏡鏡片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光屏應(yīng)向左調(diào)B.近視眼鏡鏡片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光屏應(yīng)向右調(diào)C.近視眼鏡鏡片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光屏應(yīng)向左調(diào)D.近視眼鏡鏡片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光屏應(yīng)向右調(diào)5、由速度公式v=可知道()A.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速度跟時間成反比C.路程跟時間成正比D.以上說法都不對6、如圖所示,將同一個雞蛋先后放入甲、乙兩杯鹽水中,雞蛋在甲杯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在乙杯中處于懸浮狀態(tài).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雞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B.雞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大C.雞蛋在兩杯中的浮力一樣大D.無法比較兩種情況下浮力大小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7、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在水里傳播比在空氣中慢B.發(fā)出較強聲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燭焰“跳舞”,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C.課堂上聽到老師的講話聲,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D.聲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速度相同8、如圖所示,把甲、乙兩個體積相同的實心球投入水中,甲球漂浮,乙球懸浮。則()A.乙球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B.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C.甲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D.乙球受到的浮力比甲球受到的浮力大9、以下有關(guān)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B.誤差就是測量時產(chǎn)生的錯誤。
C.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
D.不論選用多么精密的測量儀器都有誤差。
10、在下列有關(guān)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B.運動快慢不變的直線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C.兩個運動的物體相比較,速度大的物體運動的路程長D.以3m/s
的平均速度作變速運動的物體,每秒鐘前進3m
11、某同學(xué)用體溫計測量自己的體溫,測得結(jié)果為35隆忙
所測溫度低于實際溫及其原因可能是()A.使用前未將水銀甩回玻璃泡里B.體溫計置于腋下的時間不夠長C.體溫計未與身體直接接觸D.沒有及時讀出體溫計顯示的數(shù)值12、有甲、乙、丙三個質(zhì)量相等、高度相等的長方體物塊,底面積S錄脳<S脪脪<S鹵沒
將其分別放入ABC
三種液體中,靜止時如圖所示,甲懸浮在A
液體中,乙和丙浸入液體的深度均為自身高度的五分之三。三種液體液面相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物塊甲的密度最大;
B.液體B
對容器底的壓強最大;
C.物塊甲、乙、丙受到的浮力相等;
D.物塊乙、丙下表面受到的壓強相等.13、如圖所示電路中,S2為單刀雙擲開關(guān),下列各種做法能使兩個燈泡都能發(fā)光的是()A.閉合S1,把S2撥到bB.斷開S1,把S2撥到bC.閉合S1,把S2撥到aD.斷開S1,把S2撥到a14、甲、乙、丙三人各駕一架直升飛機,從他們自己乘坐的飛機里往外看,甲看見丙的飛機勻速上升,乙看見甲的飛機勻速下降,丙看見樓房和乙的飛機都勻速上升,則這三架飛機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情況是()A.甲、乙勻速上升,丙勻速下降B.甲、丙勻速下降,乙靜止C.甲、乙、丙均勻速下降D.甲、乙、丙均勻速上升15、初冬的某個夜晚,放在屋外的金屬盒內(nèi)的水結(jié)了冰,這說明夜里的氣溫()A.一定比0℃低B.可能是0℃,也可能比0℃低C.一定是0℃D.可能是0℃,也可能比0℃高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6、如圖所示,甲是實驗室用溫度計,乙是____,它們都是利用液體的____的性質(zhì)制成的.用來測沸水溫度的是____,可以離開待測物體讀數(shù)的是____.
17、【題文】如圖所示,桿秤秤砣的質(zhì)量為0.1千克,桿秤的質(zhì)量忽略不計。若桿秤水平靜止時,被測物和秤砣到秤紐的距離分別為0.05米、0.2米,則被測物的質(zhì)量為_________千克。若秤砣有缺損時,則桿秤所示的質(zhì)量值_________被測物的真實質(zhì)量值(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8、【題文】如圖,甲、乙兩圓柱形容器的高度之比1:1,容器內(nèi)部底面積之比1:3,都裝滿水,現(xiàn)將兩質(zhì)量之比為1:4的木塊a、b緩緩放入甲、乙兩容器中,則此時水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強之比為____,水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力之比為____。
19、10月26日,隨著2000只和平鴿在全場飛起,濟南市中小學(xué)“唱響主旋律,喜迎十八大”廣場激情演唱會今天在濟南奧體中心隆重舉行.現(xiàn)場觀眾能從不同角度看到舞臺上的同學(xué)們,這是一種光的______現(xiàn)象;當(dāng)時一組演員身穿紫色T恤,藍色褲子,如果舞臺只用紅色燈光照相演員時,觀眾看到演員的褲子的顏色是______.20、分別以車廂的座椅、樹木、房屋為參照物,行駛列車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對于______是靜止的。小明在跑百米時前50m
用時6s
后50m
用時7s
小明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21、許多建筑采用玻璃進行外墻裝璜,這在美化城市的同時卻造成了光污染,造成這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陽光在玻璃表面發(fā)生了______反射.
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是由于光射到物體上時,發(fā)生了______反射的緣故.22、身高為1.7m的人站在離他2m的豎直放置的大平面鏡前,人與像之間的距離是____m,他的像的高度是____m,當(dāng)他遠離平面鏡時,他的像將____(變大、變小、不變).23、如圖所示,甲圖中的婦女推著童車走了幾步,乙圖中的男人用很大的力推汽車,但汽車沒被推動,這兩個人做功較多的是____(填“婦女”或“男人”),另一個人做功較少的原因是沒有在____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
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4題,共16分)24、使用滑輪提升物體一定省力.____.(判斷對錯)25、聲源的振動頻率越快,聽起來聲音就越高.____.26、凸面鏡就是放大鏡.____.(判斷對錯)27、地球上有豐富的水資源,生活和生產(chǎn)可以充分的利用和消耗.(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五、實驗探究題(共4題,共36分)28、在平“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
(1)圖中C所指的器材名稱是______,為完成探究,除了圖示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器材是______.
(2)選擇蠟燭A和蠟燭B的外形完全相同是為了______.
(3)實驗時,將A蠟燭點燃的目的是______.
(4)該實驗需要做若干次,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后幾次實驗必須改變的量是______.
(5)實驗中,當(dāng)蠟燭A靠近器材C時,它的像的大小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9、1)
在實驗室里測某種小礦石的密度,選用天平、量筒、小礦石、細線、燒杯和水,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操作:A.將小礦石用細線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記下總的體積;B.將小礦石放在左盤中,在右盤中增減砝碼并移動游碼直至橫梁平衡;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D.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度線處,調(diào)節(jié)橫梁上的螺母,使橫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并記下水的體積;(1)
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
只填字母序號)
(2)
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稱小礦石的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量筒量出小礦石的體積如圖丙,由此可知,小礦石的密度婁脩=
__________kg/m3
(3)
由于小礦石吸水,樣品的密度測量結(jié)果會__________(
偏大/
偏小)
.2)2)小華利用天平、量筒和一個無刻度的小燒杯來測定某液體的密度,她進行的實驗操作如下:(1)
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將游碼放在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天平指針靜止在如下圖所示位置,要使天平平衡,應(yīng)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旋動(2)
調(diào)節(jié)好天平后,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m1=30g
(3)
在燒杯里倒入適量的待測液體,測出其總質(zhì)量m2
測量結(jié)果如圖所示,則液體的質(zhì)量是_______。(4)
把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測出液體的體積是________cm3
(5)
根據(jù)上述實驗結(jié)果可知這種液體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6)
小華在實驗操作中的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如圖是小明“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銅塊和木塊的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
(1)
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____________拉著長方體木塊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運動,確保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和摩擦力大小相等.(2)
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圖乙、圖丙中,銅塊和木塊疊在一起的目的是使________相同(4)
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__________N.
若圖甲中銅塊以2v
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__________(
變大/
不變/
變小)
4)4)某實驗小組的同學(xué)對AB
兩根長度相同粗細不同的橡皮筋測力計,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
圖甲所示)
記錄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
和橡皮筋伸長量鈻?x
根據(jù)多組測量數(shù)據(jù)做出的圖線如圖乙所示.(1)
當(dāng)在兩根橡皮筋上懸掛重力為8N
的物體時,橡皮筋A(yù)
的伸長量為___________cm
橡皮筋B
的伸長量為__________cm
.(2)
分別用這兩根橡皮筋制成的測力計代替彈簧秤,則用橡皮筋__________制成的測力計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____制成的測力測量的精確程度高(A/B)
.(3)
將本實驗中相同的兩根橡皮筋____起來代替彈簧秤,能夠測量力的最大值為___N
.30、在進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實驗中,小明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如圖所示,平面鏡M
平放在桌面上,EF
是粘在一起的硬紙板,F(xiàn)
可繞ON
轉(zhuǎn)動。(1)
如圖甲,當(dāng)EF
在同一平面上,讓入射光線AO
沿E
射向鏡面,在紙板F
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
測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桓淖?nèi)肷涔饩€的方向,再觀測幾組入射角和反射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比較____________。(2)
如圖乙,把F
向后折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線_______________(
存在/
不存在)
該現(xiàn)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31、如圖;思予同學(xué)所在的物理小組正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
先將一張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再把透明玻璃板______放置在白紙上,并用支架固定;
(2)
取兩支______的蠟燭A
和蠟燭B
點燃蠟燭A
放在玻璃板的左側(cè),思予同學(xué)應(yīng)該從玻璃板的______(
選填“左”或“右”)
側(cè)去觀察蠟燭A
的像,直到蠟燭B
看上去也在燃燒,則它與蠟燭A
的像已完全重合.
由此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像與物的大小______;
(3)
移去蠟燭B
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______(
選填“能”或“不能”)
承接到蠟燭A
的像,所以平面鏡所成的是______像.(
選填“實”或“虛”)
(4)
接著,他們要想繼續(xù)探究“像與物的位置關(guān)系”需要選擇測量工具是______,他們只進行了一次實驗,就得到了結(jié)論: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這種做法的不合理之處是______.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2題,共12分)32、在學(xué)校秋季運動會,百米比賽中,起跑處發(fā)令員一聲槍響,終點計時人員是根據(jù)槍聲還是根據(jù)槍口冒出的煙來開始計時?請用學(xué)過的知識加以解釋.33、滑雪是人們在冬季喜愛的運動,如圖所示,為什么人們在滑雪時要腳穿又長又寬的滑雪板?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D【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學(xué)生對平時的測量精確要求的掌握。裁判員要測量運動員的跳高成績,成績一般在1~3米左右,故最小刻度值達到1cm就比較適當(dāng),量程大于1m小于3m的自制硬桿長尺就可以.選項A中的皮卷尺由于有彎曲性,不易豎直,故不符合要求;選項B和C中的刻度尺量程不符合要求.故選D.【解析】【答案】D2、B【分析】【分析】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yīng)用.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yīng)用于照相機和攝像機;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yīng)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yīng)用于放大鏡.根據(jù)題意,將物體放在距凸透鏡40cm處,說明物距等于40cm,在透鏡另一側(cè)距透鏡30cm處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說明像距等于30cm,在光屏上成像,說明是實像;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U>2f,2f>v>f,代入數(shù)據(jù),得15cm<20cm。
故選D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是熟知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并且會熟練的應(yīng)用。3、B【分析】
A;電視遙控器使用的紅外線是不可見光;故該選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B;醫(yī)院殺菌用的紫外線是不可見光;故該選項符合題意;
C;用激光測儀測量距離時利用了光的反射;故該選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D;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造成的;故該選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故選B.
【解析】【答案】(1)紅外線的熱效應(yīng)強;穿透力強,故遙控器是靠紅外線控制電視機的;紫外線的化學(xué)效應(yīng)強,如驗鈔;殺菌、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等都是紫外線的特點.
(2)光學(xué)有三個定律;即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其中用激光測儀測量距離時利用了光的反射的知識;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激光準直等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
4、B【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近視眼鏡鏡片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把一個近視眼鏡鏡片放在凸透鏡與蠟燭之間,光線被發(fā)散,凸透鏡對光線的匯聚能力沒有變,像距變大,故光屏應(yīng)遠離凸透鏡,即向右調(diào)。對照各選項,B選項正確,選填B。
考點:透鏡對光線的作用特點,操作方法評估?!窘馕觥俊敬鸢浮緽5、D【分析】【解答】解:A、由公式v=可知;當(dāng)時間一定時,物體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因時間不確定,所以A說法錯誤;
B、由公式v=可知;當(dāng)路程一定時,物體的速度與時間成反比,因路程不確定,所以B說法錯誤;
C、由公式v=可知;當(dāng)速度一定時,物體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因速度不確定,所以C說法錯誤;
D;ABC錯;所以D正確.故選D.
【分析】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物體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速度公式v=據(jù)此分析回答.6、C【分析】解:雞蛋在甲中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懸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由于是同一個雞蛋,即重力相等,所以在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故選C.
掌握物體的浮沉條件.
若物體漂浮或懸??;則浮力與重力相等.
此題考查了學(xué)生對物體浮沉條件的應(yīng)用,會根據(jù)物體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關(guān)系或密度關(guān)系判斷物體的浮沉,同時也要會根據(jù)浮沉情況判斷浮力與重力的關(guān)系或密度關(guān)系.【解析】C
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7、BC【分析】【分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氣體、固體、液體都能傳播,但速度在不同的介質(zhì)中是不同的;我們的說話聲,通常是通過空氣傳播的.(2)聲音既能傳遞信息,又能傳遞能量.【解析】【解答】解:A;聲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體中傳播的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傳播的最慢,所以此項不正確;
C;老師說話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到學(xué)生耳朵里的,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所以此項正確;
B;“蠟焰跳舞”;是因為它獲得了能量,它所獲得的能量是由后面的喇叭發(fā)出的聲波傳遞來的,由此可以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所以此項正確;
D;聲音的傳播速度在不同的介質(zhì)中是不同的;所以此項不正確.
故選BC.8、ABD【分析】【解析】試題分析:A、因為乙球懸浮在水中,乙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等于1.0×103千克/米3,故A正確;B、由于甲球漂浮在水中,甲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于乙球懸浮在水中,乙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所以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故B正確;C、由于甲球漂浮,甲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故C錯;D、由圖知,把甲、乙兩個實心球投入水中,甲漂浮,乙懸浮,兩球排開水的體積v甲<v乙,∵F浮=ρ水v排g,兩個球受到的浮力:F甲浮<F乙浮,故D正確;故選ABD.考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解析】【答案】ABD9、AD【分析】
A;每次測量時結(jié)果都會有誤差產(chǎn)生;因此為了減小誤差,可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所以符合題意;
B;誤差是在測量過程中產(chǎn)生的;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不是錯誤,所以不合題意;
C;再細心的測量也同樣會有誤差產(chǎn)生;粗心還有可能造成測量錯誤,所以不合題意;
D;不論選用多么精密的測量儀器都有誤差;誤差只能減小,不能絕對避免,所以符合題意.
故選AD.
【解析】【答案】誤差是在測量過程中產(chǎn)生的;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它首先不是錯誤,錯誤是在不按操作要求測量時得出的不正確的結(jié)果,而再正確的測量方法也會產(chǎn)生誤差,因此,錯誤可以避免,而誤差只能減?。?/p>
10、AB【分析】解:A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確;
B;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變的直線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只有快慢不變直線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故B正確;
C;兩個運動的物體相比較;速度大的物體,在相同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長,故C錯誤;
D;以3m/s
的平均速度做變速運動的物體;每秒鐘平均前進3m
但不一定每一秒都是3m
故D錯誤。
故選:AB
根據(jù)速度的物理含義;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以及速度公式的應(yīng)用對每個選擇進行逐個分析。
本題考查速度的物理含義、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以及平均速度的含義等,關(guān)鍵是對每個概念要有深刻的理解?!窘馕觥緼B
11、BC【分析】【分析】使用體溫計測量人體溫度時,首先要明確體溫計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shù)時視線與液柱最末端所對刻線相垂直,由于體溫計的特殊構(gòu)造,即玻璃泡上方有一很細的縮口,在離開人體讀數(shù)時,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應(yīng)用力甩一下;
用沒甩的體溫計測體溫時,如果被測的溫度比原先高,則讀數(shù)準確,如果被測的體溫比原先低,則仍然是原先的讀數(shù)。
此題考查的是體溫計的量程和讀數(shù)、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chǔ)題..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體溫計,我們要熟練掌握其使用和讀數(shù)方法。【解答】A.使用前未將水銀甩回玻璃泡里,如果原來溫度低于35隆忙35隆忙則能正確測出人體實際溫度,不會低,故A不符合題意;B.體溫計置于腋下的時間不夠長,可能液柱還沒有上升到與人的體溫相同,可能偏低,故B符合題意;C.體溫計未與身體直接接觸,可能導(dǎo)致溫度偏低,故C符合題意;D.即使沒有及時讀出體溫計顯示的數(shù)值,體溫計的溫度也不會下降,則不可能造成溫度偏低,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C。【解析】BC
12、AC【分析】略【解析】AC
13、BC【分析】【分析】要解決此題,首先知道電路的三種狀態(tài):通路、開路和短路;然后根據(jù)電流的走向來判斷電路的連接方式,從而判斷開關(guān)的斷開和閉合對電路的影響.【解析】【解答】解:A、閉合S1,把S2撥到b時;導(dǎo)線將電源兩極直接連接在一起,形成電源短路,故A選項錯誤;
B、斷開S1,把S2撥到b時;電流從正極依次經(jīng)過兩個燈泡回到電源負極,即兩燈泡串聯(lián),因此兩個燈泡都能發(fā)光,故B選項正確;
C、閉合S1,把S2撥到a時,電流從正極開始分路,一路經(jīng)過開關(guān)S1;燈泡;另一路經(jīng)過另一個燈泡,然后兩路匯合回到電源負極,即兩燈泡并聯(lián),因此兩個燈泡都能發(fā)光,故C選項正確;
D、斷開S1,把S2撥到a時;電流從正極經(jīng)過一個燈泡后直接回到電源負極,因此電路中只有一個燈泡發(fā)光,故D選項錯誤.
故選BC.14、BC【分析】解:研究三架飛機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情況;應(yīng)以地面;樓房為參照物,丙看見樓房勻速上升,說明丙勻速下降;丙看見乙勻速上升,則乙有三種可能:靜止、勻速上升或以小于丙的速度勻速下降;甲看見丙的飛機勻速上升,而丙相對地面是下降的,說明甲是以比丙更快的速度勻速下降的.
故選BC.
首先根據(jù)地面為參照物判斷丙飛機的運動狀態(tài);根據(jù)甲看丙的情況;判斷甲的運動狀態(tài);最后根據(jù)乙看甲的情況來判斷乙的運動狀態(tài).
此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jié)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jié)論.【解析】【答案】BC15、AB【分析】解:水結(jié)冰;一要溫度達到0℃,二要繼續(xù)放熱,只有夜里的氣溫比0℃低才滿足這兩個條件.
故選A.
晶體凝固的條件是溫度達到凝固點;并且不斷向外放熱.
本題考查了學(xué)生對凝固的條件的掌握,注重了物理和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屬于基礎(chǔ)知識的考查.【解析】【答案】AB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6、略
【分析】【分析】(1)液體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zhì)制成的;根據(jù)甲乙溫度計的構(gòu)造可以判斷,乙是體溫計;
(2)圖甲中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20℃~100℃,圖乙中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根據(jù)其測量范圍判斷出是否能夠測量沸水的溫度;乙溫度計可以離開被測物體讀數(shù).【解析】【解答】解:(1)根據(jù)乙溫度計的構(gòu)造可以判斷;乙是體溫計;甲乙兩支溫度計都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zhì)制成的;
(2)圖甲中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20℃~100℃;因此可以判斷出能夠測量沸水溫度的是甲溫度計;圖乙為體溫計,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在下端有一個極細的彎管,離開人體后,遇冷收縮,使上方的液體不能夠回到玻璃泡內(nèi),因此它可以離開被測物體來讀數(shù);
故答案為:體溫計;熱脹冷縮;甲;乙.17、略
【分析】【解析】分析:知道秤砣的質(zhì)量和兩邊力臂的大??;利用重力公式和杠桿的平衡條件求被測物的質(zhì)量;
若秤砣有缺損時;左邊的力和力臂不變,右邊的力減小,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知道右邊的力臂增大,即:桿秤所示的質(zhì)量值要大于被測物的真實質(zhì)量值.
解答:解:如圖;
∵杠桿平衡;
∴G1LOA=G2LOB;
即:m1gLOA=m2gLOB;
∴m1===0.4Kg.
若秤砣有缺損,m2減小,而G1LOA不變,所以LOB要變大;
桿秤所示的質(zhì)量值要偏大.
故答案為:0.4,大于.【解析】【答案】0.4;大于。18、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甲;乙兩圓柱形容器原先都裝滿水;深度相同;放入木塊后,木塊漂浮在水中,有部分水會溢出,但水還是滿的,深度仍然相同。有液體壓強公式p=ρgh,則此時水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強之比為1:1。
由壓強公式F=pS,容器內(nèi)部底面積之比1:3,水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強之比為1:1,則水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力之比為1:3
考點:液體壓強、壓力的計算【解析】【答案】1:11:319、略
【分析】解:表面光滑的反射是鏡面反射;表面粗糙的反射是漫反射,鏡面反射只能讓某一方向上的人接收到反射光,漫反射能讓各個方向的人接收到反射光,因此觀眾能從不同位置看到演員,這是漫反射;
藍色褲子只能反射藍光;吸收其他色光,紅光照射時,被吸收了,沒有光反射出來,所以呈現(xiàn)黑色.
故答案為:漫反射;黑.
(1)漫反射的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因此在不同的位置都能接收到漫反射的光;
(2)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
人們能看到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反射,人們能從不同的位置看到物體,是漫反射;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通過的色光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解析】漫反射;黑20、略
【分析】解:(1)
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對于車廂的座椅的位置沒發(fā)生變化;所以相對于車箱的座椅是靜止的;
(2)
全程的總路程s=s1+s2=50m+50m=100m
全程的總時間t=t1+t2=6s+7s=13s
全程的平均速度:v=st=100m13s隆脰7.7m/s
故答案為:車箱的座椅;7.7
(1)
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就看它與參照物的相對位置是否變化,如果變化,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沒變化,則是靜止的。由此來突破此題。
(2)
求出全程的路程和時間,根據(jù)v=st
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xué)生對參照物、速度計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全程的平均速度要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窘馕觥寇噹淖?;7.7
21、鏡面;漫【分析】解:(1)
采用玻璃進行外墻裝璜時;由于玻璃表面光滑,當(dāng)太陽光照射在玻璃上時,發(fā)生鏡面反射,造成光污染;
(2)
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物體表面上發(fā)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的緣故.
故答案為:鏡面;漫.
(1)
光滑鏡面的反射是鏡面反射;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發(fā)生的反射是漫反射.
(2)
鏡面反射是平行光線射到物體表面上時;反射光線仍是平行的,射向了同一方向,而漫反射是由于物體表面粗糙時,反射光線的方向變得是向各個方向反射.
能從不同方向看清物體,發(fā)生的是漫反射.
可以通過以上兩個方面區(qū)分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本題考查了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兩種反射現(xiàn)象,分析問題時注意反射光線是向一個方向還是向各個不同方向.【解析】鏡面;漫22、略
【分析】【分析】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同,像和物體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來解答此題.【解析】【解答】解:某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為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這人的像離鏡面為2m,則人與像之間的距離是4m;
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同;所以他在鏡的像高也是1.7m,當(dāng)他逐漸遠離平面鏡時,像的大小不變.
故答案為:4;1.7;不變.23、婦女力【分析】【解答】解:婦女推著童車走了幾步;有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童車也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定距離,推力對童車做了功;乙圖中的男人用很大的力推汽車,但汽車沒被推動,男人對汽車施加了較大的力,但汽車沒有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推力沒有對汽車做功,所以婦女做功較多.
故答案為:婦女;力.
【分析】本題要抓住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二者缺一不可.四、判斷題(共4題,共16分)24、×【分析】【分析】滑輪分為定滑輪和動滑輪,使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解析】【解答】解:定滑輪不能省力;所以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25、√【分析】【分析】音調(diào)指聲音的高低,音調(diào)跟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guān).【解析】【解答】解:因為音調(diào)與頻率有關(guān);頻率越快,音調(diào)越高,故聲源的振動頻率越快,聽起來聲音就越高,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26、×【分析】【分析】凸透鏡能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制成照相機;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制成幻燈機;能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制成放大鏡.【解析】【解答】解:放大鏡實際是一個凸透鏡.根據(jù)物距小于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凸面鏡不是放大鏡.
故答案為:×.27、×【分析】【解答】地球上的水資源通常是指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儲量并不豐富,占比例最大的海洋水并不能被人類所直接利用,因此,生活和生產(chǎn)中應(yīng)注意節(jié)約用水,合理利用水資源.故題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分析】水資源通常是指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因此真正可利用的水資源并不豐富.五、實驗探究題(共4題,共36分)28、略
【分析】解:(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為了達到良好的實驗效果;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故圖中C所指的器材名稱是玻璃板;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需要探究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關(guān)系,需要用刻度尺來測量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所以該實驗還要用刻度尺;
(2)選取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當(dāng)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guān)系.
(3)實驗中將A蠟燭點燃后比較亮;黑暗的環(huán)境和蠟燭的對比度大,蠟燭成像更清晰;
(4)本實驗是一個探究性實驗;多次實驗的目的是為了使結(jié)論更具有普遍性,避免結(jié)論的偶然性;因此,在后幾次的實驗中,必須改變物體在平面鏡前的位置,即物距的大?。?/p>
(5)平面鏡成像大小跟物體大小有關(guān);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guān),當(dāng)蠟燭A靠近器材C時,像的大小不會變化.
故答案為:(1)玻璃板;刻度尺;(2)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唬?)讓像更清晰;(4)尋找像與物關(guān)系的普遍規(guī)律;蠟燭A到平面鏡的距離(或物距);(5)不變.
(1)根據(jù)“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zāi)康暮蛯嶒炐Ч_定器材名稱;以及需要的器材;
(2)實驗時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點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當(dāng)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可以確定像的位置,同時也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guān)系.
(3)將A蠟燭點燃可以增加光亮度;使成像更清晰;
(4)探究性的實驗中為了避免結(jié)果的偶然性;尋找普遍規(guī)律,一般要進行至少三次以上的實驗;
(5)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虛像;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
本題考查學(xué)生實際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并能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正確分析,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是中考出題的一個熱點,本題圍繞這個探究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解決辦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釋來考查同學(xué)的.【解析】玻璃板;刻度尺;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蛔屜窀逦?;尋找像與物關(guān)系的普遍規(guī)律;蠟燭A到平面鏡的距離(或物距);不變29、1)
(1)CBDEA
(2)3.1×103
(3)偏大
2)
(1)左
(2)36.8g
(3)46
(4)0.8×103
(5)在燒杯里會殘留待測液體,使體積的測量值偏小,密度的測量值偏大
3)
(1)沿著水平方向勻速直線
(2)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壓力
(4)2.0不變
4)
(1)①16
②8
(2)①B
②A
(3)22.5【分析】1)
【分析】(1)
測量大于水的固體的密度的步驟: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調(diào)節(jié)天平橫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到分度盤的中央位置;把固體放在天平的左盤,往天平的右盤增加砝碼或移動游碼,使天平的橫梁重新平衡;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把固體浸沒在水中,記下水和固體的總體積,求出固體的體積;整理器材;
(2)小礦石的質(zhì)量等于砝碼的質(zhì)量加游碼對應(yīng)的刻度值,小礦石的體積等于小礦石浸沒水中前后量筒中水面對應(yīng)的刻度值的差,知道小礦石的質(zhì)量和體積,根據(jù)密度公式求出小礦石的密度;
(3)礦石水會導(dǎo)致測量的體積偏小,根據(jù)婁脩=mV密度計算公式分析密度的變化。本題的解題關(guān)鍵是熟悉測量固體密度的基本實驗程序、天平和量筒的正確讀數(shù)以及密度公式婁脩=mV的熟練運用,以及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誤差的分析能力?!窘獯稹?1)
經(jīng)分析測量小礦石的密度的步驟為: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度線處;調(diào)節(jié)橫梁上的螺母,使橫梁平衡;
D.將小礦石放在左盤中;在右盤中增減砝碼并移動游碼直至橫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并記下水的體積;
A.將小礦石用細線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記下總的體積;
(2)
小礦石的質(zhì)量:m=50g+10g+2g=62g
.
小礦石的體積:V=80ml鈭?60ml=20ml=20cm3
.
小礦石的密度:婁脩=mV=62g20cm3=3.1g/cm3=3.1隆脕103kg/m3
(3)由于礦石水,會導(dǎo)致測量的體積偏小,由婁脩=mV可知,密度會偏大。故答案為:(1)(1)CBDEACBDEA(2)(2)3.1隆脕103.1隆脕103;(3)(3)偏大。2)
【分析】(1)
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時;采用指針反調(diào)的辦法,即指針向那邊偏,平衡螺母向反偏的方向調(diào);
(2)
總質(zhì)量等于砝碼質(zhì)量加游碼對應(yīng)的質(zhì)量;讀出總質(zhì)量減掉空燒杯的質(zhì)量,求出液體的質(zhì)量。
(3)
量筒在讀數(shù)時;要和量筒內(nèi)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4)
根據(jù)婁脩=mV求出這種液體的密度;(5)(5)在測量液體體積時,燒杯內(nèi)壁會殘留待測液體,使測量的液體體積偏小,算出的密度值偏大。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是:學(xué)生能正確的利用天平測出被測物體的質(zhì)量和正確使用量筒測出被物體的體積,并能找出測量物體密度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解答】(1)
由圖可知:指針向右偏;所以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
(2)
游碼對應(yīng)的質(zhì)量為1.8g
所以總質(zhì)量m脳脺=66.8g
液體的質(zhì)量:
m=m脳脺鈭?m鹵-=66.8g鈭?30g=36.8g
(3)
液體的體積:
v=46ml=46cm3
(4)
該液體的密度:婁脩=mv=36.8g46cm3=0.8g/cm3=0.8隆脕103kg/m3
(5)
小華在實驗操作中的缺點是:在燒杯內(nèi)壁會殘留待測液體;使測量的液體體積偏小,算出的密度值偏大。
故答案為:(1)
左;(2)36.8g(3)46(4)0.8隆脕103(5)
在燒杯里會殘留待測液體,使體積的測量值偏小,密度的測量值偏大。3)
【分析】(1)
水平勻速拉動木塊;讓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摩擦力的大小與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相等;
(2)
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有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圖甲;乙比較接觸面是相同的,壓力的大小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據(jù)此可得出結(jié)論;
(3)
乙;丙兩圖中銅塊和木塊疊在一起的目的是控制壓力相等;根據(jù)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判斷摩擦力的大小,進一步判斷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4)
由圖示彈簧測力計確定其分度值,讀出其示數(shù);物體間的滑動摩擦力取決于物體間的壓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我們應(yīng)注意兩種研究方法與一個物理原理的合理利用,兩個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
將摩擦力轉(zhuǎn)換為彈簧測力計的拉力)
一個物理原理是二力平衡原理(
在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與摩擦力平衡)
【解答】(1)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沿著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就是一種平衡狀態(tài),此時摩擦力和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就是水平方向的一對平衡力,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就等于摩擦力;
(2)
甲乙兩個實驗中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是相同的;壓力的大小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故可得出結(jié)論: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就越大;
(3)
乙丙兩次實驗壓力的大小是相同的;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受到的摩擦力大,說明木塊的下表面更粗糙;
(4)
由圖甲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
示數(shù)為2.0N
物體間的壓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甲中銅塊以2v
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不變。故答案為:(1)(1)沿著水平方向;勻速直線;(2)(2)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3)壓力;(4)2.0(4)2.0不變。4)
【分析】(1)
根據(jù)圖乙分別找出在一定范圍內(nèi)AB
橡皮筋伸長與受到的拉力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根據(jù)函數(shù)關(guān)系式作答;
(2)
根據(jù)彈簧則力計的測力原理確定測力范圍;根據(jù)受同樣的力(
在測量范圍內(nèi))
伸長量大的;測量精確高;
(3)
根據(jù)兩橡皮筋在彈性范圍內(nèi)受到的最大拉力與伸長量的關(guān)系確定并聯(lián)后伸長的最大量,根據(jù)橡皮筋的伸長與受到的接力成正比的原理求出作用在A
橡皮筋上的最大拉力,根據(jù)合力的知識求出能夠測量力的最大值。本題考查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測力范圍、測量準確程度、合力的知識,體現(xiàn)了數(shù)學(xué)知識在物理中的應(yīng)用?!窘獯稹?1)
由圖乙可知,A
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
的情況下,B
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5N
的情況下,橡皮筋伸長量鈻?x
與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
變化關(guān)系為一直線,說明橡皮筋的伸長鈻?x
與受到接力F
成正比例函數(shù)的關(guān)系,F(xiàn)A=kA鈻?xAFB=kB鈻?xB
由圖知,當(dāng)FA=5N鈻?XA=10cmFB=10N鈻?XB=10cm
將上面的數(shù)據(jù)分別代入FA=kA鈻?xAFB=kB鈻?xB
得:kA=0.5N/cmkB=1N/cm
因此FA=0.5鈻?xAFB=鈻?xB
所以,當(dāng)在兩根橡皮筋上懸掛重力為8N
的物體時,橡皮筋A(yù)
的伸長量為?xA=80.5cm=16cm,橡皮筋BB的伸長量為?xB=81cm=8cm;(2)
測力計是根據(jù)在測量范圍內(nèi);橡皮筋的伸長與受到的接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圖乙知,A
的量程為0鈭?10NB
的量程為0鈭?15N
則用橡皮筋B
制成的測力計量程大;
由圖乙可知;在測量范圍內(nèi),如F=5N
時,用橡皮筋A(yù)
制成的測力計伸長10cm
而用橡皮筋B
制成的測力計伸長。
5cm
所以,用橡皮筋A(yù)
制成的測力測量的精確程度高;
(3)
因A
最大受到10N
的拉力;在彈性范圍內(nèi)最多伸長20cmB
在彈性范圍內(nèi),受到的最大拉力為15N
最多伸長15cm
將本實驗中兩根相同的橡皮筋并聯(lián)起來代替彈簧測力計使用時,故A只能伸長15cm
根據(jù)在測量范圍內(nèi)受到拉力與伸長成正比;
故A最多受到的拉力FA麓貿(mào)=15cm20cm隆脕10N=7.5N,根據(jù)合力的知識,故將本實驗中相同的兩根橡皮筋并聯(lián)起來代替彈簧秤能夠測量力的最大值應(yīng)為7.5N+15N=22.5N
故答案為:(1)壟脵16壟脷8(2)壟脵B壟脷A(3)22.5
【解析】1)
(1)CBDEA
(2)3.1隆脕103.1隆脕1033
(3)偏大2)
(1)(1)左(2)36.8g(2)36.8g(3)46(3)46(4)0.8隆脕10(4)0.8隆脕103
(5)(5)在燒杯里會殘留待測液體,使體積的測量值偏小,密度的測量值偏大3)
(1)(1)沿著水平方向勻速直線(2)(2)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3)壓力(4)2.0(4)2.0不變4)4)(1)壟脵16(1)壟脵16壟脷8壟脷8(2)壟脵B(2)壟脵B壟脷A壟脷A(3)22.5(3)22.530、(1)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guān)系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買二手房公積金貸款買賣合同
- 建筑工程維修合同模板范本
- 委托付款的協(xié)議書
- 房屋轉(zhuǎn)租合同協(xié)議書
- 簽訂合同規(guī)范建議和意見模板
- 裝修合同補充協(xié)議書范本
- 銷售合同模板
- 購買公司股份協(xié)議書
- 整棟房屋租賃合同模板
- 運營合同運營管理合同
- 新能源電站單位千瓦造價標準值(2024版)
- 原子結(jié)構(gòu) 教學(xué)設(shè)計 高二化學(xué)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 2024年2孩離婚協(xié)議書模板2024電子版
- 浪潮銷售在線測評題
-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三單元拓展閱讀
- 安全閥校驗標準
- 耳穴壓豆課件
- 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化學(xué)真題(原卷版)
- 2023年湖北省襄陽市中考數(shù)學(xué)真題(原卷版)
- (高清版)DB15∕T 3585-2024 高標準農(nóng)田施工質(zhì)量評定規(guī)程
- 試油(氣)HSE作業(yè)指導(dǎo)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