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祛痰劑_第1頁
方劑學祛痰劑_第2頁
方劑學祛痰劑_第3頁
方劑學祛痰劑_第4頁
方劑學祛痰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方劑學祛痰劑(1)痰的產生與臟腑的關系:

脾—由濕而生,聚濕成痰,“脾為生痰之源”;痰腎—痰之本為水,水泛成痰飲,“主水在腎”,

“腎為生痰之根”;肺—因氣而聚,滯留于肺,“肺為貯痰之器”;咳喘*《活法機要》:“泳衣團購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痰也,咳嗽是有痰而有聲,蓋因傷于肺氣而咳,動于脾濕因咳而為嗽也”?!れ钐祫さ?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2)常見的痰證寒痰證熱痰證一般之痰證濕痰證風痰證燥痰證痰證中風、癲癇、流注于臟腑、痰核、瘰疬、經絡之痰證腫瘤、眩暈。

·祛痰劑·第3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二、分類、適應證及代表方。

1.燥濕化痰—

用于濕痰證;(二陳湯、溫膽湯)

2.清熱化痰—

用于熱痰證;(清氣化痰丸)

3.溫化寒痰—

用于寒痰證;(苓甘五味姜辛湯)

4.潤燥化痰—

用于燥痰證;(貝母瓜蔞散)

5.治風化痰—

用于風痰證:*外風挾痰證(風痰咳嗽)—

止嗽散;*內風挾痰證(風痰上擾)—

半夏白術天麻湯?!れ钐祫さ?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三、使用注意:

1.注意配伍健脾祛濕藥,“治痰先宜治脾”;“治痰必先祛濕”

2.肺燥咳血者,不宜辛燥之劑,以免動血;外感痰多者,慎用滋潤之品,以免留邪。

3.常配伍理氣藥,使氣順痰消?!吧浦翁嫡?,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薄蹲C治準繩》4.注意痰之兼夾,如兼寒、泳衣濕、燥、熱、風的不同,配用相應之藥治之;根據(jù)不同證型,可結合燥濕、清熱溫里、潤燥、熄風、散結、開竅等法聯(lián)合運用?!れ钐祫さ?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二陳湯第6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橘紅各五兩

白茯苓三兩甘草炙,一兩半【用法】

·

上藥口父咀,每服四錢,用水一盞,生姜七片,烏梅一個,同煎六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二陳湯·第7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主治】1、濕痰咳嗽證。2、痰濕眩暈、癭瘤。痰濕滯肺,肺失宣降:咳嗽痰多色白;痰阻氣滯:胸膈痞滿;脾失健運,痰濕中阻,胃失和降:惡心嘔吐;濕聚成痰痰濕上凌于心:心悸;

阻滯清陽:眩暈。

·二陳湯·第8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病機】脾失健運,濕聚成痰,阻滯氣機,胃失和降。

*《醫(yī)方集解》“脾虛不能健運,則生痰飲,稠者為痰,稀者為飲,水濕其本也,泳衣得火則結成痰,隨氣升降,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頭則眩,在心則悸”?!局畏ā吭餄窕?,理氣和中?!ざ悳さ?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方解】

君:半夏—

燥濕化痰,降逆和胃。

臣:橘紅—

理氣和胃,使氣順則痰消咳止;

燥濕化痰;

半夏配橘紅:即為“二陳”,燥濕化痰,理氣和中?!ざ悳さ?0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佐:茯苓—

健脾滲濕,使?jié)袢t痰無以生(杜絕生痰之源)。生姜—

和胃降逆止嘔。[方論選錄]·

生姜配半夏:即小半夏湯①助二陳以化痰降逆和胃;②制半夏之毒?!ざ悳さ?1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

烏梅—

斂肺止咳。

使:炙甘草—

調和諸藥。半夏配烏梅:散收并用,祛痰而不傷正?!ざ悳さ?2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1、半夏+橘紅2、燥濕化痰配行氣化滯藥。3、注意治痰之本—健脾去濕,體現(xiàn)“治痰必先健脾”。*“茯苓一味,為治痰主藥,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利水,痰之動,濕也,茯苓又可行濕”《世補齋醫(yī)》配伍要點·二陳湯·第13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運用】1、本方為治濕痰證的主方?!冻煞奖阕x》2、辨證要點:

·

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苔白膩,脈滑。

3、臨證加減:

·

若寒痰者,加干姜、細辛

·

若熱痰者,新疆干果批發(fā)加栝樓、黃芩、浙貝母

·

若風痰者,加制南星、白附子、天麻、僵蠶

·

若食痰者,加萊菔子、枳實、神曲·二陳湯·第14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3、現(xiàn)代運用:

慢性萎縮性胃炎、重型毛細支氣管炎、癲癇、糖尿病、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神經官能癥等屬于濕痰所致者。4、現(xiàn)代研究:本方具有祛痰止咳、滅菌、抗炎、抗腫瘤作用?!ざ悳さ?5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5、衍化方:

本方+當歸、熟地黃

——金水六君煎功用:滋養(yǎng)肺腎,祛濕化痰。主治:肺腎陰虛夾痰證。本方(去烏梅)+南星、枳實

-——導痰湯功用:燥濕化痰、行氣開郁。主治:痰阻氣滯證6、類方比較:二陳湯—杏蘇散第16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溫膽湯第17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竹茹枳實麩炒,去瓤,各二兩陳皮三兩

甘草炙,一兩茯苓一兩半【用法】

上銼散,每服四大錢,水半盞,姜五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溫膽湯·第18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主治】膽胃不和,痰熱內擾證。

上擾心神:虛煩不眠,驚悸不寧。胃氣上逆:嘔吐呃逆。

上蒙清竅:癲癇。

痰熱之征:苔膩微黃,脈弦滑?!静C】膽胃不和,痰熱內擾。

【治法】理氣化痰,清膽和胃。痰熱內阻·溫膽湯·第19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方解】

君:半夏—

化痰散結,降逆和胃。

臣:竹茹—

清膽和胃,止嘔除煩。

半夏配竹茹:化痰清熱兼顧,使痰熱清則無擾心之患?!啬憸さ?0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佐:枳實—

行氣導滯,順氣消痰;橘皮—

理氣化痰;白茯苓—

健脾滲濕以消痰;生姜—

和胃止嘔;大棗—

補中健脾。使:炙甘草—

和中,新疆干果調和諸藥。*配伍要點:半夏+竹茹[方論選錄]·溫膽湯·第21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運用】

1、本方為治膽胃不和,痰熱內擾證的主方。

2、辨證要點:虛煩不眠,胸悶多痰,苔微黃膩,脈弦滑。

3、臨證加減:若痰熱者,加黃連;若肝陽偏亢者,加白芍、代赭石、石決明、天麻、鉤藤若痰熱內擾者,加酸棗仁、龍齒;

·溫膽湯·第22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3、現(xiàn)代運用:精神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顱腦損傷后遺癥、神經官能癥、膽汁返流性胃炎、慢性膽囊炎、冠心病、心肌缺血、室性早搏、心臟低電壓、心臟神經綜合征、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腎功能衰竭、肺炎、小兒哮喘、糖尿病、有機磷中毒后遺癥、多發(fā)性硬化、頸椎病等屬于膽胃不和,痰熱內擾者。·溫膽湯·第23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5、類方比較:二陳湯—溫膽湯·

本方(去竹茹)+人參、熟地、五味子、酸棗仁、遠志

——十味溫膽湯

功用:理氣化痰,養(yǎng)心安神主治:心膽氣虛痰擾證。4、附方:·溫膽湯·第24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

《醫(yī)方考》清氣化痰丸第25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組成】

瓜蔞仁去油陳皮去白黃芩酒炒

杏仁去皮尖枳實麩炒茯苓各一兩

膽南星半夏各一兩半【用法】

·

用姜汁為丸,每服二至三錢,溫開水下?!で鍤饣低琛さ?6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主治】痰熱咳嗽。

肺失宣降:痰稠色黃,咯痰不爽,氣喘,舌紅痰熱壅肺苔黃膩,脈滑數(shù)阻滯氣機:胸膈痞滿,【病機】火熱犯肺,灼津為痰,痰熱互結,阻礙氣機?!局畏ā壳鍩峄担須庵箍?。

·清氣化痰丸·第27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方解】

君:膽南星—

清熱化痰以止咳。

臣:瓜蔞仁—

清肺化痰。制半夏—

燥濕化痰,降逆。

佐:枳實—

下氣消痞。橘紅—

理氣寬中,燥濕化痰。

·枳實配橘紅:“順其氣”,則火降痰消?!す鲜V仁、制半夏配膽南星:化痰清熱之力增強?!で鍤饣低琛さ?8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

茯苓—

健脾滲濕以化痰。黃芩—

清泄肺熱。杏仁—

宣利肺氣,化痰止咳。姜汁—

化痰和胃,解半夏、南星之毒。

·

諸藥配伍,共奏清熱化痰,理氣止咳之效,使熱清火降,氣順痰消,則諸癥則愈。

*配伍要點:膽南星+黃芩+枳實

[方論選錄]·清氣化痰丸·第29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運用】1、本方為治熱痰證之主方。2、辨證要點:咳嗽,痰稠色黃,苔黃膩,脈滑數(shù)。3、臨證加減:

·

若肺熱較盛者,加生石膏,知母

·

若痰多黃稠氣急者,加魚腥草、桑白皮。4、現(xiàn)代運用:

·

肺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聲帶水腫型息肉樣變等屬于痰熱者?!で鍤饣低琛さ?0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貝母瓜蔞散第31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組成】

貝母一錢五分瓜蔞一錢花粉茯苓橘紅桔梗各八分

【用法】

水煎服·貝母瓜蔞散·第32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主治】

燥痰證。燥痰阻肺,肺失清肅:咳嗽,上氣喘促。燥熱津傷:少痰,澀而難出,咽喉干痛,

舌質紅,苔干,脈數(shù)?!静C】

燥熱灼津成痰,燥痰阻肺,肺失清肅?!局畏ā?/p>

潤肺清熱,理氣化痰?!へ惸腹鲜V散·第33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方解】君:川貝母—

清熱化痰,潤肺止咳。臣:瓜蔞—

清肺化痰,滑潤通腸,導痰濁下行。

川貝母配瓜蔞:清潤化痰之力增·貝母瓜蔞散·第34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佐:天花粉—

清熱生津,潤燥化痰。茯苓—

健脾滲濕,以杜生痰之源。橘紅—

理氣化痰,使氣順痰消。桔?!?/p>

宣利肺氣,止咳化痰。*諸藥相合,清潤宣肅,化痰止咳,使肺得清潤而燥痰自化,宣降有權則咳逆自止。

*配伍要點:川貝+瓜蔞

[方論選錄]·貝母瓜蔞散·第35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運用】1、本方為治燥痰證之主方。2、辨證要點:咳嗽咯痰不利,咽喉干燥哽痛,舌紅苔干脈數(shù)。3、臨證加減:若風熱犯肺,加桑葉、杏仁、前胡、牛蒡子若燥熱較甚者,加玄參、麥冬、知母、蘆根若兼聲音嘶啞,痰中帶血者,加沙參、麥冬、白茅根、仙鶴草若痰粘澀而難出者,加膽南、海浮石·貝母瓜蔞散·第36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4.現(xiàn)代運用:

·

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肺氣腫合并感染、慢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屬于燥痰咳嗽者。5.類方比較:貝母瓜蔞散—百合固金湯·貝母瓜蔞散·第37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金匱要略》

苓甘五味姜辛湯第38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組成】

茯苓四兩甘草干姜細辛各三兩五味子半升【用法】

·

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次·苓甘五味姜辛湯·第39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主治】寒痰或寒飲證。肺失宣降:咳嗽痰多,清稀色白,喜唾清涎寒飲阻肺痰飲內停,阻滯氣機:胸膈痞滿;舌苔白滑,脈弦滑。

【病機】寒飲停肺。【治法】溫肺化飲?!ぼ吒饰逦督翜さ?0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方解】

君:干姜—

溫肺散寒以化飲

臣:細辛—

溫肺散寒,溫化寒飲。

佐:茯苓—

健脾滲濕,以杜生痰之源。

五味子—

溫斂肺氣而止咳。使:甘草—

和中調藥

*配伍要點:①細辛、干姜+五味子[方論選錄]·干姜、細辛配五味子:一散一收,使散寒化飲而不傷正,斂肺止咳而不留邪,相反相成,增強溫化痰飲之力。·苓甘五味姜辛湯·第41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運用】1、本方為治寒痰之主方。2、辨證要點:

·

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胸悶喘逆,舌苔白滑。3、臨證加減:若痰多欲嘔者,加半夏若兼沖氣上逆者,加桂枝或沉香4、現(xiàn)代運用:

·

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屬于寒飲咳嗽者。5、類方比較:苓甘五味姜辛湯—小青龍湯·苓甘五味姜辛湯·第42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醫(yī)學心悟》止嗽散第43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組成】

桔梗炒荊芥紫菀蒸

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

甘草炒,十二兩陳皮去白,一斤【用法】

·

共為末,每服三錢,開水調下,食后,臨臥服。初惡風寒,生姜湯調下?!ぶ顾陨ⅰさ?4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主治】

風邪犯肺之咳嗽證。宣降失司,津聚成痰:咳嗽,咯痰不爽。風邪犯肺上襲咽喉:咽癢。邪正相爭:惡風發(fā)熱舌苔薄白,脈浮?!静C】風邪犯肺,宣降失司,津聚成痰?!局畏ā?/p>

止咳化痰,疏風宣肺?!ぶ顾陨ⅰさ?5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方解】君:紫菀—

溫而質潤,善潤肺下氣,祛痰止咳。百部—

溫潤止咳。

臣:白前—

降氣化痰止嗽。桔?!?/p>

開宣肺氣,祛痰利膈。

紫菀配百部:,潤肺化痰,下氣止咳。白前配桔梗:宣降并施,疏利肺氣,化痰止咳?!ぶ顾陨ⅰさ?6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佐:荊芥—

辛散疏風,透邪解表,橘紅—

理氣行痰,使氣順而痰消。生姜—

合荊芥以散風寒而祛邪,合陳皮則降逆和中而化痰。使:甘草—

調和諸藥。*配伍要點:

·

溫潤宣降,化痰止咳,散風解表。

[方論選錄]·止嗽散·第47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運用】

1、本方為治風痰咳嗽之主方。2、辨證要點:咳嗽咽癢,咯痰不爽,微惡寒發(fā)熱,脈浮。3、臨證加減:

·

原書加減法:風寒初起者,加荊芥、防風、蘇葉、生姜若暑氣傷肺,黃連、黃芩、花粉若濕氣生痰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生姜、大棗若燥氣焚金,栝樓、貝母、知母、柏子仁·止嗽散·第48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3.現(xiàn)代運用:

·

呼吸道感染、百日咳、嗜酸性白細胞增多癥、支氣管炎肺炎、感冒等屬于風痰咳嗽者。4.現(xiàn)代研究:

·

本方具有鎮(zhèn)咳、祛痰、平喘、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熱等作用?!ぶ顾陨ⅰさ?9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

半夏白術天麻湯《醫(yī)學心悟》第50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組成】

半夏一錢五分天麻茯苓橘紅各一錢白術三錢甘草五分【用法】生姜一片,大棗一枚,水煎服?!ぐ胂陌仔g天麻湯·第51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主治】風痰上擾證。

脾濕生痰胸脘痞悶,嘔惡,時吐痰涎,痰阻氣滯苔白膩,脈弦滑引動肝風,風痰上擾:眩暈頭痛【病機】脾濕生痰,痰阻風動,風痰上擾。【治法】燥濕化痰,平肝熄風?!ぐ胂陌仔g天麻湯·第52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方解】

君:半夏—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天麻—

平肝熄風而止眩暈。

臣:白術—

健脾燥濕茯苓—

健脾滲濕橘紅—

理氣化痰,和胃止嘔。

佐使:甘草、生姜、大棗—

和中、調藥。*配伍要點:半夏+天麻

[方論選錄]半夏配天麻:化痰熄風以止眩暈。白術配茯苓:健脾祛濕以治痰之本·半夏白術天麻湯·第53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運用】1、本方為治風痰眩暈之代表方。2、辨證要點:眩暈、頭痛、胸悶,口淡,舌苔白滑,脈弦滑。3、臨證加減:若眩暈較甚,加僵蠶、膽南星以加強化痰祛風之效;若頭痛甚者,加白蒺藜、川芎以祛風止痛;氣虛乏力者,加黨參、黃芪以補氣?!ぐ胂陌仔g天麻湯·第54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3、現(xiàn)代運用:

·

癲癇、鼻竇炎、結核性腦膜炎、髙血壓病、神經衰弱、耳源性眩暈、神經性眩暈、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屬于風痰上擾者。4、現(xiàn)代研究:

·

本方具有中樞抑制、鎮(zhèn)靜、抗驚、鎮(zhèn)痛、降壓、擴張血管、鎮(zhèn)咳、祛痰、平喘、保肝利膽等作用?!ぐ胂陌仔g天麻湯·第55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

復習思考題1、祛痰劑分哪幾類?各類的適應證和代表方有哪些?2、分析二陳湯的組成意義及主治,談談如何加減運用?3、苓甘五味姜辛湯中五味子的作用是什么?它與小青龍湯在理法方藥上有何異同?4、清氣化痰丸的組方配伍有何特點?5、祛痰劑配伍健脾、理氣藥意義何在?6、試比較二陳湯與溫膽湯功用,主治之異同。第56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7、試述二陳湯的組成原則。8、試述清氣化痰丸的組成原則。9、試述半夏白術天麻湯的組成原則。10、試比較苓甘五味姜辛湯與小青龍湯功用,主治之異同。11、試比較貝母瓜蔞散與百合固金湯功用,主治之異同。第57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

·以半夏配橘紅為主,既可燥濕化痰,又能理氣和中,功專燥濕痰,而無潤燥及解表的作用,為治痰濕證的總方。凡濕痰而致的咳嗽痰多,胸膈痞悶,惡心嘔吐,頭目眩暈,心悸等證,均可用之。·由二陳湯加蘇葉、枳殼等組成,既可化痰止咳,又可散寒解表,輕宣涼燥,為治涼燥證的代表方。凡外感風寒,痰濕內阻的咳嗽,或秋令外感燥邪,而見惡寒無汗,咳嗽痰稀,口干唇燥之涼燥證,均可用之。均能化痰止咳,用治痰多咳嗽等證。杏蘇散二陳湯第58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5、類方比較

·

以半夏與橘紅為伍,善于燥濕化痰,理氣和中既治生痰之源,又祛痰濕之標,是治痰的總二陳湯方。用治濕痰證而見胸膈痞悶,咳吐白痰,惡心嘔吐,或癭瘤,痰核等證。

·

均可理氣化痰。用治痰證而見痰多,胸悶,心悸,嘔吐等。

·

以半夏配竹茹為主,善除痰熱,清膽除煩,為治痰熱內擾,膽胃不和,虛煩不眠之專方溫膽湯。方名“溫膽”,實質清膽。凡膽怯易驚,虛煩不寧,失眠多夢,嘔吐惡心,或因痰熱而致的癲癇多用。第59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

以貝母配瓜蔞為主,重在潤肺清熱,兼理氣化痰。貝母瓜功效上雖無滋腎降火之效,但潤燥化痰力優(yōu),屬蔞散“潤燥化痰”之劑。常用于肺中燥熱有痰之咳嗽,咯痰不爽,澀而難出,苔白而干等諸證。本方治證只是咳痰難出,而未見陰虛內熱之象。均能潤肺化痰止咳。治療肺陰不足之燥咳,咽喉干燥證。以百合配“二地”為主,功專滋腎保肺,金水并調。百合固其潤燥化痰力雖不及貝母瓜蔞散,但滋補力優(yōu),金湯屬“補陰”之劑。故常用治肺腎陰虧,虛火上炎之咳嗽氣喘,痰中帶血,潮熱,眩暈,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證。

第60頁,共66頁,星期六,2024年,5月4、類方比較:

均能溫肺化飲,平喘止咳。用治寒飲停肺之咳嗽,氣喘,痰多清稀,胸膈痞悶,舌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