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人教版 選修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二節(jié) 燃燒熱 能源(II)卷_第1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 選修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二節(jié) 燃燒熱 能源(II)卷_第2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 選修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二節(jié) 燃燒熱 能源(II)卷_第3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 選修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二節(jié) 燃燒熱 能源(II)卷_第4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 選修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二節(jié) 燃燒熱 能源(II)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化學人教版 選修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二節(jié) 燃燒熱 能源(II)卷姓名:_ 班級:_ 成績:_一、 選擇題 (共21題;共42分)1. (2分) (2016高二上寶應期中) 從2006年1月1日起,江蘇省徐州、連云港、淮安、鹽城、宿遷等蘇北五市已全面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下列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 乙醇汽油是純凈物,汽油是混合物B . 推廣使用乙醇汽油是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C . 推廣使用乙醇汽油是為了減少化石燃料消耗D . 用糧食生產(chǎn)乙醇是開發(fā)新能源的發(fā)展方向2. (2分) (2020合肥模擬) 反應XYZ(H0)分兩步進行:XYW(H0)。下列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總反應過

2、程中能量變化的是( ) A . B . C . D . 3. (2分) 已知反應C(金剛石,s)= C(石墨,s)的焓變H=-Q(Q0),由此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 . 金剛石轉化為石墨的反應是吸熱反應B . 金剛石堅硬而石墨質軟C . 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D . 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4. (2分) (2020高二上荊州期末) 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和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最近設計出生產(chǎn)氫氣的人造樹葉,原理為2H2O(g)2H2(g)O2(g)。有關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 沒有人造樹葉和太陽能的作用該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B . 該反應最終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C . 該反應為充分利用太陽能開辟了

3、廣闊前景D . 氫能是理想的綠色能源5. (2分) (2018高二上陽泉期中) 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生成1 mol H2O(l)放出57.3 kJ熱量。下列過程中放出熱量為57.3 kJ的是( ) A . 1 mol H2SO4與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B . 稀鹽酸與氨水反應生成1 mol H2O(l)C . 稀鹽酸與稀Ba(OH)2溶液反應生成1 mol H2O(l)D . 稀NaOH與98%濃硫酸反應生成1 mol H2O(l)6. (2分) (2018高一下溫州期中) 1克氫氣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142.9 kJ熱,表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

4、. 2H2(g) + O2(g) = 2H2O(l);H = -142.9 kJ/molB . H2(g) + 1/2O2(g) = H2O(l); H = -285.8 kJ/molC . 2H2 + O2 = 2H2O;H = -571.6 kJ/molD . H2(g) + 1/2O2(g) = H2O(g);H = -285.8kJ/mol7. (2分) (2016高二上廣州期末) 人類未來最理想的燃料是( ) A . 煤B . 石油C . 氫氣D . 天然氣8. (2分) (2018高二下新余開學考) 分析下列反應在任何溫度下均能自發(fā)進行的是( ) A . 2N2(g)O2(g)=2

5、N2O(g)H163 kJmol1B . Ag(s) Cl2(g)=AgCl(s)H127 kJmol1C . H2O2(l)= O2(g)H2O(l)H98 kJmol1D . HgO(s)=Hg(l) O2(g)H91 kJmol19. (2分)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在101 kPa時,1 mol H2完全燃燒生成氣態(tài)水,放出285.8 kJ熱量,H2的燃燒熱為285.8 kJmol1B . 測定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時,每次實驗均應測量3個溫度,即鹽酸起始溫度,NaOH起始溫度和反應后終止溫度C . 在101 kPa時,1 mol C與適量O2反應生成1 mol CO時,

6、放出110.5 kJ熱量,則C的燃燒熱為110.5 kJmol1D .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1 若將含0.5 mol H2SO4的濃硫酸與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等于57.3 kJ10. (2分) (2018高一下安平期末) 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反應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C(s)+O2(g)=CO2(g) H1 C(s)+ O2(g)=CO(g) H2S(s)+O2(g)=SO2(g) H3 S(g)+O2(g)=SO2(g) H4H2(g)+ O2(g)=H2O(l) H5 2H2(g)+O2(g)=2H

7、2O(l) H6CaCO3(s)=CaO(s)+CO2(g) H7 CaO(s)+H2O(l)=Ca(OH)2(s) H8A . B . C . D . 11. (2分) (2018高二上許昌期中) 下列不屬于新能源開發(fā)利用的是( ) A . 太陽能熱水器B . 天然氣動力汽車C . 核能發(fā)電D . 風能發(fā)電12. (2分) (2019高一下蛟河期中) 下列對熱化學方程式:2SO2(g)O2(g) 2SO3(g)H1a kJ/mol(a0)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 該熱化學方程式中,物質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a值發(fā)生變化B . 將方程式的系數(shù)縮小1/2,則新方程式的H1/2H1C . 該方程

8、式的逆反應H0D . 開始時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 , 達平衡時,放出a kJ的熱量13. (2分) (2016高二上寧德期中) 為了更好地解決能源問題,人們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另一方面尋找新能源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 ) A . 煤的氣化與液化B . 液體燃料呈霧狀噴出C . 通入大量的空氣D . 將煤塊粉碎14. (2分) (2019高二上鷹潭期末) 化學與社會、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 煤的氣化、液化和干餾都是化學變化,是實現(xiàn)煤的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B . 海水淡化可以解決淡水危機,用光催化分解代替電解水制氫氣可實現(xiàn)節(jié)能環(huán)保

9、C . 我國油品從國IV汽油升級到國V汽油,有助于減少酸雨、霧霾,提高空氣質量D . 天然氣、沼氣和太陽能分別屬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15. (2分) (2018高三下綏化開學考) 下列措施,是為了防止產(chǎn)生霧霾的,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 停止冬季供暖,減少有害物質排放B . 對鍋爐和汽車等產(chǎn)生的有害氣體和煙塵等進行處理C . 退耕還林,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D . 尋找新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16. (2分) (2018高三上邢臺開學考)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 在101kPa時,1molC與適量O2反應生成1molCO時,放出110.5kJ熱量,則C的燃燒熱為110.5kJ/

10、molB . 在101kPa時,1mol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285.8kJ熱量,H2燃燒熱為-285.8kJ/molC . 測定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時,每次實驗均應測量3個溫度,即鹽酸起始溫度、NaOH起始溫度和反應后終止溫度D . 在稀溶液中:H(aq) OH-(aq) = H2O(l);H=-57.3kJ/mol,若將含0.5molH2SO4的濃硫酸與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等于57.3kJ17. (2分) (2019高二上遼源期中) 下列燃燒反應的反應熱是燃燒熱的是:( ) A . H2(g)+1/2 O2(g)=H2O(g)H1B . C(s)+1/2

11、O2(g)=CO(g)H2C . S(s)+O2(g)=SO2(g)H3D . H2S(g)+1/2O2=S(s)+H2O(l)H418. (2分) (2015高二下武漢期中) 運用有關概念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 能夠完全電離的電解質稱為強電解質,如硫酸、鹽酸、氫氧化鈉等是強電解質B . 1mol甲烷燃燒放出的熱量為CH4的燃燒熱C . 中和反應都有鹽和水生成,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都屬于中和反應D . 風能是正在探索的新能源之一,它是太陽能的一種轉換形式,具有不穩(wěn)定19. (2分) 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 . 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H=57.3 kJmol1

12、 , 則H2SO4和Ca(OH)2反應的中和熱H=114.6kJmol1B . 已知CO(g)的燃燒熱是283.0 kJmol1 , 則2CO2(g)=2CO(g)+O2(g)H=+566.0 kJmol1C . 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D . 1 mol甲烷燃燒生成氣態(tài)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熱量就是甲烷的燃燒熱20. (2分) 根據(jù)熱化學方程式S(l)O2(g)=SO2(g)H293.23kJmol1 , 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 S(s)O2(g)=SO2(g),反應放出的熱量大于293.23kJmol1B . S(g)O2(g)=SO2(g),反應放出的熱量小于29

13、3.23kJmol1C . 1mol SO2的鍵能的總和大于1mol硫和1mol氧氣的鍵能之和D . 1mol SO2的鍵能的總和小于1mol硫和1mol氧氣的鍵能之和21. (2分) (2017高二上寧波期中) 2C(s)+O2(g)=2CO(g)H=221.0kJmol1 , 這個熱化學方程式表示( ) A . 2g碳燃燒生成一氧化碳時放出221.0kJ的熱量B . 2mol碳燃燒生成一氧化碳時吸收221.0kJ的熱量C . 2mol固體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2mol一氧化碳氣體時放出221.0kJ的熱量D . 12g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時放出221.0kJ的熱量二、 填空題 (共4題;共

14、22分)22. (6分) (2019高二上遼源期中) 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 H2(g) O2(g)=H2O(l) H285.8 kJ/molH2(g) O2(g)=H2O(g) H241.8 kJ/molC(s) O2(g)=CO(g) H110.5 kJ/molC(s)O2(g)=CO2(g) H393.5 kJ/mol回答下列問題:(1) 上述反應中屬于放熱反應的是_。 (2) H2的燃燒熱為_,C的燃燒熱為_。 (3) 燃燒10 g H2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的熱量為_。 (4) CO的燃燒熱為_,其熱化學方程式為_。 23. (6分) 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是破壞1 mol物質中的化學鍵所消耗的能量

15、(kJ): 物質Cl2Br2I2HClHBrHIH2能量(kJ)243193151432366298436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回答(1)(5)題。(1) 下列物質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_。 A . H2B . Cl2C . Br2D . I2(2) 下列氫化物中,最穩(wěn)定的是_。 A . HClB . HBrC . HI(3) 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答:_。 (4) 相同條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別與氫氣反應,當消耗等物質的量的氫氣時,放出或吸收的熱量最多的是_。 24. (4分) (2018高二上清流期中) 肼( )可作為火箭發(fā)動機的燃料,N

16、H3與NaClO反應可得到肼。 (1) 實驗室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制備氨氣的化學方程式:_; (2) 已知:N2(g)+2O2(g)=N2O4(l)H1195kJmol1N2H4(l) +O2(g)= N2(g) +2H2O(g)H2534kJmol1寫出液態(tài)肼和N2O4(l)反應生成N2和水蒸氣的熱化學方程式:_(3) 已知斷裂1 mol化學鍵所需的能量(kJ)如下:NN為942、O=O為498、N-N為154、H-O 為464、請根據(jù)N2H4(l) +O2(g)= N2(g) +2H2O(g) H2534kJmol1中數(shù)據(jù)計算斷裂1 molN-H鍵所需的能量(kJ)是:_; (4) 寫出NH

17、3與NaClO反應得到肼的化學方程式:_; 25. (6分) (2018高一下黑龍江期末) 當前能源危機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開源節(jié)流是應對能源危機的重要舉措。 (1) 下列做法不利于能源“開源節(jié)流”的是_(填字母)。 A . 開發(fā)太陽能、水能、風能等新能源,減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 . 研究采煤、采油新技術,提高產(chǎn)量以滿足工業(yè)生產(chǎn)的快速發(fā)展C . 大力發(fā)展農(nóng)村沼氣,將廢棄的秸稈轉化為清潔高效的能源D . 減少資源消耗、增加資源的重復使用和資源的循環(huán)再生 (2) 金剛石和石墨均為碳的同素異形體,它們在氧氣不足時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氣充足時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反應中放出的熱量如圖所示。則在通常狀況下,金剛石和石墨相比較,_(填 “金剛石”或“石墨”)更穩(wěn)定,石墨的燃燒熱H_。 (3) N2、O2分子中化學鍵的鍵能分別是946 kJ/mol、497kJ/mol。已知:N2(g)O2(g)2NO(g) H180.0 kJ/mol。NO分子中化學鍵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