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中興切換技術方案分冊_第1頁
華為和中興切換技術方案分冊_第2頁
華為和中興切換技術方案分冊_第3頁
華為和中興切換技術方案分冊_第4頁
華為和中興切換技術方案分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華為和中興切換技術華為和中興切換技術方案方案技術技術分冊分冊 V1.00 (試行稿)(試行稿) 中國電信集團網(wǎng)絡優(yōu)化中心中國電信集團網(wǎng)絡優(yōu)化中心 二零零九年一月二零零九年一月 編寫說明:編寫說明: 為指導 CDMA 網(wǎng)絡邊界切換,集團公司制定了中國電信 CDMA 網(wǎng)絡邊界切換技術方案 ,對各種場景 下的邊界切換方法進行了說明。 參與編制單位: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無線網(wǎng)絡優(yōu)化中心;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廣東研究院;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廣東無線網(wǎng)絡優(yōu)化中心;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廣東分公司; 中興通訊公司; 華為公司。 編制歷史: 版本更新日期修改更新說明 文檔 狀態(tài) V1.02009-1-9 羅萍、楊華導

2、、黃俊、歐正東、明 權、朱俊青 初稿 V1.12009-1-11 楊華導 增加第五點:經(jīng)驗 修改稿 V2.0 修改稿 V2.1 修改稿 V2.2 修改稿 V3.0 成文 目目 錄錄 1.組網(wǎng)簡介.3 2.核心網(wǎng)數(shù)據(jù)配置方法.4 2.1.華為核心網(wǎng).4 2.1.1.數(shù)據(jù)收集.4 2.1.2.切換信令鏈路上的配置.4 2.1.3.切換話路上的配置(TDM 方式下的切換).5 2.1.4.注意事項.7 2.2.中興核心網(wǎng).7 2.2.1.數(shù)據(jù)收集.7 2.2.2.中興 MSCe 上的數(shù)據(jù)配置.8 3.無線網(wǎng)絡數(shù)據(jù)配置方法.15 3.1.華為無線網(wǎng)絡數(shù)據(jù)配置.15 3.1.1.數(shù)據(jù)收集.15 3.1.

3、2.同頻硬切換數(shù)據(jù)配置.16 3.1.3.HTC 硬切換數(shù)據(jù)配置.17 3.2.中興無線網(wǎng)絡.18 3.2.1.配置 BSS 對接參數(shù).18 3.2.2.配置 BSS 的鄰接小區(qū).18 3.2.3.配置小區(qū)切換參數(shù).20 3.2.4.設置鄰接小區(qū).21 3.2.5.增加載頻鄰區(qū).21 4.硬切換的參數(shù)說明.22 4.1.華為.22 4.2.中興.24 5.切換經(jīng)驗總結.26 1.組網(wǎng)簡介.3 2.核心網(wǎng)數(shù)據(jù)配置方法.4 2.1.華為核心網(wǎng).4 2.1.1.數(shù)據(jù)收集.4 2.1.2.切換信令鏈路上的配置.4 2.1.3.切換話路上的配置(TDM 方式下的切換).5 2.1.4.注意事項.7 2.

4、2.中興核心網(wǎng).7 2.2.1.數(shù)據(jù)收集.7 2.2.2.中興 MSCe 上的數(shù)據(jù)配置.8 3.無線網(wǎng)絡數(shù)據(jù)配置方法.15 3.1.華為無線網(wǎng)絡數(shù)據(jù)配置.15 3.1.1.數(shù)據(jù)收集.15 3.1.2.同頻硬切換數(shù)據(jù)配置.16 3.1.3.HTC 硬切換數(shù)據(jù)配置.17 3.2.中興無線網(wǎng)絡.18 3.2.1.配置 BSS 對接參數(shù).18 3.2.2.配置 BSS 的鄰接小區(qū).18 3.2.3.配置小區(qū)切換參數(shù).20 3.2.4.設置鄰接小區(qū).21 3.2.5.增加載頻鄰區(qū).21 4.硬切換的參數(shù)說明.22 4.1.華為.22 4.2.中興.24 5.切換經(jīng)驗總結.26 1. 組網(wǎng)簡介組網(wǎng)簡介 華

5、為華為 MSCe 中興中興 MSCe 華為華為 BSC 中興中興 BSC 華為華為 BTS 中興中興 BTS 華為華為 MGW 中興中興 MGW HSTP/ LSTP 話路(TDM 承載) MAPMAP 軟件版本:軟件版本: MSCeCSOFTX3000 V100R006C02B059SPH003 iGWBiGWBV300R001C45B003 SP07 UMGUMG8900 V200R007C05B048SP12 SIWFSIWFV300R001C03B021 HLRe9820 V900R006C01B025 BSCBSC6680-OMCV300R006C03B015 華為 BTSCDMA

6、BTS-OMCV400R006C05B016 MSCeV2.05.20 MGWV2.05.20 HLReV3.00.44 BSCV18.20.02+P01 中興 BTSV18.20.02+P01 尋址方式:尋址方式:DPCSSN 2. 核心網(wǎng)數(shù)據(jù)配置方法核心網(wǎng)數(shù)據(jù)配置方法 2.1. 華為核心網(wǎng)華為核心網(wǎng) 2.1.1.2.1.1.數(shù)據(jù)收集數(shù)據(jù)收集 1) 切換目標局點的目的信令點碼 2) 相鄰 MSCID(包括 SID=切換目標局的系統(tǒng)識別碼和 SWNO=”切換目標局的交換機號”) 3) 相鄰位置區(qū)小區(qū)信息(LAI、CI) ,需要和 MSCID 對應起來 4) MAP 電路的 CIC 信息(要求兩

7、端配置一致) 5) 切換關系的局向的中繼群信息 2.1.2.2.1.2.切換信令鏈路上的配置切換信令鏈路上的配置 1、現(xiàn)網(wǎng)配置背景現(xiàn)網(wǎng)配置背景 由于切換的信令交互涉及到 MAP 層的信令交互,由于現(xiàn)網(wǎng)中存在切換關系的 E 口交互走 的是 GT 大匹配方式,并沒有配置 SCCP 層的數(shù)據(jù)和 M3UA/MTP3 層的數(shù)據(jù),所以也是需要 增加這部分的數(shù)據(jù)配置。 2、配置思路、配置思路 根據(jù)上述分析,鏈路上的數(shù)據(jù)配置主要分為兩大部分: (1)SCCP 層的數(shù)據(jù)配置: 由于切換局點的“目的信令點”必然是已知的,所以本次配置是基于 DPC+SSN 的尋 址方式,不需要配置 GT 數(shù)據(jù); (2)MTP3/M

8、3UA 層的數(shù)據(jù)配置: 由于現(xiàn)網(wǎng)中各 MSC 到 LSTP 的鏈路已經(jīng)打通,所以信令鏈路采用窄帶鏈路的方式配置 MTP3 層的數(shù)據(jù),同時將到對局的鏈路路由指到到 LSTP 的路由上。 3、配置腳本范例、配置腳本范例 (1)MTP3 層的數(shù)據(jù)配置 配置到切換目標局點的目的信令點 6) ADD N7DSP: DPNM=切換目標局 MSC 名稱, DPC=切換目標局點的目的信令點碼 , OPC=本局點碼, PRT=ITU; 將到切換目標局點的信令路由指到 LSTP 的鏈路集上,這樣切換的信令就可以通過到 LSTP 的鏈路進行交互,不必另外配置鏈路數(shù)據(jù) 7) ADD N7RT: LSNM=本局到 ST

9、P 的鏈路集名稱, DPNM=切換目標局點的目的信令點碼 ; (2)配置 SCCP 層數(shù)據(jù): 增加到切換目標局點的 SCCP 層目的信令點 ADD SCCPDSP: DPNM=切換目標局 MSC 名稱, NI=CN, DPC=切換目標局點的目的信令點 碼, OPC=本局點碼; 增加到切換目標局點的 SCCP 子系統(tǒng) ADD SCCPSSN: SSNNM=到切換目標局的 SCMG 子系統(tǒng)名稱, NI=CN, SSN=SCMG, SPC= 切換目標局點的目的信令點碼, OPC=本局點碼; ADD SCCPSSN: SSNNM=到切換目標局的 MSC 子系統(tǒng)名稱, NI=CN, SSN=MSC, S

10、PC=切 換目標局點的目的信令點碼, OPC=本局點碼; ADD SCCPSSN: SSNNM=到切換目標局的 MSC 子系統(tǒng)名稱, NI=CN, SSN=MAP, SPC=切 換目標局點的目的信令點碼, OPC=本局點碼; 2.1.3.2.1.3.切換話路上的配置(切換話路上的配置(TDM 方式下的切換)方式下的切換) 1、應用背景、應用背景 主要應用于 MSC 之間走的是 TDM 的方式。 2、實現(xiàn)思路、實現(xiàn)思路 TDM 方式下的切換需要單獨配置 MAP 直達電路,除了需要物理上的直連電路以外,還需要 進行相應的數(shù)據(jù)配置。 3、數(shù)據(jù)配置:、數(shù)據(jù)配置: (1)配置具有切換關系的相鄰 MSCI

11、D 的信息: ADD BORDMSCID: SID=切換目標局的系統(tǒng)識別碼, SWNO=切換目標局的交換機號, OFN=切換目標局的局向名稱, WITHMSCID=FALSE, BGNAME=LOCAL; (2)配置具有切換關系的相鄰位置區(qū)小區(qū)信息: ADD LAICGI: CGI=相鄰位置區(qū)小區(qū)信息 LAC, LAICAT=LAI, LAITY=NBVLR(注意這個參(注意這個參 數(shù)標識了該位置區(qū)是相鄰的位置區(qū),并不是本位置區(qū))數(shù)標識了該位置區(qū)是相鄰的位置區(qū),并不是本位置區(qū)), SID=這個相鄰的位置區(qū)所屬的 MSC 的系統(tǒng)識別碼, SWNO=這個相鄰的位置區(qū)所屬的 MSC 的交換機號; A

12、DD LAICGI: CGI=相鄰位置區(qū)小區(qū)信息 LAC+CI, LAICAT=CGI, LAITY=NBVLR, SID=這 個相鄰的小區(qū)所屬的 MSC 的系統(tǒng)識別碼, SWNO=這個相鄰的小區(qū)所屬的 MSC 的系統(tǒng)識別 碼; (3)配置具有切換關系的局向的中繼群信息: 8) ADD MAPTG: TGN=切換關系的局向的中繼群信息, TGIDX=不需要配置,自動分配, MN=模塊號的分配, SOPC=本局的點碼, SDPC=切換目標局的信令點碼, CPN=使用 統(tǒng)一的一個電路池; 注注: 切換模塊號的分配原則和之前的中繼電路等的模塊號分配原則一致,請各局點按照之前切換模塊號的分配原則和之前

13、的中繼電路等的模塊號分配原則一致,請各局點按照之前 的分配原則順序分配下去!的分配原則順序分配下去! (4)配置切換電路的屬性,各 MAPTKC 屬于哪個 MAPTG,則相應的電路的模塊號就屬于 那個 TG 中的模塊號; ADD PCMPORT (5)配置切換的電路: ADD MAPTKC: TGN=電路所歸屬的中繼群名稱, SCIC=需要和對端協(xié)商具體的切換 CIC 的 范圍(從收集到的 CIC 中獲?。? ECIC=需要和對端協(xié)商具體的切換 CIC 的范圍(從收集到 的 CIC 中獲取), SCF=FALSE(電路的偶控、奇控,也是需要和對端協(xié)商的), TID=TID 的 值需要根據(jù)實際的

14、連線來計算出具體的 TID 的值; 2.1.4.2.1.4.注意事項注意事項 1、 MAP 電路需要特別注意 InterMSCCircuitID 這個信元,用來標識 2 個 MSC 之間切換 所使用的 MAP 中繼電路,華為 MSC 默認群內電路號范圍為 0-31,其他廠商(朗訊、 北電、愛立信、貝爾等)MSC 群內電路號范圍為 0-255。 2、 兩側的 CIC 要一致,同時在配置切換數(shù)據(jù)前需要和對局協(xié)商對端的 MAP 中繼群號不 能大于 15,因為華為 MSC 的 MAP 電路 CIC 是根椐對端局送過來的中繼群號和群內電 路號數(shù)出來的, CIC=對端的中繼群號*256+群內電路號,由于

15、CIC 范圍為 0-4095,所 以中繼群號不能大于 15。 2.2. 中興核心網(wǎng)中興核心網(wǎng) 2.2.1.2.2.1.數(shù)據(jù)收集數(shù)據(jù)收集 3、獲取華為的信令點碼、GT、MSCID,若華為一個 MSCe 下掛多個 MGW 有多個 MSCID,則需獲取與中興區(qū)域有切換關系的華為 MGW 對應的 MSCID; 如: 對方 MSCe 信令點碼對方 MSCe GT對方 SID對方 SwitchNum 253-98-5951001383410 4、獲取華為側參與切換的小區(qū) CI(IS-41)列表; 如: 小區(qū) CI 值(IS-41)對方 SID對方 SwitchNum 193771383410 193781

16、383410 193791383410 .1383410 5、中興與華為約定切換中繼的編碼值,對應切換信令中的 Trunk Group Number 和 Trunk Member Number ,中興 MSCe 對 Trunk Group Number 可取任意值,Trunk Member Number 取值范圍為 131,對應一條 2M 中繼的 31 個時隙; 如: Trunk Group Number Trunk Member Number 切換中繼 12131 切換中繼 23131 若切換區(qū)話務量較小,用 1 條切換中繼即可,下文中的切換實例只使用 1 條切換中繼。 2.2.2.2.2.

17、2.中興中興 MSCe 上的數(shù)據(jù)配置上的數(shù)據(jù)配置 中興 MSCe 數(shù)據(jù)配置順序為鄰接局配置出局路由鏈配置切換局配置中繼配置路 由配置修改出局路由鏈配置GT 配置。 在進行數(shù)據(jù)配置前,首先進行數(shù)據(jù)規(guī)劃: 切換局名稱切換局號切換中繼路由鏈切換中繼路由組 華為廣州 MSCe6(惠州)561681681 1、局向配置局向配置 打開 配置管理/局配置/鄰接局配置,添加對端 MSCe 的局向配置: (一般用 24 位信令點碼,鄰接局內部中必須選擇 MSC/VLR,若通過 STP 進行信令轉 接,則選擇準直聯(lián)方式,MSC 編碼處填寫對端 MSCe 的 GT 號碼) 打開協(xié)議配置/7 號配置/MTP 配置/信

18、令局向配置中,添加新增局向的路由(若非直 聯(lián),一般選用到 STP 的信令路由) 打開協(xié)議配置/7 號配置/SSN 配置中,添加對端 MSCe 局向的 SSN=5 等,使對端 MSCe 局向 SSN 配置中有如下 SSN 配置: 若 MSCe 之間通過 STP 進行信令轉接,則 STP 局向對應的 SSN 配置中也添加 SSN=5。 2、路由鏈配置路由鏈配置 打開中繼管理配置/出局路由鏈配置,增加一個新的路由鏈路號,直達路由組選 0, 電路標識選擇“切換中繼”: 3、切換局向配置切換局向配置 打開移動數(shù)據(jù)配置/切換局配置,新增一個新的切換局配置,切換電路路由鏈選擇上 一步中創(chuàng)建的路由鏈,MSC

19、接入號碼填寫對方 MSCe 的 GT 號碼,尋址方式填寫 SPC 或 GT,與華為 MSCe 對接,使用 SPC 尋址方式: 在它局小區(qū)配置中,添加對方參與硬切換的小區(qū)列表: 4、切換中繼配置切換中繼配置 打開中繼管理配置/中繼組配置,添加一個新的切換中繼組,電路標識選擇“切換電 路” ,網(wǎng)關節(jié)點號選擇 中興 MGW 在中興 MSCe 上的節(jié)點號: 將物理切換中繼添加到新增的中繼組中: (PCM 號對應信令中的 Trunk Group Number,網(wǎng)關 PCM 號為中興 MGW 上的電路編號) 5、路由配置路由配置 打開中繼管理配置/中繼路由配置,為上一步中的中繼組添加一個出局路由號: 新增

20、一個路由組,路由 1 選擇上一步創(chuàng)建的路由號: 6、路由鏈修改、路由鏈修改 修改步驟 2 創(chuàng)建的路由鏈的路由組的組成,將直達路由組從 0 修改成步驟 5 創(chuàng) 建的的路由組: 7、GT 配置配置 打開協(xié)議配置/SCCP 配置/主被叫 GT 翻譯數(shù)據(jù)中,在翻譯選擇子 2 中增加對方 MSCe GT 的號碼分析數(shù)據(jù),若與華為 MSCe 對接,選路指示位選擇按“DPC+SSN 選路選路 “: 在 GT 源地址變化中,添加對方 MSCe 局向的 GT 地址變化: 3. 無線網(wǎng)絡數(shù)據(jù)配置方法無線網(wǎng)絡數(shù)據(jù)配置方法 3.1. 華為無線網(wǎng)絡數(shù)據(jù)配置華為無線網(wǎng)絡數(shù)據(jù)配置 3.1.1.3.1.1.數(shù)據(jù)收集數(shù)據(jù)收集

21、需要中興提供的數(shù)據(jù): 參數(shù)名BTSID CI PNPN_INCLACSIDNIDMSCID 數(shù)據(jù)格 式 十進制十進制十進制十進制十六進制十進制十進制十六進 制 注意:中興 CI 到華為 CI 的換算方法: 中興的 CI 中已經(jīng)包含了 CELL ID 以及 SECTOR ID;其轉換到華為的數(shù)據(jù)配置。 CN (CELL ID ) =(中興提供的 CI)轉換為 16 進制后,從左開始的 3 位轉換為 10 進制。 SCTID (SECTOR ID ) =(中興提供的 CI)轉換為 16 進制后,最右邊的一位轉化為 10 進 制。 將中興提供的 CI 轉換為 16 進制后,提供給華為核心網(wǎng)。 3.1

22、.2.3.1.2.同頻硬切換數(shù)據(jù)配置同頻硬切換數(shù)據(jù)配置 1、增加外部基站。命令:【ADD OUTBTSINF】 ADD OUTBTSINF: BTSID=7623,BTSNM=清遠興仁; 2、增加外部載頻。命令:【ADD OUTCDMACH】 ADD OUTCDMACH: BTSID=7623, CN=1295, SCTID=1, BNDCLS=BC800, ARFCN=283,TYP=CDMA2000, PN=150, LAC=0 x0031, MSCID=0 x360F01, BSCIP=1.1.2.2, SID=13839, NID=65535, VHOTP=SHO, DHOTP=SHO

23、, IFBCDMACH=NO; ADD OUTCDMACH: BTSID=7623, CN=1295, SCTID=2, BNDCLS=BC800, ARFCN=283,TYP=CDMA2000, PN=318, LAC=0 x0031, MSCID=0 x360F01, BSCIP=1.1.2.2, SID=13839, NID=65535, VHOTP=SHO, DHOTP=SHO, IFBCDMACH=NO; ADD OUTCDMACH: BTSID=7623, CN=1295, SCTID=3, BNDCLS=BC800, ARFCN=283,TYP=CDMA2000, PN=486,

24、 LAC=0 x0031, MSCID=0 x360F01, BSCIP=1.1.2.2, SID=13839, NID=65535, VHOTP=SHO, DHOTP=SHO, IFBCDMACH=NO; 配置外 BSC 的同頻硬切換目標載頻信息。注意要將字段“語音呼叫支持的切換類型”和“數(shù) 據(jù)呼叫支持的切換類型”配置為“只支持硬切換”,這樣系統(tǒng)才會發(fā)出硬切換判決。否則,如果 配置成“支持軟切換”的話,系統(tǒng)將會向該載頻發(fā)起軟切換判決。在增加外部載頻時,最好將 外部載頻的經(jīng)緯度信息正確填寫,這樣 BSC 就可以根據(jù)經(jīng)緯度來判斷漏配鄰區(qū)了。 3、配置同頻相鄰關系。命令:【ADD NBRCDMAC

25、H】 ADD NBRCDMACH: CCDMACH=1-1-0-283-0, NBRCDMACHS=7623-1295-1-283-0, SFFLAG=SINGLE, DFFLAG=NULL, NBFLAG=SINGLE; ADD NBRCDMACH: CCDMACH=1-1-0-283-0, NBRCDMACHS=7623-1295-2-283-0, SFFLAG=SINGLE, DFFLAG=NULL, NBFLAG=SINGLE; ADD NBRCDMACH: CCDMACH=1-1-0-283-0, NBRCDMACHS=7623-1295-3-283-0, SFFLAG=SINGLE

26、, DFFLAG=NULL, NBFLAG=SINGLE; 應當將外 BSC 相鄰載頻配置成本 BSC 相應載頻的同頻鄰區(qū);這樣 BSC 才能將將外 BSC 的 PN 通過鄰區(qū)列表消息發(fā)給手機,手機檢測到該 PN 強度超過 T_ADD 時,上報 PSMM 消 息,如果強度符合同頻硬切換參數(shù)表中設定的門限時,發(fā)起同頻硬切換。 4、配置同頻硬切換算法開關。命令:【MOD PHOALG】 MOD PHOALG: CN=1, SCTID=0, CRRID=0, SFHHOSW=ON; 應當將需要進行同頻硬切換的源載頻的同頻硬切換開關設置為開。 5、配置同頻硬切換觸發(fā)參數(shù)。命令:【MOD HHOSF】

27、MOD HHOSF: CN=1, SCTID=0, CRRID=0, THHOSFRELTHRS=1, THHOSFRTD=0; TADDHHOSF:同頻硬切換服務載頻門限,軟切換目標激活集的強度需要低于該參數(shù)。 THHOSFABSTHRS:同頻硬切換目標載頻門限,同頻硬切換目標激活集的強度需要高 于此參數(shù)。 THHOSFRELTHRS:同頻硬切換相對門限,同頻硬切換目標激活集的強 度需要比軟切換目標激活集的強度高于此參數(shù)。 通過修改以上 3 個參數(shù),可以達到調整硬切換觸發(fā)的難易程度的目的。通常情況下, THHOSFRELTHRS 越小,則同頻硬切換越容易觸發(fā);THHOSFRELTHRS 越大

28、,則同頻硬 切換越難觸發(fā)。 3.1.3.3.1.3.HTC 硬切換數(shù)據(jù)配置硬切換數(shù)據(jù)配置 增加實驗站 0 扇區(qū)的 HTC 載波,頻點為 201,命令【ADD CBTSSECTORCARRIER】 ADD CBTSSECTORCARRIER: BTSID=1, LOCALCELLID=1, LOCALSECTORID=0, CRRID=2, TRMID=0, CPLID=0, HPBFLG=NO; ADD CDMACH: CN=1, SCTID=0, CRRIDLST=2, ARFCNLST=201, TYP=CDMA2000, IFBCDMACH=NO, CCLMFLG=NO, ECCLMFL

29、G=NO, IFTCDMACH=YES, AUTODWNCDMACH=NO; 設置 HTC 載頻的 CDMA 信道號為 283 頻點,命令【MOD SCHM】 MOD SCHM: SUBITEM=CRR_CLASS, CN=1, SCTID=0, CRRID=2, CDMABSN=283, EXTCDMABSN=283; 刪除 HTC 的尋呼信道,命令【RMV PCH】 RMV PCH: CN=1, SCTID=0, CRRID=2; 修改 HTC 的導頻增益,命令【MOD PLTCH】 MOD PLTCH: CN=1, SCTID=0, CRRID=2, PLTCHGAIN=-20; 添加外

30、部載頻,命令【ADD OUTCDMACH】 ADD OUTCDMACH: BTSID=5085, CN=85, SCTID=1, ARFCN=283, TYP=CDMA2000, PN=27, LAC=0 x0001, BNDCLS=BC800, MSCID=0 x00010B, BSCIP=1.1.1.1, SID=13831, NID=0, VHOTP=HHO, DHOTP=HHO, IFBCDMACH=YES; ADD OUTCDMACH: BTSID=5085, CN=85, SCTID=2, ARFCN=283, TYP=CDMA2000, PN=195, LAC=0 x0001,

31、BNDCLS=BC800, MSCID=0 x00010B, BSCIP=1.1.1.1, SID=13831, NID=0, VHOTP=HHO, DHOTP=HHO, IFBCDMACH=YES; ADD OUTCDMACH: BTSID=5085, CN=85, SCTID=3, ARFCN=283, TYP=CDMA2000, PN=363, LAC=0 x0001, BNDCLS=BC800, MSCID=0 x00010B, BSCIP=1.1.1.1, SID=13831, NID=0, VHOTP=HHO, DHOTP=HHO, IFBCDMACH=YES; 打開實驗站 0 扇

32、區(qū)基本載波的偽導頻硬切換算法開關,命令【MOD PHOALG】 MOD PHOALG: CN=1, SCTID=0, CRRID=0, BEACONSW=ON; 配置外部偽導頻為其鄰區(qū),命令【ADD NBRCDMACH】 ADD NBRCDMACH: CCDMACH=1-1-0-283, NBRCDMACHS=5085-85-1-283, SFFLAG=SINGLE, DFFLAG=NULL, NBFLAG=SINGLE; ADD NBRCDMACH: CCDMACH=1-1-0-283, NBRCDMACHS=5085-85-2-283, SFFLAG=SINGLE, DFFLAG=NULL

33、, NBFLAG=SINGLE; ADD NBRCDMACH: CCDMACH=1-1-0-283, NBRCDMACHS=5085-85-3-283, SFFLAG=SINGLE, DFFLAG=NULL, NBFLAG=SINGLE; 增加外部偽導頻的目標載頻為 HTC 載頻,命令【ADD BCDMACHTRG】 ADD BCDMACHTRG: CCDMACH=5085-85-1-283, NBRCDMACHS=1-1-0-160; ADD BCDMACHTRG: CCDMACH=5085-85-1-283, NBRCDMACHS=1-1-0-160; ADD BCDMACHTRG: CC

34、DMACH=5085-85-1-283, NBRCDMACHS=1-1-0-160; 實驗站 0 扇區(qū) HTC 載波的手機輔助硬切換開關,命令【MOD PHOALG】 MOD PHOALG: CN=1, SCTID=0, CRRID=2, MAHHOSW=ON; 修改硬切換參數(shù),命令【MOD HHOMA】 MOD HHOMA: CN=1, SCTID=0, CRRID=2, RELTHRS=6, STRTSRCHRTD=10, STOPSRCHRTD=8; 增加 HTC 的異頻單邊鄰區(qū),命令【ADD NBRCDMACH】 ADD NBRCDMACH: CCDMACH=1-1-0-160, NBRCDMACHS=5085-85-1-283, SFFLAG=NULL, DFFLAG=SINGLE, NBFLAG=NUL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