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系統(tǒng)-核醫(yī)學.ppt_第1頁
內分泌系統(tǒng)-核醫(yī)學.ppt_第2頁
內分泌系統(tǒng)-核醫(yī)學.ppt_第3頁
內分泌系統(tǒng)-核醫(yī)學.ppt_第4頁
內分泌系統(tǒng)-核醫(yī)學.ppt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分泌系統(tǒng)顯像見習,內分泌系統(tǒng)見習,教學目的 掌握甲狀腺顯像常見圖像類型、圖像分析及報告書寫。 重點 常見甲狀腺疾病的影像表現(xiàn)及特點。 難點 甲狀腺結節(jié)鑒別診斷、分析。,甲狀腺靜態(tài)顯像,甲狀腺顯像臨床應用,了解甲狀腺的位置、大小、形態(tài)與功能狀態(tài) 異位甲狀腺的診斷 甲狀腺結節(jié)功能及性質的判斷 尋找甲狀腺癌轉移灶,評價131I治療效果 甲狀腺術后殘留組織及其功能的估計 甲亢131I治療前估算甲狀腺重量 判斷頸部判斷頸部腫塊與甲狀腺的關系 甲狀腺炎的輔助診斷,位置:頸前正中,氣管兩側 大?。好咳~長約4.5cm,寬約2.5cm,厚約1.5cm, 成人正常甲狀腺重約20-25g。 形態(tài):“蝴蝶型”或H型

2、,分左右兩葉,有時峽部缺如。 放射性分布:均勻,邊緣規(guī)整,邊緣及峽部組織較薄顯像劑分布較淡。,圖像分析-正常圖像,Normle,異常圖像,圖像分析及影像描述四大要素 位置異常:異位甲狀腺 大小異常:增大/縮小 形態(tài)異常:不規(guī)則/不完整 放射性分布異常:彌漫性分布/局灶性分布,甲狀腺靜態(tài)顯像圖像分析及報告書寫,1、了解患者病史及診療過程;觸診甲狀腺;相關輔助檢查 2、圖像分析與報告書寫內容: 1) 位置、形態(tài)、大小、放射性分布 2) 甲狀腺影像與唾液腺、口腔或周圍頸部軟組織本底放射性分布的比較。 3)甲狀腺重量 4)平面顯像不能明顯診斷,必要時加斷層融合顯像。影像描述順序:SPECT CT SP

3、ECT/CT 5)如復查,與前片比較。 3、診斷意見,正常甲狀腺 甲亢、治療前后比較 甲減 亞急性甲狀腺炎 甲狀腺結節(jié):“熱、溫、涼、冷”結節(jié)以及SPECT/CT斷層融合 甲狀腺親腫瘤顯像 異位甲狀腺顯像 131I全身顯像 甲狀旁腺顯像,常見圖像類型及報告書寫,病史:患者,女,48歲,反復心悸、胸悶6個月。臨床提示高血壓病、糖尿病。輔檢:甲功TT3,其余正常。行ECT所示:,影像學表現(xiàn): 甲狀腺雙葉顯影清晰,位置、大小、形態(tài)未見明顯異常,邊緣完整,放射性分布均勻,基本正常,其內未見明顯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損或濃聚灶??谇伙@影清,周圍軟組織本底放射性分布基本正常。 甲狀腺重約 26.0g 。,診斷

4、意見: 甲狀腺雙葉大小及攝取功能正常。,病史:患者,女,27歲,怕熱、多汗、多食、易饑、手抖11月。輔檢:甲功TH、TSH,行ECT所示:,診斷意見: 甲狀腺雙葉彌漫性腫大,攝锝功能增高,符合甲亢影像改變征象。,影像學表現(xiàn): 甲狀腺顯影清晰,位置正常,雙葉腺影明顯增大,形態(tài)飽滿,邊緣規(guī)整,大小分別約6.62.8cm(R)、5.62.6cm (L),放射性分布彌漫性增高??谇荒:@影,周圍軟組織本底放射性分布低于正常。 甲狀腺重約56.9g。,病史:患者,女,外院確診甲亢并行131I治療后3個月,癥狀好轉,近1個月乏力、易困、體重增加4Kg。輔檢:TH、TSH;復查ECT所示:,影像學表現(xiàn): 甲

5、亢131I治療后:甲狀腺顯影尚清,位置正常,雙葉腺影縮小,形態(tài)尚規(guī)則,大小分別約3.61.9cm(R)、3.21.9cm (L),放射性分布稀疏減低,分布大致均勻??谇伙@影較清晰,軟組織本底放射性分布高于正常。 甲狀腺重約13.7g 。,診斷意見: 甲亢131I治療后:甲狀腺雙葉明顯縮小,攝锝功能減低。,131I治療前,131I治療后,病史:患者,女,29歲,怕熱多汗、多食易饑、手抖伴頸粗3年。診斷Graves甲亢,行131I治療后4月。復查甲功正常,復查ECT:,影像學表現(xiàn): 甲亢131I治療后:甲狀腺顯影清晰,位置、形態(tài)、大小未見明顯異常,雙葉大小分別約4.41.9cm(R)、4.52.0

6、cm (L),放射性分布均勻,未見明顯異常放射性稀疏減低、缺損或濃聚影??谇伙@影清,頸部周圍軟組織本底放射性分布正常。甲狀腺重約24.8g。 與前片對比:甲狀腺雙葉腺影較前明顯縮?。ㄔ谞钕僦丶s34.6g。),放射性攝取水平較前明顯減低,基本正常。,診斷意見: 甲亢131I治療后:甲狀腺雙葉大小及攝锝功能基本正常。,病史:患者,男、46歲,甲亢131I治療后3個月復查,體重明顯增加,乏力、易困,腹脹2周。復查:,131I治療前,131I治療后,影像學表現(xiàn): 甲亢131I治療后:甲狀腺顯影不清,甲狀腺床區(qū)放射性分布與周圍軟組織本底大致相當??谇伙@影清,頸部軟組織本底放射性分布高于正常。 與前片對

7、比:甲狀腺雙葉放射性攝取水平較前明顯減低。,診斷意見: 甲亢131I治療后:甲狀腺雙葉攝锝功能明顯減低。,病史:患者,女,34歲,確診Graves甲亢,行131I治療后7月,癥狀好轉,仍感心悸、乏力、多汗。復查甲功TH,TSH,復查ECT:,131I治療前,131I治療后,影像學表現(xiàn): 甲亢131I治療后:甲狀腺顯影清晰,位置正常,右葉腺影稍增大,形態(tài)稍飽滿;左葉腺影大小、形態(tài)基本正常,雙葉大小分別約5.12.5cm(R)、4.32.1cm (L),雙葉放射性分布彌漫性增高。頸部周圍軟組織本底放射性分布正常。甲狀腺重約28.5g。 與前片對比:甲狀腺雙葉腺影較前明顯縮?。ㄔ谞钕僦丶s72.9g

8、),放射性攝取水平較稍減低。,診斷意見: 甲亢131I治療后:甲狀腺右葉仍稍腫大,雙葉攝锝功能仍增高。,病史:患者,女,28歲,心悸、乏力2周。查體:甲狀腺度腫大,峽部稍腫大,質硬,壓痛。輔檢:甲功示TH稍增高,TSH ;攝碘率降低,行ECT所示:,影像學表現(xiàn): 甲狀腺床區(qū)可見雙葉模糊影像,輪廓辨認不清,放射性分布明顯稀疏降低,稍高于周圍軟組織本底。頸部其余位置未見放射性異常分布影。雙側唾液腺及口腔顯影清晰,軟組織本底放射性分布高于正常。,診斷意見: 甲狀腺雙葉攝锝功能減低,結合臨床:考慮亞急性甲狀腺炎,病史:患者,女,40歲,甲狀腺右葉切除術后1月,影像學表現(xiàn): 甲狀腺右葉切除術后:甲狀腺右

9、葉床區(qū)未見影像,左葉顯影清晰,位置、大小、形態(tài)未見明顯異常,放射性分布均勻,基本正常。頸部軟組織本底放射性分布正常。,診斷意見: 1.甲狀腺右葉缺如:為術后改變; 2.甲狀腺左葉大小及攝取功能正常。,病史:患者,女,49歲,體檢發(fā)現(xiàn)頸前腫物2個月。查體:甲狀腺右葉可及一大小約2.01.5cm結節(jié),質中,無壓痛,可隨吞咽上下移動,活動佳。輔檢:FT3、FT4,TSH 0.10;B超甲狀腺右葉實性結節(jié)。行ECT所示:,影像學表現(xiàn): 甲狀腺位置正常,形態(tài)失常,右葉上極見類圓形放射性分布稍增高影,邊界較清,與臨床觸及右葉結節(jié)處位置相符,余部右葉及左葉放射性分布明顯稀疏減低,邊緣欠清??谇荒:@影,周圍

10、軟組織本底放射性分布大致正常。,診斷意見: 甲狀腺右葉上極“熱結節(jié)”:考慮為功能自主性甲狀腺腺瘤可能性大。,定位相,病史:患者,女,47歲,頸前腫物2年。輔檢:TH稍TSH 0.10;B超甲狀腺右葉實性結節(jié)。,SPECT/CT,影像學表現(xiàn): SPECT:甲狀腺位置正常,形態(tài)失常,右葉下部見一類圓形放射性分布增高影,與臨床捫及右葉結節(jié)位置相符;余部右葉及甲狀腺左葉放射性分布明顯稀疏減低,邊緣欠清。口腔顯影清,軟組織本底放射性分布稍低于正常。 SPECT/CT:CT示甲狀腺右葉增大,實質內見一大小約332215mm類圓形稍高密度影,邊界清,CT值約115HU;左葉大小、形態(tài)未見明顯異常,實質未見明

11、顯異常密度改變。氣管受壓稍向左偏。,診斷意見: 甲狀腺右葉增大,中下部“熱結節(jié)”:考慮功能自主性甲狀腺腺瘤可能性大。,病史:患者,女,40歲,發(fā)現(xiàn)頸前腫大1年。查體:甲狀腺腫大,左葉下極可及一結節(jié),無壓痛,活動可;輔檢:B超示甲狀腺雙葉明顯腫大,左葉實性結節(jié)。行ECT所示:,影像學表現(xiàn): 甲狀腺顯影清晰,位置正常,雙葉腺影明顯增大,形態(tài)失常,邊緣完整,左葉中下部見類圓形影,邊界尚清,其放射性分布與周圍甲狀腺組織大致相當,與臨床捫及左葉結節(jié)處位置一致。口腔顯影清,周圍軟組織本底放射性分布正常。,診斷意見: 甲狀腺雙葉增大,左葉中下部結節(jié)為“溫結節(jié)”。,病史:患者,女,45歲,發(fā)現(xiàn)頸前腫物伴隱痛1

12、月余。輔檢:甲功正常;B超示甲狀腺右葉實性占位,結甲?甲狀腺Ca?為了解結節(jié)性質行ECT所示:,影像學表現(xiàn): 甲狀腺雙葉顯影清晰,位置正常,雙葉腺影稍狹長,右葉下極放射性分布稍稀疏,邊界欠清,與臨床捫及右葉下極結節(jié)位置相符;余部右葉及及左葉放射性分布大致正常。 口腔顯影,組織本底放射性分布基本正常。,診斷意見: 甲狀腺右葉下極結節(jié)為“涼結節(jié)”,建議進一步檢查。,病史:患者,男,73歲,頸部腫物5年。查體:甲狀腺右葉明顯腫大,質硬,邊界不清,輕壓痛,活動欠佳;輔檢:甲功正常;B超示胸骨后甲狀腺腫。行ECT所示:,影像學表現(xiàn): 甲狀腺影像清,位置正常,右葉腺影明顯增大,形態(tài)失常,中下外側部見大小約

13、3.63.2cm類圓形放射性分布缺損區(qū),邊界尚清,與臨床捫及右葉結節(jié)處位置相符;左葉腺影大小、形態(tài)未見明顯異常,放射性分布大致均勻??谇伙@影清晰,軟組織組織本底放射性分布正常。,診斷意見: 甲狀腺右葉中下外側部結節(jié)為冷結節(jié),建議進一步檢查。,良性結節(jié)-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術后病理-甲狀腺多發(fā)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影像學表現(xiàn): SPECT:甲狀腺顯影清,位置正常,雙葉腺影明顯增大,形態(tài)失常,放射性分布不均勻,雙葉內可見不規(guī)則放射性分布明顯稀疏或缺損區(qū),邊界欠清。 SPECT/CT:CT示甲狀腺體積增大,形態(tài)失常,與周圍組織分界清,實質密度不均勻,內見多發(fā)大小不一結節(jié)狀低密度影,部分邊界不清,密度不均勻,最

14、大結節(jié)大小約3.02.22.1cm,CT值10-42Hu,邊界尚清;雙葉實質內見多發(fā)斑片狀鈣化影。氣管未見明顯受壓偏移。融合圖像示甲狀腺多發(fā)低密度結節(jié)區(qū)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損。,診斷意見: 甲狀腺增大,多發(fā)“冷-涼結節(jié)”,結合CT融合圖像考慮甲狀腺多發(fā)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建議進一步檢查。,術后病理-甲狀腺峽部乳頭狀癌并頸部淋巴結轉移,惡性結節(jié)-甲狀腺癌,影像學表現(xiàn): SPECT:甲狀腺顯影不清,形態(tài)失常,僅見雙葉淺淡放射性分布影,臨床觸及峽部區(qū)腫物放射性分布缺損。 SPECT/CT:CT示甲狀腺體積增大,形態(tài)失常,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峽部見大小約3.12.82.5cm類圓形結節(jié)影,密度不均勻,內見不

15、規(guī)則更低密度壞死區(qū),邊緣呈破殼樣鈣化灶,雙葉實質內見多發(fā)混合密度結節(jié)影,邊界不清,部分結節(jié)內見細顆粒狀鈣化影。左頸部見多發(fā)不規(guī)則軟組織密度影邊界欠清。融合圖像示甲狀腺峽部結節(jié)放射性缺損,雙葉結節(jié)區(qū)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損。,診斷意見: 甲狀腺增大,多發(fā)“冷-涼結節(jié)”并左頸部淋巴結腫大:考慮甲狀腺惡性腫瘤可能性大,建議進一步檢查。,病史:患者,女,70歲,頸前腫物10余年,咳嗽伴呼吸困難1月。查體:甲狀腺右葉明顯腫大,質硬,活動差。輔檢:B超提示甲狀腺實性占位。行ECT所示:,甲狀腺99mTcO4-顯像,甲狀腺99mTc-MIBI顯像 早期相,甲狀腺99mTc-MIBI顯像 延遲相,影像學表現(xiàn): 9

16、9mTcO4-顯像:甲狀腺影像清,位置正常,雙葉腺影增大,形態(tài)失常,右葉外側部巨大結節(jié)處放射性分布缺損,邊緣不清;余部甲狀腺放射性分布大致均勻。 99mTc-MIBI顯像早期相:原99mTcO4-顯像示甲狀腺右葉放射性分布缺損區(qū)見放射性明顯填充,形態(tài)不規(guī)則。 99mTc-MIBI顯像延遲相:甲狀腺右葉仍見明顯放射性分布,余部甲狀腺放射性較早期相明顯消退。,診斷意見: 甲狀腺右葉結節(jié)親腫瘤顯像陽性:考慮結節(jié)為惡性腫瘤可能性大。,異位甲狀腺,病史:中年女性,舌根部腫物3年。輔檢:甲功正常。,131I 顯像,ANT,POST,SPECT/CT斷層融合圖像,影像學表現(xiàn): SPECT:甲狀腺床區(qū)未見腺體

17、顯影,舌根部見一結節(jié)狀放射性異常攝131I灶。 SPECT/CT:CT示舌根部見一大小約2.41.9cm軟組織密度結節(jié)影,邊界尚清,密度欠均勻,內見斑片狀稍高密度影。頸前中部未見甲狀腺組織密度影。SPECT/CT融合圖像示舌根部軟組織密度結節(jié)區(qū)見放射性分布攝取,頸前中部未見放射性分布影。,診斷意見: 1.舌根部異常攝碘灶:考慮為異位甲狀腺。 2.甲狀腺床區(qū)未見甲狀腺組織影像。,病史:頸前腫物2年。查體:頸前中上部觸及一大小約22cm 腫物,質較硬,無壓痛,可隨吞咽上下活動。輔檢:甲功正常。為鑒別腫物性質,行ECT所示:,定位相,影像學表現(xiàn): 甲狀腺雙葉顯影清,位置、形態(tài)、大小未見明顯異常,輪廓

18、完整,放射性分布大致均勻,未見明顯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損或濃聚灶。臨床捫及頸前中上部腫物未見攝取放射性,其放射性分布與周圍軟組織本底大致相當。,診斷意見: 1.甲狀腺雙葉大小及攝取功能正常。 2.頸前中上部腫物考慮為甲狀腺外組織。,131I治療全身顯像,131I治療劑量5天后,131I診斷劑量24h后,影像學表現(xiàn): 甲狀腺癌131I治療后復查:原甲狀腺床區(qū)團狀攝碘灶已完全消退;口腔、胃腸及膀胱區(qū)可見生理性放射性分布影像;頸部及其余部位未見明顯放射性異常分布影。,診斷意見: 甲狀腺癌131I治療后:全身顯像未見明確攝碘灶。,病史:患者,男,58歲,甲狀腺癌術后8年,曾3次大劑量131I治療,自行停

19、替代治療藥物1年,乏力,水腫、胸悶半年。甲功:TT3 TT4TSH100,口服131I 5mCi后24小時行全身顯像,如下圖:,影像學表現(xiàn): 甲狀腺癌治療后:于頸部、縱隔區(qū)、雙肺、左腹部等可見多發(fā)大小不等團狀、片狀異常放射性濃聚灶。胃腸及膀胱去生理性性放射性分布。,診斷意見: 全身多處異常攝碘灶:考慮甲狀腺癌多發(fā)轉移瘤,建議行大劑量131I治療。,甲狀旁腺顯像,PTH稍高于正常,頸部B超未見異常,臨床甲旁亢?,影像學表現(xiàn): 99mTc-MIBI早期相:甲狀腺雙葉顯影清晰,放射性分布均勻;頸部及上胸部未見異常放射性分布濃聚影。 99mTc-MIBI延遲相:甲狀腺影像基本消退,甲狀腺床區(qū)及頸部其余部位未見明顯局灶性放射性分布濃聚影。 次日99mTcO4-甲狀腺顯像:甲狀腺顯影清,位置、形態(tài)、大小正常,邊界清晰,輪廓完整,放射性分布均勻,未見局灶性放射性分布異常。,診斷意見: 99mTc-MIBI顯像未見甲狀腺旁腺組織顯影。,患者,35歲,四肢無力,PTH,血鈣,血磷,X線示骨質疏松,全身骨顯像呈“頭盔征”,甲狀旁腺顯像,CT示甲狀腺邊界清,密度未見異常,甲狀腺中下部后方見一團狀軟組織密度影,邊界清。,影像學表現(xiàn): 99mTc-MIBI早期相:甲狀腺顯影清晰,甲狀腺右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