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脫氮工藝(全).ppt_第1頁
污水脫氮工藝(全).ppt_第2頁
污水脫氮工藝(全).ppt_第3頁
污水脫氮工藝(全).ppt_第4頁
污水脫氮工藝(全).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污水脫氮工藝介紹(全),1. 水體中氮素的來源與危害,2. 氮素污染控制,3. 生物脫氮原理,4. 生物脫氮技術(shù),內(nèi)容提要,5. 生物脫氮新工藝,1. 水體中氮素的來源,水體中氮素的來源與危害,自然來源,人類活動,水體,污染源,水體中氮素的來源與危害,2. 氨氮廢水的工業(yè)來源,水體中氮素的來源與危害,有機氮廢水的工業(yè)來源及其濃度,2. 氨氮廢水的工業(yè)來源,水體中氮素的來源與危害,氨氮廢水的工業(yè)來源及其濃度,2. 氨氮廢水的工業(yè)來源,水體中氮素的來源與危害,氨氮廢水的工業(yè)來源及其濃度,2. 氨氮廢水的工業(yè)來源,水體中氮素的來源與危害,氨氮廢水的工業(yè)來源及其濃度,3. 氮在水體中的存在形態(tài),水體中

2、氮素的來源與危害,有機氮,無機氮,水體中氮素的來源與危害,總氮 (TN),凱氏氮 (TKN) = 有機氮 + 氨氮,水污染控制中經(jīng)常提到的幾個術(shù)語,TN = TKN + NOx-N,水體中氮素的來源與危害,4. 氮素污染的危害,造成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eutrophication)現(xiàn)象;,1998年渤海灣赤潮,2004年6月浙江近海,2009年中國近海赤潮情況,海洋赤潮發(fā)生的原因,20世紀末中國海洋水質(zhì),水體中氮素的來源與危害,4. 氮素污染的危害,增加了給水處理的成本; 例如:加氯消毒810gCl2/gNH3-N,引起水體缺氧;,14gN,64gO2,每氧化1gNH4-N為NO3-N,共需要氧4

3、.57g,水體中氮素的來源與危害,氨氮對水生生物有毒,游離氨1mg/L,游離氨Free Ammonium,25時,氨的離解常數(shù)為1.810-5,水體中氮素的來源與危害,pH和溫度的升高將增強氨氮的毒性?,水體中氮素的來源與危害,硝酸鹽影響人類健康,硝酸鹽(NO3-N),亞硝酸鹽(NO2-N),高鐵血紅蛋白癥,胃癌等,氨氮的濃度及其相應的毒理作用,自然來源,人類活動,大氣降 水 降 塵,非市區(qū)徑流,生物固氮,城市污水,浸濾液,大氣沉降,地表徑流,水體,氮素污染控制,1. 廢水脫氮技術(shù),氮素污染控制,物化法,生物法,吹脫(氣提)法,基本原理:將水中的游離氨轉(zhuǎn)移到氣體(空氣或蒸汽)中去。,氨吹脫工藝

4、的三個條件: 提高pH,一般用NaOH; 在吹脫塔中反復形成水滴,減小表面張力,增大接觸面積。 氣體循環(huán),增大濃度差;,影響氨氣從水中向氣體中轉(zhuǎn)移的因素: 水氣界面處的表面張力; 水和氣體中氨的濃度差。,沉淀池,空氣吹脫法工藝流程圖:,空氣吹脫法(ammonia stripping),pH調(diào)節(jié)池,進水,氨和尾氣,出水,空氣,排泥,CaO或NaOH,吹脫塔,氨水蒸餾工藝流程圖以焦化廢水為例:,蒸氨供料槽,調(diào)節(jié)池,NaOH30%,pH,113蒸汽,103氨氣,NH3-N4000mg/L,NH3-N250mg/L,生化,換熱,冷卻,蒸氨塔,pH=8.5-9,氣提法,冷卻,3035,106,重要的工藝

5、參數(shù): (1)pH=10.5-11.5; (2)水力負荷:2.4-7.2m3/(m2.h); (3)氣液比:填料高度6m時,G/L=2200-2300; (4)蒸汽用量:0.1253 t蒸汽/ 1m3水 泡罩塔:0.08 t蒸汽/1m3水, 浮閥塔:0.13 t蒸汽/1m3水。,空氣吹脫(氣提)法,低濃度氨氮廢水:室溫下空氣吹脫; 高濃度氨氮廢水:蒸汽吹脫。,1.0MPa蒸汽價格在180-200元/噸,折點加氯法法(breakpoint chlorination),基本原理:,折點加氯法法(breakpoint chlorination),重要工藝參數(shù): (1)準確控制氯投加量: 理論投氯量(

6、以氯氣計):NH3-N=7.6:1 實際投加量(以氯氣計)通常為: (8:1)-(10:1) (2)控制pH,控制反應副產(chǎn)物NO3-和NCl3; 控制pH在中性條件下進行。,(3)反應時間:1min;,離子交換法(Ion exchange),基本原理:,廢水中的NH4+與陽離子交換樹脂中的陽離子進行交換。 對NOx-和有機氮沒有效果。,常用的離子交換劑:沸石(Zeolite),沸石是含水的鈣、鈉以及鋇、鉀的硅鋁酸鹽礦物, 一般用化學式(M, N2)OAlO3 nSiO2 mH2O表示。 廢水中的NH4+與沸石中的M+, N2+進行交換。,國產(chǎn)沸石有:斜發(fā)沸石(Clinoptilolite) 絲

7、光沸石(Mordenite),離子交換法(Ion exchange),斜發(fā)沸石對不同陽離子的選擇交換順序如下:,離子交換法(Ion exchange),工藝流程:,再生液貯槽,進水(二級處理+過濾),出水,沸石 離子 交換柱,吹 脫 塔,補充再生液,空氣,空氣和NH3,Na+或Ca2+,NH4+,NH4+,Na+或Ca2+,離子交換法(Ion exchange),重要工藝參數(shù): (1)pH=48; (2)空床速度(SV), SV=Q/V Q,流量,m3/h; V,吸附柱體積,m3; SV=510h-1 ,與沸石粒徑有關(guān)。 (3)沸石粒徑:0.81.7mm; (4)床深:0.91.8m; (5)

8、進入吸附柱的SS35mg/L;,磷酸氨鎂(MAP)沉淀法,基本原理:,常用藥劑: (1)Mg(OH)2+H3PO4; (2)MgHPO4 3H2O; (3)MgO+磷酸鹽,(MAP),為了降低藥劑費用,所得MAP 可通過堿性熱解,除回收氨外,形成的磷酸鈉鎂可以再次作為沉淀劑,用來去除廢水中的氨氮。,MgNH4PO46H2O +NaOH MgNaPO4+ NH3 +7 H2O,鳥糞石(struvite),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磷酸氨鎂(MAP)沉淀法,重要工藝參數(shù): (1)pH=8.59.5; (2)理想的投加比例(摩爾比): MgHPO4 3H2O : NH

9、4+-N = 1.52.0 Mg(OH)2+H3PO4 Mg(OH)2 : NH4+-N = 4:1 H3PO4 : Mg(OH)2 = 1.5:1,MAP為堿式鹽,在酸性條件下易溶解,沉淀反應最好在較高的pH下進行。但是,若pH9.5,MAP會釋放出刺鼻的氣味。,物化法脫氮的比較,常用物化法脫氮技術(shù)比較,生物法脫氮的基本原理,有機氮,生物法脫氮的基本原理,1。氨化作用(Ammonification),氨化作用無論在好氧還是厭氧,中性、酸性還是堿性環(huán)境中 都能進行,只是作用的微生物種類不同、作用的強弱不一,2。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如果不考慮硝化過程中硝化細菌的增殖,硝化過程

10、的氧化反應式為:,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1.每氧化1gNH4+-N為NO3-N需要消耗堿度7.14g(以CaCO3計)(100/14=7.14),注:每氧化14gNH4+-N為NO3-N,產(chǎn)生2molH+,需要1mol的CaCO3(分子量為100)來中和。,2.不計細菌增值,每氧化1gNH4-N為NO3-N,共需要氧4.57g。,1gNH4+-N,1gNO3-N,堿度7.14g(以CaCO3計),需要氧4.57g,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硝化反應動力學,生物硝化反應的動力學模型可用Monod公式表示:,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20條件下硝化菌的

11、Monod參數(shù),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亞硝酸菌和硝酸菌,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硝化段中含碳有機基質(zhì)濃度與總氮(TKN)的比例將直接影響活性污泥中硝化菌所占的比例.,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BOD5/TKN與活性污泥中硝化細菌含量的關(guān)系,摘自馬文漪、楊柳燕,環(huán)境微生物工程.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影響硝化反應的環(huán)境因素,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影響硝化反應的環(huán)境因素,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1gNH4+-N,1gNO3-N,堿度7.14g(以CaCO3計),需要氧4.57g,硝化作用(Nitrificatio

12、n),SRT15d,生物法脫氮的基本原理,2。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1。氨化作用(Ammonification),3。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 ),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生物反硝化的總反應式如下:,由式(1-7)計算,轉(zhuǎn)化1g NO2-N為N2時,需要有機物(以BOD表示)1.71g 316/(214)=1.71。 由式(1-8)計算,轉(zhuǎn)化1g NO3-N為N2時,需要有機物(以BOD表示)2.86g 516/(214)=2.86。 還原1gNO2-N或NO3-N均可產(chǎn)生3.57g堿度(以CaCO3計) (50/14),硝化過程中消耗

13、的堿度有近50%得到回收。,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反硝化過程中需要的有機物總量可按下式估算:,C=2.86NO3-N+1.71NO2-N+DO,式中: C 反硝化需要的有機物總量, 按BOD5計(mg/L); NO3-N污水中硝態(tài)氮的濃度(mg/L); NO2-N污水中亞硝態(tài)氮的濃度(mg/L); DO污水中溶解氧的濃度(mg/L)。,如果廢水中缺少有機碳源,則應補加有機物,一般投加甲醇,這是因為甲醇分解的產(chǎn)物是CO2與H2O,不殘留任何難降解的中間產(chǎn)物。,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反硝化細菌大量存在于污水處理系統(tǒng)中。 反硝化細菌是兼性細菌,在無分子

14、氧的條件下,它們能利用NO2和NO3中的N+5和N+3作為能量代謝中的電子受體,O-2作為受氫體生成H2O和OH堿度,有機物作為碳源及電子供體提供能量并得到氧化穩(wěn)定。,在有分子態(tài)DO存在時,它們氧化分解有機物,利用分子氧作為最終電子受體;,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影響反硝化反應的環(huán)境因素,1gNO3-N,1gN2,產(chǎn)生堿度3.57g(以CaCO3計),需要碳源 BOD/TKN4,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DO0.5mg/L,常用生物脫氮技術(shù),生物脫氮工藝,多級污泥系統(tǒng),單級污泥系統(tǒng),三級,二級,A/O, 氧化溝, SBR,多級污泥系統(tǒng)生物脫氮工藝,優(yōu)點

15、:有機物降解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分別在各自反應器內(nèi)生長繁殖,環(huán)境條件適宜,反應速度快而且比較徹底,可以獲得相當好的BOD5去除效果和脫氮效果。 缺點:該流程構(gòu)筑物和設(shè)備多,造價高,運行管理復雜,且需要外加碳源,運行費較高,一般應用不多。,兩級生物脫氮系統(tǒng),主要缺點:該流程仍然較復雜,出水有機物濃度也不能保證十分理想。,單級污泥系統(tǒng)生物脫氮工藝,主要缺點:要取得滿意的脫氮效果,必須保證足夠大的混合液回流比,通常在14倍的進水流量,這勢必增加運行費用,缺氧(Anoxic)/好氧(Aerobic)脫氮工藝簡稱A/O脫氮工藝:,單級污泥系統(tǒng)生物脫氮工藝,主要缺點:污泥負荷比較低,污泥齡較長,占地面積較

16、大。,氧化溝(Oxidation Ditch)生物脫氮工藝,單級污泥系統(tǒng)生物脫氮工藝,主要缺點:占地面積大,設(shè)備利用率較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A/O脫氮工藝,主要設(shè)計參數(shù):1. 有機負荷:Ns=0.10.7kgBOD/(kgMLSS.d); 2. 總氮負荷:NTN30d。,污水脫氮工藝選擇,考慮的因素: 1. 廢水的性質(zhì); 2. 出水要求; 3. 經(jīng)濟性。,目前常用的廢水脫氮工藝: 1. 生物脫氮法; 2. 氨氮吹脫; 3. 折點氯化法; 4. 離子交換法。,污水脫氮工藝選擇,各種生物脫氮組合工藝及其應用范

17、圍,原廢水,O,A,處理出水,CH3OH,N2,原廢水,O2,A,處理出水,CH3OH,N2,O1,BarHz工藝,原廢水,O,A,處理出水,A,原廢水,O,處理出水,A,(Spector工藝),CH3OH,N2,原廢水,A2,O,處理出水,A1,原廢水,A,O,處理出水,厭,水解池,CH4,UASBEGSB,CH4,N2,N2,生物脫氮新工藝,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藝,厭氧氨氧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藝,好氧反硝化,其它方法,生物脫氮新工藝,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藝(Shortcut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有機氮,(氨化),氨化菌,NH4+-N,(亞硝化),NO2-N,亞硝酸菌+O2,硝酸菌+O2,(反硝化),NO3-N,NO2-N,N2,(碳源),(碳源),生物脫氮新工藝,厭氧氨氧化(ANAMMOX)工藝(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SHARONANAMMOX組合工藝具有耗氧量少、污泥產(chǎn)量少、不需外加碳源等優(yōu)點,是迄今為止最簡捷的生物脫氮工藝,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成為當前生物脫氮領(lǐng)域內(nèi)的一個研究重點。,生物脫氮新工藝,生物脫氮新工藝,SHARON反應器1組;19.5 m,H=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