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道功能衰竭診治進展_第1頁
急性腸道功能衰竭診治進展_第2頁
急性腸道功能衰竭診治進展_第3頁
急性腸道功能衰竭診治進展_第4頁
急性腸道功能衰竭診治進展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急性腸道功能衰竭診治進展,基 本 概 念,MODS 常并發(fā)于重癥感染、急性重型胰腺炎、創(chuàng)傷、燒傷、病理產(chǎn)科、大手術后、血型不合輸血、暴發(fā)性肝炎等,病死率高達60%以上,其中腸功能損傷的發(fā)生率為58.2%, 同時它又是 啟動MODS 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臨床意義,腸道功能衰竭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腸道消化吸收障礙、腸道運動功能減退、腸屏障功能受損,從而發(fā)生腸道細菌過度繁殖和/或菌群失調(diào),細菌及內(nèi)毒素易位,終致誘發(fā)、加劇MODS/MOF。,國內(nèi)外研究,Irving(1956):“功能性腸道減少,不能滿足食物的消化吸收” Fleming與Remington(1981):“腸道功能下降至難以維持消化、吸收營養(yǎng)的

2、最低需要量” Carrico(1986):腸道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征的啟動器官 Deitch(1992)的診斷標準:腸衰竭為腹脹,不耐受食物5天以上;應激性潰瘍出血與急性膽囊炎 Wilmore(1996):在應激病人,腸是中心器官之一 1999年以來,盛志勇院士、黎介壽院士、蔣朱明教授等發(fā)表多篇文章,腸衰竭的分型,一型:小腸長度絕對減少,如SBS 二型:小腸實質(zhì)廣泛損傷,如炎性腸病、放射性損傷等 三型:急性腸衰竭,見于嚴重感染、創(chuàng)傷、大出血等所致的MODS時,以腸道運動功能受損,腸黏膜屏障功能障礙為主,小腸粘膜,小腸粘膜(縱切),小腸粘膜(橫切),小腸絨毛的結構,腸粘膜上皮及細胞緊密聯(lián)接,細

3、胞 屏 障,正常大鼠腸粘膜細胞連接,結構完整清晰。(常規(guī)電鏡31500),正常大鼠腸粘膜細胞緊密連接,網(wǎng)狀結構均勻整齊,條索數(shù)目無明顯減少 (冷凍蝕刻電鏡60000),細 胞 屏 障,正常大鼠腸粘膜細胞緊密連接,網(wǎng)狀結構均勻整齊,條索數(shù)目無減少 (冷凍蝕刻電鏡60000),正常大鼠末端回腸硝酸鑭染色,細胞間隙正常,無硝酸鑭的顆粒 (透視電鏡 X6000),中間連接及縫隙連接明顯水腫、增寬少(常規(guī)電鏡31500),縫隙連接輕度增寬(常規(guī)電鏡31500),肝硬化,微生態(tài)制劑治療后,細胞間緊密連接,條索數(shù)目減少,疏密不一,部分斷離,出現(xiàn)游離終端(冷凍蝕刻電鏡 45000),細胞間緊密連接,條索數(shù)目和

4、層數(shù)無明顯減少,網(wǎng)狀結構基本正常(冷凍蝕刻電鏡 35000),急性重癥胰腺炎,治療后,末端回腸硝酸鑭染色,出現(xiàn)硝酸鑭的顆粒 (透視電鏡 X8000),末端回腸硝酸鑭染色,病變加重,細胞間隙明顯增寬 (透視電鏡 X10000),肝大部切除(70) 術后6小時,肝大部切除(70) 術后12小時,韓德五等,2003,粘液屏障,化學屏障粘液、消化液、消化酶,胰蛋白酶 溶菌酶 膽汁 糖蛋白和糖脂,胃,腸,主要成分為糖蛋白及脂質(zhì) 覆蓋上皮表面,防止細菌內(nèi)毒素侵襲 糖蛋白可粘附細菌并將細菌包繞在SIg-A中 脂質(zhì)部分還是氧自由基清除劑 具有抗酸性,粘液屏障,免疫 屏 障,免疫屏障,腸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 由漿

5、細胞分泌的 SIgA 和 GALT ( 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構成 包括T細胞、巨噬細胞、漿細胞、微皺褶細胞(microfold cell,M細胞)等。,粘 膜 免 疫 功 能,微 生 態(tài) 屏 障,厭氧菌(log n/g) 需氧菌(log n/g) 總 數(shù)10.03+0.67 總數(shù) 8.09+0.55 擬 桿 菌8.51+0.83 腸桿菌 7.22+0.67 雙歧桿菌6.73+1.08 腸球菌 6.23+0.6 乳酸桿菌5.31+1.12 酵母菌 4.44+0.6,優(yōu)勢菌為專性厭氧菌,約占腸道細菌總數(shù)的99%,腸道正常菌群400余種,占人體微生物總量的

6、78%,腸道正常菌群分布,粘膜近層:雙歧桿菌、乳酸桿菌 (膜菌群) 粘膜中層:類桿菌、消化鏈球菌、 韋榮氏鏈球菌、優(yōu)桿菌 粘膜遠層:大腸桿菌、腸球菌 (腔菌群),原籍菌群,外籍菌群,益生菌的黏附方式,通過糖類和糖蛋白來黏附, 其黏附力最強; 嗜酸性乳桿菌依靠糖類、二價鈣離子來黏附; 雙歧桿菌通過脂磷壁酸(LTA)、完整肽聚糖(WPG)、多糖(PS)完成與腸上皮細胞的黏附。,胃腸動力屏 障,胃腸動力屏障,正常小腸電圖,異常腸電圖,腸道屏障功能的檢測方法,腸粘膜通透性 (1)尿乳果糖/甘露醇(L/M)排泄比 (2)血漿D-乳酸水平 (3)血漿二胺氧化酶(DAO)活性 (3)24小時尿99mTc-D

7、TPA排泄率 血漿內(nèi)毒素 胃腸粘膜pH值胃腸粘膜缺血 血漿谷氨酰胺含量(GLN)-腸粘膜修復能力 24小時鋇條排出率腸動力 大便球桿比值菌群失調(diào),腸道是MODS的啟動器官,腸功能損傷 1.消化吸收障礙 2.腸道運動障礙 3.黏膜屏障受損,細菌、內(nèi)毒素移位,細胞因子、炎癥介質(zhì)作用,MODS發(fā)生發(fā)展,細菌過度繁殖、遷移,腸衰竭患者較無腸衰竭患者病情嚴重度高(109例MODS),腸衰竭患者較無腸衰竭患者病死率高,急性腸道衰竭時病理生理改變,腸粘膜屏障受損 腸道菌群失調(diào) 胃腸運動功能失調(diào) 腸道細菌及內(nèi)毒素移位,腸粘膜屏障受損,尿L/M增加,腸粘膜屏障受損(78例),病人分組,P0.05,輕 中 重 死

8、亡,血漿DAO活性升高,P0.05,血漿D-乳酸含量增加,P0.05,腸生物屏障損傷,SIRS患者腸道微生態(tài)紊亂,表現(xiàn)為腸道厭氧菌總數(shù)減少,以雙歧桿菌為主。,正 常 對 照,P0.01,輕,中,重,死亡,腸道菌群失調(diào)(40例),腸運動功能失調(diào),休克大鼠胃腸電快波頻率降低,頻率(次/分),正常對照,正常對照,正常對照,休克大鼠,休克大鼠,休克大鼠,P0.01,P0.05,P0.05,休克大鼠胃腸電快波振幅指數(shù)降低,振幅指數(shù)(ul/min),正常對照,正常對照,正常對照,休克大鼠,休克大鼠,休克大鼠,P0.05,P0.05,P0.05,休克大鼠腸道推進速度減慢,正常大鼠,休克大鼠,P0.001,腸

9、道細菌及內(nèi)毒素易位,休克大鼠器官細菌移位發(fā)生率,血 心 肝 脾 肺 腎 淋巴 正常對照組 0 0 0 0 0 0 0 (n= 10) 休克模型組 2 8 8 10 10 8 10 (n= 10),SIRS患者血漿內(nèi)毒素水平升高,正常對照,輕,中,重,死亡,胃腸道功能衰竭的診斷,腹部脹氣,腸嗚音減弱1 高度腹部脹氣,腸嗚音近于消失2 麻痹性腸梗阻;應激性潰瘍出血(具備二項中一項者即可診斷)3,廬山全國會議通過的MODS診斷評分標準(胃腸道部份),Deitch器官功能不全/衰竭診斷標準(胃腸道部份),腹脹、不能耐受進食5天以上功能不全 應激性潰瘍需要輸血、膽囊炎衰竭,MODS腸功能障礙診斷標準及評

10、分(草案),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1積極有效地處理原發(fā)病,加強對休克、創(chuàng)傷、感染的早期處理,以消除產(chǎn)生過度炎癥反應的條件。,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2糾正休克,改善胃腸道粘膜血液灌注,尤其要重視糾正隱性代償性休克。,所謂隱性代償性休克是指經(jīng)抗休克治療后,全身監(jiān)測指標已完全恢復,而胃腸粘膜內(nèi)pH(pHi)仍低的狀態(tài)。利用pHi測壓管可及時了解胃腸道血運情況,這有利盡早糾正隱性代償性休克,以避免胃腸道粘膜屏障遭受進一步損害。,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作為危重病人預后的早期預測指標和指導治療指標; 預測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pHi7.32有意義,pHi測定臨床上主要用于:,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3選擇性消化道

11、去污染術(selective decontamination of digestive tract, SDD),消化道生態(tài)防治兩大措施:,抗生素生態(tài)療法:對抗病原菌和條件致病菌,SDD屬于此范疇。 微生態(tài)制劑生態(tài)療法:用于共生性強的中性菌或棲生菌。,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動物模型的感染主要來自宿主的腸道菌群,于是有了用抗生素消除全部腸道細菌的設想和措施(即全去污染,TD); 動物實驗和臨床與上述設想和措施的不一致性,即感染率上升; 對定植抗力的重新認識并提出了SDD。理由是TD在殺滅致病菌的同時也殺滅了原籍菌,結果使機體的定植抗力下降。,SDD的產(chǎn)生主要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

12、抗生素的組合是以盡可能地保護常駐菌和清除過路菌為出發(fā)點的。,SDD的實施方案:,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為預防來自咽部、鼻咽部的需氧菌或兼性厭氧菌,宜在上述方案實施前先用頭孢噻肟2.0 iv bid2d。在進行SDD期間,都要作生態(tài)監(jiān)測,動態(tài)分析臨床資料。,SDD的實施方案:,常駐菌與過路菌的區(qū)別,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氧自由基具有鏈式瀑布反應的特點,在缺血再灌注損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其損傷應以預防為主。 VitE、VitC屬于低分子氧自由基清除劑,它們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氫原子,使氧自由基變?yōu)椴换顫姷姆肿?,失去其損害作用。,4氧自由基的清除,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別嘌呤

13、醇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以減少氧自由基的產(chǎn)生。 葡萄糖和甘露醇也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主要是與OH(羥自由基),反應而清除之。,4氧自由基的清除,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運用中醫(yī)“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扶正養(yǎng)陰”的理論,采用以大黃、當歸、黃芪、生脈為主方的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5中醫(yī)藥治療,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陳德昌等的研究結論認為,大黃對腸粘膜的保護作用體現(xiàn)在: 1)促進腸蠕動,解除腸麻痹; 2)保護細胞間緊密聯(lián)結,維持細胞結構的完整; 3)維護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 4)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組織灌流量。,5中醫(yī)藥治療,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有關研究證實,負氮平衡可引起腸粘膜

14、萎縮,蛋白含量下降,粘液分泌減少,腸道微生物紊亂,甚至使免疫功能受損。又有實驗證實,標準TPN持續(xù)一周以上,便會出現(xiàn)腸粘膜萎縮,G腸道桿菌增殖,厭氧菌/需氧菌比例嚴重倒置,同時全身和腸道免疫功能受損。,6營養(yǎng)支持,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而將腸外營養(yǎng)所獲得熱能的10%20%改為經(jīng)口給予,即能基本上避免腸粘膜的損害和細菌過度生長,明顯提高吞噬細胞的免疫防御功能。,6營養(yǎng)支持,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這就要求我們對危重病人的營養(yǎng)支持,既要注意熱卡、蛋白質(zhì)的補充,也要避免長時間TPN的給予,能經(jīng)口進食者盡量經(jīng)口進食或部分進食。必須腸外營養(yǎng)者,最好添加谷氨酰胺雙肽。,6營養(yǎng)支持,谷氨酰胺的作用 1是肌肉組

15、織分解的主要產(chǎn)物,外源性谷氨酰胺可防止肌肉的分解。 2促進胃腸道愈合 腸道的主要能源物質(zhì) Windmulle 腸道修復的最主要營養(yǎng)物質(zhì) 疾病期間,腸道需要更多能量,因此肌肉分解提供更多谷氨酰胺 可保護腸道,防止化療或放療的不良反應。 可防止胃潰瘍,緩解腹瀉,炎性腸道疾病和短腸綜合癥,3谷氨酰胺是組織間氮的載體,以及核酸、核苷酸、氨基酸和蛋白質(zhì)的重要前體。 4谷氨酰胺是產(chǎn)生谷胱甘肽重要的前體之一。,5谷氨酰胺強化免疫系統(tǒng) (1)免疫細胞重要的能源物質(zhì) (2)谷氨酰胺將影響淋巴細胞激活所必需的信號形成,補充谷氨酰胺能增強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的功能,增強中性粒細胞的體外殺菌作用。 (3)補充谷氨酰胺可

16、阻止腸道sIgA 減少,阻止小腸黏膜IgA、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減少,增強腸道想關淋巴組織功能,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近年來,抗內(nèi)毒素和抗介質(zhì)治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大多數(shù)尚處于實驗研究階段,用于臨床的甚少且療效還有待進一步證實。,7抗內(nèi)毒素和炎癥介質(zhì)治療,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1)拮抗內(nèi)毒素及炎癥介質(zhì)多粘菌素B(PMB)和多粘菌素結合纖維(PMXF)有中和內(nèi)毒素作用。然而多粘菌素B的毒性較大,臨床上多選用PMXF。半乳糖有直接對抗內(nèi)毒素的作用,已用于臨床。,7抗內(nèi)毒素和炎癥介質(zhì)治療,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布洛芬既能抑制PG合成,又能抑制TNF等細胞因子釋放。同類藥還有萘普生、消炎痛等。PGE2可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使CAMP增高,抑制TNF基因轉(zhuǎn)錄,降低mRNA聚積,從而抑制TNF釋放。,7抗內(nèi)毒素和炎癥介質(zhì)治療,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2)連續(xù)血液凈化(CBP)CBP在預防和治療MODS上已取得了很大進展。 方法:常采用連續(xù)血液透析濾過結合內(nèi)毒素吸附柱直接血液灌注技術。,7抗內(nèi)毒素和炎癥介質(zhì)治療,胃腸道功能衰竭的防治,(2)連續(xù)血液凈化(CBP),7抗內(nèi)毒素和炎癥介質(zhì)治療,CBP的作用:消除血流中炎癥介質(zhì);清除血中內(nèi)毒素;消除肺間質(zhì)水腫,改善組織的氧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