溷凝沉淀過濾實驗.ppt_第1頁
溷凝沉淀過濾實驗.ppt_第2頁
溷凝沉淀過濾實驗.ppt_第3頁
溷凝沉淀過濾實驗.ppt_第4頁
溷凝沉淀過濾實驗.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混凝攪拌實驗,實驗目的,通過本實驗,確定某水樣最佳投藥量 通過本實驗,確定水樣的沉淀效果與葉片轉(zhuǎn)速(G值)之間的關系 觀察繁花形成過程及混凝攪拌效果,實驗要求,學習混凝工藝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混凝實驗基本操作方法,掌握濁度的測定方法。要求熟悉掌握混凝攪拌機的操作,學會選擇適當?shù)幕旌蠑嚢柁D(zhuǎn)速,掌握光電濁度儀測定濁度的方法,儀器、藥品,定時變速攪拌機,光電濁度儀,秒表,1000毫升燒杯,10毫升、1毫升移液管,PH計,50毫升、100毫升量筒,濃度為1%和10%的硫酸鋁溶液,高嶺土,大注射器,步驟,1.測原水水溫、渾濁度及PH 2.用十二個1000ml燒杯量取1000ml的水樣 3.攝最小投藥量和最

2、大投藥量,用均分法確定第一組實驗其他四個水樣的混凝劑投加量 4.將第一組水樣置于攪拌機中,開動機器,調(diào)整轉(zhuǎn)速,中速運轉(zhuǎn)數(shù)分鐘,同時將計算好的投藥量用移液管加至燒杯中 5.將攪拌機快速運轉(zhuǎn)(300500r/min),30s 6.30s后,迅速將 轉(zhuǎn)速調(diào)到中速,攪拌5min后,迅速將轉(zhuǎn)速調(diào)至慢速,攪拌10min。 7.攪拌過程中,注意觀察并記錄礬花形成的過程、礬花外觀、大小、密實程度等,原水的配置:取15L自來水,投加5g/L的高嶺土(已配好)30mL,混勻。 形成礬花所用的最小混凝劑量的確定:通過慢速攪拌燒杯中200mL原水,并每次增加0.5或1mL混凝劑投加量,直到出現(xiàn)礬花為止。這時的混凝劑量

3、作為形成礬花的最小投加量 實驗時的混凝劑投加量的確定:根據(jù)以上得出的形成礬花的最小混凝劑投加量,取其13作為1號燒杯的混凝劑投加量,并確定6號燒杯的混凝劑投加量,用依次增加相等混凝劑投加量的方法求出25號燒杯的混凝劑投加量,把混凝劑分別加入到16號燒杯中,得出混凝劑最佳投加范圍,步驟,8.攪拌過程完成后,停機,將水樣杯取出,靜置15min,并將第二組6個水樣放在攪拌機下 9.第一組靜置15min后,用注射器每次吸取水樣杯中上清液測濁度 10.比較第一組實驗結果,根據(jù)6個水樣的剩余濁度對最佳投藥量所在區(qū)間作出判斷。重新設定第二組的最大和最小投藥量,重復上述實驗。 11.以投藥量為橫坐標,剩余濁度

4、為縱坐標,繪制投藥量-剩余濁度曲線,從曲線上得出不大于某一剩余濁度的最佳投藥量。 12.一剩余濁度最小的投藥量為準,測定不同轉(zhuǎn)速下剩余濁度,方法同上,數(shù)據(jù)處理,數(shù)據(jù)處理,投藥量剩余濁度曲線,結論與分析,先中速在慢速攪拌,混凝效果最好 最佳投藥量為3.5 誤差產(chǎn)生原因:測量濁度消耗時間長,六組測完之后第六組和第一組時間差幾分鐘,導致靜置時間不同。還有每次去上清液位置不同,取下燒杯是有震蕩導致水的濁度增加,謝謝,自由沉淀,一、實驗目的:,加深對自由沉淀的特點,基本概念及沉淀規(guī)律的理解 掌握自由沉淀顆粒實驗的方法,學會對數(shù)據(jù)的分析、整理、計算和繪制顆粒自由沉淀曲線,二、實驗原理,濃度較稀的、粒狀顆粒

5、的沉淀屬于自由沉淀,其特點是靜沉過程中顆?;ゲ桓蓴_、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層流區(qū)符合Stokes公式。 由于水中顆粒的復雜性,顆粒粒徑、顆粒比重很難或無法準確地測定,因而沉淀效果、特性無法通過公式求得,而是要通過靜沉實驗確定。 由于自由沉淀時顆粒是等速下沉,下沉速度與沉淀高度無關,因而自由沉淀可在一般沉淀柱內(nèi)進行,但其直徑應足夠大,一般應使D100mm以免顆粒沉淀受柱壁干擾。,三、實驗器材,自由沉淀實驗裝備 濁度儀 手表 水樣 標尺 玻璃燒杯 移液管 玻璃棒 瓷盤 定量濾紙,四、主要操作,調(diào)配水樣,用泵循環(huán)攪拌約5分鐘,使水樣中懸浮物分布均勻,注入水樣,選取兩個沉淀高度H1,H2,測量H1H2,記

6、錄時間,沉淀實驗開始,在5,10,20,30,60min,觀察懸浮顆粒自由沉淀現(xiàn)象,并測量其和H1H2的SS。 測量SS方法:將水樣倒入50ml容量瓶,進行過濾,將濾渣和濾紙烘干除水,烘干1小時后,取出稱重并記錄數(shù)據(jù),五、數(shù)據(jù)處理,50張烘干濾紙稱重50.7693g,分析,繪圖,去除率與u H1,去除率與u H2,去除率與時間 H1,去除率與時間 H2,實驗誤差分析,開始配料時攪拌不均勻; 烘烤未完全,存在誤差; 烘烤完成以后,放入瓶中靜置時候,發(fā)現(xiàn)其中并不干凈,易沾染,并且取出時,易沾染凡士林; 在移動搬運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損失。,過濾與反沖洗實驗,過濾實驗,1、不同濾速對出水水質(zhì)的影響,2

7、、不同的反沖洗強度對濾層膨脹率的影響,3、沖洗時間對反沖洗結果的影響,實驗目的:,1)了解過濾及反沖洗實驗設備的組成與構造 2)了解進行過濾及反沖洗實驗的方法 3)觀察過濾及反沖洗現(xiàn)象,加深理解過濾及反沖洗原理 4)測定濾池工作中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并掌握觀測的方法,實驗設備及用具,1、過濾裝置一套 2、光電式濁度儀一臺 3、2m的鋼卷尺一個 4、秒表一塊 5、100mL的量筒一個 6、小燒杯數(shù)個,1、不同濾速對出水水質(zhì)的影響,根據(jù)過濾的原理我們知道過濾時水的濾速對過濾水質(zhì)會有一定的影響,今天我們就選擇不同的濾速,來測定出水的濁度。 由于實驗裝置不能直接測出濾速,我們改為不同流量來測定:一個流量是3

8、0L/h,一個是70L/h.,我們采用30L/h和70L/h的流量,測定1、3、5、10、20、30min時的出水的濁度,實驗結果如圖,流量為30L/h時,出水濁度隨時間的變化,流量為70L/h時,出水濁度隨時間的變化,流量為30L/h和70L/h放在一起比較,通過上圖可知: 1、同一過濾流速出水濁度隨著時間不斷地減小,說明在30分鐘以內(nèi)濾層的過濾效果越來越好。 2、不同濾速的時候,開始的時候二者的濁度都下降很快,接著二者的過濾效果都開始變好,濾速小的過濾效果變好的更明顯一些,與我們所預期的結果相同,之后濾速大的過濾效果變好的明顯。,分析,這次實驗有個明顯的不足之處,由于設備的因素,兩次的原水

9、濁度不一樣,再加上濾速的不同,就有了兩個變量,不符合單一變量法的原則,所以實驗結果與我們所預期的有些不一樣。改進的方法是同時用兩個相同的過濾裝置,加入等量的同濁度的原水,調(diào)整不同的流速,這樣測出的結果才是最正確的。,2、不同的反沖洗強度對濾層膨脹率的影響,將反沖洗流量從小調(diào)到大,分別測200L/h、350L/h、500L/h、650L/h、800L/h、950L/h時濾層的膨脹后的厚度,求出不同濾速的濾層膨脹度,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反沖洗流量的增大,濾層的膨脹度在不斷的增大,當流量比較小時,膨脹不明顯,當超過500L/h之后,膨脹度隨著流量的增大增大的明顯,3、沖洗時間對反沖洗結果的影響,根據(jù)

10、經(jīng)驗,一般的反沖洗時間為5-8min,反沖洗就能達到反沖洗要求,于是我們采用400L/h的流量,測1、2、3、4、5、6min時候反沖洗排出水的濁度,通過上圖可以看出,對于本次實驗,經(jīng)過4min的反沖洗后,濾層基本已經(jīng)干凈,達到要求。,發(fā)現(xiàn)問題:,1、通過過濾的結果作出的圖中,為什么濁度先下降,然后有個上升之后再下降呢?,2、在做沖洗時間對反沖洗結果的影響實驗中,我們測出用來反沖洗的水的濁度是2.17ntu,經(jīng)過4min之后的出水濁度0.52ntu小于2.17ntu,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1)因為加藥是從水箱在上邊倒入,而取水過濾的取水口卻在水箱的下部,所以,隨著其中雜質(zhì)的沉降作用,取水的濁度本上就有個增大的過程,所以出水的濁度也會有個增加再減小過程。 2)本身用來反沖洗的水的濁度為2.17ntu,3min時出水濁度為3.27ntu,而4min時出水濁度為0.52ntu,所以我們認定,在3-4分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