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質與水》PPT課件.ppt_第1頁
《礦物質與水》PPT課件.ppt_第2頁
《礦物質與水》PPT課件.ppt_第3頁
《礦物質與水》PPT課件.ppt_第4頁
《礦物質與水》PPT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八章無機鹽和水8.1無機鹽8.1.1無機鹽在人體內的組成8.1.2無機鹽的一般生理功能8.1.3主要礦物元素的生理功能8.2水8.2.1水在人體內的含量和分布8.2.2水平衡8.2.3水的生理功能8.2.4飲用水的知識8.1無機鹽、生物必需的化學元素人體內有30多種生物元素,其中氧、碳、氫和氮是主要的、和其他元素以鹽的形式存在,而不管它們的含量如何,它們統(tǒng)稱為無機鹽或礦物質。8.1.1人體內無機鹽的組成人體內的無機元素根據其含量可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人體內有許多主要元素,包括鈣、磷、硫、鉀、鈉、氯和鎂。(0.01%)人體內微量元素的量很少,含量不到萬分之一,有的甚至只有微量元素,也叫微量

2、元素。(0.01%)如鐵、鋅、錳、銅、碘、鈷、硒、鉻、鉬、氟等。構成人體中某些元素的含量,元素%,元素%,元素%,氧65p 1.0mg 0.05 c 18k 0.35 Fe 0.004h 10s 0.25 Mn 0.0003n 3 na 0.15 Cu 0.0002 ca 1.5 cl 0.15 I 0.0004,8.1.2無機鹽的一般生理功能,約占人體重量構成骨骼和牙齒等硬組織;在肌肉的其他軟組織中,有許多無機鹽與有機物結合。此外,它作為可溶性鹽存在于體液、消化液和血液中。1.組織的組成;2.酶組分和活化劑;3.維持細胞的滲透壓;4.保持酸堿平衡;5.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興奮性,無機鹽代謝紊亂

3、和疾病。正常人血漿的酸堿度為7.35-7.45,酸堿度為7.45稱為堿中毒。酸中毒的原因:糖尿病和饑餓導致酮體增多,高燒、嚴重感染和外傷導致代謝過度產生過多酸性物質,嚴重腹瀉導致堿性物質過度流失,呼吸道疾病導致呼吸不暢。癥狀:早期疲勞、乏力、頭暈、呼吸加快;嚴重者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易怒,甚至恍惚、嗜睡和昏迷?;继悄虿〉娜藭劦綘€蘋果的味道。如果他們吃太多的食物,特別是太多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等高營養(yǎng)的食物,他們會在體內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這將影響體內的代謝功能,導致酸性體質持續(xù)多年。日本的研究發(fā)現,當人體體液的酸堿度降低0.1單位時,胰島素的活性會降低30%。另一項研究報告說,癌細胞周圍的

4、酸堿度為6.856.95,顯示出酸性。然而,當免疫細胞的活性最強時,酸堿度為7.357.45,為弱堿性。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谷物、肉、蛋和魚等食物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這些物質含有更多的元素,如硫、磷和氯。在人體內代謝后,最終產物是酸性的。堿性食品:因為蔬菜和水果含有更多的金屬元素,如鉀、鈉、鈣和鎂,最終產品在人體內代謝后呈堿性。為了保持人體的正常酸堿度,在日常飲食中保持一定比例的酸性和堿性食物是必要的。堿性食物:蔬菜、土豆、甜瓜、水果、海帶、大豆、牛奶、紅糖、咖啡和其他酸性食物:大米、面粉、玉米、雞蛋、肉、魚、豆類(大豆除外)、洋蔥、奶油、奶酪、香腸和堿性食物。堿性食物是指在體內被消

5、化吸收的食物及其新陳代謝。常見的堿性食物、酸性食物和酸性食物是指在體內被消化吸收的食物。當它們的代謝物呈酸性時,它們被稱為酸性食物。一般來說,大多數肉、魚、家禽和雞蛋都含有磷、硫、氯等。它們在體內產生酸性自由基,如PO3、SO42、C1等。常見的酸性食物,8.1.3主要礦物質元素的生理功能,主要元素:鈣、磷、鉀、鈉、氯和鎂,微量元素:鐵、鋅、氟、碘、銅、硒、鈷、錳和鉻,1鈣的代謝和生理功能,鈣的分布。成人體內鈣的總量約為850-1200克。99主要集中在骨骼和牙齒中,以羥基磷灰石晶體的形式存在,有少量無定形鈣,在嬰兒期占很大比例,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1以游離或結合離子的狀態(tài)存在于軟組織、細胞

6、外液和血液中,統(tǒng)稱為混溶性鈣池。這部分鈣與骨鈣保持動態(tài)平衡,這是維持體內細胞正常生理狀態(tài)所必需的。鈣的生理功能,1)構成骨骼和牙齒,2)引導肌肉的正常興奮性并保持適當的敏感性,3)正常的心跳,4)幫助血液凝固,5)酶作用所必需的,鈣缺乏,兒童佝僂?。簝和}缺乏常伴有蛋白質和維生素D缺乏。兒童經常出現出汗、恐慌、夜間哭鬧、囟門大、出牙晚、枕頭禿等癥狀。孩子已經病了3個多月,有一個乒乓球頭,也就是說,兩邊的靠墊下面都有一種乒乓球的感覺;前胸兩側肋骨和軟骨的連接處突出成“肋骨珠”;肋骨下邊緣外翻;胸部凸起成“雞胸”;脊柱后凸;兩個下肢的膝蓋向外彎曲成“0”形腿或向內彎曲成“X”形腿;手腕和腳踝凸起成

7、“手鐲”或“腳鏈”;腹部肌肉無力且腫脹。兒童生長發(fā)育緩慢,免疫力低下,易患肺炎、腹瀉等疾病,死亡率高,易骨折。缺鈣,嬰兒手足痙攣:嬰兒缺鈣可引起手足痙攣和成人骨質疏松癥:成人常因缺鈣而患骨質疏松癥,骨脆性增加,易發(fā)生骨折,主要是前臂和髖部骨折及脊柱壓縮。鈣的吸收和小腸通過主動轉運和被動(擴散)轉運(即反向濃度梯度)對鈣的吸收受到膳食成分、營養(yǎng)狀況以及鈣和VitD在體內的生理狀態(tài)(如生長、妊娠、哺乳、年齡、性別和其他因素)的影響。被動轉運與腸腔內的鈣濃度有關。通常,鈣吸收率在20%到60%之間。生理狀態(tài):嬰兒吸收率為6070,成人吸收率為25,老年人吸收率為15,這是促進鈣吸收的一個因素。1)維

8、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2)飲食中有足夠的蛋白質,有利于鈣的吸收。這可能是因為蛋白質和鈣的氨基酸水解產物形成可溶性鈣鹽,促進鈣的吸收;然而,如果過量攝入超過需要,尿鈣排泄將增加,出現負鈣平衡。3)乳糖能與鈣螯合形成低分子量的可溶性復合物,當乳糖被腸道細菌分解發(fā)酵產酸時,腸道的酸堿度降低,有利于鈣的吸收。4)適量的脂肪有利于鈣的吸收,但過量的脂肪會阻礙鈣的吸收,因為未被吸收的脂肪酸與鈣形成不溶性鈣鹽;5)適當的鈣磷比,約為1.5:1,有利于兩種元素的吸收。1)膳食中的植酸和草酸等陰離子會與鈣結合形成難以吸收的鹽類,如植酸和草酸鈣,從而降低鈣的吸收率。日常飲食表明,三種食物“殺死”身體的鈣吸收。磷、

9、植酸、草酸和高蛋白會干擾鈣的吸收。2)膳食纖維干擾鈣的吸收,這可能是由醛糖酸殘基和鈣的結合引起的。3)脂肪消化不良:特別是,過量的SFA會導致未被吸收的脂肪酸和鈣形成鈣皂,而不溶性鈣皂從糞便中排出,導致鈣流失,這可能伴隨著脂溶性維生素D的流失。4)維生素D缺乏:當維生素D不足時,鈣吸收所需的鈣結合蛋白減少,因此在北緯或霧都紫外線輻射不足或受阻,應引起更多的注意磷酸鹽含量過高,會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磷酸鈣,從而降低鈣的吸收、鈣的來源和需求。牛奶和奶制品是食物中最好的鈣源,它們不僅含量豐富,而且吸收率高,是最理想的鈣源。豆類和蔬菜也含有更多的鈣,蝦皮的鈣含量特別高。18-50歲,800毫克,50歲以

10、上,1000毫克,孕婦和哺乳母親,1200毫克,食物中鈣含量(單位:毫克/100克),中國居民膳食鈣攝入狀況,2002年全國營養(yǎng)調查結果:人均鈣攝入量為391毫克/天,達到推薦攝入量的41%。18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特別缺乏,鈣的攝入量低于50%:城市:男性72u%,女性75y%,農村:81%,88%,2磷代謝和生理功能,磷和鈣都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年人含有約700克磷(約占體重的1%),其中80多克存在于骨骼中。骨骼中的磷和鈣不僅是骨骼的重要結構成分,也是體內磷和鈣的儲庫。磷的生理功能,1)它與鈣同時形成骨骼和牙齒,保證骨骼和牙齒的形成和正常,2)它在肌肉的正常功能和體內酸堿平衡中

11、起重要作用。3)磷是細胞中許多重要物質的合成原料,如核酸和一些輔酶。磷參與許多重要的生化反應,如糖和脂肪的吸收和中間代謝。骨鹽的形成需要磷和鈣,每2克鈣需要1克磷。組織和細胞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有機磷,每殘留17克氮就需要1克磷。磷的吸收和磷的吸收率與日糧中鈣磷的比例有關。當攝入大量氫氧化鋁或碳酸鈣、乳酸鈣和葡萄糖酸鈣時,腎功能正常的患者對磷酸鹽的重吸收會減少,甚至導致低磷血癥。磷的來源和適宜攝入量廣泛存在于動物和植物組織中。動物性食物是人類磷的最佳來源。雞蛋、瘦肉、魚、奶酪和動物肝臟和腎臟富含磷,易于吸收。植物性食品中海帶、芝麻醬、花生、堅果和谷物的含量較高。然而,它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其吸

12、收利用率不高。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磷缺乏是極其罕見的。3.鉀、鈉和氯的代謝和生理功能,鉀,1)鉀是細胞內液體中的主要陽離子和血液的重要成分。2)細胞中的鉀離子在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和滲透壓中起著重要作用。3)鉀能增強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心跳節(jié)律。如果血鉀含量異常,會影響橫紋肌的活動,引起神經肌肉傳導異常。4)鉀也參與蛋白質、糖和能量代謝過程。低鉀血癥,正常血漿鉀濃度為3.55.5毫摩爾/升,而血鉀濃度為5.5毫摩爾/升,稱為高鉀血癥。原因:不能吃或吃得太少會導致鉀攝入不足,長期或大量嘔吐和腹瀉會導致消化液中鉀的大量流失。癥狀:細胞外液中鉀離子濃度在神經沖動傳導中起決定性作用。低鉀的特征是肌肉

13、無力、四肢癱瘓、呼吸困難、腹脹、排尿困難、心律失常、倦怠、精神萎靡、嗜睡和昏迷。鈉和氯,鈉是細胞外液的主要陽離子,對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正常酸堿度起重要作用,對細胞的水分、滲透壓、應激、分泌和排泄有調節(jié)作用。氯在胃液中以鹽酸的形式存在,是合成胃酸的主要原料。鹽在維持細胞內外電位平衡、調節(jié)血壓和血流量、調節(jié)體內酸堿平衡、鈉離子和鉀離子同時參與神經傳導和肌肉收縮、調節(jié)內分泌腺分泌使血管收縮和血壓升高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食鹽攝入過少會影響生長、骨骼軟化、全身疲勞然而,在炎熱的夏天,人們出汗很多,這導致疲勞、惡心、虛弱、厭食、心率加快、血壓下降等。因此,高溫季節(jié)要注意補鹽,多喝鹽蘇打。鉀、鈉和氯的需

14、求,因為正常人消耗的鉀比鈉少,因此,人體內鉀的儲存量高于鈉。成年人每天需要大約4克鉀和10-12克氯化鈉,夏天應該增加到15克。食鹽消耗量與高血壓發(fā)病率之間的關系,愛斯基摩人的高血壓發(fā)病率為4克/天,低于日本北部的2035克/天,發(fā)病率為40%。7克/天,6.9%,10克/天,8.6%,26克/天,39%。廣東省的發(fā)病率為3.5%,華北地區(qū)為7.5%。西藏部分地區(qū)食鹽攝入量較高,發(fā)病率為20%。吃多少鹽?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鹽不應超過10克。人體對鈉的安全攝入量為2.47.2克,而鹽含有40%的鈉,即每天只能吃618克鹽。世衛(wèi)組織建議每個人每天應該吃大約6克鹽。一個四口之家,每月一公斤鹽

15、就足夠了。鎂在成人體內的代謝和生理功能、含量和分布含有20-30克鎂,其中約70克以磷酸鹽和碳酸鹽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余主要分布在肌肉、肝臟、心臟、胰腺等器官。1)鎂是細胞中的一種重要陽離子,可以維持核酸結構的穩(wěn)定性,也是許多酶的激活劑或輔因子。2)鎂能抑制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當鎂缺乏時,人體肌肉顫抖,精神緊張,手腳抽搐,容易引起抽搐和失眠。鎂廣泛存在于動物和植物組織中,谷物和豆類是食物中含量最多的。日常飲食中只有約13%的鎂被小腸吸收,其余隨糞便排出。成年人每天對鎂的需求量約為300毫克(孕婦為25毫克,哺乳母親為75毫克)。鎂缺乏極為罕見。只有當飲酒過

16、量時,血鎂含量暫時較低,甚至出現缺鎂癥狀。鐵的代謝和生理功能鐵的分布鐵是人體內一種重要的微量元素。成人體內鐵的總量為4-5克。其中約70%與血紅蛋白結合并存在于血液的紅細胞中,約3%分布在肌紅蛋白中,約0.3%分布在含鐵卟啉的酶(如細胞色素、過氧化物酶等)中。)。這部分鐵直接參與某些生理功能,統(tǒng)稱為功能性鐵。其余的以鐵蛋白的形式儲存在肝、脾和骨髓的網狀內皮系統(tǒng)中,稱為鐵儲備。鐵的生理功能。鐵參與O2、CO2的運輸和交換以及細胞呼吸,與紅細胞的形成和成熟有關。催化和促進胡蘿卜素向維生素A的轉化,促進嘌呤和膠原的合成,促進抗體的產生,增加抵抗力,促進血脂在血液中的轉運,促進肝臟中藥物的解毒。影響行為智能、缺鐵和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紅細胞缺鐵性貧血和缺鐵性貧血分為三個階段:缺鐵、高發(fā)人群、6-6歲早產兒、妊娠后半段嚴重寄生蟲感染的嬰幼兒和青少年、缺鐵癥狀、缺鐵性貧血、精神和行為改變、工作能力、抗感染性、耐寒性、食欲不振、面色蒼白、心悸、氣短、頭暈等。缺鐵性貧血、食欲不振、疲勞、頭暈、記憶力減退;兒童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