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養(yǎng)生大全_第1頁
端午養(yǎng)生大全_第2頁
端午養(yǎng)生大全_第3頁
端午養(yǎng)生大全_第4頁
端午養(yǎng)生大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端午節(jié)膳食養(yǎng)生大全 在中國傳統(tǒng)習俗中,農(nóng)歷五月是惡月,民間又稱“毒月”。用現(xiàn)代觀點來解釋,此時氣溫迅速升高,天氣暑熱,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毒瘴滋生,人最容易生病。另外,端午時節(jié)是一年中陽氣至盛的時段,天氣較煩悶,假如工作壓力大,人體生理氣血運行不順,容易煩躁憂郁、心悸胸悶。情緒的變化,會影響臟腑的功能,亦可導致精神疾患,如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脾。夏季養(yǎng)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氣調(diào)順。因此,為了安度暑日,民間在端午這天,除了采集一些草藥懸掛、佩戴、凈身、服用之外,還通過膳食養(yǎng)生,借以避毒祛邪,防病健身。除了藥物、食療及平和心態(tài)外,掛艾蒿以清潔消毒避邪,喝雄黃酒以加強自我保護,劃龍舟以加強鍛煉增強體質(zhì),

2、實為一套系統(tǒng)的養(yǎng)生健身體系,從此也可看出祖國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1、 膳食養(yǎng)生(1) 粽子 每年到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都有吃粽子的習俗。相傳它起源于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羅江殉國,以寄托對這位愛國詩人的哀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國人到五月初五食粽子的習俗。 從養(yǎng)生學角度看,粽子也是藥膳的一種。 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如: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濕、和胃寧神。作為食品包裝,其具備天然和無污染的特性,因此,被當今營養(yǎng)學家稱之為“天然綠色食品”。 并且從中醫(yī)飲食的養(yǎng)生觀點來看,

3、端午節(jié)時間我國已大部分進入暑熱夏季,而粽子具有清熱解暑、益氣生津、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大棗補中益氣、栗子補氣健脾、益腎,蛋黃富含卵磷脂、維生素A,肉類富含蛋白質(zhì),這些都更加豐富了粽子的營養(yǎng)。在此季節(jié)食用粽子與其他食物搭配食用,營養(yǎng)更全面。粽子清香糯滑,大都是用糯米為主要原料做成的,粽子是主副食一起搭配制作的綜合性食物,現(xiàn)如今的粽子多種多樣,除了傳統(tǒng)的棗粽、八寶粽,還有肉粽、板栗粽、辣粽、咸蛋粽等,有特殊的營養(yǎng)價值。北方的江米小棗粽子,以甜味素食涼吃為主。而南方則可分蘇式和廣式兩大類:蘇式粽子有糯米、赤豆、豆沙等素粽及鮮肉、火腿等葷粽;廣式粽子則大多偏于葷食粽,有叉燒蛋黃、豬油豆沙、鮮肉蛋黃粽等。最

4、常見的是糯米紅豆粽子,紅豆不僅內(nèi)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及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而且具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等功效。夏日氣候炎熱且多雨,人體常為濕熱阻遏,紅豆能夠利水濕,解熱毒,與綠豆相輔相成,堪稱消夏良藥。 糯米, 為禾本科草本植物糯稻的種子。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jīng);具有益肺氣、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止虛汗之功效。( 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盜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主治: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少食,腹瀉;氣虛自汗。竹葉甘,淡,寒。主治:熱病心煩口渴,咽喉炎,口腔炎,牙齦腫痛,心火織盛引起的口舌生瘡,尿少赤黃色。還可以清熱除煩:用于熱瘍煩熱,心煩不寐,小兒夜啼。另配料可以隨意選用,有大棗、榛子、苡米、花

5、生、蓮子、芡實也都有滋補保健。 夏季到來之時吃溫熱的糯米,是因為這個時候天氣炎熱,人體皮膚表面出汗多,血液在體表分布較多,在消化系統(tǒng)分布相對減少,消化液分泌也相對減少一些。這時候身體虛弱的人更容易出現(xiàn)消化功能低下的問題。吃糯米做的食品,對溫暖腸胃、促進消化和吸收有一定作用。 對于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傳統(tǒng)上稱為“胃寒”的人來說,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如果因為貪吃螃蟹大蝦之類胃里發(fā)涼,趕緊吃一個熱粽子,或者喝碗熱糯米粥,馬上就會舒服不少。 對消化不好、胃酸偏少的人來說,不放油的粽子并不難消化,甚至趁熱食用時胃里還很舒服。只是吃的時候要慢一點,好好嚼一下再咽。油膩的肉粽最好還是敬而遠之。胃酸過多的

6、人也宜少吃糯米食品,可以配合一些蔬菜一起吃。 有的粽子油性及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產(chǎn)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所以不可貪食。老年人和兒童以及消化功能較弱者,也應慎食,以免影響消化及正常飲食。熱的紅茶有去油膩的作用,吃粽子的同時喝點熱紅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膩消滯作用。 粽子雖為節(jié)日中的鮮品,食之不當也會傷人。以糯米做主料的粽子不宜消化,過食會因傷脾胃而引起腹脹、腹瀉等癥狀,因此,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貪吃。 吃粽子的時候搭配麥芽水、白蘿卜或白蘿卜水,可以促進消化,也可多搭配吃些動物血、黑木耳、香蕉、洋蔥、土豆、菠菜等具有通便功效的食物。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

7、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糖尿病患者盡量不要單獨吃粽子,可以搭配一些瘦肉和蔬菜,肉中的蛋白質(zhì)及蔬菜中的粗纖維可以延緩能量吸收,防止血糖快速升高。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節(jié)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xiàn)昏迷、中毒。 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huán),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fā)心絞痛和心肌梗死。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chǎn)生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胃、腸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

8、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zhì),吃后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選大米粽或五谷粽;有膽結(jié)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建議不要吃肉粽、蛋黃粽等過于油膩以及脂肪、蛋白過高的粽子,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脹氣。 消化科的醫(yī)生指出,粽子屬于高熱量、不易消化的食品,在食用時應注意量的控制。 以1只粽子為例,若包了豬肉、香菇、葡萄干、蝦米、蛋黃、花生等餡,熱量約500至650千卡;1只小小的鹵粽,熱量也有120千卡;人們常愛吃的肉粽,熱量約200至250千卡,因此吃下1只粽子的熱量,往往比一碗飯的熱量高出許多;而粽子熱量主要差別在于內(nèi)餡及米是否用油炒過,怕胖的朋友,應該注意調(diào)整。 如果一定要吃粽子的話,除了必須注

9、意分量的控制外,還要采用包健康粽的做法,即將粽子的用料調(diào)整,用部分雜糧米代替,如此可增加纖維質(zhì)及維生素、礦物質(zhì)。粽子味美,但不宜多食,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 小貼士:1、吃粽子時最好能同時喝茶水,幫助吞咽和消化,每次少吃一點,可選擇迷你粽子。2、許多人會因粽子吃得多而腸胃不適,主要是忽略了青菜、水果的攝取,造成纖維不足,因此吃粽時應該搭配涼拌青菜、水果沙拉。3、粽子要充分加熱,煮熱變軟后才能吃。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對于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尤其要注意。有些質(zhì)量差的糯米在冷后會有變硬現(xiàn)象,五谷雜糧粽子冷后的回生現(xiàn)象很明顯。4、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選白米粽,別

10、粘糖,不要吃得太甜。5、有膽結(jié)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要吃肉粽、蛋黃粽等脂肪、蛋白過高的粽子。6、粽子屬于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吃更合適。因為早晨通常食欲不振,飲食數(shù)量較少,清香溫熱的粽子吃起來又方便,又讓人心情大好。 7、粽子不宜作為一餐當中的唯一食品,一定要配一些菜。因為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也比較快。糖尿病人更要注意,因為他們的血糖控制能力本來就差,特別容易大起大落。8、熱糯米本身雖然好消化,但和油膩的配料比如肥肉、蛋黃等混在一起,消化能力差的人吃了可能會感覺不舒服,另一部分人則容易上火。所以消化不良的人宜選清爽的北方小棗粽子。 9、因體質(zhì)不同,胃酸過多的人吃甜粽子可能不舒服,

11、有燒心感,吃咸味的肉粽略好一些,少量粽子配合較多的蔬菜也會好一些。10、食粽過多的處理消化茶:陳皮二錢、麥芽二錢、佛手柑三錢、山楂三錢、烏梅一錢、甘草一錢半,煮約一公升的開水,當養(yǎng)生茶飲用。陳皮具有促進食欲的效能,對中焦氣滯、食欲不振等癥具有很好的功效。它可以免除吃過多粽子所產(chǎn)生的胸悶、中滿、食欲不振等副作用。其實陳皮就是橘子皮,以存放的時間長、陳久者為好,所以叫陳皮。廣州產(chǎn)的橘子皮較好,故又名廣陳皮。佛手柑又稱佛手,味辛苦酸,性溫。主要功用是理氣和中,舒肝解郁。本品適用于肝胃不和、氣滯胃痛、胸悶肋脹、食欲不振、嘔吐等癥。它又可以治療肝氣郁結(jié)而致的胃脘痛,當然也可以以其揮發(fā)油的功效,來促進消化

12、。麥芽是常用的養(yǎng)生茶來源,很多人會在夏天煮“麥茶”來喝。麥芽味甘,性微溫。有消食開胃的作用,能化一切米面果實積滯;能助胃氣上行而滋脾健運,使?jié)釟庀陆刀泴捘c。要注意的是,麥芽以炒焦使用,對消食化積的作用最大。山楂酸而破泄,消積散瘀,善于消肉積、癥塊,并能行氣活血。焦麥芽、焦山楂合用,能互相增加其消食導滯的能力,常用來作為促進消化、消減脂肪的藥物。有研究指出,山楂能夠減少血中三酸甘油酯的含量,且有擴張冠狀動脈的效果,對于消脂與預防心絞痛是臨床上常用的藥物。烏梅、山楂皆有酸味,但烏梅酸而收澀,斂肺澀腸,本身的酸味更可以促進津液產(chǎn)生,減少腹脹飽食感。11、粽子的保存方法一定放冰箱保存。粽子的主要成

13、分是糯米,加上紅棗、豆沙或者肉,因此在初夏炎熱的天氣里很容易變質(zhì)。棗粽子和豆沙粽子放冰箱可保存35天,如果是肉餡,3天內(nèi)吃完為好。目前市場上的粽子按其包裝和保存的形式大致分3類:新鮮的、冷凍的、真空包裝的。新鮮粽子買回家后最好當天食用,否則要及時放進冰箱保存。冷凍和真空包裝的粽子都可以保存較長時間,在其標簽保質(zhì)期內(nèi)即可食用。但要注意將其分類分袋放進冰箱。如果是自己家里包粽子,現(xiàn)煮現(xiàn)吃口味最好,也最安全。但注意冷藏不超過3天,冷凍不超過7天。再吃的時候,要重新蒸透,但最好不要重復冰凍。 如果購買后不能冷藏,應及時食用。冷卻的散裝粽子買回家后,經(jīng)再次燒煮后食用,尤其注意要在沸水中煮熱煮透,這樣才吃

14、得安全。對于一時沒有吃完的粽子,一定要及時放進冰箱冷藏,切勿長時間放在外面。一旦發(fā)現(xiàn)有霉變或異味,千萬不要再吃。 12、粽子的食用方法 粽子要熱透再吃。因為糯米和粽子餡都是容易變質(zhì)的食物,加熱不充分,很容易發(fā)生食物中毒;變涼的粽子過油、過黏,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粽子剝開后如有黏絲,則表示粽子可能放很久不新鮮了,最好別食用。 北京市西城區(qū)民政中醫(yī)門診部醫(yī)師曹淑芬建議,吃粽子時最好能同時喝茶水,幫助吞咽和消化。甜的粽子,如棗泥、豆沙餡的,配薄荷茶、綠茶;咸粽子,如椒鹽、蛋黃等配烏龍茶,能襯出咸甜口味的特點,更加爽口;肉粽子含油多,如鮮肉、火腿等,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可以幫助消化,去油解膩。

15、此外,配一些蔬菜水果和粽子一起吃,更有營養(yǎng)。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注重高纖: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癥狀,若主料能以部分的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藥、芋頭或紅薯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zhì)含量,減少腸胃負擔,更有益于健康。少油低熱量:肉粽早已成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飽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雞肉、海鮮或魚肉取代,除了少油、低熱量外,還別有一番風味呢!詳讀營

16、養(yǎng)標示:現(xiàn)在許多包裝粽已經(jīng)開始標示營養(yǎng)成分了。營養(yǎng)成分的標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熱量、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與鈉含量,但消費者常誤以為營養(yǎng)標示上的數(shù)據(jù)就是一個粽子提供的熱量與營養(yǎng)素,正確的方法是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與一個粽子的實際重量去換算。因此,養(yǎng)成閱讀營養(yǎng)標示的習慣,購買符合個人需求的粽子,才能讓這個端午節(jié)既美味又健康。食物搭配:端午節(jié)前后可別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記其他種類食物的攝取,因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類食物中的主食、肉類與油脂。建議搭配時令蔬菜,餐后來一份水果,不僅營養(yǎng)均衡,還可過個輕輕松松、腸胃無負擔的端午節(jié)?。?) 咸鴨蛋吃咸鴨蛋為端午節(jié)又一食俗。咸鴨蛋是指以新鮮

17、鴨蛋為主要原料經(jīng)過腌制而成的再制蛋,營養(yǎng)豐富,富含脂肪、蛋白質(zhì)及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鈣、磷、鐵、各種微量元素、維生素等,易被人體吸收,咸味適中,老少皆宜。咸鴨蛋咸而微寒,能滋陰、清肺,可治膈熱、咳嗽、喉痛、齒痛、瀉痢等病癥。咸鴨蛋不僅具有醫(yī)療作用,且能有效補充人體在夏天缺失的鹽分和消耗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因而也是一種夏季食補與佐餐佳品。但是,鴨蛋性偏涼,故脾陽不足、寒濕下痢者不宜食用。鴨蛋的膽固醇含量也較高,有心血管病、肝腎疾病的人應少食。咸鴨蛋含鹽量高,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此外,孕婦體內(nèi)雌激素有促進水分和鹽在身體內(nèi)過多存留的作用,食用鹽鴨蛋會使鹽的攝入量遠遠超過機體需求量,導致孕婦高度水腫

18、,會使體內(nèi)有效血液循環(huán)量劇增,供給胎兒血液減少,影響胎兒生長發(fā)育,所以孕婦忌食。咸鴨蛋還是少吃為好,因為咸鴨蛋含鹽量高,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3) 皮蛋為我國特有的蛋加工食品,是一種典型的蛋加工品,具特殊風味,能促進食欲。無鉛皮蛋固然美味可口,營養(yǎng)豐富,但同樣含微量的鉛,孩子處于身體旺盛發(fā)育階段,對鉛的危害反應比較明顯,還是少吃的為妙。(4) 芝麻綠豆糕 芝麻綠豆糕中主要原料為芝麻和綠豆,芝麻性味甘、平,具有滋養(yǎng)肝腎、養(yǎng)血潤燥的作用。綠豆味甘,性寒,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暑、止渴的作用。但綠豆糕、芝麻糕的糖分含量較高,一次最好別吃得太多,老年人更要少吃。對于已經(jīng)患有糖尿病或者有糖尿病

19、家族史的朋友,最好對綠豆糕、芝麻糕“敬而遠之”,可選擇其他低糖或無糖的綠豆、芝麻制品來代替,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5) 大蒜炒莧菜 這是許多家庭在端午節(jié)喜歡食用的一道蔬菜。大蒜素有“天然抗菌素”之譽,在食物中殺菌解毒作用十分顯著。莧菜性味甘涼,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痢之功,適宜于暑天赤白下痢、里急后重者食用。大蒜與莧菜同炒,優(yōu)勢互補,是防治痢疾等夏季腸道疾病不可多得的良藥佳蔬。(6) 艾糕 新鮮艾葉做成的艾葉糕對祛除暑熱、健脾利濕非常有好處。端午時節(jié)空氣潮濕,而艾葉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氣,除污濁,凈化空氣。民間有“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熏艾葉”的民俗。艾蒿有著特殊的清香,是一味常用中藥材

20、。我國最早的醫(yī)書五十二病方中記載,艾葉味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癢等作用。至今還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諺語。(7)2、 中草藥說端午不得不談艾草。它是一種藥用植物,艾葉味苦,微溫無毒,有溫氣血、逐寒濕之功,又有芳香避穢之能。據(jù)說,民間有“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熏艾葉”的民俗。有的人家在堂屋、床頭等處也掛上艾草。端午時節(jié)空氣潮濕,而艾葉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氣,除污濁,凈化空氣,保持室內(nèi)清潔衛(wèi)生,起到消毒預防疾病的作用。民間有種說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掛在門上可以祛除各種毒物,使人身體健康。所以古人稱“艾”可以“避邪”,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

21、”之說。此外,端午節(jié)常用的中草藥還有菖蒲、青蒿、香茅、柚葉等,一起用水煎后當茶飲用,或者泡酒飲用,都有很好的保健療效,可以預防疾病。菊花: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的作用,是對人體有益無害的花,還具有減肥的功效;與枸杞同用有養(yǎng)陰清熱、益腎明目的作用。玫瑰花:可改善內(nèi)分泌失調(diào),進而促進肌膚光滑而有彈性。另外,玫瑰花也可預防便秘,減緩痛經(jīng)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洋甘菊:氣味清香,具有鎮(zhèn)靜作用,能幫助睡眠,穩(wěn)定情緒,還能潤澤肌膚,可為頭發(fā)的滋養(yǎng)劑。薄荷葉:具有鎮(zhèn)靜、助消化的作用,還能緩解偏頭痛、胃部不適或喉嚨不舒服,是提振精神激發(fā)活力的良品。薰衣草:可以凈化心緒,解除緊張焦慮,舒解壓力,松弛神經(jīng),幫助入眠:也可治

22、療初期感冒咳嗽,安定消化系統(tǒng),是治療偏頭痛的理想花草茶。迷迭香:治療頭痛的最好花草茶,不僅能增強記憶力,還對痛經(jīng)有很好的療效。金盞花:對消化系統(tǒng)潰瘍及淋巴結(jié)炎有極佳的效果,并保護消化系統(tǒng),增強肝臟功能,還可緩解痛經(jīng),建議女性不妨多飲。3、 保健養(yǎng)生活動1、 賽龍舟、洗龍湫水。 龍湫水也就是龍舟競渡過的水,人們認為那是好水、活水,故常有喜喝龍湫水、洗龍湫水浴的習俗,民間也就有“五月節(jié)洗龍湫水”的俗語流傳。劃龍舟能使全身氣血暢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調(diào)理脾胃代謝,通調(diào)氣血循行,憂郁情緒也隨之化開。劃龍舟能使全身氣血暢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調(diào)理脾胃代謝,通調(diào)氣血循行,憂郁情緒也隨之化開。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劃龍

23、舟?據(jù)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qū)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2、吃粽子。3、掛香囊。 我國很多地方有端午節(jié)掛香囊的習俗,也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小孩多將香囊佩帶于胸前,而成人多系于腰間。 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藥有蒼術(shù)、藿香、吳茱萸、艾葉、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兩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將這幾味中

24、藥研細,然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縫合好??梢耘宕髟谛厍?、腰際或肚臍處,也可以把香囊掛在門口、室內(nèi)或車內(nèi)。這幾味中藥,中醫(yī)認為有散風驅(qū)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九竅的功能,從而起到防病的作用。傳統(tǒng)香囊常用配方是:蒼術(shù)、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靈香草、冰片等?,F(xiàn)代科學研究證明蒼術(shù)等中藥的揮發(fā)性成分能有效殺滅空氣中懸浮的病原微生物,香囊中的藥物散發(fā)出來的芳香氣味能夠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體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提高,SIgA具有較強的殺死病毒的能力,小孩鼻黏膜上SIgA的含量較低,因此最適合佩掛。對流行性感冒、白喉、水痘等傳染病均有一定的預防作用。4、 懸艾葉菖蒲民諺說:“清

25、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nèi)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qū)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它所產(chǎn)生的奇特芳香,可驅(qū)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yī)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梢?,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5、 喝雄黃 雄黃,作為藥用,歷史悠久,其藥性辛苦、溫,有大毒;歸肝、胃、大腸經(jīng);主要是外用于殺蟲、解毒,治療癰腫疔瘡、濕疹疥癬、蛇蟲咬傷。酒醫(yī)史淵源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我國民間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說,認為辰屬龍,辰時正是群龍行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