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考語文總復習第三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十一文言文閱讀習題部分課件.pptx_第1頁
山東中考語文總復習第三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十一文言文閱讀習題部分課件.pptx_第2頁
山東中考語文總復習第三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十一文言文閱讀習題部分課件.pptx_第3頁
山東中考語文總復習第三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十一文言文閱讀習題部分課件.pptx_第4頁
山東中考語文總復習第三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十一文言文閱讀習題部分課件.ppt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專題十一 文言文閱讀,A組2018年山東中考題組 一、(2018棗莊,913)閱讀下面兩則古文,回答問題。(15分)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

2、,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張岱湖心亭看雪,五年中考,注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崇禎,是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點左右。毳(cu)衣:細毛皮衣。相公:原意是對宰相的尊稱,后轉(zhuǎn)為對年輕人的敬稱及對士人的尊稱。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1)相與步于中庭(2)是日更定矣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2分)() A.相與步于中庭。B.獨往湖心亭看雪。 C.

3、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D.更有癡似相公者。 4.乙文畫線句子運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曠簡約、潔白靜謐的雪夜之景。請自選角度賞析甲文畫線句子的寫景之妙。(3分),5.梁衡在秋月冬雪兩軸畫中說,記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的兩軸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為上下聯(lián),請從兩文中分別選取一個字,兩個字合起來作為這副對聯(lián)的橫批,并闡釋一下理由。(4分) 一、 1.答案(1)一起(2)這 解析本題考查課內(nèi)文言詞語積累能力,注意平時學習時的記憶。 2.答案(1)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一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 (2)(想不到)湖中哪能還會有您這

4、樣的人!,解析這兩句話要注意“但”“耳”“焉得”的翻譯。 3.答案BA、C、D三項均為后置句,A項是狀語后置句,正確語序為“相與于中庭步”;C項為定語后置句,正確語序為“但少如吾兩人者閑人耳”;D項為定語后置句,正確語序為“更有似相公癡者”。只有B項為正常語序,故選B。 4.答案角度:運用比喻的修辭,將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積水,用交錯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動形象地寫出月光的皎潔空靈,清亮無比,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現(xiàn)了蘇軾醉情月景、超凡脫俗的“閑人”雅趣。 角度:正面?zhèn)让婷鑼懴嘟Y(jié)合,先正面寫月色之透明皎潔,后側(cè)面寫“水草”交橫可見,襯托“水”之清澈,即月色清亮無

5、比,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冰清玉潔的透明世界。表現(xiàn)了蘇軾醉情月景、超凡脫俗的“閑人”雅趣。 角度:動靜結(jié)合,“積水空明”給人一種靜謐之感,“藻、荇交橫”則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tài)之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中愈見其靜,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現(xiàn)了蘇軾醉情月景、超凡脫俗的“閑人”雅趣。 解析甲文畫線句是寫月的名句,從“如”可以看出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所以可以從修 辭手法的角度,結(jié)合比喻的具體作用進行賞析;這句是要表現(xiàn)月光的澄澈透明,但并不僅僅是直,接來寫,而是通過寫月光如水、竹柏的影子如藻荇交橫來寫,所以是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寫法,也可以從這個角度進行分析。 5.答案橫批:閑

6、癡“閑”字,表現(xiàn)蘇軾安閑自適,樂觀曠達的心境;“癡”字,點明張岱鐘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獨特個性?!伴e”“癡”二字為兩文的點睛之筆,是二人閑情逸致、天人合一境界的高度概括。 解析題目要求從兩篇文章中各取一個字,那這兩個字應該是最精練、最能概括這兩篇文章的字。結(jié)合兩文的內(nèi)容和中心,記承天寺夜游表現(xiàn)作者是被貶官的“閑人”,湖心亭看雪表現(xiàn)作者看雪的“癡迷”,所以“閑”和“癡”這兩個字是最合適的。 二、(2018東營,1012)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8分) (甲)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cè),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

7、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林嗣環(huán)口技,(乙)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來托缽,李飽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請以相授。”李喜,館之客舍,豐其給,旦夕從學。三月,藝頗精,意得甚。僧問:“汝益乎?”曰:“益矣。師所能者,我已盡能之?!鄙?命李試其技既而支撐格拒,李時時蹈僧瑕,僧忽一腳飛擲,李已仰跌丈余。僧撫掌曰:“子尚未盡吾能也?!?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對。偶適歷下,見一少年尼僧弄藝于場,觀者填溢。李在側(cè),不覺技癢,意氣而進。尼乃曰:“

8、既是憨師弟子,同是個中人,無妨一戲。但兩相會意可耳。”李諾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勝,思欲敗之,以要一日之名。尼乃起。少間,李騰一踝去,尼駢五指下削其股,李覺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謝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歸,月余始愈。 后年余,僧復來,為述往事。僧驚曰:“汝大鹵莽!惹他何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斷矣!” 蒲松齡武技 注罔,無。蹶仆,跌倒。舁,共同用手抬。,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不能名其一處也名: 有薄技,請以相授以: 館之客舍館: 然以其文弱故,易之易: 2.簡要說明兩文在寫法上的相同之處及其作用。(3分) 3.在為學、行事、成才等方面,你從兩文身懷

9、技藝者身上獲得了怎樣的教益?(3分) 二、 1.答案說出把安排居住輕視 解析課內(nèi)文言詞語解釋,學習時注意掌握扎實。“請以之相授”的省略句,意思是“請讓我把它傳授給你”,所以“以”是“把”的意思?!梆^”為動詞,所以按動詞解釋為“安排居住”。聯(lián)系上下文,可以看出這句話是“但見她斯文瘦弱,有些看不起她”的意思,所以解釋為“輕視、看不起”。 2.答案正面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作用:賓客反應和一年后憨師所說為側(cè)面描寫,鮮明突出地表現(xiàn)兩文中人物技藝的精湛、武功的高強,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脈絡(luò)清晰,張弛有,致。作用:無論以口技所演繹的故事的發(fā)展為序,展現(xiàn)表演的疾徐轉(zhuǎn)接及賓客反應,還是以李超經(jīng)歷為線索鋪設(shè)懸念,

10、都使行文起伏跌宕,搖曳多姿,都產(chǎn)生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解析口技的主要寫法是正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分析武技,在表現(xiàn)少年尼僧上也是如此,既通過她與李超的比試來表現(xiàn)其武藝高超,又在最后一段通過尼僧的話來表現(xiàn)這一點。所以這是相同的寫法。另外,口技在寫口技表演內(nèi)容的時候張弛有度,而武技的情節(jié)安排上也具有這樣的特點。 3.答案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深厚的功力、深邃的造詣,靠勤學苦練獲得。沒有汗水心血的澆灌,技藝之花不會燦爛綻放。持恒不懈,滴水穿石。錘煉口技、武功,必須專心致志、堅持不懈。滴水穿石,繩鋸木斷,既要積聚力量于專一目標,又要堅持始終。進無止境?!叭送庥腥?天外有天”,自滿必會固步自封,也就不會達到爐火純

11、青的境地。 解析本題是一道開放性題目,教益要從文章中得出。無論是口技中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還是武技中李超還沒有學到全部本領(lǐng)就得意洋洋從而導致失敗,都說明了勤學苦練的重要性。另外,李超從一直沒有遇到對手到被尼僧打傷,說明強中自有強中手。,參考譯文乙 李超,字魁吾,淄西邊邑人。為人性格豪爽,喜歡施舍。有一天,有個和尚偶然到他這里來化緣,李超讓他飽吃一頓。和尚十分感激,就對他說:“我是少林寺的和尚,會一點武藝,請讓我把它傳授給你?!崩畛笙?安排和尚在客舍里住下,給他豐厚的待遇,早晚向他學習武藝。過了三個月,李超的武藝已很精湛,便得意洋洋起來。和尚問他:“你覺得自己進步了嗎?”李超答道:“我覺得進

12、步了。師父您所會的,我已全部學會了?!焙蜕行α诵?讓李超試一試武藝然后兩人格斗起來,李超總想找和尚的破綻,和尚忽然飛起一腳,李超頓時跌倒在一丈以外。和尚拍著手說:“你還沒有完全學會我的本領(lǐng)啊!” 李超從此以武藝出名,走南闖北,竟一直沒有遇到對手。一次,李超偶然來到歷下這個地方,看到一個少年尼姑在廣場上賣弄武藝,觀看的人熙熙攘攘。李超在旁邊站著,不禁技癢,便很神氣地走進場中。尼姑才說:“你既然是憨師的弟子,都是少林武林中人,不妨玩玩。但只要兩人意會就行了。”李超答應了。但見她斯文瘦弱,有些看不起她。加上年輕好勝,一心想打敗尼姑,以取一時的名聲。尼姑才又動手。不久,李超飛起一腳,尼姑并起五指朝他大

13、腿一削,李超覺得膝下像被刀砍了一樣,跌倒在地上爬不起來了。尼姑笑著道歉說:“冒失地觸犯了你,請你不要怪罪!”李超被人抬了回來,養(yǎng)了一個多月才痊愈。,一年多以后,和尚又來了,李超給他講述了這段往事。和尚吃驚地說:“你太魯莽了!惹她干什么?幸虧你事先把我的名字告訴了她,不然,你的雙腿恐怕早就斷了。” 三、(2018濰坊,141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1分) 顏淵論御馬 顏淵侍坐魯定公于臺,東野畢御馬于臺下。定公曰:“善哉,東野畢之御也!”顏淵曰:“善則善矣,其馬將佚矣?!倍ü粣?以告左右曰:“聞君子不譖人。君子亦譖人乎?”顏淵退,俄而廄人以東野畢馬佚聞矣。定公躐席而起,曰:“趣駕召顏

14、淵。” 顏淵至,定公曰:“鄉(xiāng)寡人曰:善哉,東野畢之御也!吾子曰:善則善矣,然則馬將佚矣。不識吾子何以知之?!鳖仠Y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極其馬。是以舜無佚民,造父無佚馬也。今東野畢之御,上車執(zhí)轡,銜體正矣;周旋步驟,朝禮畢矣;歷險致遠,馬力殫矣。然猶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定公曰:“善,可少進乎?”顏淵曰:“獸窮則嚙,鳥窮則啄,人窮則詐。自古及今,窮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詩曰:執(zhí)轡如組,兩驂如舞。善御之謂也。”定公曰:“寡人之過矣?!?(選自韓詩外傳,有刪節(jié)),注佚(y):通“逸”,逃跑。廄(ji)人:馬棚的差役。躐(li):超越。趣:同“促”。

15、朝禮,指調(diào)服車馬的法度。組:編織。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3分) (1)鄉(xiāng)寡人曰鄉(xiāng): (2)昔者舜工于使人工: (3)然猶策之不已策: 2.下列加點詞在句子中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定公不悅,以告左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B.定公躐席而起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C.不識吾子何以知之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東陽馬生序) D.舜不窮其民 安陵君其許寡人(戰(zhàn)國策唐雎不辱使命),3.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顏淵退,俄而廄人以東野畢馬佚聞矣。(2分) (2)自古及今,窮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2分) 4.這篇文章說明了怎樣的

16、道理?(2分) 三、 1.答案(1)通“向”,從前(先前)。(2)擅長(善于)。(3)用鞭子打(驅(qū)趕)。(3分,每小題1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既要調(diào)動課內(nèi)積累,又要聯(lián)系句意分析理解。(1)中“鄉(xiāng)”與魚我所欲也中“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的“鄉(xiāng)”用法一樣。(2)可聯(lián)系句意解釋。(3)中“策”與馬說中“策之不以其道”的“策”用法一樣,可進行課內(nèi)外的知識遷移。 2.答案C本題考查對一詞多義的辨析能力。A.介詞,把;介詞,因。B.連詞,表示順承關(guān)系;連詞,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但是,卻。C.代詞,指代前文所說之事。D.代詞,他的;助詞,加強語氣。 方法指導文言虛詞“而”用法判斷 “而”表順

17、承關(guān)系時,連接的是連續(xù)發(fā)生的事情或動作,這些事情或動作有先后順序。“而”,表修飾關(guān)系時,連接的是狀語與中心詞,前后兩部分之間形成偏正結(jié)構(gòu)。當“而”連接兩個動詞時,如何判斷是順承關(guān)系還是修飾關(guān)系呢?如果兩個動詞有先后關(guān)系,表順承;如果兩個動詞沒有先后關(guān)系,是同時發(fā)生,且前一動詞修飾后一動詞作狀語,則表修飾。 “而”字用法判斷歌訣:“而”字用法功能多,常作連詞表關(guān)系。前后詞義認真辨,仔細分析巧判斷。左右平等表并列,前后動作表承接,后面意轉(zhuǎn)表轉(zhuǎn)折,連接狀謂表修飾。 3.答案(1)顏淵告退后,不一會兒,馬棚的差役稟報魯定公東野畢駕馭的馬跑了。(2分,句意通順1分,“聞”1分) (2)從古到今,使自己的

18、百姓走投無路而不發(fā)生危機的,從來都沒有過。(2分,句意通順1分,“窮”1分) 解析本題考查翻譯能力。(1)句中的“俄而”“以”“聞”要翻譯準確,(2)句中的“窮”“危”要翻譯準確。 4.答案為政者要體恤民情,使百姓安居樂業(yè)(不能把老百姓逼得走投無路)。(2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主題的理解把握能力。本文以御馬作比喻,通過人物的對話,生動地說 明了一個嚴肅的主題。文章有三段,道理應主要通過第二、三段中顏淵的話來分析,尤其是第,三段中的“自古及今,窮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這句話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說明執(zhí)政者若把老百姓逼得太緊了,是會出亂子的。 知識拓展認識顏淵 顏淵,即顏回,名回,字子淵,即十二

19、章中“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顏回。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極有學問,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鬃臃Q贊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他卻不幸早死。 顏回素以德行著稱,嚴格按照孔子關(guān)于“仁”“禮”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稱贊顏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強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他終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現(xiàn)一個“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寧”的無戰(zhàn)爭、無饑餓的理想社會。 顏回一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語,收集在論語等書中,其思想與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后世尊其為“復圣”。,參考譯文

20、顏淵陪魯定公坐在高臺之上,東野畢在臺下駕馭馬車。定公說:“東野畢馬車駕馭得太好啦!”顏淵曰:“好是好啊,不過他的馬快要跑了?!倍ü懿桓吲d,就對左右侍奉的人說:“我聽說道德高尚的人不會中傷他人。道德高尚的人也中傷他人嗎?”顏淵告退后,不一會兒,馬棚的差役就把東野畢駕馭的馬跑了的事稟報了魯定公。定公跨過坐席站起來,說:“趕快駕車叫回顏淵?!?顏淵到后,定公說:“先前我說:東野畢馬車駕馭得太好啦!您卻說:好是好啊,雖然這樣他的馬卻快要跑了。不知道您是怎么知道這種結(jié)果的。”顏淵說:“臣是根據(jù)治理國家的方法知道的。過去,舜善于用人做事,造父善于駕馭馬匹。舜從來不讓他的百姓用盡全力,造父從來不讓他的馬耗

21、盡體力。因此,舜沒有逃跑的百姓,造父也沒有逃跑的馬匹?,F(xiàn)在東野畢駕車,上車時拉著馬韁繩,使馬的身體過于挺直了;又讓馬盤旋轉(zhuǎn)動,慢行快跑,調(diào)服車馬要求太苛刻了;讓馬歷經(jīng)險阻到達遠方,馬已經(jīng)精疲力盡了。已經(jīng)這樣了,卻還不停地驅(qū)趕它。因此,我知道它一定會逃跑?!?定公說:“太好了,能稍微深一步講嗎?”顏淵說:“野獸被逼急了就會咬人;鳥被逼急了就會啄,人;人走投無路了,就會互相欺詐。從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無路而不發(fā)生危機的,從來都沒有過。詩經(jīng)說:手握韁繩如同編織一樣松緊有度,兩匹驂馬就會像跳舞一樣歡快自如。說的就是擅長駕馭的道理?!倍üf:“是我錯了?!?四、(2018濟寧,610)閱讀下面的文言

22、文,回答問題。(10分) 甲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 乙孔子謂伯魚曰:“鯉乎,吾聞可以與人終日不倦者,其惟學焉。其容體不足觀也,其勇力不足憚也,其先祖不足稱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終而有大名,以顯聞四方流聲后裔者豈非學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學,其容不可以不飾。夫遠而有光者,飾也;近而愈明者,學也。譬之汙池,水潦注焉,雚

23、葦生焉。雖或以觀之,孰知其源乎?” (選自孔子家語,有刪改) 注伯魚:孔子的兒子,名鯉,字伯魚。汙(w)池:水池。水潦:雨水。,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蒙辭以軍中多務辭:推托 B.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治:研究 C.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見:了解 D.及魯肅過尋陽過:拜訪 2.下列句子中,加點“焉”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 例句:水潦注焉 A.復到舅家問焉B.且焉置土石 C.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D.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3.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解釋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甲文選自資治通鑒,這是一部紀傳體史書,是由司馬光主持編

24、寫的。 B.古人都可以自稱“孤”,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可以親密地稱“卿”。 C.孫權(quán)嚴厲批評呂蒙不愛學習,并現(xiàn)身說法,使呂蒙認識到讀書的必要性。 D.孔子認為:打扮外表讓人容貌光彩,學習讓人更有智慧,二者道理很相似。,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5.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 以 顯 聞 四 方 流 聲 后 裔 者 豈 非 學 者 之 效 也? 四、 1.答案D過:經(jīng)過,路過。 2.答案C例句:“焉”,那里。A.“焉”,代詞,指方仲永的情況。B.“焉”,哪里。C.“焉”,那里。D.“焉”,語氣助詞,無實義。 3.答案D

25、A.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史書。B.孤,古代王侯的自稱。C.“嚴厲批評”不合適。 4.答案志士(君子)分別幾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長兄你認清事物怎么這么晚呢! 解析文言語句的翻譯要符合“信達雅”的原則,要字對字翻譯,重點詞語要翻譯準確。本句要注意“更”“見”的意思。,方法指導翻譯句子,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 詞,看看有無特殊句式,如判斷句、倒裝句、被動句等,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5.答案以顯聞四方/流聲后裔者/豈非學者之效也? 解析劃分朗讀節(jié)奏的關(guān)鍵是把握句意。 參考譯文乙 孔子對伯魚說:“孔鯉啊!我聽說可以讓人

26、整天不覺厭倦的,大概只有學習吧!那個人容貌不值得看,勇力不值得怕,祖先不值得稱道,家族姓氏也不值得一說??墒撬罱K能夠有好的名聲,名播四方,流芳后代的原因,難道不是學習的結(jié)果嗎?因此君子不能不學習,容貌不能不修飾。能夠使人在遠處就發(fā)出光彩的,是修飾的結(jié)果;走近看起來更加耀眼的,是學習的成效。譬如污水池,雨水流到它那兒,葦子長在那里。即使有人看到它,誰又知道它的源頭呢?” 五、(2018泰安,2426)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14分) 廣漢為人強力,天性精于吏職。見吏民,或夜不寢至旦。尤善為鉤距,以得事情。鉤距者,設(shè)預知馬賈,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后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準,則知馬之貴

27、賤不失實矣。唯廣漢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郡中盜賊, 閭里輕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請求,銖兩之奸,皆知之。長安少年數(shù)人會窮里空舍謀共劫人,坐語未訖,廣漢使吏捕治,具服。富人蘇回為郎,二人劫之。有頃,廣漢將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長安丞龔奢叩堂戶曉賊,曰:“京兆尹趙君謝兩卿,無得殺質(zhì),此宿衛(wèi)臣也。釋質(zhì),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時解脫?!倍梭@愕,又素聞廣漢名,即開戶出,下堂叩頭,廣漢跪謝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獄,敕吏謹遇,給酒肉。至冬當出死,豫為調(diào)棺,給斂葬具,告語之,皆曰:“死無所恨!” (選自漢書趙廣漢傳) 注廣漢: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鉤距:輾轉(zhuǎn)推問,得出實

28、情。參伍其賈:反復比較其價錢。參,同“三”。銖兩之奸:數(shù)目很少的貪污受賄。銖,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窮里:隱蔽的里巷。豫:事先準備。調(diào):治辦,辦理。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或夜不寢至旦 (2)廣漢將吏到家 (3)又素聞廣漢名 (4)即開戶出,2.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唯廣漢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3分) (2)廣漢跪謝曰:“幸全活郎,甚厚!”(3分) 3.選文表現(xiàn)了趙廣漢的哪些特點?(4分) 五、 1.答案(1)有時(2)帶領(lǐng)(3)向來,一向(4)門 解析(1)“或”在文言文中主要有“有人”和“有時”兩種解釋,放到句中,應理解為“有時”。(2)

29、“將吏”的意思是“帶領(lǐng)捕吏”,“將”的意思是“帶領(lǐng)”。(3)“素”結(jié)合課內(nèi)所學的“吳廣素愛人”可知意思為“向來”。(4)“戶”,這里結(jié)合“出”,可知此處“戶”為“門”的意思。 2.答案(1)只有廣漢精通并行之有效,其他模仿的人沒有一個能趕得上他。(2)廣漢跪拜答謝說:“幸虧(你們)保全了蘇回讓他活了下來,(我)會很好地厚待你們?!?解析翻譯時要注意語句的通順,重點詞語要翻譯準確。本題要注意“唯”“能行之”“莫能及”的翻譯。,3.答案精于吏職,聰明機智,雷厲風行,言而有信。 解析要結(jié)合趙廣漢查案、捕犯人等具體事件以及在事件中趙廣漢的具體表現(xiàn)來分析。從他接見屬吏百姓可以看出他精于吏治,從他精通鉤距

30、法可以看出他聰明機智,從他抓捕犯人可以看出他雷厲風行,從他善待犯人可以看出他言而有信。 參考譯文 趙廣漢為人強干有勇力,天性擅長處理政事。接見屬吏和百姓有時竟徹夜不眠,通宵達旦。特別善于用“鈞距法”查明事實真相。所謂鉤距,就是假設(shè)你想得知馬的價格,就先打聽狗的價格,然后問羊價,再問牛價,最后問馬價,把各個種類進行比較驗證,相互參照其價格,那么就會知道馬價的貴賤而不會失真了。這個方法只有廣漢精通并行之有效,其他模仿的人沒有一個能趕得上他。廣漢對郡中盜賊和鄉(xiāng)里小混混聚集盤踞之所都明了于心,甚至是屬吏中極輕微的貪污之事都了如指掌。長安曾經(jīng)有幾個年輕人聚集在一個偏僻里巷的一所空屋里謀劃著一起去劫人錢財

31、,剛坐在一起還沒商量完,廣漢就派人把他們拘捕歸案,全都俯首認罪。富人蘇回在宮中做郎官,被兩個人劫持了。過了一會兒,廣漢帶領(lǐng)捕吏來到蘇回家,站在院子里,讓長安丞龔奢敲門告訴劫匪說:“京兆尹趙某奉告兩位,不要殺害人質(zhì),這是宮中值班的護衛(wèi)。請釋放,人質(zhì),束手就擒,還可以得到寬大處理,如果有幸遇到皇帝赦令,或許可以免脫罪行?!眱蓚€劫匪非常震驚,又一向聽聞廣漢威名,當即開門自首,到廳堂階下叩頭請罪,廣漢也跪拜答謝說:“幸虧(你們)保全了蘇回讓他活了下來,(我)會很好地厚待你們?!笔毡O(jiān)至獄中,下令獄吏給以厚待,置辦酒肉。到冬天要斬首時,廣漢預先給他們準備好棺材殮具,并把實情告訴他們,二人都說:“我們死而無

32、憾!” 六、(2018德州,1015)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18分) 惠子相梁,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蛑^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庇谑腔葑涌?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子知之乎?夫鹓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 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鹓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 而嚇我邪?” 1.下列與“搜于國中三日三夜”一句中“國”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A.(荊州)此用武之國B.等死,死國可乎 C.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D.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2.根據(jù)本文,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莊子的思想,并從正反兩面進行分析。(3分) 陳丞

33、相平者,陽武戶牖鄉(xiāng)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有田三十畝,獨與兄伯居。伯常耕田,縱平使 游學。,里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孝文帝立。 居頃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曰:“不知?!眴?“天下 一歲錢谷出入幾何?”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于是上亦問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謂誰?”平曰:“陛下即問決獄,責廷尉;問錢谷,責治粟內(nèi)史。”上曰:“茍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謝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zhèn)撫四夷諸侯,內(nèi)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毙⑽?/p>

34、帝乃稱善。勃大慚,出而讓陳平曰:“君獨不素教我對!”陳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問長安中盜賊數(shù),君欲強對邪?”于是絳侯自知其能不如平遠矣。居頃之,絳侯謝病請免相,陳平專為一丞相。 (節(jié)選自史記陳丞相世家) 3.下列句子與例句“居頃之”中“之”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B.悵恨久之 C.親戚畔之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下列句子與“善,陳孺子之為宰!”句式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何陋之有?B.甚矣,汝之不惠! C.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D.戰(zhàn)于長勺。 5.翻譯下面句子。(3分) 茍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 6.簡要分析陳平是一個什么樣的

35、人。(3分),六、 1.答案C“搜于國中三日三夜”的“國”是“國都”的意思。A.“國”是“地方”的意思。B.“國”是“國事”的意思。C.“國”是“國都”的意思。D.“國”是“國家”的意思。 2.答案淡泊名利。正面:面對物欲橫流、爭權(quán)奪利的社會現(xiàn)實,他能夠獨善其身,保持高潔傲岸的精神品質(zhì),的確是難能可貴的。反面:他的思想消極避世、知難而退、不思進取,對社會有不利的方面。 解析惠子相梁中,莊子將自己比作鹓,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 棄功名利祿的立場和志趣,諷刺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祿且無端猜忌別人的丑態(tài)。所以這篇文章表現(xiàn)的思想是“淡泊名利”。分析其思想從正反兩方面入手,所以既要看到其

36、積極意義,如不會因為追名逐利而喪失做人的根本;也要看到其消極意義,如因淡泊名利而消極避世等。 3.答案B“居頃之”中的“之”與B項的“之”的作用都是補充音節(jié),無實義。A項,“之”是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實義;C項“之”是代詞,代指“失道者”;D項“之”是動詞,去,往。 4.答案B“善,陳孺子之為宰!”與B項都是主謂倒裝句。A項是賓語前置句,C項是定語后置句,D項是狀語后置句。 5.答案如果每件事都有負責人,那么,您負責什么事呢? 解析文言語句翻譯要字字落實,流暢通順,注意“茍”“而”的意思。 6.答案勤奮好學,公正無私,胸有大志,精明能干。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要結(jié)合文章的內(nèi)容來進行

37、。文章有三段,除介紹陳平的簡單情況外,每段各寫了一件事,一是游學,二是分肉,三是對答。第一件事,可以看出其好學的特點;第二件事,可以看出其公正的特點;第三件事,可以看出其機智能干的特點。 參考譯文 丞相陳平,陽武戶牖鄉(xiāng)人。年輕時家里貧窮,喜歡讀書,有田地三十畝,自己同哥哥陳伯一起生活。陳伯平常在家種地,聽任陳平出外求學。 鄉(xiāng)里舉行社祭,陳平主持分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們都說:“陳平這孩子主持分祭肉,分得,好!”陳平感慨地說:“如果讓我主宰天下,也會像分祭肉一樣!” 孝文帝即位。過了一段時間,在一次接受群臣朝見時問右丞相周勃說:“全國一年中判決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謝罪說:“不知道?!毙⑽牡塾謫?

38、“全國一年中錢糧的開支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謝罪說不知道,急得汗流浹背,慚愧自己不能回答。于是皇上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有主管的人?!被噬险f:“主管的人是誰?”陳平說:“陛下若問判決案件的情況,可詢問廷尉;問錢糧收支的情況,可詢問治粟內(nèi)史。”皇上說:“如果各自有主管的人,那么您所主管的是些什么事呢?”陳平謝罪說:“宰相一職,對上輔佐天子調(diào)理陰陽,順應四時,對下養(yǎng)育萬物適時生長,對外鎮(zhèn)撫四夷和諸侯,對內(nèi)愛護團結(jié)百姓,使公卿大夫各自能夠勝任他們的職責?!毙⑽牡塾谑欠Q贊他回答得好。右丞相周勃大為慚愧,退朝后埋怨陳平說:“您怎么不在平時教我對答這些話!”陳平笑著說:“您身居相位,不知道丞相的職責嗎?

39、況且陛下如若問起長安城中盜賊的數(shù)目,您也要勉強湊數(shù)來對答嗎?”這時絳侯周勃自知自己的才能比陳平差遠了。過了一段時間,絳侯周勃托病請求免去右丞相的職務,陳平獨自擔任所有丞相的職務。,七、(2018煙臺,812)文言文閱讀。(12分) 晉獻公欲伐虞,宮之奇存焉,獻公為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晉賂虞君以寶玉 駿馬,虞君甚喜。宮之奇諫而不聽,言而不用,越疆而去。荀息伐之,兵不血刃,抱寶牽馬而去。故守不待渠而固,攻不待沖降而成拔,得賢之與失賢也。 (節(jié)選自淮南子,略有增刪) 注宮之奇:春秋時虞國大臣。虞君:虞國國君。荀息:春秋時晉國相國。渠:濠溝。攻不待沖降而成拔:攻城取勝不只憑借沖車的高大

40、。沖降,古時兵車。 1.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食不甘味食之不能盡其材 B.越疆而去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C.故守不待渠而固吾義固不殺人 D.得賢之與失賢也賢于材人遠矣 2.下面各句中的“以”與“晉賂虞君以寶玉駿馬”中的“以”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扶蘇以數(shù)諫故 B.徐以杓酌油瀝之,C.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D.皆以美于徐公 3.選文中畫線句子會讓你聯(lián)想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兩句。(2分)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宮之奇諫而不聽,言而不用。 5.文段中人物描寫著墨不多,形象鮮明。請簡要說說下面兩個人物的特點。(2分) (1)虞君: (2)

41、宮之奇: 七、 1.答案B(3分)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詞義的掌握能力。A.吃/喂養(yǎng)。B.離開。C.堅固/本來。D.賢人/勝過。 2.答案B(3分)本題考查對文言虛詞詞義的掌握能力?!皶x賂虞君以寶玉駿馬”中的“以”是“用”的意思。A.因為。B.用。C.把。D.認為。故選B。,3.答案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語句意思的理解能力。畫線句的意思是“所以防守不只依靠濠溝的堅固,攻城取勝不只憑借沖車的高大”,從“濠溝的堅固”聯(lián)想到“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從“沖車的高大”聯(lián)想到“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答案宮之奇(向虞君)進諫(虞君)不聽,進言(虞君)不采用。(2分) 解析

42、本題考查對文言語句的理解能力。注意“諫”“而”“言”“用”的準確翻譯。 5.答案(1)貪圖小利,目光短淺(2)賢能(評分:2分。大意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結(jié)合文中人物的言行舉止來進行。虞君因見到寶玉駿馬就“甚喜”,聽不進宮之奇的勸諫,最終導致滅國,所以是一個貪圖小利、目光短淺的人。宮之奇能夠看出晉國的陰謀,積極向虞君進諫,說明宮之奇是一個賢能之臣。晉獻公因?qū)m之奇在就不敢攻打虞國,而宮之奇離開后虞國就被滅掉了,也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宮之奇的賢能。 知識拓展宮之奇其人 宮之奇,春秋時期政治家,虞國辛宮里(今山西省平陸縣)人。他明于料事,具有遠見卓識,忠心耿,耿輔佐虞君,

43、并推薦百里奚,與他共同參與朝政,對外采取了聯(lián)虢拒晉的策略,使虞國雖小而強盛。 春秋時期,各國攻伐不止,晉國與虞國為鄰,早有吞并虞國之心,但因虞國和虢國是盟國,無隙可乘,所以始終未敢輕舉妄動。對此,宮之奇看得很清楚,堅決主張虞虢聯(lián)盟。晉國向虞國借道討伐虢國,并賄賂虞公,宮之奇勸諫不被聽取,于是率領(lǐng)妻子族人逃往曹國。 晉軍借道滅掉虢國,趕走虢公,返回途中借故在虞國駐扎,趁機襲擊了虞國并將它滅掉。 參考譯文 晉獻公想討伐虞國,但宮之奇在那里,晉獻公為此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因而不敢輕易派兵攻打虞國。后來晉獻公用寶玉和駿馬來賄賂虞國國君,虞國國君非常高興。宮之奇(向虞君)進諫(虞君)不聽,進言(虞君)不

44、采用,就越出國境離開了。(于是)荀息討伐虞國,兵不血刃,又將寶玉和駿馬帶回了晉國。所以防守不只依靠濠溝的堅固,攻城取勝不只憑借沖車的高大,而是取決于能否得到賢人的輔佐。,八、(2018聊城,69)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12分) 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 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夫戰(zhàn),勇氣也,再而衰,三而竭。國藩于此數(shù)語,

45、常常體念。大約用兵無他巧妙,常存有余不盡之氣而已。孫仲謀之攻合肥,受創(chuàng)于張遼;諸葛武侯之攻陳倉,受創(chuàng)于郝昭,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陽,氣已竭而復振;陸抗之拔西陵,預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養(yǎng)銳氣,先備外援,以待內(nèi)之自斃。此善于用氣者也。 (節(jié)選自曾國藩挺經(jīng)) 注荀罃(yng):春秋時晉國大將。拔:攻克,攻取。逼陽:姓,古夷族一支。遽:迅速。 1.解釋加點的詞語。(4分) 公將馳之彼竭我盈 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2.翻譯句子。(4分)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此善于用氣者也。 3.對文本理解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甲文兩個“未可”,兩個“可矣”前后映襯,表現(xiàn)了曹

46、劌卓越的軍事才能。 B.甲文“將鼓”“將馳”說明魯莊公是軍事上無知的昏君。 C.乙文“夫戰(zhàn),勇氣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對“氣”的思考。 D.甲文用對話的方式說出觀點,乙文則用舉例和對比的方式證明觀點。 4.在對戰(zhàn)爭取勝原因的認識上,甲乙兩文有何不同?(2分) 八、 1.答案驅(qū)車(追趕)充滿。這里指士氣正旺盛都原因,緣故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能力。前兩個為課內(nèi)詞語解釋,注意平時學習的積累。后兩個雖為課外詞語,但課內(nèi)都學習過,如桃花源記中的“皆嘆惋”,陳涉世家中的“扶蘇以數(shù)諫故”,要學會從課內(nèi)遷移到課外。,2.答案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車轍亂了,軍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這是善于

47、利用士氣作戰(zhàn)(的人)。 解析翻譯句子要做到“信達雅”,要字對字翻譯,注意語句的通順。本題注意“視”“靡”“故”“逐”“此”“善于”“者”的翻譯。 3.答案B魯莊公軍事上是無知,但他能聽取曹劌的意見,所以不能說他是個昏君。 4.答案甲文論述了戰(zhàn)時要善于觀察,把握時機。乙文強調(diào)戰(zhàn)時不僅要“存有余不盡之氣”,還要善于用“氣”。 解析甲文認為取得勝利的原因在于“彼竭我盈”之時,所以是善于把握戰(zhàn)機;乙文對于作戰(zhàn)的闡述主要集中在“大約用兵無他巧妙,常存有余不盡之氣而已”“此善于用氣者也”這兩句話中,據(jù)此分析歸納即可。,參考譯文乙 戰(zhàn)爭時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勇氣就衰弱了,第三次擊

48、鼓士兵們的勇氣就衰竭了。國藩對于這幾句話,常常思索玩味。大概用兵并無其他奧妙,經(jīng)常保持銳氣不可用盡罷了。孫權(quán)攻打合肥,受挫于張遼;諸葛亮攻打陳倉,受挫于郝昭,兩者失敗都是起 初氣勢太盛,過于銳不可當,漸漸就衰竭無力的緣故。只有荀罃攻克逼陽,士氣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陸抗攻克西陵,事先預料難以迅速取勝,因而養(yǎng)精蓄銳,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敵人力盡自斃。這也是善于利用士氣作戰(zhàn)的人了。,B組20142017年山東中考題組 一、(2017濟南,611)文言文閱讀。(12分) (一)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6分)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

49、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岳陽樓記),1.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去國懷鄉(xiāng)去:到,往 B.錦鱗

50、游泳錦鱗:美麗的魚 C.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 D.吾誰與歸歸:歸依 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漁人甚異之 B.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扶蘇以數(shù)諫故 D.感極而悲者矣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3.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2分)() A.選文景物一暗一明,觸發(fā)了“遷客騷人”一悲一喜兩種截然不同的感情。 B.“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運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寫法。 C.選文寫景狀物詞句整齊,辭采華美,音韻和諧。 D.選文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樂以忘憂的思想感情。,(二)課外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

51、題。(6分) 景公登射,晏子修禮而侍。公曰:“選射之禮,寡人厭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與之圖國?!?晏子對曰:“君子無禮,是庶人也;庶人無禮,是禽獸也。勇多則弒其君力多則殺其長,然而不敢者,維禮之謂也。禮者,所以御民也;轡者,所以御馬也。無禮而能治國家者,吾未之聞也?!?景公曰:“善。”乃飾射,更席,以為上客,終日問禮。 (選自晏子春秋,有刪改) 注登射:指走上射箭的位置。古代有通過射箭選拔人才的制度,射箭時有套禮儀,所以下文說“選射之禮”。修:依照。飾射:整治射禮。 4.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只斷一處)(2分) 勇 多 則 弒 其 君 力 多 則 殺 其 長 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52、。(2分) 以為上客,終日問禮。 6.景公“欲得天下勇士,與之圖國”,晏子卻認為,治理國家必須要;從“景公曰: 善。乃飾射”可見景公的品質(zhì)。(2分),一、 1.答案A去:離開。 2.答案CA.定語后置的標志;代詞,指代漁人見到的景象。B.連詞,就;連詞,如果。C.介詞,因為。D.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zhuǎn)折。 3.答案D選文表達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感情,故D項錯誤。 4.答案勇多則弒其君/力多則殺其長 解析本題中是并列的兩句話,說明的是同一個問題:有勇力的人多了,會殺害他們的君長,破壞(分封制下的)長幼尊卑秩序。 5.答案將晏子奉為上賓,整日向他請教禮儀問題。 解析翻譯

53、文言文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在一一對應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句意進行適當調(diào)整,做到詞達句順。 6.答案修禮善于納諫(或“接受正確意見”) 解析通過閱讀文段可知,晏子主張修禮,維護現(xiàn)有的社會秩序。齊景公在聽了晏子的話之后, 充分認識到禮的社會和政治功能,改變了對禮的看法,表現(xiàn)了他聞過則改,善于納諫的品質(zhì)。,參考譯文二 齊景公走上射箭的位置,晏子依照射禮的規(guī)定侍候著景公。景公說:“通過射箭選拔人才的這套禮儀程序,我已經(jīng)厭煩了。我希望得到天下的勇士,跟他們一起謀劃治理國家的大事?!?晏子回答說:“君子(如果)不遵循禮制,那就成了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如果)不遵循禮制,就與禽獸一般。(臣子)太勇猛就會殺死他的

54、君主,(兒子)力量太大就會殺死他的長輩,然而他們不敢這樣做,是因為有禮制在約束著他們。禮制是用來統(tǒng)治百姓的,轡是用來駕馭馬匹的。沒有禮制卻能治理好國家的,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景公說:“好?!庇谑钦紊涠Y,更換座席,把晏子敬為上賓,整天向他詢問禮制。 二、(2017濰坊,141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2分) 霍丘知縣陽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載,其冬有年。父老數(shù)十人,來自下鄉(xiāng),盛米于筐,有稻有粳,豚蹄鴨雞,傴僂提攜,造于縣門。君呼之入,曰:“父老良苦,何為來哉?”頓首曰:“邊界之鄉(xiāng),尤擾益偷。自耶之至,吾民無事,得耕種吾田。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賜,以為耶嘗?!本?“天降吾民豐年,

55、樂與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來?”則又頓首曰:“往耶未來,吾民之豬雞鵝,鴨,率用供吏,余者盜又取之。今視吾圈柵,數(shù)吾所育,終歲不一失,是耶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本Χ苤?勞以酒食。皆歡舞而去,曰:“本以奉耶,反為耶費焉。”士民相與謀曰:“吾耶無所取于民,而祿不足以自給,其謂百姓何?請分鄉(xiāng)為四,各以月入米若薪?!北娫?“善?!眲t請于君,君笑曰:“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我資米若薪于百姓,后之人必爾乎索之,是我之妄取無窮期也?!辈豢?。亳州之民,有訴于府者曰:“亳舊寡盜,今而多,其來自霍丘?;羟鹱笠蝗荼I,以禍亳,愿左耶兼治之?!?(選自張惠言茗柯文三編,有刪改) 注霍丘:縣名。后面的

56、陽湖、亳州均為地名。耶:通“爺”。爾:如此,這樣。 1.解釋文中加點實詞的意思。(3分) (1)傴僂提攜,造于縣門造: (2)君笑而受之,勞以酒食勞: (3)士民相與謀曰相與: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是耶為吾民畜也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史記陳涉世家),B.各以月入米若薪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戰(zhàn)國策唐雎不辱使命) C.是我之妄取無窮期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列子湯問) D.亳州之民,有訴于府者 所欲有甚于生者(孟子告子上) 3.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1)父老良苦,何為來哉? (2)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 4.霍丘知縣左君身

57、上具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zhì)?試結(jié)合全文概括。(2分) 二、 1.答案(1)造:到、去。(2)勞:犒勞、慰勞。(3)相與:互相,共同。(3分,每題1分) 解析解答本題時要注意把知識從課內(nèi)向課外遷移,并結(jié)合語境。,2.答案CA.wi,給;wi,做,建造。B.按照;憑借、依靠。C.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向;比。 3.答案(1)父老鄉(xiāng)親們很辛苦,為什么要到這里來呢?(2分) (2)百姓厚待我的原因,是因為我不胡亂拿取百姓的東西。(3分) 解析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逐字逐詞落實,要做到語意完整、句子通順。(1)中得分點:“良”、倒裝句。(2)中得分點:“所以”“以”“妄取”。 4.答案治縣有方;清正

58、廉潔;關(guān)心百姓疾苦;平易近人。(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 解析概括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一定要結(jié)合文中的具體描寫,力求用詞準確。由文中的“治霍丘既一載,其冬有年”“自耶之至,吾民無事”可知左君治理有方;由文中左君不胡亂索取百姓的東西,可知他廉潔;與老百姓一塊進食,說明左君平易近人。 參考譯文 霍丘的知縣陽湖人左君,治理霍丘已滿一年,那一年冬天收成不錯。父老鄉(xiāng)親幾十人,從下面的鄉(xiāng)里去縣衙,筐里裝滿了稻米和粳米,還有豬蹄鴨雞,老老少少,來到了縣衙門。左君叫他們進來,說:“父老鄉(xiāng)親們很辛苦,為什么要到這里來呢?”父老叩頭說:“我們生活的邊界地區(qū),多侵,擾、盜竊之事。自從您來到這里,我們百姓生活安定,能夠耕種

59、自己的田地。很慶幸,我們的田地能夠豐收,收獲了新米,這都是您賜予的,我們帶來給您嘗嘗?!弊缶f:“上天賜給了百姓豐年,我很高興和父老鄉(xiāng)親一起品嘗;再說那些家畜,為什么帶來呢?”父老就又叩頭說:“往年您沒有來的時候,我們的豬雞鵝鴨,大多用來提供給官吏了,剩下的又被偷走。如今再看看我們飼養(yǎng)牲口的圈欄,我們養(yǎng)的牲口,一年到頭沒有丟失一只,這是您為我們蓄養(yǎng)的牲口啊,這些都是您的東西不是我們的東西?!弊缶托χ邮芰诉@些東西,并用酒食犒勞了他們。父老鄉(xiāng)親都歡欣鼓舞地離開了,他們說道:“本來想把這些東西送給縣令,反而讓縣令為我們破費了。”百姓一起商量說:“我們縣令不向百姓索取任何東西,而俸祿又不足以供養(yǎng)自

60、己,這讓我們老百姓怎么辦呢?我們不如把鄉(xiāng)邑一分為四,各自按月送給他米和柴火?!贝蠹艺f:“好?!贝蠹揖拖蜃缶埱?左君笑著說:“百姓厚待我的原因,是因為我不胡亂拿取百姓的東西,我如果被百姓以米和柴火來資助,后來的人必然效仿這樣來索取薪米,這樣索取百姓東西就沒有窮盡的時候了。”沒有答應。亳州有百姓向官府訴訟說:“亳州以前很少有盜賊,如今多了,那些盜賊來自霍丘?;羟鹱缶荒苋菰S盜賊,因而害了亳州,希望左君同時治理亳州?!?三、(2017濟寧,6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0分)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