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三級預防ppt課件_第1頁
腦卒中三級預防ppt課件_第2頁
腦卒中三級預防ppt課件_第3頁
腦卒中三級預防ppt課件_第4頁
腦卒中三級預防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腦卒中的健康教育,.,2,腦卒中的三級預防,腦卒中的一級預防,腦卒中的二級預防,健康教育,飲食,什么是腦卒中?,2006AHA指南,.,3,腦卒中的分類,.,4,.,5,.,6,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不可干預的危險因素 年齡 性別 種族 家族遺傳,可干預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 吸煙 糖尿病 心臟病 血脂異常 酗酒 缺乏體力活動 頸動脈狹窄 其他,.,7,腦卒中的預防,一級預防 意義遠大于 二級預防,.,8,腦卒中的一級預防,.,9,高血壓,收縮壓每升高10mmHg,舒張壓每升高5mmHg,腦卒中發(fā)病相對危險,46%,49%,腦卒中發(fā)病相對危險,流行病學研究顯示: 血壓與腦卒中發(fā)病風險呈對數線性

2、關系,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10,高血壓是我國腦卒中最常見的危險因素,黃久儀等.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7年10月第15卷第5期:416-9,.,11,血壓每降低10/5mmHg時腦卒中相對風險,降壓治療可顯著降低卒中風險,BMJ 2009;338:b1665.,.,12,推薦意見,.,13,降壓藥物的選擇,.,14,吸煙,吸煙者與不吸煙者相比,缺血性腦卒中的RR值是1.9(95% CI 1.7-2.2),出血性卒中的RR值是2.9(95% CI 2.5-3.5),被動吸煙者發(fā)生卒中的相對風險增加1.82倍,.,15,推薦意見,.,16,糖尿病,糖尿病是缺血性卒中的獨立

3、危險因素,Adri Arboix, et al. BMC Neurology 2005, 5:9,41%,27%,0,10,20,30,40,糖尿病,非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血栓性卒中發(fā)生率(),P 0.01,.,17,HOPE -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MI/Stroke/CV Death,CV Death,24% Risk Reduction p=0.0007,38% Risk Reduction,G. Dagenais, ESC 1999,.,18,.,19,HPS: Heart Protection Study- RESULTS -,P,No

4、nfatal MI or coronary death,0.73 (0.670.79),0.0001,First major vascular event,898,No.,(8.7),(%),Simvastatin,(n=10,269),1212,No.,(11.8),(%),Placebo,(n=10,267),Event rate ratio,(95% CI),HPS Collaborative Group. Lancet 2002;360:722.,aData are for patients having first event of each type, hence non-addi

5、tivity,.,20,推薦意見,.,21,心房顫動,.,22,心房顫動患者腦卒中患病率顯著升高,腦卒中患病率(%),.,23,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卒中風險評估-CHADS2評分,D (1分) 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S (2分) prior stroke and TIA 既往卒中/TIA,C (1分)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心衰,H (1分) Hypertension 高血壓,CHADS,A (1分) age75yrs 年齡大于75yrs,2006AHA指南,.,24,推薦意見(1),.,25,推薦意見(2),.,26,其他心臟?。和扑]意見,.

6、,27,血脂異常,總膽固醇 每升高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每升高1mmol/L,卒中 發(fā)生率,缺血性卒中事件,25%,47%,.,28,推薦意見,.,29,無癥狀頸動脈狹窄:推薦意見,.,30,飲食和營養(yǎng),水果和蔬菜高攝入組相比低攝入組的腦卒中事件的RR為0.69(95%CI 0.520.92)。 在至少每月進食一次魚類的人群中, 缺血性腦卒中風險有所下降(RR 0.69;95%CI 0.480.99)。 鈉的高攝入量伴隨腦卒中危險性增高,同時鉀攝入量增多伴隨腦卒中危險性降低。日常豐富的鈣攝入能夠降低腦卒中死亡率。 均衡的飲食菜單(富含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低脂和低飽和脂肪)能夠降

7、低血壓。,.,31,.,32,推薦意見,.,33,缺乏體力活動:推薦意見,.,34,肥胖和超重,中國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界限值,* 相關疾病指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和危險因素聚集,.,35,推薦意見,.,36,代謝綜合征,代謝綜合征包括腹型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胰島素抵抗(伴或不伴糖耐量異常)等。 代謝綜合征的幾個主要特征均與缺血性腦卒中危險性增高存在相關性。,.,37,推薦意見,.,38,飲酒過量:推薦意見,.,39,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推薦意見,.,40,口服避孕藥:推薦意見,.,41,絕經后激素療法:推薦意見,.,42,睡眠呼吸紊亂:推薦意見,.,43,炎癥:推薦意見,.,44,

8、阿司匹林用于腦卒中一級預防,BMD(英國男性醫(yī)生試驗),1989,1992,1988,1998,1998,2001,2005,2008,PHS(美國內科醫(yī)師健康研究),ETDRS(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治療研究),HOT(高血壓最佳治療研究),TPT(血栓預防試驗),PPP(一級預防方案),JPAD,WHS(女性健康研究),阿司匹林一級預防,循證醫(yī)學證據,.,45,Physicians Health Study, N Engl J Med 1989,321:129-35,Physicians Health Study 美國內科醫(yī)師健康研究 n= 22,071,Womens Health Stud

9、y 女性健康研究 n=39,876,首次腦梗死危險降低24%,首次致死性 MI降低66,首次MI降低 44,無血栓疾病史的健康男性醫(yī)生,無慢性疾病史的健康女性,男性,女性,未增加出血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小劑量阿司匹林與安慰劑腦出血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N Engl J Med 2005, 352:1295-1304,兩個有關阿司匹林的研究,.,46,推薦意見,.,47,腦卒中的二級預防,.,48,中國的卒中二級預防形勢嚴峻,高 危 因 素,中國慢性病報告 (2006),腦血管病死亡率迅猛攀升,卒中復發(fā)率高,.,49,RCT研究結果為卒中二級預防提供診治依據,循證,指南,實踐,現代醫(yī)學模式,ADVAN

10、CE,WARSS,MATCH,ATROCAP,SPARCL 系列亞組,ASAP,SPARCL,.,50,中國缺血性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二級預防指南 2010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0;43(2):154-160,2005腦血管病指南,2010缺血性卒中二級預防指南,卒中二級預防形勢嚴峻 更多循證醫(yī)學證據,.,51,亮點,新指南的亮點,循證醫(yī)學證據指導,參考國際規(guī)范,結合中國國情 缺血性卒中/TIA二級預防應從急性期就開始 嚴格按危險分層采用合適的治療方案,新指南對缺血性卒中的藥物治療建議充分體現了其核心原則!,.,52,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TOAST),缺血性卒中,大動脈粥樣硬化,心源

11、性,小動脈閉塞,其他病因,病因不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53,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的藥物治療,危險因素控制,抗栓治療,高血壓 糖尿病 脂代謝異常,抗血小板 抗凝,.,54,危險因素控制高血壓,收縮壓每增加10mmHg,舒張壓每增加5mmHg,我國人群高血壓對卒中發(fā)病影響度是西方人群的1.5倍,腦卒中發(fā)病相對危險,46%,49%,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腦卒中發(fā)病相對危險,流行病學研究顯示: 血壓與腦卒中發(fā)病風險呈對數線性關系,.,55,危險因素控制高血壓,-24,-24,-21,-21,-24,-30,-20,-10,0,所有 卒中,致死性 卒中,非致死 性卒中,心梗,總血管

12、 事件,P=0.005,P=0.08,P=0.01,P=0.03,P=0.01,事件發(fā)生率(%),包括7項隨機對照研究的薈萃分析,評估降壓治療對卒中患者心腦血管風險的影響,循證醫(yī)學證據顯示: 降壓治療使卒中患者顯著獲益,Stroke. 2003;34:2741-2749.,.,56,危險因素控制高血壓,指南對降壓治療的建議,.,57,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2):1-7.,.,58,降壓作用: 降壓達標,平穩(wěn),持久 降壓達標( 130/80mmHg ) 單藥無法達標,或血壓160/100者應采用聯合降壓 降壓外作用 降壓外的額外獲益: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靶器官保護 循證醫(yī)學證據相對充分

13、 伴隨內科疾病 有無嚴重血管狹窄,低灌注! 患者依從性:服用方便,耐受性好,經濟承受能力。,降壓藥物選擇原則,Circulation 2006;113;e873-e923.,.,59,降低事件風險,對腦血流影響,安全性,藥物選擇應關注,卒中患者降壓藥物選擇,.,60,CCBs在卒中二級預防中的地位,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7, 25:11051187,.,61,28個研究,179122例患者 ACEI 或 CCB,VS -Blocker,利尿劑 或安慰劑 預防卒中:CCB 優(yōu)于其他治療,但 ACEI 無差異 與SBP下降有關 提示預防卒中:CCB better t

14、han ACEI,.,62,Lancet 2010; 375:906-915,.,63,危險因素控制血糖, ADVANCE研究:11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平均年齡66歲,平均病程8年,平均HbA1c水平7.5%,分強化降糖治療組(目標水平HbA1c6.5%)或標準治療組。主要復合終點事件為主要大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腦卒中或心血管相關死亡)和微血管病變(新發(fā)或惡化的腎病和視網膜病變)的復合終點。 隨訪5年后,結果顯示:,N Engl J Med 2008;358:2560-72.,HbA1c(%),隨訪(月),標準降糖,強化降糖,HbA1c=7.3%,HbA1c=6.5%,

15、強化降糖使HbA1c降得更低,強化降糖顯著降低主要復合終點事件,血糖控制對2型糖尿病的血管病變有保護作用,血糖控制不良與腦卒中復發(fā)有關(I 級推薦,A級證據),.,64,危險因素控制血糖,指南對控制血糖的建議,嚴格控制血糖、血壓基礎上聯合他汀藥物可降低腦卒中風險(I級推薦,A級證據),.,65,危險因素控制血脂,他汀,卒中 12% (P=0.05),貝特,卒中 48% (P=0.09),Manktelow BN, et al. Stroke. 2009;40:00-00.,.,66,阿托伐他汀積極治療顯著降低卒中患者心腦血管事件,16%,P=0.03,23%,P0.001,35%,P=0.00

16、3,Amarenco P,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549-559.,SPARCL研究: 阿托伐他汀80mg/日顯著降低卒中患者心腦血管事件風險,.,67,推薦意見1,對于膽固醇水平升高的腦卒中/TIA患者,應積極他汀治療使LDL-C水平降至2.59mmol/L以下或LDL-C下降幅度達到30%-40%(I級推薦,A級證據),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2):1-7.,.,68,推薦意見2,伴有多種危險因素的缺血性腦卒中/TIA患者(如冠心病、糖尿病、吸煙等),如果LDL-C2.07 mmol/L, 應將LDL-C降至2.07 mmol/L以下或使LDL

17、-C下降幅度40% (級推薦,A級證據),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2):1-7.,.,69,推薦意見3,對于有顱內外動脈粥樣硬化性易損斑塊或動脈源性栓塞證據的缺血性腦卒中/TIA患者,推薦盡早啟動強化他汀治療,建議目標LDL-C40% (級推薦,C級證據),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2):1-7.,.,70,推薦意見4,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總體上是安全的。他汀類藥物治療前及治療中,應監(jiān)測肌痛等臨床癥狀及肝酶、肌酶變化,如出現監(jiān)測指標持續(xù)異常并排除其他影響因素,應減量或停藥觀察(I級推薦,A級證據) 。 老年患者如合并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或多種藥物聯合使用時,應注意合理配伍及監(jiān)測不良反應

18、( 級推薦,C級證據)。,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2):1-7.,.,71,推薦意見5,對于有腦出血病史或腦出血高風險人群應權衡風險和獲益,建議謹慎使用他汀類藥物( 級推薦,B級證據),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2):1-7.,.,72,危險因素控制血脂,.,73,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的藥物治療,危險因素控制,抗栓治療,高血壓 糖尿病 脂代謝異常,抗血小板 抗凝,.,74,抗血小板治療,隨訪時間(月),主要終點累積事件率(%),次要要終點累積事件率(%),0.93(0.83-1.05);P=0.22,0.929(0.86-0.995);P=0.04,隨訪時間(月),主要終點:氯吡格

19、雷有獲益趨勢,次要終點:氯吡格雷顯著獲益,15603名有心血管病證據患者或多重危險因素患者,評估在小劑量阿司匹林基礎上加用氯吡格雷75 mg/d(阿司匹林(75-162) mg/d+氯吡格雷75 mg/dvs.阿司匹林(75-162) mg/d +安慰劑)對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的影響。主要終點:心梗、卒中和心血管死亡;次要終點:心梗、卒中和心血管死亡,因不穩(wěn)定心絞痛或TIA住院,血運重建,有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優(yōu)于阿司匹林,N Engl J Med 2006;354:1706-17.,.,75,MATCH研究:隨機雙盲對照試驗,7599名卒中/TIA合并血管危險因素患者。評估在氯吡格雷基礎上加用阿

20、司匹林(氯吡格雷75mg/d+安慰劑及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75mg/d)對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的影響。隨訪18個月,主要終點:缺血性卒中,心梗,血管死亡及因缺血性事件住院,阿司匹林增加腦出血風險,Lancet. 2004;364(9431):331-7.,阿司匹林未能使主要終點顯著獲益,MATCH研究: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并不優(yōu)于單用氯吡格雷,且增加腦出血風險,累積事件發(fā)生率(%),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安慰劑,P = 0.244,6.4%,隨訪時間(月),.,76,N Engl J Med 2001;345:494-502.,12562名急性冠脈綜合征或支架置入術患者,在

21、阿司匹林(75-325)mg/d的基礎上評估氯吡格雷75mg/d對患者血管事件風險是否比安慰劑更優(yōu)。主要終點: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和卒中。平均治療9個月,隨訪時間(月),累積事件發(fā)生率(%),氯吡格雷,安慰劑,0.80(0.72-0.90); P0.001,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使急性冠脈綜合征及支架置入術患者心血管顯著獲益,.,77,推薦意見,除少數情況需要抗凝治療,大多數情況均建議抗血小板治療預防卒中/TIA 再發(fā)(I級推薦,A級證據) 抗血小板藥物以單藥治療為主,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50-325mg/d)都可作為首選( I級推薦,A級證據);有證據表明氯吡格雷優(yōu)于阿司匹林,高?;颊攉@益更顯著( I級推薦,A級證據) 不推薦常規(guī)應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 I級推薦,A級證據)。但是對于近期有急性冠脈綜合征或近期有支架成形術的患者推薦聯合應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78,華法林: INR:1.4-2.8 阿司匹林:325 mg/d,WARSS研究1:多中心,隨機雙盲已經,評估對于2206名卒中缺血性卒中患者,華法林是否優(yōu)于阿司匹林,隨訪2年。復合終點為缺血性卒中或全因死亡,事件率(%),隨訪時間(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