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交互》課件.ppt_第1頁
《人機交互》課件.ppt_第2頁
《人機交互》課件.ppt_第3頁
《人機交互》課件.ppt_第4頁
《人機交互》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第9章 移動界面設計,2,主要內容提要,移動界面的基本概念 移動界面的設計方法 移動界面的實現(xiàn)技術 移動界面設計的實例,3,9.1移動界面基本概念,互聯(lián)網和移動通信,作為邁向信息社會的兩個重要標志,分別適應了人們對信息資源的豐富性以及信息獲取方式的靈活性與移動性的需求。 互聯(lián)網與移動通信已經逐漸形成了信息產業(yè)中潛力巨大、前景可觀的兩大領域,同時也催生了結合二者的技術優(yōu)勢,目標在于向用戶提供靈活的、不受信息源和用戶訪問位置等各種限制的信息服務的移動互聯(lián)網(Mobile Internet)技術。,4,9.1.1移動互聯(lián)簡介,移動互聯(lián)網概念的理解可能因人而異,特別是與無線互聯(lián)網(Wireless

2、 Internet)可能會當成一回事。 從概念上而言,移動與無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在很多情況下,無線與移動是兩個重疊的概念,但在另外一些情況下,這兩者又有明顯的區(qū)別,這也使得移動互聯(lián)網的概念可以從狹義與廣義兩個角度來理解。,5,移動互聯(lián)網概念,從狹義的角度上來講,移動互聯(lián)網指的就是基于分組交換技術的無線數(shù)據(jù)通信技術,有時可能會被稱之為無線互聯(lián)網(Wireless Internet)。 從廣義的角度上來講,移動互聯(lián)網不一定局限于一般的無線數(shù)據(jù)通信方式,與無線互聯(lián)網的概念有一定的區(qū)別,我們可以從設備的移動性與數(shù)據(jù)連接方式這兩個方面來說明。,6,移動界面的設計,移動界面的設計成為人機交互技術研究的

3、一個重要方向。一方面,移動應用的界面設計符合人機交互設計的一般規(guī)律,可以利用人機交互界面的一般設計方法;另一方面,由于移動設備的便攜性、位置不固定性和計算能力有限性以及無線網絡的低帶寬高延遲等諸多的限制,移動界面設計又具有自己的特點。,7,移動與無線概念的外延關系,圖9-1 移動與無線概念的外延關系,8,9.1.2移動設備與連接方式,目前主要的移動終端設備種類包括手機、掌上電腦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筆記本電腦以及各種特殊用途的移動設備如車載電腦?;诳梢苿有裕╩obility)的考慮,目前移動互聯(lián)設備以智能手機與掌上電腦為主 。,9,Vulcan In

4、c.公司設計的FlipStart MiniPC,10,移動互聯(lián)網的數(shù)據(jù)接入方式,移動互聯(lián)網的數(shù)據(jù)接入方式目前也是多種標準并存,沒有完全統(tǒng)一。主要形式包括: 無線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 無線城域網(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WMAN) 無線個域網(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WPAN) 高速無線數(shù)據(jù)通訊系統(tǒng)以及衛(wèi)星通訊等,11,移動互聯(lián)網的數(shù)據(jù)接入方式,無線局域網采用無線的方式提供傳統(tǒng)有線局域網的所有功能,具有極大的靈活性。 無線城域網技術的目標是提供類似于有線Mo

5、dem、DS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以太網以及光纖網等有線方式的高速Internet接入,優(yōu)勢是可以在較大的地理區(qū)域內無須布線。 繼無線局域網(WLAN)和無線城域網(WMAN)之后,各種形式的便攜式移動設備的不斷涌現(xiàn),促進了無線個域網的出現(xiàn),使移動互聯(lián)網的接入方式更為豐富。,12,高速無線數(shù)據(jù)通信,是在無線語音通信系統(tǒng)之上發(fā)展起來的,分為三代: 第一代是模擬無線網絡,20世紀的80年代,目前在我國已基本淘汰。 第二代是數(shù)字語音通訊系統(tǒng)和數(shù)字通信系統(tǒng),常見的有九十年代出現(xiàn)的歐洲的全球移動通信系統(tǒng)GSM(Global Systems for Mobile Tele

6、communications,GSM)、美國的窄帶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第三代,即3G(Third Generation)階段,目標是采用數(shù)字技術實現(xiàn)語音、數(shù)據(jù)以及多媒體信息的高速傳輸。,13,9.1.3移動界面的輸入方式,目前主要的移動設備形式智能手機與掌上電腦而言,由于尺寸較小、接口較為簡單,全尺寸鍵盤、鼠標等諸多的傳統(tǒng)的輸入輸出設備較難在移動界面中使用,因此需要設計專門的輸入輸出方式,以便適應移動界面的特點。,14,移動界面的輸入方式,鍵盤輸入,手機鍵盤的設計主要還是從手機的主要功能即語音通信考慮的。由于每一個按鍵都是復用的,如數(shù)字鍵7

7、和字母P、Q、R、S共用一個按鍵。,T9輸入法就是目前最為著名的一種解決方案。使用T9輸入法的優(yōu)越之處在于輸入一個字以后,會提示一些可以合法組合的常見字,用戶只需要簡單地選擇即可輸入,大大降低了手機文字輸入的疲勞程度,提高了批量文字信息的輸入效率。,15,移動界面的輸入方式,鍵盤輸入 軟鍵盤(soft keyboard)是解決移動設備輸入問題的又一重要方法。 所謂的軟鍵盤就是在移動設備屏幕上顯示QWERTY鍵盤,用戶在屏幕上選擇軟鍵盤上的鍵完成輸入。 這種輸入形式在桌面計算機的Windows平臺上的輸入法中都可以見到。,16,T9比軟鍵盤輸入法的效率高,T9輸入法所支持的手機鍵盤基于電話鍵盤設

8、計的,手機用戶群未必熟悉計算機; 手機鍵盤采用一個按鍵對應于多個字符,鍵的大小自然可以更大,能更快的鍵入和更高的準確程度; 手機鍵盤按鍵的設計更加緊湊,按鍵間距相對較小,手指移動距離短,也可以提高輸入速度 。,17,移動界面的輸入方式,筆輸入 手寫文字識別是一種文本的輸入方式,作為鍵盤輸入的一種替代方式。 隨著筆輸入技術的日益成熟,目前筆輸入技術的在包括平板電腦(Tablet PC)、智能手機、掌上電腦等多種移動設備中的得到了廣泛應用。 近年來微軟公司力推Tablet PC,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筆輸入的普及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筆輸入是目前掌上電腦最主要的一種輸入方式。特別在中國,由于漢字書寫的

9、復雜性,手寫筆輸入成為最自然、符合中國人書寫習慣的輸入方式。,18,移動界面的輸入方式,在微軟的TabletPC系統(tǒng)中稱為數(shù)字墨水(Digital Ink),實際就是將筆跡信息作為一種新的數(shù)據(jù)類型做到了操作系統(tǒng)層,并提供相應的應用程序接口,供軟件開發(fā)人員用于開發(fā)可以充分利用筆式輸入便利的應用軟件。,19,移動界面的輸入方式,語音識別 語音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因此對于語音技術成為新一代多通道人機界面中的最重要技術之一的期望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語音識別技術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紀50年代目前這個領域最具代表性的產品是IBM公司的Viavoice和DRAGON公司的Naturally

10、 Speaking。 可以通過將掌上設備作為語音門戶網站(Voice Portal)的訪問終端。在這種環(huán)境中,用戶可以在辦公室、家里或旅行途中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等具有語音通信功能的移動設備與具備語音識別與合成技術的語音門戶網站進行對話。,20,移動界面的輸入方式,語音識別技術還可以用于人機界面的語音命令導航,使得用戶可以直接用語音發(fā)出各種操作指令。 目前的語音識別技術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因此能夠實現(xiàn)的應用領域還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會立即給人機交互方式帶來本質性的影響。 語音錄制: 可以隨時在任何可執(zhí)行屏幕手寫或繪制操作的程序中進行語音錄制,可以單獨生成一段錄音,還可以將一段錄音嵌入文本便箋中。,

11、21,9.1.4 移動界面的輸出方式,主要是顯示屏幕和聲音輸出 顯示技術 顯示屏的關鍵因素:分辨率、色彩、尺寸、功耗及顯示響應速度。 多種顯示器:超扭曲陣列(Super-Twisted Nematic STN)、DSTN(Dual STN)、CSTN(Color STN)、薄膜式晶體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以及薄膜二極管(Thin Film Diode,TFD)等。 單色STN液晶屏:用簡單的無源矩陣尋址方案,具有性能可靠、成本低、功耗也極低的特點。 一些新的顯示技術: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 和硅基液晶

12、(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22,9.1.4 移動界面的輸出方式,聲音輸出 手機與PDA等掌上設備的聲音輸出功能一般較弱。近年來,逐漸通過引入聲音合成技術,使得其可以播放較為動聽的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電子音樂。 移動設備的音樂合成技術主要包括兩種:調頻(FrequencyModulation,F(xiàn)M)合成與波表(Wave Table)合成。 復音就是俗稱的“和弦”,指的是音樂合成系統(tǒng)中能夠同時發(fā)出的聲音的數(shù)目,而并非音樂理論中的和弦。,23,9.1.5 移動界面設計的新問題,資源相對匱乏 高檔

13、手機的顯示分辨率也不過320240,而且尺寸很小,同時無法展示網站豐富的多媒體內容。 移動界面并非簡單的縮小版的桌面系統(tǒng)的用戶界面。 桌面系統(tǒng)用戶界面中采用的一般是并行展示其中各種選擇可以在一個大小可調的屏幕中同時顯示出來。 移動界面中,這些選擇只能采用順序展示的方式。 移動界面設計的難題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有效地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提供的選擇須根據(jù)重要性排列 。,24,移動界面設計的新問題,移動設備的種類繁多 在開發(fā)移動應用時需要專門針對某一型號的一種設備開發(fā),大大增加了應用開發(fā)的復雜度。 在移動界面的設計中,各設備的差異是移動應用開發(fā)過程中最需要關注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移動界面具有一定的自

14、適應性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思路。,25,移動界面設計的新問題,連接方式復雜 移動互聯(lián)網的數(shù)據(jù)接入方式形式繁雜,多種標準并存,并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也很難完全統(tǒng)一。 而移動設備的位置具有很強的移動性,同一設備可能在不同的時間段處于不同的網絡連接條件下,網絡的性能變化范圍可能很大。 移動的同時往往需要保持應用執(zhí)行的連續(xù)性。 應將網絡連接狀況視為一種資源,在設計時制訂相應的策略。,26,移動界面設計的新問題,移動界面設計中的最大問題就是界面的定制。無論是移動設備各種資源的匱乏、種類與連接方式的繁復,最終均可以歸結為根據(jù)需要定制合適的移動應用界面。,27,9.2移動界面的設計方法,可用性設計原則 移動界面導

15、航 移動界面設計要素,28,9.2.1可用性設計原則,了解用戶 移動應用的用戶不一定熟悉桌面計算機的操作 移動證券軟件的用戶的目的是要了解股票行情或進行證券交易 移動手機游戲的用戶是為了打發(fā)時間或休閑娛樂 ,29,可用性設計原則,了解目標平臺 移動設備的復雜性使得了解目標應用平臺的相關細節(jié)顯得尤為重要。 重要的軟硬件廠商往往會提供詳細的規(guī)范文檔,從中可以獲得必要的目標平臺信息。 根據(jù)目標平臺信息,開發(fā)個性化的版本,通過充分利用每種設備的優(yōu)勢特性提高移動應用的可用性。,30,可用性設計原則,易于檢索 避免嵌套過深的多級菜單,縮減不必要的功能。 以滿足用戶的目標需要為準,盡量減少用戶進行信息訪問時

16、所要采取的步驟。 同時盡可能創(chuàng)建多種信息訪問途徑。,31,可用性設計原則,采用一致的界面風格 不必要的差異常常會讓用戶感到不習慣,從而降低可用性。 一致的界面風格對用戶來說很直觀。 應當檢查每個布局和每個顯示來保證其一致性。 各種移動應用開發(fā)平臺都提供某種形式的應用界面的風格指南,仔細研究這些指南對于移動應用的界面設計非常重要。,32,可用性設計原則,避免不必要的文本輸入 盡量使用戶避免不必要的文本信息的輸入,而采用選擇列表或模糊查詢,即輸入一部分查詢關鍵詞就可以獲得檢索目標或包含目標的列表可供用戶選擇,這樣可以降低對于用戶進行關鍵字文字輸入的麻煩。,33,可用性設計原則,根據(jù)用戶的要求使服務

17、個性化 允許應用保留用戶信息以便能夠記錄用戶的個性化信息,例如:可以利用cookie記錄,或存儲在該應用所在的服務器中。 下一次用戶啟動應用時可以得到個性化的服務。,34,可用性設計原則,最大限度地避免用戶出錯 預測用戶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提供相應的機制盡可能避免。 例如:如果用戶要輸入日期,可以采用格式化輸入的方法,檢查用戶輸入是否全部是數(shù)字,而且代表日期、月份以及年份的數(shù)字的取值范圍是否在合法的范圍內。,35,可用性設計原則,文本信息應當本地化 要根據(jù)應用所使用的地域特點,使應用本地化。例如,在美國使用zipcode (郵政編碼)術語,而在英國和澳大利亞使用post或postal code(郵

18、政編碼)。有時,用詞得當與否也可以決定某種應用可用性的好壞。詞義表達清楚是關鍵,要避免使用含混不清的用語。,36,可用性設計原則,進行用戶測試 檢驗用戶界面功能的唯一可靠方法是對實際的最終用戶進行測試。 專家分析與咨詢 單用戶測試 群組測試 滿意度調查 最終用戶分析,37,可用性設計原則,可用性專家評估 從用戶的角度對產品進行評估,對一個應用軟件的所有功能進行分析,并對已存在或可能會出現(xiàn)的可用性問題進行記錄。 單用戶測試 將產品交給實際的最終用戶使用,并由可用性分析人員觀察其使用情況,以便發(fā)現(xiàn)用戶在什么環(huán)節(jié)遇到問題,以及用戶是否使用了所有的功能等。 群組測試 進行群組測試可以分為七個步驟,分別

19、是:確定產品的目標用戶群;從不同渠道召集測試參加者;設計安排測試情景、任務、以及需要測試者回答的各種問題;實際測試;分析結果;撰寫報告;反饋結果給開發(fā)者。,38,可用性設計原則,滿意度調查 通過標準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就可用性問題對用戶體驗的影響進行評價。 最終用戶分析 最終用戶分析包括市場分析、用戶群劃分等工作。在開發(fā)的初始階段必須確定用戶群組,以便明確應用開發(fā)的要求,這有助于開發(fā)者設計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并確定設計思路。,39,9.2.2移動界面導航,一般應該在應用設計完成后,建立導航流程圖表,規(guī)劃移動應用的導航流程。 導航設計的基礎是按傳統(tǒng)的樹結構編排的層次狀態(tài)結構。 在層次狀態(tài)結構中,每一節(jié)

20、點代表一個狀態(tài),一般是一個新的顯示畫面。 用戶點擊按鍵打開一個可選項,或從菜單中選中一項,實現(xiàn)狀態(tài)轉換的過程。 返回功能一般返回到層次樹的上一級,初始狀態(tài)下返回功能就是退出,將關閉該應用。,40,導航流程圖表,圖9-6 層次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41,加入標簽導航的層次狀態(tài)結構,標簽進行導航的視圖應遵循的原則: 從一個標簽視圖轉到另一個并不影響這些視圖中的返回鍵功能。 它們中的任何一個返回功能指向同一個地方,即該應用的上一層。 當某個狀態(tài)擁有標簽視圖時,如果用戶從上一層進入到該狀態(tài),打開的將是默認視圖。 如果用戶從某個標簽視圖進入到其下面一層,這時的返回功能將導致返回到原先的視圖。,42,加入標簽導

21、航的層次狀態(tài)結構,圖9-8 加入標簽的層次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43,有同層次之間相互訪問的導航,圖9-8 加入同層次訪問的層次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圖結構,44,一個手機游戲的導航流程圖表,圖 9-9 示例導航流程圖表,45,9.2.3移動界面設計要素,移動界面也包含很多種類的設計要素,主要界面設計元素有: 菜單 按鈕 多選列表 文字顯示 數(shù)據(jù)輸入 圖標與圖像 報警提示 移動多媒體,46,移動界面設計要素,菜單 主要目的用于提供項目選擇。 設計移動界面可用性好的菜單應遵守的規(guī)則 。 供選擇的項目應根據(jù)需要進行邏輯分類,如果沒有邏輯順序,可以按優(yōu)先級分類,將被選擇頻率最高的項目放在列表的最頂端。 每一屏中不

22、宜設計過多的選項,如果一個菜單上的選擇項目太多,應該建立一個“更多”鏈接,將菜單擴展到多個屏幕。 菜單上的每一選項一般應當簡明扼要,不宜超過一行。,47,圖 9-10 菜單模擬顯示畫面,48,移動界面設計要素,按鈕 一般移動界面中的按鈕不經常使用圖標。 在按鈕屬性的設置上根據(jù)所顯示的應用類型和信息類型,使用風格和標注一致的標簽。 漢字標簽則一般需要注意字數(shù)的控制 。 常見的通用按鈕 OK(確定):可用于菜單項的選擇或表示對某一操作的認可,如確認刪除。 Done(完成):可用于結束當前操作,并返回到上一層任務。 Back(返回):使用戶回到前一個操作屏幕。,49,移動界面設計要素,“尋找航班”是

23、根據(jù)特定的應用需要設定的按鈕。,圖 9-11 按鈕模擬顯示畫面,50,移動界面設計要素,多選列表 在移動應用中使用多選列表,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文本輸入。,圖 9-12 多選列表模擬顯示畫面,51,移動界面設計要素,文字顯示 文字顯示控件主要用于顯示較多數(shù)量的文字信息。 根據(jù)顯示的需要,可能使用以下幾種形式的鏈接。 View(查看):如果一個數(shù)據(jù)列表中每個項目包含額外的詳細信息,可以使用該鏈接來顯示這些數(shù)據(jù)。 More(更多):一般作為數(shù)據(jù)頁末尾的一個鏈接,使用戶進入下一頁的相關數(shù)據(jù)。 Skip(跳過):跳過當前選項,鏈接到下一個類似的數(shù)據(jù),如下一封電子郵件信息。,52,移動界面設計要素,文字顯

24、示的一般可用性建議: 每一屏幕顯示內容不宜過多,如果信息較多,應定義一個More鏈接。 一般情況下文字信息應當使用換行方式進行顯示。,53,移動界面設計要素,圖 9-13 文字顯示模擬顯示畫面,54,移動界面設計要素,數(shù)據(jù)輸入 針對數(shù)據(jù)輸入的可用性原則包括: 對于數(shù)據(jù)輸入一般應該進行長度、數(shù)據(jù)類型以及取值范圍等形式的格式化,以指導用戶輸入合法的可用信息。 建立數(shù)據(jù)輸入標題,并根據(jù)需要在標題中加入所要求的輸入格式。 如果已經可以確定數(shù)據(jù)的某些輸入部分,可以預先填好,且不允許用戶修改。 應當具有檢錯機制,如某些信息必須填寫,應當可以設置成禁止提交空數(shù)據(jù)。 在格式設置中適當?shù)靥砑臃指舴蕴崾居脩糨斎?/p>

25、合法的信息。,55,移動界面設計要素,圖 9-14 格式化模擬顯示畫面,56,移動界面設計要素,圖標與圖像 圖像、圖標可以增強顯示信息的效果。. 在移動設備上使用圖像,需要注意的問題包括: 了解目標設備所支持的圖象格式 。 注意調色板的設置使其達到最佳顯示效果。 對于不支持圖像的設備,應當提供替換的信息展示方式。 進行圖像瀏覽時,圖像缺省地應當充滿整個可用區(qū)域,如必須滾屏時,盡量使用垂直滾屏。 盡量使用戶在上下文中直接瀏覽嵌入的圖像,而不必使用獨立的顯示工具。,57,移動界面設計要素,圖 9-15 圖像模擬顯示畫面,58,移動界面設計要素,報警提示 警報提示,可以將用戶所關心的最新信息通知給用

26、戶,或向用戶提供有關當前狀況的信息。 一般使用文字信息,可能加入一定的圖標。 常用的提示類型有: 確認提示 信息提示 警告提示 出錯提示 持久性提示 等待提示,59,移動界面設計要素,移動多媒體技術 目前移動設備的多媒體支持進步很大,已經可以播放幾種類型的音頻和視頻文件,還可以使用內置或外接的攝像頭來抓取圖像。 移動應用開發(fā)平臺開始提供支持多媒體數(shù)據(jù)的編程接口。,60,移動界面設計要素,制作能夠在移動設備進行播放的多媒體音頻或視頻文件,應注意以下問題: 盡量使用標準的文件格式。 根據(jù)平臺的計算能力特點,選擇合適的格式。 不必一味追求動態(tài)視頻,有的應用場合下靜態(tài)圖像也可以達到很好的展示效果。 根

27、據(jù)平臺的多媒體回放能力制作相應質量的多媒體數(shù)據(jù)。 視頻內容應該精練,沒有必要包含太多的特技效果。 如果在應用中使用音頻增強效果,音頻的使用與否應當不改變程序的運行結果。 錄制音頻時應當盡可能的提高音量,以保證回放時的效果,61,9.3移動界面實現(xiàn),開發(fā)移動應用 考慮各種復雜的網絡連接方式。 考慮各種不同的硬件設備甚至不同型號的設備之間的差異。 與現(xiàn)有的應用體系盡可能的集成,因此選擇適當?shù)拈_發(fā)平臺也很重要。 對各種不同的移動應用開發(fā)體系結構、移動設備操作系統(tǒng)和移動應用標準等等,需要在綜合考慮多種因素。,62,9.3.1移動應用開發(fā)技術架構,.Net 精簡框架 屬于微軟的.net架構中的一部分,是

28、專用于移動設備的開發(fā)工作的精簡版的.Net 開發(fā)框架。 包括部分.NET 架構類庫和部分獨有的類庫。 .net精簡框架同樣包含一個受控的運行時環(huán)境,能使用多種自己熟悉的語言如C+、Basic、C#等語言。 目前僅能運行于微軟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tǒng)。,63,移動應用開發(fā)技術架構,J2ME架構 Sun的J2ME(Java 2 Micro Edition)是專門針對移動設備和其他資源受限的設備專門設計的Java版本,專門針對屏幕、電能和內存等受限資源進行了優(yōu)化。 采用J2ME技術開發(fā)的移動應用,可以通過無線下載或數(shù)據(jù)線傳輸?shù)确绞皆谝苿釉O備中進行安裝。 J2ME技術的細分主要由配置(Config

29、uration)、概要(Profile)兩個概念來控制。,64,移動應用開發(fā)技術架構,J2ME架構 配置就是不同的規(guī)范,規(guī)定了相應的設備至少需要達到的運算能力、供電能力以及存儲容量的大小等要求,同時也定義與設備無關的Java虛擬機和核心類庫,提供了基本的語言特性 概要在一種配置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設備類型進行細分,提供針對設備特定功能的API和擴展類庫,能夠更好地適應特定類別的設備,使其充分發(fā)揮設備的功能。 J2ME的最大優(yōu)勢是優(yōu)良的跨平臺特性,同一個應用程序采用J2ME架構可以在多種軟硬件平臺上使用。,65,移動應用開發(fā)技術架構,圖 9-16 J2ME架構,66,移動應用開發(fā)技術架構,BREW

30、BREW(Binary Runtime Environment for Wireless)是美國高通公司(QUALCOMM)為無線應用開發(fā)和執(zhí)行提供的一種平臺。 能夠與可能駐留在設備中的其它應用和軟件協(xié)調使用,適用于從多種類型和層次的手機等無線設備; 可以支持包括Java在內的各種編程語言。 可以支持J2ME架構的CLDC/MIDP組合。 開發(fā)人員還可以直接在BREW平臺上開發(fā)應用程序,與J2ME程序相比,具有一定的速度優(yōu)勢。,67,9.3.2 移動設備操作系統(tǒng),Palm OS 微軟的系列移動操作系統(tǒng) 嵌入式LINUX Symbian OS/EPOC OS 其他,68,移動設備操作系統(tǒng),Pal

31、m OS Palm OS是一套專門為掌上電腦編寫的操作系統(tǒng),充分考慮到了掌上電腦的資源受限等特點,本身所占的內存很小,其上所編寫的應用程序的內存占用也很小,可以運行眾多的應用程序。 目前專門為Palm OS編寫的應用程序非常豐富,也使得Palm 系統(tǒng)一直受到較多的關注。 第一部Palm系列的掌上電腦是1996推出的Palm Pilot 1000,使用Palm OS 1.0操作系統(tǒng),顯示屏幕為單色STN,160160象素,2級灰度,處理器采用MOTOROLA Dragonball 16MHz,通過串口通訊,內存128KB。,69,移動設備操作系統(tǒng),微軟的系列移動操作系統(tǒng) Windows公司最早推

32、出的掌上設備的操作系統(tǒng)是Widnows CE。 微軟公司在Windows Mobile的概念下,發(fā)展了Pocket PC和SmartPhone兩大平臺體系,分別針對手持電腦和智能手機兩個領域。 最大優(yōu)勢是圖形用戶界面功能強大,開發(fā)工具比較完善,使用者也容易入門,操作起來較為熟悉;同時提供了較強的多媒體功能,如視頻、音頻回放等; 缺點是本身對內存等資源的消耗較大,需要配置很高的移動設備加以支持,成本較高,較適合一些高端的企業(yè)應用場合。,70,移動設備操作系統(tǒng),嵌入式LINUX 嵌入式Linux在開放源碼的LINUX系統(tǒng)之上發(fā)展而來,具備了Linux的諸多優(yōu)點,如支持多任務等,也可以對應用軟件提供

33、良好的支持。 由于開放源碼,也比較容易移植, 可擴展性和可移植性是該類系統(tǒng)的最大優(yōu)勢。 目前支持嵌入式Linux的移動設備正在逐漸增多,但還遠未達到成熟的地步,仍然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71,移動設備操作系統(tǒng),Symbian OS/EPOC OS EPOC OS是一種專門為掌上設備而設計的開放式操作系統(tǒng),特別是針對智能手機應用。 在其上發(fā)展起來的SymbianOS目前得到了諾基亞等移動終端廠商的支持,功能日益完善,在智能手機領域占有較大的份額。 Symbian OS的設計非常靈活,特別是其用戶界面框架可以支持眾多不同配置和輸入輸出手段的智能手機,是其最大的優(yōu)勢。,72,9.3.3 移動瀏覽標準,

34、采用J2ME等技術開發(fā)的應用軟件需要運行程序的用戶終端上進行安裝和配置,同時也對終端的性能具有一定的要求。 移動應用的開發(fā)還有一種模式,就是采用類似于Web應用的開發(fā),用戶端僅需支持一定的移動瀏覽標準協(xié)議,一般通過移動瀏覽器的方式,就可以通過網絡訪問移動應用服務器,獲取信息或完成某些操作。,73,移動瀏覽標準,WAP 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專門為移動系統(tǒng)設計的一種通信協(xié)議和應用環(huán)境,由一個稱為“WAP論壇”的組織負責制訂,目前已推出了2.0標準,不過全面支持WAP2.0的設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得到普及。 在WAP 2.0版本中增加了對IP、T

35、CP和HTTP等標準協(xié)議的支持,而且在支持用戶向服務器端發(fā)出請求的PULL模式之外,還增加了PUSH模式,可以支持服務器端的應用程序通過一個PUSH代理(Push Proxy)向客戶端發(fā)送信息,特別適合向用戶發(fā)送定制的新聞等。,74,移動瀏覽標準,WML WML專為移動設備設計,因而其開發(fā)也具有相應的特點,開發(fā)WML應用需要重新設計其內容,特別是其用戶界面,需要考慮移動設備的屏幕大小以及計算能力進行特別的設計,因此需要專門的網站加以支持,如中國移動的移動夢網WAP網站。 目前的問題是這種專門的網站相當少,因為需要重新制作網站內容,特別是大型網站的成本很高,通過采用中間件和服務器端生成技術對現(xiàn)有

36、的HTML頁面內容進行動態(tài)的轉換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手段。,75,移動瀏覽標準,XHTML Basic 與XHTML MP 2000 年12月,W3C發(fā)布了XHTML Basic 規(guī)范作為面向移動應用的瀏覽頁面語言的推薦規(guī)范。 在其上通過增加部分功能模塊設計的XHTML MP(XHTML Mobile Profile)目前得到了廣泛的支持。 XHTML Basic和XHTML MP是在XHTML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而XHTML也將是目前的主流頁面語言HTML的換代技術,因此基于XHTML MP開發(fā)的移動應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前景廣闊。,76,9.3.4開發(fā)工具,很多開發(fā)工具特別是設備廠商提供的開發(fā)包和硬件密切相關,使得互相之間的兼容性較差。 要有針對性地對各種可能運行的平臺進行測試,以便充分保證移動應用的運行效果。,77,模擬器軟件,模擬器就是在一種平臺上采用軟件模擬另外的軟硬件環(huán)境。 移動設備的模擬器主要由相應的開發(fā)商推出。模擬器有幾種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