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 第2課 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1頁
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 第2課 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2頁
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 第2課 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課 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廢井田,開阡陌:井田制的特點及其崩潰;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確立2.多種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的發(fā)展和表現;土地兼并的趨勢及危害3.租佃關系的日趨普遍化:租佃關系普遍化的歷史過程;租佃關系普遍化所帶來的影響過程與方法:自主學習,適當引導,理清古代土地制度的幾種形態(tài)。材料分析,合作探究,使學生真正理解井田制瓦解的深刻背景。角色扮演,體會土地兼并所帶來的危害。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決定中國古代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問題,在此基礎上了解中國古代社會人們基本的生活狀況,從而深化對中國國情的了解。二、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中國古代土地

2、制度的演變和演變的主要原因,中國古代土地所有制形式及其所處的地位。難點:土地兼并與租佃關系的普遍化。三、教學方法1.采用自主學習與適當引導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能夠較好的控制課堂氣氛。2.問題情景探究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情景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升華情感,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3.采用史論結合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閱讀原始材料,從而得出相關的認識,拓寬學生的歷史視野,豐富人文內涵。四、教學資源岳麓版課本和教師用書,收集相關資料,并制作成課件輔助教學。五、板書設計一、 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1.原始社會:土地公有制2.商周時期:井田制1)性

3、質2)特點: 公田、私田 3)崩潰的原因4)崩潰的過程:稅制改革、商鞅變法3.戰(zhàn)國以后:土地私有制二、封建土地私有制1形式1)地主土地所有制2)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主導)3)自耕農土地所有制2.發(fā)展-土地兼并1)原因2)過程3)危害-農民生活惡化,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爆發(fā)4)政府抑制土地兼并 基本精神-限制土地兼并,穩(wěn)定自耕農經濟三.地主土地的經營方式-租佃關系日趨普遍化1.田莊制2.租佃制1)原因-土地兼并2)普遍化的過程3)租佃制下農民與地主的關系人身依附關系的松弛4)積極的影響六、教學過程(圖片亂世佳人-告誡)導入新課:亂世佳人改編自小說gone with the wind,影片中,m

4、r.ohara: do you mean to tell me, katie scarlett ohara that tara.that land doesnt mean anything to you? why, lands the only thing in the world worth working for, worth fighting for, worth dying for, because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lasts. 奧哈拉先生:凱蒂斯佳麗奧哈拉,你是說,塔拉這片土地對你沒什么用處?知道嗎?土地是世界上惟一值得勞作、值得戰(zhàn)斗、值得為它而死的東

5、西,因為它是惟一永存的。land is the life!作為不動產的土地,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在中國古代,擁有土地也被認為擁有莫大的財富,人們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也與擁有土地的多少有著密切的關系。土地關系的變化甚至影響到朝代的更替,今天我們來學習中國古代圍繞著土地這一經濟命脈所形成的一些重要制度,即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相信學完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會對土地有了新的認識。想一想:小崗的橡皮,小紅可以借來使用。那么如何證明此橡皮的主人?小崗轉讓買賣橡皮,小紅得到了小崗的允許才可以使用。由這個例子我們發(fā)現商品的所有權的最大證明是看誰可以轉讓買賣它。 我們同時也發(fā)現了商品的使用權和轉讓買賣權是可以分離的。作

6、為商品的土地也是如此。一.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學生閱讀教材,思考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原始社會土地公有制奴隸社會井田制封建社會土地私有制。1原始社會的土地公有制:(出示原始社會圖片)想一想這種土地制度的特點和原因?特點:氏族公有、集體耕種、平均分配原因:生產力低下2.商周的井田制:(展示“井”和“田”圖片)反映著我國奴隸社會的土地制度-井田制。井田制名稱的由來? “井”與“經”是同義詞,乃整治、規(guī)劃之意,溝途系統的整齊劃一,我們把這樣的土地制度形象的稱為井田制。 它開始商,盛行于西周,我們主要探討西周的井田制?!颁咛熘拢峭跬?;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詩經周王為了管理他的王土

7、王民實行了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即分裂疆土、廣建封國。通過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層層分賜給各級貴族,讓貴族們世代占有土地役使人民為其耕種。1)性質:土地國有為名的貴族土地所有制?!疤锢锊诲鳌!倍Y記貴族們不得買賣轉讓土地說明了什么問題?土地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歸貴族私人所有。 雨我公田,遞及我私,- 詩經 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祿不平。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想一想:為什么奴隸們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連祈求上蒼降雨的時候說的都是先公后私?奴隸們需要義務勞動以從貴族那里換的私田的使用權。(注:學生基本上能

8、分析出井田制的特點,所有權使用權分離。)2)特點:公田:奴隸免費耕種,收獲全部繳給領主;私田:奴隸份地,上繳收獲物,實物地租。3)瓦解:春秋開始瓦解,戰(zhàn)國徹底崩潰。根據井田制的特點,考慮井田制的瓦解應該指的是什么?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均歸私人,私人可以買賣轉讓。所以說,井田制瓦解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土地私有化的過程。瓦解的表現:拋公尋私。鐵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現促進了生產力水平提高。這就使得一家一戶的個體農耕成為可能,私有化成為不可扭轉的趨勢。對井田制瓦解私有制確立起到推動作用的一系列改革。統治者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稅收制度的改革: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魯國實行“初稅畝”。公私一體收稅,打破公

9、私界限,它意味著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并加速井田制的瓦解。土地制度的改革:商鞅變法。(注:井田制崩潰、土地私有制化過程,最好有同時進行的示意圖,便于學生理解。)3.土地私有制1)確立戰(zhàn)國時期各國紛紛實行變法,其中以商鞅變法效果最好。(展示商鞅圖片)“廢井田,民得買賣” 廢除了井田制,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耙儡姽π姓铩迸嘀曹姽Φ刂鳌⒆愿r。意義:廢除井田制,法律的形式保護土地私有制。戰(zhàn)國時期,各國進行變法,最終土地私有制確立。以封建土地私有制為基礎的封建社會最終在我國得以形成。順天則昌,逆天則亡。天指的是歷史潮流。2)形式:戰(zhàn)國以來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哪幾種形式?其中哪種占主要地位?君主私有土地

10、、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農私有土地。其中地主私有土地占主要地位。戰(zhàn)國時期,地主的三個貴族地主,軍功地主,商人地主。想一想:作為一個有進取精神的地主,關于土地你會有什么樣的愿望?土地越多越好。依照著名的“挑柿子揀軟的捏原理”誰將是你觸角主要攝取的目標?自耕農的耕地。怎樣才能把廣大自耕農的小塊土地集中到你的手里?通過土地買賣的方式。大量土地被集中的地主手里,我們叫它-土地兼并。(注:使用談話法,實踐證明效果很好,學生明白地主兼并的土地來自自耕農,自耕農喪失土地,將會對整個國家產生重大的影響。)3)發(fā)展土地兼并宋:“田制不立” “不亦兼并”。土地私人所有,政府對兼并土地的行為不加干涉。明清:商品經濟發(fā)展

11、,但是農本商末觀念、重農抑商政策影響下,商業(yè)資本大量投入地產。宋、明清,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展示材料(出示流民圖)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古者稅民不過什一除井田,民得買賣。富者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故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漢書食貨志聯系自耕農經濟對國家穩(wěn)定的重要性來考慮土地兼并的危害?大量自耕農破產,影響國家賦稅收入,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蕩。聯系地主、國家、自耕農三者之間的關系,思考政府會采取怎樣措施解決土地兼并問題?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保護自耕農經濟,使兼并得到一定的緩和。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對土地占有狀況進行整體,是在不觸動地主

12、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將無主土地分配給農民,制造出大量的自耕農并禁止買賣以圖穩(wěn)定國家。采取如此聰明做法的有,北魏、隋唐的均田制和清前期的“更名田”等,其基本精神就是限制土地兼并,保護自耕農經濟。但是,這些相關的措施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土地兼并問題?因為這些措施并沒有改變封建土地私有制,因而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土地兼并問題,所以到明清時期,土地兼并已經日益普遍,不可遏制了。想一想:根據我們剛次所學的土地兼并問題,你想明白中國古代歷史上朝代更替的秘密了嗎?如果想通了,請位同學們解釋下你的想法。擁有大量地產的地主該用怎樣的方式經營,我們來看租佃關系的日益普遍化。二、租佃關系日趨普遍化1、田莊制豪強地主地方

13、性的勢力壯大的結果是出現了士族地主,壟斷政權,權傾朝野。如東漢末期的袁紹一家,四世三公,有四代都當上了國家總理。他們用田莊這樣的模式經營土地。特點:看圖片-自給自足。田莊姓氏相同,莊主也是族長-宗法色彩濃厚。水滸中有一段是宋江帶領梁山眾兄弟三打祝家莊。-田莊擁有私人武裝?!翱徒宰⒓壹?勞動者與田莊主之間形成了強烈的人身依附關系?!瓣惿嫔贂r,嘗與人傭耕, 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勿相望”傭者笑而應約:“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吳廣世家傭耕:租賃土地耕種,出現了一種新的土地經營方式-租賃制。2、租佃制租:出租,佃:耕種。什么叫租佃制

14、?地主出租土地給農民耕種,農民交給地主地租的土地經營方式。閱讀張履祥的補農書,思考租佃制出現的原因?土地兼并。戰(zhàn)國時期產生,漢代時比較普遍,宋代時租佃經營成為僅次于自耕農形式的重要經營方式,明清時期租佃制普及到全國。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趨勢加劇了租佃制的普及。在租佃制下,農民和地主之間又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農民租種地主的土地,向地主繳納一定的地租。地主與佃農通過租佃契約形成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是一種比較純粹的經濟關系。佃農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系相對減弱。租佃制的普及對明清時期社會發(fā)展有什么作用?租佃制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為提高,促進了明清時期農業(yè)的發(fā)展。同時,農民的生產自主權也大為提高,他們不僅

15、在選擇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權力,而且在支配產品方面也獲得了適當的發(fā)言權,甚至能和市場發(fā)生聯系,這樣就促進了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人身依附關系相對減弱,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自由勞動力也成為一種商品,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了。課堂總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對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發(fā)展和演變有了一個較為完整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礎上,還深切的體會到封建土地私有制下農民的生活狀態(tài),從而更加深了我們對我國古代歷史的認識,在漫長的中國古代社會中,經濟的逐步發(fā)展和人民不斷的反抗斗爭一步步推動著歷史的前進和文明的進步。延伸:談談我國現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吸收了古代哪些土地制度政策的基礎上的創(chuàng)舉。延伸:如果說封建社會土地兼并,是依據土地的所有權可以買賣轉讓,兼并的是土地的所有權,隨著商品經濟的飛躍發(fā)展,租佃制出賣的就是土地的使用權。到了社會主義現在話建設的今天,大片耕地蓋上了樓房工廠,我國法律規(guī)定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