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歷史一輪復習 第1單元 第27講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真題體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頁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歷史一輪復習 第1單元 第27講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真題體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頁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歷史一輪復習 第1單元 第27講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真題體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歷史一輪復習 第1單元 第27講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真題體驗 新人教版必修31.(2014山東文綜13)春秋時期,孔子興辦私學,學生來自士農(nóng)工商各階層。這一做法()a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特權(quán)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動搖了周王室的統(tǒng)治基礎d適應了諸侯爭霸戰(zhàn)爭的需要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從所給材料分析,孔子興辦私學,不分貴賤招收學生,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也就是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答案為a項。根據(jù)所學知識,教育與瓦解宗法分封制沒有必然聯(lián)系,而且,在春秋戰(zhàn)國初期,宗法分封制就已經(jīng)瓦解,排除b項。c項和d項在所給材料

2、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c、d兩項。2(2014海南歷史1)有先秦思想家認為,“君上之于民也,有難則用其死,安平則盡其力”。據(jù)此可知這位思想家強調(diào)()a君主無為而治 b強化血緣等級c推行禮樂仁政d實行嚴刑峻法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法家思想)以及學生解讀史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君上之于民也 ”說明君主集權(quán),“有難則用其死,安平則盡其力”說明對人民統(tǒng)治的嚴苛,屬于法家思想,故d項正確。a屬于道家思想;b材料中沒有提及;c屬于儒家思想。均不符合題意。3(2014全國新課標文綜25)秦朝法律規(guī)定,私拿養(yǎng)子財物以偷盜罪論處,私拿親子財物無罪;西晉時規(guī)定,私拿養(yǎng)子財物同樣無罪。這一變化表明

3、,西晉時()a養(yǎng)子親子權(quán)利相同 b血緣親情逐漸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護 d儒家倫理得到強化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秦朝與西晉法律的差別說明在西晉的時候,養(yǎng)子視同親子,同樣受到儒家倫理道德的約束,說明這一時期儒家倫理道德得到進一步強化。故應選d項。4(2014江蘇歷史1)在對天、君、民關系的認識上,原始儒學以孟子為例主張民貴君輕,董仲舒主張“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繼承了原始儒學的全部宗旨b背離了原始儒學的民本思想c背離了原始儒學的仁愛思想d摒棄了原始儒學的德治主張答案b解析民貴君輕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顯然是注重君主,違背了原始儒家的民

4、本思想,故選b項。 5(2014海南歷史2)“禮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禮則入刑,相為表里者也?!睎|漢時的這一說法反映出當時()a禮制觀念淡化 b儒法兩家結(jié)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學獨尊地位動搖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漢代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董仲舒思想)以及學生解讀史料獲取信息的能力。從“禮、刑,相為表里者也”說明該思想是儒法兩家思想的結(jié)合,故b項正確;材料主張禮法并用,說明a項錯誤;依據(jù)“相為表里者也”說明不單獨崇尚法家思想,故c項錯誤;d項與材料意思相反。6(2013福建文綜14)春秋繁露曰:“大富則驕,大貧則憂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于驕,貧者足以養(yǎng)生而不至于憂,以此為度而調(diào)均之,是以財不匱而上下相安

5、,故易治也?!痹诖耍偈嫣岢龅闹螄砟钍?)a上下相安利國益民b強制去富以抑其驕c竭力濟貧以撫其憂d劫富濟貧以均貧富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董仲舒的儒學思想。本題以春秋繁露的新材料為切入點,考查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材料內(nèi)涵。春秋繁露是董仲舒改造儒學的經(jīng)典著作,核心內(nèi)容是富不可驕、貧不至于憂生存。與“強制去富”“劫富”無關,故排除b、d項;材料內(nèi)容從兩方面闡釋,不僅僅是濟貧問題,故排除c項。7(2013重慶文綜1)我國古代有一位學者,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為君主專制統(tǒng)治提供了“天命攸(所)歸”的神學依據(jù)。該學者應該是()a韓非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

6、董仲舒的儒學思想。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從題干可知,該學者的理論主張是陰明五行、“天人感應”,目的是為了維護君主專制統(tǒng)治,選項a韓非子盡管維護君主專制,但他的思想沒有“陰陽五行”和“天人合一”的理論成分;b孟子不符合題干要求;d朱熹利用理學體系維護君主專制,但也沒有神化專制的理論,c董仲舒吸收道家和陰陽家的思想利用“陰陽五行”和“天人合一”的理論,神化皇權(quán)維護君主專制統(tǒng)治。8(2012山東文綜9)有學者評論戰(zhàn)國時期某學派說:“他們都是些注重實踐的政治家他們認為貴族的存在已不合時宜他們把商人和學者看作是可有可無或多余的人?!边@一學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d解析本題直接引用戰(zhàn)國時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