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訴IDC案看華為的知識產權管理.ppt_第1頁
華為訴IDC案看華為的知識產權管理.ppt_第2頁
華為訴IDC案看華為的知識產權管理.ppt_第3頁
華為訴IDC案看華為的知識產權管理.ppt_第4頁
華為訴IDC案看華為的知識產權管理.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華為的知識產權管理 從華為訴IDC案談起,目 錄,法律問題討論,4,從本案看華為知識產權管理,從本案看華為知識產權訴訟策略,原告,1.華為訴IDC案原被告簡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vs.,被告,交互數(shù)字公司 交互數(shù)字技術公司 交互數(shù)字通信有限公司,交互數(shù)字公司旗下有交互數(shù)字通信有限公司、交互數(shù)字技術公司、交互數(shù)字專利控股公司和IPR許可公司等子公司,它們互為關聯(lián),對外統(tǒng)稱交互數(shù)字集團(IDC)。該公司參與了全球各類無線通信國際標準制定,擁有一系列無線通信基本技術相關的專利,并將自己的專利融入標準中。,交互數(shù)字專利控股公司 交互數(shù)字技術公司 交互數(shù)字通信有限公司 IPR許可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2、糾紛案,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案,1.華為訴IDC案案件背景,繞不開躲不過的標準必要專利 雙方關于標準必要專利的許可問題久談無果 IDC在美國對華為提告337調查并起訴,1.華為訴IDC案案件詳情,2011.7.26 IDC對華為向ITC提告337調查,向特拉華法院起訴專利侵權,2011.12.6 華為向深圳中院提出兩起訴訟:(1)反壟斷(2)費率,2013.2 一審判決:(1)IDC構成壟斷,賠償2000萬 (2)確定費率0.019%,IDC向廣東高院上訴:標準專利使用費糾紛一案 IDC和華為均向廣東高院上訴: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一案,2013.10.28 二審維持原判,1、被告IDC公司給予原

3、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許可費率以相關產品實際銷售價格計算,不超過0.019%,1.華為訴IDC案判決結果,1、被告IDC公司立即停止針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實施的過高定價和搭售的壟斷民事侵權行為 2、被告IDC公司賠償華為經濟損失人民幣2000萬元 3、駁回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必要專利的捆綁搭售不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案,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案,2.法律問題討論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案,關于FRAND原則的解釋問題,法院是否能夠直接判定許可費率,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案,2.法律問題討論,關于FRAND原則的解釋問題,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案,IDC公司:1、

4、解釋FRAND原則應適用法國法 2、根據法國法,F(xiàn)RAND義務是指知識產權所有者的單方聲明,并不是一種雙方締約的強制要求,法院:1、本案適用中國法,應用中國法對FRAND原則進行解釋。 2、即使是在法國法中,對FRAND原則的解釋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IDC的解釋無權威依據 3、盡管中國法律沒有具體規(guī)定FRAND的含義,但有類似的規(guī)定。 4、本案所涉的FRAND義務實際上是ETSI和TIA中的知識產權政策和相關承諾。華為公司與IDC公司作為會員,應當受其約束。 5、FRAND義務(Fair,reasonable,and non-discriminatory)的含義在前述協(xié)議中是明確的。其核心在于公平

5、、合理、無歧視的許可費或者許可費率的確定。,法院是否能夠直接判定許可費率,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案,2.法律問題討論,IDC公司:雙方并沒有簽訂許可合同,在合同尚未成立的情況下,原審法院直接判定許可費率沒有依據,法院:關于標準專利的使用費率,當事人達不成協(xié)議時可以請求法院確定 1、類比專利的強制許可。雖然我國法律沒有關于標準專利使用費率的規(guī)定,但是對于強制許可的費率,法律明文規(guī)定在當事人達不成協(xié)議時可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裁決,不服可以起訴。 2、IDC公司多次報價均不符合FRAND原則,在多次協(xié)商無果的情況下,只能由法院給出判決,2.法律問題討論,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案,按0.019%支付專

6、利使用費率是否合理,依據IDC公司與蘋果公司的專利許可情況,IDC公司許可蘋果公司全球范圍使用其專利七年共收取許可使用費5600萬美元,而蘋果公司2007年到2014年的銷售收入,根據相關調查公司的調查和保守估算應為3135億美元,所以核算蘋果公司許可費率0.0187%,據此而判定華為支付IDC公司SEPs專利授權金費率不超過0.019%。 法院也考慮到本案的實際情況,三星公司與IDC公司的專利許可費率的達成是在訴訟背景下達成的,蘋果公司與IDC公司之間的專利許可費率完全系雙方平等、自愿、協(xié)商達成的,因此,主要參考IDC公司與蘋果公司之間的專利許可費率,是適當?shù)摹?2.法律問題討論濫用市場支配

7、地位糾紛案,關于FRAND原則的解釋問題,2.法律問題討論,IDC在相關市場中是否具有市場支配地位,根據反壟斷法,認定經營者的市場支配地位,需要考慮市場份額、該市場的競爭狀況以及市場進入的難易程度等多種因素。 1、在專利與標準相結合的情況下,產品制造商要生產符合標準的產品,實施必要專利必不可少且不可替代,必要專利的專利權人從而獲得超越專利權內涵的市場支配力量。 2、IDC作為涉案必要專利許可市場唯一的供給方,其在3G標準中的每一個必要專利許可市場具有完全的份額,故其完全具有阻礙或者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的能力。 3、IDC僅以專利授權許可作為其經營模式,自身并不進行任何實質性生產,不需依賴

8、或者受制于3G標準中其他必要專利權利人的交叉許可,故其市場支配力未受到有效制約。,2.法律問題討論,IDC是否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一)關于是否構成過高定價的問題 1、從ICD對華為公司就涉案必要專利許可費問題數(shù)次次報價來看,均明顯高于交互數(shù)字對其他公司的專利許可費。 2、ICD對華為公司收取過高的專利許可費缺乏正當性。 3、ICD在美國提起相關訴訟和337調查,進一步加強了過高定價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二)關于是否構成搭售的問題 1、IDC將*(非必要專利)捆綁銷售構成搭售,因為非必要專利一般具有可替代性,將其捆綁銷售會阻礙或限制市場競爭 2、ICD將有關必要專利捆綁銷售不構成搭售,因為

9、在標準技術條件下,必要專利本身就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將其一起捆綁銷售,不僅符合效率,而且不會產生如非必要專利般的將在某技術市場上的支配力不當延伸、限制相關市場競爭的問題。,3.從本案看華為知識產權訴訟策略,訴訟中:步步為營 (管轄地選擇、證據搜集等),訴訟外:尋求多種解決途徑 (把握政府鼓勵創(chuàng)新大環(huán)境,提起反壟斷調查),心態(tài)上:積極應對,訴訟后:總結反思 (吸取教訓,調整內部策略,積極加入5G標準制定),案情回顧華為訴IDC案,2011.7.26 IDC向ITC就3G無線設備提告337調查,華為為被告之一,華為上訴至廣東高院,2013.01 IDC向ITC就3G、4G無線設備發(fā)起337調查

10、,華為為被告之一,2013.6.28 ITC主審法官對無線3G設備337案初裁 IDC所訴7項專利一項無效,另外6項被告中興和華為不侵權,2013.12 3G/4G無線設備337案達成和解,各自撤訴,2013.5 華為向發(fā)改委舉報IDC壟斷,發(fā)改委6月立案,2011.12.6 華為訴至深圳中院,4.從本案看華為知識產權管理,圍繞華為應對337調查,分析華為的知識產權管理,4.從本案看華為知識產權管理,圖1 FACTSANDTRENDSREGARDINGUSITCSECTION337INVESTIGATIONS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在網站發(fā)布“337調查報告” 2014.6.10,圖2

11、個人關于涉及中國的337調查的統(tǒng)計,華為應訴美國337調查的基本情況,華為應訴美國337調查的基本情況,華為應訴美國337調查的基本情況,4.從本案看華為知識產權管理,華為取得337調查勝利的原因,2. 擁有核心專利,3. 企業(yè)高層參與,1. 深諳美國規(guī)則,1. 深諳美國規(guī)則,4.從本案看華為知識產權管理,選擇律所 科文頓柏靈律師事務所(Covington & Burling LLP)創(chuàng)立于哥倫比亞特區(qū)華盛頓,歷經近百年歷程,現(xiàn)有超過800名律師在北京、布魯塞爾、倫敦、紐約、圣地亞哥、舊金山、首爾、上海、硅谷以及華盛頓執(zhí)業(yè),是公認的頂級國際律師事務所。,1. 深諳美國規(guī)則,4.從本案看華為知識

12、產權管理,與海外子公司配合,4.從本案看華為知識產權管理,2. 擁有核心專利,2001年,華為將旗下“安圣電氣”連帶附屬知識產權出售給全球電氣大王愛莫生公司,一舉獲得60多億人民幣的回報。在與3COM的合作中,華為也是以知識產權作價,占據了合資公司51%的股份。 在3G研發(fā)過程中,華為累計投入的研發(fā)經費超過60多億元, 參與的研發(fā)人員多達6 000多人。短短3年內,華為擁有了2 700 多項3G專利,其中94%為發(fā)明專利。華為的3G技術躋身全球第一陣營,率先在阿聯(lián)酋、香港、毛里求斯、馬來西亞實現(xiàn)商用,突破歐洲UMTS市場,承建荷蘭全國UMTS網絡。在NGN、IPDSLAM、NGSDH等新產品的

13、市場拓展中,搶占了國際市場建設的第一輪商機,鞏固了華為的國際品牌和國際市場地位。2007年,華為規(guī)模突破歐洲、北美、日本和非洲等市場,同時海外銷售額占比超過70%。按照目前的收入規(guī)模,華為已經成功躋身全球前五大通信設備企業(yè)。,4.從本案看華為知識產權管理,2. 擁有核心專利,與海外子公司配合 海外研發(fā)體系 國際知識產權管理 駐外員工激勵體制 對海外子公司加強管理和約束,海外研發(fā)體系,發(fā)揮各國研發(fā)機構比較優(yōu)勢,對海外研發(fā)機構進行合理定位。 華為海外研發(f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前沿技術研發(fā),立足于對前瞻性技術的研究,著眼于35 年之后的技術,不涉及到產品開發(fā)。前沿技術研發(fā)由華為的2012 實驗室負責。2

14、012 實驗室的經費主要來源于公司直接撥款。第二類是應用性研發(fā),各業(yè)務部門都設立了研發(fā)機構,針對不同產品、不同市場需求開發(fā)新產品。目前華為前沿技術研發(fā)投入和應用性研發(fā)投入占研發(fā)總投入的比例分別為15%和85%。,與海外子公司配合,國際知識產權管理,超前謀劃知識產權布局,以知識產權布局作為進入海外市場的先導。 華為認為知識產權投入是一項戰(zhàn)略性投入,是取得市場競爭資格的基本條件,可以避免繳納高額許可費,保證自身經營安全。因此知識產權應該超前謀劃,全球布局。優(yōu)化國際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和流程,激勵員工創(chuàng)新積極性。華為不斷完善專利開發(fā)、申請、保護和使用流程,出臺了知識產權操作指導書;制定專利創(chuàng)新鼓勵辦法激

15、發(fā)員工申請國際專利,有重大貢獻的專利可獲得特別獎勵。,與海外子公司配合,駐外員工激勵機制,薪酬制度向駐外員工高度傾斜,拓展駐外員工職業(yè)發(fā)展通道。華為的薪酬體系向駐外員工高度傾斜,駐外員工基本工資高于國內并提供額外補貼,海外工作年限越長、所在地區(qū)越艱苦則補貼越高,激勵員工長期扎根海外。 在駐外員工職業(yè)發(fā)展方面,華為實行駐外員工晉升“快車道”制度,公司內部高級管理崗位選聘條件均包含一定年限的海外工作經驗。,與海外子公司配合,對海外子公司加強監(jiān)督和約束,總部直接管理海外子公司的關鍵崗位,加強對國際業(yè)務的日常監(jiān)控。華為總部直接向所有海外子公司派駐財務負責人,并對其進行績效考核,財務負責人直接向總部匯報

16、。由總部向海外子公司派駐關鍵部門負責人,確保了海外子公司財務等關鍵職能的獨立性,形成了對海外子公司的監(jiān)督和約束機制。完善對海外子公司的內部審計機制,加強國際業(yè)務財務信息化建設。華為通過專職的國際業(yè)務審計隊伍對海外子公司經營情況進行定期審計。華為建立的國內、國際業(yè)務一體的財務管控系統(tǒng),延伸到所有海外機構,能夠實現(xiàn)業(yè)務真實性驗證、每日對賬等功能,確保資金收支的安全。,與海外子公司配合,4.從本案看華為知識產權管理,2. 擁有核心專利,知識產權部門的成熟,結構與職責,職責: 全面負責制訂和實施公司知識產權管理戰(zhàn)略,制定并組織實施專利、商標規(guī)劃、管理制度和業(yè)務流程; 負責專利的國內國際申請、維護、分析

17、;參與處理公司研發(fā)系統(tǒng)的合同評審與涉及知識產權的談判和訴訟處理。,管理制度,1995年,華為制定了華為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華為公司科研成果獎勵條例(試行); 關于接觸尖端技術、商業(yè)秘密、管理核心機密的有關人員的管理規(guī)定(試行); 專利申請加快處理需求管理規(guī)定; 版權與軟件管理辦法。,流程,在整個研發(fā)流程中,華為異常關注如何幫助員工取得專利。 國內專利申請流程 國外專利申請流程 專利國外申請指導 專利分析流程 專利分析指南,4.從本案看華為知識產權管理,2. 擁有核心專利,知識產權部門的成熟,制度與流程,4.從本案看華為知識產權管理,2. 擁有核心專利,知識產權部門的成熟,2003前,2009前

18、,2009年后,基于Notes和Approach的自行開發(fā)系統(tǒng) 實現(xiàn)交底書提交的功能和基本的專利信息記錄功能,Notes + WEB的自行開發(fā)系統(tǒng) 實現(xiàn)交底書提交、全球專利信息記錄、重要專利管理功能,部署商用軟件系統(tǒng)(Anaqua) 實現(xiàn)集成的全業(yè)務和流程管理功能,技術支持,4.從本案看華為知識產權管理,2. 擁有核心專利,知識產權部門的成熟,在交流合作方面,華為重視加強知識資產管理交流和合作,形成了多方面、多層次、立體的知識資產管理網絡。在公司內部,知識產權部與其他部門聯(lián)合成立領導小組,建立聯(lián)系工作制度,加強知識資產管理人員和技術研發(fā)人員之間的溝通和聯(lián)系,幫助知識資產管理人員了解各個開發(fā)項目的進展、開發(fā)人員的需求等。,在對外交流方面,華為的知識產權工作者需要經常參加國內外組織的各種研討會、培訓,了解公司和競爭對手在通信技術方面的最新進展; 華為的員工擁有海外工作的機會,公司利用海外資源對國內軟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