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中考試題集錦及答案(精選)_第1頁
《桃花源記》中考試題集錦及答案(精選)_第2頁
《桃花源記》中考試題集錦及答案(精選)_第3頁
《桃花源記》中考試題集錦及答案(精選)_第4頁
《桃花源記》中考試題集錦及答案(精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qǐng)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jiǎn)介

1、精 桃花源 中考 集 一( 2004肇 ) 人,乃大驚, 所從來,具答之。便要 家, 酒 作食。村中 有此人,咸來 。自云先世避秦 亂,率妻子邑人來此 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 隔。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無 魏晉。此人一一 具言所 ,皆 惋。令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 云: “不足 外人道也。 ”1下列句中加點(diǎn) 意思相同的一 是:()A 率妻子邑人來此 境奇山異水,天下獨(dú) B遂與外人 隔肉食者 之,又何 焉C此人一一 具言所 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D停數(shù)日,辭去 聲上下,游人去而禽 也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聽了 人的 后, “ 惋”但仍想 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 是

2、。3用 代 翻 文中畫橫 的句子。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無 魏晉。 :二( 07 重 市, 15 分)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 ,屋舍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犬相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 垂髫,并怡然自 。 人,乃大驚, 所從來。具答之。便要 家, 酒 作食。村中 有此人,咸來 。自云先世避秦 亂,率妻子邑人來此 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 隔。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無 魏晉。此人一一 具言所 ,皆 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 云: “不足 外人道也。 ” 1解

3、 下面句中加點(diǎn)字 的的含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悉如外人(3)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2下面加點(diǎn) 的意思和 代 相同的一 是()A 仿佛若有光B 阡陌交通, 犬相 C率妻子邑人來此 境D 乃不知有 ,無 魏、晉3用 代 翻 下面的句子。( 1)黃 垂髫,并怡然自 。 文:( 2)此人一一 具言所 。 文:4“便要 家, 酒 作食”“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表 了桃花源中人 的特點(diǎn);他 .在送 人離開 囑咐他“不足 外人道也”是因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淵明怎 的社會(huì)理想?答:三(2008 南充市) 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24-27 題 (10 分 )(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 , 溪行,忘路之

4、近。忽逢桃花林, 岸數(shù)百步,中無 ,芳草 美,落英 ; 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 其林。 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 ,屋舍 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阡陌交通, 犬相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 垂髫,并怡然自 。(乙)陶潛,字元亮,少 高尚,博學(xué)善屬文, 脫不 ,任真自得, 之所 。 著五柳先生 曰: “ 堵 然,不蔽 日,短褐穿 ,簞瓢屢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 人 之 。甚 朋好事,或 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 大適融然。 或無酒,亦雅詠不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 ,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huì), 而和之,曰: “但 琴中趣,何 弦上聲!” ( 自晉 ) 注 適: 足。融

5、然:和悅快 的 子。畜:同“蓄”。弦徽:琴弦與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 志。1.解 下列句子加點(diǎn)的 (2 分) 人甚異之()阡陌交通() 脫不 () 或無酒,亦雅詠不 ()2. 從 乙 文中摘 出與“土地平 ,屋舍 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所表 的理想生活形成 烈反差的句子。 ( 1 分)答:3. 從 乙 文看,陶淵明的琴?zèng)]有琴弦, 他本人也不會(huì) 琴, 但也朋友相聚, 他卻“ 而和之” 。他真的是在 琴 ? 合全文看, 反映了他怎 的性格?(3 分)答:4.翻 下列句子。 (4 分)黃 垂髫,并怡然自 。 文:但 琴中趣,何 弦上聲! 文:四(2008 甘 省金昌市) 桃花源 ,完成 8 1

6、2 。(17 分)1用 代 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率妻子邑人來此 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 隔。 文:( 2)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無 魏晉。 文:2本文的 索是什么? 一 索,作者寫了哪幾件事?(4 分)答:3用原文 句作答: ( 3 分)(1) 人“欲 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寫桃花源中人精神狀 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4文中哪些 表明桃源人聽了 人的 之后, 仍想 在桃花源中生活?他 什么不愿離開?( 3 分)答:5陶淵明生活在政治黑暗、 亂 繁、 民不聊生的 代。他筆下的“桃花源 “其 并不存在。那么,陶淵明描寫 一世外桃源有什么

7、用意呢?(3 分)答:五( 2008 吉林?。祝?桃花源 ,回答 。( 10 分)1本文作者陶淵明是 晉 期著名 人,是他的著名 作之一。 ( 1 分)2解 下列加點(diǎn) 在句中的意思。( 2 分)(1)阡陌交通()(2)便要 家 ()3陶淵明在桃花源 中有“嬴氏亂天 , 者避其世”的 句,文中哪句 與其表達(dá)的意思相近?( 2 分)答:4作者生活的 代, 役繁重, 亂 起,但文中描 的卻是另外一番 景, 寄寓了他什么 的愿望?(2 分)答:5本文是一篇流 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 的文字寫出了桃花林的 美景色。 你用自己的 言形象地將桃花林的美景描 出來。 (至少運(yùn)用一種修辭手法) ( 3 分

8、)(乙 ) 下文,回答 。 (5 分)江天一 ( )汪琬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 人。少 父,事其母及 弟天表,具有至性。 人曰:“士不立品者,必?zé)o文章。 ”前明崇 , 令傅巖奇其才,每 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 生。家 屋 ,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 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 敝蓋自蔽。家人且怨且 ,而天一挾 吟 自若也。6文中“ 人曰”中“ ”的意思是:。(1 分)7 用自己的 言寫出本文是如何表 江天一酷 的。( 2 分)答:8 合陶淵明其人和你 的他的 文, “士不立品者,必?zé)o文章” 兩句 的理解。( 2 分)答:六( 2008 太原市) 文言文,完成9 12 。 (13 分

9、)甲 人,乃大驚, 所從來。具答之。便要 家, 酒 作食。村中 有此人,咸來 。自云先世避秦 亂,率妻子邑人來此 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 隔。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無 魏晉。此人一一 具言所 ,皆 惋。.乙房玄 奏: “ 府 甲兵, 隋世?!鄙显唬骸凹妆?, 不可缺;然 帝甲兵 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盡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自 治通 )注房玄 :唐太宗 任宰相。 : 看。上:指唐太宗。 帝:指隋 帝。乂 ():安定。1用自己的 言回答:甲文村中人來到桃花源的原因是;乙文唐太宗 述治國更需重 民生 的事例是。(2 分)2解 下面加點(diǎn) 在句中的意思。(4 分)(1)便要 家要

10、:(2)率妻子邑人來此 境 境:(3) 不可缺 :(4)卒亡天下卒:3用 代 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乃不知有 ,無 魏晉。 文:(2)若公等盡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文:4甲乙兩文都 達(dá)著使百姓安居 的愿望。 如何 一愿望呢? 一個(gè)角度具體 你從古文學(xué) 中 得的啟示。 (3 分 )幫幫你可回 治水必躬 、捕蛇者 、岳陽樓 、 忌 王 、 涉世家等文章內(nèi)容。答:七(08 安徽非 改) 下面文言文,回答 ?!炯住繌?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 ,屋舍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犬相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 垂髫,并怡然自 。 人,乃大驚, 所從來。 停

11、數(shù)日,辭去。 ( 自陶淵明桃花源 )【乙】 者歌于途,行者休于 ,前者呼,后者 , 提攜,往來而不 者,滁人游也。 溪而 ,溪深而 肥; 泉 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 然而前 者,太守宴也。宴酣之 ,非 非竹,射者中,弈者 ,觥籌交 ,坐起而喧 者,眾 也。 然白 , 乎其 者,太守醉也。 ( 自歐陽修醉翁亭 )1解 下列加點(diǎn)的 。 (3 分)(1)悉如外人悉:(2)無 魏晉無 :(3) 溪而 :2翻 下面句子。 (4 分)( 1)村中 有此人,咸來 。 文:( 2) 者歌于途,行者休于 文:3根據(jù) 段內(nèi)容,在下面的空格 填入適當(dāng)?shù)某?。( 4 分)欲脫 網(wǎng),陶淵明志寄;,歐陽修情醉滁西瑯琊

12、。;.4【甲】【乙】 兩段文字都描寫了人 的日常生活, 它 所表 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 。(4 分)答:八( 08 春) ( 甲) 桃花源 ,回答 。 (10 分 )1桃花源 的作者是(朝代 )著名 人。(1 分)2解 下列加點(diǎn) 在文中的意思。(2 分 )芳草 美 ()屋舍 然 ()便扶向路 () 病 ()3成 皆言 意 , 多成 都 出有典,如成 ,就是 本文的故事而來,意思是。 (2 分 )4留白,是 畫 的一種手法,文學(xué) 作中也不乏“留白”,它 者留下了 多想象的空 ,你 本文何 運(yùn)用了 種手法, 要分析。(2 分)答:5 人偶遇桃源, “ 志之”,最 卻“不復(fù)得路” ,其中寄寓了作者怎

13、的思想?(3 分)答:九( 08 黔 南 改) 陶淵明的桃花源 段,完成文后各 。(8 分)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 ,屋舍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犬相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 垂髫,并怡然自 。 人,乃大驚, 所從來,具答之。便要 家, 酒 作食。村中 有此人,咸來 。自云先世避秦 亂,率妻子邑人來此 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 隔。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無 魏晉。此人一一 具言所 ,皆 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 云: “不足 外人道也。 ”1解 文段中加點(diǎn)的

14、 。(2 分 )(1)屋舍 然:(2)便要 家:2用 代 翻 下列 句。(6 分)(1)黃 垂髫,并怡然自 。 文:(2)率妻子邑人來此 境。 文:十( 08 州) 桃花源 中的兩段文字,完成6-10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 ,屋舍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犬相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 垂髫,并怡然自 。 人,乃大驚, 所從來。具答之。便要 家, 酒 作食。村中 有此人,咸來 。自云先世避秦 亂,率妻子邑人來此 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 隔。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 無 魏晉。 此人一一

15、 具言所 ,皆 惋。 此中人 云:“不足 外人道也。 ”1.哪兩 句中加點(diǎn) 的意 或用法相同?(4 分).A. 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行道之人弗受(孟子)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曾不能 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更若役,復(fù)若 (捕蛇者 )D.不足 外人道也以咨 善道,察 雅言(出 表)E.遂與外人 隔又 令吳廣之次所旁 祠中( 涉世家)答和2.下面各句括號(hào)中是 出的省略部分,哪一 不正確?(2 分)A. 此人一一 (桃花源中人)具言所 ,( 人)皆 惋B.食 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 )C.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 )D.旦日,客從外來, ( 忌)與(客)坐

16、。 ( 忌 王 )答3.用 代 翻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2 分)答:4.“黃 垂髫” 分 指代什么人? “黃 垂髫, 并怡然自 ” 展 出一幅怎 的生活 景? (2分)答:5.陶淵明的 “世外桃源” 其 并不存在, 郭沫若的 “天上的街市” 也只是 人心中的 “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寫 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 分)答:十一 .( 08 溫州非 改) 下面兩 文言文(13 分)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犬相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 垂髫,并怡然自 。 人,乃大驚, 所從來,具答之,便要 家, 灑 作食,村中 有此人,咸來 。自云先世避

17、秦 亂,率妻子邑人,來此 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 隔。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無 魏晉。此人一一 具言所 ,皆 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 云: “不足 外人道也! ”1從 段中理出“ 人”的行蹤,在空格 填入短 。(2 分) 桃花源()()2在 段中找出與下列加點(diǎn)字意思相同的 。(2 分)悉如外人()便要 家()3用 代 翻 下面的句子。(3 分)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無 魏晉。 文:4第一段中表 桃花源 美 境的句子是,;表 村中人快 生活的句子是。(4 分)5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 的思想感情?(2 分)答:;.)(2 分)B / 今是何世D 后遂

18、無 / 津者) (2 分 ))B 阡陌交通(互相通達(dá))D不足 外人道也(介 , 、向)(2 分)十二(08 徐州)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 ,屋舍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犬相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 垂髫,并怡然自 。 人,乃大驚, 所從來。具答之。便要 家, 酒 作食。 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 云:“不足 外人道也。 ”1解 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 。 (4 分)(1)屋舍 然:(2) 犬相 :(3)咸來 :(4)皆 惋:2下列各 句子中加點(diǎn)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 是(2 分)【】A率妻子邑人來此

19、境奇山異水,天下獨(dú) B 今是何世由是感激,遂 先帝以 C不復(fù)出焉出 無 國外患者D 酒 作食一簞食,一豆羹,得之 生,弗得 死3用 代 翻 下面的兩個(gè)句子。(4 分 )(1)乃不知有 ,無 魏晉。 文:(2)不足 外人道也。 文:4下列 (文 )名句所表達(dá)的人生追求與本文明 不同的一 是(2 分) 【】A何夜無月 ?何 無竹柏 ?但少 人如吾兩人者耳。( 承天寺夜游)B 來垂 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mèng)日 。(李白行路 )C從今若 乘月,拄杖無 夜叩 。( 游游山西村)D采菊 下,悠然 南山。( 陶淵明 酒 )十三(09 湖南婁底市) 桃花源 ,回答 。1.下列 句中朗 奏停 不正確的一 是(A武陵人

20、 / 捕 C率妻 / 子邑人來此 境2. 下面 句中加點(diǎn)的 解 不正確的一 是(A遂與外人 隔(隔斷,隔 )C乃不知有 (副 ,竟,竟然)3下面 所 文段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 是(A本文第一段著眼于“異”字, 下文描寫更令人驚異的桃花源作了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點(diǎn),無 是寫桃花源人 的生活 境 是寫人物的交 ,都有一些生 可感的 ,使人如 其境,如 其人。C文中真 地描 了桃花源中人 的生活 景, 生 地展 了一個(gè)人人 作、 生活安定、 氣淳樸的 社會(huì)。D 篇文章 敘 次清楚,一 套一 ,一氣呵成, 構(gòu)非常 。.4用 代 寫出下面文言 句的大意。(4 分 )( 1) 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

21、 其林。 文:( 2)此人一一 具言所 ,皆 惋。 文:5作者在本文中描寫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 分)答:十四 .( 09 廣 ?。?桃花源 ,回答 。(8 分)1.用 代 翻 下面句子。 ( 3 分)及郡下, 太守, 如此。 文:2.根據(jù)本文內(nèi)容,恰當(dāng) 用文中的四字短 填空。( 2 分)武陵 人“忘路之 近” , 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離開桃花源 ,他“”,但再來 找 是“” 。3.從第段 桃花源的描寫可以看出,桃花源 作者向往的是:(1);(2);( 3)。( 3 分)十五 .( 09 安徽省 湖市)文言文 (15 分 )【甲】林盡水源,

22、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 ,屋舍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犬相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 垂髫,并怡然自 。 人,乃大驚, 所從來。具答之。便要 家, 酒 作食。村中 有此人,咸來 。自云先世避秦 亂,率妻子邑人來此 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 隔。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無 魏晉。此人一一 具言所 ,皆 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 云:“不足 外人道也。 ”( 自陶淵明桃花源 )【乙】孔子 泰山 ,有 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 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 者。 ”

23、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狈蜃?:“何 不去也?”曰: “無苛政?!狈蜃釉唬骸靶∽?之,苛政猛于虎也。 ”( 自禮 檀弓下 )【注 】式:同“ ” , 前的扶手橫木, 里用作 。壹:真是, 在。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稱呼公婆。小子:古 晚 或老 學(xué)生的稱呼。1.解 下面加點(diǎn)的 。 ( 4 分)阡陌交通:便要 家:子之哭也:苛政猛于虎也:2.用 代 翻 下面各句。( 4 分)乃不知有 ,無 魏晉。 文:今吾子又死焉。 文:3.從表達(dá)方式看,甲乙兩文都運(yùn)用了(填2 字);從 表 手法看,甲文主要運(yùn)用了(填 2 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運(yùn)用了(填 2 字)的手法

24、突出主 。 (每;.格限填 1 字)( 3 分)4.桃花源人、泰山 人 什么都不愿意離開他 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 回答)( 4 分)答:【參考答案】一 1、D2、此中人 云:“不足 外人道也。 ”3、(他 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 朝,更不用 魏晉了。二 1( 3 分)( 1) ()全 ,都( 3)邀 ( 每 分)2(2 分)A( 古 ; 交 相通 :c 與世隔 的地方 ;D不用 ,更不用 今 略)3 (4 分). (1 分)老人和孩干 個(gè)個(gè)都安 快 ,或:老人和小孩都充 喜悅之情 得心 意 足 。(“黃 垂髻”1 分 ,“怡然自 ”分) (2 ) 人把自已聽到的事一 地告 了他 。

25、或 : 個(gè)人 (他 ) 地介 了自己所聽到的事。 (“具言”與“所 ”各 1 分, 其中“ 所 ” 成“ 知道的”或“ 的”都得1 分)4(2 分) 情好客;他 害怕世人來破壞他 與世隔 的和平安寧的生活(意合即可5(4 分)表達(dá)了作者 和平 (沒 有 戰(zhàn) 亂)的向往 , 平等和 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意合即可。 “和平”與“平等和 自足”兩點(diǎn)每點(diǎn)各 分)三 1. 感到驚異交 相通 束 , 束停止 (2 分 )2. 堵 然,不蔽 日,短褐穿 ,簞瓢屢空(1 分 )3.不是,他只是作出 琴的 子。(1分) 反映了他無拘無束,本性率真,面 困的生活,自得其 的性格。 (意 即可) (2 分)4.老

26、人和小孩,都和悅幸福,自得其 。四 1(1) 著妻子兒女和 來到 個(gè)跟人世隔 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 了來往。( 2) 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 朝,更不用 魏、晉兩朝了。2第一 : 人的行蹤。第二 :逢桃林、 桃源、 桃源。3(1)忽逢桃花林, 岸數(shù)百步,中無 ,芳草 美,落英 , 人甚異之。( 2)黃 垂髫,并怡然自 。( 3)避秦 亂 4第一 :不足 外人道也。 第二 :( 1)源中生活安寧,(2)能安居 ,( 3)和睦相 。 5表達(dá) 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種沒有剝削 迫,沒有 亂,人人 ,和 富足,寧靜淳樸的和 生活 境。五(甲) (10 分 );.1 酒( 園田居) ( 1

27、 分,只要是陶淵明著名 作即可)2( 1)交 相通(互相通達(dá)) ( 2)通“邀”,邀 (共2 分,每小 1 分)3自云先世避秦 亂,率妻子邑人來此 境。(2 分,抄寫全句也可)4 “沒有剝削 迫,沒有 亂,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2 分)5 第一段中描寫桃花林景色的 句,運(yùn)用修辭手法生 形象地描 即可。(共 3 分, 合作品內(nèi)容1 分,修辭手法1 分, 言生 形象1 分)(乙)( 5 分)6告 ( 1 分)7 “屋漏,日曬雨淋, 自若”或“家人埋怨 境 苦, 自若”回答皆可。( 2分)8 合陶淵明品行高 、安 道和他的 文流 千古、影響深 , “ 人若無高 品格,一定不會(huì)寫出好作品” 回答即

28、可。(共 2 分,理解 1 分, 合陶淵明其人及作品1 分)六1桃花源中人 自從祖先 了 避秦 的 亂, 妻子兒女及 來到 與人世隔 的地方,就再?zèng)]有從 里出去。 帝甲兵 不足邪!卒亡天下。2( 1)同“邀”,邀 (2)與外界隔 的地方(3)確 (4) 于3( 1)竟然不知道有個(gè) 朝,更不必 魏朝和晉朝了。(2)如果你 盡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 是我的武器裝 (或盔甲兵器)。4示例 1:我 關(guān)注民 疾苦可以使百姓安 。捕蛇者 中蔣氏等人的悲慘遭遇 明了“苛政猛于虎” 。減 稅,關(guān)注民生, 是使老百姓安居 的關(guān) 。示例 2:我 得 官者 、廉政 民可以使百姓安居 。治水必躬 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

29、 , 雨無阻,不苛扣百姓 糧,像他 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七1(3 分)(1)“全”或“都” ( 2)“不要 ”或“更不必 ”(3) (每小 1 分)2( 4 分)( 1)村中的人聽 有 一個(gè)人,都來打聽消息。(2)背著 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 下休息。(每小 2 分)3( 4 分)世外桃源與民同 (各2 分)4( 4 分)共同之 :人民生活安逸。民 淳樸。人與人和 相 。(答出兩點(diǎn)就得 分,意思 即可)八1晉代 ( 晉 )陶淵明明對(duì)照,是作者不滿現(xiàn)實(shí)的一種精神寄托,表現(xiàn)了他對(duì)理想社會(huì)的追求。郭沫若寫牛朗織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現(xiàn)出詩人對(duì)當(dāng)時(shí)黑暗現(xiàn)實(shí)的憎惡和對(duì)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這一方面兩

30、者是相同的。十一 1訪問(進(jìn)入)桃花源離開桃花源2( 1)咸(皆)( 2)延3(他們)問起現(xiàn)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和晉了。 ;.5.陶淵明描繪桃花源這樣一種沒有剝削、沒有戰(zhàn)亂、 自給自足的社會(huì), 與當(dāng)時(shí)社會(huì)現(xiàn)實(shí)形成鮮2.A (“漁人”應(yīng)為“桃花源中人” )3.桃花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jīng)]有了, (在那里)就看見一座山。4.“黃發(fā)垂髫”分別指代老人和小孩。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展現(xiàn)出一幅和諧安寧、自得其樂的幸福生活圖景。子”“絕境”能正確譯出給 2 分。)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顯得心滿意足。(他們)帶領(lǐng)妻子兒女及鄉(xiāng)鄰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十 1.A、 B (A 項(xiàng):走;

31、 B 項(xiàng):指示代詞,這; C 項(xiàng):副詞,相當(dāng)于“又”道理; E 項(xiàng):隔開 / 偷偷地)樣的理想無法實(shí)現(xiàn)。九 1(2 分) 整齊的樣子 (1 分 )同“邀”邀請(qǐng) (1 分)2(6 分)(每小題譯出大意給 1 分;小題“黃發(fā)垂髫”2鮮艷美麗整齊的樣子沿、順著隨即,不久3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脫離現(xiàn)實(shí)的美好場(chǎng)所或境地。或環(huán)境幽美的地方。4只要所選之句為讀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間,并能對(duì)此句作簡(jiǎn)要分析即可。示例: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具言”的內(nèi)容和“嘆惋”的內(nèi)容文中都沒有具體體現(xiàn),但讀者結(jié)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嘆惋”的是桃源外世事變遷,人們飽經(jīng)戰(zhàn)亂之苦。5此題只要能圍繞作者的矛盾思想來答,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píng)論

0/150

提交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