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六中2018屆高二下學期3月階段檢查語文試卷_第1頁
哈六中2018屆高二下學期3月階段檢查語文試卷_第2頁
哈六中2018屆高二下學期3月階段檢查語文試卷_第3頁
哈六中2018屆高二下學期3月階段檢查語文試卷_第4頁
哈六中2018屆高二下學期3月階段檢查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哈六中 2018 屆高二下學期 3 月階段檢查 語文試卷 (考試時間: 120 分鐘 滿分: 120 分) 第卷 閱讀題( 86 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每小題 3 分,共 9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題。 悲劇美的音樂詮釋 悲劇美是美學的主要范疇之一。它是在戲劇性的矛盾沖突和悲劇性的藝術表現(xiàn)中對美的肯定,而且往往與崇高和壯美相聯(lián)系,使人產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靈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藝術感染力給人以激勵和啟示,引發(fā)人們深層次的審美感受。音樂中的悲劇美是整個藝術悲劇美的 重要的、極有光彩的組成部分。它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悲劇從情感體驗的角度加以集中、濃縮,以音樂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們在蒼涼悲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獲得音樂美的體驗。 悲劇美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用語“悲劇”,也不同于戲劇體裁中的悲劇,而是作為美的一種存在形態(tài),即具有悲劇因素的客體對象,所以它既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悲劇、戲劇體裁中的悲劇有著內在聯(lián)系,又具有本質區(qū)別。美學悲劇包括了人類歷史上、社會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不幸和苦難的事件 ,包括了一切藝術對這種苦難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悲劇性的審美意義“是具有正面素質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 然性的社會矛盾劇烈沖突中,遭到不應有的、但又是有必然性的失敗、死亡或痛苦,從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奮發(fā)的一種審美特性?!北瘎”举|上與崇高相通或類似,必須能使人興奮興起,提高精神境界,產生審美愉悅。車爾尼雪夫斯基指出:“人們通常都承認悲劇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種”。這表明悲劇是一種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藝術。不過,并非所有的崇高都是悲劇,也不是所有的悲劇都屬于崇高,那些表現(xiàn)英雄犧牲的悲劇性,具有震撼力,本身就與崇高相通。但具有正面素質的“小人物”的悲劇則是在社會生活中遭到不應有的痛苦而引起人們同情、沉思。這類悲劇 與崇高相去甚遠。然而悲劇的效果就在于通過描寫人類類似的苦難,來引起人民的恐懼與憐憫,從而凈化和陶冶情操。 大多數(shù)美學家認為,悲劇除了痛感之外還能給人一種深層次的快感。音樂作品中存在大量以悲為美的現(xiàn)象,亞里士多德有過這樣的解釋:“憐憫和恐懼是人們最容易滋生的兩種情感,必須用悲劇、音樂等藝術手段,將這些容易滋生的、過分強烈的、攪亂平靜生活的情感宣泄凈化,而重新回復心理平衡。”悲劇的目的不在于讓人沉浸在真正的痛苦和哀傷之中,而是使人的靈魂重新進入一種平靜安寧狀態(tài),并在這種狀態(tài)中體驗著自由的喜悅。 悲劇的 快感來源于生存深處的生命力的舒張,而所謂的 “生存快樂”,只有在受難的痛苦中才能被激發(fā)出來。我們熟知的貝多芬,他的幸福恰恰源于他的痛苦壓抑和孤獨。在他 三百多部作品中所體現(xiàn)出的悲劇性都化作了深沉壯美的音響世界。他用飽滿的熱情、堅強的意志,用充滿斗爭精神的音樂與命運抗爭、與黑暗的現(xiàn)實抗爭。一切具有悲劇美的哀傷里,都能發(fā)現(xiàn)可以化作積極力量的因素。如阿炳的二泉映月、聽松等,充滿了人生不幸的控訴,音樂中刻畫的社會沖突性,認識悲劇的深刻性,表明了悲劇美正是源于痛苦,這種痛苦又代表著神圣精神力量的升華 從痛苦走 向歡樂。 悲劇不是重在對苦難的渲染,而是重在對反抗苦難和毀滅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抗爭之美的表現(xiàn)上,只有對苦難和毀滅的抗爭,才能夠揭示出人性中的美,才能煥發(fā)出生命的全部光輝,張揚人的生命本質。 音樂的審美功能在于它能對人類情感交流、體驗、宣泄、調節(jié)等需要的滿足,使人們在音樂中找到自己與人類世代流淌的情感之流的連接點、交匯點、融合點。并在交流、共鳴的過程中讓人類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靈。音樂用其特有的方式詮釋悲劇美,引導人們進行真理的探索和倫理的追求,在強烈的感動和激蕩中給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 (節(jié)選自文藝生活,有刪改) 1下列關于“悲劇美”內容的解說不準確的一項是( 3 分)( ) 能使人產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靈震撼 , 并以其深刻的藝術感染力 , 給 人以激勵和啟示 , 引發(fā)人們深層次的審美感受。 會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不幸和苦難的事件 ,包括了一切藝術對這種苦難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 既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悲劇、戲劇體裁中的悲劇有著內在聯(lián)系 , 又具有本質區(qū)別。 美往往與崇高和壯美相聯(lián)系 。 人們 通常 都承認悲劇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種。這表明悲劇是一種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藝術。 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 分)( ) 其特有的方式詮釋 悲劇 美 , 引導人們進行真理的探索和倫理的追求 , 在強烈的感動和激蕩中給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 ,音樂是適于表現(xiàn)悲劇美的藝術形態(tài)之一。 劇的快感來源于生存深處的生命力的舒張 , 而所謂的 “ 生存快樂 ”, 只有在 受難的痛苦中才能被激發(fā)出來。 英雄性格的人物 , 在具有必然性的社會矛盾劇烈沖突中 , 遭到必然性的失敗、死亡或痛苦 ,進而 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奮發(fā)的一種審美特性。 小人物 ” 的悲劇的效果在于通過描寫人類類似的苦難 , 來引起人民的恐懼與憐憫 , 從而凈化和陶冶情操 ,也是一種崇高 。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 二泉映月、聽松等 音樂作品說明 一切具有悲劇美的哀傷里 , 都能 發(fā)現(xiàn)可以化 作積極力量的因素。 的目的是 讓 人的靈魂重新進入一種平靜安寧狀態(tài) , 并在 其 中體驗自由的喜悅 , 不在于 讓人沉浸在真正的痛苦和哀傷之中 。 不在渲染苦難,只有這樣的美才能揭示人性中的美。 到情感交流、體驗等需要的滿足, 找到自己與人類世代流淌的情感之流的 共鳴, 并在交流、共鳴的過程中讓人類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靈 。 二、現(xiàn)代文閱讀( 17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題。 葛浩文,幫莫言得獎的功臣 莫言榮獲 2012 年諾貝爾文學獎,莫言作品的翻譯者、 73 歲的美國 翻譯家葛浩文功不可沒。在莫言獲獎之前,他已將好幾位中國作家送上國際文學的領獎臺,姜戎、蘇童和畢飛宇都是憑著他的譯本,先后獲得了曼氏亞洲文學獎。在將中國當代小說推薦給世界這方面,葛浩文堪稱第一人。 葛浩文 1939 年出生在美國加州。上學的第一堂課,老師在黑板上寫下幾個漢字,他就想:“我連英文都認不全,為啥還要學中文?”后來,葛浩文加入海軍,并被派到美國海軍駐臺灣的司令部,成為一名通訊官?!白畛跷衣犝f自己將被派往臺北,等正式命令下來后卻發(fā)現(xiàn)是派往臺灣。我感覺受到了愚弄,因為我根本就不知道臺北是臺灣的一個 城市?!倍嗄暌院?,葛浩文這樣回憶道。 此后,葛浩文先后被派駐日本和越南,然后又回到中國臺灣。經受過越戰(zhàn)洗禮的他開始反思自己的年少輕狂,并拿起書本?!澳鞘俏疫@輩子第一次真正看進書去”。他發(fā)現(xiàn)自己有學漢語的天賦?!拔矣幸浑p好耳朵,能夠區(qū)分復雜的漢字發(fā)音?!彼蛞晃桓S國民黨到臺灣的東北老兵學習中文,“葛浩文”就是這位老師給他起的名字。退伍后他進入臺灣師范大學漢語中心學習。 資 *源 %庫 回國后,葛浩文繼續(xù)學習中文,他的博士導師是柳亞子的兒子、旅美散文家柳無忌。學習期間, 導師向他提起中國有一對作家伉儷蕭軍、蕭紅,他們的愛情故事曲折動人。葛浩文就找來一本蕭軍的八月的鄉(xiāng)村讀了起來,那是他讀的第一本中國小說。而蕭紅則激起了他更濃厚的興趣。他以蕭紅為研究對象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 5 年后,他以這篇論文為基礎所寫的蕭紅評傳在港臺出版,掀起了一股蕭紅熱。 葛浩文翻譯出版的第一部中國小說是張潔創(chuàng)作的沉重的翅膀,譯本在美國賣得不錯,“于是我下定決心,這輩子我就干這個了!”此后,葛浩文“一翻而不可收拾”,賈平凹、劉恒、蘇童、王朔、莫言、阿來等 20 多位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的 40 多部作品通過他的筆譯成英文,在英語世界得到推廣?!耙徊恐袊髌?,哪怕中國人特別喜歡,但是如果我覺得在國外沒有市場,我也不翻。我基本上還是以一個洋人的眼光來看中國文學?!备鸷莆恼f。 在翻譯中文小說時,他非常注意對小說所處的文化、社會及歷史背景的把握。在翻譯劉震云的手機時,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小說場景始于 30 年前,然后閃回到現(xiàn)代,接著又回到 30 年前?!叭绻者@種順序翻,看過 40 頁后,美國讀者就會說真沒勁,然后把它扔到一邊?!彼ㄗh把開場設在現(xiàn)代,然后再展開回憶。這個建議得到了作者的同意?!拔?這樣做并沒有改變作品的質量,改變的只是它的銷量?!?多年筆耕不輟,葛浩文逐漸奠定了自己在中文小說翻譯界的泰斗地位。他被譽為“西方首席漢語文學翻譯家”。楊憲益先生的妻子、出生在北京的英裔著名女翻譯戴乃迭這樣評價他:“他讓中國文學披上了當代英美文學的色彩?!痹鴥啥葮s獲普利策獎的著名小說家厄普代克對葛浩文的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中文小說翻譯幾乎是他一個人的地盤兒?!?除了蕭紅之外,葛浩文翻譯作品最多的中國作家就是莫言,迄今他已將其10 多部作品介紹給西方讀者。 1988 年,葛浩文看到 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很震撼,寫信給莫言,希望獲得翻譯版權?!爱敃r莫言遠沒有現(xiàn)在有名,而我,也只是有個好聽中國名字的學者?,F(xiàn)在想起往事,我會覺得有點小驕傲,并非為我翻譯得好而驕傲,而是為我在 20 多年前就發(fā)現(xiàn)了他這樣的作家?!?莫言的作品銷路不錯,翻譯了其幾部小說后,葛浩文和莫言在北京見了面。后來,他們又一起去了很多國家,推薦莫言的新書。有一次,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推薦酒國時,幾天之內,莫言幾乎把客房書架上的中國小說都看了個遍。葛浩文和美國的出版商都對這個 12 歲就輟學,卻寫出大量美妙小說的作家驚嘆 不已。 11對于自己,葛浩文顯得十分低調?!拔液苄疫\,找到了自己喜歡并擅長的事情,大多數(shù)人沒有這么幸運!” 4 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一 項是( 3分) ( ) 是莫言作品的翻譯者,在他的精心運作下,莫言榮獲 2012 年諾貝爾文學獎。他功不可沒。 浩文上學第一堂課的情景 設置 ,意在暗示其從小就對中國文化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為其翻譯莫言作品作鋪墊。 記述 葛浩文被派往臺灣時 ,本文 運用 語言描寫、 心 理描寫 和 環(huán)境描寫,逼真細膩地描寫 出其 復雜的內心感受。 重記敘了他對莫言作品的翻譯、介紹來表現(xiàn)文章主旨。 第一人 ” ,具體表現(xiàn)有哪些?請簡要 說明 。( 6 分) 中必有內在原因。請 結合 材料加以 概括 。 ( 8 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 17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7 9 題。 一個詩人的生命 邁克弗洛里安 建筑物的大片墻皮已經脫落,露出紅磚和白色的墻體。窗戶上連玻璃也 沒有。三月冰冷的雨一直下著,地面上積了一個個小水坑。很久以前戰(zhàn)斗剛打響時村民們就離開了這個名叫羅斯多夫的小村莊。村子里有二十所小房子、一座東正教教堂、一口井和幾條泥濘的小道。一百公里內幾乎看不到人。 有兩個俘虜坐在泥地里,低頭盯著自己的膝蓋。因為有一只手被一根粗粗的繩子和旁邊站著的伙伴的手緊緊地綁在了一起,所以他們不得不舉著它。 一百米開外處,一個黑衣女人站在一輛馬車后面默默地看著他們。那匹沒有上套的馬背風站著,長長的馬尾被風吹得飄了起來。女人把馬拴在村中央一口老井的手柄上,朝這群俘虜走來。 獲勝一方的十個 士兵和他們的隊長全身也都被雨淋透了,制服上沾著泥水和血漬。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佩帶手槍,還有幾個人的身邊放著步槍。隊長的左肩上縫著一塊黃色肩章。 右肩上的衣服撕破了,露出光光的皮膚和血淋淋的傷口。這個孤單的黑衣女人朝他走來。 隊長幾天前就注意到她了,她牽著馬車,遠遠地站著。 “同志?!迸俗叩疥犻L身邊用俄語喊道。隊長吃驚地看著她,發(fā)現(xiàn)她并不漂亮。她上身穿著黑罩衫,腳上是一雙平底寬靴子。一只靴子的前頭磨破了,露出烏黑的指甲和彎曲的腳趾。她的兩只手共用一只手套,抵御著冰冷雨水的襲擊。她的頭上頂著一塊破布,眼睛和她的 靴子一樣黑,四周有深深的黑眼圈。 “就是那個人,”她指著其中一個俘虜說,“他不屬于他們的隊伍,我要把他帶回家。我已經把馬牽來了。他不會給你們惹麻煩的?!?隊長低頭看看她的靴子,轉過身對他的士兵們說:“準備列隊?!?“他和他們不是一類人,”她又重復了一遍,“他和其他人不一樣,他是俄國人,和我一樣,他是我的丈夫?!?隊長沒有搭理女人,而是背對著她,命令手下:“站好隊,每個人瞄準一個人頭。” “我已經跟蹤你們五天了,他真的不是和他們一伙的,他是一個詩人?!彼枚碚Z說。 隊長仍然沒有轉過身來,他的士兵們排成了一行 。 這個陣勢把女人嚇壞了。她看著丈夫,那一排被繩子連在一起的人中的倒數(shù)第二個。他站在那里,是唯一一個沒有倚著墻的人。他的兩只手臂被旁邊或坐或躺的人直直地朝下扯著。有些俘虜在抽泣,有些在祈禱,還有幾個也像她丈夫一樣沉默地站著。 她用一種被克制的急促腔調說著克羅地亞語、匈牙利語、奧地利語、斯洛伐克語等,甚至嘗試了捷克語。當她用斯洛伐克語說“他和他們不是一伙的”時,她似乎看到隊長動了一下,因此她就繼續(xù)用那種語言說:“我丈夫兩邊的隊伍都幫。他沒有槍,只是給兩邊的傷員們提供藥品和酒。他是一個和平主義者,只是正當他在那 邊的隊伍里時被你們抓到了,是運氣不好。同志,他不是你們的敵人?!?隊長仍然背對著她坐著。女人不敢接近他或碰他。她繼續(xù)說:“他救了很多你們的人,也救了很多你們的敵人。他就像一個傻瓜一樣帶著酒精不顧一切地穿越前線去救那些傷員。當他的馬被一顆地雷炸死之后,他就以步代行?!?“我跟著他翻過一座高山。他想阻止殺戮和死亡,這個傻瓜。他是一個詩人,而不是一個士兵???,這里有他寫的詩?!彼p輕地挪到隊長跟前,把一摞寫滿字的紙放在他身邊的泥地上,紙上有不知是被雨水還是被淚水沖出的一道道水漬。 隊長站起來走開了,那些寫滿詩行的 紙被他的靴子踩進泥地里。他走向那個人 女人的詩人,她的愛人,丈夫,傻瓜,她的生命 。他從槍套里拔出左輪手槍,命令士兵們站在每 個俘虜?shù)纳砗笳罩臉幼幼觥?當他發(fā)布槍決令的時候,黑衣女人目擊了這幕情景。但是她的眼里只有隊長、隊長手里的槍以及她的丈夫。當藍色的硝煙在一片血淋淋的尸體上方飄浮的時候,她的男人卻沒有被槍斃 (選自譯林,有刪改 ) 7 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4 分 )( ) A這篇小說以平靜、客觀的敘述語調,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戰(zhàn)爭期間的故事,情節(jié)雖然簡單,但曲折緊張,極 富懸念。 B小說善于運用生動細致的肖像和心理描寫來塑造人物。文中對女子衣著外貌的刻畫,充分表現(xiàn)了這位女子的不辭勞苦,堅韌執(zhí)著。 C不管這位女子如何不停地向隊長解釋,隊長始終不搭理她,這表現(xiàn)了隊長冷酷無情的個性。 D文中畫線的句子,用名詞羅列的方式,從不同角度解釋女人心目中的男人,表明了詩人對女人極為重要。另外,節(jié)奏短促的詞語排列,有效地營造了一種緊張的氣氛。 E文中女子的語言除了有塑造其形象的作用以外,還很好地豐富了小說內容:詩人的身份、經歷完全通過女人之口講出。 8 概括小說首段環(huán)境的特點并指出環(huán) 境描寫的作用。 (4 分 ) 9 有人認為,根據小說前面的情節(jié),小說的結尾 “ 她的男人卻沒有被槍斃 ” 不合事理,應該是 “ 她的男人倒下去死了 ” 才合理。你認同哪種觀點?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8 分 ) 四、古代詩文閱讀( 35 分) (一)文言文閱讀( 19 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3 題。 韋貫之,名純, 避 憲宗 諱 ,遂以字行。少舉進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貫之名薦于京兆尹李實者,實舉笏示所記曰:“此其姓名也,與我同里,素聞其賢,愿識之而進于上?!闭f者喜,驟以其語告于貫之,且曰:“子今日詣實而明日受賀矣?!必炛ㄎ?,數(shù)歲終不往,然是后竟不遷。 永貞中,始除監(jiān)察御史。上書舉季弟纁自代,時議不以為私。轉右補闕,而纁代為御史。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從郁為補闕,貫之持不可,尋降為左拾遺。復奏:“拾遺、補闕雖品不同,皆是 諫官 。父為宰相,子為諫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論父?!备臑槊貢?。 新羅人金忠義以機巧進,至少府監(jiān),蔭其子為兩館生。貫之持其籍不與,曰:“ 工商 之子,不當仕。 ”忠義以藝通權幸為請者非一貫之持之愈堅既而疏陳忠義不宜污朝籍詞理懇切竟罷去之 。 討吳元濟也,貫之請釋鎮(zhèn)州,專力淮西,且言:“陛下豈不知建中事乎?始于蔡急而魏 應也,齊、趙同起, 德宗引天下兵誅之,物力殫屈,故朱泚乘以為亂 。此非它,速于撲滅也。今陛下獨不能少忍,俟蔡平而誅鎮(zhèn)邪?”時帝業(yè)已討鎮(zhèn),不從。終之,蔡平,鎮(zhèn)乃服。初,討蔡,以宣武韓弘為都統(tǒng),又詔河陽烏重胤、忠武李光顏合兵以進。貫之以為諸將四面討賊,各速進取,今若置都統(tǒng),又令二帥連營,則各持重養(yǎng)威,未可以歲月下也。亦不從。后四年乃克蔡,皆如貫之策云。 有張宿者,有口辯,得幸于憲宗,擢為左補闕。將使淄青,宰臣裴度欲為請章服。貫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寵耶?”其事遂寢。 宿深銜之,卒為所構,誣以朋黨,罷為吏部侍郎 。 不涉旬,出為湖南觀察使。后罷為太子詹事,分司東都。穆宗立,即拜河南尹,以工部尚書召。未行,卒,年六十二,詔 贈 尚書右仆射,謚曰貞。 (據舊唐書新唐書,略有刪改) 10 下列對文中畫 浪 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 ( ) A 忠義以藝通 /權幸為請者非一 /貫之持之愈堅 /既而疏陳忠義不宜污朝籍 /詞理懇切 /竟罷去之 B 忠義以藝通權幸 /為請者非一 /貫之持之愈堅 /既而疏陳忠義不宜污 /朝籍詞理懇切 /竟罷去之 C 忠義以藝通 /權幸為請者非一 /貫之持之愈堅 /既而疏陳忠義不宜污 /朝籍詞理 懇切 /竟罷去之 D 忠義以藝通權幸 /為請者非一 /貫之持之愈堅 /既而疏陳忠義不宜污朝籍 /詞理懇切 /竟罷去之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 ( )。 A 避諱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語言禁忌現(xiàn)象。韋貫之,名純,因避唐憲宗李純諱,別人只能用字稱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來稱呼自己。 B 諫官,中國古代官職之一,是對君主的過失直言規(guī)勸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遺與左右補闕都屬于諫官。 C 工商是手工業(yè)者和商人的簡稱,在封建社會里為雜色之流,可追求物質享受,不可與朝賢君子比肩 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 D 對已死的官員,古代皇帝可依據其生前功績贈官、贈謚。 “ 尚書右仆射 ” 是皇帝對韋貫之死后賜贈的官職, “ 貞 ” 是對韋貫之死后賜贈的謚號。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 ( ) A 韋貫之 做事 正派,不阿權貴。有人把他推薦給京兆尹李實,李實表示愿意結識他并把他推薦給皇上。韋貫之并沒在意,幾年沒有去拜訪李實,失去了通過李實推薦而升遷的機會。 B 韋貫之堅持原則,不徇私情。上書推薦弟弟韋纁代替自己做監(jiān)察御史,當時人們并不認為他偏私;宰相兒子杜從郁做補闕,韋貫之 卻兩次上奏,致使杜從郁的官職一降再降,做了秘書丞。 C 韋貫之洞察力強,料事如神。討伐吳元濟的時候,韋貫之建議先放下鎮(zhèn)州,全力對付淮西;不贊成設置都統(tǒng)的同時又令二帥連營,這些德宗都沒采納。事后證明韋貫之是正確的。 D 韋貫之為官敢言,堅守正義?;实蹖櫝紡埶蕹鍪雇獾?,宰相裴度為他請求章服,韋貫之嚴詞堅決反對 ,于是這件事就被擱置,而他也 因此得罪了做諫官的張宿 。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 分) ( 1)德宗引天下兵誅之,物力殫屈,故朱泚乘以為亂 。 ( 2)宿深銜之,卒為所構,誣以朋黨,罷為吏部侍郎 。 (二)古代詩歌閱讀( 11 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 14 15 題。 水龍吟 秋興 吳則禮 秋生澤國,無邊落木,又作蕭蕭下。澄江過雨,涼飆吹面,黃花初把。蒼鬢羈孤,粗營雞黍,濁醪催貰。對斜斜露腳,寒香正好,幽人去,空驚咤。 頭上綸巾醉墮,要欹眠,水云縈舍。牽衣兒女,歸來歡笑,仍邀同社。月底蓬門,一株江樹,悲蟲鳴夜。把茱萸細看,牛山底事,強成沾灑。 注釋:貰:讀 欠。社:一種民間傳統(tǒng)節(jié) 日的慶?;顒印EI剑宏套哟呵镙d,齊景公游牛山登山而涕曰:“美哉國乎 !若何去此而死也 ?”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 ) 秋生 ” 句和 “ 澄江 ” 句,交代了時節(jié),描寫了環(huán)境特點,營造了悲涼孤寂的氛圍,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 B.“ 蒼鬢 ” 句,描寫了詞人兩鬢斑白,人生老邁,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種地養(yǎng)雞糊口,連 喝杯濁酒也要賒欠的困頓境遇。 C.“ 把茱萸細看 ” 與王維詩 “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異曲同工,遙想了故鄉(xiāng)親人對身處遠方的詩人的思念。 木,雨后澄江,云水縈舍,月下江樹的景象,畫面感極強,表現(xiàn)了詞人獨具匠心的構圖能力。 E. “牛山底事,強成沾灑”,借用齊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來抒情,與 南唐 李煜 的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表達的感情相同,有異曲同工之妙。 15下闋寫詞人酒醉 “ 欹眠 ” 后,有 “ 牽衣兒女,歸來歡笑,仍邀同社 ” 一句。請結合全詞簡要賞析這一句。(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 14 分)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4 分) ( 1)馬說中描寫千里馬不被發(fā)現(xiàn)而遭遇悲慘的句子是: _,_。 ( 2)陋室銘中 表現(xiàn)作者對自己擺脫了喧囂生活和繁雜公務的欣喜之情的是 :_, _。 ( 3)岳陽樓記中描寫無風時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_。 ( 4)離騷一文中,寫出了群臣嫉賢妒能,肆意對屈原造謠中傷的句子是 “ _, _”。 第卷 表達題 (34 分 ) 五、語言文字運用( 34 分) 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既有 浩如煙海 的傳統(tǒng)文化典籍,也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種流派的現(xiàn)代藝術,這些都深深吸引著前來參現(xiàn)的外國友人。 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的季節(jié)終于過去 ,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姍姍而來,到處都 渙然冰釋 ,生機勃勃。 原來一些領導干部喜歡看上級臉色,專揀領導愛聽的話說,匯報工作時 言不由衷 ,大話、空話、套話連篇,實情少、水分多?,F(xiàn)在有所收斂了。 山東大學素以樸實無華、剛毅厚重聞名,但此次機器人大賽的成功舉辦卻讓我們感受到山大人 不法???、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 熊貓飲水,頗似酒徒貪杯,它總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 安之若素 地拖著笨拙的身軀,一 搖一擺的向遠處的箭竹林走去。 資 *源 %庫有媒體在近日表示了對歐洲經濟狀況的擔憂,歐元區(qū) 積重難返 ,何時才能走出債務泥潭。 A B C D 資 *源 %庫 有語病的一句是( ) A近幾年,隨著全民攝影時代、全媒體時代,出現(xiàn)了高清視頻截圖技術,以生產靜態(tài)照片為職業(yè)的攝影記者的生存空間受到了擠壓。 B工商總局網監(jiān)司發(fā)布的關于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實際是行政指導座談會會議記錄,不具有法律效力。 C中國舉辦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 70 周年紀念活動,目的在于為了喚醒人們對歷史的記憶,表明維護二戰(zhàn)成果、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D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 2015 年諾貝爾醫(yī)學獎,這不僅是中醫(yī)藥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是屠呦呦及其研究團隊的巨大成功。 恰當?shù)囊唤M是( ) 博大精深的紅樓夢, 達到了中國古代小說的頂峰, 堪稱世界文學寶庫中 的一顆璀璨明珠。其內容之豐厚,思想之深邃,藝術之精妙, 不是輕易能夠領會的。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 紅樓夢第一回的這首詩, 作者對知音的期待, 對后世每一個讀者的誘惑。翻開紅樓夢吧!走進那個奇妙的藝術世界,你 會獲得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 A 不但 也 都 既是 更是 也許 B 不僅 而且 全 不是 而是 就 C 不僅 也 都 既是 也是 一定 D 不但 而且 因此 是 更是 將 20、下列各句中劃橫線的成 語使用恰當?shù)囊唤M是( )( 3 分) 遼寧撫順遭遇特大暴雨襲擊,受災嚴重;全省人民 毀家紓難 ,積極為災區(qū)捐款捐物,濃濃鄉(xiāng)情給災區(qū)人民帶來無限溫暖和撫慰。 他本來只想拍一部短片,回來發(fā)現(xiàn)題材太過龐大,于是 改弦更張 ,拍了一部長片。 東巴文字與中原漢字源頭之一的甲骨文可謂 各有千秋 ,盡管我們無法證明其同源,但卻關系密切。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遭遇罕見干旱,洛杉磯市 獨樹一幟 ,往水庫里投放了近 1 億個塑料球,以期高效節(jié)水,這種塑料球能有效阻止湖水蒸發(fā)。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大學演講時說,中哈兩國是 唇齒相 依 的友好鄰邦,兩國人民要堅持世代友好,做和諧和睦的好鄰居。 真實的情感最能在簡樸的生活中流露出來。因為錦衣玉食,味濃,人心易貪戀而忘情; 簞食豆羹 ,味淡,人心不生執(zhí)著反易流露。 A、 B C D 2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 3 分) 不再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yè),以降低老師們的工作壓力,使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案準備中, 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B據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統(tǒng)計數(shù) 據顯示,截至 2016 年 5 月,全國縣以上新城新區(qū)超過 3500個,試問,這些新城新區(qū)誰來??? C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的白鹿原影視城通過入口雕塑、作品故事主題浮雕等多種形式,展現(xiàn)了白鹿原特別是陜西地方文學這道靚麗的風景。 D為更好地服務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組委會舉辦了青年創(chuàng)業(yè)論壇,邀請了一些知名互聯(lián)網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與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共同探討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青年創(chuàng)業(yè)的機遇問題。 2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 ( 3 分) 幽默和嘲諷是不一樣的。它們雖然都包含某種優(yōu)越感,但其間有品位高下之分。_, _, _。 _, _, _。幽默的前提是一種超脫的態(tài)度,能夠 俯視 人間的一切是非,包括自己的弱點。 幽默者感到優(yōu)越 是因為他在別人身上發(fā)現(xiàn)了一種他相信自己決不會有的弱點 于是發(fā)出幸災樂禍的冷笑 是因為他看出了一種他自己也不能幸免的人性的普遍弱點 于是發(fā)出寬容的微笑 嘲諷者感到優(yōu)越 A B C D 23 根據上下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 字。( 5 分) 俗話說: “ 。 ” 人的一生有前臺,也有后臺。粉墨登場踱到前臺,使出渾身解數(shù) : 該唱的,五音不亂 ; 該說的,字正腔圓 ; 該演的,淋漓盡致。不知過 了多 久, ,有知饑知渴的朋友在 : 等一個時辰, ,道一聲辛苦,這比前臺什么樣的滿堂喝彩都要受用! 2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 15 個字( 5 分) 據說,清明這天一定要放風箏。有些地區(qū)還舉辦放風箏比賽,認為風箏的高低是年景好壞的標志, _ 。 相傳歷史上的第一只風箏,是春秋時代匠師公輸般制造的。按其構造,風箏一般有硬膀、軟膀、排子、長串、桶形等區(qū)別,為了增強娛樂性和趣味性,_ _, 如風琴、笛哨、鑼鼓等。 _ , 以北京、天津、濰坊和南通最為著名。 25 下面是中國志愿服務標識 “愛心放飛夢想”的主體圖形 (紅色) ,請寫出構圖要素,并說明圖形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 70 個字。( 6 分) 2018 屆高二下學期 開學測試 語文試卷 (考試時間: 120 分鐘 滿分: 120 分) 第卷 閱讀題( 86 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每小題 3 分,共 9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題。 悲劇美的音樂詮釋 悲劇美是美學的主要范疇之一。它是在戲劇性的矛盾沖突和悲劇性的藝術表現(xiàn)中對美的肯定,而且往往與崇高和壯美相聯(lián)系,使人產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靈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藝術感染力給人以激勵和啟示,引發(fā)人們深層次的審美感受。音樂中的悲劇美是整個藝術悲劇美的 重要的、極有光彩的組成部分。它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悲劇從情感體驗的角度加以集中、濃縮,以音樂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們在蒼涼悲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獲得音樂美的體驗。 悲劇美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用語“悲劇”,也不同于戲劇體裁中的悲劇,而是作為美的一種存在形態(tài),即具有悲劇因素的客體對象,所以它既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悲劇、戲劇體裁中的悲劇有著內在聯(lián)系,又具有本質區(qū)別。美學悲劇包括了人類歷史上、社會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不幸和苦難的事件 ,包括了一切藝術對這種苦難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悲劇性的審美意義“是具有正面素質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 然性的社會矛盾劇烈沖突中,遭到不應有的、但又是有必然性的失敗、死亡或痛苦,從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奮發(fā)的一種審美特性?!北瘎”举|上與崇高相通或類似,必須能使人興奮興起,提高精神境界,產生審美愉悅。車爾尼雪夫斯基指出:“人們通常都承認悲劇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種”。這表明悲劇是一種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藝術。不過,并非所有的崇高都是悲劇,也不是所有的悲劇都屬于崇高,那些表現(xiàn)英雄犧牲的悲劇性,具有震撼力,本身就與崇高相通。但具有正面素質的“小人物”的悲劇則是在社會生活中遭到不應有的痛苦而引起人們同情、沉思。這類悲劇 與崇高相去甚遠。然而悲劇的效果就在于通過描寫人類類似的苦難,來引起人民的恐懼與憐憫,從而凈化和陶冶情操。 大多數(shù)美學家認為,悲劇除了痛感之外還能給人一種深層次的快感。音樂作品中存在大量以悲為美的現(xiàn)象,亞里士多德有過這樣的解釋:“憐憫和恐懼是人們最容易滋生的兩種情感,必須用悲劇、音樂等藝術手段,將這些容易滋生的、過分強烈的、攪亂平靜生活的情感宣泄凈化,而重新回復心理平衡?!北瘎〉哪康牟辉谟谧屓顺两谡嬲耐纯嗪桶?,而是使人的靈魂重新進入一種平靜安寧狀態(tài),并在這種狀態(tài)中體驗著自由的喜悅。 悲劇的 快感來源于生存深處的生命力的舒張,而所謂的“生存快樂”,只有在受難的痛苦中才能被激發(fā)出來。我們熟知的貝多芬,他的幸福恰恰源于他的痛苦壓抑和孤獨。在他三百多部作品中所體現(xiàn)出的悲劇性都化作了深沉壯美的音響世界。他用飽滿的熱情、堅強的 意志,用充滿斗爭精神的音樂與命運抗爭、與黑暗的現(xiàn)實抗爭。一切具有悲劇美的哀傷里,都能發(fā)現(xiàn)可以化作積極力量的因素。如阿炳的二泉映月、聽松等,充滿了人生不幸的控訴,音樂中刻畫的社會沖突性,認識悲劇的深刻性,表明了悲劇美正是源于痛苦,這種痛苦又代表著神圣精神力量的升華 從痛苦走向 歡樂。 悲劇不是重在對苦難的渲染,而是重在對反抗苦難和毀滅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抗爭之美的表現(xiàn)上,只有對苦難和毀滅的抗爭,才能夠揭示出人性中的美,才能煥發(fā)出生命的全部光輝,張揚人的生命本質。 音樂的審美功能在于它能對人類情感交流、體驗、宣泄、調節(jié)等需要的滿足,使人們在音樂中找到自己與人類世代流淌的情感之流的連接點、交匯點、融合點。并在交流、共鳴的過程中讓人類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靈。音樂用其特有的方式詮釋悲劇美,引導人們進行真理的探索和倫理的追求,在強烈的感動和激蕩中給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 (節(jié)選自文藝生活,有刪改) 1下列關于“悲劇美”內容的解說不準確的一項是( 3 分)( ) 能使人產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靈震撼 , 并以其深刻的藝術感染力 , 給 人以激勵和啟示 , 引發(fā)人們深層次的審美感受。 會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不幸和苦難的事件 ,包括了一切藝術對這種苦難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 既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悲劇、戲劇體裁中的悲劇有著內在聯(lián)系 , 又具有本質區(qū)別。 美往往與崇高和壯美相聯(lián)系 。 人們 通常 都承認悲劇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種。這表明悲劇是一種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藝術。 B B 2 段 3 行,說的是美學悲劇,而非悲劇美(答非所問)。( A 在 1 段 23 行,C 在 2 段 2 行, D 在 1 段 2 行和 2 段 7 行。) 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 分)( ) 其特有的方式詮釋 悲劇 美 , 引導人們進行真理的探索和倫理的追求 , 在強烈的感動和激蕩中給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 ,音樂是適于表現(xiàn)悲劇美 的藝術形態(tài)之一。 劇的快感來源于生存深處的生命力的舒張 , 而所謂的 “ 生存快樂 ”, 只有在受難的痛苦中才能被激發(fā)出來。 英雄性格的人物 , 在具有必然性的社會矛盾劇烈沖突中 , 遭到必然性的失敗、死亡或痛苦 ,進而 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奮發(fā)的一種審美特性。 小人物 ” 的悲劇的效果在于通過描寫人類類似的苦難 , 來引起人民的恐懼與憐憫 , 從而凈化和陶冶情操 ,也是一種崇高 。 A A 6段末和 1段 4行。( B 在 3段首行和 4 段 4首行,少“大多數(shù)美學家認為”限定 , 段 5行是“從而”,非“進而”。 段末倒數(shù)第 2行,“這類悲劇性與崇高相去甚遠” 。 “ 也是一種崇高”錯。)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 二泉映月、聽松等 音樂作品說明 一切具有悲劇美的哀傷里 , 都能發(fā)現(xiàn)可以化 作積極力量的因素。 人的靈魂重新進入一種平靜安寧狀態(tài) , 并在 其 中體驗自由的喜悅 , 不在于 讓人沉浸在真正的痛苦和哀傷之中 。 不在 渲染苦難,只有這樣的美才能揭示人性中的美。 到情感交流、體驗等需要的滿足, 找到自己與人類世代流淌的情感之流的 共鳴, 并在交流、共鳴的過程中讓人類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靈 。 C 首句,只有對苦難和毀滅的抗爭,才能夠揭示出人性中的美,不是“抗爭之美才能揭示人性中的美”,偷換概念。 ( A 在 4 段 5 行, B 在 3 段 345 行, D 在 6段 123 行。) 二、現(xiàn)代文閱讀( 17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題。 葛浩文,幫莫言得獎的功臣 莫言榮獲 2012 年諾貝爾文學獎,莫言 作品的翻譯者、 73 歲的美國翻譯家葛浩文功不可沒。在莫言獲獎之前,他已將好幾位中國作家送上國際文學的領獎臺,姜戎、蘇童和畢飛宇都是憑著他的譯本,先后獲得了曼氏亞洲文學獎。在將中國當代小說推薦給世界這方面,葛浩文堪稱第一人。 葛浩文 1939 年出生在美國加州。上學的第一堂課,老師在黑板上寫下幾個漢字,他就想: “ 我連英文都認不全,為啥還要學中文? ” 后來,葛浩文加入海軍,并被派到美國海軍駐臺灣的司令部,成為一名通訊官。 “ 最初我聽說自己將被派往臺北,等正式命令下來后卻發(fā)現(xiàn)是派往臺灣。我感覺受到了愚弄,因為我根 本就不知道臺北是臺灣的一個城市。 ” 多年以后,葛浩文這樣回憶道。 此后,葛浩文先后被派駐日本和越南,然后又回到中國臺灣。經受過越戰(zhàn)洗禮的他開始反思自己的年少輕狂,并拿起書本。 “ 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真正看進書去 ” 。他發(fā)現(xiàn)自己有學漢語的天賦。 “ 我有一雙好耳朵,能夠區(qū)分復雜的漢 字發(fā)音。 ” 他向一位跟隨國民黨到臺灣的東北老兵學習中文, “ 葛浩文 ” 就是這位老師給他起的名字。退伍后他進入臺灣師范大學漢語中心學習。 回國后,葛浩文繼續(xù)學習中文,他的博士導師是柳亞子的兒子、旅美散文家柳無忌。學習期間,導師向他提 起中國有一對作家伉儷蕭軍、蕭紅,他們的愛情故事曲折動人。葛浩文就找來一本蕭軍的八月的鄉(xiāng)村讀了起來,那是他讀的第一本中國小說。而蕭紅則激起了他更濃厚的興趣。他以蕭紅為研究對象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 5 年后,他以這篇論文為基礎所寫的蕭紅評傳在港臺出版,掀起了一股蕭紅熱。 葛浩文翻譯出版的第一部中國小說是張潔創(chuàng)作的沉重的翅膀,譯本在美國賣得不錯, “ 于是我下定決心,這輩子我就干這個了! ” 此后,葛浩文 “ 一翻而不可收拾 ” ,賈平凹、劉恒、蘇童、王朔、莫言、阿來等 20 多位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的 40 多部作品通 過他的筆譯成英文,在英語世界得到推廣。 “ 一部中國作品,哪怕中國人特別喜歡,但是如果我覺得在國外沒有市場,我也不翻。我基本上還是以一個 洋人 的眼光來看中國文學。 ” 葛浩文說。 在翻譯中文小說時,他非常注意對小說所處的文化、社會及歷史背景的把握。在翻譯劉震云的手機時,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小說場景始于 30 年前,然后閃回到現(xiàn)代,接著又回到 30 年前。 “ 如果照這種順序翻,看過 40 頁后,美國讀者就會說 真沒勁 ,然后把它扔到一邊。 ” 他建議把開場設在現(xiàn)代,然后再展開回憶。這個建議得到了作者的同意。 “ 我這樣做并沒 有改變作品的質量,改變的只是它的銷量。 ” 多年筆耕不輟,葛浩文逐漸奠定了自己在中文小說翻譯界的泰斗地位。他被譽為 “ 西方首席漢語文學翻譯家 ” 。楊憲益先生的妻子、出生在北京的英裔著名女翻譯戴乃迭這樣評價他: “ 他讓中國文學披上了當代英美文學的色彩。 ” 曾兩度榮獲普利策獎的著名小說家厄普代克對葛浩文的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中文小說翻譯幾乎是他一個人的地盤兒。 ” 除了蕭紅之外,葛浩文翻譯作品最多的中國作家就是莫言,迄今他已將其10 多部作品介紹給西方讀者。 1988 年,葛浩文看到莫言的天 堂蒜薹之歌,很震撼,寫信給莫言,希望獲得翻譯版權。 “ 當時莫言遠沒有現(xiàn)在有名,而我,也只是有個好聽中國名 字的學者?,F(xiàn)在想起往事,我會覺得有點小驕傲,并非為我翻譯得好而驕傲,而是為我在 20 多年前就發(fā)現(xiàn)了他這樣的作家。 ” 莫言的作品銷路不錯,翻譯了其幾部小說后,葛浩文和莫言在北京見了面。后來,他們又一起去了很多國家,推薦莫言的新書。有一次,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推薦酒國時,幾天之內,莫言幾乎把客房書架上的中國小說都看了個遍。葛浩文和美國的出版商都對這個 12 歲就輟學,卻寫出大量美妙小說的作家驚嘆不已。 11對于自己,葛浩文顯得十分低調。 “ 我很幸運,找到了自己喜歡并擅長的事情,大多數(shù)人沒有這么幸運! ” 4 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一 項是( 3分) ( ) 資 *源 %庫 是莫言作品的翻譯者,在他的精心運作下,莫言榮獲 2012 年諾貝爾文學獎。他功不可沒。 浩文上學第一堂課的情景 設置 ,意在暗示其從小就對中國文化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為其翻譯莫言作品作鋪墊。 記述 葛浩文被派往 臺灣時 ,本文 運用 語言描寫、 心理描寫 和 環(huán)境描寫,逼真細膩地描寫 出其 復雜的內心感受。 重記敘了他對莫言作品的翻譯、介紹來表現(xiàn)文章主旨。 第一人 ” ,具體表現(xiàn)有哪些?請簡要 說明 。( 6 分) 中必有內在原因。請 結合 材料加以 概括 。 ( 8 分) 。 A 項,“在他的精心運作下,莫言榮獲 2012 年諾貝爾文學獎”于文無據,無中生有; B 項, “暗示其從小就對中國文化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為其翻譯莫言作品作鋪墊” 與原文不符; C 項, “環(huán)境描寫”、“逼真細膩”不準確。 5 致力于將賈平凹、劉恒、蘇童、王朔、莫言、阿來等作家的 40 多部作品介紹給英語世界; 側重介紹莫言作品,并與莫言一起到多個國家推薦其作品; 介紹當代中國小說有自己的原則,以西方人的眼光為審美標準; 在翻譯中文小說時,他很注意對小說所處的文化、社會及歷史背景的把握,保證了翻譯質量。 (每點 2 分, 任意三點即可 ) 6 有學漢語的 天賦 。他發(fā)現(xiàn)自己 “ 有一雙好耳朵,能夠區(qū)分復雜的漢字發(fā)音 ” 。 有 興趣 /選擇自己喜歡并擅長的工作 。 他以蕭紅為研究對象 完成了博士論文 并以 此 為基礎寫 成 蕭紅評傳在港臺出版,掀起蕭紅熱。 有自己的翻譯 視角和方法 。 堅持以 “洋人” 視角介紹中國當代小說;他非常注意對小說所處的文化、社會及歷史背景的把握。 不僅沒改變質量,還提高了銷量。 筆耕不輟 , 勤奮刻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