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別友人(其一)》2015.ppt_第1頁
《春夜別友人(其一)》2015.ppt_第2頁
《春夜別友人(其一)》2015.ppt_第3頁
《春夜別友人(其一)》2015.ppt_第4頁
《春夜別友人(其一)》2015.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人由于道路崎嶇難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別動輒多年,再會難期,因而古人更重離別。 士大夫們送別,不光是備酒餞行,折柳相送,還常常寫詩送給行者(送別),或留給居者(留別),所以,表達離愁別緒是古代詩歌常見的一種主題。,送別詩是古詩詞中的一個大類。他們一般按時間、地點來描寫景物、表達離愁別緒,從而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這類詩歌大多纏綿凄切,充滿感傷情調, 如柳永的雨霖鈴。這類詩歌在藝術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聯(lián)想塑造形象。以婉約派詞人、詩人寫的較多。,唐人送別的習俗,1、折柳送別 2、飲酒餞別 3、唱歌送別,送別詩的特征,秋季 或春季,清晨 或傍晚,路口、 驛站、 碼頭等,楊柳、 酒等,折柳送別習俗產生于漢代,產生原因大體有三: 1、千絲萬縷的柳條隨風舞動與離人千絲萬縷、斬不斷、理還亂的離愁非常相似。 2、“柳”與“留”諧音,因此折柳送別有挽留、惜別、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隨地而生的習性,折柳相贈還有祝愿友人在異地他鄉(xiāng)生活順利、欣欣向榮之意。,折柳送別,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飲酒餞別,元代楊載說:“凡送人多托酒以將意,寫一時之景以興懷,寓相勉之詞以致意”。,美酒:,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踏歌”是民間的一種歌調,唱歌時以腳踏地為節(jié)拍。,唱歌送別,送別詩中常見的時空背景,1、離別詩中多出現(xiàn)傍晚和月夜等時間意象。 2、離別詩中多出現(xiàn)長亭、渡口、南浦等空間意象。,送別詩中常出現(xiàn)“日暮”、“斜陽”、“暮雪”、“暮鐘”等表明傍晚時分的詞語。并非唐人喜歡傍晚時分送別,而是別離這種憂傷的情感與暮色朦朧中的蒼茫感相協(xié)調(情景交融)。并且,傍晚時候會伴隨著飛鳥歸林、魚沉潭底,對于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征夫來說,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離情別緒(反襯)。,傍晚和月夜等時間意象,月光給人的感覺是朦朧、迷離、蒼涼的,這與深邃悠長、委婉憂傷的離情別緒是一致的;再則,月亮含有思鄉(xiāng)、思親的象征義,因而唐人常借月抒懷。 通過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別情更顯得動人深長。,傍晚和月夜等時間意象,勞勞亭歌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注釋:勞勞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約十五里左右,是沿長江順流而下的必經之地。送別之人常在此駐足,目送行人漸行漸遠。后來,勞勞亭便成了離別感傷的代名詞。,長亭、渡口、南浦等空間意象,謝亭 李白 謝亭離別后,風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 注釋:謝亭又稱謝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齊詩人謝晀所建。后來謝亭成為宣城著名的送別之地,也便成了離愁的代名詞。,長亭、渡口、南浦等空間意象,南浦別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云莫回頭。 注釋:唐朝水運發(fā)達,大運河與眾多的河湖構成四通八達的水網。行旅之人出門大多乘船?!澳掀帧奔茨厦娴乃疄I,是著名的水濱送別地。像長亭一樣成為唐代送別之處的代名詞。,長亭、渡口、南浦等空間意象,春夜別友人(其一) 陳子昂,一、詩人陳子昂 1、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 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有陳子昂集。 2、主張:改革六朝以來綺靡纖弱的詩風,恢復詩 經的“風、雅”傳統(tǒng),強調比興寄托, 提倡漢魏風骨。存詩100余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38首和登幽州臺歌。 3、地位: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唐代詩壇從初唐向盛唐發(fā)展的一個分水嶺。白居易評價:“杜甫陳子昂,才名括天地?!?陳子昂春夜別友人共有兩首,這里所選的是其中的第一首。此詩約作于武則天光宅元年(684 )春。時年二十六歲的陳子昂離開家鄉(xiāng)四川射洪,奔赴東都洛陽,準備向朝廷上書,求取功名。臨行前,友人設宴歡送他。席間,友人的一片真情觸發(fā)了作者胸中的詩潮。這首離別之作,就從宴會的情景落筆。,寫 作 背 景,1、對照注釋自由朗讀。 2、用自己的話解釋詩意。 3、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齊讀全詩。,主旨句,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初讀詩歌,把握主旨,思考: 全詩通過什么事情表達了什么感情?,由一場筵席來表達朋友依依惜別之情,三、討論、鑒賞全詩 (一)煉字 1、首聯(lián)“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頸聯(lián)“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你認為上下句中各有哪一個字用得最好?為什么?,1、首聯(lián)“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你認為上下句中各有哪一個字用得最好?為什么? 上句“吐”字用得好。著一“吐”字,使人想見離人相對無言,悵然若失,目光只是凝視著青煙的神情。 下句“對”字用得好。面對華筵,除卻頻舉金樽“勸君更盡一杯酒”的意緒而外,再也沒有什么可以勉強相慰的話了。此境界之中,于沉靜之中更見別意的深沉。,、頸聯(lián)“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上下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最好,請找出來,并加以賞析。 “隱”字寫出了西向低沉的明月隱于樹蔭,“沒”字寫出了耿耿的長河淹沒在破曉的曙光中。 二字點明時光催人離別,不為離人暫停須臾,突出了作者與友人之間難分難舍、不忍別離的深情。,煉字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二)表現(xiàn)手法,賞析每一聯(lián)的各用了什么手法?,、首聯(lián)采用了哪些手法? A、比擬 B、烘托(襯托):沉悶郁結的別離之情。 、你能從頷聯(lián)中找出哪些表現(xiàn)手法? A、用典:以琴瑟比擬友情深厚。 B、烘托(烘云托月、襯托、渲染): 渲染離情的纏綿。,、頸聯(lián)的寫景對抒情的作用是什么? 以景襯情、借景抒情。所寫之景襯托出時光催人離別、難舍難分的心緒。,、尾聯(lián)中“悠悠洛陽道”是作者眼前所見之景嗎?它對于抒情的好處是什么? 不是,是想象之景。寓離別傷感之情于想象之景,更能體現(xiàn)別情的深厚濃重。因而此詩的另一表現(xiàn)手法是虛實結合。,探討:詩人是如何通過空間和景色的轉換來表達離情別意的?,詩人根據離別的時間順序來安排空間和景色的轉換,景色隨著空間而變化,情感隨著景色的變化而逐漸加深。,銀燭青煙金樽綺筵,明月高樹長河曉天,悠悠古道,情感:,相對無言離情纏綿,時光催人 難舍難分,悠悠離情 此會何年,空間:,景色:,離堂華筵 室內,別路山川 戶外,洛陽古道 遙想,齊讀全詩,進一步體會詩歌之中的深摯情感。 背誦全詩。,記憶中的送別詩,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