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李商隱錦瑟原文: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賞析:這首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自宋元以來,揣測紛紛,莫衷一是。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二個字。舊說中,原有認為這是詠物詩的,但近來注解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我以為,它確是不同于一般的詠物體,可也并非只是單純“截取首二字”以發(fā)端比興而與字面毫無交涉的無題詩。它所寫的情事分明是與瑟相關的。起聯(lián)兩句,從來的注家也多有誤會,以為據(jù)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時,詩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爾云云。其實不然?!盁o端”,猶言“沒來由地”、“平白無故地”。此詩人之癡語也。錦瑟本來就有那么多弦,這并無“不是”或“過錯”;詩人卻硬來埋怨它: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這么多條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條弦,到李商隱時代又實有多少條弦,其實都不必“考證”,詩人不過借以遣詞見意而已。據(jù)記載,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寫瑟,常用“五十”之數(shù),如“雨打湘靈五十弦”,“因令五十絲,中道分宮徵”,都可證明,此在詩人原無特殊用意?!耙幌乙恢既A年”,關鍵在于“華年”二字。一弦一柱猶言一音一節(jié)。瑟具弦五十,音節(jié)最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節(jié),常令聽者難以為懷。詩人絕沒有讓人去死摳“數(shù)字”的意思。他是說:聆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音繁而緒亂,悵惘以難言。所設五十弦,正為“制造氣氛”,以見往事之千重,情腸之九曲。要想欣賞玉溪此詩,先宜領會斯旨,正不可膠柱而鼓瑟。宋詞人賀鑄說:“錦瑟華年誰與度?”(青玉案)元詩人元好問說:“佳人錦瑟怨華年!”(論詩三十首)華年,正今語所謂美麗的青春。玉溪此詩最要緊的“主眼”端在華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這才追憶“四十九年”之說,實在不過是一種迂見罷了。起聯(lián)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頷聯(lián)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jīng)何往。玉溪此句是寫: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試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說:“枕寒莊蝶去”,去即離、逝,亦即他所謂迷者是。曉夢蝴蝶,雖出莊生,但一經(jīng)玉溪運用,已經(jīng)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這里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本聯(lián)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杜宇啼春,這與錦瑟又有什么關聯(lián)呢?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一個“托”字,不但寫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鵑,也寫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詩人妙筆奇情,于此已然達到一個高潮??磥?,玉溪的“春心托杜鵑”,以冤禽托寫恨懷,而“佳人錦瑟怨華年”提出一個“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實。玉溪之題詠錦瑟,非同一般閑情瑣緒,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律詩一過頷聯(lián),“起”“承”之后,已到“轉”筆之時,筆到此間,大抵前面文情已然達到小小一頓之處,似結非結,含意待申。在此下面,點筆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其筆勢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斷絲連,或者推筆宕開,或者明緩暗緊手法可以不盡相同,而神理脈絡,是有轉折而又始終貫注的。當此之際,玉溪就寫出了“滄海月明珠有淚”這一名句來。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yǎng)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tǒng)之說。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如此,皎月落于滄海之間,明珠浴于淚波之界,月也,珠也,淚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詩人筆下,已然形成一個難以分辨的妙境。我們讀唐人詩,一筆而有如此豐富的內涵、奇麗的聯(lián)想的,舍玉溪生實不多覯。那么,海月、淚珠和錦瑟是否也有什么關聯(lián)可以尋味呢?錢起的詠瑟名句不是早就說“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嗎?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滄海月明之境,與瑟之關聯(lián),不是可以窺探的嗎?對于詩人玉溪來說,滄海月明這個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與河東公的“樂營置酒”之會,就寫出了“只將滄海月,高壓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來,他對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曠皓凈十分愛賞,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傷:一種復雜的難言的悵惘之懷,溢于言表。晚唐詩人司空圖,引過比他早的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美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边@里用來比喻的八個字,簡直和此詩頸聯(lián)下句的七個字一模一樣,足見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來古籍失傳,竟難重覓出處。今天解此句的,別無參考,引戴語作解說,是否貼切,亦難斷言。晉代文學家陸機在他的文賦里有一聯(lián)名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藍田,山名,在今陜西藍田東南,是有名的產玉之地。此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玉氣(古人認為寶物都有一種一般目力所不能見的光氣),冉冉上騰,但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諸眉睫之下,這代表了一種異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無法親近的。玉溪此處,正是在“韞玉山輝,懷珠川媚”的啟示和聯(lián)想下,用藍田日暖給上句滄海月明作出了對仗,造成了異樣鮮明強烈的對比。而就字面講,藍田對滄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為滄字本義是青色。玉溪在詞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華和工力。頸聯(lián)兩句所表現(xiàn)的,是陰陽冷暖、美玉明珠,境界雖殊,而悵恨則一。詩人對于這一高潔的感情,是愛慕的、執(zhí)著的,然而又是不敢褻瀆、哀思嘆惋的。尾聯(lián)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筆勢未嘗閃遁。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惘了話是說的“豈待回憶”,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憶,其為悵恨,又當如何!詩人用兩句話表出了幾層曲折,而幾層曲折又只是為了說明那種悵惘的苦痛心情。詩之所以為詩者在于此,玉溪詩之所以為玉溪詩者,尤在于此。玉溪一生經(jīng)歷,有難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結中懷,發(fā)為詩句,幽傷要眇,往復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別詩中說:“瘐信生多感,楊朱死有情;弦危中婦瑟,甲冷想夫箏!”則箏瑟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我覺得如謂錦瑟之詩中有生離死別之恨,恐怕也不能說是全出臆斷。義山的詩,曾經(jīng)是我年少時候就熟知的。今天無意中,看見了錦瑟的注解,是我所見之中比較認同的,載之,共賞。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錦瑟是中國詩歌史上爭議最大的詩作之一。此詩以含意的隱晦、意境的朦朧而著稱,也以其特有的朦朧美和豐富的暗示性,吸引歷代詩評家和注家一次又一次地試圖了開她神秘的面紗。李商隱之詩大都不易解,而諸詩之中以錦瑟為首。李商隱之詩之所以難解,典故的運用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為李商隱之詩往往是逐句用典,而且用典時又“常常是暗用、借用或活用?!保?)乃至一典多用。故詩句的意義往往已與原典故所表現(xiàn)的意義有所不同。錦瑟一詩所引用的典故更不只一個,而這些典故經(jīng)詩人加以融合,“經(jīng)過主觀想象的創(chuàng)造,而具現(xiàn)一個全新的意象。它已脫離原典的歷史時空湖概念而存在,而獨立為一種當下趕法的意象了?!保?)本文將歸納分析歷代詩論家對該詩的評析,并通過分析典故在該詩中的運用試圖作出解讀和賞析。一、歷代論說從北宋的劉攽、蘇軾直到現(xiàn)在,解者不下百人,歷代詩論家對該詩的解說可謂洋洋大觀,但意見卻莫衷一是甚至相互抵牾。若將其略加歸納分類,大體可分作如下七項:(3)1、樂志說該說注重錦瑟這一題目,認為這首詩是描寫瑟這種樂器的。緗素雜記中說:“錦瑟只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聲也適怨清和。案李詩莊生曉夢迷蝴蝶,適也;望帝春心託杜鵑,怨也;滄海月明珠有淚,清也;藍田日暖玉生煙,和也。一篇之中,曲盡其意?!保?)宋許覬彥周詩話及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也持此說。筆者以為此論過于偏重題目,而忽略詩文本來之意蘊。(5)2、悼亡說何焯在義山詩集中說“此悼亡之詩也。首聯(lián)借童女鼓五十弦之瑟而悲,帝不可止以發(fā)端,言悲思之情,有不可得止者;次聯(lián)則悲其巨化為異物;腹聯(lián)又悲其不能復起之九泉,曰思華年,曰追憶,旨趣曉然?!保?)清馮浩、朱鶴齡、朱彝尊亦主此說。(7)近人孟心史更從李商隱的生平考證其為悼亡詩。(8)此說有一定的理論根據(jù),可惜論及哀悼對象時往往是穿鑿附會。3、戀情說從錦瑟二字著眼或說此為一女子之名,或說此為定情之物。如劉就認攽為其是令狐楚家的青衣。宋計敏夫唐詩記事則云“錦瑟,令狐之妾?!保?)蘇雪林認為“錦瑟是商隱的愛情紀念物”。(10)鄭緒平認為這是李商隱為其小姨所寫。(11)此說純粹為妄斷,不足為信。4、自傷說清汪師韓在詩學纂聞中認為李商隱是借錦瑟以自傷。(12)此外,近人王福民亦主此說。(13)此說論據(jù)較為合理,但在解頷聯(lián)時卻有問題。如王福民說“滄海為官場,月為權臣,日為君主,因而得出了權臣無方、帝恩難得的結論”,(14)這明顯是曲意比附。5、寄喻說清張采田在玉溪生年譜會箋中認為此詩抒發(fā)了詩人對李德裕的懷念。(15)而柳文英則認為此詩“通篇的意思則是因對令狐淘居啟陳情不省,感嘆身世淪落不遇?!保?6)此說亦過于牽強附會。6、論詩說因見宋代李義山詩集的課本列此詩于卷首,故主張此乃詩人綜述平生之詩作。清王應奎在柳南隨筆中就持此說。(17)錢鐘書與邵德潤則從形象思維的理論來說明此詩為論詩之作。(18)7、其他有人認為若窮盡詩意則無味,主張不要深究。如明王世貞在全唐詩說就說“不解則涉無謂,既解則意味都盡?!保?9)梁啟超也認為此詩“拆開一句句叫我解釋,我連本義也解不出來,我覺得它很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到一種新鮮的愉快?!保?0)此說過于強調知覺印象,只可作欣賞札記。綜觀諸論,其中不乏客觀言論,只是諸多詩評家在以意逆志時往往加入過多的妄斷臆測以至穿鑿附會;在知人論世時又往往將此詩實系一事,不惜曲解詩意,而不考慮詩歌的敘事與歷史事實的區(qū)別。二、解題漢魏六朝以前的詩歌,詩與題的關系較為松散,但自唐起,詩與題的關系開始緊密結合,詩句不僅“將題目字字寫到”,“且詩意的理解往往仰賴題目提供線索”。(21)反過來說,由于唐宋之際的制題多半明確,于是“題目空泛者,往往暗示了該詩詩意反而別有所指?!保?2)錦瑟一詩的詩題亦引起了不少的爭論,不少論者認為“錦瑟”此題只取此詩句首二字為名,實同于無題詩。如澹周詩話:“義山好為無題或失題之詩以寓意,非必實有所指,錦瑟特其一曲。其做法與碧城三首相同同取首二字以為題,實亦無題?!保?3)喻守真和施蟄存也同意此說。(24)此說雖有理,但也有破綻。既然李商隱有意為一種無題的詩體,為何不將風格與做法和無題詩相若的詩篇也定名為“無題”呢?故此,錦瑟雖似乎只取二字為題,實應有其含意。此詩確實不同于一般的詠物詩,可也并非只是單純“截取首二字”以發(fā)端比興而與字面毫無交涉的無題詩。雖所寫的事情與瑟相關,但卻有所寄托。三、索隱面對珠圓玉潤而又撲朔迷離的詩歌境界和一大堆紛紜的臆說,開始時不免眼花繚亂,但細加尋繹,卻可發(fā)現(xiàn)在迷離中自有線索可循,在紛紜中也不無相通之處。不少臆說,實際上是詩歌本身的吩咐的意蘊和按時在不同的讀者中引起的不同感受與聯(lián)想。它們往往各得其一體而未窺全豹,但不必相互排斥,如果我們根據(jù)詩人提供的線索找到它的主旨和基調,融會各種原可相通、相容或相并行的學說,也許可以做到比較接近這首詩的本來面目而不致嚴格其豐富的內涵,對它的藝術特點也會有比較切實的體察和認識。律詩的首尾二聯(lián),在一般情況下較多敘事和直接抒情成分,全篇的主意也往往寓含其中,有時甚至棉百點出。而頷、腹兩聯(lián)往往敷衍主意,意象密度較大。此詩首聯(lián)以“五十弦”的形制和“一弦一柱”所發(fā)的悲聲引出“思華年”,尾聯(lián)以“成追憶”回應“思”字,以“惘然”點醒華年之思的感受,已多少告訴我們:這首詩是詩人追憶華年往事,不勝惘然之作。當然這種枉然的華年身世之感,內容非常寬泛,既可以兼包詩人的悼亡之痛乃至愛情生活悲劇,也和詩人抒寫詩人不幸身世、充滿感傷情調的詩歌創(chuàng)作有關。我個人認為,傷身世、詠悼亡、述創(chuàng)作,對李商隱這樣一位紳士凄涼、處境孤羈,“可以傷春復傷別”的詩人來說,可以說是三位一體的。錦瑟既可看作是詩人凄涼身世的一種象征,也不妨看作感傷身世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種比喻,正像他在崇讓宅東亭醉后沔然有作詩中所說:“聲名佳句在,身世玉琴張?!碑斎桓鶕?jù)寓目、房中曲、西溪等詩句,認為與懷念其妻王氏有關,其實這是互相并行的,因為在悲音之中就包括悼亡之音。首句以錦瑟起興。詩人面對錦瑟興悲,發(fā)為癡語,以寄怨悼,錦瑟有多少跟弦,本無關人事,而發(fā)為人語,責以“無端”,一片癡怨之情立現(xiàn)。所以薛雪在一飄詩話里說:“此詩全在起句無端二字,通體妙出,俱從此來?!保?5)錦瑟本來就有那么多條弦,這并無“不是”或“過錯”,而詩人偏要來埋怨它:錦瑟啊,你為什么要有這么多條弦?錦瑟而言“五十弦”,本屬詩人詩中通例,如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夢作:“雨打湘靈五十弦”,又如“因令五十絲,中道分宮徵”,這都說明此在詩中原無特殊用意。有人說詩人因華年近五十(按年譜,此時詩人時年四十五)而感慨年華之流逝,不禁憶起往昔的歲月。其實不然,所設“五十弦”正為制造氣氛,以見往事之千重,情腸之九曲。詩人寫此決不是讓人去死扣數(shù)字。因此要領會此詩,先宜領會斯旨,正不可膠柱而鼓瑟也。宋詞人賀鑄青玉案:“錦瑟華年誰與度?”,但此聯(lián)絕非寫作者之華年。因為“華年”與“年華”是不同的。此“華年”不可解為年齡,而是指“少年”,正所謂青春也?!耙幌乙恢既A年”,意謂:詩人聽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音繁而緒亂,悵惘以難言。我們斗志到華年往事是非常之寬泛的,因此詩人不會僅僅只是感慨自己已流逝的青春歲月。他此時應當是“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彼藭r也許在懷念著已故的旗子,也許在會議生平的創(chuàng)作,但這一切思緒都是由鼓瑟所發(fā)出的悲聲而引發(fā)的。詩人正是聽到“一弦一柱”所鳴奏的悲聲,不禁觸動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沉浸在對華年的流逝的回憶中。威廉詹姆斯曾說過:“人的意識在它自己看來并非是許多截成一段段的碎片。乍看起來,似乎可以用鏈條或者系列之類的字眼來描述它,其實是不恰當?shù)摹R庾R并不是一節(jié)節(jié)地拼起來的?!保?6)由此可知,詩人的思緒此時不可能只是一種歷時性的活動,即一個片段一個片段的,同時應該是共時的,許多畫面同時涌現(xiàn)在詩人眼前。詩人睹物思人,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以往箋家一般只注意此句“逗下四句”,其實妙處還在“一弦一柱”四字。首聯(lián)由“五十弦”而“一弦一柱”,是辭相續(xù),二句由“一弦一柱”而“思華年”則是意相承,另外,此聯(lián)對頷聯(lián)、頸聯(lián)的內容和表現(xiàn)是一種概括的提示,說明它們所描繪的既是瑟聲,亦是詩人“思華年”是流露的心聲?!皹分菊f”,雖不盡切合各句所寫的情景,但它看出中間四句直接描繪音樂境界,還是蠻有一番鑒賞功力的。起聯(lián)用意既明,且看下文如何承接。頷聯(lián)的上句,用“莊周夢蝶”之典。此句關鍵在一“迷”字,“迷”字既形容夢境的迷離恍惚,夢中的如癡入迷,也寫出夢醒后的空虛幻滅,惘然若迷。這迷離之境、迷離之情,從描繪音樂境界來說,是形容瑟聲的如夢似幻,令人迷惘;從表現(xiàn)詩人的華年所歷與身世之感來說,則正是一種象征。詩人曾在其他詩篇多次用夢幻來形容身世的變幻莫測,有時還直接用夢蝶之典。如“神女生涯原是夢”、“顧我有懷如大夢”、“憐我秋齋夢蝴蝶”、“枕寒莊蝶去”等。都可和此句互相參引。說“曉夢”正是極言幻滅之速。曉夢蝴蝶雖語出莊周,但一經(jīng)詩人運用,已經(jīng)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此聯(lián)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的杜宇亦即杜鵑?!皞骸痹诶钌屉[詩中,多指憂國傷時,感傷身世,所謂“天荒地變心雖折,若比傷春意未多”、“刻意傷春復傷別”、“華年無一事,只是自傷春”。此一方面表現(xiàn)瑟聲的哀怨凄迷,如杜鵑啼血;另一方面又象喻自己的春心春恨卻托之于如杜鵑啼血的詩歌。用禽鳥之鳴以比喻自己的詩歌,詩人的詩中多有其例,如“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五更凄欲斷,一書碧無情”都是顯例。由于傷身世、詠悼亡、述創(chuàng)作是三位一體的,故此聯(lián)中也包含著詩人對亡妻的懷念。此句不剛這樣理解,詩人當青春華年之時,熱戀于妻子,而今妻子亡故,自己有如“春蠶到死”而且即便死后,也將如望帝把傷春之心托杜鵑而日夜哀鳴。律詩一過頷聯(lián),“起”、“承”之后,已到“轉”筆之時,筆到此間,大抵前面已達到一頓之處,似結非結,含義待申。這時,在一切幻滅的一向中,“某中潛在的細節(jié)會突然喚起他的注意,這細節(jié)打破了他構圖的平衡?!保?7)那么潛在的細節(jié)是什么?當然是詩人所描繪的五色斑斕的神話傳說。于是便抖出了腹聯(lián)?!皽婧!敝?,既有南海鮫人哭泣時眼淚話化珠的傳說,也有“滄海遺珠”之典。它既是對錦瑟清寥悲苦音樂境界的描摹,又是對詩人沉淪廢棄,才能不為世用的寂寞身世的一種象征?!皽婧S袦I”實際上也是詩人擬想亡妻還會于月明之下思念自己而夜夜哭泣流淚。詩人用換日映照下藍田玉山上升起的絲絲輕煙遠望若有近之卻無開形容錦瑟鳴奏出的音樂意境飄渺朦朧,也象征自己平生的追求象“藍田日暖玉生煙”一樣可望而不可及。類似的境界或感受在詩人的其他詩篇之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浦外傳光遠,煙中結響微”、“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名十二層”等。錢鐘書曾指出:“今不曰珠是淚,而曰珠有淚,以見雖化珠圓,仍含累淚熱;已成珍玩,尚帶酸辛,見實質而不失人氣?!保?8)讓我們再來看詩人怎樣把自己對亡妻的思念寓于其中的。相傳伏羲氏之母的陵墓在藍田玉山,唐時士女多葬于此。李商隱的旗子也葬在玉山之上。此句言玉山上,王氏的靈魂在名月下精氣氤氳,如紫玉化煙,再無可尋覓。詩人在謁山中寫到自己去藍田玉山祭妻?!皬膩硐等辗﹂L繩,水去云回恨不勝。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餓冰?!逼拮又?,如水之東流,故有不勝之恨。尾聯(lián)攏束全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呼應?!按饲椤苯y(tǒng)指頷聯(lián)、腹聯(lián)所概括抒寫的情事,即自己的悲劇身世的多種境界。詩句意謂: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悵惘,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枉然了?!般弧倍指爬ā八既A年”的全部感受,舉凡迷惘、哀傷、寂寞、虛幻之情,統(tǒng)于二字之中。當時已然的感喟則不但強調了華年往事的可悲,而且以昔襯今,加倍渲染了今日追憶時難以禁受的悵惘和悲涼。如果說,頷聯(lián)、腹聯(lián)是聽到瑟聲涌現(xiàn)于腦海的歲華年情境的聯(lián)翩浮想和發(fā)自心底的與瑟聲相應的悲涼心聲,呢么尾聯(lián)就是鼓瑟結束后如夢初醒的悵惘和沉思。錦瑟的悲聲停止了,在靜默中卻依然籠罩著一片無邊的惆悵,回蕩著悠長的凄涼余韻“繁絲何似絕言語,惆悵人間萬古情!”四、賞析紀曉嵐評說:“以思華年領起,以此情二字總承,蓋始有所歡,中有所阻,故追憶之而作?!保?9)這是一位富于抱負和才華的詩人在追憶悲劇性的話您時所奏出的一曲人生悲歌。全篇籠罩著一層濃重的哀傷低徊,凄迷朦朧的情調氛圍,反映出一個衰頹的時代中正直而又不免于軟弱的知識分子的悲劇心理;既不滿于環(huán)境的壓抑,又無力反抗環(huán)境;既有所追求想象,又時感空虛幻滅;既為自己的悲劇命運而深沉哀傷,又對造成悲劇的原因感到惘然。從通體看,這首詩和詩人托物自寓的篇章性質是相近的。但由于他在回顧華年流逝時并沒有采用通常的歷敘平生的表現(xiàn)方式,而是將自己的悲劇身世境遇和悲劇心理幻化為一幅幅各自獨立的顯證性圖景。這些圖景具有形象的鮮明性、豐富性,又有內涵的虛泛、抽象和朦朧等特點。這就使得他們既缺乏通常抒情方式所具有的明確性,又具有較之通常抒情方式更為豐富的暗示性,能引起讀者多方面的聯(lián)想。但這些含義朦朧的象征性圖景,又是被約束在“思華年”和“惘然”這個范圍內,因此讀者在感受和理解上的某些具體差異并不影響從總體上去把握詩人的悲劇身世境遇個悲劇心理。這種總體含義的明確性和局部含義的隱約性,象征性圖景的鮮明和象征性含義的朦朧構成了該詩的最大特點,同時,該詩的優(yōu)點和缺點也都寓于其中。紀曉嵐所謂“中間四句迷離惝恍,所謂惘然也?!保?0)的確,該詩最讓人捉摸不透、把握不定的就是中間四句。如果我們仔細一想,不難發(fā)現(xiàn)這四句所展示的象征性圖景在形象的構成和意蘊的暗示方面,具有詩、畫、樂三位一體的特點,它們都是借助詩歌的語言和一向,將錦瑟的各種藝術意境化為一幅幅鮮明的畫面,以概括抒寫其華年所歷的各種人生境界和人生感受,傳達他在華年時迷惘、哀傷、寂寞、悵惘的心聲。這和西方的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PICASSO)的名作格爾尼卡(GUERNICA)表達手法相近。我們都知道格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羽兒童美術教案課件
- 項目介紹課件
- 音頻技術課件
- GB6783-202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明膠
- 城市污水管網(wǎng)建設工程商業(yè)計劃書(參考模板)
- 2025年電子車輛秤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出版物發(fā)行零售項目建議書
- 2025年油罐計量系統(tǒng)項目合作計劃書
- 搏擊俱樂部營銷方案
- 2025年醫(yī)用核素設備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7月國開電大行管本科《城市管理學》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
- 中科大水污染控制工程課件04活性污泥法-2活性污泥凈化反應影響因素與主要設計、運行參數(shù)
- 2025年中國旅游集團招聘筆試備考題庫(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四川廣安愛眾股份有限公司對外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說明書
- 弱電設備維護保養(yǎng)方案
- 道路及兩側便道保潔方案.docx
- 騰訊公司職業(yè)發(fā)展體系管理者手冊
- 山東生態(tài)功能區(qū)劃(文字)
- DP備份軟件日常維護手冊
- 省教改課題申報書填寫技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