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 24講 宋明理學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 課標要求: 列舉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 , 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的發(fā)展 。 一 、 儒學的困境與儒學復興運動 1 儒學的困境: 魏晉時期佛 、 道兩教傳播沖擊著儒學獨尊地位 。 2 儒學復興運動 :唐中后期 , 提出復興儒學的主張 , 北宋士大夫們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儒學復興運動 。 韓愈 二 、 北宋五子與理學的創(chuàng)立 1 周敦頤: 把人與天地萬物的本原合而為一 , 從而為 “ ” 生萬物的理論提供了依據(jù) 。 2 周敦頤和邵雍: 運用系統(tǒng)的思辨 , 將宇宙的自然結構與人的 融合起來 , 尋找其統(tǒng)一的本原 ,為理學的建立開辟了道路 。 3 張載: 嚴格區(qū)分了天 、 道 、 性 、 心等概念 , 準確地表達了理學的 和精神 。 4 程顥 、 程頤: 找到并確定了理學的最高范疇 “ ” 。 理 精神結構 基本宗旨 天理 三 、 朱熹的學說與理學的成熟 1 朱熹的理學體系 (1)理氣關系:朱熹認為理比氣更根本 、 。 (2)修養(yǎng)論:以 為基礎的關于個人學習 、 實踐的學問 。 “ 仁 ” 是人的愛心及一切道德價值的終極源泉 。 (3)社會政治理論:是以 為依據(jù)的社會實踐理論 , 朱熹認為道的價值內涵是 “ 三綱五常 ” 。 2 理學的成熟 (1)朱熹在歷史上被譽為一代 , 地位僅次于孔孟 。 (2)作為官方正統(tǒng)儒學 , 影響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對維護 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 理先于氣 本體論 道統(tǒng)論 儒學宗師 專制主義 四 、 陸王心學與理學的發(fā)展 1 陸九淵是心學的開創(chuàng)者 (1)提出的核心命題是 “ ” , 他不是用邏輯的思辨來論證這個命題 , 而是用自己的體驗來予以印證 。 (2)主張于人生日常處直接體悟理 , “ ” ,以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準則 。 (3)影響:陸九淵的思想言論具有很大的沖擊力 ,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 并深刻影響了后世的思想體系 。 2 王守仁的思想: “ 心外無物 , 心外無事 , 心外無理 。 ” 他還提出學以至圣的修養(yǎng)關鍵 , 在于 “ ” 。 為了遏止偽善流行 , 他特別強調 “ ” 。 心即理也 發(fā)明本心 致良知 知行合一 圖文解說 儒學的新發(fā)展 (1)理學于宋代興起 , 到明代掀起高潮 。 程朱理學主張 “ 理 ” 是萬物的本源 , 強調格物致知 。 陸王心學認為 “ 心 ” 是萬物的本源 , “ 心 ” 就是“ 理 ” , 強調內心的修養(yǎng) 。 (2)把儒家傳統(tǒng)的 “ 天人合一 ” 思想 , 用 “ 天人一理 ” 的形式表達出來 , “ 天 ” 的主體地位也被“ 理 ” 取代了 。 理學也是儒學 , 它是儒學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整合佛 、 道思想而進行的自我完善和調整 。 理學的出現(xiàn)充分體現(xiàn)了儒學趨時更新的特點 , 也充分證明了儒學強大的生命力 。 1 (2011廣東廣州文綜卷 )明代德清禪師曰:“ 為學有三要:所謂不知 春秋 , 不能涉世;不精 老 莊 , 不能忘世;不參禪 , 不能出世 。 此三者 , 經世 、 出世之學備矣 , 缺一則偏 ,缺二則隘 , 三者無一而稱人者 , 則肖之而已 。 ”這表明德清禪師 ( ) A 提倡儒 、 道 、 佛三教合一 B 認為儒 、 道 、 佛三教相互矛盾 C 主張以佛教改造中國傳統(tǒng)文化 D 強調做學問要學習諸子百家典籍 解析: 在德清禪師看來 , 學習儒家經典可以學會 “ 涉世 ” , 學習道家經典可以學會 “ 忘世 ” ,信仰佛教 , 可以 “ 出世 ” , 三者不可或缺 , 這體現(xiàn)了其提倡儒 、 道 、 佛三教合一的主張 。 答案: A 2 下圖反映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 、 程頤拜師求教的故事 。 其求教內容最有可能是 ( ) A 救國治國之術 B “ 天理 ” C “ 知行合一 ” D “ 民貴君輕 ” 解析: “ 知行合一 ” 是王陽明提出的 , “ 民貴君輕 ” 是荀子提出的 , 二程的主要思想是 “ 天理 ” 。 答案: B 課標要求: 列舉李贄 、 黃宗羲 、 顧炎武 、 王夫之等思想家 , 了解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fā)展 。 一 、 李贄的反正統(tǒng)意識 1 思想主張 (1)針對正統(tǒng)理學家 “ 存天理 , 去人欲 ” 的命題 ,提出 “ 穿衣吃飯 , 即是人倫物理 ” 的主張 。 (2)提出 “ 絕假純真 ” 的 “ ” 。 (3)主張 “ 真心 ” 的寫作風格 , 反對摹古文風 。 童心說 2 代表作: 李贄著有 藏書 、 續(xù)藏書 、 焚書 、 等多部著作 。 二 、 黃宗羲的 “ 天下為主 , 君為客 ” 說 1 思想主張 (1)敢于批判君主專制 。 (2)提出 思想 , 他認為 , 君與臣就像是一起抬木頭的人 , 他們應是平等的 。 (3)提出限制君權的主張 。 呼吁廢除君主制下的 “ ” , 建立 “ 天下之法 ” 。 續(xù)焚書 君臣平等 一家之法 (4)反對傳統(tǒng)的 思想 , 認為工商皆本 。 2 影響: 為中國近代反專制主義的思想家們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 三 、 顧炎武思想的啟蒙精神 1 顧炎武與黃宗羲 、 王夫之一樣 , 是清初經世致用思潮的推動者 。 非常注重實學 , 著有 、 天下郡國利病書 等 。 2 顧炎武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 , 對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敗進行了深刻揭露 , 并提出獨到的見解 。 3 提出 “ ” 的主張: “ 以天下之權 , 寄之天下之人 ” 。 4 梁啟超把顧炎武的思想歸結為 “ 天下興亡 , ” 。 重農抑商 日知錄 眾治 匹夫有責 四 、 王夫之的 “ 孤秦陋宋 ” 批判 1 政治思想:主旨是 “ ” , 深刻揭露了歷代帝王把天下當作私產的做法 。 2 哲學思想:發(fā)揮了古代 “ ” 的唯物論思想 , 提出尊重物質運動規(guī)律的自然史觀和社會史觀 。 3 評價:幾乎在傳統(tǒng)哲學的所有范疇和命題上 ,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見解 , 其 代表著中國古代哲學發(fā)展的頂峰 。 循天下之公 氣一元論 哲學思辨 五 、 唐甄論 “ 凡為帝王者皆賊也 ” 1 思想主張:對君主專制進行大膽批判 , 反對神化帝王 , 認為大多數(shù)官吏 “ ”“ 為民賊 ” , 仍把國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賢君明主身上 。 2 評價:對君權和官吏的批判沒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 , 沒有跳出儒家修身 、 齊家 、 治國 、 的理想 。 為盜臣 平天下 分析比較 明末清初黃宗羲 、 顧炎武和王夫之三位思想家思想主張的不同點 (1)黃宗羲:繼承先秦民本思想 , 提出 “ 天下為主 ,君為客 ” , 激烈批判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 (2)顧炎武:天下興亡 , 匹夫有責;特別倡導實學 ,積極求真并實踐 。 (3)王夫之:哲學貢獻大 , 是中國古代唯物主義理論的集大成者 。 歸納概括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的特點 (1)反傳統(tǒng) 、 反教條 。 以 “ 異端 ” 自居的明朝進步思想家李贄 , 指出儒家經典并非 “ 萬世之至論 ” ,否定孔子是 “ 天生圣人 ” 。 令維護名教傳統(tǒng)的士大夫們十分驚懼 。 (2)反封建專制 , 帶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 清初黃宗羲揭露君主 “ 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 , 以天下之害盡歸于人 ” , 得出君主專制是 “ 天下之大害 ” 的結論 。 顧炎武提倡 “ 眾治 ” , 反對 “ 獨治 ” ;當時的思想家還提出了種種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 。這些思想對晚清民主思潮的興起產生了一定影響 。 (3)提倡 “ 經世致用 ” 。 他們主張為學應求務實 , 致力于社會變革 , 力圖扭轉明末不切實際的學風 。 (4)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 。 他們反對重農抑商 , 提出 “ 工商皆本 ” 的主張 。 3 明清時期產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進步思想家 , 他們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時代要求 , 這個“ 時代 ” 指 ( ) 資本主義萌芽時代 封建制度衰落時代 資本主義形成發(fā)展時代 封建制度高度發(fā)展時代 A B C D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 , 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緩慢發(fā)展 。 由此可判斷出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 。 也可由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 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進行分析 。 答案: C 4 顧炎武在其 日知錄 中 , 列舉了歷史上大量的 “ 稱臣下為父母 ” 、 “ 人臣稱人君 ” 、 “ 人臣稱萬歲 ” 的例子 。 這表明他 ( ) A 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 提出經世致用思想 C 宣傳三綱五常等級秩序 D 否定封建禮教傳統(tǒng)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 。 顧炎武列舉出的這些史實 , 旨在反對君主專制制度 , 表明他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思想 。 答案: A 一、比較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 考點綜合 全方位、多角度探究 核心問題 項目 程朱理學 陸王心學 對理的不同解釋 “ 理 ” 是世界的束縛,是萬物普遍遵循的原則。 “ 理 ”是儒家道德倫理 “ 心即理也 ” ,人心是萬物的本原 把握理的途徑不同 “ 格物致知 ” 內心反省 對理的共同認識 “ 理 ” 或 “ 天理 ” 體現(xiàn)在社會上是儒家倫理道德,仁、義、禮、智等 相同本質 為維護君主專制和封建統(tǒng)治秩序 提供理論依據(jù) 內在聯(lián)系 都屬于宋明理學的范疇,都把儒 學發(fā)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二 、 儒家思想的發(fā)展演變 1 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孔子提出 “ 仁 ”和 “ 禮 ” ;孟子將孔子的政治主張發(fā)展為 “ 仁政 ” , 提出 “ 民貴君輕 ” , 主張 “ 性善論 ” ;荀子認為治國應以禮教為主 , 禮法并施 。 儒學體系更加完整 。 2 改造與獨尊 西漢時期:董仲舒提出 “ 罷黜百家 , 獨尊儒術 ” , 漢武帝獨尊儒術 、 興辦太學 ,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 。 3 進一步改造 魏晉至隋唐:儒 、 佛 、 道紛爭與融合 , 儒家思想體現(xiàn)出極大的包容性 , 進一步被官方所接受 。 4 轉型與成熟 宋明時期:程朱理學 (天理 、心性 、 修養(yǎng) )出現(xiàn) , 朱熹提出 “ 存天理 , 滅人欲 ” ,進一步形成封建倫理精神體系 。 5 批判和繼承 明清之際:進步思想家在繼承傳統(tǒng)儒學的基礎上 , 著重對其弊病進行批判 , 提出 “ 經世致用 ” 和批判君主專制的主張 , 促使我國傳統(tǒng)文化重新煥發(fā)了生機 , 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 儒學 (理學 )對中華民族愛國主義性格的影響 熱點問題 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博大精深 , 淵遠流長 , 愛國主義 、 團結統(tǒng)一 、 愛好和平 、 自強不息 , 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 其核心就是愛國主義 。 傳統(tǒng)儒學重視主觀意志 、 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 凸顯人性的莊嚴等特點 , 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了積極作用 。探討儒學對中華文明的影響和啟示 , 已成為近年高考命題立意的熱門話題 。 高考例析 (2010高考上海卷 )宋代 , 儒學家們開始從一個新的角度來思考人世間的倫理綱常 。這個新角度是 ( ) A 從矛盾對立轉換出發(fā) B 從天人感應出發(fā) C 從萬事萬物本源出發(fā) D 從人的本性出發(fā) 解析: 宋代程朱理學認為 “ 理 ” 是宇宙萬物的本源 , 是第一性的; “ 氣 ” 只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材料 , 是第二性的 。 進而提出了 “ 存天理 , 滅人欲 ” 的主張 。 這說明宋代的儒學家開始從萬事萬物的本源出發(fā)來思考人世間的倫理綱常 。 項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學研究的角度 。 答案: C 預測命題 ) 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 注重氣節(jié)與品德 發(fā)奮立志 敬畏天理 A B C D 解析: 宋明理學是唯心主義哲學 , 有著很大的歷史局限性 , 但其中也有許多精華部分值得今天借鑒 , 如 所述 , 對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乃至中華民族性格的塑造都有積極作用 。 答案: A 2 (2010廈門質檢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倡 “ 忠 、 孝 、廉 、 節(jié) 、 義 ” , 這些思想中的進步成分至今仍然影響著炎黃子孫 。 這些思想主要來自于儒家思想中的 ( ) A “ 仁政 ” 學說 B “ 天人感應 ” 學說 C 理學思想 D 經世致用思想 解析: 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 , 他特別強調 ,理之源在于天理 , 而天理就是作為道德規(guī)范的三綱五常 , 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 他還指出人性本來與天理一致 , 具有仁 、 義 、 禮 、 智等美德 , 但被后天的欲望蒙蔽 , 所以強調 “ 存天理 , 滅人欲 ” 。 答案: C 一個考點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多個角度 1 考查李贄、黃宗羲、顧炎武和王 夫之的思想主張 2 選取材料考查明清進步思想家對傳統(tǒng)儒學的批判繼承,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使我國傳統(tǒng)文化重新煥發(fā)了生機 3 考查儒家思想的名言警句,對當代和諧社會的構建和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有著極強的借鑒意義 高考例析 角度一 綜合考查明清之際著名思想家的主張 (2010高考江蘇卷 )“ 圣人不責人之必能 ,是以人人皆可以為圣 。 ” 這句話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張 ( ) A 朱熹 B 李贄 C 陸九淵 D 黃宗羲 解析: 這句話的意思是 , 圣人不指責人的本能 , 所以人人都可以成為圣人 。 這就等于否定了圣人的權威 , 這符合李贄的思想 。 李贄是我國明朝著名思想家 , 否定孔子和儒家的權威 , 提倡人性自由 。 答案: B 預測命題 角度二 考查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的進步性 3 王夫之說: “ 以天下論者 , 必循天下之公 , 天下 非一姓之私也 。 ” 其思想的進步性在于 ( ) A 反對君主專制 B 反對封建私有制 C 要求建立平等的社會 D 反對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由 “ 天下非一姓之私 ” 可知反對的是君主專制統(tǒng)治 。 答案: A 角度三 考查有關民族精神方面的名言警句 4 (2011廣東惠州調研 )李明同學寫關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 , 可能引用下列哪句名言 ( ) A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B 富貴不能淫 , 貧賤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 C 天行有常 , 不為堯存 , 不為桀亡 D 禍兮 , 福之所倚;福兮 , 禍之所伏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 與題意不符 。 不合題意 。 正是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 。 答案: B 史料研習:宋明理學 史料文本 材料一 “ 未有天地之先 ,畢竟先有理 ” , “ 有理而后有氣 , 雖是一時都有 , 畢竟以理為主 ” , “ 天下未有無理之氣 , 亦未有無氣之理 ” 。 朱熹 朱子語類 材料二 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 物理不外于吾心 , 外吾心而求物理 , 無物理矣 。 王陽明 答顧東橋書 信息解讀 (1)上面的兩段史料反映了理學的主要主張 。 材料一闡述了 “ 理 ” 和“ 氣 ” 的關系 , 是客觀唯心主義 。 材料二闡述了 “ 心外無物 ”“ 心外無理 ” 的主張 ,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 。 (2)朱熹和王陽明的著作是研究宋明理學的第一手史料 , 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 史料應用 理 ” 和 “ 氣 ”各指什么 ? 朱熹認為二者的關系是什么 ? 答案: “ 理 ” 是宇宙萬物的本原 , 是第一性的; “ 氣 ” 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材料 ,是第二性的 。 兩者是同時存在 、 密切結合而不可分割的 。 2 材料二體現(xiàn)了王陽明的什么主張 ? 答案: “ 心外無物 ”“ 心外無理 ” 。 3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哲學觀分別體現(xiàn)了什么世界觀 ? 答案: 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 。 一 、 選擇題 1 (2010高考浙江文綜卷 )中國古代學術史上曾發(fā)生過一次著名的理學家辯論 , 甲方批評乙方做學問 “ 支離 ” , 乙方批評甲方做學問 “ 太簡 ” 。 下列各項中 , 屬于當時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觀點的是 ( ) A 格物致知 B 發(fā)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 解析: 本題考查宋明理學思想 。 題干材料中的甲方是陸九淵心學主張 。 陸九淵批評朱熹的理學過于 “ 支離 ” , 說了很多 ,卻不能使人樹立起對儒家價值的堅定信念 。陸九淵主張 “ 發(fā)明本心 ” , 故 答案: B 2 (2010高考新課標全國卷 )王安石提出“ 形者 , 有生之本 ” , 與之相對立的觀點是 ( ) A “ 心外無物 ” B “ 天地為萬物之本 ” C “ 舍天地則無以為道 ” D “ 夫形于天地之間者 , 物也 ” 解析: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思想 。 王安石認為形體是一個人存在的根本 , 屬于唯物主義思想 。 而 “ 心外無物 ” 屬于典型的唯心主義思想 , 故此二者相互對立 , B、 C、 帶有唯物主義色彩 , 與王安石的觀點相近 , 故均可排除 。 答案: A 3 (2010高考廣東文綜卷 )“ 人人自有定盤針 , 萬化根源總在心 。 卻笑從前顛倒見 ,枝枝葉葉外頭尋 。 ” 這首詩反映了 ( ) A 孟子的 “ 仁政 ” B 董仲舒的“ 獨尊儒術 ” C 王陽明的 “ 心學 ” D 顧炎武的“ 經世致用 ” 解析: 本題考查儒學發(fā)展的歷程和特點 。詩的前兩句點明 “ 心 ” 為萬化根源 , 即體現(xiàn)了 “ 心學 ”“ 理在自己心中 ” 的主張 ,故答案為 “ 仁政 ” 是政治學說 , “ 獨尊儒術 ” 是提出的文化政策建議 , “ 經世致用 ” 是治學原則 , 都不符合詩中 “ 心 ”為萬化根源的主張 。 答案: C 4 (2009高考廣東文科基礎卷 )孔子 、 孟子 、 程頤 、 朱熹 、 王陽明等人的思想共同點是 ( ) A “ 仁 ” B “ 心外無物 ” C “ 理 ” D “ 格物致知 ” 解析: 孔子 、 孟子 、 程頤 、 朱熹 、 王陽明分別是儒家思想在各個不同時期的代表人物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全生產標準化十三要素
- 安全生產體系培訓
- 電梯安全預案
- 河南省加強安全生產責任落實若干制度
- 木工班組安全操作規(guī)程
- 金融交易員崗位職責
- 企業(yè)應建立主要安全生產過程事件
- 2025年襄樊市重點中學物理高二下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
- 安全生產自查情況表
- 企業(yè)生產安全管理制度
- 上??茖W院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招考聘用筆試參考題庫附答案解析
- 浙江省中學生藝術特長b級測試-美術西畫基礎知識復習提綱(完整版)資料
- GB/T 40427-2021電力系統(tǒng)電壓和無功電力技術導則
- GB/T 25413-2010農田地膜殘留量限值及測定
- GB/T 17007-1997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測試方法
- 化學水處理安全檢查表
- DB34-T 4102-2022廢舊鋰離子動力蓄電池貯存安全技術條件-高清現(xiàn)行
- 景陵峪構造報告構造地質學
- GB∕T 8163-2018 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
- 機動車排放檢驗檢測方法內部審批程序
- 2MW工商業(yè)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