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9章教學設計_第1頁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9章教學設計_第2頁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9章教學設計_第3頁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9章教學設計_第4頁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9章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9章人體內的物質運輸?shù)?節(jié)血液一、教學目標:1、觀察血液,說出血液的組成。2、觀察、區(qū)分白細胞與紅細胞。3、說出血液中各種成分的功能。4、說出血液中幾種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學會解讀血常規(guī)化驗的主要數(shù)據(jù)。5、理解血型與輸血的關系。二、教學重點:血液的組成與功能教學難點:血型三、教學模式:觀摩式、啟發(fā)式。四、課時安排新課引入:上一章我們學習了人體的營養(yǎng),人體從食物中獲得營養(yǎng)要輸送給身體各個器官,就要通過血液來運輸。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9章第一節(jié)血液。下來,同學們先用5分鐘時間來閱讀。板書:第1節(jié)血液教師:我們這章書的內容是介紹人體八大系統(tǒng)中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由心臟和血管組成。如果把血管比作公

2、路的話,血管里的血液就像公路上行走的交通工具。血液里運輸?shù)奈镔|狀況,往往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身體狀況。我們平時生病到醫(yī)院驗血,很多同學都想知道化驗單里說明了什么問題,因此我們要了解血液的組成和功能。板書:(一)血液的組成和功能(要求學生觀察血液組成的演示圖,后教師提問學生進行總結)板書:1、血漿: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2、血細胞:a、紅細胞(血紅蛋白):攜帶氧。b、白細胞:吞噬病菌。c、血小板:止血、凝血。教師強調:1、演示實驗中,血液分層中各成分所在位置。2、血漿、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功能。3、血液中幾種成分含量的正常值。教師:在我們平時生活中,如果一個要輸血,必先確定這個人的血型,才能選取合

3、適的血液。那么,輸血有什么原則,下來我們學習血量、輸血和血型。板書:(二)血量、輸血和血型(要求學生通過閱讀了解人體血量、血型和輸血的原則)教師強調:1、人類血型。2、輸血原則。板書:(三)大力提倡無償獻血使學生明白適當?shù)墨I血不但不會影響健康,而且還會刺激身體的造血功能??偨Y:1、血液的組成。2、血液中各種成分的功能。3、人類血型與輸血原則。習題訓練:1、下列不屬于血漿成分的是( )a、水 b、血漿蛋白 c、血紅蛋白 d、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等2、下列不屬于血細胞的是( )a、白細胞 b、紅細胞 c、血小板 d、血漿3、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戰(zhàn)地醫(yī)生對大量失血的傷員進行輸血,結果有些傷員得救,有

4、些傷員卻在輸血后很快死亡。傷員輸血后很快死亡的原因是( )a、紅細胞凝集 b、感染疾病c、人體脫水 d、代謝廢物無法及時排出4、人患急性炎到醫(yī)院做血常規(guī)檢查,往往會發(fā)現(xiàn)血液中增多的是( )a、血小板 b、白細胞 c、紅細胞 d血紅蛋白5、在觀察血液分層實驗時,防止血液凝固的方法是( )a、在血液中加少量食鹽 b、將血液置于冰水中冷卻c、在血液中加入水量檸檬酸鈉 d、將血液在常溫下擱置一段時間五分鐘檢測題(1)成熟的紅細胞特點是( )a、呈圓球狀、有核 b、呈兩面凹的圓餅狀、無核c、呈圓球狀、無核 d、呈兩面凹的圓餅狀、無核(2)一個戰(zhàn)士是a型血,當他受傷失血后需輸血時,應以輸給何種血型的血為原

5、則( )a、a型血 b、b型血 c、c型血 d、d型血(3)下列關于血紅蛋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血紅蛋白是含鐵的蛋白質b、在氧濃度高的地方易與氧結合c、在氧濃度低的地方易與氧分離d、血紅蛋白的含量是鑒定貧血的唯一標準(4)人體細胞中,能在組織細胞間游走,吞噬病菌的是( )a、紅細胞 b、白細胞 c、血小板 d成骨細胞(5)在臨床上給嚴重貧血的病人輸血,最好輸以( )a、血漿或血漿代用品 b、濃縮的紅細胞懸液c濃縮的白細胞懸液 d濃縮的血小板懸液(6)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過多少就會危及生命( )a、5 b、10 c、20 d、30(7)大面積燒傷患者應該給他輸入的血液成分是( )a、

6、濃縮的血小板懸液 b、濃縮的紅細胞懸液c、血漿 d、濃縮的白細胞懸液(8)動脈出血要比靜脈出血危險,原因是( )a、含更多的養(yǎng)料和氧氣 b、對血管壁造成的側壓大c、含有更多的白細胞和抗體 d、無含氮廢物和二氧化碳第9章人體內的物質運輸?shù)?節(jié)血液循環(huán)主備人:朱永志 修改人:朱永志 審核人:周志明一、教學目標:1、觀察血管,區(qū)分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說明不同類型血管的功能及其與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2、觀察心臟,辯論心臟結構,說明心臟與功能適應的結構特點。3、概述心臟的生理特征,認同體育運動有利于心臟的健康。4、描述血液循環(huán)途徑,簡述血液循環(huán)過程中血液成分的變化,說出血液循環(huán)在人體中的作用與意義。

7、二、教學重點:1、血管的結構與功能;2、心臟的結構與功能;3、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及意義;4、血壓與脈搏的概念。教學難點:1、不同血管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2、心臟與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3、心動同期與心臟功能的關系;4、體循環(huán)、肺循環(huán)的氣體交換;5、血壓、脈搏的形成;6、探究運動與脈搏的關系。三、課時:3課時四、教學模式:觀摩式、啟發(fā)式。五、教學過程:引入新課: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血液,了解到人體的營養(yǎng)物質通過血液運輸?shù)缴眢w的各個器官。人體的血液就像公路上行走的交通工具,血管是一條條公路,而這些血管有什么類型,又有什么特點,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2節(jié)血液循環(huán)。請同學們先用5分鐘時間閱讀課文的內容。板書

8、:第2節(jié)血液循環(huán)(一)血液流動的管道血管1、動脈:管壁原,彈性大,血流快。2、靜脈:管壁薄,彈性小,管腔大,血流慢。3、毛細血管: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紅細胞單行通過。(學生閱讀后,先讓一些學生進行回答血管的類型,分布的位置,教師總結)教師強調:1、血管的類型,頒布的位置。2、各血管的血流速度。3、毛細血管適于進行物質交換的特點。板書:(二)血液運輸?shù)膭恿ζ鞴?、結構:有4個腔,上下相通,左右不能。2、功能:血液運輸?shù)膭恿ζ鞴佟#ㄓ枚嗝襟w展出心臟結構模式圖,讓學生認真觀察,然后回答,教師最后總結)教師強調:1、心臟有四個腔,這四個腔的名稱和特點。2、左心室在這四個腔中,室壁最后,這與它的功能有關

9、。板書:3、生理(1)心率:成年人安靜狀態(tài)下平均值為75/min(2)心輸出量:是衡量心臟工作能力的一項指標(3)心動周期:所經(jīng)歷的時間是由心率判定的(教師通過在課室上的講解,使學生明白心率的測算方法,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應強調體育運動有利于心臟的健康。)板書:(三)血液循環(huán)途徑1、概念2、途徑:1、體循環(huán);2、肺循環(huán),兩條循環(huán)不同時進行3、血液循環(huán)血液成分的變化先給學生5分鐘時間對課內知識進行了解,要求學生閱讀過程中,要總結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途徑,以及血液循環(huán)中血液成分的變化。學生回答后,再通過多媒體展出血液循環(huán)途徑示意圖,對學生進行講解,最后總結。板書:體循環(huán):左心室主動脈全身各級動

10、脈全身摶細血管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huán):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教師強調:1、兩條循環(huán)途徑是同時進行,將其分開只是方便記憶。2、左心房的血液流向左心室;右心房的血液流向右心室。3、血液循環(huán)過程中,血液成分的變化。板書:4、生理血壓:收縮壓/舒張壓生理正常值(1218.7kpa)/(812 kpa)脈搏:正常人每分鐘脈搏的次數(shù)與心率相同5與體育運動的關系介紹血液循環(huán)的生理這個內容時,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記好血壓的標準和脈搏的測量方法??偨Y:1、血管;。2、心臟;3、血液循環(huán)途徑。練習題:1、平時,我們手臂上看到的青筋,其實是( )a、動脈 b、靜脈 c、毛細血管 d、神經(jīng)2、由

11、于內徑小,只能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 )a、動脈 b、靜脈 c、毛細血管 d、上述三項都是3、人的心臟壁最厚的部位是( )a、左心室 b、左心房 c、右心室 d、右心房4、衡量一個人心臟工作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標是( )a、脈搏快慢 b、心輸出量多少 c、血壓高低 d無法確定5、正常人的脈搏次數(shù)與心跳次數(shù)的關系是( )a、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 d、無法確定五分鐘檢測題1、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統(tǒng)稱( )a、動脈 b、靜脈 c、毛細血管 d動脈和靜脈2、血液能與組織細胞充分地進行物質交換的部位是( )a、動脈 b、靜脈 c、毛細血管 d、心臟3、現(xiàn)有一個新鮮的豬心,如何

12、用最簡單的方法判斷出它的左右( )a、手捏心室壁 b、將心臟切開 c、手捏心房壁 d、向心臟內灌水4、成年人在安靜狀態(tài)下,平均心率值為( )a、60次/ min b、70次/ min c、75次/ min d、80次/ min5、在血液循環(huán)中,靜脈血變?yōu)閯用}的場所是( )a、組織細胞 b、肺部毛細血管 c、肺泡內 d、組織毛細血管6、動脈出血時,一般用手指壓住受傷動脈的( )a、遠心端 b、近心端 c、左上端 d、左下端7、心臟跳動一次,就是心臟( )a、收縮一次 b、收縮和舒張一次 c、舒張一次 d、收縮兩次8、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再由心室流向動脈,是因為什么結構的作用( )靜脈瓣 動脈

13、瓣 房室瓣 心室壁的肌肉a、 b、 c、 d、第10章人體的能量供應第1節(jié)食物中能量的釋放主備人:朱永志 修改人:朱永志 審核人:周志明一、教學目標:1、認識測定食物能量的基本方法,說明燃燒與呼吸作用本質的共性和區(qū)別。2、說明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闡述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3、能夠多了解檢測 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二、教學重點:1、探究食物中儲存的能量。2、解釋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教學難點:1、使學生明白探究食物中儲存的能量的方法。2、如何引導學生將體外燃燒與細胞的呼吸作用兩個過程相聯(lián)系。3、闡述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三、課時安排:1課時四、教學模式:觀摩式、啟發(fā)式。五、教學過程:

14、新課引入: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人體內的物質運輸,了解的營養(yǎng)物質由血液來運輸,那么我們人體如何從這些物質中獲及能量。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10章人體的能量供應。大家先用5分鐘的時間閱讀第1節(jié)食物中能量的釋放。板書:第1節(jié)食物中能量的釋放(一)活動“探究食物中儲存的能量”教師:通過剛才閱讀,大家能否明白課文中的實驗,是如何說明食物中儲存的能量?(讓學生回答,最后教師總結)教師:在“探究食物中儲存能量”這個實驗中,分別用質量相同的花生和核桃燃燒加熱水,哪種物質加熱水時上開的溫度高,說明這種物質釋放的能量多。從而說明食物中儲存能量。(要求學生記下糖類、蛋白質、脂肪的儲存的能量值)教師強調:人體生命活動

15、年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糖類,其次為脂肪,脂肪是儲備的能源物質。板書:(二)細胞通過呼吸作用釋放能量教師:上學期我們分別學習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儲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而我們人體也是通過呼吸作用,從營養(yǎng)成分中獵取能量。下來,我們通過課本的演示實驗,來了解人體呼出氣體成分的變化。(要求:先讓學生閱讀演示實驗,根據(jù)課本知識,回答演示實驗提出的問題,后教師進行總結)板書:1、呼吸作用的概念2、呼吸作用的意義教師強調:呼吸作用的意義維持體溫恒定;用于推動各種生命活動。(三)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習題訓練1、引起昏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下列哪種營養(yǎng)成含的含量急劇減少所引起的?( )a、水

16、分 b、維生素 c、血糖 d、蛋白質2、關于人和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比較,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都需要吸入氧氣 b、都需要吸入二氧化碳c、人吸入氧,綠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d、人吸入二氧化碳,綠色植物吸入氧3、人呼吸作用的重要意義,是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 )a、糖類 b、二氧化碳 c、能量 d、葡萄糖4、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 )a、糖類 b、脂肪 c、蛋白質 d、維生素5、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從根本上說來自( )a、有機物的分解 b、食物中的能量c、太陽光 d、地球上土壤的能量五分鐘檢測題:1、呼吸作用的實質是( )a、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b、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c、分解有

17、機手釋放能量 d、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2、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含量比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含量( )a、高高 b、高低 c、低高 d、低低3、人體攝入的營養(yǎng)物質用于( )a、構成細胞 b、交換廢物 c、提供能量 d、構成細胞和供能4、人體攝入的營養(yǎng)物質用于( )a、細胞核 b、細胞質 c細胞膜 d、線粒體5、同樣質量的食物成分在體內氧化分解時釋放的能量最多的是( )a、蛋白質 b、糖類 c、脂肪 d、無法判斷6、從事體力勞動或參加劇烈運動的人含量比較大,是因為他們( )a、身體強壯 b、腸胃功能好c、胃口好 d、消耗能量多,需要攝取食物得到補充7、大米、玉米面、黃豆、花生的熱價分別為14.43kj、14.98kj、17.24kj、22.82kj花生的熱價最高,是因為花生中含哪種成分最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