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職對口升學作物生產綜合測試題種植_第1頁
最新中職對口升學作物生產綜合測試題種植_第2頁
最新中職對口升學作物生產綜合測試題種植_第3頁
最新中職對口升學作物生產綜合測試題種植_第4頁
最新中職對口升學作物生產綜合測試題種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職對口升學作物生產綜合測試題班級姓名考號一. 選擇題(每題1分,共45分)1. 下列作物中不屬于經濟作物的是A棉花B煙草C高粱D蘆葦2. 下列作物中屬于喜溫作物的是A小麥B玉米C油菜D馬鈴薯3. 下列作物中屬于C3作物的是A玉米B高粱C甘蔗水稻4. 我國在大豆收獲面積最大,總產量最高的省份是A山東B黑龍江C河南D安徽5. 不屬于農作物生產自然環(huán)境條件的是A熱量B水分施肥光照6. 小麥玉米一年兩熟制的復種指數(shù)是A 50%B 100%150%200%7. 下列作物中忌連作的是A水稻B玉米煙草甘薯8. 要使復種效果好,一般對地力和肥料的要求是A高、少B高、充足C低、少D低、充足9. 一般情況下,復

2、種程度高、復種效果好的地區(qū),人均耕地面積大約在A 1000m2 以下B 1300 左右 C 1600 m2 左右 D 2000 以上10在我國提高復種指數(shù),解決前后茬農作物季節(jié)矛盾的有效方法是A間作B套作C輪作D連作11套作和間作都有農作物的共生期,兩者的不同是A前者較長,后者較短C前者超過了生育期的一半12山于連作引起的結果是B前者較短,后者較長D后者不到期生育期的一半A有害物質增加B 土壤養(yǎng)分協(xié)調C 土壤結構改善D病蟲草害減輕13.能延長作物的共生期,提高作物產量,而前茬作物產量乂基本不受影響的復種方式是A間作B套作C混作D單作14.在下列耕作措施中,作用土層最深的是A翻耕B旋耕C耙地D深

3、松耕A翻耕B旋耕C耙地D鎮(zhèn)壓15.下列措施屬于基本耕作措施的是A中耕B翻耕C鎮(zhèn)壓D耙地16.對壟作作用的說明中不正確的是A降低土溫B防風排澇C圧埋雜草D改善土壤透性17下列耕作措施中屬于表土耕作措施的是18重型鎮(zhèn)圧器的作用深度可達A 3-4CMB 6-7CMC 9-10CMD 15-20CM20.小麥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排位是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21小麥拔節(jié)期是指50%以上的植株主莖第一節(jié)離開地面A. 1CMB. 1. 5-2. 0CMC. 2. 5-3. 0CMD. 3. 5-4. 0CM22小麥能否通過光照階段的主導因素是A溫度B養(yǎng)分C日照的長短D光照質量23通過春化階段要求溫度

4、最低、時間最長的小麥品種是A冬性品種B半-冬性品種C春性品種D ABC都右可能24. 冬性品種通過春化階段的溫度為0-3°C,時間為A 5天以下B 5T5天C 15-35天D 35天以上25. 對光照長短反應遲鈍型的小麥,每日在8-12小時日照條件下,通過光照階 段需要的天數(shù)為A 16 天B 24 天C 30-40 天D 8 天26. 對于早秋茬地種小麥,在播種前耕地次數(shù)一般為A 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27. 下列肥料中用作小麥種肥較為安全的是A碳酸氫氨B氯化鞍C硫酸錢D尿素28. 小麥底肥的用量一般應占總施肥量的A 30-40%B 50%左右C 60-80%D 85-90%28小麥

5、播種時,土壤耕層水分應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A 7580%B 60-70%C 5060%D 40-50%29. 高水肥麥田播種冬性、半冬性品種,一般每畝播種量應控制在A 2-3公斤B 4-6公斤C 7-8公斤D 10-12公斤30根據各地經驗和試驗資料,一般單產250-350公斤的麥田,適宜的行距應為A 16-20CMB 20-23CMC 23-25CMD 25-28CM31. 小麥的出苗標準是第一片葉長到離地面約A 1CMB 2CMC 3CMD 4CM32. 小麥分葉的最適溫度是A 5-10°CB 10-12°CC 13-18°CD 18-20°C 33一

6、般一株小麥的葉片數(shù)量為34.我國冬麥區(qū)小麥分葉的笫二個旺盛階段出現(xiàn)在A返青期B起身期C拔節(jié)期33小麥根系生長的最適溫度是A 1-2°CB 5-8 °CC 16-20°C36. 小麥孕穗期是水分臨界期,澆孕穗水的時間應是拔節(jié)后A 5天左右B 10天左右C 15天左右37. 小麥收獲的最適時期是A乳熟期B蠟熟初期C蠟熟末期38我國北方冬小麥區(qū),孕穗期小麥的適宜葉面積系數(shù)是A 2-3B 3-4C 4-539. 棉茬田種植小麥的話,適宜的澆水時間是在拔柴前A 5天左右B 10天左右C 15天左右40. 冬性小麥品種播種時氣溫應穩(wěn)定在A 16-18°CB 13-1

7、5°CC 12-14°C41. 小麥種子開始萌動時吸水量在到種子本身干重的A 25-30%B 35-40%C 45-50%42. 小麥發(fā)芽的最適溫度是越冬期D 25-30°CD 20天左右 完熟期6-8D 20天左右10-12°C55-60%D 20-30 °C粒多完熟期4CM以上43是冬小麥生長后期的主攻LI標的選項是A提高粒重B稈壯不倒C穗大44-小麥種子田的適宜收獲時間是A面團期B蠟熟初期C蠟熟末期45.小麥返青期葉色山灰綠轉為青綠,麥苗長岀長度為A 1CM以上B 2CM以上C 3CM以上A 1-2°CB 15-20°

8、CC 3035°C二、簡答題(每題4分,共24分)1. 說明小麥播種量的確定方法。2. 簡述復種的條件及復種的農業(yè)技術。3. 簡述連作的危害及其防治技術。4. 小麥冬前壯苗有何標準?5. 簡述小麥中期的主攻LI標及相應的主要管理措施。6. 簡述冬小麥冬前管理的主要措施。三、計算題(8分)某良種繁育基地種有某小麥品種12公頃,經測產,每平方米穗數(shù)320穗,每穗 30粒,千粒重40克。推廣種植的適宜基本苗是200萬/公頃,發(fā)芽率是90%,田 間出苗率90%,計算可推廣種植多少公頃?四、實踐操作題:寫出小麥估產與室內考種的過程。(8分)五、綜合題(15分)1. 近年來,我國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而糧棉油等作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