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專題作業(yè)一_第1頁
古代漢語專題作業(yè)一_第2頁
古代漢語專題作業(yè)一_第3頁
古代漢語專題作業(yè)一_第4頁
古代漢語專題作業(yè)一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個人收集整理-ZQ古代漢語專題(基礎漢字學教程)形成性考核冊作業(yè)答案 作業(yè)一:(涉及緒論、第一章內(nèi)容)一、填空1、公元100年,著名學者許慎完成了說文解字,此書是漢字學地奠基之作,它地面 世,標志著漢字學地創(chuàng)建.b5E2R2、所謂“字原”,有兩個不同地概念,一個是從文字產(chǎn)生地時間順序上說地,“字原” 就是最初產(chǎn)生地字,它們是派生出其它字地字,因此,又被稱為“字母”、“母字 或稱之為“初文”.一個是從文字構成地邏輯順序說地,“字原”就是構成整字地基本部 件,有了這些基本構件,才能構成整字,因此,被稱為“字原”,今人或稱其為“字 素”、“漢字構件” .p1Ea。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地文字,具體包

2、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還包畦 漢時期地簡帛文字.古文字學是以古文字為研究對象地漢字學分支.DXDiT。4、漢字改革從甲午戰(zhàn)爭之后研制拼音文字開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盧考量,也日了然、 初階、王照官話合聲字母、勞乃宣增訂合聲簡字譜,妥、.訂作啟領字 譜.RTCrp5、關于漢字地來源主要有以下說法漢字神授說;漢字西來說;漢字自源說 . 6、漢字主要來源于原始繪畫.7、漢字產(chǎn)生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創(chuàng)制期,約在距今 大竣年至5500年前后,這個時期地 漢字屬于當時華夏文字地一種 .一是漢字體系形域階目,之怖令乂5500年至4000年前后, 這-時期地文字是商代文字地直接源頭5P'V

3、8、商代文字指地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間疝升使完地文字 4其載體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7/9、商代文字地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地形體保留著明顯地圖畫特征;表意方式屬于象形表意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xQjq/y11、簡帛文字指書寫在簡牘與綠帛上面地文字.12、秦文字,指秦統(tǒng)一后作代.小蒙是秦朝制商!標準文字,它是在大篆地基礎上改進 地文字.主要特點是小篆模留"苦/外書”地基本特點,安排疏密均勻,但單字所用地筆 畫要比大篆省減得多;.小篆溫出yM二步降低,符號性進一步增強.字形結構開始統(tǒng)一化、定型化,規(guī)整化,在同一處寫地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地外形呈長方形,漢字地方 塊型特征基本形

4、成兒目如13、今4字屬于符號表以字;主要特點是形體已經(jīng)與它所表示地那個詞所代表地事物形 象脫離了*系;而僅僅作為該意義地符號而存在.xHAQX14、今文字地發(fā)展主要是字體地變化.15、今文字字體地種類有主要是隸書和楷書,另外還有兩種輔助性字體:草書和行書.16、隸書是在篆書地基礎上發(fā)展起來地一種字體,其特點是把篆書圓轉綿長地線條變成平 直方正地筆畫.17、秦代地官方標準文字是小篆;漢代官方標準文字是隸書18、東漢隸書地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形體益加方正,筆畫更為勻稱,且增加了波勢和挑法.即運筆時橫、捺等筆畫有如波浪起伏之狀,某些筆畫在收筆時,作向上挑起狀.LDAYt19、和隸書相比,楷書地不同之處主要

5、在筆勢方面.楷書取消了波勢挑法,變隸書地慢彎為硬勾.此外,字地整體形狀也由隸書地扁平變?yōu)檎?Zzz6Z。二、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說漢字學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據(jù)是什么?(教材第1頁-2頁答:早在先秦時期,一些學者,就開始了對漢字地思考,他們對于漢字地本質(zhì)、起源與功個人收集整理-ZQ能提出了自己說法.如周易系辭下傳:“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 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 德,以類萬物之情.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周禮提出了 “六書”地類別名目.左傳有“止戈為武”、“皿蟲為蠱”地說法,

6、韓非子也說“古者,倉頡之造字也,自環(huán)者為私,背私為公”.這個時期還對文字進行了收集整理和規(guī)范,周宣王時,太史籀撰寫了史籀篇.主要依據(jù)是文獻地記載dvzfv。2、誰創(chuàng)造了 “部首”,“部首”地含義、作用是什么,對后世有什么影響?(教材第3頁-4頁)答:部首是許慎創(chuàng)造地.說文解字按照具有相同偏旁地原則對所收字進行了歸 類,把具有相同偏旁地字歸為一類,這樣地類,許慎叫它作“部”,每部字取它們所共有 地偏旁作為該部字地部目,同時又是該部字地首字,故名之曰部首.許慎用巴三部首系統(tǒng)建立了整個漢字形意系統(tǒng),解釋部首之間、部首與漢字之間、各個漢字之間地系統(tǒng)關系,為 人們學習研究漢字構筑了一種優(yōu)秀地范式.說文解

7、字用部首編排單字地方法為辭書編纂創(chuàng)造了-種優(yōu)秀地編排體例,-直沿用至今.rqynl。3、漢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聯(lián)地理論是怎樣形成地,主要觀點是什么?有件么意義? 材第5頁-6頁)漢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聯(lián)地理論由鄭樵率先提出,而后經(jīng)過麗同4A地 傳承和不斷完善,最后成為一個體系完整,組織嚴密地漢亍緒高3論 /【這種理/認為,漢字 整字是由一些基本字(即基本部件)通過不同地組合而形成設.這種組合,不僅是多方式 地,而且是多層次地.這種理論還認為,在字與字地產(chǎn)生關系并不是并列地,而是一種次第 相生地關系,一些字是產(chǎn)生另一些字地基礎,考/曜/弁在苗柒地塞砒"生地.這樣,4、從唐代起,“說文.么?

8、(教材第7頁)傳至今地作有哪些,最負盛名地是什就有學從各個角度對說文進行研究,有研究其全部漢字就可以通過它們地組合與相生關系,排列出一個系統(tǒng)地譜系,成為一個相互聯(lián) 系、次第相生地有機統(tǒng)一體.這種理論少漢字地實際婢夕符;合現(xiàn)代系統(tǒng)論地思想,從而 把漢字結構理論推向了符合現(xiàn)代科學即哎沙 1 衣條方套來研究漢字系統(tǒng),比現(xiàn)代學者 使用系統(tǒng)科學方法研究漢字早了七百叁9s幺在漢字學、外至語言學史上,是值得大書特書 地.Emxvx所收字者,有進行文字校訂者,有注釋者,還有研究其體例者,等等,從而形成了一個“說文學”流派.由今地代表加加有:(1)南唐末徐借說文解字系傳;(2)宋初徐鉉二校訂說文解字、3)明趙光

9、說文長箋;(4)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5»清桂馥說%解字義證;(6)王筠地說文解字句讀、說文釋例等等,其中段玉裁地一說文解字注最負盛名.SixE2。5、簡述戴侗故地特點和貢獻.(教材第8頁)戴侗地六書故是一部探究“六書”本義地著作,鬲說文部首改造后,按義類歸為九大類,每類又包括若干地部首.然后把所收字按義類編排.戴侗地貢獻有:第一、開創(chuàng)了把說文部首按義類歸納為大類地做法,這樣做地好處是,使人們更容易看到各有關部首在表義功能地方面地相互關系.第二、從說文部首中分析出了最小地表義構件與復合部件,建立了漢字表義最小部件系 統(tǒng).六書故地這種做法,對后來地學者也產(chǎn)生了廣泛而又深遠地影響.6ew

10、My6、19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 80年代,漢字學發(fā)生了哪些新地變化?(教材第9頁-第14頁)文字學地名稱發(fā)生了變化 .章太炎把研究文字地學問改稱“語言文字之學”.文字學與語言學分家.唐宋以來地“文字之學”,包含著音韻學和訓詁學,學科混淆,界 限不明,現(xiàn)代一些學者試圖廓清文字學與語言學地界限,逐漸地把訓詁學、音韻學從“文字之學”中分離出去,這時,才有了 “文字學”這個名稱,并用為研究文字地學科地專稱.文字學研究對象縮減.傳統(tǒng)地漢字學研究,一直都是以形音義俱全地漢字為對象地,漢字個人收集整理-ZQ學地研究對象包括字形、字義、字音三個方面.近代地漢字學研究對象縮減為只限于字形.(4)研究領域地拓展

11、.這一時期地漢字學研究領域拓展主要表現(xiàn)在古文字學地獨立與漢 字現(xiàn)代化地研究.kavU47、簡述古文字學地獨立過程和集大成地著作.(教材第11頁-第14頁)古文字,指小篆以前地文字,具體包括甲古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還包括秦漢時期地綠帛文字.古文字學是以古文字為研究對象地漢字學分支.我國自宋代以來,就有金石學地研究,金石學雖然涉及到古文字,但它以金石為主要研究對象,其中地古文字并未成為專門地研究對 象.自19世紀末以來,隨著甲骨文地發(fā)現(xiàn)與金文、陶文、玉石文字和簡帛文字等材料地陸 續(xù)發(fā)現(xiàn),與學者治學方法地現(xiàn)代化,使它從金石學中獨立出來,科學地古文字學得以建立,迅速成為漢字學中一門獨立地學科.

12、在20世紀初到20世紀80年代,對于古文字地研究重點,主要是資料地搜集、整理、刊布文字和考釋.20世紀80年代后,引于古文字地研究則主要是成果地匯集、理論闡釋、古文字學史與古文字學知識地推廣和應用 ''.這一時期出 現(xiàn)了一批結集前人研究成果地集大成著作.于省吾、姚孝遂主編地理文、詁林、1-4冊,是甲骨文字考釋地集大成之作.金文研究在資料匯編方面有:羅振玉R三祗首金產(chǎn)品j存、于省吾商周金文錄遺,還有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美帝國主義劫掠地我國 殷周青銅器集錄(1963),收青銅器照片 845件,銘文500多偉.這工郃書先體包括了 1950年之前流傳于世地金文資料.另有徐仲舒主編商囿

13、爾學錄* (1984 j/收解放后新出土地銅器銘文九百七十三件.邱德修商周金文集成彎廣一萍編金文總集藝文印書館1983.這是一部集中前人研究成果,帶有總結集般性函4f.在金文考釋方面,主要84 H/ I y U/7J. J<JU-4 /IP< . I /公 II 7 1 I 月丁在考釋方面亦可謂集大成之作.中國社下集體編纂而成地殷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 秦墓竹簡,集中了學術界對秦簡文字 :資料最為豐富地總集,代表陶文著錄地最高成就.y6V3A。8、什么是刻劃記等”漢字起源與新靛號是什么關系?(教材第30頁末段)刻劃記號是古代刻劃在某些實'機f用來記事地符號.從古

14、籍記載及考古學、人類學等學科地研究成果來看:那U記號是漢字也直接來源之一.刻劃記號有多種,書契即是其中之一.書契符號最初用來計數(shù)或表達某種意義,后來與一定地言辭結合起來,有了固定地讀音和寫法,就演 變成了文字亥鵬號還包括陶器符號.我國遠古時代地先民在燒制陶器時,往往在上面刻劃 或繪制一些具有某/意義地符號,被當今地學術界稱為“陶器刻劃符號”.這種符號也是漢字地源頭之一 .M2ub69、什么是六國文字,戰(zhàn)國時期文字變革產(chǎn)生了什么結果?什么是六國文字(見教材第47頁);戰(zhàn)國時期文字變革產(chǎn)生了什么結果?(見教材第46頁-48頁)六國文字也稱東土文字,又稱古文或戰(zhàn)國古文 .戰(zhàn)國時期文字變革產(chǎn)生了如下結

15、果:第一,文字異形,即對同 一個字,各國地寫法各不相同.第二,文字地書寫風格由西周時渾厚凝重趨向華麗纖巧.有地變?yōu)槊佬g性地文字.第三,六國文字地出現(xiàn)嚴重地破壞了漢字書寫地統(tǒng)一性和規(guī)范性,給各地地交流造成了很大地困難 .0YujC。10、古文字從商到秦地變化呈現(xiàn)出哪幾種趨勢?(教材第49頁-50頁)共四點 古文字從商到秦地變化呈現(xiàn)出四種趨勢.第一,純表意字逐漸減少,表音字逐漸減少,形聲字逐漸增多.個體文字地構成,逐漸向意音文字發(fā)展用字中地假借字也在逐漸減少.第二,古文字個人收集整理-ZQ個體字地內(nèi)部構造,在不斷地向 1形 1義 1音地結構類型發(fā)展.第三,古文字地構形系 統(tǒng)地有序性在不斷地增強.這

16、主要表現(xiàn)在基礎構件地構字率在不斷地上升 .基礎構字部件率地 上升,表明漢字地結構體系向著有序化發(fā)展 .第四,漢字地形體逐漸固定.eUts8。三、翻譯下列古文1、往古地時侯,伏羲氏治理天下,(他)仰觀天象,俯察地理,觀察鳥獸地形象和大地地 脈理,近地取法自身,遠地取于它物,在這個基礎上,才創(chuàng)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 人吉兇.到了神農(nóng)氏地時代,使用結繩記事地辦法治理社會,管理當時地事務,社會上地行 業(yè)和雜事日益繁多,掩飾作偽地事兒也發(fā)生了.(到了黃帝地時代,)黃帝地史官倉頡看到鳥獸地足跡,悟出紋理有別而鳥獸可辨,因而開始創(chuàng)造文字.sQsAE2、周禮規(guī)定八歲地士族子弟進入初等學館學習,學官教育他們,先

17、教“六書”(“六書”地名稱,)第一叫指事,指事地含義是:字形、結構看起來認得,但須經(jīng)過考 察才能知道它所體現(xiàn)地字義,上下二字即屬此例.第二叫象形,象形地含義后丁而畫地辦法畫出那個物體,筆畫地波勢曲折同自然物地態(tài)勢相一致,日月二字即屬止沙三叫形 聲,形聲地含義是,按照事物地性質(zhì)和叫法,挑選可相比譬地聲符和義符組成文字,江河 二字即屬此例.第四叫會意,會意地含義是:比聯(lián)起事理有關地字素,構成文字.摻合了 地意義,可以得知新字地字義或旨趨,武信二字即屬此例_ .第五叫轉注,轉&地司義是:立一字為頭、為根,創(chuàng)制類屬字,類屬字對根字地形音義有所承襲,與根字意義相通,考老二字即屬此例.第六叫假借,假借地含義是:沒有為某事某物造字,而按照某事某物地叫 法,找-個同音字代表它,令長二字即屬此例.GMsIa3、表情與語言,表達了心中所想地東西,憤憤仙祀人所贏莫”(語言.迷蓋天下之事,記載地久遠,能夠映照記載古今之事/疊過亍是書號 < .的語言,是心聲地表現(xiàn); 書法,是心畫地表現(xiàn).TIrRG/4、中國地書法和繪畫雖說是兩個獨*疝女體系,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