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教學設計_第1頁
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教學設計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 1.11.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教學設計1 1 / / 4 4教學設計基本信息名稱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執(zhí)教者吳曉孩課時1 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 1、了解中國早期國家出現(xiàn)的背景、過程,并概括其特征2 2、初步掌握從歷史傳說中汲取相關歷史知識的能力3 3、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概括從文明初期到西周時代的歷史 演進過程過程與方法 目標學會運用閱讀法(包括文字資料、地圖)、觀察法、討論法、推理法、概括法等來學習相關問題學生可以根據(jù)教科書及教師提供的考古資料、相關歷史網(wǎng)站的內(nèi)容,進行思考和分析,善于從不冋角度發(fā)現(xiàn)冋題,主動 探究問題的答案。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

2、,了解中國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識,理解中華 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激發(fā)對祖國歷史的自豪感。教學重難點重點使學生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與宗法制的基本內(nèi)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難點學生剛剛開始涉及政治專題知識,縱向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尚欠缺,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冋時幫助學生提高汲取歷史傳說中有關知識的能力。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概念性很強的內(nèi)容,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利用圖片、史料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認識。在引導學生復習中國朝代更替知識的過程中, 通過對西周分 封制和宗法制實施背景、內(nèi)容和作用的講述或討論,了解我 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 意圖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

3、一 1.11.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教學設計2 2 / / 4 4導入正式授課中國古代朝代順序歌 夏商與西周, 一統(tǒng)秦兩漢,兩晉前后延,隋唐五代傳, 明清王朝完。春秋和戰(zhàn)國, 三分魏蜀吳, 南北朝并立, 宋(遼夏金)元,學生理解整體把握歷史階段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 1.11.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教學設計3 3 / / 4 4一、夏商的政治形式一一(王位)世襲制師:原始社會的禪讓制推選首領注重的是“賢”與“能”,夏部落的大禹因治水有功,威望較高,根據(jù)禪讓制,舜到了晚年, 傳位于禹。到禹時,夏部落逐漸強大,其權力也越來越大,最 終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在禹死后,他的兒子啟即 位,確立

4、了王位世襲制。請問什么是世襲制? 生:(財產(chǎn)、爵位等)父子相傳、兄終弟及。師:世襲制開始了一種私有制“家天下”,標志著我國過渡到奴隸社會。(小結)師:我們可以看到夏商的政治制度主要內(nèi)容有二,一是實行王位世襲制,二是建立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 制度(略)。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是傳承的,夏商的王位世襲 制及地方的管理制度對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的影響。(導入)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 1、分圭寸制師:公元前 10461046 年,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為了進行有 效的統(tǒng)治,周朝實行分封制。那么,何謂“分封制”呢?(1 1)概念:簡單來講就是“封邦建國”,是在保證周王室強大 的條件下

5、,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給臣屬,讓他們建立諸侯 國。(2 2)概況:在西周分封的過程中,有兩個重要人物,即周武王 和周公。共有兩次大的分封,一武王建周后,進行了大分封; 二周公東征平叛后,進行了更大規(guī)模的分封。大家分析西周主要分封哪些人?(投影分封制關系示意圖) 地圖(3 3)對象:王族、功臣、先代貴族師:為什么是封這些人?生 1 1 :王族是天子最信賴的人。生 2 2 :功臣對建立新的政權有貢獻,需要拉攏他們,必須給予一定的獎賞以示對天子忠誠的鼓勵。生 3 3 :可以借助先代貴族的威望減少新政權的阻力。(4 4)目的:鞏固統(tǒng)治(投影:西周疆域圖)師:對,在勾心斗角的政治中,統(tǒng)治者能依賴的只有

6、他們最親 近的人如親戚及他們身邊的大臣,特別是王族,所以我們看到 這些諸候國以同姓為主。(5 5)內(nèi)容:一方面,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諸侯,建立諸侯國,被封的諸侯在自己的封疆內(nèi),又對卿大夫?qū)嵭性俜址?,卿大?再依次分封;另一方面,受封的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古代 史史 料分析材料較難 師生 共同解讀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 1.11.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教學設計4 4 / / 4 4有為周天子鎮(zhèn)守疆土、 隨從作戰(zhàn)、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6 6)評價:西周這樣統(tǒng)治有什么作用呢?生:由于層層分封所確立的諸侯、卿大夫與天子之間有著嚴格 的隸屬關系,各方諸侯都以周天子為天下共主,因而在這個基

7、礎上形成的王權要比夏商牢固,這對鞏固和擴大西周王朝起了 積極作用。師:西周的分封制鞏固和擴大了西周的統(tǒng)治,但這種制度有沒 什么隱患?生 1 1:有。分封制下的諸候國,獨立性比較大,可以設置官員、 建立武裝、征派賦役等,這就使得他們有強大的可能性,而對 此周王是較難加以控制的。生 2 2 :諸候也有野心,誰不想號令天下?當諸候的力量強大到一 定程度后,他們也會想當天子,周朝的統(tǒng)治就岌岌可危。(投影: 評價的總體板書)師:在西周前期,周天子的勢力強大,可以控制諸候。但到了 西周后期,隨著王權衰落,諸候國勢力日益強大,諸候開始挑 戰(zhàn)周天子的權威,于是出現(xiàn)大國吞并小國,諸侯相互相爭戰(zhàn)的 局面。而周天子

8、對此卻無力干預,這時出現(xiàn)了“楚王問鼎”的 故事。請同學們閱讀課件關于“楚王問鼎”的材料,分析一下“楚王問鼎”的實質(zhì)是什么?生:(回答)師:“鼎”在中國有特殊意義,它原指中國古代的炊具,后來成 為最重要的祭祀禮器。相傳禹曾鑄九鼎,象征九州,故九鼎寓 意天子的地位。諸侯對它除了畢恭畢敬以外,是沒有資格來問 津的。否則即視之為大不敬,是對王權的挑戰(zhàn)。發(fā)生這樣的事 情,恰恰說明了,諸候勢力的強大,周王室衰微,逐漸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不能再對諸侯發(fā)號施令,強大起來的諸 侯國開始躍躍欲試,爭霸中原。這嚴重沖擊著分封制,標志著 其開始瓦解,后被郡縣制所取代。2 2、宗法制(1 1)概念:是周人把血緣紐

9、帶同政治關系結合起來的一種措施。由血緣關系的親疏,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這樣的宗法等級。(2 2)實質(zhì):按照血統(tǒng)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lián)系。(2 2)宗法制的核心內(nèi)容是什么?生:嫡長子繼承制。(3 3) 作用: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xiàn)就是分封制, 在豕中、族內(nèi)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國家就是分封制師生 之間 互動完成 相關 知識的學 習知識 較難, 共同 合作學習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 1.11.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教學設計5 5 / / 4 4它能防止貴族之間因為權力的繼承問題發(fā)生紛爭,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維護貴族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穩(wěn)定 與團結。師:即使是今天,宗法

10、制仍對我們社會產(chǎn)生深遠影響,你們能 舉例說明嗎?生 1 1:現(xiàn)在很多人仍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認為只有生兒子才能傳示接代延續(xù)香火。生 2 2 :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我認為現(xiàn)在我們?nèi)砸裱L孝順、 尊敬長輩等也跟宗法制 的影響有關。師:說得很好,宗法制對我們社會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 當然我們今天對這些傳統(tǒng)的正確態(tài)度應該是去其糟粕,取其精 華。(總結)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我國早期的政治制度,可以看到 中國古代的早期國家是在原始社會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在原 始社會其基本的社會關系就是血緣關系,所以在夏商周三代的 政治制度也不可避免地帶有這種濃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 法制為核心的政治制度體系,這也正是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 點:(概括)神權與王權的結合;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 治結構;最高執(zhí)政集團尚未實現(xiàn)權力的高度集中。布置作業(yè)名師一號板書設計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