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及數(shù)控加工技術綜合實踐_第1頁
CADCAM及數(shù)控加工技術綜合實踐_第2頁
CADCAM及數(shù)控加工技術綜合實踐_第3頁
CADCAM及數(shù)控加工技術綜合實踐_第4頁
CADCAM及數(shù)控加工技術綜合實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生學號 XXXX實驗課成績學 生 實 驗 報 告 書實驗課程名稱CAD/CAM及數(shù)控加工技術綜合實驗開 課 學 院機電工程學院專業(yè)班級機自1004學 生 姓 名XXX指導老師XXX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實驗項目名稱CAD/CAM及數(shù)控加工技術綜合實驗實驗成績實 驗 者XXX專業(yè)班級機自1004組 別同 組 者實驗日期 年 月 日一部分:實驗預習報告(包括實驗目的、意義,實驗基本原理與方法,主要儀器設備及耗材,實驗方案與技術路線等)1 實驗目的與意義通過實驗,使學生在掌握機械CAD/CAM技術、數(shù)控技術、計算機仿真、現(xiàn)代設計技術、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機械制造裝備設計、精密加工和特種加工等

2、課程的理論基礎上,初步掌握Solidworks(Pro/E,UG等)、MasterCAM等軟件的使用,掌握產(chǎn)品設計、產(chǎn)品分析、工藝設計、數(shù)控加工仿真、產(chǎn)品數(shù)據(jù)管理、實際數(shù)控加工、產(chǎn)品快速成形加工方法的產(chǎn)品整個開發(fā)過程,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綜合與創(chuàng)新能。2 實驗設備 該設計綜合實驗可能涉及到的設備包括以下軟硬件: 三坐標測量機、 三維掃描儀、 數(shù)控車床 、數(shù)控銑床、 數(shù)控線切割機、 加工中心、CAD/CAM軟件系統(tǒng):SolidWorks、MasterCAM軟件、快速成型機 、實驗中心相關數(shù)控系統(tǒng) 。3 預習思考題(1)Mas

3、tercam中如何設置工件的大小?答:打開“屬性”樹狀圖,選擇“材料設置”,在“形狀”選項欄中選“立方體”或“圓柱體”等,并可以設置工件的各個尺寸大小。 (2)快速成型機的工作原理包括那幾種?答:比較成熟的有SLA、SLS、LOM和FDM等方法。但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分層制造,逐層疊加”。(3)Mastercam 中仿真時如何修改工件形狀(棒料還是塊料)?答:在“屬性”樹狀圖中選擇“材料設置”,就可以在“形狀”選項欄修改選擇不同工件形狀。第二部分:實驗過程記錄(可加頁)(包括實驗原始數(shù)據(jù)記錄,實驗現(xiàn)象記錄,實驗過程發(fā)現(xiàn)的問題等)4 個人零件加工4.1 零件選取本次設計仿真的零件如圖1

4、所示, 圖1 個人零件圖由圖可知,這是一個銑削件,只要在工件上銑出兩個對稱的深度為10的形體即可。我們可以使用用Soildworks對該零件進行三維建模。4.2 Soildworks建模為了能直觀的觀察零件,我們建立它的三維模型。打開Soildworks,在前視基準面上先草繪長方形,通過拉伸得到零件主體長方體。然后在其中一個表面繪制銑削槽的草圖,如圖2所示。通過切除去掉銑削部分,最后得到零件的模型,如圖3所示。建好模型之后,另存為.IGES文件(此處需選為線架圖3D線),以方便導入MasterCAM中進行仿真加工。圖2 Soildworks建模草圖 圖3 Soildworks完成圖4.3 Ma

5、sterCAM仿真(1)坐標調(diào)零點擊“文件”打開之前保存的.IGES文件,進入MASTERCAM主頁面?!稗D(zhuǎn)換”“移動到原點”選取零件中心作為原點“確定”。得到的結果圖如圖4所示。 圖4(2) 設置參數(shù)添加“機床類型”“銑削”。 然后“材料設置”“邊界盒”“確定” 頁面如圖5所示。 圖5“串聯(lián)選項”選擇串聯(lián)對象“確定”添加“工具路徑”“平面銑”“參數(shù)”,逐個設置“刀具路徑類型”,“刀具”,“切削參數(shù)”,“共同參數(shù)”。如圖6所示。 圖6 添加“刀具路徑”“標準挖槽”“參數(shù)”,同樣逐個設置“刀具路徑類型”,“刀具”,“切削參數(shù)”,“共同參數(shù)”,最后“確定”。 添加“刀具路徑”“鉆孔”“參數(shù)”,同樣

6、逐個設置“刀具路徑類型”,“刀具”,“切削參數(shù)”,“共同參數(shù)”,最后“確定”。(3) 仿真 單擊“選擇所有操作” ,得到刀具的軌跡路徑,如圖7所示。 圖7單擊“驗證已選擇的操作”,選擇最大速度,單擊“機床”選項,開始仿真加工。仿真結束后即可得到符合要求的零件。如圖8所示。 圖8(4) 導出程序單擊“后處理已選擇的操作”導出本次加工零件的數(shù)控程序。結果如圖。%O0000(DATE=DD-MM-YY - 14-01-14 TIME=HH:MM - 20:43)(MCX FILE - C:USERSFISHDESKTOPCAD作業(yè)213.MCX-5)(NC FILE - C:USERSFISHDES

7、KTOPCAD作業(yè)213.NC)(MATERIAL - ALUMINUM MM - 2024)( T214 | 5. FLAT ENDMILL | H214 )N100 G21N102 G0 G17 G40 G49 G80 G90N104 T214 M6N106 G0 G90 G54 X98.11 Y2.552 A0. S1909 M3N108 G43 H214 Z42.N110 Z27.N112 G1 Z15. F95.5N114 X2.405 F190.9N116 Y6.142N118 X98.11N120 Y9.733N122 X2.405N124 Y13.324N126 X98.11N

8、128 Y16.914N130 X2.405N132 Y20.505N134 X98.11N136 Y24.096N138 X2.405N140 Y27.686N142 X98.11N144 Y31.277N146 X2.405N148 Y34.868N150 X98.11N152 Y38.458N154 X2.405N156 Y42.049N158 X98.11N160 Y45.64N162 X2.405N164 Y49.23N166 X98.11N168 Y52.821N170 X2.405N172 Y56.412N174 X98.11N176 Y60.002N178 X2.405N180

9、 Y63.593N182 X98.11N184 Y67.184N186 X2.405N188 Y70.774N190 X98.11N1924 G1 Z5. F95.5N1926 X70.303 Y27.374 F190.9N1928 G3 X68.839 Y23.839 I3.536 J-3.535N1930 X70.303 Y20.303 I5. J0.N1932 G2 X72.5 Y15. I-5.303 J-5.303N1934 G3 X75. Y12.5 I2.5 J0.N1936 G1 X80.N1938 G3 X92.5 Y25. I0. J12.5N1940 G1 Y55.N19

10、42 G3 X80. Y67.5 I-12.5 J0.N1944 G1 X75.N1946 G3 X72.5 Y65. I0. J-2.5N1948 G2 X65. Y57.5 I-7.5 J0.N1950 G3 X62.5 Y55. I0. J-2.5N1952 G1 Y25.N1954 G3 X65. Y22.5 I2.5 J0.N1956 G2 X70.303 Y20.303 I0. J-7.5N1958 G3 X73.839 Y18.838 I3.536 J3.536N1960 X77.374 Y20.303 I0. J5.001N1962 G1 X80.91 Y23.839N1964

11、 G0 Z40.N1966 M5N1968 G91 G28 Z0.N1970 G28 X0. Y0. A0.N1972 M30%5 小組零件加工 5.1 零件的選擇 我們小組所選的零件圖如圖9所示。 圖9 小組零件圖從零件圖可知,這是一個銑削件。同樣用Soildworks三維建模。5.2 Soildworks 建模打開Soildworks進入主頁面,對每一個特征先繪制草圖再進行相應的拉伸或切除。部分草圖和整體模型分別如圖10和圖11所示。 圖10 圖11 三維建模圖5.3 MasterCAM 仿真(1)零件分析零件的外形尺寸為90×90×15(mm)零件的環(huán)狀面和兩個凸臺的

12、上表面都要求達到Ra3.2的粗糙度,所以需要精銑。采用數(shù)控銑床一次裝夾完成加工。按照先粗后精、先面后孔的原則,制定加工工序。采用6的平底刀銑削加工工件的四個孔,由于工件表面積較小,采用平底銑刀直接加工相比換刀采用端面銑刀加工上表面效率更高。故該零件數(shù)控加工工序均采用6的平底刀加工。(2)仿真加工 按照前面擬定的加工工藝設置每個工步的相關參數(shù)。每個工步都共有的參數(shù)有刀具參數(shù)、主軸轉(zhuǎn)速、進給量、下刀速率、共同參數(shù)、Z向分層銑削、XY分層銑削參數(shù)等。銑外形時還要注意設置刀補方向,銑平面時注意設置雙向或者單向銑削,挖槽時注意設置挖槽方式和挖槽走刀路線。參數(shù)設置過程與個人零件加工相同,只是數(shù)據(jù)有些變動,

13、部分參數(shù)如圖12和圖13所示。圖12圖13由MasterCAM生成每一工步的刀具軌跡路徑,可以根據(jù)形成的軌跡更直觀地觀察加工過程。從而便于修改。刀具軌跡總圖如圖14所示。圖14由MasterCAM生成每一工步加工動畫,加工完成后的零件圖如圖15所示。圖15、(3)導出程序:%O0002(DATE=DD-MM-YY-09-01-14TIME=HH:MM-17:05)(MCX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實驗課設新文件小組的小組的.MCX-6)(NC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實驗課設新文件小組的小組的.NC)(MATERIAL

14、-ALUMINUMMM-2024)(T1|H1)N100G21N102G0G17G40G49G80G90N104T1M6N106G0G90G54X6.Y69.A0.S1500M3N108G43H1Z25.N110Z10.N112G1Z-1.417F400.N114Y63.N116G2X0.Y57.I-6.J0.N118G1X-45.N120G3X-57.Y45.I0.J-12.N122G1Y-45.N124G3X-45.Y-57.I12.J0.N126G1X45.N128G3X57.Y-45.I0.J12.N130G1Y45.N132G3X45.Y57.I-12.J0.N134G1X0.N13

15、6G2X-6.Y63.I0.J6.N138G1Y69.N140X6.Y64.5N142Y58.5N4980X13.879Y5.879I-8.314J0.N4982G1X5.879Y13.879N4984G3X0.Y16.314I-5.879J-5.879N4986X-5.879Y13.879I0.J-8.314N4988G1X-9.879Y9.879N4990G3X-11.637Y5.636I4.243J-4.243N4992X-9.879Y1.393I6.001J0.N4994G1X-5.636Y-2.849N4996G0Z25.N4998X-35.Y35.N5000G99G81Z-17.2

16、5R25.F50.N5002X35.N5004Y-35.N5006X-35.N5008G80N5010M5N5012G91G28Z0.N5014G28X0.Y0.A0.N5016M30%5.4數(shù)控系統(tǒng)仿真加工(SSCNC)為保證MasterCAM生成的程序正確可用,先將其在SSCNC數(shù)控系統(tǒng)中進行仿真。該仿真軟件是模擬數(shù)控機床加工全過程的軟件,首先選擇ANUC 0iM系統(tǒng)中進行數(shù)控模擬加工。在仿真加工之前需要完成刀具設置、工件坯料設置和工件裝夾方式設置。這里要注意這里的刀具庫和MasterCAM中刀具號一致。然后采用試切法找到并設定工件坐標原點。最后導入MasterCAM生成的程序,在“Aut

17、o”環(huán)境下點擊“循環(huán)啟動”即可進行仿真加工。仿真加工過程和加工完的零件分別如圖16、17所示:圖16 SSCNC仿真加工過程 圖17 SSCNC仿真加工完成地零件5.5加工實物圖( 我們拿到的毛胚是已經(jīng)加工過的廢品而且尺寸不合要求,所以表面會有殘缺。為了防止撞刀在學長的指導下將原點坐標進行了上移,故加工深度變淺,四腳的通孔沒有鉆通。 )第三部分 結果與討論(可加頁)6 心得體會在這次試驗中,我不僅鞏固了很多以前掌握的東西,而且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不僅加強了CAD三維繪圖的能力,還學會了MasterCAM的具體運用,還有他們兩者之間的結合。數(shù)控加工和傳統(tǒng)的機械加工不同,在運用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很多的問題,只有慢慢的設置坐標,慢慢的調(diào)節(jié)參數(shù),細心的分析零件的加工先后順序才能準確的把工件仿真加工出來。這不僅需要認真的態(tài)度,更需要堅定的毅力。在試驗中,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覷。我們碰到了很多困難,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討論、互幫互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