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礦井通風設計及供風標準_第1頁
技改礦井通風設計及供風標準_第2頁
技改礦井通風設計及供風標準_第3頁
技改礦井通風設計及供風標準_第4頁
技改礦井通風設計及供風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富源縣順發(fā)煤業(yè)有限公司順發(fā)煤礦通風設計供風標準2017年5月為了滿足井下人員的呼吸,沖淡有毒有害氣體和礦塵,創(chuàng)造良好的氣候環(huán)境,特作礦井供風標準。1、 礦井現狀礦井現為6改30萬噸/年整合技改工程,礦井通風方法為機械抽出式通風,建設初期為兩個掘進工作面和一個改擴維修點,最大班工作人數為60人。2、 確定通風系統(tǒng)據礦井開拓開采布置,確定為中央并列式通風,通風方式為抽出式,礦井由主、副斜井進風、原副斜井進風,風井回風。3、 礦井風量計算及分配根據煤炭工業(yè)礦井設計規(guī)范GB 50215-2005第7.1.3條和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103條規(guī)定:礦井的總進風量,應按井下同時工作最多人數所需總風量和按采煤、掘進

2、、硐室及其他地點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即累加法)分別進行計算,并選取其中最大值。1 按井下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計算Q=4×N×K式中:Q礦井總供風量,m3/s;N井下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人;K礦井通風系數,取1.25。根據勞動定員計算,井下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60人,則Q=4×60×1.25= 300m3/min=5.0m3/s2 按掘進、硐室、水倉實際需風量計算Q=(Q掘+Q硐+Q它)×K漏式中:Q礦井所需風量總和,m3/s;Q掘掘進工作面需風量總和,m3/s;Q硐獨立通風硐室需風量總和,m3/s;Q它其它巷道需風量總和,m3/s;K漏礦井通風系數

3、,取1.25。1) 掘進工作面需風量計算礦井配備2個巖巷掘進工作面。、按瓦斯涌出量計算Q煤掘100×q掘×kd式中:Q煤掘煤巷掘進工作面需風量,m3/min;q煤掘掘進工作面絕對瓦斯涌出量,m3/min;按預抽后瓦斯涌出量計算;M9煤層最大,1.93m3/min。kd掘進工作面因瓦斯涌出不均勻的備用風量系數,綜掘工作面取1.52.0。計算結果:Q煤掘100×1.93×1.5=289.5m3/min =4.8m3/s;、按工作面人員數量計算Q掘=4×nj式中:4每人每分鐘應供給的最低風量,m3/min; nj每個掘進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按1

4、0人計算。Q掘=4×10=40m3/min=0.67m3/s。、按最低排塵風速計算Q掘= Sj×V式中:Sj掘進工作面的掘進斷面;V掘進工作面的最低排塵風速,掘進中的煤巷最低風速為0.25 m3/s,巖巷最低風速0.15m/s。Q煤掘=8.4×0.25=2.10m3/s;Q巖掘=8.3×0.15=1.25m3/s。、按風速進行驗算煤巷掘進工作面風量應滿足:15×SjQ煤掘240×Sj,斷面為8.4m2,即應滿足:2.1m3/sQ煤掘33.6m3/s;巖巷掘進工作面風量應滿足:9×SjQ巖掘240×Sj,斷面為8.3

5、m2,即應滿足:1.25m3/sQ巖掘33.2m3/s。、按局部通風機吸風量計算Q煤掘Q扇×Ii + 60×0.25×S掘Q巖掘Q扇×Ii + 60×0.15×S掘式中 Q扇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實際吸風量,m3/min;Ii掘進工作面同時通風的局部通風機臺數,取1;S掘掘進工作面的斷面積,巖巷取8.3m2,煤巷、半煤巖巷取8.4m2。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的選擇及其實際吸風量的確定步驟如下:根據開拓方案及采區(qū)布置,掘進面最遠送風距離約800m。按照礦井局部通風管理要求,風筒百米漏風率按3%選取,則風筒有效風量率:P有效=1-3%

6、5;800÷100=76%計算局部通風機吸入風量:Qf=式中 Qf 局部通風機吸入風量,m3/min;Q掘掘進工作面磧頭需風量,根據前述計算,巖巷磧頭需風量215.8m3/min,煤巷、半煤巖巷磧頭需風量289.5m3/min;P有效風筒有效風量率。巖巷:Qf=283.9m3/min煤巷、半煤巖巷:Qf=380.9m3/min確定風筒的風阻:煤巷和巖巷掘進工作面均采用800mm的抗靜電阻燃柔性風筒,設計要求風筒吊掛良好。查表得風筒百米風阻為6.0N·S2/m8,800m長的風筒總風阻為48.0N·S2/m8。計算局部通風機全風壓:h全=R×Qf×

7、;Q掘式中 h全局部通風機需要全風壓,Pa;R風筒風阻,48.0N·S2/m8;Qf 局部通風機吸入風量,巖巷283.9m3/min,煤巷、半煤巖巷380.9m3/min;Q掘掘進工作面磧頭需風量,巖巷215.8m3/min,煤巷、半煤巖巷3/min。巖巷:h全=48.0×(283.9/60)×(215.8/60)=816.8Pa煤巷、半煤巖巷:h全=48.0×(380.9/60)×(289.5/60)=1451.5Pa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巖巷掘進工作面配備FBD5.6/2×11型礦用隔爆壓入式對旋軸流局部通風機,煤巷掘進工作面配備FB

8、D6.0/2×22型礦用隔爆壓入式對旋軸流局部通風機,采用800mm抗靜電阻燃柔性風筒供風,可以滿足要求。局部通風機主要參數詳見表4-2-3。表4-2-3 局部通風機主要參數型號局部通風機主要參數功率(kW)風量(m3/min)全風壓(Pa)全壓效率(%)噪聲(dB)FBD5.6/2×1111×220040068040008025FBD6.0/2×2222×2250550110060008025因此,按局部通風機吸風量計算的掘進工作面需風量為:巖巷:283.9×1+60×0.15×8.3=358.6m3/min,取

9、359m3/min煤巷、半煤巖巷:Q巖掘380.9×1+60×0.25×8.4=506.7m3/min,取507m3/min。按風速進行驗算掘進工作面需風量按以上計算分別為359m3/min、507m3/min,掘進工作面通風斷面均為7.4m2,掘進工作面風速分別為0.81m/s和1.43m/s,均滿足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101條規(guī)定的要求。掘進工作面需風量總和的確定礦井目前布置2個巖巷掘進工作面,因此,掘進工作面需風量之和為:Q掘=359+359=718m3/min=11.97m3/s2) 水倉、硐室需風量計算根據開拓開采布置,水倉、硐室、需要配給一定的新鮮風量,采用

10、經驗值60180m3/min,改擴點采用經驗180300m3/min,水倉和硐室分別配60m3/min風。Q硐60m3/min=1m3/s,,Q水倉60m3/min=1m3/s,Q改擴點180m3/min=3m3/s3) 掘進、硐室、水倉風量Q=(11.97+1+1)×1.25=17.4625m3/s,取整為18m3/s=1080m3/min。4) 其它巷道的需風量按井下其它巷道風量按掘進、硐室、水倉風量總和的15%考慮。其它巷道需風量:Q它(11.97+1+1)×15%=2.1m3/s=126m3/min3 礦井總風量根據礦井實際,煤礦目前為兩個巖巷掘進工作面和一個改擴維

11、修點,用風量相差不大,礦井可對風機進行調整以獲得礦井各時期生產所需風量。礦井目前需風量Q=5+17.4625+2.1=24.56m3/s,取整為25m3/s=1500m3/s。4 礦井風量分配礦井目前分風原則:巖巷掘進面配風360m3/min,水倉、硐室配風120m3/min,其它巷道配風126m3/min。最后說明:我礦在用主扇風機型號為FBDCZ2×55-NO15,風量2900 m3/min-1700m3/min,風壓900-2880Pa,實際需風量為1500 m3/min,隨著煤礦的開拓開采變化,有可能出現通風阻力變大的情況,我礦只需注意隨時清除回風井雜物,隨時注意減小通風阻力

12、,我礦的總風量足以滿足我礦改擴建設所用。4、 主要通風機選擇:我礦選用通風機型號為FBDCZ-NO15,有效風壓小于0.9倍數最大風壓(據通風機風阻特征曲線)有效功率大于60,根據通風機輸入功率,選擇電機功率2×55KW。5、 慨算礦井通風費用:1. 噸煤通風費用WO=(EEA)/T=(5511)×365×24×0.5/60000=4.818 元/噸式中:E 一 主要通風機年耗電量 (kw·h)/t EA 一 局部通風機年耗電量(kw·h)/t WO 一 噸煤通風電費 元/噸2. 其它噸煤通電費用 設備折舊費W1W1=(G1G2)/T

13、=(6000/10年)+3000/60000 =0.06元/噸 材料消耗費W2W2= C/T=1200/60000=0.02元/噸 通風工作人員工資W3W3=/=(3×15000)/60000=0.75元/噸 專為通風服務的井巷折舊費、維護費W4。W4= C/T=1200/60000=0.02元/噸 通風儀表購置費和維修費W5W5= 600/60000=0.01元/噸噸煤通風成本:=0123=4.8180.060.020.750.020.01=5.678元/噸6、 通風設施、防止漏風和降低通風阻的措施(1) 通風設施建立通風系統(tǒng),除了要有井巷和通風動力設備外,還需在井上、下適宜的地點

14、安設必要的通風構筑物,以引導、隔斷和控制風流,保證風流按擬定的路線流動。根據用途的不同,通風構筑物分兩大類:一是用于截斷風流,如風門、風墻等;二是用于通過調節(jié)風流,如風橋、調節(jié)風窗、測風站等。1 風門風門按啟閉原理的不同,分為普通風門和自動風門。由于本礦井巷道內車輛通行不頻繁,故設計考慮選用普通風門。風門設置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1)避免在彎道和傾斜巷道中設置風門;(2)門的前后5m內支架完好,門墻厚不小于0.45m,四周掏槽深0.20.3m;(3)結構嚴密,漏風少,向關門方向傾斜80°85°;(4)風門應迎風流開啟,行機車巷道,兩門間距應大于列車長度;(5)風門要求設置道

15、以上。進、回風井之間和主要進回風巷之間需要使用的聯絡巷中,必須安設道正向和兩道反向的風門。2 擋風墻在需要隔斷風流,而不需要行人、行車的巷道中應安置擋風墻。根據擋風墻的結構與服務年限不同,分為臨時性擋風墻和永久性擋風墻。工作面及采區(qū)采完后應修筑永久性擋風墻,予以封閉。擋風墻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1)擋風墻兩幫、頂、底應掏槽,槽深在煤中大于或等于1m,巖石中不小于0.5m;(2)擋風墻應無裂縫、無漏風;(3)墻內外5m支架良好;(4)永久性擋風墻應設“”型放水管。3 風橋在進、回風道的交叉地點,為避免風流短路使進、回風流隔開互不干擾,應設置風橋。4 調節(jié)風窗及測風站以增加局部阻力的方式調節(jié)井下風

16、量的地點需安設調節(jié)風窗。其技術要求與風門相同。為了準確地測量風量,應在礦井各主要進、回風巷的適宜位置設置測風站。測風站的技術要求是:必須設在直線段巷道中;測風站長度不小于4m;其附近10m范圍內的斷面無變化,無障礙物;測風站周壁應為光滑平面。通風設施布置見礦井通風系統(tǒng)圖C201201171。另外,必須對井下通風設施及構筑物加強管理,經常檢查和維修,確保礦井通風系統(tǒng)正常運轉。(2) 防止漏風措施為保證井下各用風地點的風量并按設計風流方向流動,在風流沿途設置風門、調節(jié)風門,擋風墻、密閉等通風構筑物,確保通風系統(tǒng)穩(wěn)定可靠,且設施必須完好,避免漏風。加強對礦井通風設備、設施的管理和維護,井下風門均實行

17、聯鎖,定期進行檢查,防止風門同時打開造成系統(tǒng)風流短路。采空區(qū)的上下巷必須密閉嚴實,防止漏風,防爆門必須嚴實,安全出口的風門不能同時打開。風井、安全出口及引風道的墻體不能漏風。(3) 降低風阻措施1、降低摩擦阻力措施:盡量使巷道光滑,保護巷道完整,并及時維修。在開拓設計時,在滿足開采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縮短風路長度。擴大通風巷道的凈斷面積,利用通風構筑物合理分配風量。2、降低局部阻力措施:盡量減少風橋的設置,在必須設置風橋的地方,在保證不影響提升、運輸和行人的情況下設置風橋,風橋采用混凝土碹搭橋,斷面不小于3m2。在主要巷道內不長期存放礦車,減少風路中的物料堆積并及時清除風硐內的堆積物。3、在容

18、易產生局部阻力的地方,應盡量降低局部阻力系數,巷道連接處應做成斜線或園弧形,巷道拐彎處應盡量避免直角轉彎或小于90º轉彎,轉彎處內、外側施工成斜線或園弧形,必要時設置導風板。4、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應盡量避免在主要巷道中停放礦車、堆放雜物,巷道應隨時修復,保持足夠的有效通風斷面,以利于風流暢通。(4) 風機設置及要求1、主通風機必須安裝在地面;裝有通風機的井口必須封閉嚴密,其外部漏風率在無提升設備時不得超過5%,有提升設備時不得超過15%。3、必須安裝兩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風機,其中1套作備用,備用通風機能在10min內開動。在建井期間可安裝1套通風機和1部備用電動機。4、禁止采用局部通

19、風機或風機群作為主要通風機使用。5、風井口應安裝防爆門,防爆門每6個月檢查維修1次。6、至少每月檢查1次主要通風機,改變通風機轉數或葉片角度時,必須經礦技術負責人批準。7、新安裝的主要通風機投入使用前,必須進行一次通風機性能測定和試運轉工作,以后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性能測定。7、 反風方式、反風系統(tǒng)及設施(1) 反風方式礦井利用軸流式通風機反轉的方法反風,在反風時,調換電動機電源的兩相,可以改變通風機動輪的旋轉方向,使井下風流反向,這種反風方法不需要設置反風道,比較經濟,反風必須能在10min內改變巷道中的風流方向,當風流方向改變后,主要通風機的供風量不應小于正常風量的40。每季至少檢查1次反風設施,每年應進行一次反風演習;礦井通風系統(tǒng)有較大變化時,應進行一次反風演習。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