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的原則-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理念與方法._第1頁
公共性的原則-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理念與方法._第2頁
公共性的原則-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理念與方法._第3頁
公共性的原則-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理念與方法._第4頁
公共性的原則-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理念與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公共性的原則 -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理念與方法主持人: 我先簡單介紹一下, 今天來講座的是丁圓老師, 他是日本國內一所大學工學研 究科的博士, 在同一所大學綜合研究所讀的博士后。 現在是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景觀教研 室負責人,下面大家歡迎。丁圓: 很容幸今天和大家進行交流, 同時我覺得在國內作為一個建筑事務所能夠開辦這 樣的講座, 提高大家的水平是很有意義的。大家都很忙, 但是就在這么忙的時候, 大家能不 能靜靜的想一些事情。 建筑師或者是景觀設計師, 或者這個行業(yè)的專家, 并不單純的是做設 計工作的。同時他還承擔了許許多多的其他的工作。那么總體上來說, 從建筑或者項目的策劃到建筑的設計、 實施到

2、最后的完成, 以及到后 來這些設施的運用和管理, 這些和設計人員和專家都是有關系。 這當中還有對群體的教育和 使用者的教育。大家都很清楚, 意大利對建筑物的保護是做的最好的。 最初這些想法來源并不是來源建 筑師或者來源政府部門, 而是來源于大眾。 由大眾發(fā)起的自下而上的運動, 促進了政府采取 這樣一種態(tài)度。我們看到我們的城市的面貌得到延續(xù),文化得到發(fā)展。我今天這個題目是我在做博士研究的時候我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課題, 如果單純去研究一 個建筑我該怎么去研究它, 所以我很困惑。 但是當時有大量討論我們的社會應該怎么做。 在 這個時候我就發(fā)現, 我們的本身, 我們建筑師我們專家, 我們的服務對象也就是

3、我們的甲方, 以及使用的市民和大眾。 他們之間存在著需求、提供、創(chuàng)造這樣的矛盾。這樣的矛盾怎么解 決,就是我這個講座的出發(fā)點。在這個過程中有公共性的問題。指示今 在下面的地先放一些圖片。這是一個廣場,是一個私人機構,免費的提供大眾在這里進行交流。 這是在街上隨便拍了一個商場,這種藝術品,這種雕塑在街頭出現到底起什么作用。 同時有一些民間的藝術家, 在廣場在建筑當中把他擺設出來, 讓人們去觀賞, 這也是一 種趨勢。在一些建筑上有這種的雕塑。有些再室內來看, 在一個大玻璃的空間范圍當中, 開始逐步的認識到這種標識系統(tǒng)。 天有什么樣的展覽, 時間的安排等等。 相對來說在相對枯燥的間當中有新鮮感。 方

4、把外部的空間放到室內。這是在地鐵過道,這個墻面是很“灰色”的墻面,上面寫了很多臟話或者小廣告。 人自發(fā)的在上面用金屬做了這種東西。這完全是一種自發(fā)的行為。大家都可這是一個真人,在地鐵的入口的一角。在國外有些私人的公司, 會展示一些作品。 這是一個中國的藝術品擺在這里, 以看到。這是反映美國在二次大戰(zhàn)時的情景。這種雕塑買回來的時候非常昂貴。在一些大型的樓宇以及街道的兩側會有這樣的雕塑,并不能說很好,但是豐富了空間。 這是一個換氣槽,如果沒有旁邊的這個東西就會顯的很單調。這是金屬的構件,主要就是想豐富一下, 包括入口的處理上, 做了一些規(guī)整, 做了一些 雕塑的手法。這是類似鈦合金的東西圍合起來的。

5、這是溪水,夏天是有水流的,給人感覺還是有可看的地方。那么上面這些就是隨便看一下, 不管是正確還是不正確, 主要還是有這么一種想法。 但 是反過來說這種想法是對還是不對。我們主觀的認為,使用者應該是滿意的,應該欣賞的。 實際上是不是這樣,里邊是不是有差異性。真實的市民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樣的?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 公眾對生活環(huán)境的質量和公共藝術的要求提高。 我們反思一下我們 以前的時候, 我們建造一個房子, 大家可以住進行就很滿足了。 但是現在的很多房子比較是 有景觀的,質量還要好,不好直接涉及到銷售的價格。這樣一來我們政府和開發(fā)的結構, 大量做了一些雕塑等等的東西。 做完了以后是不是大 家的評價就會

6、很高。 我們經常聽到一種說法, 很多雕塑過不了多久就沒頭了,就胳膊了。這 些東西為什么會是這樣, 這里邊是不是有一些具體的問題。 雙方都有雙方的說法, 藝術家和 建筑師都認為公眾無法理解完美的創(chuàng)意。 公眾會說你們歪曲了我們的需求。 這就產生了現在 的情況。必須把這個現狀加以解決我們才有可能往前推進, 我們設計更符合公眾, 才能取得公眾 的認可,而不是學術界認可。反思一下,什么叫公共性。這里提出一個公共性的問題,從公 共的意義上來看,是我們的目標是我們的追求。追求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希望我的住宅是 180 平方米,我希望有花園等等,這樣的話公共性就無法調節(jié)。所以公共性并不是個體的意 愿,而是個體與

7、個體之間調節(jié)形成的一種共性, 這個共性是由個體出發(fā)的, 同時有回到個體 循環(huán)的過程。也就是說, 公共的要求是隨著整體水平的提高有一個循環(huán)和漸進的過程。 那么同時在行 政,我們國家有很多行政的手段調節(jié),包括宏觀調控也好,經濟上的做法也好,都是自上而 下的。那么政府并不是解決問題唯一的途徑, 而個體與個體之間形成的機構或者協(xié)會的組織, 往往是能夠合適的解決公共性的。那么這里邊還有一個概念, 公共藝術的概念現在已經被廣泛的提出來。 這個概念其實定 義是非常困難的。到目前沒有一個確切的認識,至少從四個方面可以確定。第一、在公共場所是公共自由介入和參與。 第二、是藝術作品,或者形式具有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

8、。 第三、選擇、展示方式和運作機制體現公共性。 第四、社會公眾共享的社會資源,而不是個人去欣賞。公共藝術具體范疇的廣泛性,涉及到視覺范疇,造型藝術、表演、舞蹈這些東西都可以 為公共藝術。同時公共性概念還有包容性。大家都可以自由去參與。對公共藝術怎么去思考它,有幾個方面。第一、公共藝術的實現過程而其定義是一種值得參考的方式。第二、 從不同層面上去置疑所謂的 “公共”,公共藝術將成為公共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第三、公共藝術的發(fā)展的過程怎么去研究。策略、政策的制定和構成。公共環(huán)境藝術還有物質化的體現和場所性。第一、這些包含了建筑物的本身,街道空間,商店,公共服務設施。公共雕塑等等共同 構成,它們之間的

9、關系是體現公共場所上。第二、點公共環(huán)境藝術不是藝術家私密的東西,他的屬于普通市民的。 第三、帶有社會功能,必須是與環(huán)境,與社會需求相容的。 第四、藝術屬于城市,隨著城市而存在。 第五、公共藝術是一種藝術形式,通過藝術的改善轉變環(huán)境的是它最基本的原則。剛才講到了三方,一個是公眾,一個是公共環(huán)境藝術作品,還有就是設計師、專家,他 們之間是什么關系?他們三個之間是循環(huán)的關系。公共需求并非個體, 而是人與人之間形成的共識和共性。 通過專家和建筑師對公共需求 的理解, 經過創(chuàng)造把它轉化為作品, 而這個作品是需要大眾來使用的, 就是這樣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在這個循環(huán)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專家和建筑師,我們在這

10、里起到了推進的作用。 那么這種公眾的需求是不是有確切的存在, 這是以日本為例, 對于業(yè)余時間的消費, 業(yè) 余生活上所需要的環(huán)境的投入和支出之間關系的表格。在圖象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有關聯性。1973 年日本經濟騰飛,一直發(fā)展到 1989 年出現泡沫經濟。這個 10 年日本經濟是衰退期, 1999 年就跌入到低谷, 2003 年開始有一個緩慢的增長,就是一個過程。這樣的過程帶來了 國民的收入發(fā)生了變化, 失業(yè)率很高。 那么在這張圖上一般的衣食住行的跟經濟發(fā)展是略有 關聯性。那么對于業(yè)余生活對環(huán)境的需求公共生活方面的支出, 隨著經濟增長, 它是逐漸的增長 到高峰。之后隨著經濟的變化,并沒有發(fā)生了急劇的

11、下降,而是平緩的狀態(tài)。從這里看到, 我的需求是走向第二種狀態(tài),逐漸的升高,公眾的消費需求就越來越高。社會富裕程度的提高勞動時間的縮短了, 業(yè)余時間的擴大, 日?;徒徎牡囊缶?會提高。所以盡量的在周邊地區(qū)滿足對于公共空間的需求,這種發(fā)展是有重要作用的。從開放空間到公交空間,公共空間到底是什么樣的事例來看一下對經濟發(fā)展。到 70 年 代初的時候有效的事例有 11個,隨著經濟發(fā)展逐漸的提高, 到 2002年的時候經濟發(fā)生劃破 后就逐漸的下降。 經濟的衰退意味著我們對公共的投資有一些變成, 相反對質的要求就非常 的高。具體看一下這些場所發(fā)生的行為直接跟我們生活的關聯性。 一般行為的設定, 比如

12、散步, 活動。心理上的需求比如安靜,休息。和他人的關系比如見面,交流。還有場所認識的表現 意識比如購物的廣場等等帶有功能性的。場所的狀態(tài)是熱鬧的還是主題集會。在這幾個年代我們來看一下, 70 年代主要是利用者行為的設定以及和他人的關系和場 所認識表現。到了 80年代逐漸開始心理上的需求,還有場所的狀態(tài)。90 年代就是機能的組合。對于業(yè)余時間消費的時候更注意行為的設定。這種變化我想通過兩個案例來看一下, 一個是我們直接對它進行明確的設定, 單方面的 設定。 第二是認識到這個單方面設定之中存在的問題, 而有群眾提出的要求, 這些要求通過 組合來完成這么一個設計作品。同時要結合地鐵他們做了周密的設計

13、作品,同這是一個政府用地,在這個位置上是劇場等等各種文化設施。這個前面是繁華的大道, 這邊是著名的百貨店,在后邊有很多的辦公樓。有這么一塊地,怎么進行開發(fā)。必須為大眾 服務的,有專家提出來, 要有一個公共聚會的場所,第二要有公共汽車站。 的出入口, 同時要考慮到收益性。委托方是大連的設計公司。這是大公司所在地, 這邊是商(圖片)這是橢圓形的開時要體現出要求。這是建筑周邊的狀況,這是入口,這是一個綜合文化館, 業(yè)建筑。這是通道,走到上邊可以進入到文化館。這是大的場景??冢ㄟ^ 4 個大型的鋼柱把它架起來,上面觀景的平臺, 是非常大結構。從這個位置進入是 公共的汽車站。 這是下層的廣場,通常會舉辦

14、一些公共的聚會。下面這一圈都是商鋪, 有一 些公共休息的座椅。這是很多的小的構件或者小部分的設計, 比如座椅、 桌子、電梯等等。這個作品出來以 后對他的評價很高, 設計師也很滿意,取得了成功。這個作品乍一看的時候都覺得很好,我 因為離的比較近,我去過很多次,上午、中午、晚上都看過。同時在建成的時候是秋季,后 來到夏季都去看過。這個水景還是比較吸收人的。第二我當時對這個進行了調查, 分時間段, 甚至到季節(jié)的變化, 每個人的位置他到底在做些 什么, 跟環(huán)境是什么關系,花了一年的時間做了調查。在這個調查當中根據人流的主線,人 流基本是這樣的, 從出口進來以后分為兩個, 一個是從這邊走過來進行上邊的建

15、筑物。是從這邊走來還是去那個建筑物。 這樣一來就變成這個地方就是一個過道, 這是第一直觀的 看法。 第二使用者的屬性,孩子和年輕人占大多數,孩子更多的是進入文化中心。 年輕人基 本就是穿越的性質。 制造這個建筑最初的原則是提供一個場所, 這個場所是讓大家可以在這 里有交流?,F在這個狀況來看,就跟當初的想法不太一樣了。作為下層來看是一個環(huán)形, 主要是對商店感興趣。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 就是說很少有 人是穿越中間藍色的地面, 基本都是圍繞著走。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去看一下廣場, 廣場如 果導向性鋪地的話,人們會按照導向去走,不會走的很零散,這個環(huán)境對人有一種誘導性??梢钥吹交旧袭a生消費的 80

16、集中在短時間內。那么這個場所就失去了本身作為交 流場所的意義,而轉變成一種約會的場所性,只有點的功能。在短時間消費的80的人流當中,幾乎是停留在扶手旁邊, 而不是我們設定的座椅。 也就是說是以這兩根主要動線為主。 這就是我們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是不是有一個偏差。動的要求和他需要的環(huán)境要素和靜的要求他需要的環(huán)境要素。 剛才看到了動的要求, 在 交通的便利方面。而靜的要求,宏觀上需要遠離,微觀上需要舒適性,還有視覺上的影響。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剛才設計的作品。 我們學術上,或者我們從設計師的角度上,我 們做了這么一個地標性的建筑上, 在使用上存在一種反差。 這種反差是我們忽略了這個周邊 的人群他對環(huán)

17、境需求的可能性。 作品本身來看是一個近乎與完美的建筑, 但是在使用上發(fā)生 了這樣一個偏差,導致了他使用效率的降低。既然出來了這樣的問題, 公共的需求性, 建筑師或者藝術家設計師以及作品之間的循環(huán) 并沒有達到一個完整的循環(huán)的過程, 在這個里邊我們是不是可以重新探討一下我們設計的原 則,我們設計的方法,我們設計的原理。 在這個地方有這樣一個例子。 也就是說三者之間協(xié) 調從公共需求角度是不是可以做一個很好的建筑,這是一種嘗試。居民自發(fā)的組織積極參與公共設施與環(huán)境的設計必要性。 建筑家的引導協(xié)調的重要性體 現在那里, 這個工作的流程該怎么去做。 在日本有一個很小的城市, 做了這么一個文化中心, 采取了

18、一種自下而上的過程。首先看一下這個場所,地下有一層。這是第一層,很小體量的建筑物,建筑面積 8000 多平方米。這個 地方是政府管轄的地方。整個設計完成花了 10 年的時間??匆幌聢龅?, 是一個 L 形的建筑物,留出一個很大的空間,是一個長方形的占地,做了一個緩坡的草坪。 這是從側面的入口進來看到的場景, 這是玻璃幕墻,上面是銅板。 這是通道, 這邊由陶片拼 起來的。這里邊有一個信息站,有一些資料,可以上網。這邊有一個劇場,這是劇場的入口。這 是二層興趣小組, 活動的地方, 可以孩子來也可以大人來。 這是婦女帶著孩子在這交流一下 育兒經驗進行一些活動。這是讀書的一個小小的空間。建筑本身還是不錯

19、的建筑, 那么它采取了一個什么樣的組織結構形式, 后來進行了調查。 一般來說,市長、政府、議會撥款進行協(xié)調,然后進行預算,錢從那出。之后在委托設計師 在設計,或者招標。 然后交換給政府的管理部門, 政府管理部門對它進行運營,這是一個基 本的發(fā)展過程。但是這個建筑的過程是完全相反的, 首先是由市民組成的興趣小組, 是群眾自發(fā)的組織, 比如美術的,舞蹈的等等。他們自發(fā)的討論需要什么樣的建筑,出現了幾百條的要求, 例如 溫泉等等。 從 94 年開始討論,一直到 98 年,在這個基礎上,建筑的負責人就提出來我們要 設計一個中心文化設施。 有專門負責蓋房子的, 還有一部分是負責運營的。 聘請了一些大學

20、教授參加這個活動, 逐漸的理出頭緒, 有了頭緒就逐漸反映到市政府。 議員就認為可以做了, 政府協(xié)調機構成立了建設委員會討論這個事情。 這個時候還沒有一個建筑師真正意義上承擔 建筑設計。這是當年的工作流程,從 97年開始討論,到如今的方案。最后到1999年 12 月份落實到設計,請了一個很著名的設計師。 設計方案出來以后, 就開始返回到市民,市民就開始討 論。討論到最后最終形成了執(zhí)行方案。那么這個過程完了以后就提出了幾點, 這個建筑建成了以后群眾反映非常好。 里邊的工 作室, 創(chuàng)作室不預約全部都是滿的, 不管是不是休息時間,包括室外廣場的運用。 市民在討 論的過程中提出了削減建造成本的方式,包括建筑的材料。剛才我大概的看了一下這個部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