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體詩的種類及特點_第1頁
古體詩的種類及特點_第2頁
古體詩的種類及特點_第3頁
古體詩的種類及特點_第4頁
古體詩的種類及特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z.古體詩的種類與特點見唐詩三百首.封二總結關于古體詩的概念,在近體詩的格律一文開篇已經(jīng)提到。在此再作簡要說明。我國古典詩歌分為古體詩、近體詩兩大類。古體詩又稱古風,近體詩又稱格律詩。這種分類方法是隨著格律詩的問世,發(fā)端于南北朝的齊梁時期,盛行于唐代,一直沿用至今。故唐代以前不合近體格律的詩,均被稱為古體詩;唐代以后仿古而作的不合近體格律的詩,也被稱為古體詩或古風體。 由于古體詩不講究格律,因此有些同志誤認為古體詩好學、好寫,其實問題并非如此簡單。近代知名文人王國維說:散文易學而難工,韻文難學而易工;近體詩易學而難工,古體詩難學而易工;小令易學而難工,長調難學而易工。 所以,我們對于古體

2、詩的種類與特點應該有所了解。 一、古體詩的種類 古體詩的種類頗多,有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言古詩簡稱七古、雜言詩通常歸入七古、古絕、樂府詩、柏梁體、歌行體、入律古風等。下面分類舉例說明。 1、五古 五言古詩,每句五字,句數(shù)不等,平仄不拘,押仄聲韻、平聲韻均可,不講究對仗。后來人寫五古,為區(qū)別于格律詩,有意避開四句、八句,有意用仄聲韻和拗句的較為多見。五言古詩在章法構造上十分注重起承轉合,尤其是起;在表現(xiàn)手法上習慣通過對景致與人物表情地描寫以抒情。歷代詩話詞話中說:五言古詩,或興起,或比起,或賦起。須要寓意深遠,托詞溫厚,反復優(yōu)游,雍容不迫?;蚋泄艖呀瘢驊讶藗?,或瀟灑閑適。寫景要雅淡,推人心之

3、至情,寫感慨之微意,悲歡含蓄而不傷,美刺婉曲而不露,要有三百篇之遺意方是。 例如:唐杜甫羌村三首其一 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 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 鄰人滿墻頭,感慨亦歔欷。 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2、七古 七古,除了都是七字句外,在寫作技巧上也有自己的特點。歷代詩話詞話中說:七言古詩,要鋪敘,要有開合,有風度,要迢遞險怪,雄俊鏗鏘,忌庸俗軟腐。須是波瀾開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復起。又如兵家之陣,方以為正,又復為奇,方以為奇,忽復是正。出入變化,不可紀極。 例如:宋軾百步洪(二首其一) 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 水師絕

4、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 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 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 四山眩轉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 舠中得樂雖一快,何異水泊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 紛紛爭奪醉夢里,豈信荊棘埋銅駝。 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窩, 但應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如吾何! 回船上馬各歸去,多言舝舝師所呵。 3、雜言詩雜言詩是將長短句摻雜在一起,詩句字數(shù)少者僅一字,長者達九、十字以上,但三、四、五、七字相間者較為多見。不過篇中多數(shù)句子還是七言,所以通常將雜言詩歸入七古。雜言詩由于句子的長短不受拘束,首先就給人一種奔放排奡的感覺。古代最擅

5、長雜言詩的詩人是白,他在詩中兼用散文的語法,更加令人感到這是與一般五七言古詩完全不同的一種詩體。 例如:唐白蜀道難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雕朱顏。連峯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相喧豗,砅崖轉石萬壑雷。其崄

6、也假設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4、古絕 絕句有古絕、律絕之分。古絕即不入律的絕句。不講平仄,不粘不對,平仄韻均可用。詩詞格律王力編著中說:凡合于下面的兩種情況之一的,應該認為是古絕:1用仄韻;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時還不粘、不對。當然,有些古絕是兩種情況都具備的。 古絕也有五言、七言兩種,但五言古絕比擬常見,七言古絕比擬少見。歷代詩話詞話中說:絕句之法,要婉曲回環(huán),刪蕪就簡,句絕而意不絕,多以第三句為主,而第四句發(fā)之。有實接,有虛接,

7、承接之間,開與合相關,反與正相依,順與逆相應,一呼一吸,宮商自諧。大抵起承二句固難,然不過平直敘起為佳,沉著承之為是。至如宛轉變化工夫,全在第三句,假設于此轉變得好,則第四句如順流之舟矣。 例1:唐白床前明月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土。 注:疑是句用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舉頭句之平仄與上句不粘,低頭句之平仄與上句不對,所以是古絕。 例2:唐紳憫農二首 一 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籽。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春種句一連用了三個仄聲,誰知句一連用了五個平聲。 例3:宋仲淹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

8、葉舟,出沒風波里! 注:此詩用了四個律句,但是首聯(lián)兩句平仄不對仗,尾聯(lián)出句與上聯(lián)尾句平仄不粘,所以不合律絕規(guī)則。 例4:七言古絕唐杜甫三絕句現(xiàn)選二首 一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殘一人出駱谷。 自說二女嚙臂時,回頭卻向云哭。 二 殿前兵馬雖驍雄,縱暴略與羌渾同。 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 注:第一首惟殘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說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均不合律句;尾聯(lián)上句與首聯(lián)下句平仄不粘,而且尾句用了仄聲韻。第二首縱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婦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也不盡合。 5、樂府詩樂府一詞始于西漢,漢惠帝始設樂府令 掌管音樂的官名,漢武帝時設樂府管理音樂的官署,具體掌管朝會宴

9、饗、道路游行時所用的音樂,兼采民間詩歌和樂曲。隨之,人們漸把樂府官署所采集、創(chuàng)作的樂歌稱為樂府;后來樂府成為一種詩體,稱樂府詩,用指晉至唐代可以入樂的詩歌和后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唐代以后文人摹擬樂府體寫成的古體詩雖也叫樂府,但已不再配樂。由于隋唐時代逐漸形成了新音樂,后來又產生了配新音樂的歌詞,叫做詞。在樂府衰微之后,詞產生之前的一個過渡時期,配新樂曲的歌辭即采用近體詩。像王維的渭城曲、白的清平調,都是近體詩的形式。樂府詩形式靈活自由,可以歌唱,多感于哀樂,緣事而作。 例1:操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

10、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注:操的詩今存20多首,全是樂府詩。 例2:唐白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缺乏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

11、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注:將進酒,又名惜樽空、惜空樽酒,系漢樂府鼓吹饒歌舊曲。白此作是利用舊題。 6、柏梁體 柏梁體為七言詩,句句用韻,一韻到底。據(jù)說漢武帝建柏梁臺,與羣臣聯(lián)句賦詩,句句用韻,因此而得名。 例1:丕燕歌行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土,君何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fā)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搖踵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例2:唐杜甫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三斗始朝

12、天,道逢麯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臨風前。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7、歌行體 歌行體,又稱樂府歌行體。因漢以后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行乃樂曲的意思,二者雖名稱不同,但無嚴格區(qū)別,故有歌行一體之說。歌行體多為七言,也有五言、雜言,可兼用長短句,形式自由、靈活、流暢,富于變化,也可歌唱。 例如:清龔自珍西郊落花歌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來但賦傷春詩,西郊車馬一朝盡,定庵先

13、生沽酒來賞之。先生探春人不覺,先生送春人又嗤,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人皆癡。如錢塘潮夜澎湃,如昆陽戰(zhàn)晨披靡,如八萬四千天女洗臉罷,齊向此地傾胭脂。奇龍怪鳳愛漂泊,琴高之鯉何反欲上天為?玉皇宮中空假設洗,三百六十界無一青蛾眉。又如先生平生之憂患,恍惚怪誕百出難窮期。先生讀書盡三藏,最喜維摩卷里多清詞,又聞凈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觀想猶神馳。西方凈國未可到,下筆綺語何漓漓,安得樹有不盡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常是落花時! 8、入律古風 入律古風,多為七言,根本是律句或準律句只管第二字不管第四字,一般四句一換韻,平仄韻交替。 例如:唐高適燕歌行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

14、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旗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凌雜風雨。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衰,孤城落日鬬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風飄飄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將軍! 注:這首古風有很多律詩的特點:篇中各句根本上都是律句,或準律句即仄仄平平仄平仄。根本上依照粘對的規(guī)則,特別是出句和對句的平仄完全是對立的。根本上四句一換韻,每段都像一首平韻絕句或

15、仄韻絕句;其中有一韻是八句的,像仄韻律詩。仄聲韻與平聲韻完全是交替的。韻部完全依照韻書,不用通韻。大量地運用對仗,而且多數(shù)是工對。 二、古體詩與近體詩的區(qū)別 從以上對古體詩分類舉例中已可看出,古體和近體在句法、用韻、平仄、對仗上都有較大區(qū)別: 1、從句法上看:古體每句字數(shù)不定,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句子參差不齊的雜言都有,每首的句數(shù)也不定,少則四句,多則幾十句。而近體詩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律詩規(guī)定為八句,絕句規(guī)定為四句,多于八句的為排律,也叫長律。 2、從用韻上看:古體詩每首可用一個韻,也可以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韻,允許換韻;而近體詩每首只能用一個韻,即使是長達數(shù)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換韻。

16、古體可以在偶數(shù)句押韻,也可以奇數(shù)句、偶數(shù)句都押韻;而近體只在偶數(shù)句押韻,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聲收尾則押韻,以仄聲收尾則不押韻;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數(shù)句都不能押韻。古體可用平聲韻,也可用仄聲韻;近體只用平聲韻hg仄起平收。古體詩的押韻,可以把鄰近韻部的韻,比方一東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稱為通韻;但是近體詩的押韻,必須嚴格地只用同一韻部的字,即使這個韻部的字數(shù)很少稱為窄韻,也不能參雜了其他韻部的字,唯獨首句押韻時可以借用鄰韻因為首句本來可押可不押。 3、從平仄上看:古體詩與近體詩的最大區(qū)別,是古體不講平仄,而近體講究平仄。唐以后,古體也有講究平仄的,不過未成規(guī)律,可以不管

17、。 4、從對仗上看:古體詩的對仗是極端自由的。一般不講究對仗;如果有些地方用了對仗,也只是修辭上的需要,而不是格律上的要求。像杜甫歲晏行這樣一首長詩,竟沒有一處對仗;岑參白雪歌只用了一個對仗句,也還是寬對。古體詩的對仗和近體詩的對仗有以下三點不同:在近體詩中,同字不相對;古體詩則同字可以相對。如杜甫石壕吏:老翁踰墻走,老婦出看門。在近體詩中,對仗要求平仄相對;古體詩則不要求平仄相對。如白居易傷宅:攀枝摘櫻桃,帶花移牡丹。在近體詩中對仗求其工,在古體詩中對仗求其拙。 三、古體詩的特點 通過以上比擬可以看出,古體詩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字句不限。字數(shù)、句數(shù)多少、長短不拘。二是押韻自由。可用同一韻部,也

18、可用鄰韻;平、仄韻均可用;上聲、去聲可通押入聲不行;可一韻到底,也可中途換韻;偶數(shù)句、奇數(shù)句均可用韻;韻字可以重復。三是平仄不拘。可以用三平調、三仄尾;也可用拗句;鄰句不求粘對。四是對仗隨意。古體詩不講究對仗,如有對仗亦越拙越高古。上述四點可歸結為一句話,那就是古體詩不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 關于古體詩的寫作特點,綜合前人論述,大致可歸結為以下幾點:1、先立大意后下筆,體格句法求蒼古。歷代詩話詞話中說:凡作古詩,體格、句法俱要蒼古,且先立大意,鋪敘既定,然后下筆,則文脈貫穿,意無斷續(xù),整然可觀。2、起承轉合細思量,章法構造用心苦。古體詩在章法構造上十分注重起承轉合。起是起始、開端;承是承接開端并

19、加申述;轉是轉折,從側面或反面加以闡述;合是關合全文而完畢。一般情況下,古絕以句、其它古體詩多是以偶句為起承轉合的常式單位。要求:起當筆勢突兀,力求振起全篇。講究意在筆先,塑造鳳頭,以求先聲奪人。承可遵循三路,效達承上啟下。承的方式有總接、分承,明順、暗接等,但均需依據(jù)文中固有的景路、理路、情路合稱三路,體察全詩之構造。承不僅在構造上起縫合傳遞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鋪墊與蓄勢使得后面的體物寫志更有根基。轉宜跌宕轉深,以望振人魂魄。古體詩的轉多用于古絕的第三句、八句詩的第五六兩句、樂府等歌行體的過片。轉是指詩詞構造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的轉換。轉不僅在章法上給人一種回環(huán)

20、往復、搖曵多姿之感,更能引導讀者從中體認思路,進而品味出作者的情感和詩作的主旨。故成功的轉宜給人以陡然一驚之感,且須愈轉愈深,不僅有振人魂魄之效,而且能引人品味作品的詩意。合當繞回宕開,以求寓意未盡。合是一首詩的收束句,它既可渾圓章法,更是作者感發(fā)意志、體物寫情、神光所聚的詩眼所在。合或以動亂見奇, 或以迷離稱俊,收句非繞回即宕開,其妙在言雖止而意未盡。結句有明結、暗結兩種。明結是直接抒情、言志、闡理。如杜甫聞官兵收首句敘事點題,結句揚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之樂,抒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向的驚喜之情。暗結是以景結情或稱以攬物結關合之情,即以景物來傳達、折射、暗示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負。如益汴河曲的結

21、句風起花愁殺人,就借隨風飄蕩、漫天飛舞的花,遙寄作者深沉的歷史感慨和對現(xiàn)實的感受。 3、用韻雖寬仍講究,平仄入聲不為伍。古體詩用韻有以下特點: 一是古體詩用韻較自由。古體詩既可通韻,也可一韻到底。例如:唐白古風五十九首之十四:胡關饒風沙,蕭索竟終古。木落秋草黃,登高望戎虜。不見征戍兒,豈知關山苦?牧今不在,邊人飼豺虎。全篇兩句一用韻,都是用的仄聲韻,且一韻到底都是用的上聲七麌韻。 二是古體詩通韻有寬限。上聲和去聲可以通韻,但是平聲和仄聲一般不能通韻,入聲字一般不能與其它各聲通韻。例如:唐白居易傷宅:誰家起甲第,朱門大道邊?豐屋中櫛比,高墻外回環(huán)。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見馬家宅,今作奉誠園?全篇兩句一用韻,都是用的平聲韻。 再如:南宋陸游醉歌:讀書三萬卷,仕宦皆束閣;學劍四十年,虜血未染鍔。仰天少吐氣,餓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