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懷古詩的鑒賞課件_第1頁
詠史懷古詩的鑒賞課件_第2頁
詠史懷古詩的鑒賞課件_第3頁
詠史懷古詩的鑒賞課件_第4頁
詠史懷古詩的鑒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追溯歷史的蹤跡詠史懷古詩鑒賞 中國傳統(tǒng)文學中最大的抒情主題,不是愛,不是死,而是懷古之情、興亡之嘆。 余秋雨學習目標1.探究把握詠史懷古詩常見思想情感和表現(xiàn)手法 。2.學習詠史懷古詩的解題方法與技巧3.培養(yǎng)準確鑒賞詠史懷古詩的能力。 詩類點擊詠史詩是以吟詠或評論歷史故事、歷史 人物為題材,借此抒發(fā)情懷、諷刺時事的詩歌。懷古詩是由憑吊古跡而產(chǎn)生聯(lián)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發(fā)情懷抱負的詩。 由于這類詩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跡為 描寫對象,思想大都比較沉重,感情基調(diào)一般都比較蒼勁悲涼,所以并稱詠史懷古詩復習引路 篇目內(nèi)容類別思想感情表現(xiàn)手法 越中覽古念奴嬌赤壁懷古京口北固亭懷古 揚州慢憶古事懷古人憶古事詠

2、古跡寄寓著盛衰無常的感慨感慨壯志難酬抒發(fā)愛國情懷表達了對物是人非、盛衰無常的無限惋惜及悲痛之情。情景交融、虛實相濟,用典用典對比對比1.借古(人)抒懷 (懷人傷己) 2.懷古(事、跡)傷今3.理性反思古盛今衰物是人非作者置身其外,總結哲理對比失落型同病相憐型詠史懷古詩從思想內(nèi)容上分有三類:杜甫詠懷古跡杜甫蜀相李白越中覽古劉禹錫石頭城1.緬懷前賢,表達敬仰。2.抒發(fā)昔盛今衰,感慨盛衰無常,暗含對現(xiàn)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3.憂國傷時,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4.悲嘆年華消逝,壯志難酬、懷才不遇。5.物是人非的惆悵,滄海桑田的感慨。6.理性反思,啟迪

3、后人詠史懷古詩中常見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擬人、借古諷今、虛實相生、對比、直抒胸臆、用典詠史懷古詩中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鑒賞步驟 弄清史實。對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實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這就要求我們要積累一定的歷史知識,積累得越多越好。我們在中學歷史課、語文課和課外閱讀中所學的有關知識,應該成為我們頭腦中歷史知識庫的寶藏。體會意圖。后代作家對塵封的往事發(fā)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現(xiàn)實的原因或者是觸發(fā)感慨的媒介。領悟感情。詩家懷古詠史,大致上有這么幾種情況:一種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的思考,詩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另一種情況是把史實與現(xiàn)實扭結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社會現(xiàn)實。還有一種情況是只抓住歷史

4、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題發(fā)揮。分析寫法。 : 臺城 劉禹錫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鑒賞舉隅1.“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相傳為陳后主所創(chuàng),一般被認為是 杜牧在其詩句 ( 泊秦淮)中也用了這個典故。 2.這首詩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用什么手法來強調(diào)這個主題的? 亡國之音隔江猶唱后庭花吊古傷今 對比課堂練習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臺 城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咀⑨尅宽f莊(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人。(1)這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詩人為什么說“臺城柳”“無情”?(2)有人說詩人

5、在憑吊古跡時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因為雖然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逝,而臺城柳卻依舊逢春即枝繁葉茂,不管人世滄桑、人間興亡,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以它的繁榮茂盛和臺城的荒涼破敗,以它的終古如斯和六朝繁華如夢轉(zhuǎn)瞬即逝作鮮明對比,因此詩人說它“無情”。( 答出“六朝如夢鳥空啼”,而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這種物是人非的對比關系,表述流暢連即可。)同意。因為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吊臺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運使詩人聯(lián)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 答出

6、詩人懷古傷今的晚唐情結,表述流暢連貫即可。) 技巧點撥鑒賞詠史詩四步曲:1懂:即寫什么? 弄清史實:何地、何人、何事。2審:即審明題目要求。題目怎么問就怎么答。 (體悟感情、分析技巧)3書:即書寫答案。要依據(jù)詩歌的具體內(nèi)容,恰當?shù)剡\用相關術語表達。4查:即檢查要點全不全,語言通不通(全國新課標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春日秦國懷古 周樸 荒郊一望欲消魂,涇水縈紆傍遠村。 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 數(shù)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樸(?878):字太樸,吳興(今屬浙江)人。消魂;這里形容極其哀愁。涇水:渭水支流,在今陜西省中部,古屬秦國??M

7、紆:旋繞曲折。 8. 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9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系的?(6分)牛刀小試8. 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答:表現(xiàn)了懷古傷今之情。詩人春日眺望經(jīng)水之濱,不見春草,只見古碑,行客之路盡是黃沙,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9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系的?(6分)答:觸景生情;寓情于景; 寫哀景抒哀情。詩歌用了觸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涇水、春草、古碑、蒼山、殘陽、綠樹、黃沙等凄涼敗落的景物,表達了自己的懷古傷今之情。在情景處理上,用極富特征的荒涼

8、景物抒發(fā)了對唐王朝國勢日衰的悲嘆。頸聯(lián)采用擬人,寫景細致入微。牛刀小試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1)概括這首詩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的內(nèi)容,并說出作者在這兩聯(lián)中寄寓著怎樣的感慨? 【解析】頷聯(lián)“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抓住關鍵詞“吳宮、晉代”,可知寫的是南京作為六朝古都時的情況。頸聯(lián)“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抓住關鍵詞“山、青天、水、白鷺洲”可知寫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顯而易見,古今對比,抒發(fā)作者古今興亡盛衰之感。參考答案:頷聯(lián)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跡,頸聯(lián)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人事滄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結語 斷壁殘垣,記錄著朝代的興亡;秦磚漢瓦,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多少雅致的詩句,緬懷著古今風流人物;無數(shù)蘊藉的詞章,傾訴著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