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職業(yè)攝影師對徠卡M6及其鏡頭的評論_第1頁
一位職業(yè)攝影師對徠卡M6及其鏡頭的評論_第2頁
一位職業(yè)攝影師對徠卡M6及其鏡頭的評論_第3頁
一位職業(yè)攝影師對徠卡M6及其鏡頭的評論_第4頁
一位職業(yè)攝影師對徠卡M6及其鏡頭的評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似乎每一位搞攝影的人都會對徠卡M系列照相機說出一些自己的觀點來,然而,卻很少有人真正地擁有一臺M照相機并長時間地使用它,從而真正體會到究竟是哪些特點使其成為名噪一時的攝影利器的。目前M6的最新型號是M6.72TTL和M6.85TTL。M系列家族自1953年的M3型開始,至今所有型號都是聯(lián)動測距式機型,攝影師無法從取景鏡頭內看到被攝場景,而是通過取景器內的明亮視場框線來確定場景范圍的。在取景器的中央有一塊淺黃色的矩形區(qū)域,那就是聯(lián)動測距器,它是根據三角測量原理來工作的,用戶通過淺黃色區(qū)域內的雙影重疊來對焦。這種通過聯(lián)動測距器完成雙影重疊式對焦的系統(tǒng)如果在設計上和制作上都很精密的話,那么在50MM

2、標準鏡頭和廣角鏡頭上其對焦精度是非常高的,要明顯超過手動對焦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因為在單反機上進行手動對焦,你只能通過你的眼睛來判斷景物是清晰還是不清晰,而聯(lián)動測距器在這方面更具“二元性”。使用聯(lián)動測距器對焦,不管景物是否合焦,你在取景器內都不會看到像在單反機上那種取景器內突然發(fā)暗的現象。在環(huán)境光較低的情況下,人眼對清晰程度的判斷力會隨之下降,這時候使用手動對焦單反機顯然是不太可靠的,而使用聯(lián)動測距器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在低環(huán)境光和使用小光圈鏡頭的條件下,聯(lián)動測距式照相機顯然更容易調焦。此外,使用聯(lián)動測距式照相機,用戶能很好地掌控其調焦功能。即使是最頂級的自動對焦單反機也有可能出現焦點失誤的問題

3、,造成主題失焦而非主題合焦,而這一問題在單反機的取景器內是很難發(fā)現并糾正的,但使用聯(lián)動測距式照相機就不會出現這一問題。我是如何使用我的徠卡M照相機和鏡頭的在你無法長時間停留或者無法對景物進行擺布的時候,徠卡M照相機的用處就體現出來了。你是在用徠卡M捕捉并記錄著稍縱即逝的瞬間。我經常向其他攝影師推薦徠卡M作為拍攝婚禮的照相機。最近,我受客戶委托為一家慈善醫(yī)療診所拍攝照片。客戶希望拍攝到醫(yī)生、護士、藥劑師和管理人員為患者提供服務的場景,并要求拍攝過程不能干擾患者就醫(yī),也不能擺拍,而且對照片的色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他們還要把這些照片用在海報和宣傳冊上。類似這種典型的拍攝任務,我想徠卡M是最能勝任

4、的!我?guī)Я巳_照相機:兩臺M6,臺M5。全都安裝了柯達的Supra400彩色負片(這種膠片的顆粒非常好,在低照度條件下拍攝時很容易校正)。三款鏡頭:35mmSummicronAsph.,50mmSummilux1.4,90mmAPOSummicron。兩臺M6分別配備50和35兩款鏡頭,用一長一短兩條皮帶掛在身上,M5配備90鏡頭斜掛在肩上。我安靜地并且耐心地等待著我期望出現的場景。徠卡M照相機使用起來是非常安靜的。取景器內的畫面非常明亮。因為在取景視場框線外面的畫面也是可見的,所以想調整畫面也非常的容易。我用配備50MM鏡頭的機器對室內進行快速的測光,并記住一組測光數據。在診所的每一間屋子內

5、通常只存在2到3處的測光差別,所以我把所有機器和鏡頭都放在相同的檔位上。當被攝對象發(fā)現我在屋內時,我就盡量不與他們的眼神接觸。當我覺得我對他們打擾的時候,我就會主動從他們的視線中消失。我從取景器內掃視整個屋子以尋找合適的拍攝位置,一點一點地移動機器以獲得最滿意的構圖。我用視場框線預視撥桿來確定其他焦距的構圖場景。在按動快門時我盡量找一個可以倚住身體的東西。我盡量不讓我的情緒受別人談話的影響,以便按照預先的構思來專心拍攝。如果你聽到一個吸食海洛因成癮的人或者一個瀕臨死亡的人在呻吟,你的情緒一定會受到影響,但你構思的場景并未改變,而且也不會影響到你的膠片,所以,要盡量克服這種情緒上的影響。照相機工

6、作時是如此的安靜,以至于患者和醫(yī)生經常忽略了我的存在。我經常用這種方法來完成拍攝會議及其他需要安靜的拍攝任務。在一個12平方英尺的診室內,馬達卷片器的噪聲聽起來就像是開槍一般響。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喜歡使用f2和f2.8這兩檔光圈,只有在需要時我才調整快門速度。如果用單鏡頭反光型照相機,幸運的話我可以在低于1/125秒的速度上手持相機獲得清晰銳利的照片。而用徠卡M機我可以很輕松地在1/15秒的快門上拍出同樣質量的照片。在拍攝之前我先對室內進行測光。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我都是對我的棕褐色手背進行測光的(窮人的隨身測光表),根據測光結果設置好快門和光圈后,我就很少再去看測光表了。非常有意思的是,在相同的場

7、景下,我對曝光的估計與徠卡M的實際曝光結果越來越趨于一致,在最先進的尼康F5身上我卻找不到這種感覺。我想其原因是,當我對著手背進行測光時,相機測量的是照在手背上的光量,而這個光量在拍攝過程上幾乎是不會改變的,所以我就不用理會測光表了。而徠卡M又沒有自動曝光功能,所以也不會讓我分心去考慮使用這種功能。而當我使用尼康F5的時候,我總是被它的自動測光系統(tǒng)發(fā)出的蜂鳴警告聲所打擾。當我把鏡頭對準醫(yī)生的白大褂時,尼康F5會提示要進行一點曝光補償;當鏡頭指向患者的深色毛衣時,尼康F5又提示要進行一點曝光補償。每次像這樣使用徠卡M6完成我的拍攝任務時,我通常能得到的最大的贊許就是:“唉,你的工作太安靜了,我?guī)?/p>

8、乎忘記了你的存在!”使用一臺結構簡單的、非自動化的、使用測距器的徠卡M照相機究竟有什么好處呢?1、最為安靜的快門??扉T的噪聲非常小,通常在室內的說話聲都可以掩蓋快門釋放的聲音。一般說來,越少分散攝影師注意力的照相機越是好相機。2、在所有的35毫米照相機中,徠卡M是使用廣角鏡頭時調焦速度最快和最為精確的。使用徠卡35MM、28MM、24MM、21MM鏡頭在大光圈時仍能獲取非常清晰銳利的照片,攝影師無需再為使用單反機時容易出現的焦點偏移或者失焦的現象而擔心。3、說到鏡頭,大家應當注意到,曾經有無數的雜志、網站和測試報告,以及無數的專業(yè)攝影師發(fā)表過評論,都認為徠卡鏡頭(尤其是它的廣角鏡頭)是世界上所

9、有35毫米照相機中最好的鏡頭。徠卡鏡頭在大光圈下的成像依然銳利無比,讓你在拍攝時可以有更多的選擇。4、徠卡M6的一個主要優(yōu)點是其非常普通的外觀。它看起來完全不像大型的專業(yè)相機,配有馬達、可更換棱鏡,還有龐大的變焦鏡頭群。絕大多數人面對M6都不會想到它是攝影的利器,都會把M6錯誤地看成是一臺陳舊的傻瓜機,因而他們會相當地放松并去掉戒備之心。所以,當你需要偷拍的話,徠卡M6就是最合適的機器。5、沒有復雜的機械和電子結構,再加上德國精密的制造工藝,造就了M6非常高的可靠性。一家持公正立場的雜志曾經報道過:尼康和佳能照相機的設計目標是確??扉T有15萬次的使用壽命;而徠卡M6設計的壽命高達40萬次。6、

10、由于沒有反光鏡系統(tǒng),所以徠卡M在確??扉T柔順以保證照片質量的同時,無需在鏡頭設計上做出什么折衷。徠卡M的上述其他優(yōu)點也有賴于這一特點。實際的評論我同時使用兩種不同版本的M6大約兩年時間,它們只是取景器的放大倍率和取景視場框線不同。M6.72有28MM至135MM鏡頭的取景視場框線,M6.85有35MM至135MM鏡頭的取景視場框線。這兩款機器中,我更喜歡M6.85那款,幾乎有一半的時間我用它和50MM鏡頭來拍攝照片,它配備50MM鏡頭時,其他焦距的視場框線在取景器內是不可見的。稍大一些的放大倍率使得構圖和調焦更為容易一些。在下述的評論當中,如果不是特指,我所提到的照相機都是指徠卡M6。如果你使

11、用35毫米自動單反機或者自動聚焦單反機的時間較長,那么初次使用一臺手動的測距器式照相機,你可能會搖頭嘆息:我怎么花了2500美元買了這么一個原始的東西呀?一開始甚至覺得在徠卡M上安裝膠卷都是很困難的,但不久你就會喜歡這種安裝膠卷的方式的。徠卡M機身的人體工學設計比以往我們已經適應的大多數機器都要好;簡單但精心設計的測光模式使測光的過程變得更為科學,避免了攝影師的猜測。鏡身上的景深表使攝影師們更愿意使用超焦距方式拍攝,更多地考慮在合作中運用景深效果。你可以帶著徠卡M去赴宴,去赴約會,甚至去參加會議,但絕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然而,真正讓你相信徠卡M確實與眾不同的,是你通過它的取景器看到了畫面!那種

12、感覺是非常清晰也非常明亮的。讓絕大多數嚴肅的攝影師們最感興趣的,是取景器內只有底部有一個很簡單的曝光指示燈,其他令人感到煩擾的字母、數字、指示燈或者箭頭都沒有。如果你像一位職業(yè)攝影師那樣使用專業(yè)測光表來測光,那你甚至可以把徠卡M6的電池給取出來,相機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但連那個測光指示燈你也會看不見的。當我裝配50MM鏡頭在街頭或者在嚴肅的會議室里拍攝時,取景視場框線浮現在取景器中央,視場框線以外的場景仍然是可見的。這才是徠卡M6最吸引我的特點。這一特點可以讓我隨時根據需要進行構圖調整,對畫面做出取舍。這與單反機好象在把拍攝位置強加于你的感覺不同,徠卡M6還可以告訴你在你將要拍攝的場景四周還有什

13、么東西。當我重新開始使用徠卡M6這種手動機器之后,我注意到我的拍攝方式最大的變化就是越來越關注取景視場的邊緣。由于不會受到來自于照相機的多種約束,我可以只調焦一次就不停地拍下去,直到我或者我拍攝的主體改變位置或距離。因為創(chuàng)作的過程變得十分輕松,所以我拍攝的照片開始變得越來越生動,我也能完全自主地透過取景器來控制畫面。更進一步說,徠卡M6的“自由式取景器讓我在拍攝過程當中更加主動地去付出創(chuàng)作的努力。徠卡M6機身前面的一個小撥桿可以讓我不必安裝不同焦距的鏡頭就能看到它們的取景視場。當我執(zhí)行旅行拍攝任務時,我通常只帶一個鏡頭。兩個機身和四支鏡頭在拍攝包內所占的空間大約與一臺尼康F5和一個配套鏡頭所占

14、的空間相等。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對于海外長途旅行(或者在街道上游逛)來說總是更好的。以前我曾經在旅行中攜帶如下器材:兩臺尼康F5,支80-200/2.8變焦鏡頭,一支20-35/2.8變焦鏡頭,一支Noct-Nikkor58mmf/1.2標準鏡頭,一支85mmf/1.4鏡頭,再加上充足的備用電池。這些已經將近20磅重了,這還不算閃光燈、膠片、各種連線以及必備的附件的重量。通常情況下,我還要帶一臺較小一些的尼康N90或者F100,在拍攝任務的間隙,我可以拿著它到街頭拍一些片子。應該說這些東西加在一起有20多磅重了,即使是最大號的杜馬克攝影包也得被塞得鼓鼓囊囊的。背著這么一個大包,即使步行一個街區(qū),

15、也委實是一種令人望而生畏的鍛煉,而且我感到后背也很疼痛。因為配套鏡頭都比較沉重,而且單反機還存在反光鏡的震動,所以三腳架幾乎是必不可少的附件。而且,你也許已經注意到了,許多用自動聚焦專業(yè)單反機的攝影師經常用閃光燈拍攝,這都是因為他們無法保證這些沉重的器材在手中的穩(wěn)定性。而現在我通常攜帶如下器材旅行:兩臺徠卡M6;一支21mmASPH鏡頭;一支Tri-Elmar28-35-50三焦距鏡頭(這是徠卡生產的變焦鏡頭,有三個焦段,非常小巧和緊湊,即使在全開光圈時成像依然優(yōu)異);一個為28mm鏡頭配用的有明亮視場框線的獨立取景器;一支50mmSummiluxf/1.4和90mmAPOSummicron鏡

16、頭;一個小型的徠卡桌面三腳架和一個小型的SF20型閃光燈。全部器材加在一起總共只有6磅多重,可以放在一個中號的杜馬克攝影包內,而且還多出不少空間裝膠卷。除了缺少長焦距鏡頭外,這套器材比尼康的同樣配置要輕得多,但總體成像質量要選勝于尼康。先看看21MM鏡頭。尼康的那支20-35的變焦頭除了四角之外,成像還是非常銳利的,但存在著比較明顯的變形。要想使四角與中央的銳度相當,至少要把光圈收縮到f/5.6或者f/8,但這樣就限制了在室內的手持拍攝,必須使用三腳架或者閃光燈。而徠卡的21MMASPH鏡頭即使在大光圈下也不存在變形,而且在大光圈下其四角的銳度和分辨率與尼康鏡頭在f/5.6時的中央區(qū)域相當。用

17、M6配合21MM鏡頭進行拍攝是一件十分令人愉悅的事情。在其他焦距的選擇上,有的人可能會認為尼康的80-200更為實用,因為它涵蓋了徠卡90mmAPOSummicron鏡頭的焦距。但事情并不完全如此。我的長焦鏡頭多用于拍攝肖像和為會議拍攝資料照片。在拍攝會議資料照片時,我通常都坐在第一排,這樣可以清楚地看到發(fā)言者的面部表情,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參會人員對我的注意。在這種場合下,閃光燈是絕對禁止使用的。我通常使用柯達的Supra800型膠片,并在鏡頭前面加一塊80C濾鏡。這塊濾鏡的作用是在碘鎢燈照明條件下使用日光型膠片時可以做一部分的校正,剩余的校正放在沖洗照片時完成。但80C濾鏡也會吃掉一檔的

18、光圈。這里有兩個選擇:巨大而又沉重的尼柯爾鏡頭,在2.8光圈時使用1/60秒的速度;或者是徠卡90毫米鏡頭在2.0光圈時使用1/125秒的速度。猜猜看哪一個選擇更有利于手持拍攝?猜猜看哪個鏡頭在大光圈下表現更銳利?沒錯,是徠卡!此外,徠卡還有一些在某些特殊場合下極為重要的特性:非常安靜的快門,非常安靜的手動過片,非常安靜的手動倒片!尼康在此的一個優(yōu)勢就是它的80-200變焦頭所能達到的遠攝效果。但是,使用的焦距越長,那么因為反光鏡震動和手抖動而對像質帶來的影響就越大。令我感到吃驚的是,對用M6和90MM鏡頭拍攝的照片做局部放大,其銳度甚至要好于用尼康拍攝的未做放大的整幅照片。顯而易見,使用徠卡

19、M6和鏡頭,你可以得到以下的好處:使用定焦鏡頭,在大光圈下得到非常銳利的圖像,更高的快門速度,更容易操作的體積和重量。徠卡M照相機的不足之處:盡管我使用徠卡M6來完成我的幾乎全部拍攝工作,但實事求是地說,它還是有一些弱點:1、徠卡M6不適于運動和野生動物攝影。它的最長焦距鏡頭僅為135MM,盡管它也是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135MM鏡頭之一,但那些專門從事運動和野生動物攝影的職業(yè)攝影師會告訴你,他們使用的最短焦距鏡頭是400MM的。2、卡M6也不能作為抓拍機使用。你必須手動測光,手動設置快門和光圈,還必須手動調焦。還有就是你必須學會在徠卡M6上的那種非常古老的安裝膠片的方法,因為它沒有自動安裝膠片的功

20、能。3、徠卡M6也不適于在室外進行閃光補光拍攝。它的最高閃光同步速度僅為1/50秒。也許唯一適合它進行室外閃光補光拍攝的膠片就是AgfapanAPX25型,但現在這種膠片已經停產了。4、徠卡M6也不是影室攝影的第一選擇,因為它不能預視景深,也不能使用寶麗萊后背進行曝光測試。但我也曾經用徠卡M6和90MM鏡頭在影室內拍了一些非常棒的肖像照片。徠卡M6使用起來是非常順手的,但機身只是整個攝影系統(tǒng)的一半,許多攝影師都把注意力放在鏡頭上面。世界著名的工業(yè)設計大師阿萊西(Alessi)認為,徠卡M系列照相機是二十世紀僅有的幾件他認為如此之完美以至于無需再做任何改進的工業(yè)設計產品,而徠卡M系列鏡頭則是最致

21、命的誘惑!在下一段落中,我將談一談徠卡M系列的幾款鏡頭,并將它們與我曾經使用過的尼康、佳能和康泰時G系列的同檔次鏡頭進行一下比較。作為一名攝影師,我使用的膠卷數量是很大的,每周大約都能拍攝100-200卷。因為我在短時間內如此頻繁地使用我的照相機和鏡頭,所以,我對它們的真實體會對業(yè)余攝影愛好者來說可能要經過數年才能得到。況且,在高強度的使用條件下,器材的優(yōu)點和弱點都會充分地體現出來。下面的評論雖然是我個人的觀點,但它可是基于二十年的觀察和學習才得出的。徠卡21mmASPHElmarit鏡頭:這是一款絕對頂級的鏡頭,在大光圈下銳度表現特別優(yōu)秀,與其他徠卡最新型的鏡頭一樣具有典型的徠卡家族特性。我

22、還有一款徠卡R系列的21MM鏡頭,我發(fā)現只有把光圈收縮到F8時,它在銳度方面的表現才算得上與21mmASPHElmarit在全開光圈時的表現相當。佳能與尼康的同焦段定焦頭在任何光圈下的四角銳度都比不上徠卡的這款鏡頭,只有在f5.6或者f8以上光圈時,其中心銳度的表現才與徠卡的鏡頭接近。雖然用各種不同廠家的21MM鏡頭拍出的幻燈片看起來大致相同,但它你把它們都放大時(16X20以上),你就會看出差別來了。這時,用徠卡鏡頭拍攝的片子可以說是纖毫畢現,而其他鏡頭拍出的片子在細節(jié)上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徠卡的。我對好評如潮的康泰時G系列的21MM鏡頭的使用體會相當有限,因為我覺得它的附加取景器的變形非常嚴重

23、,所以我很快就把它返給了銷售商。此外,我還認為超廣角鏡頭還是使用手動調焦比較舒服,而康泰時G的21MM鏡頭的所謂手動調焦幾乎沒有什么實用價值。徠卡M的Tri-Elmar28-35-50三焦距鏡頭是一款很優(yōu)秀的鏡頭,既小且輕還非常堅固。在大多數的室內場景拍攝時我都用它,但它的最大光圈只有F4限制了它在一些低照度條件下的使用。在50MM焦段時,以我的眼光來看它與目前生產的50mmMSummicron鏡頭是同樣出色的,但一些評論者認為在35毫米照相機的這個標準焦段上,該鏡頭是“能被其他標準鏡頭擊敗的徠卡鏡頭”。在中檔光圈條件下,絕大多數其他廠家生產的鏡頭都是非常出色的,最大的差別就是在反差控制的設計

24、上。在這一點上,Tri-Elmar鏡頭比尼康和佳能的標準鏡頭要做得更好,而且這也是可見的主要差別。我個人并不喜歡康泰時G系列上的那個45毫米標準鏡頭,它看起來不像徠卡的鏡頭那么簡潔,但它的色彩飽和和色調控制都非常好,在銳度方面的表現與徠卡的產品不相上下。在35MM焦段上Tri-Elmar鏡頭仍具有很高的銳度,但與50MM焦段相比反差有所下降。徠卡的35mmASPHSummicron鏡頭的表現雖然比它強,但兩者的差距是非常接近的。而且,它們兩個都遠遠地領先于尼康和佳能生產的同焦段定焦鏡頭??堤rG系列的35MM鏡頭雖然在色彩表現上與它的45MM鏡頭相當,但在銳度表現上要差一些,顯然不像被夸獎得那

25、么好。最后,在28MM焦段上Tri-Elmar鏡頭的表現也不輸于其他廠家的產品,雖然它的變形稍大一些,但其反差仍處于一個很高的水平。盡管不同廠家的鏡頭拍出來的照片各有其特點,但由于徠卡的Tri-Elmar鏡頭在這個焦段上可以很容易地進行精密調焦,而單反機在廣角焦段無論是手動聚焦還是自動聚焦都可能出現失誤,所以在這一點上徠卡還是有明顯優(yōu)勢的。在這方面,無論是我自己的實踐,還是其他專業(yè)攝影師的經歷,都有不少例子可以予以證實。事實上,與那些傳說的神話相反,28MM焦距的徠卡鏡頭在大光圈下的景深并不如想像中的是無限的,并不足以掩蓋調焦上的誤差。由于Tri-Elmar鏡頭的成像質量絕不輸于上述參加對比的

26、其他定焦鏡頭,所以它的鏡身的小巧就成了該鏡頭真正的優(yōu)勢所在:攜帶一個Tri-Elmar鏡頭,就等于擁有了三個不同焦距的高品質鏡頭,而其體積并以不比一個小型的單反機鏡頭大!而這款鏡頭在任何條件下都能保證調焦的精密度是我能順利完成拍攝任務的關鍵所在。50mmSummilux鏡頭:這是徠卡M系列的標準高速鏡頭。我必須承認我喜歡高速的標準鏡頭,我曾經因為想使用佳能的50mm1.0L和85mm1.2L兩款高速鏡頭而購買了佳能的EOS-1型照相機,這兩款鏡頭都有極其特殊的光學性能。但遺憾的是,這兩款鏡頭的USM馬達的自動聚焦速度都太慢了,很難用它們來進行快速抓拍。事實上,如果佳能的這兩款鏡頭的自動聚焦性能

27、與其光學性能相當,或者是可以進行手動調焦的話,我可能就會一直使用。它們的光學性能極為出色,與徠卡玻璃不相上下。尼康和佳能的50mmf/1.4鏡頭都沒有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價值,它們在大光圈下不是十分銳利,收縮光圈后的反差表現又不令人滿意。徠卡的50mmSummilux可以在任何光圈下輕易地擊敗尼康和佳能的同等競爭對手,但體積卻只有尼康和佳能的一半大小。在大光圈下的表現強于50mmSummiluxM鏡頭的就是徠卡R系列的最新版50mmSummilux鏡頭,它使用了多達8片的鏡片,我想它一定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設計的!我之所以也使用徠卡的單反機來完成一些拍攝任務,就是因為徠卡的單反鏡頭

28、里有50mmSummilux、80mmSummilux和180mmAPO這三款出色的產品??堤r的單反機也有兩款不錯的50mm標準鏡頭,但它們同樣在大光圈下不夠銳利,在反差和細節(jié)描寫上也比不上徠卡的鏡頭。能夠算得上是徠卡標頭的真正對手的是康泰時G系的45mm鏡頭,它的表現與徠卡的表現各有千秋,但我要說G系列的標頭是非常非常出色的。在“盡可能暗的”的光照條件下,我都是使用50mmSummiluxM鏡頭來完成絕大多數拍攝任務的。它的抗眩光能力很強,反差極其出色。用它拍出的片子,銳度非常高,感覺就像是人眼之即時所見。而且,它的焦外成像效果也十分迷人。我認為,它和M6對我來說是一個相得益彰的圖像攝取系

29、統(tǒng)。90mmAPOSummicron鏡頭:簡直是太銳利了!我曾經擁有過四個不同版本的90mmSummicron鏡頭。第一個是在鏡身底部有一個三腳架插孔的那種;第二個是它的第二代產品;第三個是為徠卡R系列生產的版本;第四個就是目前的APOSummicron。徠卡的這款鏡頭,與其他廠家的同型產品,甚至與徠卡的其他鏡頭相比都要高出一個檔次。在大光圈下它的成像非常的銳利,在f/16時也保持得非常好。如果你一定打算要用這款鏡頭來拍攝肖像照,那么你最好使用濾鏡,或者在低照度下拍攝,這樣被攝主體的呼吸和輕微的移動可以稍稍減弱成像的銳利程度,拍出來的肖像照片感覺也會好一些。我之所以一直保留著第一版那款鏡頭用來拍肖像照,就是因為上述原因。第一版的鏡頭在大光圈下的表現稍微柔一些,而且在背逆光的情況下有一點點的眩光。我曾經使用最新版的APO鏡頭,用Kodachrome25和FujiVelvia型膠片拍出的片子,在LightJet型打印機上放大到40X60英寸時,在銳度上與哈蘇相機及大多數4X5相機拍出的片子不相上下。上述四款鏡頭在絕大多數時間里都用在我的徠卡M6機身上。許多徠卡的發(fā)燒友一定會對我沒提到被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