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單元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第講 細胞呼吸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頁
走向高考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單元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第講 細胞呼吸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頁
走向高考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單元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第講 細胞呼吸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頁
走向高考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單元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第講 細胞呼吸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頁
走向高考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單元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第講 細胞呼吸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必修一第三單元第二講A卷細胞呼吸的過程和應用時間:45min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70分)1(2016唐山模擬)下列關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過程,敘述錯誤的是導學號11970355()A過程可在植物細胞中進行,也可在動物細胞中進行B過程可產生ATP,也可不產生ATPC過程可產生H也可消耗HD過程可在線粒體中進行,也可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答案D解析過程表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在動植物細胞中都可進行,且此過程只能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過程既可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也可表示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有氧呼吸每個階段都會產生ATP,但無氧呼吸只在第一階段產生ATP。有氧呼吸第二

2、階段產生H,第三階段消耗H,而無氧呼吸中的H只在第一階段產生,作為還原劑被第二階段消耗。2(2015上海卷,14)下列細胞中,其無氧呼吸過程會以乳酸為主要產物的是導學號11970356()A密閉塑料袋中蘋果的細胞B用于制作酒精的酵母菌C劇烈奔跑時的馬骨骼肌細胞D澆水過多的青菜根部細胞答案C解析蘋果無氧呼吸產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錯誤。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B錯誤。動物細胞無氧呼吸產物是乳酸,C正確。澆水過多的青菜根部細胞無氧呼吸產物主要是酒精和二氧化碳,D錯誤。3早春開花植物雪滴蘭,雪落花開,開花時花序細胞的耗氧速率遠高于其他細胞,但ATP的生成量卻遠低于其他細胞。據此推知,雪滴

3、蘭的花序細胞導學號11970357()A依靠無氧呼吸為生命活動供能B比其他細胞中的自由水含量低C比其他細胞的光合作用強度低D呼吸釋放的熱能比其他細胞多1答案D說解析雪滴蘭開花時花序細胞的耗氧速率遠高于其他細胞,明花序細胞有氧呼吸旺盛;細胞內自由水的含量高;花序細胞不含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花序細胞有氧呼吸旺盛,但ATP的生成量卻遠低于其他細胞,說明花序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中以熱能形式散失的要多于其他細胞。4(2016濰坊模擬)下圖表示生物體內進行的能量釋放、轉移和利用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導學號11970358()Aa過程的完成一定伴隨H2O和CO2的生成B在人體劇烈運動過程中,肌肉細胞

4、產生的甲中不含有乳酸C人體細胞中完成c過程的場所主要是線粒體D人體內的a過程會受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的影響答案Dc解析a過程可表示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過程,無氧呼吸過程不產生H2O,無氧呼吸中的乳酸途徑也不產生CO2;在人體劇烈運動過程中,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過程表示ATP水解釋放能量,用于各項生命活動,而線粒體是細胞的“動力車間”,是主要的產能場所,不是主要的耗能場所;在人體內,腎上腺素、甲狀腺激素可以使機體細胞代謝加快,故a過程會受到二者的影響。5(2016南通質檢)長期浸水會導致樹根變黑腐爛。樹根從開始浸水到變黑腐爛的過程中,細胞呼吸速率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導學

5、號11970359()A階段根細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B階段根細胞的無氧呼吸速率上升C階段曲線下降的主要原因與階段不同D細胞在a點的有氧呼吸強度小于b點答案D2解析I階段開始浸水,溶氧逐漸減少,所以有氧呼吸速率下降;階段隨著氧濃度的降低,無氧呼吸速率上升,階段細胞長期進行無氧呼吸,供能不足,且產生的酒精對細胞有毒害作用,導致呼吸速率下降;a點既有較弱的有氧呼吸也有較弱的無氧呼吸,而b點進行較強的無氧呼吸,不進行有氧呼吸。6(2016泉州質檢)家庭釀酒過程中,密閉容器內酵母菌呼吸速率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導學號11970360()A08h間,容器內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呼吸消耗而不斷減少

6、B06h間,酵母菌能量利用率與612h間能量利用率大致相同C08h間,容器內壓強不斷增大,在8h時達到最大值D6h左右開始產生酒精,612h間酒精產生速率逐漸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曲線圖,08h間,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產生水和CO2,根據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其產生水量多于其消耗水量,所以容器內含水量逐漸增多,A項錯誤;06h間,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612h間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有氧呼吸對有機物分解徹底,所以對能量的利用率高于無氧呼吸,B項錯誤;06h間,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吸收的O2量與釋放的CO2量相等,所以容器內壓強不變,C項錯誤;圖中顯示,酵母菌在6h左右開始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且無氧呼吸速率

7、逐漸增強,其酒精產生速率也逐漸增大,D項正確。7(2016泰安模擬)下圖表示細胞呼吸作用的過程,其中13代表有關生理過程發(fā)生的場所,甲、乙代表有關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導學號11970361()A1和3都具有雙層生物膜B1和2所含酶的種類相同C2和3都能產生大量ATPD甲、乙分別代表丙酮酸、H答案D解析分析圖示,為有氧呼吸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基質中完成,將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3H,并產生少量ATP,所以甲為丙酮酸,A錯誤;為第二階段,在線粒體基質中完成,將丙酮酸分解為CO2、H,并產生少量ATP,所以乙為H,為不同的生理過程,B錯誤,D正確;為第三階段,在線粒體內膜上完成,H與O2反應產生H2

8、O,同時產生大量ATP,C錯誤。8(2016成都模擬)在人體細胞利用葡萄糖進行細胞呼吸過程中,關于H的來源和用途的敘述,最準確的是導學號11970362()選項ABCD呼吸類型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無氧呼吸H的來源只來源于葡萄糖來源于葡萄糖和水來源于葡萄糖和水只來源于葡萄糖H的用途用于生成水用于生成水用于生成乳酸用于生成酒精答案B解析人體細胞利用葡萄糖進行有氧呼吸的過程中,H來源于葡萄糖和水,其在第三階段與氧結合生成水;人體細胞利用葡萄糖進行無氧呼吸的過程中,H來源于葡萄糖,用于生成乳酸。9(2014天津卷,2)下圖是細胞中糖類合成與分解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導學號11970363()

9、(CH2O)O2CO2H2O能量A過程只在線粒體中進行,過程只在葉綠體中進行B過程產生的能量全部儲存在ATP中C過程產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來自H2OD過程和中均能產生H,二者還原的物質不同答案D解析過程為有氧呼吸過程,反應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過程是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真核生物在葉綠體中進行,原核生物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有氧呼吸產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轉移到ATP中儲存;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中,產物(CH2O)中的氧來自CO2;過程和都能產生H,但其本質與作用各不相同,前者主要作用于有氧呼吸第三階段,與氧結合產生水并釋放大量能量,后者主要用于C3還原生成有機物C

10、H2O)。注意,光合作用中的H為NADPH,細胞呼吸中的H為NADH。10(2016濟南質檢)如圖所示為不同距離的跑步過程中,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導學號11970364()4乙醇乙醛乙酸CO2、H2O臟肝A跑步距離越長,無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B1500米跑時,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相當C100米跑時,所需ATP主要由有氧呼吸產生D馬拉松跑時,肌肉細胞呼吸釋放的CO2量與吸收的O2量之比為11答案D解析分析題圖可知,跑步距離越長,無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小。1500米跑時,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相同,推測可知有氧呼吸比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少;1

11、00米跑時,所需ATP主要由無氧呼吸產生;馬拉松跑時,主要是進行有氧呼吸,但仍進行部分無氧呼吸,人體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時不消耗O2也不產生CO2,故肌肉細胞呼吸釋放的CO2量與吸收的O2量之比為11。11(2014重慶卷,5)如圖為乙醇在人體內主要的代謝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導學號11970365()氧化氧化A乙醇轉化為乙酸發(fā)生的氧化反應,均由同一種氧化酶催化B體內乙醇濃度越高,與乙醇分解相關的酶促反應速率越快C乙醇經代謝產生的H可與氧結合生成水,同時釋放能量D正常生理情況下,人體分解乙醇的速率與環(huán)境溫度呈正相關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酶的作用和有機物在細胞內的代謝過程。酶具有專一性,一種酶

12、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生化反應,在乙醇轉化為乙酸的代謝過程中至少經歷兩個步驟,需要不同的酶催化,A錯誤。當底物濃度較低時,酶促反應速率會隨著底物濃度增加而加快,當達到一定值后,由于酶的數量有限,反應速率達到最大而不再隨底物濃度增加而加快,B錯誤。乙醇經代謝后可參與有氧呼吸,在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產生H,與氧氣結合后生成水釋放大量能量,C正確。人是恒溫動物,環(huán)境溫度不影響人體內溫度,不會影響分解乙醇的速率,D錯誤。12測定下列哪一項,可簡便且準確判斷貯存的小麥種子的細胞呼吸方式導學號11970366()A有無酒精生成5B有無水生成C有無有機物消耗DO2消耗量與CO2生成量的比值答案D解析O2消耗量與CO

13、2生成量可以簡便、準確地測定,若二者比值等于1,則小麥種子進行的是有氧呼吸;若比值為0,則進行的是無氧呼吸;若比值在01之間,則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同時存在。13(2016德化模擬)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導學號11970367()A水稻根部主要進行無氧呼吸,所以能長期適應缺氧環(huán)境B香蕉在無O2、干燥、零度低溫和無乙烯環(huán)境中,可延長保鮮時間C快速登山時人體主要是從分解有機物產生乳酸的過程中獲得能量D等量的酵母菌,甲組進行有氧呼吸,乙組進行酒精發(fā)酵。若兩組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則兩者釋放的CO2與消耗的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3答案D解析水稻根部通過莖葉中氣腔運輸氣體,主要進行有氧呼吸,但其在缺氧

14、的時候可進行無氧呼吸,其根細胞對酒精有一定的忍耐性;香蕉等水果保鮮需要低溫、低濕、低氧及無乙烯環(huán)境,可通過較低的呼吸作用來延長保鮮時間;快速登山時人體主要還是通過有氧呼吸獲得能量的,其中也有無氧呼吸分解有機物產生乳酸釋放能量,但不是主要的;甲組進行有氧呼吸,1摩爾葡萄糖消耗6摩爾氧氣產生6摩爾二氧化碳,乙組進行酒精發(fā)酵,1摩爾葡萄糖不消耗氧氣但產生2摩爾二氧化碳。則兩者釋放的CO2與消耗的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62)643。14(2016黃岡測試)把乳酸菌接種在鮮牛奶中,將口密封,置于適宜溫度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即可得到酸奶。在此過程中若揭開蓋子,下列過程減慢(或減少)的是導學號11970368

15、()葡萄糖的利用二氧化碳的釋放ATP的形成乳酸含量ACBD答案D解析乳酸菌進行無氧呼吸,在有氧條件下乳酸菌的呼吸受到抑制而強度減弱,所以葡萄糖的分解利用量少,ATP的形成量減少,乳酸含量減少,乳酸菌無氧呼吸本來就沒有二氧化碳的釋放。二、非選擇題(共30分)15(15分)(2016無錫測試)下圖表示人體細胞內有氧呼吸的過程,其中ac表示相6關過程,甲、乙表示相應物質。導學號11970369圖中物質甲表示_,物質乙表示_。圖中a、b、c所代表的過程中,產生能量中最多的是_,該反應進行的場所是_。圖中O2的作用是_。(2)結合玉米代謝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將玉米種子置于黑暗、通風、溫度、水分都適

16、宜的條件下,每天定時取數量相同的萌發(fā)種子,計算每粒的平均干重。預測種子萌發(fā)過程中干重的變化趨勢是_,有機物種類的變化是_,玉米胚有氧呼吸的表達式是_。答案(1)H2OCO2c線粒體內膜與H結合生成水并產生大量能量酶(2)減少增多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解析(1)由圖分析可知,a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發(fā)生的反應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并產生少量的能量;b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發(fā)生的反應是第一階段產生的丙酮酸和水反應生成CO2和H,并產生少量的能量;c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發(fā)生的反應是前兩階段產生的H和氧氣反應生成水,產生大量的能量。圖中的物質甲是第三階段產生的水

17、,物質乙是第二階段的產物CO2;圖中a、b、c所代表的過程中,產生能量中最多的是c,該反應進行的場所是線粒體內膜。圖中O2的作用是與H結合生成水并產生大量能量。(2)種子在黑暗條件下萌發(fā)的過程中,通過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同時又生成一些其他的有機物,故有機物的種類增多,干重下降。16(15分)(2016合肥測試)為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將酵母菌破碎并進行差速離心處理,得到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與酵母菌分別裝入AF試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質,進行了如下實驗(見下表)。導學號11970370試管編號細胞質基質線粒體酵母菌加入的物質葡萄糖ABCDEF7丙酮酸氧氣注:“”表示加入了適量的相關物質,“”表示未加

18、入相關物質。(1)會產生CO2和H2O的試管有_,會產生酒精的試管有_,根據試管_的實驗結果可判斷出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的場所(均填試管編號)。(2)有氧呼吸產生的H,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與氧結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對該氧化過程沒有影響,但使該過程所釋放的能量都以熱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_的酶無法合成ATP。若將DNP加入試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填“能”或“不能”)繼續(xù)進行。答案(1)C、EB、FB、D、F(2)線粒體內膜能解析本題通過探究實驗考查細胞呼吸的過程,考查學生的分析與探究能力,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均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一分子葡萄糖分解可產生兩分子

19、丙酮酸,在無氧條件下,酵母菌細胞第一階段產生的丙酮酸可以分解為CO2和酒精(場所為細胞質基質),在有氧條件下,丙酮酸可以進入線粒體,與水發(fā)生反應產生CO2和少量的能量,前兩個階段產生的H與氧結合生成水。(1)葡萄糖不能進入線粒體中,產生CO2和H2O的是能夠進行有氧呼吸的C和E(實驗過程F中必須提供氧氣);會產生酒精的試管進行的是無氧呼吸,場所在細胞質基質中,符合條件的只有試管B、F;試管D中,葡萄糖不能進入線粒體,即使不提供氧氣也不能產生酒精,說明無氧呼吸的場所不在線粒體,與B、試管中的結果相對照可以確定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2)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酶附著在線粒體內膜上。試管

20、E中進行的是有氧呼吸,DNP不影響氧化過程,故不會影響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卷細胞呼吸圖表與實驗時間:45min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60分)1(2016濰坊質檢)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為描述細胞呼吸過程中氧氣供應狀態(tài)的一種指標。如圖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過程中氧分壓與呼吸熵的關系。以下敘述中,正確的是導學號11970371()A呼吸熵越大,細胞有氧呼吸越強,無氧呼吸越弱BB點有氧呼吸的強度大于A點有氧呼吸的強度C為延長水果保存的時間,最好將氧分壓調至C點DC點以后,細胞呼吸強度不隨氧分壓的變化而變化8答案BC解析從題干中獲取信息,理解呼吸熵是解題的關鍵

21、。根據呼吸熵的含義可知,呼吸熵越大,細胞有氧呼吸越弱,無氧呼吸越強;B點氧分壓大于A點,B點呼吸熵小于A點,故B點有氧呼吸強度大于A點;C點時只進行有氧呼吸,有機物消耗較快,不利于產品的保存;點以后呼吸熵為1,細胞只進行有氧呼吸,在一定范圍內,隨著氧分壓的增大,細胞呼吸強度仍會加強。2(2016武漢質檢)如圖表示某植物非綠色器官在不同O2濃度下,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釋放量的變化情況,根據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斷正確的是導學號11970372()AN點時,該器官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釋放量相等,說明其只進行有氧呼吸BM點是貯藏該器官的最適O2濃度,此時無氧呼吸的強度最低C該器官呼吸作用過程中有非

22、糖物質氧化分解DL點時,該器官產生CO2的場所是細胞中的線粒體基質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O2濃度對呼吸作用的影響,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識圖分析能力。N點之后,O2的吸收量與CO2的釋放量不等,說明該植物非綠色器官呼吸作用過程中還有非糖物質的氧化分解,C正確;由于有非糖物質參與氧化分解,故O2的吸收量與CO2的釋放量相等不能說明該器官只進行有氧呼吸,A錯誤;M點細胞的總呼吸強度最低,但無氧呼吸強度并不是最低的,B錯誤;L點時,細胞只進行無氧呼吸,產生CO2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D錯誤。3(2016廈門測試)當呼吸底物不是糖時,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產生的CO2的體積并不相等。利用兩套如圖所示裝置,設

23、為甲、乙,測定單位質量小麥種子呼吸時CO2釋放量與O2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構思,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的是導學號11970373()A甲裝置燒杯中盛放蒸餾水,在光照下測定O2釋放量,乙裝置在黑暗下測定CO2釋放量B甲裝置燒杯中盛放蒸餾水,測定CO2釋放量,乙裝置換成CO2吸收劑,測定O2消耗量C甲裝置燒杯中盛放蒸餾水,測定氣體體積變化量,乙裝置換成CO2吸收劑,測定O29消耗量D甲裝置燒杯中盛放CO2緩沖劑(可吸收和放出CO2),測定O2消耗量,乙裝置放死亡種子作對照答案C解析理解細胞呼吸的方式是解題的關鍵。小麥種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CO2,所以裝置內改變的氣體為氧氣和CO2。其中一套裝置內加入吸收

24、CO2的試劑,小麥種子通過呼吸作用釋放的CO2被吸收,故裝置可通過U型管兩側液面差測量減少的O2量;另一套裝置內加入等量蒸餾水,因蒸餾水基本不影響裝置內氣體的變化,所以裝置內氣體的變化量可反映消耗的O2量與釋放CO2量之間的差值,C正確。4(2016大連質檢)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組制作了如圖中af所示裝置,下列判斷不合理的是導學號11970374()A若a裝置液滴不移動,b裝置液滴右移,說明酵母菌僅進行無氧呼吸B若a裝置液滴左移,b裝置液滴右移,說明酵母菌僅進行有氧呼吸C連接ecd,給裝置通空氣,d中石灰水變混濁,可驗證酵母菌進行了有氧呼吸Df放置一段時間后,連接fd,d中石灰水變

25、混濁,可驗證酵母菌進行了無氧呼吸答案B解析a裝置中的NaOH能夠吸收CO2,若a裝置液滴不移動,b裝置液滴右移說明酵母菌僅進行無氧呼吸,A正確;若a裝置液滴左移,b裝置液滴右移,說明酵母菌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連接ecd,給裝置通空氣,其中的e裝置能夠吸收空氣中的CO2,df中石灰水變混濁,可驗證酵母菌進行了有氧呼吸;放置一段時間后,消耗了裝置中的氧氣,連接fd,澄清石灰水變混濁可驗證酵母菌進行了無氧呼吸。5(2016南昌測試)將剛采摘的新鮮藍莓均分為兩份,放在1的冷庫內貯藏,其中一份用高濃度的CO2處理48h,另一份則不做處理。從采摘后算起每10d取樣一次,測定其單位時間內CO2釋放

26、量和O2吸收量,計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圖所示曲線。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導學號11970375()10A比值大于1,表明藍莓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B第20d對照組藍莓產生的乙醇量高于CO2處理組C第40d對照組藍莓有氧呼吸比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D貯藏藍莓前用高濃度的CO2短時處理,能抑制其在貯藏時的無氧呼吸答案C解析當CO2釋放量大于O2吸收量時,表明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由圖可知,第20d對照組CO2/O2大于1,表明藍莓進行了無氧呼吸,有乙醇產生,而CO2處理組CO2/O2為1,表明沒有進行無氧呼吸,沒有乙醇產生;第40d時,對照組藍莓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比值約等于2,此

27、時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大約為有氧呼吸的3倍;分析題中曲線可知,貯藏藍莓前用高濃度的CO2短時處理,能抑制其無氧呼吸。6(2016徐州質檢)如圖表示光照、貯藏溫度對番茄果實呼吸強度變化的影響。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導學號11970376()A番茄果實細胞產生CO2的場所是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B光照對番茄果實呼吸的抑制作用8時比15時更強C低溫、黑暗條件下更有利于貯存番茄果實D貯藏溫度下降時果實呼吸減弱,可能與細胞內酶活性降低有關答案C解析番茄果實細胞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均可產生CO2,場所分別是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A項說法正確。由題圖可以看出B項說法正確。低溫、光照條件下更有利于番茄果實的貯存

28、,C項說法錯誤。溫度降低,呼吸酶的活性降低,細胞呼吸減弱,D項說法正確。7(2016西安質檢)為研究酵母菌的發(fā)酵產物,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圖甲所示的裝置,且圖甲中酵母菌培養(yǎng)液中葡萄糖含量一定,將有關檢測結果繪制成圖乙曲線。號、號試管中均加入3mL蒸餾水和一定量的檢驗試劑。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導學號11970377()11A檢驗發(fā)酵產物酒精需向號試管中滴加含重鉻酸鉀的濃硫酸B設號試管作對照組是為了排除溫度對實驗的干擾C圖乙曲線b表示號試管內玻璃管口氣泡釋放速率的變化D圖乙曲線a表示酵母菌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數量變化規(guī)律答案C解析酒精不存在于號試管中,檢驗酒精應對培養(yǎng)液取樣檢測;號試管中加入的是澄清的石

29、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號試管的設置是為了和號試管對比顏色變化;隨著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營養(yǎng)物質逐漸消耗,有害代謝產物逐漸積累,導致酵母菌的數量先增加后減少,號試管內玻璃管口的氣泡釋放速率也先增加后下降。8(2016泰安質檢)將一些蘋果儲藏在密閉容器中,較長時間后會聞到酒香。當通入不同濃度的氧氣時,其O2的消耗量和CO2的產生量如表所示。假設細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導學號11970378()氧濃度(%)CO2產生速率(mol/min)O2消耗速率(mol/min)a1.20b1.00.5c1.30.7d1.61.2e3.03.0C氧濃度為d時,消耗的葡萄糖中有用于酒精發(fā)酵消耗

30、的葡萄糖為0.40.2,二者各占,C項正確。通過計算可知,氧濃度為d時,消耗A.氧濃度為a時,蘋果的細胞呼吸只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B氧濃度為c時,蘋果產生C2H5OH的速率為0.3mol/min12D氧濃度為d時,較適宜于蘋果的儲藏答案B解析氧濃度為a時,由于O2的消耗量為0,說明此時蘋果只進行無氧呼吸,其場所為細胞質基質,故A項正確。氧濃度為d時,由于O2的消耗為1.2,故有氧呼吸產生的CO2為11.2,無氧呼吸產生的CO2為0.4。因此,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為1.260.2,無氧呼吸1122D的葡萄糖最少,故此時適宜蘋果儲藏,項正確。氧濃度為c時,通過無氧呼吸產生CO2的速率為0.6mol/

31、min,與產生C2H5OH的速率相等,B項錯誤。9(2016武漢測試)某實驗室用兩種方式進行酵母菌發(fā)酵葡萄糖生產酒精。甲發(fā)酵罐中12保留一定量的氧氣,乙發(fā)酵罐中沒有氧氣,其余條件相同且適宜。實驗過程中每小時測定一次兩發(fā)酵罐中氧氣和酒精的物質的量,記錄數據并繪成下面的坐標圖。據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導學號11970379()A在實驗結束時甲、乙兩發(fā)酵罐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為65B甲發(fā)酵罐實驗結果表明在有氧氣存在時酵母菌無法進行無氧呼吸C甲、乙兩發(fā)酵罐分別在第5小時和第3小時無氧呼吸速率最快D該實驗證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氣可以提高酒精的產量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呼吸作用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曲

32、線分析及知識應用能力。甲發(fā)酵罐中,消耗O2量為6mol,則有氧呼吸產生的CO2量為6mol,無氧呼吸產生的CO2與酒精物質的量相同,則甲發(fā)酵罐中無氧呼吸產生CO2的量為18mol,乙發(fā)酵罐中產生的CO2量為15mol,則甲、乙兩發(fā)酵罐中產生的CO2量之比為241585;從曲線分析,約24h時,甲發(fā)酵罐中存在少量氧氣,但此時有酒精產生,說明氧氣量較少時,酵母菌可進行無氧呼吸;結合“S”型曲線分析,甲、乙兩發(fā)酵罐分別在第5小時和第3小時無氧呼吸速率最快;該實驗證明通入適量的氧氣能夠提高酒精產量。10(2016潮州模擬)如圖所示,A表示某人劇烈運動2分鐘理論所需的氧量,B表示運動及恢復過程的氧耗量。

33、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導學號11970380()A劇烈運動過程需氧量高說明劇烈運動耗能多,有氧呼吸產能多B在運動過程中血漿中乳酸的含量會增加,原因是肌細胞進行了無氧呼吸,在圖中可通過2分鐘內實際供氧量少于理論需氧量來說明C劇烈運動過程中有一半C6H12O6發(fā)生以下反應:C6H12O6C3H6O3能量D如果在運動過程測定血液pH,發(fā)現無大的變化,原因是血漿中有多對緩沖物質調節(jié)pH13答案C解析分析圖形可知,劇烈運動過程中需氧量高,說明劇烈運動耗能多,有氧呼吸產能比無氧呼吸多,A項正確;在運動過程中血漿中乳酸含量會增加,原因是肌細胞進行了無氧呼吸,在圖中可通過2分鐘內實際供氧量少于理論需氧量來說明,B

34、項正確;劇烈運動過程氧耗量大于理論所需氧量的一半,說明有不足一半C6H12O6發(fā)生以下反應:C6H12O6C3H6O3能量,C項錯誤;因為血漿中有多對緩沖物質可以調節(jié)pH,所以在運動過程中測定血液pH,不會有大的變化,D項正確。二、非選擇題(共40分)11(13分)將玉米種子置于25、黑暗、水分適宜的條件下萌發(fā),每天定時取相同數量的萌發(fā)種子,一半直接烘干稱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稱重,計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結果如下圖所示。若只考慮種子萌發(fā)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來源于胚乳,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導學號11970381(1)萌發(fā)過程中胚乳組織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再通過_作用為種子萌發(fā)提供能量。(2)萌發(fā)過程中在_

35、小時之間種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該時間段內每粒種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為_mg。(3)萌發(fā)過程中胚乳的部分營養(yǎng)物質轉化成幼苗的組成物質,其最大轉化速率為_mg粒1d1。(4)若保持實驗條件不變,120小時后萌發(fā)種子的干重變化趨勢是_,原因是_。答案(1)葡萄糖呼吸(或生物氧化)(2)729626.5(3)22(4)下降幼苗細胞呼吸消耗有機物,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解析本題考查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細胞代謝的變化過程,其中主要涉及呼吸作用,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與實際應用能力;(1)淀粉是玉米種子的重要儲能物質,在萌發(fā)過程中需先水解為葡萄糖,再通過呼吸作用產生直接能源物質ATP才能被利用。(2)種子干重的減少代表呼

36、吸消耗,種子消耗儲存的有機物越多,呼吸速率越大,干重下14降越快,從圖中可看出7296小時呼吸速率最大,這段時間每粒種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為204.2177.726.5(mg)。(3)胚乳干重的減少是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消耗,另一部分轉化成幼苗的組成物質了,因此轉化速率應該是胚乳干重的減少量與呼吸作用消耗量差值,從圖中看應為兩條線斜率相差最大的時間段,即在96120小時之間。此時,胚乳干重的減少量為(從118.1mg減少到91.1mg)27mg;呼吸作用消耗量為(從177.7mg減少到172.7mg)5mg。由此得出其最大轉化速率(275)(12096)2422(mg粒1d1)。(4)在25、黑暗、水分適宜的條件下,種子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不斷地利用有機物氧化分解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所以120小時后,種子的干重還會繼續(xù)下降。12(14分)(2016無錫質檢)將某植物種子在水中浸透,然后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實驗開始時X液面位置與Y液面位置調至同一水平。下表記錄了實驗過程中每小時的液面變化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導學號11970382時間(h)0123456789X液面位置(cm)5.07.09.011.013.014.515.515.815.8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