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時分秒》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_第1頁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時分秒》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_第2頁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時分秒》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_第3頁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時分秒》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_第4頁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時分秒》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時分秒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 1 分=60 秒,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2.通過觀察、體驗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 1 秒、幾秒、1 分的時間觀念。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滲透珍惜時間、交通安全 等思品教育。教學重點 :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 1 分=60 秒。2.初步建立 1 秒、幾秒、1 分的時間觀念。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 1 秒、幾秒、1 分的時間觀念。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1.出示主題圖: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你們看,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一 起倒計時,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2.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

2、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 同時,通過學生熟悉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習新知奠定良好的情感 因素?!慷⒉僮黧w驗,探究新知1.談話: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秒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設計意圖:簡單的一問,既拉近師生的距離,又初步掌握學生對新知識的了解 情況,從而真正意義做到以學定教,以生為本,以人為本。】2.結(jié)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1)認識秒針。出示鐘面(沒有秒針):你看到了些什么?(時針、分針、12 個數(shù)字、12 個大格, 60 個小格。)出示鐘面(有秒針):它與剛才的鐘面有什么不同?(多了

3、一根指針。)揭示:鐘面 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觀察鐘面,秒針還有什么特點?(最細最長走得最快)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學具鐘面上的秒針,指給同桌看看。(2)認識 1 秒和幾秒。揭示:秒針走 1 小格的時間是 1 秒。秒針走 2 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針走 1 圈的時間呢? 為什么?(3)理解 1 分=60 秒。課件演示秒針走動 1 圈,學生邊觀察邊說出時間:1 秒,2 秒,3 秒58 秒, 59 秒,60 秒。課件演示,學生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匯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 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1

4、分=60 秒)你發(fā)現(xiàn)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1 時=60 分,1 分=60 秒) 【設計意圖:充分讓學生觀察鐘面,引導學生從觀察中發(fā)現(xiàn)分和秒之間的關系, 理解 1 分=60 秒。】(4)認識秒表和秒的計時方法。課件出示。這是秒表。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介紹秒表的計時方法。課件出示。有的電子表可以顯示到秒。你知道這個電子表顯示的時刻嗎?(6 時 55 分 57 秒)讀出電子表上的時刻。你還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設計意圖:了解秒表、電子表以及計時方法,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 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

5、題,從而體 驗數(shù)學學習的生活價值。】(5)體驗 1 分鐘、1 秒和幾秒。1 分鐘有多長?課件播放時間像小馬車,猜猜播放多長時間?課件驗證。學生閉眼感受 1 分鐘。1 分鐘能做哪些事?1 秒究竟有多長呢?出示鐘表滴答聲,學生閉眼感受。1 秒鐘能做哪些事?學生暢談,課件出示。一秒鐘,獵豹在草原上可飛奔 28 米;一秒鐘,蜂鳥振翅 55 次;1 秒鐘,地球繞太陽轉(zhuǎn)動 29.8 千米,從太陽接收 486 億千瓦的能量,太陽系在 銀河系內(nèi)運行 220 千米,宇宙空間里有 79 個星體發(fā)生爆炸結(jié)束其“生命”。 感受幾秒。師吟誦明日歌。猜一猜,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想的?計時驗證。師吟誦長歌行。估一估,

6、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估的?【設計意圖:給足學生觀察、探究、體驗的時間和空間, 使學生初步建立 1 秒和 1 分鐘的時間概念,同時滲透惜時的思品教育。】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1.課本第 6 頁第 2 題。2.課本第 6 頁第 1 題。3.課本第 6 頁第 3 題。4.課本第 7 頁第 7 題?!驹O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概念。】 四、全課總結(jié),升華新認識1.課件播放長歌行,說說你從中知道什么?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時間的名言警句?3.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時間的計算參考教案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歸納、總結(jié)等方法,掌握簡單的時

7、間單位的換算。 2.引導學生從圖片中獲取有意義的數(shù)學信息,找出要解決的問題,通過獨立思考、 小組合作等方式解決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 程中,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教學重點 :1.掌握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2.建立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模型:終點時間-起點時間=經(jīng)過的時間。3.滲透解決問題的三個步驟: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教學難點 :建立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模型:終點時間-起點時間=經(jīng)過的時間。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開學了,熊大和熊二從熊堡出發(fā)去學校,熊大用了 2 小時,熊二用了 120 分鐘, 熊大說它用的時間少,

8、熊二說它的用時少,它倆誰也不甘示弱。同學們,請你們 當裁判,判斷它們倆究竟誰用的時間少,好嗎?【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 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地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參與課堂學習?!慷?、探究新知(一)單位換算1.從熊堡到學校,熊大熊二誰用的時間少?為什么 2 時=120 分?你是怎么想的? 2.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1 時是 60 分,2 時就是 2 個 60 分,也就是 60+60=120 分。3.同學間相互說一說。4.180 秒=()分,你是怎么想的?5.練一練:3 分=()秒 600 分=()時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先獨立思考,然后與你的同學交

9、流交流。【設計意圖:不斷地追問,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斷地復述思維的過 程,使學生思維過程具體化,形成計算過程,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 (二)時間計算1.9 月 1 日,小明背著書包上學去了!課件出示:2.你從中獲得了哪些有意義的數(shù)學信息?(小明 7 時 30 分離家,7 時 45 分到校) 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3.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獨立思 考,然后與小組同學交流你的想法。4.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收集信息。5.學生匯報,課件出示:(1)直接數(shù)一數(shù),7:30 到 7:45 分針走了 15 分

10、鐘。(2)7:30 到 7:45 分針走了 3 個大格,是 15 分鐘。(3)都是 7 時多,直接用 45-30 算出用了 15 分鐘。6.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 15 分鐘對嗎?你是怎么想的?(7:30 過 15 分鐘就是 7:45, 15 分鐘是對的。)7.寫上答語。(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 15 分鐘。)8.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9.整理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我們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誰來說說?師整理板書: 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從而喚醒學生對經(jīng)過時間計算的生 活經(jīng)驗,想出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從方法的多樣化到方法最優(yōu)化,建立簡 單的經(jīng)過時間的計算模型:終點時間-起點時間=經(jīng)過的時間?!咳㈧柟绦轮?.填一填。2.做一做,引導:解決的問題是什么?需要利用的信息有哪些?哪些信息是多余信 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9:00 怎么減 8:40 呢?9 時相當于 8 時幾分?8 時 60 分減 8 時 40 分你會計算嗎?結(jié)果正確嗎?答語寫完整了嗎?3.課本第 7 頁第 8 題。4.課本第 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