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長恨歌_第1頁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長恨歌_第2頁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長恨歌_第3頁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長恨歌_第4頁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長恨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第一單元以意逆志 知人論世第一單元以意逆志 知人論世目標導航1運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理解中國古典詩歌的內(nèi)容和主旨。2深切感受詩歌中所包孕的意蘊美和情感美。3通讀詩歌,朗讀背誦,提高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內(nèi)容概說這個單元有“賞析示例”一首,“自主賞析”詩歌四首,“推薦作品”詩歌五首。要求通過對長恨歌的學習,自主賞析其他詩歌,重點學習“自主賞析”的四首。長恨歌是一首長篇敘事詩,語言精練,形象優(yōu)美,抒情極有特點,中間又有不少名句,我們可以在誦讀中體悟其意蘊美和情感美,探討其主題思想。目標導航湘夫人是一首祭神曲,用楚辭的形式寫成,表達的是湘君對湘夫人

2、的思慕之情,詩歌的形式和藝術都獨具特色。擬行路難是樂府雜曲,表達的是詩人的一股不平之氣,一種悲憤之情。學習時要簡要鑒賞其思想感情和藝術特點。蜀相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應該學習這首詩借古抒情的寫法,理解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并能從作者的身世、思想中加深領會。書憤抒發(fā)的是詩人愛國之心不能實現(xiàn)的悲憤,是陸游的名篇之一,激昂中透著悲愴。其他五首“推薦作品”可根據(jù)同學們自己的喜好和時間,有選擇地學習,此不贅述。湘夫人是一首祭神曲,用楚辭的形式寫成,表達的是湘君對湘夫賞析指導1以意逆志。我們在解說、欣賞詩歌的時候,不能只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詞,更不能拘于個別字眼去理解詩句,而應該從作品的整體出發(fā),由表及里、由淺

3、入深地理解詩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這就是以意逆志。(1)正確解讀字義、詞義。古典詩歌中所蘊藏的思想感情是通過語言文辭表達出來的,然而這些語辭是歷史的產(chǎn)物,與今天相隔較遠,所以欣賞古典詩歌,首先要通過對詩句、文辭的準確解讀,窺見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在解讀字詞詩句的過程中,我們要“識字”,正確理解字義、詞義,更要注意對古典詩歌中常用詞語的特定含義的理解。賞析指導這些語匯,大多是前人留下的語言材料。由于歷史的積淀,往往具有特定的內(nèi)涵,形成了某一特定的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作品的感情基調(diào)。如果我們在閱讀時望文生義,可能就會出現(xiàn)理解上的偏差。我們只有抓住了這些重要意象,梳理出

4、作品的意脈,才會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這些語匯,大多是前人留下的語言材料。由于歷史的積淀,往往具有(2)調(diào)動我們的主觀感受、生活體驗去解讀。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隨時留意,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去解詩,就能從作品中領會生活情趣。如,杜牧山行一詩,不少欣賞者認為“白云深處有人家”“霜葉紅于二月花”等句最妙,說是從中看到了作者心情之悠閑。但是,如果我們有過“山行”的經(jīng)驗,就會知道此詩首先寫了路途之“遠”、氣候之“寒”、山徑之“險”、天色之“晚”,詩人顯然行色匆匆,絕不只是漫步山間,悠閑看景,但詩人在第三句卻置天晚、秋寒、山遠、徑斜于不顧,“停車”賞看楓林,這就凸現(xiàn)了霜染楓葉之美、詩人愛賞之深。這“?!迸c“行

5、”的矛盾,恐非有山行經(jīng)驗者不能深悟。所以,我們今天也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生活的情況,在全新的意義上借用古典詩篇、詩句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2)調(diào)動我們的主觀感受、生活體驗去解讀。2知人論世。我們在欣賞、吟詠古人的詩歌作品時,應該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為人,全面了解作者所生活的環(huán)境和時代,與作者成為心靈相通的好朋友。這就是所謂的“知人論世”的欣賞方法。我們在欣賞古典詩歌的詩情美時,要盡量利用現(xiàn)存的各種史傳材料和后人評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靈歷程和精神世界。當然,詩人一生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寫于不同時期、地點的作品,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情感基調(diào)和旨趣。所以弄清作品的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也是十分重要的。

6、2知人論世。古代詩人尤其是一些大家的名作,往往還反映了那個特定時代的社會風氣和時代精神。我們要深入欣賞和把握其中的內(nèi)容和旨趣,最好還要全面了解作者所處時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思想、宗教、風俗等背景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的情志以及反映現(xiàn)實的深度和廣度。否則,就可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誤解作品的精神,錯誤地過分拔高或貶低作品的思想境界。古代詩人尤其是一些大家的名作,往往還反映了那個特定時代的社會賞析示例長恨歌賞析示例長恨歌1學習目標2課前預習3進入課堂4學業(yè)質(zhì)量標準測評1學習目標2課前預習3進入課堂4學業(yè)質(zhì)量標準測評學 習 目 標學 習 目 標1了解白居易及其詩文。2從不同的角度去

7、理解把握詩歌的主旨。3學習詩歌敘事、寫景和抒情相交融的表達技巧。1了解白居易及其詩文。課 前 預 習課 前 預 習1走近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大文學家、政治家。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因與元稹同時考中“書判拔萃科”,后在詩壇上齊名,并稱“元白”,倡導了新樂府運動;晚年常與名詩人劉禹錫唱和,時稱“劉白”。一生不僅留下近3000篇詩作,還提出了一整套詩歌理論。在江州時,曾整理、合編自己的詩歌作品,分成諷喻、閑適、感傷和雜律四大類。最精華的部分是他的諷喻詩,其中包括新樂府50首、秦中吟10篇等代

8、表作,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 (一)知人論世,開闊視野1走近作者(一)知人論世,開闊視野這些詩篇廣泛反映了中唐時期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重大問題,著重描寫了現(xiàn)實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如:觀刈麥采地黃者賣炭翁紅線毯兩朱閣新豐折臂翁縛戎人城鹽州西涼伎澗底松羸駿母別子上陽白發(fā)人傷友和雉媒天可度海漫漫夢仙等。這些作品都稱得上心苦力勤,正氣凜然。新樂府中的敘事長詩長恨歌和琵琶行更是千古絕唱。雜律詩中數(shù)量最多,其中有價值的是一些耐人尋味的抒情寫景的小詩,如: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西湖留別暮江吟問劉十九池上等,都能以白描手法,寥寥幾筆,勾畫出生機盎然的境界,歷來膾炙人口。這些詩篇廣泛反映了中唐時期社會

9、生活各方面的重大問題,著重描寫2了解背景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唐元和元年十二月。當時詩人35歲,正在盩(zhu)至縣任縣尉。白居易曾與好友王質(zhì)夫、陳鴻在閑暇時日游覽當?shù)叵捎嗡?,談話之中,議論到五十年前發(fā)生的安史之亂中的唐明皇李隆基與楊玉環(huán)的情事,相互感嘆不已。王質(zhì)夫就舉起酒杯對白居易說:“李楊之事歷代少有,要不遇著有超世才華的人潤色,就難以傳世,樂天你詩歌造詣很深,又很重感情,你試以詩歌傳寫這個故事怎么樣?”由于李、楊故事在社會上流傳已久,白也深深為之感動,再加上朋友的鼓勵,特別是白居易的戀愛生活也并不一帆風順,對李、楊情事感觸更深,白居易便寫了這首長恨歌。詩成后,陳鴻又寫了

10、長恨歌傳。寫此詩的目的,不僅是因為受了李、楊情事的感動,也有對后世告誡之意。2了解背景二通讀文本,疏通字詞 mu l p n qu shn j din zhn y y wi qio fi qn chu c jin b l mi ln d din chi b 二通讀文本mu l p n qu shn j2一詞多義(一)虛詞副詞,又 副詞,再 雙層 告訴,上報 介詞,表時間,不譯 動詞,跟隨 使跟隨 2一詞多義副詞,又 副詞,再 雙層 告訴,上報 介詞,表時(二)實詞駕馭,控制 治理 駕,乘 美色,女色 顏色 神態(tài),氣色 怒色 (二)實詞駕馭,控制 治理 駕,乘 美色,女色 顏色 神態(tài),看 只,但

11、,表示輕微的轉(zhuǎn)折 使者 讓,派 出使 斷絕 超過 看 只,但,表示輕微的轉(zhuǎn)折 使者 讓,派 出使 斷絕 超過 稀 厚度小 減輕 迫近 稀 厚度小 減輕 迫近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名詞作狀語,每夜 名詞作狀語,往西南方 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 形容詞作動詞,新增 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苦 省略句,“空”后省略謂語“見”字 賓語前置句,“與誰共” 名詞作狀語,每夜 名詞作狀語,往西南方 名詞作狀語,向上,向進 入 課 堂進 入 課 堂(一)精讀文本,質(zhì)疑析疑1“漢皇重色思傾國”一句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_答:從內(nèi)容上而言,它點明了唐玄宗的好色;從結構上而言

12、,它統(tǒng)領全詩;構成了全詩綱領,既提示了故事悲劇的原因,又為后文埋下了伏筆。(一)精讀文本,質(zhì)疑析疑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一句說明了什么?有何作用?_答:用夸張、對比的手法突出了楊貴妃的絕色容顏,照應上文中的“傾國”“天生麗質(zhì)”,也為下文唐玄宗專寵楊貴妃作了鋪墊。同時,一個“百媚”寫出了楊貴妃的嬌媚,似能蠱惑人心,暗含貶義。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一句說明了什么?有何作3“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這一句有何作用?_答:古代重男輕女思想是主流,因為男子能支撐起一家生活,傳宗接代。而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竟使這一風氣改變,更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專寵已經(jīng)全國皆知

13、了。4從詩歌開頭到“驚破霓裳羽衣曲”寫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宮中生活有何作用?_答:寫出了“長恨”的內(nèi)因,為兩人的悲劇埋下伏筆。同時,通過對宮中生活的實寫,諷喻了君王。3“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這一句有何作用?4從詩歌開頭到“驚破霓裳羽衣曲”寫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宮中生活有何作用?_答:寫出了“長恨”的內(nèi)因,為兩人的悲劇埋下伏筆。同時,通過對宮中生活的實寫,諷喻了君王。4從詩歌開頭到“驚破霓裳羽衣曲”寫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宮中1這首詩中心是歌“長恨”,但詩人卻從“重色”說起,并且予以極力鋪寫和渲染,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重色”是“長恨”之因,“長恨”是“重色”之果。詩人述寫“日高起”“不早朝”“

14、夜專夜”“看不足”等“重色”的表現(xiàn),正反襯出后面無窮無盡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誤國,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劇,反過來又導致了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悲劇的制造者最后成為悲劇的主人公,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處,也是詩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長恨”的原因。(二)教師點撥,引領思路 1這首詩中心是歌“長恨”,但詩人卻從“重色”說起,并且予以2在長恨歌中,詩人是怎樣表現(xiàn)“長恨”的?試結合詩中有關情節(jié)加以分析。馬嵬坡楊貴妃之死一場,詩人刻畫極其細膩,把唐玄宗那種不忍割愛但又欲救不得的內(nèi)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體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了。由于這“血淚相和流”的死別,才會有那沒完沒了的恨。隨后,詩人用諸多筆墨從各個方面反復渲染唐

15、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念,但詩歌的故事情節(jié)并沒有停止在一個感情點上,而是隨著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層層展示,感應他的景物的不斷變化,把時間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來開拓和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別之后,內(nèi)心十分酸楚愁慘;還都路上,舊地重經(jīng),又勾起了傷心的回憶;回宮后,白天睹物傷情,夜晚輾轉(zhuǎn)難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夢境,卻又是“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2在長恨歌中,詩人是怎樣表現(xiàn)“長恨”的?試結合詩中有關詩至此,已經(jīng)把“長恨”之“恨”寫得十分動人心魄,故事到此結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詩人筆鋒一折,別開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構思了一個嫵媚動人的仙境,把悲劇故事的情節(jié)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環(huán)曲折,有起伏,有波瀾。這一轉(zhuǎn)折,既出人意料,又盡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觀愿望和客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