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三基培訓護理鄧有明課件_第1頁
心肺復蘇三基培訓護理鄧有明課件_第2頁
心肺復蘇三基培訓護理鄧有明課件_第3頁
心肺復蘇三基培訓護理鄧有明課件_第4頁
心肺復蘇三基培訓護理鄧有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肺復蘇12/14/2022心肺復蘇12/12/20221基本概念心跳驟停心肺復蘇安全時限生存鏈基本概念心跳驟停2心跳驟停心跳驟停

是指各種原因使心臟機械活動停止,收縮功能衰竭,導致心臟突然喪失有效排血功能,自主血液循環(huán)停止的病理生理狀態(tài)。

心跳驟停心是指各種原因使心臟機械活動停止,收縮功能衰3心跳驟停的類型心室纖顫心室停頓心電機械分離心跳驟停的類型心室纖顫心室停頓心電機械分離4心跳驟停的原因心肌收縮力減弱心律失常血流動力學急劇改變冠脈血流量減少1234心臟原因(心臟創(chuàng)傷、心肌炎、心肌病和心梗、負性肌力藥物過量);呼吸冠心病大量失血、嚴重休克、麻醉平面過廣、全麻過深、血管擴張藥物過量冠心病、心肌炎、瓣膜病、心肌急性缺血缺氧、電休克;心導管刺激;增加心肌應激性的藥物;嚴重電解質紊亂;麻醉手術中的迷走反射心跳驟停心跳驟停的原因心肌收縮力減弱心律失常血流動力學急劇改變冠脈血5心肺復蘇心肺復蘇

針對心跳驟停所采取的一切搶救措施稱為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心針對心跳驟停所采取的一切搶救措施稱為心肺復6簡史

現代心肺復蘇術始于上世紀50年代1956年:報導電擊成功救治室顫患者。1958年:PeterSafar介紹了口對口人工呼吸。1960年:WilliamKouwenhoven報導了胸外按壓,使心肺復蘇得以普及并顯著提高搶救成功率。1966年:AHA第一屆CPR會議,CPR標準化。70年代末:心肺復蘇發(fā)展為心肺腦復蘇。1992年:國際心肺復蘇協(xié)會成立,提出生存鏈概念。2000年、2005年,2010年: 《CPR和ECC國際指南》。簡現代心肺復蘇術始于上世紀50年代1956年:報導電擊成功救7CPR現狀美國大范圍1.2-1.8%法國3-5%中國1.2-1.4%北京急救中心22.1%拉斯韋加斯急救中心54%3分鐘用上AED74%CPR現狀美國大范圍1.2-1.8全腦缺血后能量代謝變化安全時限

腦生理特點腦的重量占體重的2%接受15%的心排血量靜息耗氧量約占總耗氧量的20%腦組織無后備毛細血管供血腦組織將較其他臟器更易遭受缺血缺氧性損害(心肌細胞、腎小管細胞30min,肝細胞1-2h,肺組織>2h)6-7秒氧耗盡,有氧代謝停止。1-2分鐘ATP耗盡。4-5分鐘糖無氧代謝停止,耗能反應停止。4-6分鐘腦神經元發(fā)生不可逆的病理改變。安全時限心跳驟停后開始心肺復蘇可能成功的時間全腦缺血后能量代謝變化安全時限

腦生理特點腦的重量占體重的29生存鏈5

綜合的心臟驟停后治療4

1

立即識別心跳驟停并啟動急救系統(tǒng)2

盡早進行心肺復蘇,著重于胸外按壓3

快速除顫有效的高級生命支持TheChainofSurvival生存鏈5綜合的心臟驟停后治療41立即識別心跳驟停并啟動10立即識別心跳驟停并啟動急救系統(tǒng)循環(huán)征象神志突然喪失,呼之不應。面色蒼白或青紫。大動脈搏動消失,測不到血壓,心音消失。沒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僅僅是喘息)。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呼救!立即識別心跳驟停并啟動急救系統(tǒng)循環(huán)征象神志突然喪失,呼之不應11盡早進行心肺復蘇時間就是生命開始搶救時間成功率<4分50%4-6分10%>6分4%>10分0.09%盡早進行心肺復蘇時間就是生命開始搶救時間成功率<4分50%412人工胸外按壓合適體位去枕、平臥、抬高下肢正確部位胸骨中下1/3、乳頭連線中點高效按壓深度至少5cm,保證每次按壓后胸部回彈,快速有效不間斷,至少100次/min團隊合作兩人30:2,雙人成人30:2;兒童嬰兒15:2有效評價2min做一次評價、不超過5秒缺氧情況明顯改善;按壓時可觸及大動脈搏動,肱動脈收縮壓達60mmHg;瞳孔由大變??;有知覺、反射、呻吟或出現自主呼吸。人工胸外按壓合適去枕、平臥、抬高下肢正確部位胸骨中下1/3、13機制心泵機制胸泵機制機制心泵機制胸泵機14reathingBirwayAompressionsC更直接針對病因最有效的措施縮短啟動時間提高參與度流程更合理reathingBirwayAompres15開放氣道仰頭抬頦法清潔呼吸道下頜前推法開放氣道仰頭抬頦法清潔呼吸道下頜前推法16人工呼吸方法口對口呼吸口對鼻呼吸口對面罩呼吸氣囊-面罩呼吸器頻率: 8-10次/分鐘潮氣量: 6-7ml/kg吹氣時間: 大約1秒中國最美麗的女記者曹愛文人工呼吸方法口對口呼吸口對鼻呼吸口對面罩呼吸氣囊-面罩呼吸器17目前主張小通氣量維護更好的通氣血流比減少按壓中斷有利于胸內壓降低減少胃擴張避免施救者CO2排出過多目前主張小通氣量維護更好的通氣血流比18人工呼吸機制呼出初始的100ml是沒有經過交換的氣體,這部分氣體的PO2為150mmHg;吹入患者肺內的氧濃度為16-18%,二氧化碳的濃度為2-4%;如果人工循環(huán)有效可產生75-85mmHg的PaO2,和30-40mmHg的PaCO2。人工呼吸機制呼出初始的100ml是沒有經過交換19高級呼吸支持氣管導管喉罩食管-氣管聯合管簡易呼吸囊簡易呼吸機機械通氣機高級呼吸支持氣管導管20吸氧濃度的調整確保輸送氧足夠,避免氧過多有SpO2監(jiān)測時,保證SpO2≥94%SpO2為100%時,對應的PO2可能是80-500SpO2為100%時,PaO2>80mmHg,降低或取消氧濃度吸氧濃度的調整確保輸送氧足夠,避免氧過多21電除顫早期除顫:每提前一分鐘成功率提高7-10%在開始CPR同時準備除顫儀/AED進行一輪心臟按壓后除顫在公共場所、社區(qū)、學校、醫(yī)院使用AED推薦一次電擊方案電極默認位置:前側位使用能量:雙相波150J;單相波360J;兒童2J/kg電除顫早期除顫:每提前一分鐘成功率提高7-10%22心肺復蘇三基培訓護理鄧有明課件23腎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碳酸氫鈉不可劑量為靜脈應用的2-3倍藥物稀釋至10ml用一根長導管插至氣管插管的遠端,注入藥物快速加壓通氣數次靜脈通路CPR期間的給藥途徑氣管內途徑骨內途徑心臟途徑腎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碳酸氫鈉不可靜脈通路CPR期間的24CPR期間的常用藥物腎上腺素:α受體占主導作用、β受體有利有弊0.5-1mg/次,3-5min重復使用,不主張大劑量.血管加壓素:v140IU單次給藥抗心律失常藥:胺碘酮300mg,追加150mg,1mg/min泵注利多卡因1.5-2.0mg/kg,1-4mg/min泵注碳酸氫鈉1mmol/kg,追加不超過1/2的量,5%NaCO21ml=0.6mmol阿托品:不再建議在治療無脈性心電活動/心博停止時常規(guī)使用。(沒有心三聯,新三聯)心肺復蘇成功的病人水平明顯高于非成功的患者外源性抗利尿激素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V1受體收縮外周血管對冠脈和腎血管影響小擴張腦血管不引起骨骼肌舒張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嚴重酸中毒不影響其療效,上世紀90年代大多學者不主張常規(guī)使用心肺復蘇后形成洗出性酸中毒,本質上是呼吸性酸中毒循證醫(yī)學表明:給予堿性藥物并不有助于除顫成功率和最終成活率,可導致PVCO2升高和加重呼吸性酸中毒、不利氧的利用等害處僅限于病人在CA前即并存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癥、巴比妥類藥物中毒使用中也要避免過多而致醫(yī)源性堿血癥和高鈉血癥1mmol/kg.最好根據血氣結果給予。CPR期間的常用藥物腎上腺素:α受體占主導作用、β受體有利有25CPR監(jiān)測心電圖無創(chuàng)血壓脈搏氧飽和度有創(chuàng)血壓呼氣末CO2濃度CPR監(jiān)測心電圖26心肺復蘇三基培訓護理鄧有明課件27病因進一步治療穩(wěn)定循環(huán)功能呼吸功能的維護調整酸堿平衡穩(wěn)定其他臟器功能防治多器官障礙綜合癥腦復蘇心臟驟停后的綜合處理病因進一步治療心臟驟停后的綜合處理28小結

單人

識別啟動急救系統(tǒng)胸外按壓呼吸支持準備除顫儀心肺復蘇后除顫持續(xù)心肺復蘇其他人員到場

團隊識別啟動急救系統(tǒng)胸外按壓準備除顫吸引器呼吸支持靜脈通路、監(jiān)測有效的高級生命支持小結29心肺復蘇三基培訓護理鄧有明課件30心肺復蘇12/14/2022心肺復蘇12/12/202231基本概念心跳驟停心肺復蘇安全時限生存鏈基本概念心跳驟停32心跳驟停心跳驟停

是指各種原因使心臟機械活動停止,收縮功能衰竭,導致心臟突然喪失有效排血功能,自主血液循環(huán)停止的病理生理狀態(tài)。

心跳驟停心是指各種原因使心臟機械活動停止,收縮功能衰33心跳驟停的類型心室纖顫心室停頓心電機械分離心跳驟停的類型心室纖顫心室停頓心電機械分離34心跳驟停的原因心肌收縮力減弱心律失常血流動力學急劇改變冠脈血流量減少1234心臟原因(心臟創(chuàng)傷、心肌炎、心肌病和心梗、負性肌力藥物過量);呼吸冠心病大量失血、嚴重休克、麻醉平面過廣、全麻過深、血管擴張藥物過量冠心病、心肌炎、瓣膜病、心肌急性缺血缺氧、電休克;心導管刺激;增加心肌應激性的藥物;嚴重電解質紊亂;麻醉手術中的迷走反射心跳驟停心跳驟停的原因心肌收縮力減弱心律失常血流動力學急劇改變冠脈血35心肺復蘇心肺復蘇

針對心跳驟停所采取的一切搶救措施稱為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心針對心跳驟停所采取的一切搶救措施稱為心肺復36簡史

現代心肺復蘇術始于上世紀50年代1956年:報導電擊成功救治室顫患者。1958年:PeterSafar介紹了口對口人工呼吸。1960年:WilliamKouwenhoven報導了胸外按壓,使心肺復蘇得以普及并顯著提高搶救成功率。1966年:AHA第一屆CPR會議,CPR標準化。70年代末:心肺復蘇發(fā)展為心肺腦復蘇。1992年:國際心肺復蘇協(xié)會成立,提出生存鏈概念。2000年、2005年,2010年: 《CPR和ECC國際指南》。簡現代心肺復蘇術始于上世紀50年代1956年:報導電擊成功救37CPR現狀美國大范圍1.2-1.8%法國3-5%中國1.2-1.4%北京急救中心22.1%拉斯韋加斯急救中心54%3分鐘用上AED74%CPR現狀美國大范圍1.2-1.38全腦缺血后能量代謝變化安全時限

腦生理特點腦的重量占體重的2%接受15%的心排血量靜息耗氧量約占總耗氧量的20%腦組織無后備毛細血管供血腦組織將較其他臟器更易遭受缺血缺氧性損害(心肌細胞、腎小管細胞30min,肝細胞1-2h,肺組織>2h)6-7秒氧耗盡,有氧代謝停止。1-2分鐘ATP耗盡。4-5分鐘糖無氧代謝停止,耗能反應停止。4-6分鐘腦神經元發(fā)生不可逆的病理改變。安全時限心跳驟停后開始心肺復蘇可能成功的時間全腦缺血后能量代謝變化安全時限

腦生理特點腦的重量占體重的239生存鏈5

綜合的心臟驟停后治療4

1

立即識別心跳驟停并啟動急救系統(tǒng)2

盡早進行心肺復蘇,著重于胸外按壓3

快速除顫有效的高級生命支持TheChainofSurvival生存鏈5綜合的心臟驟停后治療41立即識別心跳驟停并啟動40立即識別心跳驟停并啟動急救系統(tǒng)循環(huán)征象神志突然喪失,呼之不應。面色蒼白或青紫。大動脈搏動消失,測不到血壓,心音消失。沒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僅僅是喘息)。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呼救!立即識別心跳驟停并啟動急救系統(tǒng)循環(huán)征象神志突然喪失,呼之不應41盡早進行心肺復蘇時間就是生命開始搶救時間成功率<4分50%4-6分10%>6分4%>10分0.09%盡早進行心肺復蘇時間就是生命開始搶救時間成功率<4分50%442人工胸外按壓合適體位去枕、平臥、抬高下肢正確部位胸骨中下1/3、乳頭連線中點高效按壓深度至少5cm,保證每次按壓后胸部回彈,快速有效不間斷,至少100次/min團隊合作兩人30:2,雙人成人30:2;兒童嬰兒15:2有效評價2min做一次評價、不超過5秒缺氧情況明顯改善;按壓時可觸及大動脈搏動,肱動脈收縮壓達60mmHg;瞳孔由大變小;有知覺、反射、呻吟或出現自主呼吸。人工胸外按壓合適去枕、平臥、抬高下肢正確部位胸骨中下1/3、43機制心泵機制胸泵機制機制心泵機制胸泵機44reathingBirwayAompressionsC更直接針對病因最有效的措施縮短啟動時間提高參與度流程更合理reathingBirwayAompres45開放氣道仰頭抬頦法清潔呼吸道下頜前推法開放氣道仰頭抬頦法清潔呼吸道下頜前推法46人工呼吸方法口對口呼吸口對鼻呼吸口對面罩呼吸氣囊-面罩呼吸器頻率: 8-10次/分鐘潮氣量: 6-7ml/kg吹氣時間: 大約1秒中國最美麗的女記者曹愛文人工呼吸方法口對口呼吸口對鼻呼吸口對面罩呼吸氣囊-面罩呼吸器47目前主張小通氣量維護更好的通氣血流比減少按壓中斷有利于胸內壓降低減少胃擴張避免施救者CO2排出過多目前主張小通氣量維護更好的通氣血流比48人工呼吸機制呼出初始的100ml是沒有經過交換的氣體,這部分氣體的PO2為150mmHg;吹入患者肺內的氧濃度為16-18%,二氧化碳的濃度為2-4%;如果人工循環(huán)有效可產生75-85mmHg的PaO2,和30-40mmHg的PaCO2。人工呼吸機制呼出初始的100ml是沒有經過交換49高級呼吸支持氣管導管喉罩食管-氣管聯合管簡易呼吸囊簡易呼吸機機械通氣機高級呼吸支持氣管導管50吸氧濃度的調整確保輸送氧足夠,避免氧過多有SpO2監(jiān)測時,保證SpO2≥94%SpO2為100%時,對應的PO2可能是80-500SpO2為100%時,PaO2>80mmHg,降低或取消氧濃度吸氧濃度的調整確保輸送氧足夠,避免氧過多51電除顫早期除顫:每提前一分鐘成功率提高7-10%在開始CPR同時準備除顫儀/AED進行一輪心臟按壓后除顫在公共場所、社區(qū)、學校、醫(yī)院使用AED推薦一次電擊方案電極默認位置:前側位使用能量:雙相波150J;單相波360J;兒童2J/kg電除顫早期除顫:每提前一分鐘成功率提高7-10%52心肺復蘇三基培訓護理鄧有明課件53腎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碳酸氫鈉不可劑量為靜脈應用的2-3倍藥物稀釋至10ml用一根長導管插至氣管插管的遠端,注入藥物快速加壓通氣數次靜脈通路CPR期間的給藥途徑氣管內途徑骨內途徑心臟途徑腎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碳酸氫鈉不可靜脈通路CPR期間的54CPR期間的常用藥物腎上腺素:α受體占主導作用、β受體有利有弊0.5-1mg/次,3-5min重復使用,不主張大劑量.血管加壓素:v140IU單次給藥抗心律失常藥:胺碘酮300mg,追加150mg,1mg/min泵注利多卡因1.5-2.0mg/kg,1-4mg/min泵注碳酸氫鈉1mmol/kg,追加不超過1/2的量,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