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史元明清基礎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1031b457ca4739d21f67cf8aa18d67/0b1031b457ca4739d21f67cf8aa18d671.gif)
![古代文學史元明清基礎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1031b457ca4739d21f67cf8aa18d67/0b1031b457ca4739d21f67cf8aa18d672.gif)
![古代文學史元明清基礎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1031b457ca4739d21f67cf8aa18d67/0b1031b457ca4739d21f67cf8aa18d673.gif)
![古代文學史元明清基礎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1031b457ca4739d21f67cf8aa18d67/0b1031b457ca4739d21f67cf8aa18d674.gif)
![古代文學史元明清基礎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1031b457ca4739d21f67cf8aa18d67/0b1031b457ca4739d21f67cf8aa18d6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6中國古代文學元曲是元代文學的主流和標志,包括雜劇和散曲。所謂元曲,乃廣義的稱呼,實則包括兩種文學體裁:一為劇曲,即元雜劇,乃戲劇之屬;一為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數),乃詩歌之屬。足以代表一代之文學,能與唐詩、宋詞并稱者,實為元雜劇。元代戲曲有雜劇和南戲兩種類型?!霸拇蠹摇保宏P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馬致遠有“曲狀元”、“萬花叢里馬神仙”等稱譽,代表作《漢宮秋》以昭君出塞故事為題材。王實甫“花間美人”,除《西廂記》(元代戲曲創(chuàng)作最高水平“天下奪魁”)外,《麗春堂》、《破窯記》等?!段鲙浿T宮調》又名為《董西廂》《弦索西廂》《西廂搊彈詞》白樸《墻頭馬上》(雜劇代表作)與《梧桐雨》。元雜劇中被稱為“四大愛情劇”的是《拜月亭》《墻頭馬上》《倩女離魂》《西廂記》元詩四大家:是指虞集、楊載、范梈、揭傒斯。鐵崖體:元末詩人楊維楨創(chuàng)造。力圖打破元代中期缺乏生氣,面目雷同的詩風,追求構思的超乎尋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融匯漢魏樂府以及李白、杜甫、李賀等人的長處,雄奇飛動,但詭異晦澀。一、散曲(一)解釋:散曲是詩詞之外的又一種新的韻文形式,它是從詞發(fā)展而來,又在金元時期各種曲調的基礎上,吸收了少數民族的樂曲及部分唐宋詞調的成分,而形成的一種新體詩,它是按一定宮調的典牌填寫出來的能唱的曲詞。由于散曲可以入樂,當時人們又稱其為樂府、北樂府、小樂府、新樂府。散曲體制主要有小令、套數和介于兩者之間的帶過曲等幾種。(二)散曲體制:小令,又稱“葉兒”,是散曲體制的基本單位。其名稱源自唐代的酒令。單片只曲,調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但小令除了單片只曲外,還有一種聯(lián)章體,又稱重頭小令,它由同題同調的數支小令組成,最多可達百支,用以合詠一事或分詠數事?!短靸羯城锼肌诽讛?,又稱“套曲”、“散套”、“大令”,是從唐宋大曲、宋金諸宮調發(fā)展而來。套數的體式特征最主要的有三點,即它由同一宮調的若干首曲牌聯(lián)綴而生,各曲同押一部韻,通常在結尾部分還有〔尾聲〕?!材蠀巍ひ恢ā场恫环稀穾н^曲。帶過曲由同一宮調的不同曲牌組成,如〔雁兒落帶得勝令〕、〔罵玉郎帶感皇恩采茶歌〕等,曲牌最多不能超過三首。帶過曲屬小型組曲;與套數比較,其容量要小得多,且沒有尾聲??梢姡瑤н^曲乃是介于小令和套數之間的一種特殊體式。二、元雜?。ㄒ唬┙忉專涸碾s劇是以宋雜劇和金院本為基礎,把歌曲、賓白、舞臺、表演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開始形成了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戲曲藝術形式,并且產生了韻文和散文結合的結構完整的文學劇本。在結構上,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個完整的故事,;劇本主要由曲詞和賓白組成;角色主要有末、旦、凈三類。(二)元雜劇體制:結構:元雜劇的基本結構形式,一般是以四折一楔子組成一個劇本,劇末加題目正名。一“折”意味著一個故事單元,同時也是音樂單元,相當于現(xiàn)代的一幕。四折之間,大多表現(xiàn)出情節(jié)起、承、轉、合的變化。楔子的作用是讓兩折間的聯(lián)系更緊密,相當于過渡段,只有一個。位置不固定的叫“過場楔子”,置首的是“開場楔子”。放在雜劇結尾處,往往用兩句或八句的對句,概括全劇的內容以結束全劇,叫做題目正名。唱詞演唱特點:元雜劇的核心部分是唱詞,一折只采用一個宮調。采用旦本或末本的演唱體制,正旦所唱的本子為“旦本”,正末所唱的本子為“末本”。賓白:元雜劇以唱為主,以說白為賓,所以說白稱為“賓白”。它不僅用于敘事,還用作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對于表現(xiàn)劇情和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生”的說法??品叮汉喎Q“科”,在劇本中表示舞臺效果和演員所要做的動作、表情等。角色:元雜劇的角色,可分為旦、末、凈、外、雜五大類,每大類下又分若干小類,以此把劇中各種人物分為若干類型,以便于帶有程式化的表演。末:指男性演員,分正末、小末。旦:指女性演員,正旦(主角),貼旦(一般丫鬟),荼旦(壞女人),小旦。凈:大花臉,性情剛烈的人和小丑。北方元雜劇文化圈(作家作品)元雜劇還有不少作品取材于歷史和前人之作,紀君祥的《趙氏孤兒》(原名《冤報冤趙氏孤兒》)取材于《史記*趙世家》,尚忠賢的雜劇《柳毅傳書》在唐人小說《柳毅傳》基礎上寫成,石君寶的《秋胡戲妻》最早見于漢劉向的《列女傳》,無名氏的《陳州糶米》塑造了平民張撇古和清官包拯的形象,是元雜劇中著名的包公戲。康進之和高文秀是有代表性的“水滸戲”作家,康進之地《李逵負荊》是現(xiàn)傳元人水滸戲中最優(yōu)秀的作品;高秀文有“小漢卿”之稱,作品數量僅次于關漢卿;他編的水滸戲最多,現(xiàn)僅存《雙獻功》。楊顯之,與關漢卿同時,且為“莫逆之交”,因其善于修改雜劇作品,被朋友戲稱為“楊補丁”,著有《臨江驛瀟湘夜秋雨》,簡稱《瀟湘夜雨》,這是現(xiàn)存元雜劇中唯一一部寫男子負心的作品。后期(雜劇南移后)雜劇作家中鄭光祖的成就最高,他的《倩女離魂》取材于唐人陳玄佑的傳奇小說《離魂記》,直接影響明代《牡丹亭》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優(yōu)秀的愛情劇。除此以外,他還有著有《王粲登樓》等。明人將喬吉之的《兩世姻緣》、鄭光祖的《梅香》、《王粲登樓》和宮天挺的《范張雞黍》稱為“四段錦”。(四)關漢卿重要作品出現(xiàn)的人物關漢卿一生作劇67種,流傳至今的僅有17種。根據題材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類:公案劇以《竇娥冤》、《魯齋郎》和《蝴蝶夢》為代表;《竇娥冤》正名為《感天動地竇娥冤》,在故事創(chuàng)作時,作者吸取了民間流傳的古老的“東海孝婦”的故事,此故事最早見于漢劉向《說苑.貞德》。劇本中,竇娥在刑場上所發(fā)三樁誓愿是“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睈矍閯∫浴锻ぁ贰ⅰ毒蕊L塵》、《拜月亭》為代表,其中喜劇《救風塵》最具有代表性;《拜月亭》主角是譚記兒,主要寫書生蔣世隆與王瑞蘭在兵荒馬亂時候的離合故事?!毒蕊L塵》全稱《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劇中主角趙盼兒是一個機智、老練,富有正義感的婦女形象。歷史劇以《單刀會》為代表,刻畫了關羽的形象。(五)《西廂記》藝術特色1、體制和形式上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①根據內容的需要,突破一本四折的結構體制,創(chuàng)造了五本二十一折的結構,以五本二十一折(第二本五折)的規(guī)模連演一個故事,打破了元雜劇創(chuàng)作通例,這在當時是一個創(chuàng)舉。②突破了一人獨唱的體制,打破了旦本、末本的界限,旦末各自獨唱,也可交互對唱。2、戲劇沖突曲折沖突線索:①以老夫人為代表的封建禮法與以崔、張、紅為代表的叛逆者的沖突②崔、張、紅之間性格的矛盾與沖突這兩組矛盾,形成了一主一輔兩線索,它們相互制約,起伏交錯,推動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王實甫在兩組矛盾的基礎上,安排老夫人“賴婚”,推動了矛盾的激化。通過“酬簡”,“拷紅”造成泰山壓頂之勢,紅娘巧言善辯,以“四兩拔千斤”解決了矛盾,《西廂記》恰到好處地處理了一次又一次的戲劇沖突。3、人物塑造:創(chuàng)造了各種顯明的人物形象作者運用了人物的語言和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烘托渲染等刻畫人物的方式,根據人物性格特征展開錯綜復雜的戲劇沖突,在兩組矛盾的基礎上,安排老夫人“賴婚”,推動了矛盾的激化,通過“酬簡”,“拷紅”造成泰山壓及之勢,紅娘巧言善辯,以“四兩拔千斤”解決了矛盾,在矛盾中成功的塑造了主動追求愛情的鶯鶯形象、志誠于愛情的張生形象、機智潑辣的紅娘形象等典型形象。(1)癡張生:志誠種——忠于愛情,將愛情置于功名之上?!八七@等女子,張珙死也死得了?!辈艢馀c勇氣——追求愛情和解決危難果斷、機智、大膽。傻角——軟弱、忠厚、傻氣?!靶∩諒垼睢⒉辉⑵?。”張生是另一種封建禮教叛逆者的典型,鶯鶯稱他是“志誠種”,紅娘說他是“風魔漢”,又諷刺他是“銀樣蠟槍頭”,評語恰如其分。作為一個一向埋頭苦讀詩書經傳的封建知識分子,他在爭取婚姻自主過程中帶有很大的軟弱性,并且對復雜的人生社會也缺乏深刻的認識和體驗。如他被老夫人冷落后,無計可施,竟要“解下腰間之帶,尋個自盡”。為了能與鶯鶯成親,不得不答應老夫人赴京應試,在封建家長面前作了妥協(xié)。這些表現(xiàn)都和他的階級、身份、教養(yǎng)以及具體環(huán)境有緊密的關聯(lián),使人感到合情合理。(2)敢鶯鶯:崔鶯鶯是一個為追求愛情自由而背叛封建禮教,在“情”與“禮”的抗爭中叛逆性格不斷成長的貴族小姐的典型,她美麗而多情,性格內向深沉,外表矜持,內心熾熱。(1)美麗溫柔,出身于相國門第。正由于她的出身,封建禮教對她有一種無形的約束力,當老夫人早為她定下了和鄭恒的婚約,但她不安于命運的安排和禮教的束縛,不滿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膽與張生相愛。(2)但是,鶯鶯畢竟是在封建思想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女子,頭腦中潛存著的封建意識使她在叛逆的道路上有過多次反復、猶豫和彷徨,如看到紅娘送來了張生的情書,心里高興卻又裝作生氣的樣子等等,這些舉動說明她在背叛封建禮教的過程中有著復雜的思想矛盾。然而,她終于在紅娘的幫助下勇敢地與張生結為夫妻。(3)作者以浪漫主義的手法,通過夢境肯定了她堅強不屈的精神,老夫人對張生從門第觀念出發(fā)逼他應試,鶯鶯卻在“長亭送別”的宴席上,表示了愛情重于功名富貴的看法;在“草橋驚夢”中,她挺身而出,怒斥追趕的兵卒,表示自己愿意與張生“生則同衾,死則同穴”,她把愛情看的高于一切,這是鶯鶯叛逆性格的繼續(xù)發(fā)展。總的來說,《西廂記》通過對鶯鶯叛逆性格成長發(fā)展過程的描寫,一方面揭露控訴了封建勢力和封建禮教、倫理道德對青年們的殘酷迫害與折磨,另一方面又充分肯定了在愛情上具有民主自由思想的青年男女的反抗斗爭,從而鮮明地表達了作者“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理想。(3)勇紅娘:勇敢倔強、俠肝義膽——老夫人讓她“行監(jiān)坐守”,但她一直為鶯鶯穿針引線,又知道鶯鶯的性子,只好處處試探,忍受著懷疑和指責。她既要對付小姐,又要對付老夫人,擔承種種壓力,卻義無反顧地為別人合理的追求竭盡心力。在困境中巧妙周旋。機智聰明又潑辣——在《拷紅》中,她勇敢機智地對老夫人進行反擊,為崔、張二人辯護,使老夫人理屈詞窮,不得不答應了二人婚事。紅娘是《西廂記》中最動人的形象。她雖然不是主角,但卻是劇情發(fā)展的主要線索。她主唱的戲共為七折,占全劇的三分之一。紅娘是一個無私、熱情、聰明、大膽,嘻笑怒罵,敢作敢為的丫環(huán)形象。紅娘是封建禮教的拆除者,崔、張愛情的撮合者。她的熱情、機智、潑辣、富有正義感的性格引人注目,為人喜愛?!段鲙洝分杏嘘P紅娘的描寫,是劇本中思想性最強的地方。(4)壓老夫人:封建衛(wèi)道者——“寺警”使之陷入困境,在無可奈何情況下答應將鶯鶯許張生。兵退賴婚,表現(xiàn)封建衛(wèi)道者的狡猾,虛偽的性格,正當她充滿自信,以己謀得逞時卻弄巧成拙,女兒一氣之下投入張生懷抱,事發(fā)后,她暴跳如雷,手持根棒拷打紅娘,在現(xiàn)實面前又不得不應允此門婚事,但她又不甘失敗,又逼張生上京應試,企圖趁張生不得官,把婚再賴掉。沒想到,當她正要叫鄭恒做女婿時張生考中歸來,她落得可卑而又可笑的下場。劇本中的老夫人是一個封建家長的典型,封建禮教的維護者。她和常人一樣,關心、愛護著自己的女兒。但她要按照封建階級的要求來安排女兒的生活道路。實質上她所關心愛護的是她所代表的本階級的利益,而不是女兒的真正幸福。然而老夫人卻絲毫意識不到自己所帶給女兒的痛苦。作品這樣寫來,就使批判的鋒芒通過老夫人,直揭封建禮教、倫理和婚姻制度本身,鞭撻得準確而且有力,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作品的戰(zhàn)斗意義。4、語言辭采華美,清麗婉約,形成了自然而華美的語言風格?!段鲙洝肥侵袊诺湮膶W中罕有與之倫比的一部大型詩劇,是元雜劇文采派的代表作,前人譽之為“花間美人”。這種語言風格,宜于創(chuàng)造一種濃郁的抒情氣氛,與“待月西廂下”的愛情主題十分適合。另外,劇本的說白也比較說究,很少象其它元雜劇那樣肆意插科打諢,將生活習語減少到最低限度,保持整體語言風格的完整和統(tǒng)一。三、南戲(一)解釋:南戲是南曲戲文的簡稱,是用南方方言和流行的地方曲調演唱的南方劇種。最早出現(xiàn)于浙江溫州(舊名永嘉),稱為“溫州雜劇”、“永嘉戲曲”,亦稱南詞。后人為有別于北曲雜劇,簡稱之為南戲。南戲上承宋院本,下開明傳奇,是中國戲曲史上重要的一環(huán)。(二)南戲體制(了解,區(qū)別于雜劇):體制結構上,改“折”為“出”,沒有四折的限制,可多可少,多到五十余出,少到十幾出;演唱形式多式多樣。以南方民間曲調和方言來演唱,一出之中不限一個宮調和一韻,不必一人獨唱到底。音樂上以管樂伴奏,曲調輕柔婉轉,曾因受到元雜劇的沖擊,一度衰落,至元末再度復興,形成各種不同聲腔而逐漸發(fā)展成新的地方劇種。行當角色分工更細,有生旦凈末丑貼雜七種。(三)作品南戲代表作品:高明的《琵琶記》:南戲之祖、元雜劇殿軍、明清傳奇的開山之祖四大南戲(元末四大傳奇):《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記》、《殺狗記》(荊、劉、拜、殺)《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xié)狀元》(時間最早)、《小孫屠》、《宦門子弟錯立身》等三種南戲,由于三劇被收入了《永樂大典》中,故名《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四)《琵琶記》1、悲劇意蘊《琵琶記》是高則誠根據宋代戲文《趙貞女蔡二郎》重新創(chuàng)作而成的?!杜糜洝防^續(xù)保持了趙五娘有貞有烈的品行,而且改造了蔡伯喈,使之同時也成為一個合符禮教的志誠的孝子?!杜糜洝芬环蚨D旌表結局改變了《趙貞女》負心殺妻遭雷殛的故事結局從《趙貞女》式的以譴責書生負心為中心的表述,走向《琵琶記》的以“只看子共妻賢”為中心的表述,也并非高則誠的獨創(chuàng),而是時勢使然。因為在元代后期“大團圓”故事,已日漸流行了?!杜糜洝繁M管從正面肯定了封建倫理,但通篇展示的卻是“全忠全孝”的蔡伯喈和“有貞有烈”的趙五娘的悲劇命運,從而可以引發(fā)對封建倫理合理性的懷疑。在封建時代,恪守道德綱常的知識分子,經常陷入情感與理智,個人意愿與門第、倫理的沖突之中?!杜糜洝返谋瘎∫馓N,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它比單純譴責負心漢的主題,更具社會價值。2、藝術成就(1)人物形象:人物塑造取得較大成功。蔡伯喈是一個全忠全孝的形象。他辭試父不允,辭婚牛相不應,辭官皇帝不準,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他不斷讓步、妥協(xié),反映出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性格和命運。趙玉娘的形象真切動人,是個貞烈之婦,她吃苦耐勞,孝敬公婆,勤勞善良,樂于助人,具有中華民族勞動婦女的美德。蔡入京后,他的故鄉(xiāng)陳留遭到嚴重的荒災,趙玉娘獨立維持一家生活,蔡公、蔡婆先后在饑餓中死去;趙玉娘一路彈唱琵琶詞行乞,到京師尋夫?!杜糜洝返膽騽_突,也頗有特色。它的情節(jié),沿著兩條線索發(fā)展。一條寫蔡伯喈離家后的件件遭遇;一條寫趙五娘在家中的種種苦難。既集中筆力寫蔡伯喈在榮華富貴的羅網中輾轉無奈,又酣暢地寫趙五娘饑寒交迫,陷入絕境,比較廣闊展示出生活畫面。(3)在語言的運用方面,《琵琶記》最突出的成就,是能配合人物不同的處境以及兩條戲劇線索的開展,運用兩種不同風格的語言。趙五娘一線,語言本色;蔡伯喈一線,詞藻華麗。這表明作者充分注意到語言與環(huán)境、性格、心理的關系。同時,作為戲劇,《琵琶記》的語言也富于動作性。明傳奇:“傳奇”一詞,本是唐人小說的概稱“唐傳奇”,后人借用它當作戲曲的名稱。明清是在宋元南戲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不同于雜劇的戲劇體制。四大聲腔:海鹽腔、余姚腔、弋陽腔、昆山腔。明代傳奇演唱的聲腔主要是弋陽腔和昆腔。昆腔即昆山腔,也稱昆曲,始于元末。首先用魏良輔改革后的昆腔演唱的劇本是梁辰魚的《浣紗記》,通過西施和范蠡的悲歡離合寫吳越興亡。明代兩大戲劇流派指吳江派、臨川派,代表人物分別是沈璟、湯顯祖。徐渭(明雜劇最高成就者)“狂人”的《四聲猿》語出酈道元的《水經注》。(“天地間一種奇絕文字,為明曲之第一”(王驥德《曲律》)。包括《漁陽弄》、《雌木蘭》、《玉禪師》《女狀元》等四部雜劇?,F(xiàn)知最早的話本小說總集是嘉靖年間洪緶編刊的《清平山堂話本》,共有小說60種,又稱《六十家小說》,今僅殘存29篇。《大宋中興通俗演義》主要敘述關于岳飛抗金的故事;《英烈傳》敘述關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在白話短篇小說幾乎陷于沉寂的明代初年,文言小說出現(xiàn)了復興的態(tài)勢,瞿佑的《剪燈新話》是明代傳奇小說的代表作?!都魺粜略挕酚绊懥擞忻饕淮酥燎宕奈难孕≌f創(chuàng)作,起而仿效者紛起,較為出名的有李昌祺的《剪燈余話》、邵景詹的《覓燈因話》,這三部書被后人稱為“剪燈三話”。戲曲明中葉“三大傳奇”:梁辰魚的《浣紗記》、李開先的《寶劍記》和無名氏的《鳴鳳記》,它們是昆曲出現(xiàn)的三部重要作品。明代傳奇創(chuàng)作方面的重要作家是李開先,作品《寶劍記》,寫林沖的故事,這是第一部將小說《水滸傳》改編成戲劇的作品,全劇52出,寫北宋禁軍教頭林沖如何被逼上梁山這一段?!朵郊営洝肥堑谝徊窟\用魏良輔改革后的昆腔進行寫作的傳奇劇本,標志著明代傳奇典雅化。無名氏的《鳴鳳記》是描寫現(xiàn)實斗爭的時事戲,描寫了八個朝臣和嚴嵩父子的斗爭,取材于現(xiàn)實斗爭,是以當代重大政治斗爭為題材的故事劇的開山之作。湯顯祖“臨川四夢”(“玉茗堂四夢”):《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紫釵記》。因作家是江西臨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夢境來展開故事情節(jié),故此得名;或以其書齋名合稱“玉茗堂四夢”?!八膲簟敝校忠浴赌档ねぁ泛汀逗愑洝返某删妥罡?。憑借這“四夢”,湯確立了自己在中國戲曲史上的不朽地位。湯沈之爭:涉及到明代兩大戲曲創(chuàng)作觀念的爭論,湯即指湯顯祖,沈即指沈璟。其中湯顯祖的戲曲創(chuàng)作觀念影響較大。沈璟與湯顯祖作為明代曲壇上的兩大巨人,對戲曲格律與文辭的關系看法不同。焦點:“律”與“意”關系。沈“強調音律”,不惜“因律害意”。“欲度新聲休走樣,名為樂府,須教合律依腔?!保ā抖缮瘛ふ撉罚巴瞥缫馊ぁ?,不惜“因意害律”?!坝嘁馑粒环赁终厶煜氯松ぷ?。”(王驥德《曲律雜論》)兩人持論相對,發(fā)生過碰撞文辭,并把同時的許多曲論家卷入其中參與討論,這就是戲曲史上著名的“湯沈之爭”?!赌档ねぁ罚?)主題:劇本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不諭的愛情,歌頌了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撓的斗爭,表達了掙脫封建牢籠、粉碎宋明理枷鎖,追求個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朧愿望。(2)人物形象(重點):杜麗娘:追求愛情,堅持理想,生死以之,敢于斗爭,這就是杜麗娘這個形象最本質的特點。她的大膽狂熱,奔放的性格只存在夢中。出身于名門貴族,從小接受封建教育,她的性格的基調是溫順,穩(wěn)重,馴良、矜持,靦腆的。她熱愛生活、熱愛自由,為了愛情、勇于抗爭,但卻被封建社會摧殘致死。柳夢梅:癡情、才華橫溢。對杜麗娘愛情堅貞不渝,始終如一,為使杜麗娘復生,他敢于冒被斬首的危險“開館見尸”,敢于在戰(zhàn)火紛飛之中,不畏艱險,長途跋涉去替杜探父,敢于在皇帝面前揭露和嘲笑位高權重的岳父,柳的剛強無畏的性格和杜的性格互相輝映。例題:《牡丹亭》中的杜麗娘與《西廂記》中的崔鶯鶯相比較,人物性格有哪些發(fā)展變化,你如何看待杜麗娘這一人物形象。在鶯鶯身上看到的現(xiàn)實中人受禮教的束縛和內心渴望的分岔口上的猶豫和搖擺的性格特點,在杜麗娘身上卻轉變成理想中人聽從內心的渴望,不顧一切地追求愛情的堅定的執(zhí)著的追求。在追逐愛情和本能欲望的時候,崔崔鶯鶯是壓抑的,而杜麗娘卻是主動的。是一種“情”到“欲”的愛情向“欲”到“情”的愛情觀的轉變。從其深刻的思想意義來說,杜麗娘執(zhí)著追求的艱險歷程,綻放著肯定人欲,張揚個性的自由的思想火花,從這點說崔鶯鶯是達不到的。崔鶯鶯的叛逆主要是針對家庭的與封建“門當戶對”的觀念斗爭,而杜麗娘的卻是以生命為代價的自己獨立性格的抗爭,我認為,杜麗娘是美好的化身,她在追求個性自由的光輝理想時用實際行動對封建禮教進行了強烈的對抗。她對愛情的至死不渝、對愛情的美好渴望,表達了當時廣大男女青年要求個性解放,要求愛情只有、婚姻知足的呼聲,并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殘。藝術特色:湯顯相在戲劇藝術上的成就,首先表現(xiàn)在他是第一個把浪漫手法引入傳奇創(chuàng)作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作家。特別是《牡丹亭》,無論在全劇構思和人物塑造上,都能大膽采用浪漫的創(chuàng)作方法,那種超越三界、“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情”,就是劇本浪漫構思的基礎。試分析湯顯祖《牡丹亭》中杜麗娘的形象及其意義?杜麗娘是封建社會里一個大膽追求愛情、追求自由、追求個性解放的女性叛逆者形象。她有著強烈的叛逆精神,熱情而又執(zhí)著的追求幸福的愛情和美好的生活,敢于向封建禮教作垂死斗爭。(1)她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杜麗娘出自名門,在典型的封建官僚的嚴格管制下,她的少女天性受到強制性的約束,使得她感到苦悶無比。她的母親看到女兒衣裙上繡的一對花,一雙鳥,也怕引起女兒的情思,聽說女兒去了一次后花園,便訓斥了丫鬟春香,嚴令禁止,白天杜麗娘小睡片刻也違反家教,家里請的老師也是一位思想陳腐的老學究。(2)人性的覺醒。雖然在身處封建禮教的重壓下,但杜麗娘的天性并沒有因此而被扭曲,相反她的人性處于不斷的覺醒之中。在讀《詩經》時已經顯露出對自己現(xiàn)狀的不滿。第一次偷入后花園更是關鍵。面對盛開的百花,成雙的鶯燕,她覺醒了,開始憧憬幸福的愛情婚姻,在現(xiàn)實中無法得到滿足,因而她將希望寄托在了夢中出現(xiàn)的書生身上。(3)至情思想。《牡丹亭》中安排了杜麗娘的生而至死,死而復生,都是為了突顯出“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入耳”(《牡丹亭題詞》)這一點,因情而死,有因情而生,她的愛超越了生死的界限。(4)世俗性一面。在還魂以后,杜麗娘的性格特點發(fā)生了變化,一方面,要柳夢梅追求功名;另一方面,又要求自己的婚姻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方式得到社會的認同。有人說還魂之后的杜麗娘性格顯得蒼白無力;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一方面,說明了杜麗娘在獲得第二次生命后,對生命的珍惜,另一方面,兩個杜麗娘的結合,顯示了人性的復雜性。總的來說,《牡丹亭》通過杜麗娘形象塑造,揭露了封建禮教的殘酷、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的虛偽與反動;反映當時青年男女對自由愛情、個性解放的強烈渴望,表現(xiàn)他們?yōu)閷崿F(xiàn)理想的不屈不撓斗爭,具有鮮明的歷史意義。(二)小說1、明代四大奇書:《金瓶梅》、《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明代長篇小說分類及其特點:歷史小說:歷史演義,《三國志通俗演義》等,以正史為依托,兼采野史傳說,加上作者的創(chuàng)作,多寫興廢征戰(zhàn)之事。英雄傳奇,《水滸傳》等,雖然也以正史為依托,但更多的是采自民間傳說和作者創(chuàng)作,多以英雄豪杰為描寫對象。神魔幻想小說:來源為宋代小說中靈性神仙小說,代表作為《西游記》,《封神演義》,董說《西游補》?!段饔斡洝烦蓵^程中,真正完成“西游”故事由歷史向神話轉變的是《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繼《西游記》之后,明末還出現(xiàn)了許仲琳和李云翔的《封神演義》。世情小說:《金瓶梅》,文學史上第一步以家庭為題材的小說。第一部文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白話長篇小說,書名由小說中的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三人的名字合成。獲得“第一奇書”美譽。《三國演義》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作者羅貫中,最早的版本是《三國志通俗演義》?,F(xiàn)存、最早的刊本是嘉靖本,全書24卷,240則,尚未分回,保留了平話痕跡,題“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后學羅本貫中編次”。元至治年間的《三國志平話》是民間傳說中三國故事的寫定本?!兜谝徊抛訒龂萘x》: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清康熙年間,毛宗崗與其父毛綸對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做了修改和評點,他們所依據的大致是托名李卓吾批評本。他們辨證史事,增刪文字,更換論贊,改回目為對偶,并把書名定為《三國演義》。從此,毛氏父子的評改本成為最流行的本子?!拔牟簧跎睿圆簧跛住笔菍ζ湔Z言特色的評價。三絕”:“奸絕”——曹操、“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端疂G傳》是明代“四大奇書”中的英雄傳奇小說,是一部累積型的作品,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在一個已定的作品框架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在創(chuàng)作而成的。小說主要描寫梁山起義全過程,歌頌宋江等梁山好漢的同時,也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端疂G傳》的版本分為繁本和簡本,繁本:71回,100回,120回。文繁而事簡,描寫細膩,描寫水平高,但情節(jié)較少。簡本:文簡而事繁,描寫粗略,文學水平低,但情節(jié)較多。宋末元初佚名的《大宋宣和遺事》是現(xiàn)傳講說水滸故事的最早話本。金圣嘆腰斬《水滸傳》,為七十回?!段饔斡洝罚ㄖ攸c)1)成書:歷史上有玄奘取經故事。據《舊唐書·方伎傳》及其他野史記載,玄奘是河南洛陽人,姓陳名祎yi,大業(yè)末年出家,玄奘是他的法名。玄奘取經的壯舉,首先經歷的是宗教神話化階段。從《大唐西域記》到《慈恩三藏法師傳》,從《獨異記》到《太平廣記》中的《異僧·玄奘》,我們可以看見這個宗教故事是怎樣走向神話化的。真正完成玄奘取經由歷史故事向文學故事轉變的,則是得力于寺院“俗講”的盛行。正是在僧人講唱中,使取經故事的內容擺脫歷史事實的束縛,變成一個怪誕不經但又結構完整的神話故事。刊印于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就是唐五代寺院份俗講的底本,末有“中瓦子張家印”六字。據王國維考證,“中瓦子”是南宋臨安的一條街名,也是上演各種技藝的娛樂場所??梢?,至遲到南宋末年(1278),玄奘求經的故事已經編成有詩有活、完全虛構的文學故事。雖然全書的情節(jié)和所經諸國,所歷危險與后來的《西游記》很少相同,但卻是西游故事發(fā)展的一個轉折點。2)作者:吳承恩(1510-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今江蘇淮安縣)人。3)版本:關于《西游記》的版本?,F(xiàn)存最早的是明萬歷二十年(1592)金陵唐氏世德堂《新刻出像宮版大字西游記》。分為繁本和簡本,分別有《西游原旨》和《西游記傳》等。4)主旨:①《西游記》是戲筆,它在“戲筆中存至理”,即在神幻、詼諧的描寫之中,通過孫悟空形象來宣揚“三教合一”化了的“心學”。②對人性自由的向往和自我價值的肯定5)藝術成就:(1)神性、人性、動物性格結合的人物形象優(yōu)秀的浪漫主義小說,從來不是孤立地描繪什么幻想世界、未來世界,而是讓環(huán)境描寫服從于形象的塑造,努力使環(huán)境和人物達到和諧的統(tǒng)一。(2)多角度、多色調描繪的形象(3)以詼諧的筆調寄寓嚴肅的諷刺。①主人公孫悟空被賦予幽默詼諧的個性;對八戒貪吃、貪睡、貪財、貪色等漫畫式的描繪,構成幽默詼諧的諷刺。②許多情節(jié)“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tài)“。巧妙曲折的藝術結構?!段饔斡洝返慕Y構可以稱為線性結構,也就是短篇連綴的結構。風趣詼諧的語言風格1、話本:話本既是“說話”藝人講唱故事時所依據的底本,又是藝術上相當成熟的白話小說。兩類:說話四家中講史的底本為講史話本,自元代開始叫做“平話”,講述長篇歷史故事,取材于歷史,后來發(fā)展為章回體的長篇小說;另一類小說話本,常常被稱為小說,又稱“短書”,它對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發(fā)展,有著深遠影響。2、擬話本:明代后期,隨著長篇通俗小說的繁榮,話本小說也發(fā)生了重要變化:由過去供藝人講述的底本變而為社會上普通讀者的案頭讀物,出現(xiàn)了大批以閱讀為編寫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說。這種在體制上與宋元話本大致相同、具雅俗共賞性質的白話短篇小說,即是“擬話本”,或稱“擬宋市人小說”。3、三言二拍:“三言”指馮夢龍編撰的三部白話短篇小說集《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總稱。每“言”各收擬話本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岸摹笔橇铦鞒蹙帉懙膬刹慷唐自捫≌f集《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的總稱,共收短篇小說七十八篇,它是擬話本小說在體制上定型的標志,是明代擬話本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后來,“姑蘇抱翁老人”選編三言二拍,集成集子叫《今古奇觀》。(一)三言思想內容:小說中反映了明中后期驚世駭俗的市民愛情觀。(1)不少以愛情婚姻為題材的作品,突出表現(xiàn)了市民們敢于沖破封建禮教所規(guī)定的門第、等級觀念,沖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封建成規(guī),大膽而熱烈地追求愛情和婚姻的自由與幸福。如《賣油郎獨占花魁》:名妓莘瑤琴,賣油郎秦重(2)在“三言”描寫家庭感情生活的小說里,還以誠實的態(tài)度正視人類情感的復雜性,特別揭示了已婚女性的愛情心理。如《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中的王三巧的塑造。(3)有的小說反映了下層婦女為爭取人格的尊嚴而進行的不屈不撓的斗爭。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小說展現(xiàn)了商人生活的生動畫卷。商人成為時代的寵兒,有著鮮明的重商思想。在作品中,深刻地描寫商人生活,商人已作為正面人物被作者加以大力肯定和歌頌,這是以前的文學作品所未曾言及之處。小說形象地表現(xiàn)了“好貨利”的合理性與社會價值。如《汪信之一死救全家》。(2)小說進一步揭示了為商的艱辛。如《楊八老越國奇逢》“三言”在同情商賈好貨利的同時,還主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反對利欲熏心,提倡禮讓謙和及仁義友善。如《施潤澤灘闕遇友》揭露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明史·沈煉傳》、《木棉庵鄭虎臣報冤》賈似道、《老門生三世報恩》鮮于同、《灌園叟晚逢仙女》張委、秋先老人“三言”中還有不少以帝王將相、王公才士為反映對象的小說?!队岵浪で僦x知音》、《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晏平仲二桃殺三士》《金海陵縱欲亡身》、《隋煬帝逸游召譴》《史弘肇龍虎君臣會》、《臨安里錢婆留發(fā)跡》、《鄭節(jié)使立功神臂弓》等。(二)二拍思想內容:一、塑造了新的女性形象,對幸福的追求更加大膽,觀念也更為新穎;(《同窗友認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二、商人、手工業(yè)者成為多數小說中的主人公,并受稱道。(《轉運漢巧遇洞庭紅,波斯胡指破鼉龍殼》)藝術成就:“無奇之所以為奇”在日常題材、平凡故事中顯示出小說的傳奇性。這種藝術,被睡鄉(xiāng)居士的《二刻拍案驚奇序》稱為:“無奇之所以為奇”,它很好的概括了“三言”“二拍”“極摹人情世態(tài)之岐,備寫悲歡離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觀序》)的共同的藝術取向。1.將平凡的故事寫巧,《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劉家兄妹:劉璞、劉慧娘,孫家姐弟:孫珠姨、孫玉郎,四人本來都由父母包辦定下了婚姻:劉璞聘的是孫珠姨,劉慧娘許的是裴政,孫玉郎定的是徐文哥裴劉孫徐劉璞×孫珠姨裴政×劉慧娘孫玉郎×徐文哥弟代姊嫁,姑伴嫂眠,愛子愛女,情在理中。一雌一雄,變出意外。移干柴近烈火,無怪其燃;以美玉配明珠,適獲其偶。孫氏子因姊而得婦,摟處子不用逾墻;劉氏女因嫂而得夫,懷吉士初非炫玉。相悅為婚,禮以義起。使徐雅別婿裴九之兒,許裴政改娶孫郎之配。奪人婦人亦奪其婦,兩家恩怨總息風波。獨樂樂不若與人樂,三對夫妻,各諧魚水。人雖兌換,十六兩原只一斤;
親是交門,五百年決非錯配。以愛及愛,伊父母自作冰人;非親是親,我官府權為月老。已經明斷,各赴良期。①比以往的話本小說寫得更為波譎云詭、曲折多變。常采取巧合誤會的手法,使情節(jié)波瀾起伏。《十五貫戲言巧成禍》②為了使情節(jié)巧妙多變,運用一些“小道具”貫穿始終,使整個故事既結構完整又波瀾起伏?!妒Y興哥重會珍珠衫》③情節(jié)之“奇”,還表現(xiàn)在突破了單線結構模式,而嘗試用復線結構、板塊結構和變換視角?!稄埻⑿闾由雀浮发鼙瘎⌒耘c喜劇性的情節(jié)交互穿插,創(chuàng)造一種“奇趣”2.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復雜性3.細致入微的寫心藝術4.注意了體式和語言的變化(三)詩、文明代開國之初,詩文作家以宋濂、劉基、高啟三家為代表(明初詩文三大家),其中宋濂號稱開國文臣之首,劉基與之齊名。劉基的《郁離子》是一部語言體散文集,《賣柑者言》揭露了封建官僚“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虛偽和腐朽。吳中四杰是指高啟、楊基、張羽、徐賁。明朝時期詩壇有眾多詩派,如以劉基代表的“越詩派”,以林鴻為代表的“閩詩派”,以劉菘為代表的“江右詩派”,以孫賁為代表的“粵詩派”,以鐘惺、譚元春為代表的“竟陵派”等等。侯方域,復社領袖,與方以智、冒襄、陳貞慧被稱為“四公子”;與魏禧、汪琬合被稱為“清初散文三大家”。臺閣體:臺閣體則指以當時“臺閣重臣”楊士奇、楊榮、楊溥等為代表的一種文學創(chuàng)作風格,號稱“三楊”。在文壇占據主導地位始于永樂年間,而永樂至正統(tǒng)年間是其黃金時代。臺閣主要指明初的內閣與翰林院,又稱為“館閣”。題材上“頌圣德,歌太平”,大致包括三類,一是詔誥疏奏等屬公文性質的政府文類。二是碑記序傳詩賦等,是非公務范圍之內的余暇時所作。第三是歌頌體,即所謂應制之作。藝術上追求平正典麗,文風“沖淡和平”、“雍容典雅”。代表作品是楊士奇《東里詩集》,楊榮《隨駕幸南海子》。茶陵派:弘治年間,在臺閣體造成文學萎靡不振的局面情況下,李東明等人發(fā)動了對臺閣體文學的沖擊以此來重振文壇而形成的詩歌流派。茶陵派以李東明為主,主要成員有謝鐸、張?zhí)?、邵寶、石珤、魯鐸等人;李東陽提出詩學漢唐的復古主張,強調對聲調節(jié)奏等法度的掌握,他的有些作品擺脫了臺閣體的束縛,表現(xiàn)出更為廣闊的生活視角,刻畫了作者個人的真情實感。代表作是李東陽的《茶陵竹枝歌》。前七子:明代弘治、正德年間以李夢陽為核心的文學群體,其他成員有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創(chuàng)作上重視市政題材,民間生活;他們掃除臺閣體的無病呻吟,但擬古形式為主,缺乏創(chuàng)造性,他們以復古自命,實質上時借助復古手段而欲達到變革的目的,代表作:李夢陽的《禹廟碑》《梅山先生墓志銘》、李攀龍的《太華山記》。后七子:明嘉靖、隆慶年間的文學流派。成員包括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和吳國倫。后七子繼承前七子的文學主張,同樣強調"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以漢魏、盛唐為楷模,"謂文自西京、詩自天寶而下,俱無足觀","無一語作漢以后,亦無一字不出漢以前",復古擬古較前七子更絕對,把明代文學的復古傾向推向高潮。前后七子統(tǒng)治文壇近百年,創(chuàng)作上重視市政題材,民間生活,他們掃除臺閣體的無病呻吟,對沖破“臺閣體”的文風統(tǒng)治地位,有著積極作用;但是他們并不是一個主張和創(chuàng)作實踐完全統(tǒng)一的流派,盲目復古,尤其是“后七子”更為偏激,幾乎篇篇模擬,句句模擬,"無一語作漢以后,亦無一字不出漢以前",較前七子更絕對。脫離現(xiàn)實和人民,未能擺脫詩歌創(chuàng)作的頹廢局面,缺乏創(chuàng)造性,反而陷入模擬古人而不能自振。李贄“童心說”:明代后期思想家,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文學觀“童心說”出自其文《童心說》,稱“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所謂“童心”,即“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也是“赤子之心”?!按┮鲁燥?,即人倫物理”在李贄看來,要保持“童心”,使文學存真去假,就必須割斷與道學的聯(lián)系;將那些儒學經典大膽斥為與“童心之言”相對立的偽道學的根據,具離經叛道的性質,這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自有它的進步性與深刻性。公安派:晚明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為代表。因為他們都是湖北公安人,所以稱作“公安派”,他們以李縶“童心說”為指導提出了“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主張,他們以“性靈說”為內核,用“獨抒性靈”來反擊文學領域中的理學束縛,反對擬古蹈襲,創(chuàng)作上注重有感而發(fā)、主張創(chuàng)新,比較重視文學的時代精神,直寫胸臆,。詩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代表作品袁宏道《敘小修詩》,袁宗道《論文》,袁中道《感懷詩五十八首》。竟陵派:晚明時期,繼公安派之后,以鍾惺、譚元春為代表。兩人均為湖北竟陵人,因名竟陵派。重“真詩”,重“性靈”,但他們不滿公安派的平易、淺露,提倡“幽深孤峭”的創(chuàng)作風格,更側重于描繪人的一種幽靜、孤寂的精神境界,主要抒寫作家孤僻冷寂的情懷。代表作品是二人編選的《詩歸》?!肮病薄ⅰ熬沽辍眱膳傻纳⑽木允闱椤靶造`”見長,他們反對前后七子的文學復古主義的文學革新運動的直接產物是創(chuàng)立了小品散文,這是他們文學成就的代表,其影響遠比其文學創(chuàng)作要大。復社:明末以張溥、張采為首的具有政治斗爭色彩的文化組織。其宗旨是“興復古學,務為有用”。文學上反對公安派、竟陵派末流空談性靈、不問時事傾向,重新標舉“復古”,為現(xiàn)實斗爭服務。作品多表現(xiàn)時事,富于激情。張溥《五人墓碑記》:記敘蘇州市民同閹黨的斗爭,頌揚為正義而獻身的“五義士”。文字簡潔,感染力強。幾社:明末以陳子龍、夏完淳為首的文社組織,政治態(tài)度、文學主張都與復社相同。陳子龍文學上以詩著名,七律最富特色。其作《秋日雜感十首》表現(xiàn)懷念故國、哀悼烈士的沉痛心情,長歌當哭,蒼勁悲涼。夏完淳是中國文學史上少有的杰出的少年民族英雄和早熟作家,14歲參加抗清,犧牲時年僅17歲,其詩歌《細林夜哭》哀悼老師陳子龍,散文《獄中上母書》都悲壯感人,堪稱千古不朽的杰作。兩個文人團體——復社和幾社,他們以“復古學”為宗旨,企圖從文化上復興傳統(tǒng)精神,挽救明朝政府的危亡。陳子龍是復社和幾社的主帥,夏完涥(heng),幾社創(chuàng)始人之一。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間,以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等為代表的另一文學復古流派;他們對前后七子“文必秦漢”的提法不滿,極力推崇唐宋文風。在創(chuàng)作主張上,強調自然流暢、直抒胸臆、反對艱深為文、模擬剽竊,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前后七子的復古論調,對晚明“公安派”、清中葉“桐城派”都有重大啟迪和影響。代表作品是歸有光《項脊軒志》,唐順之《答廖東雩提學》等。晚明小品文:“小品”原是佛家用語,指大部佛經的略本,明后期才用來指一般文章。明人所謂“小品”,并不專指某一特定的文體,尺牘、游記、傳記、日記、序跋等均可包容在內。這一概念的提出,與性靈說有密切關系,主要是為了區(qū)別于以往人們所看重的關乎國家政典、理學精義之類的“高文大冊”,而提倡一種靈便鮮活、真情流露的新格調的散文。代表了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時代特色,重要作品作家有袁宏道《西湖二》、《天池》,袁中道《游荷葉山記》,張岱是晚明小品文創(chuàng)作的集大成者,名篇有《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等。清清初詞壇三大家是陳維崧、朱彝尊、納蘭性德。其中,納蘭性德,原名成德,大學士明珠長子,代表作《長相思》。清朝詞的流派有:陳維崧為代表的“陽羨派”、朱彝尊為代表的“浙西詞派”、張惠言為代表的“常州詞派”。錢謙益,虞山詩派的主領,被稱為清詩的開山宗匠和清初詩壇的盟主。遺民詩人: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吳嘉紀等前明移民,受傳統(tǒng)的民族思想和愛國主義熏陶。在清初詩壇上,被王士禛稱為“南施北宋”的是施閏章和宋琬。王士禛、朱彝尊并成為“南朱北王”。清朝中葉的詩歌流派有:1)沈德“格調說”、2)袁枚“性靈派”、3)翁方綱“肌理說”、4)王士禎的“神韻說”清乾隆時期詩人袁枚、蔣士銓、趙翼齊名,世稱“乾隆三大家”。中國古代的戲劇自成熟之后,有兩次高潮,一是元雜劇,二是明清傳奇,而《長生殿》是其中的代表作;它和康熙年間另一部演出很盛戲劇作品《桃花扇》并稱,合稱為清代傳奇劇本“戲曲雙壁”,成為我國古代戲劇史的壓卷之作?!澳虾楸笨住敝傅氖悄戏秸憬骷液闀N和北方山東的戲曲家孔尚任。1)《桃花扇》是一部敷演“南朝新事”的歷史劇,全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劇本通過對復社文人侯方域與江南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的描寫,反映南明弘光小王朝的一代興亡史和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2)《長生殿》是一部大型的歷史詩劇,全劇例分上下兩卷,它是愛情與歷史的雙重結合:李楊愛情,安史之亂,。對《長生殿》的創(chuàng)作主題影響較大的前代作品有白居易《長恨歌》、陳鴻《長恨歌傳》、白樸《梧桐雨》?!耙蝗擞勒肌敝咐钣裨诿魍鲆郧暗摹兑惑意炙姆N曲》,即《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四個劇本,他也因此被稱為“笠庵詩人”,是蘇州派的代表人物。《清忠譜》是李玉最著名的作品,全劇二十五出,是繼明中葉《鳴鳳記》之后又一部以傳奇劇本,及時反映了當時蘇州市民反抗魏忠賢,聲援東林黨人周順昌的重大政治斗爭,通過歷史事實的藝術加工,反映了明末復雜的政治斗爭。清代蔡元在馮夢龍《新列國志》的基礎上潤飾評點后改稱的《東周列國志》,是一部演義東周列國故事最完備的作品,是清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演義??滴跄觊g,錢彩、金豐在前人之作基礎上,創(chuàng)作的《說岳全傳》二十卷八十回,稱為說岳故事的集大成之作。乾隆時代編輯的《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镀缏窡簟肥且徊棵鑼懯耸兰o中國封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式作品?!都t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之一,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屬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于清代乾隆年間,原名《石頭記》、《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作者曹雪芹。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是紅學史上第一部引用西方哲學理論,構成完整體系的紅學著作。繼《紅樓夢》之后描寫大量女性并給予充分肯定的中國古典小說是《鏡花緣》?!缎咽酪鼍墏鳌肥且浴督鹌访贰泛笥忠徊恳约彝ド顬轭}材的長篇通俗小說,原名《惡姻緣》。吳敬梓自稱為“情淮寓客”,他的《儒林外史》是我國諷刺小說的開篇之作。清代“四大譴責小說”李伯遠《官場現(xiàn)形記》、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ā?。蒲松林的《聊齋志異》代表中國文言小說最高成就?!半m云長篇,頗同短制”是魯迅對小說結構的概括。袁枚的《新齊諧》(原名《子不語》)和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都為清朝著名的筆記小說。一種《閱微草堂筆記》是模仿魏志怪小說創(chuàng)作的。李漁,既是小說家,也是戲曲家,同時還是戲曲批評家,其《閑情偶寄》是中國古代戲曲理論集大成的著作,此書共有八部,主要分為“詞曲部”與“演習部”兩部。在書中,他提出了結構第一,具體論述了“立主題”“密針線”“減頭緒”等問題,形成了一整套系統(tǒng)的戲曲理論。除此以外,研究戲曲理論的著作還有焦循的《花部農談》。首開近代文學風氣之風的杰出作家是清代的龔自珍,他著有《詠史》、《已亥雜詩》等,其中在《已亥雜詩》中發(fā)出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聲。被稱為“詩界革命”的一面旗幟的是黃遵憲。顧炎武力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主要著作有《日知錄》等。小說1、《紅樓夢》版本曹雪芹:“生于繁華,終于淪落”《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只寫成80回稿?!讹L月寶鑒》—《石頭記》—《紅樓夢》《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第一回有一朱筆眉批云:“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懷舊,故仍因之。”甲戌本第一回《紅樓夢旨義》中說明:“《風月寶鑒》是戒妄動風月之情?!薄都t樓夢》早期的抄本帶有“脂硯齋”等人的批語,題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這種脂評僅八十回,現(xiàn)存版本完整的很少,被稱做“脂評本”?!凹仔绫尽?,存十六回,“已卯本”存四十三回又兩個半回,“庚辰本”存七十八回,“戚序本”是經過整理加工過的“脂評本”,等等。脂硯齋究竟是誰,眾說紛紜。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程偉元、高鶚活字排印題《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一百二十回,稱“程甲本”,第二年程偉元和高鶚對“程甲本”修訂后的排印本稱“程乙本”,合稱“程高本”。2、《紅樓夢》人物塑造曹雪芹在《紅樓夢》描繪了一大批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刻畫上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人物眾多但各具特色,人物形象的塑造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精彩的人物出場藝術,給讀者最強烈的第一印象。黛玉初進賈府“不肯多說一句話,不肯多走一步路,生怕別人恥笑了他去”,寫出了她的“自持自重,小心戒備?!蓖讶宋镏糜谥卮竺軟_突之中或重大事件的發(fā)展過程中,突出人物的典型性格。在小說第33回,寶玉遭到封建勢力代表賈政的毒打,但并沒有屈服,更多凸顯其叛逆性格。成功的運用對比手法。曹雪芹善于將不同人物,特別是相近的人物進行對照,在對比中將人物獨特的個性體現(xiàn)出來。如林黛玉與薛寶釵,都是美貌多才的女子,但一個具有詩人的熾熱感情與沖動,一個傾向于理智,是個冷美人,一個以感情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一個是以封建道德要求來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通過對比,突出兩個女子難以調和的性格特點。在不同的條件下以不同形式“重復”表現(xiàn)某種性格特點。寶釵熟諳世故,城府極深,善于掩蓋真實的情感,為了逢迎長輩,當賈母給她做生日時,問她喜好,她就按照賈母的喜好回答,表現(xiàn)出了她的虛偽、世故;在仆人面前,用‘小惠全大體“的方法騙取了仆人們的贊賞。側面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寶釵幫助探春理家時,借好妒忌的趙姨娘之口揭示其虛偽性格“真是大戶的姑娘,又展樣又大方,怎么叫人不敬重“通過深入細膩的心理描寫,成功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如第33回“牡丹亭艷曲警芳心”中寫出了正處在初戀時期的林黛玉聽到戲文的感情變化,表現(xiàn)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根據不同人物所處的不同地位采用映襯手法表現(xiàn)人物性格。如以晴雯映襯林黛玉;以襲人映襯與薛寶釵將人物放在特定的壞境氛圍中,烘托人物的性格。如寫瀟湘館的竹子來襯托林黛玉的個性品質。薛寶釵居住的衡蕪苑,房外是撲鼻的奇異的香味,所長的草、藤,愈冷愈蒼翠。與薛寶釵“冷美人”的性格相符合。以簡潔、純凈、樸素、多彩的言語準確傳神的將人物形象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如寶釵撲蝶、黛玉葬花等,展示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使人物形態(tài)性格得到充分展現(xiàn)。說說你對《紅樓夢》中賈寶玉形象的認識?賈寶玉是小說的主人公,是愛情、婚姻悲劇的中心人物,是全書眾多矛盾的焦點,也是作者熱情謳歌并寄予理想的人物。作為封建貴族階級叛逆公子的典型,賈寶玉的叛逆性格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鄙視功名富貴,討厭仕途經濟,鄙視科舉仕關的人生道路。在這個“百年望族”的賈府,“子孫雖多,竟無一個可以繼業(yè)”、“竟一代不如一代”的情況下,寶玉的銜玉而生,曾給家長們帶來過巨大的希望,但是他卻不喜讀書,不肯科考,也不想做官。他認為時文八股、科舉考試,“不過是后人餌名釣譽之階”,他罵那些熱衷仕途經濟、追求功名富貴之人不過是“沽名釣譽之徒”,他喜歡讀《西廂記》《牡丹亭》之類,每每得到,“如獲至寶”,并向黛玉推薦,說它“真是好文章”,“看了連飯也不想吃”。并且,他對貴族家庭中的種種繁華熱鬧,他也表現(xiàn)出異乎尋常的冷漠,當姐姐元春一朝選在君王側,被封為貴妃,“寧榮兩處上下內外人等莫不歡天喜地”,只有寶玉置若罔聞,若無其事。賈珍請客唱戲,他也只略坐一坐就逃開了。他所樂于交往的“正經朋友”是那些同它具有某些相同思想、氣質的下層人,如秦鐘、琪官等。反對世俗禮儀,追求個性自由。在家規(guī)禮教的束縛下,寶玉不甘忍受,寶玉憤恨的喊道(第32回)“我只恨天天圈在家里,一點兒做不得主。行動就有人知道,不是這個攔就是那個阻的……死后要化灰化煙,再不要托生為人了!”反對男尊女卑,富有平等思想,體現(xiàn)了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具有時代特征。封建社會里,尤其是在賈府這樣的貴族之家,“男尊女卑”、“主貴奴賤”向來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可寶玉卻無視這樣的封建倫常。第2回中賈寶玉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彼粌H把女兒看得遠遠高于男人之上,一反傳統(tǒng)的“男尊女卑”為“女尊男卑”。反對“金玉良緣”,追求“木石前盟”,表現(xiàn)為一種全新的愛情觀念和戀愛方式。對自由愛情的追求,這使他對自由的向往、對封建社會的反抗發(fā)展到一個貴公子所能達到的最大強度,最終與封建貴族家庭完全決裂,在萬念俱滅,萬有皆空的佛家境界中尋找到自由的歸依,這是他對現(xiàn)存的價值觀念、對封建社會現(xiàn)存的一切的徹底否定,也是叛逆性格達到的最高峰。5)但寶玉畢竟還是貴族階級的公子哥兒,他對封建主義的背叛不可能是徹底的,寶玉除了要求真摯的愛情和自由的生活外,在書中并沒有提出更新更明確的理想追求。3、《儒林外史》思想內容《儒林外史》以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對象,以批判科舉制度為中心思想,是一部反映科舉制問題的長篇諷刺小說,是中國諷刺小說的開山之作,它的思想內容十分鮮明。通過塑造一系列科舉迷形象,深刻揭露科舉制度對人的精神摧殘,它使人神魂顛倒,愚昧無知。如馬二先生二十多年科舉不利,可是仍然迷信科舉和八股,他對匡超人說:“奉事父母,總以文章為主。人生在世除了這事,就沒有第二件可以出頭?!薄度辶滞馐贰肪褪沁@樣揭露科舉制度麻痹人的頭腦,使人愚昧無知的。通過純樸青年的蛻變,深刻揭露科舉制度對人的靈魂腐蝕,它使人道德墮落,廉恥丟盡。如匡超人本是農村青年,上過幾年學,因家貧不能繼續(xù)讀書,流落在杭州以拆字賣卜為生,有一次他遇上了好心的馬二先生,送他十兩銀子,叫他回家讀書上進?;丶液?,他一面殺豬、磨豆腐維持生計,一面用心讀書,考取了秀才,開始進入科場。這樣一來,他竟以“名士”身份參與起衙門中的營私舞弊、敲詐勒索的勾當,學會了裝腔作勢,吹?;H说谋绢I,練就了投機冒險、損人利己的伎倆。后來又被李本瑛提拔到京城當了教習,由于他變本加厲,停妻再娶;忘恩負義,誹謗恩人。這樣的人,居然以“優(yōu)貢”保薦入了太學。從匡超人這個形象,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科舉制度是怎樣把一個善良淳樸的青年,污染成一個靈魂丑惡、虛偽卑鄙的文痞的。(3)將批判科舉同批判理學、禮教結合在起來,使它揭露性更強,反映社會內容更深廣。王玉輝做了三十年秀才,在科舉的階梯上始終爬不上去,他篤信禮教,他的第三個女兒結婚一年多,就死了丈夫,“哭的天愁地慘”,一定要殉夫。作為父親的王玉輝,不僅不加以阻勸,反而執(zhí)意要女兒盡節(jié)。他鼓勵女兒說:“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難道反攔阻你?你竟是這樣做吧!”他女兒絕食死后,他仰天大笑,“死的好!死的好!”,同時還勸他老婆不必傷心。王玉輝是中毒極深的理學夫子。將批判科場與批判官場結合在起來,深刻說明科舉制度培養(yǎng)出來的不是貪官酷吏,就是土豪劣紳。如地痞惡棍嚴貢生強圈王二的豬,打折王大的腿;坐船不給錢,還誣賴船夫吃他的貴重藥;沒借給人銀子卻要利息;弟弟剛死,他就強占弟媳和侄子房產;而高腰湯知縣沽名釣譽,枷死無辜的回民師傅。熱情歌頌了一些反對科舉,鄙棄功名,有真才實學,性情孤傲、善良正直的人物,以寄托作者理想。杜少卿是公認的作者吳敬梓自己的化身,是以作家自己為投影塑造出的正面典型。他輕財重義,慷慨好施;鄙薄功名,鄙視權貴,拒絕皇帝召見;要求個性解放,注《詩經》敢于批駁朱注;他無視綱常論理,與妻子手拉手游清涼山,旁若無人,使看見的人目瞪口呆。他的這些叛逆的思想和行為,遭到封建衛(wèi)道者的攻擊4、試論述《儒林外史》藝術成就。(試分析《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第一點為答案》(1)《儒林外史》最主要的藝術成就在它把中國古代諷刺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形成了“敢而能諧,婉而多諷”的藝術風格,具有獨特的諷刺特征和諷刺手法。①諷刺特征:首先,善于將諷刺對象的喜劇性與真實性結合起來。在吳敬梓的筆下,諷刺對象的性格中往往包含有某些正面的因素,他在以諷刺的手法專門突出人物可笑的一面,以達到喜劇效果的同時,也注意到諷刺對象性格中的某些正面因素,使諷刺既辛辣,又深刻。如馬二先生,頭腦迂腐醉心舉業(yè),處處顯示出可笑的喜劇性格。但他同時又有善良、富干同情心、慷慨仗義、急人之難的品格。其次,善于將諷刺對象的喜劇性與悲劇性起來。吳敬梓善于“從悲劇中發(fā)現(xiàn)喜劇”,“從喜劇,而且是從生活的絕對庸俗里發(fā)現(xiàn)悲劇”。他筆下的喜劇性人物都有某種悲劇性,令人在捧腹大笑同時,又覺得心痛。如周進走進貢院,一頭撞在號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范進多年不中舉,一中舉反而發(fā)瘋等等,都是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劇。但是在大笑之余,人們卻看到了罪惡的科舉制度和吃人的禮教,是怎樣把人的靈魂腐蝕毒化的,所以它又是人性被毀滅的社會大悲劇。②諷刺手法:對照法。一方面,作者善于讓人物以自己的行為去否定自己的言論,通過人物冠冕堂皇的言辭與卑鄙齷齪的行為的鮮明對照,讓人物用自己的行動去否定自己的謊言,形成言行矛盾,造成強烈的諷刺效果。另一方面,通過人物不同情況下對待同一對象的矛盾的態(tài)度的對照,讓同一個人物的行為前后矛盾,造成強烈的喜劇效果。如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罵范進是“尖嘴猴腮”,中了舉以后卻夸他的女婿是“品貌又好”,這種前倨后恭的態(tài)度,揭示胡屠戶的市儈心理,諷刺了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的世俗習氣??鋸埛āW骷疑朴趯θ宋锏淖罡惶卣鞯募毠?jié)進行夸張的描寫,把要否定的東西加以放大,突現(xiàn)人物性格的本質,以揭示出這個人物的真實面目,從而產生強烈的諷刺效果。如寫嚴監(jiān)生之死,嚴監(jiān)生“伸著兩個指頭”的細節(jié),通過否定大侄子、二侄子、奶媽的解釋加以放大,造成難解的謎,最后由他的妾趙氏把謎底揭出(兩根燈草),從而造成強烈的喜劇效果,使這個守財奴的形象躍然紙上?!度辶滞馐贰返乃囆g結構是別開生面的,全書沒有貫串始終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而是由一個人物的相對獨立的故事引出另一個人物的相對獨立的故事,前后銜接,推進情節(jié)?!度辶滞馐贰啡珪袢舾苫ハ嚓P聯(lián)的短篇小說連接起來,但是這些小故事又并非雜亂無章地拼湊在一起,而是由一條明確的思想線索統(tǒng)攝起來,成為一個謹嚴的整體,這條思想線索就是反對科舉功名。書中人物盡管眾多,故事盡管紛繁,但都圍繞這根線索展開,故無松弛散亂之感,它的這種結構形式對晚清譴責小說,如《官場現(xiàn)形記》等,產生很大影響。(3)《儒林處史》的語言是比較純熟的白話,且語言準確有力,簡潔洗煉,含蓄風趣而富于形象性。5、如何理解魯迅評價《聊齋志異》為什么用”傳奇法,而以志怪?!保ㄋ囆g特色)在藝術上,《聊齋志異》代表著中國文言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是中國小說歷史上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它用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描繪鬼狐世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色。1)“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薄皞髌妗敝柑拼鷤髌?,而“志怪”指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意思是作者用描寫委曲細膩的唐代傳奇筆法,來寫類似粗陳梗概但內容上離奇古怪的六朝志怪題材。想象豐富奇特,故事變幻莫測,境界神異迷人。2)“用傳奇法,而以志怪”,不能簡單理解為“用傳奇的筆法,去表現(xiàn)志怪的題材”,其實,蒲松齡對志怪傳統(tǒng)和傳奇筆法,既有繼承又有超越。對其的超越,具體表現(xiàn)在:善用環(huán)境、心理等多種手法塑造人物個性鮮明的形象;抓住人物個性色彩中最鮮明的一兩點進行層遞式的描寫,如寫嬰寧愛笑,“花妖狐魅,多具人情”;通過主要特征和生動的細節(jié)寫人,用壞境描寫映襯人物。從重故事到重人物,注重塑造形象;情節(jié)曲折離奇,引人入勝,又合乎情理,幻想與現(xiàn)實結合?!读凝S》敘事,力避平鋪直敘,盡量做到有起伏、有變化;故事情節(jié)也力避平淡無奇,盡量做到奇幻多姿,情節(jié)復雜性與虛幻性共存。如《促織》既是現(xiàn)實,也有奇幻。全篇以促織為線索,矛盾的產生、情節(jié)的發(fā)展、人物感情的變化,都由促織的得與失來決定。具有明顯的詩化傾向。語言精煉,工麗、簡練、含蓄、傳神。由于《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往往通過精練集中的故事表現(xiàn)復雜的社會生活,用短小的形式進行最大容量的概括,充分表現(xiàn)作者概括生活的能力。例如,著名的《胭脂》全文僅二千字上下,就寫出了一件人命案從釀因到初審、復審乃至最后破獲的錯綜曲折的全過程,深刻地表現(xiàn)出封建社會冤獄殘害無辜命案的黑暗這一主題,語言極其簡練、傳神。6、《聊齋志異》的思想內容《聊齋志異》通過對妖鬼狐神的描寫,寄托作者的孤憤,曲折地反映了現(xiàn)實生活,思想內容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抨擊封建禮教和婚姻制度,歌頌純真愛情,表達了強烈的反封建精神。這類作品在《聊齋》中篇數最多,這些愛情之作主仆女冠中不僅蘊含著豐富的社會內容,而且還表現(xiàn)了作者嶄新的愛情觀,突出強調“至情”思想,宣揚“知己之愛”。如作品《嬰寧》是一個喜劇故事,作者讓一個由狐母所生、鬼母所養(yǎng)、天真無邪、愛花愛笑的少女嬰寧,與情癡情種王子服在元宵燈會上由相識到相愛,曲折地表現(xiàn)了對封建禮教、世俗婚姻的不滿。揭露封建科舉制的弊端和腐朽。蒲松齡一生醉心科舉而又懷才不遇,作為科場的過來人,科舉對人靈魂的戕害,他有著痛切的體驗,因此《聊齋志異》不少作品揭露了封建科舉制諸多的弊端,如揭露考場黑暗,賄賂公行,諷刺考官昏聵,賢愚不辨,《考弊司》、《司文郎》、《王子安》等都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在黑白顛倒、賢愚不辨的科舉制度面前,那些有真才實學的士子只能像蒲松齡那樣,窮愁潦倒,抱恨終生。揭露現(xiàn)實政治的腐敗黑暗和統(tǒng)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壓迫。如《促織》借歷史針砭現(xiàn)實,以明代宣德皇帝喜愛斗蟋蟀為背景,反映統(tǒng)治者的享樂是建立在勞動人民的痛苦乃至生命之上的;《席方平》在陰間為父伸冤的故事,把吏治腐敗、官場黑暗的丑惡現(xiàn)實,借陰間淋漓盡致地演繹出來。(4)熱情的歌頌了民眾的反抗斗爭,塑造了一系列富有反抗性的人物形象。如《向呆》中向呆變虎復仇的故事。(5)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揭示人生哲理。如《畫皮》通過對鬼蜮害人伎倆的刻畫,教育人們要透過外貌看本質,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嶗山道士》一世家子弟學仙得道故事,要人們學任何東西都須持有恒心,而不能淺嘗輒止;《賣梨》告訴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能過于小氣等等,這些故事總結人們生活中的經驗教訓,給后人以有益的教誨??偟膩碚f,《聊齋志異》中全部包括了清初文化反思之作針對的三個問題,即政治問題、婦女問題、科舉問題。(二)戲曲7、《長生殿》的藝術成就(一)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結合,很好表現(xiàn)了創(chuàng)作意圖。上半部偏于寫實,下半部主要寫幻。采用真幻結合手法寫李楊愛情,既有生動的現(xiàn)實生活,又有濃厚的理想色彩。(二)在劇本結構上,以李、楊故事為主線,以朝政大事為副線,表現(xiàn)“占了情場”與“馳了朝綱”的必然聯(lián)系;愛情主線又以金釵和鈿盒貫穿始終,金釵、鈿盒、情節(jié)、人物,由合而分,由分而合。(三)在曲詞藝術上,清麗流暢,充滿詩意,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多處化用唐史、元曲名句,如《驚變》《雨夢》等出曲文,基本由《梧桐雨》脫化而來,卻又融化極妙,如同己出。其濃厚的抒情性,尤其能把人物的內心情感表現(xiàn)的聲情兼?zhèn)?,淋漓盡致《長生殿》人物形象塑造1、作品塑造人物采用了多種方法。A、作者善用襯托的手法;B、還善于運用心理描寫,來寫人物復雜的性格特征。如楊妃被放后,李隆基與楊玉環(huán)的心理描寫。2、采用了寫實與虛幻相結合的方法,對這個故事的歷史原型與文學傳統(tǒng)進行了改造。刪去穢語(把她寫成淑女、情癡)、把嫦娥、牛郎、織女等民間傳說引入作品。歷史與傳說、理想與現(xiàn)實的結合。楊玉環(huán):《長生殿》卷首徐麟所作序說洪昇在劇中“盡刪太真穢事”,“或用虛筆,或用反筆,或用側筆、閑筆,錯落出之,以寫兩人生死深情,各極其致”《長生殿》清除了前人記載中有關楊玉環(huán)與安祿山曖昧關系的一切痕跡,既沒有所謂的“母子關系”,也沒有私通嬉戲之事,更沒有互相思念和牽掛。洪昇還停止了所謂“薛王沉醉壽王醒”的史實渲染,刪除了兒媳適公公的丑惡影響,吸取了《長恨歌》中“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純情少女寫法,將得寵前的楊玉環(huán)改造為一般的宮女。其次,洪昇在渲染楊貴妃美麗容貌的同時,賦予了她出類拔萃的藝術天賦和才華。如著名的《霓裳羽衣》曲,本傳自西域,唐明皇進行了加工。而在《長生殿》中,洪昇改為由楊玉環(huán)譜寫,并在“聞樂”“、制譜”、“偷曲”、“舞盤”諸出里,由楊玉環(huán)歌于斯、舞于斯,顯示了其卓越的藝術才華。再次,在處理楊玉環(huán)與梅妃、虢國夫人爭風吃醋的糾紛時,洪升強調的是楊玉環(huán)在感情上的正當要求,而不是她固寵求榮的心計。這種處理,比起前人有些作品,如《天寶曲史》里楊玉環(huán)為固楊門之寵,有意將自己的親姐妹虢、秦兩夫人薦給唐明皇為枕席之歡的處理要高明得多。最后,洪昇升華了楊玉環(huán)的膽識,使她具有深明大義的品格和富有自我犧牲精神。“馬嵬之變”,在六軍嘩動、鑾駕失驚的情況下,歷代文學作品里的楊玉環(huán)都只會驚慌失措,或埋怨唐明皇無力保護,或央求李隆基設法救命。洪升筆下的楊玉環(huán)卻是自請賜死:“臣妾受皇上深恩,殺身難報。今事勢危急,望賜自盡,以定軍心?!痹诶盥』崮c難斷時,楊玉環(huán)還促使他快下決心:“若再留戀,倘玉石俱焚,益增妾罪。望陛下舍妾之身,以保宗社?!睂τ跅钣癍h(huán),洪升在《長生殿》后半部做了浪漫的處理,讓她命斷而神繼,從而也使她具備了追思生前樂境、發(fā)抒銘心慘痛的機會?!翱章涞锰崞鹬鴾I磅陀,何處把恨消磨。怪不得四下愁云裹,都是俺千聲怨氣呵!”洪昇為楊玉環(huán)安排了“情悔”的場次,以作為重入仙班的轉機。在滿天的星月光輝下,楊玉環(huán)忍辱負重,對天哀禱:“對星月發(fā)心至誠,拜天地低頭細省?;侍欤侍?!念楊玉環(huán)啊,重重罪孽,折罰來遭禍橫。今夜啊,懺愆尤,陳罪眚,望天天高鑒宥我垂證明?!弊詈笠怀觥爸貓A”里,楊玉環(huán)仍認為自己是“孽深命蹇”。李隆基:風流天子、多情、愛由不專一到專一,“情之獨鐘”。在感情上,洪昇對李隆基做了凈化處理。他刪除了前人筆記里有關李隆基引誘虢國夫人、勾搭秦國夫人,并對月中嫦娥垂涎三尺的種種污穢描畫。①李隆基與梅妃:暗寫的方式。他不讓他們私會的場景出現(xiàn)在舞臺上,只通過侍女宮人的口中傳出,這在分量上就輕多了。既沒有和梅妃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也沒有和她在梅亭進行雙盟誓,只是背著楊妃贈珍珠給梅妃,并密詔梅妃前來私會。②史實中的楊玉環(huán)曾經是壽王妃,并生有后代,在一次朝見中為李隆基看中,被宣人太真寺院,繼而封為貴妃。這段史實在《長生殿》里連影子也看不到。洪昇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李隆基洗去搶奪兒婦的丑名。洪昇在《長生殿自序》里說過,他的創(chuàng)作原則是:“凡史家穢語,概削不書。非曰匿瑕,亦要諸詩人忠厚之旨云耳?!袄盥』腻e誤在于他的帝王身份,而不是他對楊貴妃的愛戀。9、戲劇《桃花扇》的思想主題《桃花扇》是一部敷演“南朝新事”的歷史劇,全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劇本通過對復社文人侯方域與江南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的描寫,反映南明弘光小王朝的一代興亡史和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1)創(chuàng)作意圖:作者在《桃花扇·先聲》部分自稱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即圍繞侯、李愛情故事,展現(xiàn)南明興亡歷史,使人“知三百年之基業(yè),隳于何人,敗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桃花扇·小引》),在清王朝滿洲貴族的統(tǒng)治下,回答許多漢族知識分子產生的“國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桃花扇·八道》)的疑問。2)劇本主要揭露閹黨余孽既是造成侯、李悲劇的罪魁,又是導致南明覆亡的禍首。劇中的阮大鋮,在侯、李愛情悲歡離合的發(fā)展中,一直是充當阻礙者和悲劇制造者的角色,劇本揭露出閹黨余孽是造成侯、李悲劇的罪魁禍首。3)塑造了光彩照人的李香君等下層人物形象。劇中女主人公李香君是秦淮名妓,她多才多藝,美麗聰慧,憎愛分明,有堅貞節(jié)操和反抗精神,她對侯方域一見傾心,不是一般的兒女私清,而主要是出于對復社文人的傾慕。在中國文學史上,李香君是唯一的積極的把自己的愛情與時代風氣結合得如此緊密的婦女形象,她不僅具有開創(chuàng)性,而且具有深刻的認識價值,她說明中國古代婦女已擺脫了傳統(tǒng)的僅僅向封建禮教抗爭的束縛,已經主動地把自己的命運和家國大事,各政治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了,這實際上是自《牡丹亭》以來的要求個性解放的潮流在新形勢下的一種完善和發(fā)展。另外,劇作還寫了下等藝人蘇昆生、柳敬亭心存國家,為了朋友敢于兩肋插刀,為了國家甘愿出生入死的精神,不僅與馬、阮之流大相徑庭,而且使復社文人相形見絀。熱情歌頌下層人物,表現(xiàn)出作家的民主思想。4)體現(xiàn)出深沉的興亡之感和沉痛的故國哀思。劇末以馬、阮敗亡和侯、李入道結束,從哲理高度揭示出個人命運與國家存亡不可分割。劇本這種深沉的興亡之感和沉痛的故國哀思,在清王朝最后統(tǒng)一全中國僅十多年之際出現(xiàn)在戲曲舞臺上,實際上是一種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感情的直接表現(xiàn),這就是《桃花扇》主題思想最深刻的地方。10、《桃花扇》的藝術成就?(1)結構精巧縝密,匠心獨運。(簡述《桃花扇》的藝術結構特色?答案為此點)①全劇整體構思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桃花扇·先聲》),侯、李愛情與政治斗爭結合緊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ERK2-IN-5-生命科學試劑-MCE-2561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旅游項目管理費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體育賽事表演安全免責合同
- 施工日志填寫樣本建筑物綠化工程
- 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情境教學與興趣培養(yǎng)
- 酒店衛(wèi)生標準與旅客健康保障措施研究
- 個人土地承包合同示范文本
- 產品分銷區(qū)域合同范本
- SPA會所年度承包經營合同
- 個人財產保險合同模板(經典)
- GB 21258-2024燃煤發(fā)電機組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
- 2024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分類匯編:古詩詞閱讀
- 2024年全國執(zhí)業(yè)獸醫(yī)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
- 農產品質量評估與分級
- 社區(qū)成人血脂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年)
- 信息科技重大版 七年級上冊 互聯(lián)網應用與創(chuàng)新 第1單元 單元教學設計 互聯(lián)網時代
- CR200J動力集中動車組拖車制動系統(tǒng)講解
- 骨盆骨折患者的護理
- 國際貨物運輸委托代理合同(中英文對照)全套
- 全面新編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材解讀分析
-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