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優(yōu)秀課件_第1頁
轉基因優(yōu)秀課件_第2頁
轉基因優(yōu)秀課件_第3頁
轉基因優(yōu)秀課件_第4頁
轉基因優(yōu)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的定義、特點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有關爭議轉基因食品又稱基因改性食品,是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將某些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及微生物)的一種或幾種外源性基因轉移到其它的生物物種中去,從而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有效地表達相應的產物(多肽或蛋白質),并出現原物種不具有的性狀或產物,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成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的定義與特點植物性食物主要培育延緩成熟、耐極端環(huán)境、抗蟲害、抗病毒、抗枯萎等性能的作物,提高生存能力;培育不同脂肪酸組成的油料作物、多蛋白的糧食作物等以提高作物的營養(yǎng)成分。主要品種有小麥、玉米、大豆、蔬菜、水稻、土豆、番茄等轉基因食物的種類轉基因食物的種類微生物改造有益微生物,生產食用酶,提高酶產量和活性。主要種類有:轉基因酵母、食品發(fā)酵用酶。轉基因食物的功能性分類

增產型農作物增產與其生長分化、肥料、抗逆、抗蟲害等因素密切相關,通過轉移或修飾相關的基因可以達到增產效果。

控熟型通過轉移或修飾與控制成熟期有關的基因使轉基因生物的成熟期延遲或提前,以適應市場需求。最典型的例子是延熟速度慢,不易腐爛,易貯存轉基因食物的功能性分類

高營養(yǎng)型許多糧食作物缺少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可以從改造種子貯藏蛋白質基因入手,使其表達的蛋白質具有合理的氨基酸組成?,F已培育成功的有轉基因玉米、土豆和菜豆等

保健型通過轉移病原體抗原基因或毒素基因至糧食作物、果樹及動物中使其產生相應的抗體。食用此類食品,相當于在補充營養(yǎng)的同時服用了疫苗,起到預防疫病的作用。轉基因食品的主要營養(yǎng)構成與非轉基因食品并沒有區(qū)別,都是由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物質組成。但如果是從營養(yǎng)成分的基因改良角度考慮,則會使食品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酸以及其他微量成分的種類及構成高分子物質的排列順序有所變化。這些變化并不會影響人類的飲食結構,也不會對人體健康帶來負面的影響。轉基因食品的特性由于轉基因技術和對其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轉基因食品確實存在對人類健康形成威脅的可能。例如:外源基因的插入具有隨機性,其插入位置的準確性影響其性狀的表達;引入外源基因是否會在受體內產生毒素,在轉基因過程中用來大量復制DHA的微生物是否對人體有害等都有待進一步檢驗證明。另外,轉基因技術能否對人類所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食物鏈等形成間接的影響也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轉基因食品的特性轉基因食品的發(fā)展歷程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被鑒定出來1994年一種可以抵御番茄環(huán)斑病毒病的西紅柿被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批準在美國上市銷售1996年美國人又最早將部分轉基因食品(大豆、玉米、油菜、土豆和西紅柿)推上商業(yè)化的進程,目前,美國共有43種動物、植物轉基因產品通過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轉基因作物主要涉及大豆、棉花、油菜和玉米。1998年,轉基因大豆占到世界大豆種植總面積的36%。依次類推,棉花占16%,油菜占11%,玉米占7%。轉基因作物的品種2000年在全球轉基因作物中轉基因大豆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58%。在阿根廷,960萬公頃的大豆中有95%是轉基因品種,美國、巴西的大豆絕大部分也都是轉基因品種。英國的研究報告也顯示該國超過七千種的嬰兒食品、巧克力、冷凍甜品、面包、人造奶油、香腸、肉類產品和代肉食品等日常必需品,可能含有經過基因改造的大豆副產品美國市場上的包裝食品中含有轉基因成分的已占60%,轉基因食品的總交易量從1996年的2.35億美元上升到1998年的12~15億美元,2000年為30億美元以上,2005年為60億我國轉基因食品的研究和開發(fā)居世界中等水平種植的品種主要有大豆、煙草、棉花、番茄、水稻、玉米等我國轉基因技術的發(fā)展水平

不同抗性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第二節(jié)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實質等同性(SE)原則該原則認為如果導入基因后產生的蛋白質經確認是安全的,或者是轉基因作物和原作物在主要營養(yǎng)成分(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形態(tài)和是否產生抗營養(yǎng)因子、毒性物質、過敏性蛋白等方面沒有發(fā)生特殊的變化的話,就可以認為轉基因作物在安全性上和原作物是同等的按照實質等同性原則,轉基因食品分為三類轉基因食品或食品成分實質等同于現有的食物。那么就可認為轉基因食品和現有食品是相同的。此時無需更多的考慮轉基因食品在毒理、過敏和營養(yǎng)等方面的安全性。與現有食品實質等同的轉基因食品主要考慮蛋白的結構、功能和特異性以及食用的歷史。與可安全食用的蛋白質功能類似的蛋白質不會引起安全性問題。但若基因食品蛋白與現有食品蛋白的功能不同,則要作潛在毒性和過敏性分析。除蛋白質本身的安全性外,對由此而產生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小分子化合物的安全性也要進行研究。在確定食品中新成分的實質等同性時,若存在對照食品,可參照其同一成分進行對比。如高含月桂酸的轉基因油菜,雖然油菜中并不含有月桂酸,但月桂酸是熱帶食用油(如椰子油,棕櫚仁油)的主要成分,有長期安全食用的歷史。因此這類食品不需進行安全性試驗,只要改變其名稱以反映其成分和特性的變化。第二類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估如果某一轉基因食品沒有比較的基礎,即它是一種全新的食品,與現有食品相比較,沒有等同性。雖然這種新食品與現有食品沒有可比性,但并不是說這種食品就一定不安全。但是在這種食品供應市場之前必須對其安全性和營養(yǎng)性進行分析。首先應全面分析基因操作中的各有關要素和基因產物特性。若轉入的是功能不很清楚的基因組區(qū)段,則應同時考慮供體生物的背景資料。全新的轉基因食品動物飼喂試驗:測試體系靈敏度不高,測不出低濃度成分的效應,無法評價膳食成分之間平衡問題和某些特殊成分的副作用等。但目前動物試驗仍是評價轉基因食品安全性不可替代的手段。從營養(yǎng)角度考慮,特別是這種食品有可能成為主食或攝取量很大時,可能需要對轉基因食品進行人體試驗。但人體試驗必須在動物試驗證明無毒后才能進行,同時還要考慮到過敏人群或不同地區(qū)飲食習慣不同可能帶來的差異。第三類轉基因食品的評價方法實質等同性原則最早由國際經濟互助開發(fā)組織于1993年提出并己被大多數國家采用,因而經常出現在國際性組織(如世界衛(wèi)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文件和有關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文獻中是評價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主要原則實質等同性原則的接受度實質等同性本身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而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人的主觀認知。這一原則重視的是化學方法而疏于生物、毒性和免疫學方面的分析,因而有一定局限性。比如一種轉基因作物與原作物即使有99%的性狀與成分相同,也不能完全否認剩余的1%的部分對人類有害的可能性。采用這一原則時,可能發(fā)生某種食品即使它們只有70%的性狀與成分相同,特別是如果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營養(yǎng)成分上時,就判斷他們具有實質等同性,也就有可能只需進行有限的檢驗和測試,就可確認其安全性。實質等同性(SE)原則的局限性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標記基因的傳遞、食物過敏癥、有機體物質代謝的干擾社會倫理問題對轉基因食品的主要憂慮具有除草劑耐性因子的轉基因作物的遺傳因子可能通過授粉和種籽遷移傳播給野生植物,從而導致與轉基因作物具有相同耐性的野生植物。美國科學家發(fā)現,即使相距1公里之遙,具有抗生物質耐性的蓮藕、紅薯與一般蓮藕或紅薯之間發(fā)生了交配。丹麥科學家也已經在實驗室條件下,確認了油菜和油菜科的野生植物間可能發(fā)生這種基因轉移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轉入了殺蟲基因(Bt)的玉米分泌的轉基因表達的毒素轉移至土壤并與土壤顆粒結合,其殘留期可達數月基因工程技術中應用的標記基因通常是一類抗生素基因。食用含有此類標記基因的食品后,是否會對腸道微生物產生影響或者對抗生素類藥物產生耐藥性?標記基因的傳遞大量科學研究表明,轉基因食品被食用后,其中絕大部分的DNA早已被降解,并在腸胃中失去活性。如轉基因水稻中的PAT基因對熱不穩(wěn)定,大米煮熟成分米飯的過程中PAT就會發(fā)生分解,因而人們即使食用這種大米,在腸道中也不會發(fā)生基因轉移的現象理論上來說,如果轉基因作物中應用抗生素抗性標記基因,食用后標記基因有可能在人類腸道或反芻動物胃中向微生物轉移、保留或者表達食物過敏癥食品的過敏性都是由蛋白質誘發(fā)的。轉基因工程中供與體植物的過敏誘發(fā)性是否傳遞給宿主植物?含有過敏因子的花生的遺傳因子轉入玉米中時,對花生過敏的人群是否也會對玉米產生過敏?在巴西就曾發(fā)生過這種問題而導致了一種轉基因花生沒能通過安全性分析。另外食品的新型蛋白是否可能誘發(fā)一部分人的過敏癥狀也是關注焦點之一美國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態(tài)度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也持比較開放和樂觀的態(tài)度。他們認為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經過批準上市的轉基因食品在安全性或品質質量上與其它現有食品存在不同。調查顯示,有70%以上的美國民眾對轉基因食品持“肯定”或“較為肯定”的態(tài)度,也有40%的消費者表示在購物時并不特別歧視轉基因食品日本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態(tài)度2001年7月美國寶潔公司日本分公司宣布回收800萬罐土豆片,盡管這些土豆片在美國已廣為銷售,按照標記要求,土豆片也屬于無標記要求類別,但在日本,人們仍擔心它對身體健康有害,因而生產廠商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而將這些制品收回政府制訂的轉基因食品的相關條例的規(guī)定越來越嚴格!歐盟各國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態(tài)度1993年后沒有再批準新的轉基因產品歐盟對于轉基因食品實行強制性標簽制度。標簽上必須標明該食物的組成、營養(yǎng)成分和食用方法。歐盟甚至規(guī)定,餐飲業(yè)銷售的食品中如果含有轉基因成分,則必須在菜單上清晰地標明“轉基因食品”所有轉基因食品、以轉基因動植物和水產品為原料的加工食品及動物飼料等都必須標明使用了轉基因技術還必須建立從生產者、流通業(yè)者和加工業(yè)者的相關檔案,在必要時能具體追蹤到哪一種食品采用了什么轉基因原料、這些原料的流通情況和生產者的詳細信息。添加劑等也從2000年開始與轉基因食品一樣受到管理。歐盟對許多進口農產品都要求提供非轉基因產品的證明。我國的轉基因食品進展和政策1993年我國第一例轉基因作物—抗病毒煙草進入了大田試驗。1997年轉基因耐貯存番茄首先獲準進行商品化生產。2000年我國抗蟲轉基因棉花的種植面積超過了550萬畝。我國每年都要從美國等進口大量的大豆2001年6月《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轉基因食品已經與每個消費者密切相關北京市場所有大豆油的原料均為轉基因大豆!多種進口或跨國企業(yè)生產的食品含有轉基因成分!雀巢嬰兒食品麥當勞的馬鈴薯條樂之餅干轉基因食品的問題政府監(jiān)管不到位研究者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消費者不知道或麻木不仁消費者的知情權得不到切實的保障!我們對轉基因食品的態(tài)度不要過于驚慌:轉基因食品問世20多年,全世界有數十億人食用了轉基因食品,但現在還沒有出現由于轉基因食品而引起的健康問題不要過于大意:有些安全問題是經過很長時間才曝露的(如瘋牛?。?,轉基因食品并不比普通食品價廉或物美,外國公司對轉基因物種的控制衷心感謝大家的出席!1.淀粉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淀粉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列舉5種以上以淀粉為主的食品)2.什么是淀粉的糊化和老化?糊化前后淀粉的特性有哪些變化?3.米飯蒸煮過程中,大米浸泡有那些作用?4.蛋白質對人體健康有何作用?蛋白質較豐富的食物有哪些(5種以上)5.何為必須氨基酸?列舉3種。6.面粉面筋含量的定義是什么?面筋含量對面粉的加工特性有什么影響?7.飽和脂肪酸何不飽和脂肪酸的定義和特征。8.精煉油脂一般經過哪些精煉工序?9.壓榨油和浸出油各有什么特點10.何為油脂的酸價?油炸用油在劣化過程中有什么表觀現象?11.平衡膳食應遵循什么原則?12.影響農產品農藥殘留的因素有哪些?農藥分解的主要機理何途徑有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