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低年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習慣培養(yǎng)研究》_第1頁
《 小學低年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習慣培養(yǎng)研究》_第2頁
《 小學低年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習慣培養(yǎng)研究》_第3頁
《 小學低年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習慣培養(yǎng)研究》_第4頁
《 小學低年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習慣培養(yǎng)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低年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習慣培養(yǎng)研究》結題報告研究緣起1、從學生的層面來說,本屆一年級的學生,從第一天開始,我們學校便很重視對他們的“養(yǎng)成教育”。進入小學生活的第二個學期,孩子們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很多好習慣,比如聽課的習慣、書寫的習慣等等。但是,很多孩子依然沒有養(yǎng)成整理的好習慣,丟三落四的情況很嚴重??偨Y為“一丟二亂三不會”。一丟:常有學生丟筆,丟水壺、丟衣服,丟牛奶卡,也仍有部分學生不帶筆不帶書就來學校,上課啥也沒有;二亂:一些孩子書包里抽屜里亂糟糟的,塞了一堆的當天用不著書本;抽屜里亂糟糟的,喝剩的牛奶盒,用過的紙巾等垃圾和書本胡亂塞在一起;三不會:不會把穿整齊衣服,系緊鞋帶,系紅領巾;做完作業(yè)不會收拾書包、文具盒;不會疊被子等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總的來說,作為一年二期的小學生,孩子們的學習習慣已經(jīng)上了一個臺階,但生活自理能力還普遍較低。2、從家長的層面來說,他們往往更重視的是學習,對孩子學習方面的事兒很上緊,但是生活方面不太關注,總認為孩子還小,長大自然就會了,“越俎代庖”現(xiàn)象屢見不鮮。3、從學校教育的層面來說,小學低年級段是兒童品德、智力和生活能力等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幫助學生動手動腦、嘗試自主整理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物品,學會物歸原位和定時整理,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到過整潔、有條理的生活的意義,培養(yǎng)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nèi)容?;谝陨先齻€層面的認識,我們在小學低段養(yǎng)成教育系列中提出了“‘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的能力與習慣培養(yǎng)”的小課題研究。研究目標1、幫助學生習得整理自己物品的方法,養(yǎng)成在生活中主動整理自己物品的好習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幫助教師積累班級德育的經(jīng)驗,形成學校小學低段養(yǎng)成教育系列課程。研究周期本課題研究的時間為2022年5月——2022年6月,對應的是一年級下學期整整一個月的學習周期。研究方法本課題采用行動研究法,遵循學?!罢n程育人”“過程育人”的理念,借鑒岳麓區(qū)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在全區(qū)推動和示范引領的“用課程做德育”的方法與模式:12X。即,以統(tǒng)編本《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11課《讓我自己來整理》的教學為基礎,課內(nèi)外相結合,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與少先隊活動課相整合,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融合。研究過程研習典例,制定方案。全體一年級班主任集體學習岳麓區(qū)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整理的既往“用課程做德育”的典型案例,重點研習其方法與模式:12X。所謂“12”,主要是通過“學科課程的課堂教學”、“課外延伸的實踐性作業(yè)”、“與少隊活動課程的銜接與整合”三個環(huán)節(jié),一輪一輪地層層推進,走向縱深,以達成育人的效果。具體來說就是,道德認知的形成和道德情感的激發(fā)放在課內(nèi)來解決;需要用毅力長期執(zhí)行的指向道德行為的板塊必須到生活中做,用課后實踐作業(yè)的形式進行;需要展示匯報與表彰的板塊,則用少先隊活動課的形式呈現(xiàn)與推進。搞清楚操作的主要范式后,我們集體商議,拿出了具體的行動方案。具體安排是:選用統(tǒng)編本《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11課《讓我自己來整理》為基礎,課內(nèi)教學激發(fā)整理物品的意識,學習整理物品的方法;課外延伸實踐板塊采用家校合力,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反復實踐養(yǎng)成良好的整理物品的習慣;用少先隊主題活動課對每周打卡小主題活動進行展示競賽并頒獎,既對上一階段的道德行為進行總結反饋,也對接下來的踐行活動的開展進行激勵引領。(二)根據(jù)方案,落實行動。1、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模擬情境,習得整理自己物品的方法。環(huán)節(jié)一:情景導入——選房子借用參加《爸爸去哪兒》特別節(jié)目作為趣味導入,用選擇1號房和2號房子的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共鳴:整潔的1號房人人愛,臟亂的2號房遭人嫌。但村長被告知1號房已經(jīng)被預定出去,沒得選擇,只能自己動手整理2號房了。本環(huán)節(jié)的用意是以房為鏡,引導學生去思考臟亂差的環(huán)境給別人帶來的困擾,為下面習得整理方法埋下伏筆。環(huán)節(jié)二:學習整理——三法則(1)活動一:老師提出2號房的整理目標“干凈、整潔”,然后用三個活動提煉三個整理法則。(2)根據(jù)目標,對2號房進行整理,將“圖片上的小伙伴”分別送回家。六個組選擇了將玩具、書本、衣物等不同物品分成四類,填寫進表格,然后粘貼在黑板上。老師提煉法則一:分類整理。(3)老師接著提問,把書放回書架,把枕頭放回床上,為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提煉法則二:物歸原處。(4)發(fā)現(xiàn)蘋果核一枚,家里沒有垃圾桶怎么辦拿在手上出了房間再扔,提煉法則三:學會取舍。(5)老師小結:拿到這三把整理的金鑰匙,成功入住2號房。本環(huán)節(jié)重在引導學生學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師用“對號入座”的活動,指導學生進行物品的分類和整理,讓學生學著去做,提高他們的整理能力。環(huán)節(jié)三:接受任務——現(xiàn)場整理(1)每組學生發(fā)放一個大袋子,袋子里東西很雜。(2)老師問學生應該怎么整理,學生仔細觀看后,得出應該按照書本、玩具、文具和衣物四類擺放。(3)以小組為單位將袋子里的物品分四類擺放到桌面的四格收納盒。(4)請一些小評委,去評判每小組的收納情況,追問這樣整理是否合適。本環(huán)節(jié)是學習和鞏固在不同的情景中,利用三法則現(xiàn)場進行物品的整理和擺放。環(huán)節(jié)四:結束任務——收大禮。節(jié)目組發(fā)來賀禮一封信。親愛的朋友們:恭喜你們完成了今天所有的任務,相信你們今天的收獲很大,希望你們把今天學的運用到生活中去,這樣,你們不僅能體驗到勞動的快樂,還會更愛自己更愛家。爸爸媽媽有為你能分擔家務而驕傲。最后以書本的整理兒歌結束課堂。我的“伙伴”真不少,它們都是我的寶。各就各位不亂跑,每到用時才好找。用完它們送回家,有空也給洗個澡。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應用到生活中去,將教室里的整理實踐與日常生活中整理結合起來,聯(lián)動進行,助力于“知行合一”。2、課外延伸實踐作業(yè):家校合力,養(yǎng)成整理自己物品的習慣。(1)活動準備①致家長的一封信。為了爭取家長們的支持,形成家校合力,活動開展前以圖片的形式發(fā)給了家長們一封信。在信中反饋了當前的學情,提到了這一課的活動目標,讓家長們充分地感受到了這一個課題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同時,也向家長們介紹了初步的活動計劃,以及需要家長們配合的地方。②每班建立了“我們愛整理”的打卡圈。老師和家長們也都能看到其他同學的動態(tài),進行點贊和評論互動。比起線下紙質(zhì)打卡,線上打卡更方便、更高效,內(nèi)容更豐富,最重要的是可以互相分享互相學習。(2)活動實施第一周:文具盒及抽屜整理①在學校每節(jié)課下課整理文具盒和抽屜,做到不遺失文具,對于鉛筆橡皮做到心中有數(shù)。②在家做完作業(yè)整理文具盒,將第二天要用的文具準備充分。③放學后及時清理抽屜垃圾,做到人走屜凈。④開展文具盒比賽,老師每天不不定時抽查抽屜并登記,作為周五評比“整理小干將”的依據(jù)。第二周:整理書包①整理書包的方法,大書靠后放,本子往前放。②只放單天上課的書本。③書包里整潔干凈。④開展整理書包大賽,老師每天不不定時抽查書包并登記評比“整理小能手”。第三周:著裝整理①會自己穿衣服,要求扣紐扣、拉拉鏈;會系鞋帶。②會系紅領巾。紅領巾整齊地壓在領子下。③會疊衣服和褲子④開展系鞋帶、穿衣服比賽,評比“整理小達人”。第四周:房間整理①各類物品懂分類收放,包括書桌整理,衣柜整理,床鋪整理。②會疊被子,床鋪整齊;衣柜衣服擺放整齊;書桌干凈整齊。③班級舉行疊被子比賽,評比“整理高手”,優(yōu)勝者派出參加年級疊被子比賽。每周進行打卡前,班主任會拍視頻發(fā)群里,告訴大家整理標準。3、主題少先隊活動課:評比展示,持續(xù)激發(fā)整理自己物品的興趣。(1)以周為單位,根據(jù)本周打卡的小主題,每周的少先隊活動課上均開展相對應的評比展示活動,并頒發(fā)獎狀。(2)第四周,以班級為單位挑選選手,以全體學生為評委,在學校寢室開展了集體疊被子全年級比賽活動。(三)總結經(jīng)驗,物化成果。經(jīng)過一個月的課外延伸實踐活動,學生的整理意識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主動整理自己物品的習慣和能力都有極大的提升,班主任和家長紛紛感嘆活動前后學生的巨變。這種“用課程做德育”的研究方式,讓老師們掌握了低年段孩子習慣培養(yǎng)的方式方法,也極大的鼓勵了低年級老師們對于學生習慣培養(yǎng)的信心。在此基礎上,我們召開了專題研討會,一是對本次小課題研究進行總結反思,二是繼續(xù)思考學校德育的特色建設,力圖根據(jù)小學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以《道德與法治》這門德育課程為依托,采用“用課程做德育”的方式,研發(fā)出相匹配的養(yǎng)成教育系列習慣課程。習慣主題年段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指向習慣學習習慣一上8、上課了課前準備習慣一下3、我不拖拉守時習慣4、不做“小馬虎”認真細致的習慣二下14、學習有辦法學習探究習慣15、堅持才會有收獲堅持的習慣生活習慣一上9、玩的真開心健康游戲習慣10、吃飯有講究健康飲食習慣11、早睡早起作息習慣一下1、我們愛整潔整潔習慣11、讓我自己來整理整理習慣12、干點家務活做力所能及家務的習慣二上2、周末巧安排合理規(guī)劃時間習慣其他行為習慣一上4、上學路上交通安全習慣6、校園的號令聽指令的習慣7、課間十分鐘課間玩耍習慣一下2、我們有精神保持精氣神的習慣13、我想和你一起玩樂群習慣(人際交往)14、請幫我一下吧互相幫助好習慣(人際交往)15、分享真快樂分享習慣(人際交往)二上10、我們不亂扔衛(wèi)生習慣11、大家排好隊公共秩序習慣12、我們小點聲公共文明習慣二下10、清新空氣是個寶環(huán)保習慣11、我是一張紙環(huán)保習慣5、健康游戲我常玩健康安全游戲習慣8、安全地玩健康安全游戲習慣研究成效學生維度(1)個體層面。孩子們的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們表示“我以前書包好重,而且亂糟糟的,現(xiàn)在輕多了,而且我知道本子和書要放在不同的收納層,方便我尋找?!薄耙郧按┦裁匆路?,紅領巾都是直接系在脖子上,現(xiàn)在我知道如果穿有領子的衣服,紅領巾要壓在領子下方?!薄耙郧拔倚瑤⒘丝傉依蠋煟F(xiàn)在我自己系得又快又好?!焙⒆觽兌加兄浅4蟮淖兓?。以前不愛整理的,現(xiàn)在愛整理了,以前愛整理的,現(xiàn)在更精致了。(2)集體層面。我們是整個年級都進行了此項研究活動,所以在最后一次以班為集體開展疊被子比賽的時候,還真的是高手對招,很難分出勝負,都疊的蠻不錯,最后的勝負也是因為寢室床鋪被子的厚薄不均造成的。孩子們的這種成長與改變,也帶來了年級組整個良好班風班貌的形成。(二)家長維度1、家長眼里孩子的變化劉永康媽媽:“我家的孩子以前總是丟三落四,不是忘記帶書就是忘記帶作業(yè),每次已經(jīng)在上班了,還要給他送書送作業(yè),自從舉行整理書包打卡以后,他每天都會按照課表和作業(yè)自己整理書包,真的讓我省心不少?!薄耙郧拔医o我家子瑜買鉛筆都是一盒一盒的買,因為太容易弄丟了,整理文具盒打卡以后,她給自己的鉛筆貼上標簽寫了名字,現(xiàn)在三支鉛筆一直都沒丟?!眲⒁话职郑骸巴ㄟ^這種活動,讓孩子們明白了哪些事情屬于自己,明白了自己的事情不是一份簡簡單單的任務,而是需要自己認認真真去完成的責任!”聶銘遠爸爸:“以前,有些可以自己做的事情,我們家長都幫他們做好了,但自從學校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后,他都會積極努力地做自己能做的事,比如清理自己的書桌和書包,起床疊被子,整理自己的衣服……”。魯欣桐媽媽:“學校組織的這個活動確實很棒,讓小朋友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做,而且是要積極樂觀的、自愿的態(tài)度去做。真的很棒很棒哦!”麻芷妍媽媽:“在培訓學校做完作業(yè)回家基本都是九點了,洗完澡還記得要看自己的書包是否整齊有序,家里的垃桶滿了會主動去換袋子。以前我總擔心她做不好,總是習慣去幫她完成,現(xiàn)在讀二年級了,通過學校的各種好習慣引導,感覺她已經(jīng)是個大孩子不需要我細心呵護了,總是會提醒我說‘媽媽我已經(jīng)長大了,我想自己整理書包,自己疊被子,換衣服’真的很貼心?!?、家長自身的成長通過這次打卡活動,不僅讓孩子有了自己動手整理的習慣,也讓家長對孩子好習慣的養(yǎng)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家長是應該放手的,以前總覺得孩子自己整理書包他會落下什么書,或是鉛筆沒削。其實真正讓他自己動手了,沒想到也能做得很棒,擔心是多余的。每個孩子都是潛力股,放手會發(fā)現(xiàn)孩子更多意想不到驚喜!由最初的不忍放手,到最后收獲驚喜,家長在育兒上也有了觀念的更新。劉天樂媽媽:“小打卡是一個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好程序,能起到監(jiān)管的作用,在打卡過程中,作為家長我做得很不好,對孩子沒有及時給予鼓勵,對他做的事習以為常?!崩钪菋寢專骸坝袝r總感覺陪伴她的時間很少,每次想起拍照打卡的時候,她已經(jīng)睡了,有時看到打卡的那些小朋友,感覺自己是個很不負責任的媽媽?!眲⒕昂瓔寢專骸拔一丶一旧虾⒆佣妓铝耍瑳]能給她拍視頻,我很慚愧?!?、家校關系的改善每次活動的開展,我們都會緊密的結合家庭的力量。說實話因為打卡的活動太多了,讀書要打卡,跳繩要打卡,做操要打開,家長們對于打卡活動已經(jīng)麻木。所以我們的活動一開始也會有應付的家長,但是當看到孩子在活動的推動下,前后驚人的變化,家長們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愿意打卡,積極打卡,并且感謝老師組織了這樣的有實效的好活動。整個研究過程中家長的參與,不光培養(yǎng)了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整理習慣,也喚起了家長們作為孩子德育第一人的責任感。(三)老師維度1、教師自身成長教書育人,是每一位老師的職責。但如今老師們的現(xiàn)狀是整日忙于應付各部門的雜事瑣碎事,用于教育教學的時間已是有限,這有限的時間中,為了盡快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保證百分百的合格率和足夠高的優(yōu)秀率,教書又重于育人或者時間占比大于育人現(xiàn)象普遍存在。甚至有很多老師狹義地以為,學生發(fā)生了矛盾,發(fā)生了撩打事件,我們對其進行教育,對全班學生進行教育,這就是全部的德育,就是育人。還有部分老師的德育來自自己靈光一現(xiàn)的思考,覺得公民意識培養(yǎng)很重要,就著重強調(diào)公民道德教育,過一陣覺得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就在班級開展愛國主義的活動,育人思路很隨機、零散。通過學習研究“用課程做德育”的方法和理念,在不斷地實踐中,我們明白了學生的成長是有規(guī)律的,學生的發(fā)展是一門科學,育人應該是遵循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發(fā)展需要,因年段施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正是將綜合包含了社會要素的每個生活領域以不同年段,不同層次的兒童生活基本層面去呈現(xiàn),螺旋上升,綜合交織,這是非??茖W的,是完全遵循學生發(fā)展需要的。通過本次課題研究,我們深刻認識到以《道德與法治》為基礎,開展習慣教育和德育系列活動為承載的必要性。在研究中,我們運用了兩個結合,即課內(nèi)外結合: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整合,將德育的場域擴大到學生的家庭生活,通過與課堂教學相關聯(lián)的長線課外實踐活動,實現(xiàn)學生由“知”到“行”致知篤行的轉(zhuǎn)變,切實提高課程與教學的有效性。學科間整合:將道德與法治學科與少先隊活動課等相關內(nèi)容進行統(tǒng)整,從課堂入手,向生活打開,實現(xiàn)體系化、序列化的班級(學校)德育。我們二年級除了我年齡稍長,可以說是一個年輕的團隊,老師們整日忙于教學和應對學校各種各樣的雜事,焦頭爛額,有點找不到方向。但是這又是一群愛學生,樂意去做有溫度的教育的一群人,“用課程做德育”的嘗試讓老師們找到了一個支點,在繁雜瑣碎中,我們堅持做著高品質(zhì)的德育,守望著作為一名教育人的珍貴使命。2、年級組建設學校有23個班,其中二年級有5個班。當我們還是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年級在學校非常弱小,不乏質(zhì)疑的聲音。但是當我們現(xiàn)在進入到了二年級,經(jīng)??梢月牭狡渌昙壍睦蠋?/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