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金礦地質勘查規(guī)范與應用_第1頁
巖金礦地質勘查規(guī)范與應用_第2頁
巖金礦地質勘查規(guī)范與應用_第3頁
巖金礦地質勘查規(guī)范與應用_第4頁
巖金礦地質勘查規(guī)范與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巖金礦地質勘查規(guī)范與應用

孫克恩

2007.11山東正元第一頁,共五十五頁。新《規(guī)范》的應用二、主要內容新《規(guī)范》的主要特點一、第二頁,共五十五頁。

1、新《規(guī)范》的主要特點1.1樹立市場優(yōu)化資源配置的思想

在觀點上由原來計劃經濟的指導思想轉變?yōu)樯鐣髁x市場經濟的指導思想。面向市場,從經濟效益出發(fā),由市場來優(yōu)化配置,不靠行政下達。第三頁,共五十五頁。1.2明確了地質勘查工作的四個階段巖金礦地質勘查工作分為預查、普查、詳查、勘探四個階段。第四頁,共五十五頁。巖金礦各勘查階段目的任務表預查普查詳查勘探范圍據前人資料選區(qū)預查圈出的礦化潛力較大地區(qū)普查概略研究后圈出的詳查區(qū)已知有價值礦區(qū)、詳查圈出的勘探區(qū)方法綜合研究、類比、野外觀測地質、物探、化探、遙感、坑探、鉆探采用各種勘查方法和手段應用各種勘查手段和有效方法工程量極少量工程驗證數量有限取樣工程系統(tǒng)的取樣工程加密各種取樣工程可行性評價――概略研究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要求初步了解資源遠景對礦化作初步評價作是否具工業(yè)價值評價滿足投資者的要求目的圈出可供普查的礦化潛力較大地區(qū)對有價值地段圈出詳查區(qū)范圍圈出勘探區(qū)范圍為礦山建設在確定礦山規(guī)模、產品、開采方式、工藝、總布置等提供依據作用為普查提供依據為詳查提供依據為勘探提供依據詳查或勘探階段的礦床,也可只進行概略研究。階段目的任務第五頁,共五十五頁。1.3為商業(yè)性地質勘查工作提供依據;1.4調整了地質勘查程度;1.5突出了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的綜合評價;第六頁,共五十五頁。普查階段大致查明詳查階段基本查明勘探階段詳細查明

1.6沿用了我國勘查工作中的習慣用語第七頁,共五十五頁。1.7取消了資源儲量比例的要求1.8提高了勘查工作質量的要求

1.9突出了礦產資源利用和可行性評價

1.10充實了資源儲量分類及類型的內容

1.11增加了資源儲量估算方法的選擇

第八頁,共五十五頁。2.1勘查工作的質量要求

2.1.1地形及工程測量

按DZ/T0091《地質礦產勘查測量規(guī)范》執(zhí)行

2.1.2地質填圖

以地質觀察為基礎。地質點要布設在界線上或有特殊意義的地方。

參考標準:《固體礦產勘查原始地質編條規(guī)程(試行)》DD2006-01

2、新《規(guī)范》的應用第九頁,共五十五頁。地質點密度及數量(正測精度)表填圖比例尺地質界線上的點距(m)每平方千米地質點數(個)構造簡單構造中等構造復雜1:10000100-2004060801:500050-100801201501:200020-501602403001:100010-25320480600據地調局《固體礦產勘查原始地質編錄規(guī)程(試行)》DD2006-01。第十頁,共五十五頁。地質填圖的其它要求要保證對重要地質界限的有效控制?;军c數與加密點數之和應大于地質點總數的70%。簡測的地質點密度及數量為正測的70%,草測為50%。地質點測量到的坐標及觀察到的地質現象要記錄在地質點記錄表中。

第十一頁,共五十五頁。2.1.3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執(zhí)行:《礦區(q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guī)范》GB12719-91。2.1.4物探、化探工作《地面高精度磁測技術規(guī)定》DZ/T0071-1993,《時間域激發(fā)極化法技術規(guī)定》DZ/T0070-1993,《電阻率測深法技術規(guī)定》DZ/T0072-1993,《土壤地球化學測量》DZ/T0145-1994,《巖石地球化學測量技術規(guī)程》DZ/T00248-2006第十二頁,共五十五頁。2.1.5探礦工程探礦工程主要包括槽探、井探、淺鉆、鉆探及坑探工程等。第十三頁,共五十五頁。鉆探工程

鉆探工程是用于圈定礦體、驗證物探、化探異常,了解礦體延深、產狀、控制礦床遠景,探獲礦產資源儲量的最主要手段。

第十四頁,共五十五頁。鉆探工程技術要求1、采取率;2、鉆探工藝;3、??着c測斜4、地質編錄;5、其它要求。第十五頁,共五十五頁。2.1.6采樣及測試

a、分別按礦體(分礦石類型)、礦化帶及夾石連續(xù)取樣,樣要延入圍巖,采樣長度以不大于礦體的可采厚度為宜。b、樣品分析、測試,應由國家認證的有資質的化驗單位承擔。(執(zhí)行《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DZ/T0130-2006)

第十六頁,共五十五頁。2.2勘查的控制程度2.2.1勘查類型確定和劃分應根據礦體規(guī)模、礦體形態(tài)復雜程度、厚度穩(wěn)定程度、構造及脈巖影響程度、礦石有用組份分布的均勻程度等五種地質因素來確定勘查類型。(詳見講義及規(guī)范附表)

劃分勘查類型以一個或幾個主礦體為主,對于巨大礦體也可根據不同地段勘查的難易程度,分段確定勘查類型。勘查類型劃分為簡單(Ⅰ類型)、中等(Ⅱ類型)、復雜(Ⅲ類型)3個類型。允許有過渡類型存在。第十七頁,共五十五頁。

2.2.2工程間距確定原則

工程間距是指相鄰勘查工程控制礦體的實際距離。其間距據礦體的整體規(guī)模,并結合其主要因素確定,即使是分段勘查,也要從整體規(guī)模入手。不同地質可靠程度、不同勘查類型的勘查工程間距,視實際情況而定,不限于加密或放稀一倍。當礦體沿走向和傾向的變化不一致時,工程間距要適應其變化;礦體出露地表時,地表工程應比深部工程間距適當加密。第十八頁,共五十五頁。巖金礦勘查工程間距參考表、勘查類型控制的資源/儲量坑探鉆探段高個穿脈m走向m傾斜mⅠ二40-8080-16080-160Ⅱ一~二20-4040-8040-80Ⅲ20-4020-40參見講義和規(guī)范附表第十九頁,共五十五頁。工程布置:地表以槽井探為主,淺鉆工程為輔,配合有效的物探和化探方法;深部應以巖心鉆探為主;當地形有利或礦體形態(tài)復雜、物質組份變化大時,應以坑探為主配以鉆探;若鉆探所獲地質成果與坑探驗證成果相近,則不強求一定要投入較多的坑探工程,可以鉆探為主配合坑探進行??犹綉悦}內沿脈為主,當沿脈坑道未能揭露礦體全厚時,應以相應間距的穿脈配合進行。2.2.3工程布置、施工原則、控制程度第二十頁,共五十五頁。施工原則:應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稀到密的原則進行,基準孔、參數孔、沿走向和傾向的主導剖面應優(yōu)先施工。各階段工程布置應考慮后續(xù)勘查和開發(fā)工作的銜接。第二十一頁,共五十五頁??刂瞥潭龋菏紫葢刂瓶辈榉秶鷥鹊V體的總體分布范圍、相互關系。對出露地表的礦體邊界應有工程控制。對氧化帶、風化帶、破壞礦體或影響開采的構造、巖脈、巖溶等要有工程控制。對與主礦體同時開采的周圍小礦體應適當加密控制。對地下開采的礦床,要控制主要礦體的兩端、上下界面和延伸情況。對露天開采的礦床要系統(tǒng)控制礦體四周的邊界和采場底部礦體的邊界。對主要盲礦體應控制其頂部邊界。第二十二頁,共五十五頁。2.3可行性評價—概略研究

為減少礦產勘查和礦山開發(fā)投資的風險,提高礦產勘查和開發(fā)的經濟、社會效益。在普查、詳查和勘探3個階段,都應進行相應的可行性評價工作??尚行栽u價包括概略、預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個階段。一般普查階段應做概略研究,詳查或勘探的礦床也可只進行概略研究。第二十三頁,共五十五頁。

概略研究是對礦床開發(fā)經濟意義的概略評價,通常是在收集分析該礦產資源在國內、外市場供需狀況的基礎上,分析已取得的普查地質資料,類比已知礦床,推測礦床規(guī)模、礦產質量和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結合礦區(qū)的自然經濟條件、環(huán)境保護等,以我國類似礦山的技術經濟指標對礦床作出技術經濟評價。從而為礦床開發(fā)有無投資效益、需否進行詳查等制定長遠規(guī)劃或為工程建設規(guī)劃決策提供依據。第二十四頁,共五十五頁。

概略研究主要內容

1、礦產地自然地理與經濟建設條件;2、礦產資源經濟形勢分析;3、礦產地勘查、開發(fā)的可行性;4、礦產開發(fā)的經濟效益評價。第二十五頁,共五十五頁。概略研究評價指標概略研究中的經濟效益評價只進行靜態(tài)的經濟分析。評價指標有總利潤、投資利潤率、投資回收(償還)期等。第二十六頁,共五十五頁??偫麧櫍菏欠从车V床可采儲量經過開發(fā)(采選)后,可能的獲利總水平。其計算公式為:F∑=(Pr·r-C)Q·e·ε1-I式中:F∑-----礦產開發(fā)總利潤(元)Pr------1噸精礦銷售價格(元)r-精礦產率(%)C-1噸原礦采、選費用(不含選礦折舊費)(元/噸)Q-推斷的資源量(333)(噸)e-推斷的資源量的精度ε1-平均可采系數,一般取75%(含設計損失和采礦回收率)I-礦山建設總投資(元)第二十七頁,共五十五頁。投資利潤率:是衡量礦山投資獲利水平的指標。投資利潤率=年利潤總額或年平均利潤總額/總投資×100%年利潤總額=年產品銷售收入-年總成本-年銷售稅金-年技術轉讓費-年資源稅-年營業(yè)外凈支出年銷售稅金=年產品稅+年增值稅額+年營業(yè)稅額+年城市維護建設稅+年教育費附加總投資=固定資產投資(不包括生產期更新改造投資)+建設期利息+流動資金投資利潤率一般應高于行業(yè)平均利潤率。第二十八頁,共五十五頁。投資回收(償還)期:是以礦山的凈收益抵償全部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所需要的時間,它是反映礦山投資回收能力的重要標志。投資回收期=[累計凈現金流量開始出現正值年份數]-1+[上年度累計凈現金流量的絕對值/當年凈現金流量]凈現金流量=銷售收入-經營成本-投資-銷售稅金-技術轉讓費-資源稅-所得稅+固定資產余值回收+流動資金回收。投資回收期一般應低于行業(yè)基準投資回收期。依據上述技術經濟評價,結論是肯定的,則確定為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并圈出詳查區(qū),提出進一步工作建議第二十九頁,共五十五頁。2.4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及類型條件2.4.1礦產資源儲量分類根據礦產資源儲量的經濟意義、可行性評價階段和地質可靠程度,將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為儲量、基礎儲量和資源量三大類16種類型。

第三十頁,共五十五頁。地質程度義查明礦產資源潛在資源經濟的探明的控制的推斷的預測的可采儲量(111)基礎儲量(111b)預可采儲量(121)預可采儲量(122)基礎儲量(121b)基礎儲量(122b)邊際經濟的基礎儲量(2M11)基礎儲量(2M21)基礎儲量(2M22)次邊際經濟的資源量(2S11)資源量(2S21)資源量(2S22)內蘊經濟的資源量(331)資源量(332)資源量(333)資源量(334)?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表地質可靠程度分類類型經濟意義第三十一頁,共五十五頁。儲量經過詳查或勘探,達到了控制的或探明的程度,在進行了預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扣除了設計和采礦損失,能實際采出的數量,經濟上表現為在生產期內,每年的平均內部收益率高于行業(yè)基準內部收益率。儲量是基礎儲量中的經濟可采部分,又可分為可采儲量(111)、探明的預可采儲量(121)及控制的預可采儲量(122)3個類型。第三十二頁,共五十五頁。基礎儲量經過詳查或勘探,達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進行了預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經濟意義屬于經濟的或邊際經濟的那部分礦產資源。經濟基礎儲量是每年的內部收益率大于行業(yè)基準內部收益率的未扣除設計和采礦損失的那部分。邊際經濟基礎儲量,是平均內部收益率介于行業(yè)基準內部收益率與零之間的那部分。

第三十三頁,共五十五頁。資源量分為內蘊經濟資源量、次邊際經濟資源量和預測資源量。內蘊經濟資源量是尚分不清其真實經濟意義的資源量。次邊際經濟資源量是其年均內部收益率呈負值的資源量。預測資源量是經過預查工作,依據已有資料分析、類比,估算的資源量。第三十四頁,共五十五頁。2.4.2礦產資源儲量類型條件1可采儲量(111)

2探明的預可采儲量(121)3控制的預可采儲量(122)4探明的(可研)經濟基礎儲量(111b)5探明的(預可研)經濟基礎儲量(121b)6控制的經濟基礎儲量(122b)7探明的(可研)邊際經濟基礎儲量(2M11)8探明的(預可研)邊際經濟基礎儲量(2M21)9控制的邊際經濟基礎儲量(2M22)10探明的(可研)次邊際經濟資源量(2S11)11探明的(預可研)次邊際經濟資源量(2S21)12控制的(預可行)次邊際經濟資源量(2S22)13探明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1)14控制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15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

16預測的資源量(334)?第三十五頁,共五十五頁。2.5礦產資源儲量估算的有關問題

2.5.1巖金礦資源儲量估算工業(yè)指標

選取不同于規(guī)范推薦的一般工業(yè)指標或變更工業(yè)指標,應提供由具有設計資質單位編寫的工業(yè)指標推薦書或論證報告。涉及向國家交納價款的資源儲量核實,按一般工業(yè)指標估算資源儲量。第三十六頁,共五十五頁。項目指標邊界品位(質量分數)(1×10-6)~(2×10-6),堆浸氧化礦石為(0.5×10-6)~(1×10-6)塊段(或單工程)最低工業(yè)品位(質量分數)(2.5×10-6)~(4.5×10-6)礦區(qū)(床)平均品位(質量分數)(4.5×10-6)~(5.5×10-6)最低可采厚度0.8m~1.5m,陡傾斜者為下限,緩傾斜至水平者為上限夾石剔除厚度2m~4m,地下開采者為下限,露天開采者為上限無礦段剔除標準對應工程10m~15m不對應工程20m~30m巖金礦工業(yè)指標參考表第三十七頁,共五十五頁。2.5.2礦產資源儲量估算的一般原則a.參與礦產資源儲量估算的各項勘查工程的質量,應符合有關規(guī)范、規(guī)程和規(guī)定的要求。b.據礦床資源儲量的分類結果,按礦體、礦產資源儲量類別、礦石類型和塊段分別估算各礦體及全礦區(qū)的礦石量、平均品位和金屬量。c.估算伴生礦產的資源儲量時,無需單獨圈定礦體,而采用塊段或礦體的礦石量和組合分析結果,估算該伴生組分的金屬量。第三十八頁,共五十五頁。d.資源儲量估算的單位,金礦石量為噸(t),金金屬量為千克(kg),品位為10-6,面積、體積、礦石量、金屬量取整數,厚度、品位、小體積質量(體重)取小數點后兩位。對所取位數以后一位采用四舍六入,五逢單進雙舍原則處理。e.開采礦區(qū),采空區(qū)消耗資源儲量,應以實測的開采范圍、礦體(層)厚度、品位資料為依據進行估算。設置礦業(yè)權的還應按許可證范圍內、外分別估算。第三十九頁,共五十五頁。2.5.3礦體的圈定與連接a.礦體的圈定和連接應在充分研究礦床地質特征、成礦控制因素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勘查階段,參照參考工業(yè)指標,或嚴格按照審批下達的工業(yè)指標進行。第四十頁,共五十五頁。b.圈定礦體時,應在單工程中從等于或大于邊界品位的樣品圈起,將礦體中大于夾石剔除厚度的無礦樣品作為夾石圈出。連續(xù)出現大于邊界品位、小于最低工業(yè)品位的地段應作為低品位礦圈出。礦體的厚度小于最小開采厚度,但品位較高,其厚度與品位的乘積達到米·克/噸值指標時,可圈為礦體。第四十一頁,共五十五頁。c.礦體連接時,應先連地質現象,然后根據主要控礦地質特征連接礦體。礦體連接一般采用直線,在充分掌握礦體的形態(tài)特征時,可用曲線連接,但工程間礦體的厚度不應大于相鄰兩工程實際最大見礦厚度。第四十二頁,共五十五頁。d.礦體外推,在有充分依據的情況下,可科學的確定外推長度。當無規(guī)律可循時,按工程間距的二分之一尖推或四分之一平推。采用米·克/噸值圈定礦體時不得外推(以米·克/噸值圈定的薄脈型礦體除外)。深部礦體無限外推,應視礦體穩(wěn)定程度和周圍工程控制程度而定,最大外推距離不得超過控制資源儲量的工程間距。第四十三頁,共五十五頁。地質塊段法算術平均法斷面法2.5.4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傳統(tǒng)幾何法具體選擇,要依礦體地質特征、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和勘查手段而定。第四十四頁,共五十五頁。算術平均法算術平均法就是把復雜形狀的礦體理想化為一個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狀礦體,估算方法簡單,勿須作復雜圖紙,就能較快確定出礦體的礦石量與金屬量。若礦體厚度變化小,且礦區(qū)勘查工程布置比較均勻時,用算術平均法估算可得出十分令人滿意的結果。如果工程分布得不均勻,特別是在礦化不均勻的情況下,可能產生較大誤差。對勘查程度低的礦床,常常只能用此法估算資源儲量。第四十五頁,共五十五頁。

斷面法

斷面法估算資源儲量是用剖面把礦體截成若干塊段,然后分別估算每個塊段的資源儲量,各塊段資源儲量的總和即為整個礦體的資源儲量。如果用一系列垂直剖面劃分塊段,則稱垂直斷面法,若用一系列水平斷面劃分塊段,則稱水平斷面法。在垂直斷面法中,如果斷面彼此平行,則為平行斷面法,若斷面不平行,則為不平行斷面法。此法只要勘查工程是有系統(tǒng)地大致按勘探線或勘查工程間距布置時均可應用。第四十六頁,共五十五頁。地質塊段法

地質塊段法通常在礦體垂直縱投影圖或水平投影圖上進行,當勘查工程分布不規(guī)則,或用斷面法不能正確地反映剖面間礦體的體積變化時,或礦體品位與厚度變化不大的層狀和脈狀礦體更適于應用此法。第四十七頁,共五十五頁。塊段劃分應注意的問題a.不同礦體、不同資源儲量類型的部分,分別劃分塊段b.大致據相鄰工程礦體的品位、厚度變化規(guī)律,結合勘探線、工程和標高及探采坑道的分布進行劃分。c.塊段的邊界線一般以勘查工程間連線作為分界線。d.同一塊段范圍內礦體是連續(xù)的,沒有顯著的斷層錯動造成礦體的重疊或缺失。e.單工程或稀疏勘查工程控制的小礦體為獨立塊段。f.一般采用小塊段,避免因塊段過大而造成估算結果的隨機性大第四十八頁,共五十五頁。特高品位的確定與處理通常單樣品位值高于礦床(體)平均品位六至八倍(根據品位變化系數確定倍數)的樣品確定為特高品位樣。處理前,應對被視為特高品位的副樣進行第二次內檢分析,當兩次分析結果在允許誤差范圍內確定為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