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5篇_第1頁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5篇_第2頁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5篇_第3頁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5篇_第4頁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5篇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5篇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教學目的:1、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井水特點,感受井水給作者帶來的甜美和歡樂,激發(fā)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2、理解井水清、甜、涼這三局部在段式構造上的特點,并能仿寫一段話。3、練習背誦課文第3—5自然段。教學重點:理解井水清、甜、涼這三局部在段式構造上的特點,感受井給作者帶來的甜美和歡樂。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寫生活片段的作用:表現(xiàn)井水特點,表達井水給自己的童年生活帶來快樂。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過程:一、回憶課文內容、梳理文章構造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井》這篇課文,齊讀課題。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回憶一下課文寫了井水的哪幾個特點?清、井水甜、涼二、抓住重點生活片段感受井水特點及其給人們帶來的甜美和歡樂。師:作者每每想起這清、甜、涼的井水,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出一幅幅童年生活的場景。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3—7自然段,回憶一下:作者描寫了哪幾個與井水有關的童年生活片段?〔一〕回憶表現(xiàn)井水特點的重點生活片段。板書:數(shù)星星、收大蘿卜、浸、吃李子〔二〕抓住主要生活片段感受井水特點,品味朗讀中體會帶給“我”的甜美和歡樂。朗讀井水清這局部,想想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井水的特點?井水清:1、先來看看你從哪里讀出了井水很清?【出示課件】我們趴在井圈上,癡癡地往井里看,一顆一顆地數(shù)映在井水里的閃亮的星星。我一面數(shù),一面心里想:啊,這些星星,離得多遠,多遠!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提問引導:〔1〕為什么你們能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井水很清?〔2〕突出強調“一顆一顆”和“閃亮”〔3〕能不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好似也能看到井水里那閃閃爍爍的星星?個別指導后再讓全體學生自由讀,然后再請學生朗讀。2、學習“多遠,多遠!”“多深,多深!”時,引導學生質疑感悟?!境鍪菊n件】我一面數(shù),一面心里想:啊,這些星星,離得多遠,多遠!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1〕它可以讓你感受到什么?〔水很清〕〔2〕讀了這句話,你們有什么疑問?〔為什么要兩個詞連用?〕〔3〕去掉一個“多遠”與“多深”,比擬著讀讀,再談感受?!惨龑W生感悟兩個“多遠”、兩個“多深”連用,既強調了“非常遠、非常深”,又表達了“我”一邊數(shù)星星,一邊在考慮,在想象這個意思?!场?〕【出示課件】星星圖片,引導學生想象,配樂朗讀。自讀,指名讀師:是啊,就在這靜謐的夏夜,這水中的倒影、閃爍的星光,帶給作者多少遐想呀!下面就讓我們通過朗讀走進作者的童年,走進著那無盡的夜空,走進孩子們無限的遐想中……〔齊讀第3自然段?!尺^渡:在這美妙的夏夜,井水的清澈給作者帶來了遐想之樂,你又是從哪里感受到井水“甜”這個特點的呢?默讀井水甜這局部,抓住重點詞句進展批畫。井水甜:1、“媽媽澆菜的時候……嬉笑聲?!薄?〕引導關注“常常、立即”,讀出特別愿意去干,充滿快樂期待。〔2〕引導關注“嬉笑聲”,讓學生通過朗讀分享這份快樂。2、【出示課件】白白胖胖的大蘿卜,頂著碧綠碧綠的大纓子,真是得意極了!〔1〕抓住白白胖胖,碧綠碧綠談體會?!?〕誰能用你的讀讓我們感受到大蘿卜的得意嗎?〔3〕這蘿卜長得這么好,要感謝什么?〔井水,因為這甜甜的井水,所以菜才長得好。〕原來,作者寫蘿卜長得好,其實是在寫井水甜??!〔4〕我們感受到的僅僅是水甜嗎?還甜在哪里?〔甜在作者心里?!尺@就是生活的甜美,勞動的快樂呀!過渡:遐想如夢,那是因為井水的清;笑聲如歌,那要感謝井水的甜。那么,這很涼很涼的井水,又給作者童年留下怎樣的感受呢?井水涼:1、抓重點句“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輩子也忘不了!”,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浸、吃李子”。2、你覺得怎樣讀就能突出作者當時的感受?——“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輩子也忘不了!”3、朗讀中突出關注了“又脆又甜”、“清香”、“可口”,引導其他同學來評價:說說哪兒讀得好,為什么?大家也學著讀讀。4、這井水帶給作者怎樣的感受?你是通過什么感受到的?〔快樂、甜美,是從“浸李子、吃李子”這兩個生活片段中體會到的?!?、小結:我們從吃冰李子這件事體會到了井水很涼很涼,不僅如此我們還與作者一同感受了什么樣的快樂?〔品味美味的快樂〕所以,作者才說“一輩子也忘不了呀!”〔三〕通過比擬,明確“清、甜、涼”三局部在寫法上的一樣點,理解“運用生活片段寫詳細的好處”。師:作者童年,這一段段深深烙印著古井印跡的快樂回憶,永遠縈繞在作者心田!他忘不了……【出示課件】配樂回憶、并練習背誦:井水很清很清。我們趴在井圈上,〔〕地往井里看,〔〕地數(shù)映在井水里的〔〕的星星。我一面數(shù),一面心里想:啊,這些星星,離得多遠,〔〕!這井水,它有〔〕,多深!井水很甜很甜。收大蘿卜啦!媽媽從地里把大蘿卜拔出來,我和妹妹就把大蘿卜抱到井臺邊,打上水來,把大蘿卜一個個沖洗得〔〕?!病车拇筇}卜,頂著〔〕的大纓子,真是得意極了!井水很涼很涼。新穎的紅李子,被井水浸的冰涼,咬在嘴里〔〕,還有一股清香!那可口的味道啊,我真是一輩子也忘不了!1、配樂,老師帶著學生串讀重點片段,回憶內容,積累語言?!境鍪菊n件】:井水很清很清。我們趴在井圈上,癡癡地地往井里看,一顆一顆地數(shù)映在井水里的閃亮的星星。我一面數(shù),一面心里想:啊,這些星星,離得多遠,多遠!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井水很甜很甜。收大蘿卜啦!媽媽從地里把大蘿卜拔出來,我和妹妹就把大蘿卜抱到井臺邊,打上水來,把大蘿卜一個個沖洗得干干凈凈。白白胖胖的大蘿卜,頂著碧綠碧綠的大纓子,真是得意極了!井水很涼很涼。新穎的紅李子,被井水浸的冰涼,咬在嘴里又脆又甜,還有一股清香!那可口的味道啊,我真是一輩子也忘不了!2、梳理三局部在寫法上的特點。師:快速默讀3—7段,考慮“清、甜、涼”三局部在寫法上有什么一樣點?老師生歸納梳理:〔1〕學生通過默讀能感受到三局部都是“首先用一句話概括寫出井水的特點,然后通過生活片段詳細寫出井水的這個特點,同時注意抒發(fā)自己的感受”。對于第三點不易體會,老師可引導學生再讀讀段落結尾句,明確是在表達對回憶生活片段的感受。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2教學目的: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2、認識本課4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3、體會紅軍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____樂觀精神。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體會紅軍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____樂觀精神。教學難點:理解頸聯(lián)中的“暖”“寒”的含義。教學準備:PPT課件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師:如今我們的____是誰?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____是誰?你對他有什么理解?生自薦答復。師小結、補充,簡介毛澤。2、板書課題,簡介寫作背景。二、檢查預習:1、理解“七律”根據學生預習情況,出示課件,適當講解。2、指名說說對長征的理解,出示長征地圖。3、出示本課要求認讀的四個生字,指名讀,齊讀。4、指名讀課文,集體評價。5、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容?想一想,說一說;指名說。三、精讀課文:1、詩中詳細寫了紅軍長征途中遇到的那些困難?請認真讀書,邊讀邊標畫。同位交流。集體交流,師點撥。四、指導書寫:1、學生書寫自己最喜歡的詩句。2、展示、評價。五、總結評價:1、學生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2、老師評價學習效果,強調重點。六、布置作業(yè);必選:背誦《七律·長征》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3[教學目的]1、自主理解并積累生字新詞。2、聯(lián)絡課文內容,理解內涵豐富的句子;根據提示語,有感情地朗讀描寫人物語言的句子。3、根據人物的特點和特定的情景,展開合理的想象。4、感受六個孩子對的憎恨、對西班牙人民的同情。[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準備]老師:詞語假設干,相應的課件。學生:1、讀課文,并理解以下詞語:援助、可惜等。2、按課后要求預習課文。[教學設計]一、簡介背景,激發(fā)情感。1、我們先來看一段錄像。(播放錄像)◆師:1936年7月,西班牙發(fā)生內亂。德國、意大利乘機侵略西班牙,派往西班牙20萬軍隊。三年的戰(zhàn)爭使西班牙陷入水深熾熱之中。西班牙人民開展了反的斗爭,各國人民紛紛募集糧食、藥品、捐款予以支援。今天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期間,講述了六個孩子的故事。說明:語文教材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蘊和廣闊的知識背景。在教學中適當補充背景資料,可以給學生展示色彩斑斕的生活畫卷和無窮宇宙間的自然奧秘,可促使學生進入探幽覓勝、奇思遐想的學習境地。本課的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爭年代,是學生所不理解的。背景資料的介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中心,領悟作者的表達意圖。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1、輕聲讀課文,考慮:課文講了哪六個孩子,圍繞他們講了個什么故事呢?◆2、出示填空:一天,六個的孩子從報紙上看到,他們(時間)(地點)(誰)(做什么)想______,于是他們______。(結果)3、概括一件事情需要講清楚哪些內容?說明:概括才能有很強的綜合性。而小學生又以形象思維見長。本篇課文的篇幅很長,要用一兩句話表達出主要內容對學生來說確實不易。利用填空練習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線索,降低概括的難度。然后,讓學生理解概括事件要講清楚事件的“六要素”,到達“授之以漁“的目的。3、交流。板書:安東尼羅達甫蘭杰克依沃塞夫……三、研讀課文,感悟六個孩子的品質。(一)學習課文1-8節(jié)。1、師:六個孩子從報紙上看到了一張殘缺不全的西班牙孩子的臉。出示圖片。2、輕聲讀課文1-8節(jié),考慮:六個捷克孩子從報紙上看到了被匪徒炸死的西班牙孩子的殘缺不全的臉,想到_______,想到_____,還想到______。3、交流。4、小結:六個孩子對那個可憐的西班牙孩子滿懷同情,對匪徒滿懷怒火5、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讀課文3-8節(jié)。過渡:孩子們多么想幫助那些飽受戰(zhàn)爭苦難的西班牙人民啊,他們能做的只有捐錢了,可是錢太少了,只有半克隆,這相當于人民幣1角5分左右,于是他們想到了賣掉自己最珍貴的東西。(二)學習課文14-18節(jié)◆1、課文14-18節(jié)寫了4個孩子獻出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的過程。請大家默讀課文14-18節(jié),你覺得哪個孩子最了不起,為什么?2、交流。安東尼:⑴敬仰安東尼的同學齊讀14節(jié)。⑵交流敬仰安東尼的原因。板書:折刀◆⑶出示騎士畫面,理解“騎士”⑷隨機指導朗讀:突然,安東尼說:“我有一把折刀,”他猶豫了一會兒,又加上一句,“可以賣掉它?!雹尚〗Y:安東尼第一個想到了賣掉自己最珍貴的東西,那把折刀是一件寶貝,是每個孩子都夢想擁有的,他雖然有太多的不舍,還是決然捐了出來,他真了不起。⑹孩子們對他的舉動充滿敬仰,出示句子朗讀:甫蘭杰克莊嚴地站了起來。其余孩子也站了起來。他們緊緊握住了安東尼的手,緊緊地——成年人只有在遇到危險的時刻才這樣握手。甫蘭杰克:⑴學生交流敬仰的原因。板書:鞋油盒◆⑵出示鞋油盒實物。師:這個盒子可有趣了,輕輕一扭,盒子就翻開了,甫蘭杰克可是等了好久,鞋油用完了,才歸他所有的,這里面可以藏很多寶貝,或許就藏著孩子們最喜歡的彈子,你喜歡嗎?舍得賣掉嗎?⑶朗讀句子:甫蘭杰克一聲不響地拿出一只鐵制的鞋油盒,輕輕地放到安東尼的刀子旁邊。羅達:⑴學生交流敬仰的原因。板書:彈子⑵出示句子朗讀:第十四粒是用錫做的,他用這粒彈子玩的時候總是贏的。依沃塞夫:⑴師:沒有人覺得依沃塞夫了不起,他真的不值得我們敬仰嗎?我們來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⑵出示:但是當依沃塞夫把自己的哨子放到安東尼的刀和甫蘭杰克的鐵盒旁邊時,羅達覺得慚愧了。他在自己那十三粒彈子里又加了一粒。第十四粒是用錫做的,他用這粒彈子玩的時候總是贏的。◆⑶聯(lián)絡生活實際,想象一下:依沃塞夫平時用哨子可以干什么呢?板書:哨子總結:課文寫了四個孩子,但我們知道六個孩子都是一樣對自己心愛的東西有那么多不舍,但是他們在不舍時,在猶豫時,仿佛又看見了西班牙孩子那殘缺不全的臉,決然捐出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多么得意的孩子,多么仁慈的孩子,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課文14-18節(jié)。說明:文章14—18小節(jié)是文章的重點,表現(xiàn)了六個孩子為了幫助西班牙人民,決定賣掉自己最心愛的東西的過程。然而,折刀、鞋油盒、彈子、哨子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東西為什么是這些孩子最珍貴的?這是如今的孩子很難理解的。因此,在這局部的教學中,用“你覺得哪個孩子最了不起,為什么?”這個問題來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可以幫助學生走近這些孩子。通過想象練習,有可以引導學生走進孩子們的內心。讓學生明白,東西雖然平常,但對于六個窮孩子來說,是最喜歡的,是獨一無二的,把這些寶物賣掉對于他們來說是多么的不舍,從而體會他們的仁慈和對的憎恨。過渡:孩子們捧著這些最珍貴的東西來到了老依查克收舊貨的鋪子,在他們心里,他們正做著一件最神圣的事情,他們的腳步是那樣的堅決,他們的神情是那樣的莊嚴,他們的心情又是那樣的沖動。這一段寫得非常感人,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19-20節(jié),想象當時的`情景,感受孩子們沖動的心情。(三)、學習課文19-20節(jié)。1、配樂朗讀。2、想象說話:孩子們心情是那么沖動,是因為___________。四、小結復習,簡介作者。1、總結:戰(zhàn)火無情人有情,東西有價,友情無價。透過這些平常卻又珍貴的東西,我們清楚看到是六個孩子,六個捷克的孩子,六個仁慈的捷克孩子,六個充滿正義感的捷克孩子,讓我們牢牢記住他們的名字:安東尼、羅達、甫蘭杰克依沃塞夫?!?、更要記住的是文章的作者,簡介伏契克說明:在分析^p與討論將近尾聲之時讓學生理解文章作者,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主題。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閱讀作者的其他名篇的興趣。3、老師總結:伏契克說過:“為了汲取將來的美妙而犧牲了的人,都是一尊石質的雕像。”我想:這樣的一尊尊塑像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里。4、拓展作業(yè)。根據課文內容,排練課本劇。附板書:35、六個孩子的故事(捷克)安東尼折刀羅達鞋油盒援助→西班牙人民甫蘭杰克彈子依沃塞夫哨子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4教學目的1.學會本課生字詞,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讀懂課文,知道這塊漂泊的形成過程以及想象的根據,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想象才能。4.理解本課的表達順序與〔黃河象〕有哪些不同。教學重點、難點琥珀的形成過程以及形成的條件。教學準備1.曉拍賣物或仿制品以及掛圖。2.搜集有關琉璃的資料。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實物激起,提醒課題。出示瑰油實物或者掛圖?!舶鍟n題。〕誰能結合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說說什么是琥珀?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1.指名讀課文,理解主要內容。課文主要講了這塊奇異的漂泊形成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2.字詞檢查?!瞝〕讀準字音:脂〔zhi〕滲〔shen〕拭〔Shi〕澎湃〔pengpai〕〔2〕注意字形:辣湃拭黏〔3〕多音字:黏〔nian〕黏稠〔zhan〕黏貼〔4〕理解:拂拭——撣掉或擦掉。松脂一一針葉樹的樹干上流出的膠狀液體,是制造松香和松節(jié)油的原料。三、結合預習,討論課文的表達順序。1.表達順序。故事發(fā)生的時間〔第1自然段〕。琥珀的形成過程〔第2~12自然段〕。①松脂球的形成;②化石的形成。琥珀的發(fā)現(xiàn)過程〔第13~17自然段〕。這塊琥珀的科學價值〔第18自然段〕。2.比擬和《黃河象》一課的表達順序有何不同?!?〕回憶《黃河象》的表達順序。《黃河象》先講大象骨骼化石;再通過科學家的假想,講化石形成的過程;最后講化石的發(fā)現(xiàn)和挖掘?!?〕《琥珀》先通過科學家的設想,講琥珀形成的過程,再講發(fā)現(xiàn)?!?〕比擬異同,從中感悟到寫文章的表達順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要清楚合理。四、指導理解課文內容。1.默讀第2~9自然段,考慮:這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2.演示多媒體課件,進展討論。〔1〕松樹林。琉璃是松脂化石,要具有松脂這個條件,必須在松樹林里。〔2〕天氣炎熱。松樹要滲出厚厚的松脂,還要不斷地往下滴,沒有火辣辣的太陽是不行的。只有在炎熱的夏天才會有高溫照射,才能流出松脂。〔3〕趕巧蜘蛛準備吃掉蒼蠅,這個珍奇的瑰油就在于它里面恰恰有兩個小昆蟲在一起?!?〕松脂不斷往下滴,才能積成球。3.練習有感情地讀這一局部。提示:〔1〕天氣環(huán)境,小蒼蠅出現(xiàn)的語段要讀得輕快些,心情是愉悅的。(2〕蜘蛛爬過去一節(jié)讀的語調要輕,請速放慢。渲染出緊張氣氛?!?〕蜘蛛撲上去一節(jié)速度加快。注意讀出重音。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課時一、回憶課文內容,說說這塊玻確的松脂球是怎樣形成的提示:注意講全四個條件。松脂球形成后,怎樣變成化石的呢?請學習下面的局部。二、理解“化石形成過程”這局部。1.默讀課文。2.考慮:松脂球是怎樣變成化石的?總結出變成化石的條件:1〕時間長。3〕松樹腐爛2〕陸沉水漫。4〕泥沙掩埋。三、有感情地朗讀化石形成的局部,理解發(fā)現(xiàn)過程。提示:要讀出孩子的快樂,父親的驚喜。為什么令人驚喜?可以讓學生講講原因。四、默讀第四局部??紤]:這塊瑰油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科學價值?理解:推測——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五、自由想象。作者根據這塊琉璃里面的兩只小動物的特征,運用有關知識想象出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同學們也可以想,這塊瑯瑯還有可能是怎樣形成的呢?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5教學目的:1、知識與才能的目的:(1)默讀課文用簡要的圖示表達課文內容。(從感性思維到理性思維的訓練)(2)復述養(yǎng)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趕花忙的情形,培養(yǎng)口語表達才能和閱讀理解才能。(3)根據段落大意說主要內容。(單元訓練重點。)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的:感受理解養(yǎng)蜂人的辛苦生活,體會“只有人趕花,沒有花趕人”這一中心句的含義。教學過程:課前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在這里上課,大家都挺快樂的,我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一定可以在這兒渡過一段使人受益匪淺的光陰。(雖然老師努力用親切的語言來緩解學生對環(huán)境的生疏感和一定的緊張度,但是由于光線、位置、聽課老師等原因,感覺學生還是有一些放不開。)一、運用詞語,回憶課文。1、復習詞語。老師連續(xù)說三個詞語,然后學生再默,默好當場校對??梢宰屢粋€學生到黑板上來默。指導字要端端正正地寫。2、請你選用這里的詞聯(lián)絡課文內容說幾句話。(培養(yǎng)聯(lián)絡課文運用詞語的才能,并引出下面的學習)養(yǎng)蜂人千里迢迢來到延安趕槐花。養(yǎng)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馬不停蹄地趕花。(原以為學生很快能說到詩情畫意這個詞語,但是連續(xù)叫了三個學生都沒說到這個詞,這是因為對這個詞學生沒有詳細的感知,沒有形成表象的經歷,所以當然不會運用。)過渡:養(yǎng)蜂人的生活確實非常辛苦。課文的第三段,就是寫這方面的內容。同桌互相合作著讀一讀,一個同學讀寫作者的話,一個同學讀寫?zhàn)B蜂人的話,說一說你讀后的感受。(學生缺乏傾聽的才能,他們的注意力還沒有被牽引到學習上來,致使這個環(huán)節(jié)落實時,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不知道讀哪一段,有的在讀課文的第二段,指導老師過去才糾正過來。而且由于課文的篇幅很長,這個環(huán)節(jié)所花費的時間比擬長。)二、研讀課文,理解文本。反應讀的效果,讓學生說感受。師:你最想說什么?(從學生的已有認知程度出發(fā),確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充分地說,又不失老師的引導地位,引出寫作者感受的那句話,使教學流程更加順暢。)1、研讀課文,找重點句。原來養(yǎng)蜂人的生活竟是這樣的艱辛,而又是這樣的充滿詩情畫意!2、深化文本,理解艱辛和詩情畫意。(1)艱辛是顯而易見的,假如有人問你,養(yǎng)蜂人的生活是怎樣的,你能有條理地說一說嗎?請你再次默讀課文,老師為大家設計了一個圖表,請你根據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趕什么花來填一填。然后再來說一說。請一個同學到上面來說。假如你讀懂了,請用圖來表現(xiàn)養(yǎng)蜂人一年到頭天南海北的四處奔波的生活。請一個學生上來填寫圖表,師生合作完成,注意糾正錯別字。學生認真讀第三段,一邊讀,老師一邊指導,請一個學生到上面來畫循環(huán)圖。交流。你能看著圖表來說一說養(yǎng)蜂人艱辛的生活嗎?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把好詞好句積累在“好詞花園”里。(學生說的時候,缺少好詞好句,而且讓學生看著圖表上,學生反而把文本中的好詞拋棄了,說的過程成了毫無感情色彩的機械訓練,效果很差。學生雖然能把過程說清楚,但缺少對養(yǎng)蜂人艱辛生活的直觀體驗。)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6【教學目的】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和積累本課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段落,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比照寫法作用。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啟蒙教育?!窘虒W重、難點】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體會比照寫法的作用?!窘虒W時間】三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和積累詞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冀虒W過程〗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1、請同學們說說灰塵有哪些危害。2、板書課題。二、初讀課文,注意字的讀音1、指名輪流讀課文。2、正音:模樣〔mú〕塵?!波〕直徑〔jìng〕削弱〔xuē〕朝暉〔zhāo〕干涸〔hé〕可惡〔wù〕惡劣〔liè〕三、理清課文思路,理解大意1、自由讀課文,想每個自然段寫什么?〔填表〕出示:灰塵雖然令人討厭,但人類卻離不開它小小的灰塵主要來自灰塵的作用告訴我們:2、看表默讀課文,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灰塵令人討厭,人類卻離不開它。第二段〔2〕小小的灰塵來自土壤和巖石。第三段〔3~6節(jié)〕灰塵的作用很大。第四段〔7〕灰塵的作用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3、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本文向我們介紹了灰塵的有關知識及其作用?!乘?、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狼狽bèi擦拭shì氣候hòu塵埃āi削弱xuē朝暉huī循環(huán)xún厭惡wù裂開liè討厭tǎo環(huán)境jìng飄蕩piāowù〔可惡〕xiāo〔削皮〕惡:è〔惡狠狠〕削:ě〔惡心〕xuē〔削弱〕五、再讀課文質疑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六、作業(yè)1、抄寫字詞。2、熟讀課文。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7【教學目的】1、能在讀文中理解"迤邐、喜怒哀樂、千種情思"等詞語的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課文構造特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3、能在研讀課文中根據語言環(huán)境選用適宜的動詞。4、能體會作者對培育自己成長的母校的熱愛,對童年集體生活的留戀。喚起自己對母校的依戀不舍之情?!窘虒W過程】一、導入學習1、媒體出示:兩張不同時期的畢業(yè)照,激發(fā)情感,引出課題。2、媒體出示課題:母校3、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完成填空媒體出示:我重返母校,跨入(),漫步();想起了五年的()。走出(),()涌上心頭。2、老師根據學生答復板書:跨入拱門漫步操場喜怒哀樂走出校門千種情思觸景生情師小結:我們跟隨作者跨入拱門,漫步操場,走出校門,每到一處熟悉的地方,都讓我們回憶起五年中的喜怒哀樂,喚起千種情思。這就很好地詮釋了我們經常用到的一個詞語:觸景生情。三、研讀課文(一)學習第一小節(jié)1、媒體出示句子:我似乎又嘗到了與小伙伴們手拉手歡呼著跑入拱門的喜悅,似乎又聞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邁出校門時的留戀之情。2、讀句子,發(fā)現(xiàn)了什么?3、指導朗讀。4、這三個"似乎"包涵著作者跨入拱門那一刻的喜悅(板書:喜悅),假如你是那位作者,你似乎想起了什么呢?(二)學習2—8小節(jié)過渡:從大門到操場,路不長,但在作者寫來卻是非常優(yōu)美。1、媒體出示句子:走進大門,沿著石砌的清道,穿過秋菊傲放、松柏沃青的花園,踏著寬寬的石階,我來到了寬闊的操場。2、“沿著、穿過、踏著”都有“走”的意思,可是作者用了不同的動詞,你從這三個動作中又似乎體會到了什么呢?3、指導朗讀。4、下文中還有一句和它構造相類似的句子。5、媒體出示句子:我()在操場上,()著花木,()著幼苗,()著教室里傳出的瑯瑯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著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6、不看書,你能選擇不同的動詞來說說嗎?7、媒體出示作者寫的句子,體會動詞運用的準確恰當:我漫步在操場上,欣賞著花木,撫摸著幼苗,傾聽著教室里傳出的瑯瑯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著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10、來到操場,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請兩位同學來讀讀4—8小節(jié)。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作者當時的感受?(板書:興奮)11、朗讀體會(三)學習9—11小節(jié)1、媒體出示:我漸漸來到拱門下,踏著遍地落葉,看著迤邐的陽光拖成長長的身影,緩緩回首,千種情思涌上心頭。2、學習詞語:迤邐①讀準音②看清字形發(fā)現(xiàn)什么?③看看這兩個字,再看看這幅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3、是啊,在這迤邐的陽光下,熟悉的校園中,喚起了作者的什么情思呢?讀讀課文,找一找。(板書:留戀)4、出示第10—11小節(jié)這詩一般的語言,讓我們發(fā)自內心地讀讀吧!5、指導朗讀四、復習穩(wěn)固1、復習詞語:媒體出示:熟悉、喜悅、留戀之情、松柏常青、興高采烈、甜蜜蜜、稚氣2、仿照課文內容,展開聯(lián)想寫一寫。媒體出示:例:我漫步在操場上,欣賞著花木,撫摸著幼苗,傾聽著教室里傳出的瑯瑯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著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我駐足在教室里,,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五、拓展作業(yè)1、作者對母校的眷戀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們。沒過幾天,我們就要畢業(yè)了,再來看看我們的母校,(看照片)此情此景,喚起了你們哪些喜怒哀樂,千種情思呢?今天母校為我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明天我們將放飛理想。最后讓我們帶著萬分不舍向母校辭別吧!齊讀:母校,再見!母校,再見!2、作業(yè)(1)抄寫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附板書:36、母??缛牍伴T漫步操場喜怒哀樂走出校門千種情思觸景生情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8一、學習目的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以下詞語:封鎖、暫時、打糕、友情、混進、爭吵、大嫂、阻擊戰(zhàn)、搗米謠、偵察員、雪中送炭。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3.理解課文的內容,懂得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4.理解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二、學習準備課前可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抗美援朝的資料。三、學時安排2學時。四、學習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2、學習課文,感悟志愿軍戰(zhàn)士依依難舍之情。教學重點: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2、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教學過程:1、介紹抗美援朝戰(zhàn)爭〔1950年6月25日,美帝國唆使南朝鮮李承晚集團進攻朝鮮民主共和國,9月15日又糾集15個國家的雇傭軍,打著結合國的旗號,在朝鮮仁川登陸,不顧中國人民的一再警告,把戰(zhàn)火引向中國的邊境,轟炸中國的安東(今丹東)等地。中國人民響應毛____同志發(fā)出的“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號召,組織中國人民志愿軍,由____出任志愿軍總司令。于10月25日開赴朝鮮前線和朝鮮人民并肩作戰(zhàn),抗擊美國侵略軍。在中朝人民的沉重打擊下,美帝國連遭失敗,于1953年7月27日,被迫在朝鮮停戰(zhàn)協(xié)議上簽字。中國人民志愿軍遵照黨中央的指示,分期分批撤出朝鮮回國。1958年是最后一批?!?、審題,提問題?!策@話是誰說的?——“再見了,親人”這句話既可理解為志愿軍對朝鮮大娘、小金花、大嫂說的話,又可理解為朝鮮人民為志愿軍送行時說的話。在什么地方說的?怎么說的?為什么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要互稱親人呢?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中朝兩國人民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的?……〕3、同座互相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要求正確、流利;4、聽兩組〔4人〕讀課文,評價讀的情況,穿插正音〔注意生字“鎖、暫、糕、阻、誼、搗、謠、偵、混、吵、耗、嫂”的讀音〕;5、自學第一局部。⑴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大娘為志愿軍做的三件事?!惨皇菐滓箾]合眼給志愿軍洗補衣服。二是在一次阻擊戰(zhàn)中,冒著炮火給志愿軍送打糕,回去時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敵機轟炸時,為了救護在他家里休養(yǎng)的志愿軍傷員,失去了唯一的小孫孫?!尝平Y合課文說說“雪中送炭”是誰在什么情況下送去什么?〔朝鮮大娘在志愿軍戰(zhàn)士戰(zhàn)斗了三天三夜,已經餓到極點的情況下,冒著炮火穿過硝煙,給戰(zhàn)士送打糕吃??偨Y出,“雪中送炭”是指在別人最困難、最需要幫助時給予幫助?!丑w會“唯一”的含義?!搽[含著大娘付出的代價是多大呀?!尝沁@篇課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感情真摯強烈;同時又是以志愿軍對送別的朝鮮人民談話的口氣寫的,語言非常親切感人。朗讀時要注意把握感情基調:對大娘,應該怎么讀?〔如對長輩慈母,應懷著敬重的情感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還要讀好祈使句、疑問句、感慨句、反問句。例如:“大娘,停住你送別的腳步吧!”(祈使句,懇求大娘不要再送。)要讀出懇求的語氣,讀時句尾腔調要下降。“能支持得住嗎?”(疑問)讀時句尾語調要上升,要帶上關切的感情。讀感慨句時,句尾語調先上升后下降,“這真是雪中送炭呀!”讀反問句時應注意重音,“你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意,我們怎么能忘記?”應把“怎么能”讀得重一些,表達出更加肯定的意思。共3頁,當前第1頁123⑷在熟讀的根底上背誦。6、質疑。14再見了,親人戰(zhàn)役友誼跺腳噩耗硝煙第二課時教學目的: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以下詞語:封鎖、暫時、打糕、友情、混進、爭吵、大嫂、阻擊戰(zhàn)、搗米謠、偵察員、雪中送炭。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3.理解課文的內容,懂得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4.理解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2.理解課文的內容,懂得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3.理解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教學過程:1、背誦第一局部。2、聽寫詞語:封鎖、暫時、打糕、友情、混進、爭吵、大嫂、阻擊戰(zhàn)、搗米謠、偵察員、雪中送炭。3、學習第二、三局部。⑴回憶學習第一局部的方法——①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大娘為志愿軍做的三件事;②結合課文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③感情朗讀;④背誦。⑵自學。用自己的話說說小金花、大嫂為志愿軍做了些什么?結合課文重點理解“同歸于盡”、“噩耗”、“代價”等詞語。⑶分組交流、討論。⑷大組交流、討論。4、學習第四局部。體會“親人”“親愛的土地”的含義。〔朝鮮人民關心保護志愿軍,甚至為他們獻出生命,所以稱為“親人”。為什么叫“親愛的土地”?因為在朝鮮的土地上,中朝人民曾經并肩戰(zhàn)斗。這片土地上,不僅灑下了朝鮮人民的鮮血,而且灑下了志愿軍的鮮血,所以叫“親愛的土地”。正因為中朝人民的戰(zhàn)斗友誼是鮮血凝成的,所以說“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體會前三段開頭和結尾的寫法。〔1〕畫出課文前三個自然段開頭和結尾寫法相似的句子?!?〕開頭句子是:“大娘,停住您送別的腳步吧!”“小金花,……再給我們唱個《搗米謠》吧!”“大嫂,請回去吧!”志愿軍對朝鮮人民的關心體貼之情都盡在這一聲聲的懇求中了。〔3〕這三段的末尾是:“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意,我們怎么能忘懷?”“可是今天,跟志愿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怎么落淚了呢?”“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缺乏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4〕先將反問句轉換成陳述句,體會二者在表達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卜磫柧浔磉_的情感比陳述句更強烈?!场?〕反復朗讀體會這兩種句式在表達情感上的作用?!矊鸹?,如對下輩女兒,應懷著親切的情感朗讀;對大嫂,如對同輩親屬,應懷著關切的情感朗讀?!场?〕前三自然段開頭都是祈使句,表示懇求,表達了志愿軍對朝鮮人民的關心、體貼之情。最后一句都是反問句,表達了更加肯定的意思和強烈的感情。這樣的表達防止了平鋪直敘,將中朝人民的深沉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共3頁,當前第2頁1236、以《夢中見到阿媽妮》或《小金花來到我們中間》為題,寫一篇想象作文小金花16再見了,親人大嫂大娘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9教學目的:知識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過程方法:理解課文中奶奶這些“老話”的深化含義,適當?shù)刈龊梅e累可以在課外搜集一些這樣的“老話”。情感態(tài)度:聯(lián)絡上下文,理解課文的內容,明白大家稱奶奶為“語言大師”的原因。教學重點:理解課文中奶奶這些“老話”的深化含義。教學難點:聯(lián)絡上下文,理解課文的內容,明白大家稱奶奶為“語言大師”的原因。教學過程:一、提醒課題。1、出示幾句“老話”讓學生讀讀,說說能理解這些話的意思嗎?2、議議這些“老話”,看看這些話是否說得有道理。板示課題:30語言大師3、讀讀課題,在預習的根底上說說課題的含義。二、學習課文。自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1、自己讀讀課文,也可以同桌交流讀。2、用簡練的語言說說奶奶是個怎樣的人。3、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抓住人物的特點。4、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抓住任務的特點。5、指導學生為課文劃分段落。學習課文2、3、4小節(jié),體會奶奶那些“老話”的含義。1、指名讀讀2、3、4節(jié)。2、找到奶奶說的“老話”,用線在書上劃出。3、在黑板上出示這幾句話“早睡早起身體好,昨晚遲起百病長?!薄霸匠栽金?,越玩越懶?!薄叭饲诔鼋鹕剑藨袛〖耶a?!薄耙淮绻怅幰淮缃穑缃痣y買寸光陰?!?、請學生讀讀這句話,議議每句話的意思。5、再去讀讀課文2、3、4節(jié),說說奶奶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這些話?6、拓展練習下面這些情況,想想能對他們說些什么?星期五下午,妹妹在家,只想看電視,不愿做作業(yè),我耐心地告訴她:弟弟每天起床,不疊被子,媽媽勸他:爸爸愛睡懶覺,我會對他說:a〕組自學第5節(jié)、讀讀課文、說說奶奶還說了哪些“老話”?議議每一句“老話”的含義。b〕全班交流。c〕發(fā)揮想象,說說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用上奶奶的這些“老話”。三、再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課外拓展:1、出示課外的一些“老話”。2、讓學生議議它們各自的含義。布置作業(yè):在課外搜集一些“老話”,和爸爸、媽媽或同學交流一下,看看這些話是否有道理。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0教學目的:1、能聯(lián)絡上下文體會成語意思,感受關鍵成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2、理清文章構造,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3、通過學生復述故事的方式,進步學生的口頭表達才能。4、通過老師的設疑和學生的互相討論來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中蘊涵的深化道理。5、理解孫臏擅長分析^p、因勢利導、足智多謀的聰明才智。領悟故事中蘊含的道理:遇事要沉著冷靜,并要開動腦筋,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教學重點難點:1、把握故事內容,弄清文章線索。2、領悟其中的道理,弄清故事引人入勝的原因。教法學法:導學互動教學準備:1、搜集相關視頻2、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自學導綱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你們喜歡中國的歷史故事嗎?讓我們乘坐歷史的列車,穿越光陰的隧道,飛回歷史的天空。猜一猜,下面這幾個歷史故事的主人公分別是誰?課件出示:完璧歸趙——(藺相如)負荊請罪——(廉頗)破釜沉舟——(項羽)毛遂自薦——(毛遂)紙上談兵——(趙括)臥薪嘗膽——(勾踐)背水一戰(zhàn)——(韓信)田忌賽馬——(孫臏)師:在《田忌賽馬》中,我們已經初步領略了孫臏的才能。今天讓我們隨著歷史的車輪,走進《圍魏救趙》這篇課文,去進一步領略孫臏卓越的才能、超凡的智慧和驚人的毅力。(板書課題)2、出示導綱,生按照提示理解背景,自主閱讀課文。3、生匯報交流初讀課文的收獲,師適時點撥引導。過渡:看來,同學們的預習工作做得很好?!皩W貴有疑,大疑那么大進,小疑那么小進,不疑那么不進”。在自學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是誰為什么圍魏救趙?他們又是怎樣圍魏救趙的?圍魏救趙的結果如何?)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開場今天的閱讀之旅。二、導學互動1、出示導綱探究性問題。2、生帶著問題精讀課文。3、小組合作,討論探究。4、交流匯報,師相機引導、點撥。出示導綱探究(一):故事起因1、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怎樣?2、魏國軍隊怎么樣?在文中勾畫相關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讀。(出示重點語句:這一年,魏國將軍龐涓率領八萬精兵出征趙國,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趙國都城邯鄲,把一個小小的邯鄲城圍得嚴嚴實實。)(抓住“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嚴嚴實實”這幾個詞,一方面說明魏國的強大,龐涓率領的軍隊在攻打趙國時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另一方面說明面對強大的敵人,齊國救趙國是不容易的。)3、為什么在這種情況下,齊王還要去救趙國?(引入“唇亡齒寒”的故事。齊、趙兩國之間互相依靠,有著唇亡齒寒的利害關系。)過渡:在強大的魏國軍隊面前,齊國最終決定出兵,到底戰(zhàn)斗結果怎樣呢?讓我們迅速閱讀最后一段,說一說。出示導綱探究(二):故事結果1、文中哪幾個成語寫出了魏軍的失敗,同時也反映了圍魏救趙的成功?理解后有感情地朗讀。(出示重點句:魏軍措手不及,被殺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措手不及、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落荒而逃等寫出了魏軍來不及應付的狼狽和大敗時的慘狀,反襯了圍魏救趙的成功。)2、比照閱讀前后語段。過渡:起初魏軍是多么強大的一支軍隊,可如今怎么就成了這樣的狀況呢?首先讓我們來觀看一段視頻。接下來合作學習圍魏救趙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出示導綱探究(三):分析^p圍魏救趙成功的原因出示第7段:孫臏胸有成竹地說:“魏國集中全國的主力去打邯鄲,自己的都城大梁卻只剩下一些老弱殘兵,這不正是個大好時機嗎?我們如今去救邯鄲,會跟魏國主力硬拼,傷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虛而入,直取大梁。魏國國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會回師自救。我們在他們返回的路途做好準備,以逸待勞,豈不是穩(wěn)操勝券!"分角色讀田忌和孫臏的對話,想一想孫臏為什么要齊軍不直奔邯鄲而要直取大梁?1、分析^p直奔邯鄲的優(yōu)勢和直取大梁的優(yōu)勢并體會孫臏計策的絕妙。(抓住“胸有成竹”、“乘虛而入”、“以逸待勞”、“穩(wěn)操勝券”這幾個【關鍵詞】:^p理解孫臏擅長分析^p、因勢利導的聰明才智,并朗讀出他的“胸有成竹”。)2、抓住“乘虛而入”理解魏國虛在哪?3、“魏國國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會回師自救”與哪些事實相符?孫臏采取了哪些行動逼迫龐涓回師自救?(佯攻襄陵、直奔大梁)(孫臏為什么要派兵佯攻襄陵?)(佯攻襄陵的最終目的是直奔大梁,直奔大梁的目的是逼龐回師,逼龐回師不但能救趙國,而且能以逸待勞,在桂陵設伏,打敗魏軍。)4、齊軍“以逸待勞”又表達在哪?5、孫臏為何要在桂陵布下天羅地網?(桂陵是通往魏國的交通要道,地勢險峻,易守難攻。)6、總結出示圍魏救趙成功的原因戰(zhàn)術上:避實擊虛、攻其必救、以逸待勞、聲東擊西、知己知彼行動上:佯攻襄陵、直奔大梁、桂陵設伏7、你理解“圍魏救趙”這個成語的引申義嗎?三、導學歸納1、孫臏,我___________您!您真是一位_________的軍事家!2、讀了這個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四、反應訓練此時此刻,你一定被孫臏的計策所折服,你想對孫臏說些什么呢?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1教學目的:1、指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各種方法,把課文讀通順。2、引導學生通過默讀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進一步感知作者表達故事和刻畫人物的方法。3、引導學生聯(lián)絡全文內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認識孔明、周瑜這兩個人物的特點。4、幫助學生認識“瑜、曰、吾、晌、囑、擂”;會寫“曹、瞞、吾、囑、勿、詐、擂、吶”;理解“妒忌、軍令狀、遲延、調用、奇謀、神機妙算、欣然而立、軍中無戲言”等詞語。5、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把對名著《三國演義》的認識加深、擴大。教學重點、難點: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根底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足智多謀。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照應的作用。教學準備:1、師生共同閱讀《三國演義》中有關孔明借箭的內容資料。2、查閱搜集介紹諸葛亮及故事中人物的文章或相關資料。3、船模型及相關的演示材料。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指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各種方法,把課文讀通順。2、學習生字新詞。3、初讀課文,理解文章構造。4、介紹文章的背景、人物。教學過程:—、揭題激趣。1.啟發(fā)入題,理解出處。《孔明借箭》這篇課文節(jié)選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的前半局部,有所刪改。是—篇歷史題材的課文。學習本文時,首先要弄清故事發(fā)生的歷史背景,還要弄清故事中寫了哪幾個歷史人物,人物之間的關系怎么樣。2.簡介背景,理解人物。(1)東漢末年,正值孫劉結合抗曹之時,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孫權那里幫助作戰(zhàn),《孔明借箭》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一歷史階段,也就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赤壁之戰(zhàn)》之前。(2)理解曹操、周瑜、諸葛亮、魯肅各是怎樣的人,之間關系如何?(曹操是漢室的丞相,周瑜是孫權手下的大將,諸葛亮是劉備手下的軍師,魯肅是協(xié)助周瑜統(tǒng)率三軍的。諸葛亮和魯肅都是主張孫劉兩家結合抗曹的人。課文通過孔明借箭一事,贊揚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二、自讀課文。1.借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請教老師和同學,讀通課文。有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2.自學生字新詞(劃出生字新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聯(lián)絡上下文或理解詞義)。3.填空練習,理解大意。要三天趕造。向借船,然后用草船向借到了箭。三、檢查自學情況。共4頁,1.認讀生字詞。(理解多音字及局部詞語的意思)“擂”讀作léi,不讀成lèi;“丞”讀作chéng,不讀成cén。比擬下面各組字,檢查生字掌握情況:雷—擂內—吶屬—囑日—曰愉—瑜昨—詐吾—語勿—匆2.初步理解課文意思。3.指名逐節(jié)朗讀課文。(正音、評讀)四、初讀課文,理清脈絡1.答復以下問題?!怖砬褰杓钠鹨?、經過、結果。這也是在解決課后第二題〕2.借箭的原因:三天趕造十萬枝箭借箭的過程:準備→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駛向南岸借箭的結果:如期交貨、周瑜嘆服3.據此提綱給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9自然段〕、三〔10自然段〕、這是按事情開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五、自己練習讀課文。六、布置作業(yè):1、抄寫生字、新詞。2、熟讀課文。第二課時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聯(lián)絡全文內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認識孔明、周瑜這兩個人物的特點。2、進一步感知作者表達故事和刻畫人物的方法。3、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把對名著《三國演義》的認識加深、擴大。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8課《孔明借箭》。〔出示課件題目〕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理解了課文大意,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二、深化學習課文:〔一〕學習第三段1、請同學們翻開書迅速閱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個詞最能概括諸葛亮的特點?〔板書:神機妙算〕2、你從哪句話知道的?生讀句,“瑜大驚,慨然嘆曰:‘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3、“神機妙算”是什么意思?〔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形容有預見性,擅長估計客觀情勢,決定策略?!?、針對“神機妙算”,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或你想知道些什么?〕〔預測:為什么要用“神機妙算”?神在哪里?妙在哪里?怎樣神?……老師擇要板書問題?!场捕尺@節(jié)課,我們就來重點研究諸葛亮“神機妙算”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處?聯(lián)絡全文考慮:哪些地方表達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可一邊默讀,一邊勾劃,一邊批注。〕學生默讀課文,考慮。請同學們分組研究這個問題。建議每個小組中的人員分好工:先是一人讀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想課文中哪些材料與解決這個問題有關;讀完課文后互相交流、討論,一人準備匯報,其余同學準備補充。〔學生讀文討論,老師巡視,點撥引導〕討論交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是夜,大霧漫天,長江之中,霧氣更甚,對面不相見??酌鞔僦矍斑M,果然是好大霧!”選擇這樣的天氣,說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預測準確。正因為大霧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輕易出動只叫手射箭,諸葛亮借箭的妙計才得以施行。⑴會不會是湊巧趕上大霧滿天呢?聯(lián)絡上文說說?!暗谝蝗眨瑓s不見孔明動靜;第二日亦只不動。至第三日四更時分,孔明密請魯肅到船中?!薄惨龑W生反復誦讀此句,要讀出諸葛亮的胸有成竹、沉著不迫。在讀中悟到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準了這場大霧。〕⑵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太羅嗦!前兩天不是沒動靜嘛,沒動靜有什么可寫的?完全可以寫成這樣嘛: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機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這樣寫既清楚又簡練,多好!改不改?為什么?”〔組織學生議論?!承〗Y:“只有這樣寫,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這就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2、“遂命將二十只船,用長索相連,徑望北岸進發(fā)?!薄舶汛挥美K索連接起來,一字兒擺開,既便于統(tǒng)一行動,防止走散,又不留空檔,使受箭面積大?!?、“孔明叫把船只頭西尾東,一帶擺開,就船上擂鼓吶喊?!薄曹娛吕薰膮群?,既造聲勢,又提示射箭方向?!?、“魯肅驚曰:‘倘曹兵齊出,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霧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顧酌酒取樂,待霧散便回?!薄拔崃喜懿儆谥仂F中必不敢出……”這是話中有話、話后有話呀!你能把諸葛亮沒說出來的話說出來嗎?〔小組討論后組織全班交流?!硨W生交流提示: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手朝我們射箭;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手朝我們射箭,箭一定會像下雨一樣;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手朝我們射箭,這10萬枝箭我是借定了?!澳銈冋媸侵T葛亮的知音??!既然如此,那課文為什么不把這些話寫出來呢?”小結:如此談笑風生,鎮(zhèn)定自假設。為什么?因為他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慎重,在看不清虛實的情況下,不會輕易出動,只叫手朝他們射箭。這樣寫,不僅使課文含蓄,而且給讀者以考慮回味的余地。5、諸葛亮算得準不準呢?從那里可以看出來?出示:“操傳令曰:‘重霧迷江,彼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輕動。可撥水軍手亂箭射之?!s一萬余人,盡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發(fā)?!币龑W生理解: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氣的原因,只叫弓琴手射箭而不派兵進攻,正中諸葛亮的下懷,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6、“孔明叫把船吊回,頭東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吶喊。”為什么?兩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體平衡,可見,諸葛亮方方面面考慮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們說諸葛亮神不神?〔生齊答:神?!趁畈幻睿俊采R答:妙。〕7、什么時候曹操才知道受騙了?出示:“待至日高霧散……這里船輕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笨磥碇T葛亮也早已算準了借箭的地理位置。難怪周瑜長嘆一聲,說:“〔生讀〕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三〕學生理解以上內容之后,老師再引導學生打破難點:“借箭起因”〔1—2節(jié)〕。學習方法:分角色朗讀,其他學生做人物心理分析^p。周瑜:外表客氣設下圈套→步步相逼話里藏刀→置人死地而后快。諸葛亮:外表糊涂早已發(fā)覺→立下軍令狀胸有成竹→置于死地而后生。〔四〕出示討論: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諸葛亮呢?〔提示后討論交流〕生:我覺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諸葛亮,因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生:周瑜的胸襟不如諸葛亮,周瑜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而諸葛亮寬厚待人,擅長把握全局。生:諸葛亮考慮問題的才能、觀察事物的才能,掌握天文、地理的才能都要勝過周瑜。老師提示:根本區(qū)別在于,提到箭,周瑜想到的是什么,諸葛亮想到的是什么?由此你覺得兩個人的真正差距是什么?〔五〕孔明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1、〔①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利用有霧的天氣,其借箭的妙計才能施行。②利用曹操慎重、多疑的性格特點,大霧滿天,曹操看不清虛實,不敢輕易出兵,只得放箭。③考慮周全,安排巧妙,諸葛亮用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受箭?!?、請同學們自己組織語言,練習復述課文。3、題目“孔明借箭”,箭是借來的嗎?題目說“孔明借箭”適宜嗎?為什么?4、出示后人借這件事贊美諸葛亮的一首小詩:一夜?jié)忪F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驟雨飛蝗來戰(zhàn)艦,孔明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