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重點中學高一(下)期中歷史試卷-普通用卷_第1頁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重點中學高一(下)期中歷史試卷-普通用卷_第2頁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重點中學高一(下)期中歷史試卷-普通用卷_第3頁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重點中學高一(下)期中歷史試卷-普通用卷_第4頁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重點中學高一(下)期中歷史試卷-普通用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2022-2023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重點中學高一(下)期中歷史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6小題,共48.0分)1.亞歷山大遠征期間,在被征服地區(qū)建立了70多個城市,定都巴比倫城,保留波斯帝國的行政制度,鼓勵東西方種族通婚。這些措施旨在()A.加強對被征服地區(qū)的控制 B.沿襲北非地區(qū)傳統文明

C.促進不同區(qū)域間文化交流 D.推動希臘文化中心東移2.馬克壵《世界文明史》中認為:手工業(yè)是西歐中世紀城市的基礎,大部分居民是手工業(yè)主,這說明城市不是奴隸主的政治中心。封建主的政治中心又在農村。據此分析,作者意在說明()A.西歐農奴制度已經解體 B.手工業(yè)與農業(yè)分離造就城市

C.資本主義萌芽已經產生 D.城市可能孕育新的政治形態(tài)3.從10世紀開始,在英國、法國等地,逐步產生了一種普遍的社會心態(tài),認為國王的觸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膚病,這種觀念在17、18世紀達到高峰。這一現象可以說明()A.歐洲醫(yī)學水平長期停滯不前 B.王權觀念和民族國家得到發(fā)展

C.啟蒙運動對西歐影響有限 D.英法民眾衛(wèi)生意識顯著增強4.17—18世紀,由于西歐國家的生產力水平不高,僅依靠正常貿易難以滿足西歐商人的貪欲,掠奪、欺詐成為其慣用手段。對金錢的貪欲,驅使西歐商人奔向世界各地,在全球建立商業(yè)活動。這表明()A.殖民擴張拓展了世界市場 B.殖民者主要掠奪的是原料

C.工業(yè)革命壯大了殖民力量 D.各個文明地區(qū)的文化統一5.1555年簽訂的《奧格斯堡合約》規(guī)定:神圣羅馬帝國的國王們可以在天主教和路德教之間選擇一種作為自己的國教。一旦做出選擇,每個臣民都要跟隨國王的信仰。根據這一規(guī)定A.新教取得了和天主教同等地位 B.世俗王權獲得了進一步的強化

C.教隨國定的原則事實上被確立 D.信仰自由的追求最終得以實現6.一位希臘人曾說:“拿破侖的所作所為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的真相。人民曾認為國王是地球上的神,認為國王有理由說自己不管做什么都做得妙。通過現在這一變化,統治人民更困難了?!痹撗哉摽梢宰糇C拿破侖戰(zhàn)爭后,歐洲()A.民族獨立意識不斷高漲 B.封建、專制成為眾矢之的

C.各國普遍確立共和政體 D.資產階級啟蒙運動應運而生7.孟德斯鳩的分權說實質上是“階級分權”,是新興資產階級要參與政權的具體要求,是要求法國像英國那樣,由法國的資產階級取得立法權和財政控制權,而把行政權留給貴族階級。據此可知,孟德斯鳩的分權學說()A.說明科學理性精神在法國的盛行 B.推動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

C.在當時具有妥協和進步的雙重性 D.違背了法國政治發(fā)展趨勢8.中國學者程漢大指出,“‘光榮革命’從形式上看是政變,但從內容上說則是‘革命’”。英國學者狄金森認為,“光榮革命”“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革命”,“《權利法案》為英國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政治秩序”。他們關于“光榮革命”性質的論述,主要依據是()A.暴力驅逐了國王 B.國家權力中心的轉移

C.確立雙國王制度 D.責任內閣制開始形成9.19世紀的倫敦共爆發(fā)過四次大型的霍亂。某學者注意到,由某幾家水務公司供水的地區(qū)的死亡率明顯高于其他地區(qū),他在1849年發(fā)表的一篇關于霍亂傳播模式的文章中提出了水傳播疾病的理論。由此可見,19世紀倫敦霍亂的流行()A.導致倫敦的城市人口急劇下降 B.促進了傳染病研究的跨區(qū)域合作

C.凸顯了城市化急速發(fā)展的惡果 D.是實現工業(yè)化必然要付出的代價10.恩格斯曾說:“1848年的革命,和它以前的許多次革命一樣,有著奇特的命運。正是那些把這次革命鎮(zhèn)壓下去的人,變成了它的遺囑執(zhí)行人。路易?拿破侖不得不建立獨立而統一的意大利,俾斯麥不得不在德國實行某種根本的變革,而英國的工廠主們也沒有任何更好的辦法,只有賦予人民憲章以法律效力”。在恩格斯看來,1848年革命()A.客觀上推動了資本主義發(fā)展完善 B.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

C.激化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D.推動了英國憲章運動的順利發(fā)展11.1883-1907年,埃及棉花出口總值由800萬英鎊增加到3000萬英鎊。正因如此,1882-1914年埃及的經濟被稱為“農業(yè)經濟專業(yè)化”時期。英國駐埃及領事克羅默說英國對埃及的政策首先是要求埃及向英國出口棉花,然后再從英國進口棉織品。這反映()A.全球化生產分工的發(fā)展 B.埃及農業(yè)經濟的專業(yè)化

C.經濟殖民的進一步強化 D.國際貿易持續(xù)不斷發(fā)展12.二戰(zhàn)期間,由于軍事訂貨和關稅政策的調整,印度迎來辦廠熱潮,工業(yè)部門逐漸多樣化,棉紡織業(yè)和鋼鐵產業(yè)快速增長,印度資本逐漸擴大并形成壟斷性財團。這種發(fā)展狀況A.體現出英帝國在遠東地區(qū)的勝利 B.推動了自由資本主義的擴張

C.有利于印度民族民主運動的發(fā)展 D.得益于獨立工業(yè)體系的建立13.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日本出現了一批新財閥,依靠國家政權、專業(yè)銀行、軍事部門的支持,采用新技術,發(fā)展與軍事和殖民擴張有關的新興工業(yè),老財閥在造船、煤炭、鋼鐵、制鋁等與軍事有關的部門中也有很大的投資。他們與軍部勾結密切,形成“軍財抱合”。這說明當時日本()A.壟斷組織有濃厚的軍事封建性 B.強化了國家對經濟的全面干預

C.積極利用科技成果提高生產力 D.法西斯上臺有其雄厚經濟基礎14.11世紀以來,人們認為君主具備手到病除的神性。君主的觸摸可以治愈各種疾病,尤其是被稱為“國王病”的淋巴結核。君主觸診成為備受珍視的儀式,成為君主威望的象征。到牛頓和洛克的時代,就像占星術和煉金術突然間風光不再一樣,觸診也幾乎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這種轉變在一定程度上表明A.科學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君權觀念 B.近代醫(yī)學進步攻克諸多傳染疾病

C.君主權力運行受到法律嚴格限制 D.科學宇宙觀動搖了教會神圣地位15.英國人第一次把自己的王國稱為“帝國”時,是在指一個擺脫了教皇控制的獨立主權國家。所以,英國人主張他們有權到伊比利亞勢力(西班牙、葡萄牙)尚未滲透的地區(qū)從事殖民探險活動時,盡管有著丑惡的動機,但從某些方面看卻是在向其他民族國家以及教皇權威提出挑戰(zhàn)。材料意在強調英國早期殖民擴張()A.推動了世界殖民霸主的更替 B.受到民族主義思想影響

C.削弱了英國人對宗教的信仰 D.適應了自由主義的要求16.一戰(zhàn)爆發(fā)后,甘地曾誠懇向英國當局表示,要募集印度人醫(yī)療隊和印度士兵到前線服務,并認為戰(zhàn)爭結束后,印度將得到一個自治政府。然而1919年英國政府的高壓政策讓甘地深感失望,他意識到英國的殖民統治是不道德的,“如果(印度)人民對此寬容而不抗爭,我們將永遠不會進步”。這反映出()A.國大黨萌發(fā)民族獨立意識 B.甘地放棄非暴力不合作策略

C.英國的殖民體系土崩瓦解 D.民族自決思想影響甘地轉變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0分)17.自古以來,西亞地區(qū)在人類區(qū)域文明的多元發(fā)展過程中貢獻良多。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亞地區(qū)的腓尼基。這里地處埃及和西亞文明的交匯點,商業(yè)發(fā)達。這里的人們發(fā)明了由22個字母組成的文字,這22個字母被稱為“腓尼基字母”。它在東方演化為阿拉馬字母,由阿拉馬字母發(fā)展出古代西亞、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種字母;它向西傳入希臘,形成希臘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成為今天歐洲幾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頭。——摘自《中外歷史綱要》下材料二:巴格達城的碼頭有好幾英里長,那里停泊著幾百艘各式各樣的船只,有戰(zhàn)艦和游艇,有中國大船……市場上有從中國運來的瓷器、絲綢和麝香;從印度和馬來群島運來的香料、礦物和染料;從中亞細亞突厥人的地區(qū)運來的紅寶石、青金石、織造品和奴隸;從斯堪迪納維亞和俄羅斯運來的蜂蜜、黃蠟、毛皮和白奴;從非洲東部運來的象牙、金粉和黑奴?!猍美]菲利普?希提著,馬堅譯《阿拉伯通史》(1)據材料一,概括你從“字母文字”發(fā)展脈絡中得到的結論。(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貨物是通過什么途徑到達巴格達的?巴格達市場上的貨物有什么特點?(3)綜合上述材料,西亞地區(qū)居民在古代世界扮演了怎樣的角色?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拿破侖說:“大革命是思想家的業(yè)績?!甭芬资苍@:“伏爾泰和盧梭亡了法國?!睆拿绹摹丢毩⑿浴?,1787年憲法,到歐洲封建君主國家的“開明專制”,在世界各國由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的過程中,無論根據本國歷史條件采取哪一條道路,都得從法國啟蒙思想中找到理論武器。但啟蒙思想家所倡導的“自由”“平等”“人權”等基本政治口號,盡管在當時是進步的,但含有特定的階級內容。所有啟蒙思想,包括早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在內,提出“意見支配世界”和“理性支配社會”都無例外地陷入唯心論。而且啟蒙思想家們設計的“理想王國”也并不如想象的那樣美妙?!幾渣S振等《世界近代史重點和理論問題研究》材料二:美國1787年憲法是世界歷史上第一部比較完善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深受歐洲大陸近代思想和法律影響。其最主要特點是顯示了三權分立,權力制衡的原則。1776年杰斐遜起草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獨立宣言》,其中涉及的民主共和國原則和美國憲政文化,成為1787年憲法必不可少的思想準備。戰(zhàn)后初期美國實行邦聯制,這實質上只是13個州組成的一個聯盟,內部各自為政,中央政府權力十分有限導致社會動蕩,政治經濟局勢呈現散沙狀態(tài),享受利益的特權階級僅限于富人和奴隸主,再加上當時美國不同利益集團分化,導致社會矛盾突出。因此,美國改邦聯為聯邦,通過立憲加強中央政府權力,緩和各方矛盾?!幾詶畹せ堋秾?787年美國制憲的思考》(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歐洲啟蒙運動的歷史意義及其局限性。(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美國1787年憲法頒布的原因及其積極作用。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762年,隱居在巴黎近郊的盧梭完成了他最為人知的著作--《社會契約論》,這部著作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開頭,闡發(fā)了一個理想的社會建立于人與人之間的契約關系,一個完美的社會是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重要觀點?!R梭還正式出版了一部關于道德問題的充滿激情的感傷小說《新愛洛綺思》,似乎歐洲的所有婦女和一半男人都為之落淚。人們常說,浪漫主義伴隨著這部小說而誕生。

--摘自[美]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歷史》等

材料二:18世紀晚期,工廠制度出現了。鐘表、機器和車間的規(guī)定創(chuàng)造了新的勞動節(jié)奏。產業(yè)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時。他們還要面對時時刻刻的嚴格監(jiān)督,打個盹或是和同伴說句話都不行。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緊生產,工資卻很低,沒有完成定額就要受到懲罰,無論是機器還是工序都沒有考慮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總是要面臨發(fā)生事故致傷甚至致死的風險。19世紀30年代,有學者一語揭破:“在這里,文明表現了它的奇跡,文明的人幾乎變成了野人?!?/p>

--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整理

(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17、18世紀體現人文主義發(fā)展的啟蒙思想內容。(2)18世紀后半期至19世紀上半葉,啟蒙思想家倡導的社會理想與現實出現了強烈反差。根據材料二,概括這一時期歐洲社會“理想與現實”反差的主要表現。結合所學,簡述19世紀上半葉歐洲工人階級和科學社會主義者在機器轟鳴聲里的抗爭與思索。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謂的“中心—外圍”理論,是由阿根廷經濟學家勞爾?普雷維什1949年提出的一種理論模式?!爸行摹敝饕晌鞣桨l(fā)達國家構成,“外圍”則包括廣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它們是作為相互聯系、互為條件的兩極存在的世界經濟體系?!爸行摹鈬斌w系是一個統一的、動態(tài)的體系,具有整體性:“中心—外圍”之間在生產結構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中心一外圍”之間的關系是不平等的。無論“中心”還是“外圍”,它們都是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一部分,其形成具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是技術進步及其成果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發(fā)生和傳播的不平衡性所導致的必然結果?!幾远瓏x《經濟全球化與“中心—外圍”理論》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針對材料中提到的“中心—外圍”模式提煉出一個論題,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表述清晰。)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根據“在被征服地區(qū)建立了70多個城市,定都巴比倫城,保留波斯帝國的行政制度,鼓勵東西方種族通婚”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亞歷山大遠征期間促進了東西文化的交融,從而有助于加強對被征服地區(qū)的控制,A項正確。

這些措施最終是為了加強對被征服地區(qū)的控制,并不是為了沿襲北非地區(qū)的傳統文明和促進不同區(qū)域間的文化交流,排除BC項;

亞歷山大更不是為了推動希臘文化中心的東移,排除D項。

故選:A。

本題主要考查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要求學生結合亞歷山大遠征的特點和影響來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側重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可知,西歐中世紀時期,手工業(yè)是城市的基礎,大部分居民是手工業(yè)主,城市是工商業(yè)者聚集地,政治中心卻在農村,城市與政治中心有一定距離,對于城市自治有利,城市可能孕育新的政治形態(tài),D項正確;

A項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

B項說法錯誤,城市出現與手工業(yè)與農業(yè)分離無關,排除B項;

材料沒有體現資本主義萌芽,排除C項。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古代的村落、集鎮(zhèn)和城市,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解讀題意并結合選項逐一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古代的村落、集鎮(zhèn)和城市,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及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難度中等。

3.【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認為國王的觸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膚病,這種觀念在17、18世紀達到高峰”可知,國王在民眾心中的地位有所提高,說明王權觀念和民族國家得到發(fā)展,故B項正確。

文藝復興后,歐洲的醫(yī)學水平有所發(fā)展,因此A項中的長期停滯不前不符合史實,排除。

啟蒙運動對歐洲的影響較大,因此C項中有限說法錯誤,排除。

依據材料“認為國王的觸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膚病”可以看出當時民眾的衛(wèi)生意識不強,故D項錯誤。

故選:B。

本題考查啟蒙運動。解題的關鍵是正確分析材料“認為國王的觸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膚病,這種觀念在17、18世紀達到高峰”的主旨,結合啟蒙運動的背景分析。

本題考查對啟蒙運動及其背景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答案】A【解析】17—18世紀正常貿易難以滿足西歐國家對金錢的貪欲,他們采用殖民擴張的手段,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商業(yè)活動,進而推動了世界市場的擴展,A項正確;

材料中雖提及到殖民者掠奪、欺詐等手段,但這一時期殖民者主要是原始資本的積累,不是掠奪原料,排除B項;

材料所提事件在工業(yè)革命之前的殖民時代,排除C項;

殖民擴張驅使西歐商人奔向世界建立商業(yè)活動,促進各個地區(qū)文化的交流,并不能說各個地區(qū)文化逐漸統一,排除D項。

故選:A。

本題考查殖民擴張的后果和歷史影響,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殖民擴張的后果和歷史影響,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5.【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國王可以在天主教和新教中選擇一種作為自己的國教,這意味著國王有權決定本國的宗教信仰,即教隨國定的原則事實上被確立,C項正確;

可以在天主教和路德教之間選擇一種作為自己的國教,并未體現出天主教和新教地位一致,排除A項;

材料只是體現了國王可以選擇宗教信仰,這不是王權強化的表現,排除B項;

“一旦做出選擇,每個臣民都要跟隨國王的信仰”,這并非是實現信仰自由,排除D項。

故選:C。

本題考查了歐洲宗教改革,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了歐洲宗教改革,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6.【答案】B【解析】拿破侖戰(zhàn)爭使人民質疑國王權威,反對王權和專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拿破侖戰(zhàn)爭傳播了自由、平等的啟蒙思想,促進歐洲人民的民主意識加強,打擊封建勢力,使封建、專制成為眾矢之的,B項正確;

據所學知識“民族獨立意識”指的是反抗侵略和剝削,贏取民族獨立的思想,材料信息是說拿破侖戰(zhàn)爭推動了歐洲國家人民反對本國封建專制,應該是民主意識高漲,排除A項;

“各國普遍確立共和政體”的表述過于絕對,與史實不符,而且材料沒有歐洲國家確立民主制度的內容,排除C項;

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產生于17世紀,早于拿破侖戰(zhàn)爭,排除D項。

故選:B。

本題考查拿破侖的評價,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拿破侖的評價,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7.【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孟德斯鳩建議由法國的資產階級取得立法權和財政權,這在實質上維護了資產階級的利益,打擊了封建貴族的利益,但是他又建議將行政權留給封建貴族階級,這其實是試圖取得資產階級和貴族階級之間的妥協,防止法國發(fā)生戰(zhàn)爭,由此可知,孟德斯鳩的分權說在當時既具有革命性和進步性,也具有妥協性,C項正確;

材料是孟德斯鳩對資產階級理性王國的規(guī)劃,并未體現科學理性精神的盛行,排除A項;

材料中孟德斯鳩的分權說實際上是主張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的妥協,而不是發(fā)生資產階級革命進行奪權,排除B項;

孟德斯鳩分權說在當時是符合法國國情的,避免法國發(fā)生激烈的政治動蕩,排除D項。

故選:C。

本題考查了啟蒙運動,需要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了啟蒙運動,考查學生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8.【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光榮革命’從形式上看是政變,但從內容上說則是‘革命’”并結合所學知識,1688年“光榮革命”后頒布了《權利法案》,法案限制了國王的權力,保證了議會的權力,國王逐漸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因此,國家權力中心發(fā)生了轉移,B項正確;

結合所學知識,“光榮革命”是一場不流血的政變,排除A項;

雙國王制度是君主制的體現,不能說明“光榮革命”的革命性,排除C項;

責任內閣制開始形成是在,排除18世紀,排除D項。

故選:B。

本題考查了光榮革命,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了光榮革命,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9.【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19世紀的倫敦共爆發(fā)過四次大型的霍亂關于霍亂傳播模式的文章中提出了水傳播疾病的理論?!笨芍搶W者認為,英國倫敦霍亂傳播模式主要是水傳播疾病,這是工業(yè)革命開始后,城市化急速發(fā)展導致的結果,C項正確;

材料描述的是霍亂的傳播,沒有體現人口的死亡以及下降,排除A項;

材料沒有描述傳染病研究的跨區(qū)域合作,排除B項;

材料沒有體現霍亂是實現工業(yè)化必然要付出的代價,排除D項。

故選:C。

本題考查城市化的演進及其產生的問題,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城市化的演進及其產生的問題,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0.【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1848年的革命,和它以前的許多次革命一樣,有著奇特的命運。正是那些把這次革命鎮(zhèn)壓下去的人,變成了它的遺囑執(zhí)行人。路易?拿破侖不得不建立獨立而統一的意大利,俾斯麥不得不在德國實行某種根本的變革,而英國的工廠主們也沒有任何更好的辦法,只有賦予人民憲章以法律效力”并結合所學可知,1848年革命造成了歐洲多國君主與貴族體制動蕩,迫使法德英統治者進行民主化變革,并間接導致了德意志統一及意大利統一運動,說明其客觀上推動了資本主義發(fā)展完善,A項正確;

1848年馬克思主義已經誕生,排除B項;

1848年革命后工廠主們“賦予人民憲章以法律效力”,說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無產階級和資產積極的矛盾,排除C項;

材料雖然提及了1848年革命對憲章運動的影響,但也只是片面結論,排除D項。

故選:A。

本題考查了工業(yè)革命的影響,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了工業(yè)革命的影響,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1.【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1883—1907年,埃及棉花出口總值由800萬英鎊增加到3000萬英鎊。正因如此,1882—1914年埃及的經濟被稱為‘農業(yè)經濟專業(yè)化’時期。英國駐埃及領事克羅默說英國對埃及的政策首先是要求埃及向英國出口棉花,然后再從英國進口棉織品。”可知,英國駐埃及領事要求埃及向英國出口棉花,然后再從英國進口棉織品,是典型的經濟殖民主義,C項正確;

“要求埃及向英國出口棉花,然后再從英國進口棉織品”這不是中性的全球化生產分工,排除A項;

埃及農業(yè)的專業(yè)化和國際貿易的發(fā)展,與材料中英國的經濟殖民信息不符,排除B項和D項。

故選:C。

本題考查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以及亞非拉人民的抗爭,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以及亞非拉人民的抗爭,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2.【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二戰(zhàn)期間,由于軍事訂貨和關稅政策的調整,印度迎來辦廠熱潮,工業(yè)部門逐漸多樣化,棉紡織業(yè)和鋼鐵產業(yè)快速增長,印度資本逐漸擴大并形成壟斷性財團”,可知二戰(zhàn)期間,印度的民族工業(y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而印度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為戰(zhàn)后的民族解放運動奠定了經濟基礎,C項正確;

僅從印度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不能得出英帝國在遠東的勝利狀況,排除A項;

二戰(zhàn)時,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排除B項;

印度在二戰(zhàn)后贏得獨立,“獨立工業(yè)體系”說法錯誤,排除D項。

故選:C。

本題主要考查印度民族解放運動,要求學生結合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特征來解答。

本題主要考查印度民族解放運動,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3.【答案】D【解析】由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這些新舊財閥就是壟斷資產階級,而軍部實際上是法西斯勢力的代表,“軍財抱合”,亦即軍部與資本家的階級聯盟,所以說日本法西斯上臺得到了壟斷資產階級的大力支持,D項正確;

從材料看,日本壟斷組織確實有濃厚的軍事性,但從材料得不出封建性的結論,排除A項;

日本對經濟的全面干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材料只是說新財閥獲得國家政權的支持,排除B項;

雖然新財閥采用新技術,發(fā)展新產業(yè),但材料的主旨是強調財閥與軍部的勾結,不是發(fā)展生產力,排除C項。

故選:D。

本題考查了戰(zhàn)后西歐和日本的發(fā)展,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了戰(zhàn)后西歐和日本的發(fā)展,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4.【答案】A【解析】據材料“君主觸診成為備受珍視的儀式,成為君主威望的象征。到牛頓和洛克的時代,就像占星術和煉金術突然間風光不再一樣,觸診也幾乎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可知,在11世紀,人們認為國王可以治愈疾病,這成為國王威望的一種象征,但伴隨著自然科學和啟蒙運動的發(fā)展,人們對王國能夠治愈疾病的認識幾乎消失,這體現了科學的發(fā)展改變了人們對君權的認識,A項正確;

材料體現的是近代科學的發(fā)展改變了人們對國王治愈疾病的認識,并沒有體現近代醫(yī)學對諸多傳染疾病的攻克,排除B項;

材料體現了科學對君權認識的沖擊,并沒有體現君權受到法律的限制,排除C項;

材料反映的是科學改變了人們對君權的認識,而非動搖了教會的地位,排除D項。

故選:A。

本題考查了中世紀的歐洲,需要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了中世紀的歐洲,考查學生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5.【答案】B【解析】英國擺脫教皇控制后成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但是當時的世界已經被教皇通過教皇子午線劃分給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當英國人主張他們有權到伊比利亞勢力(西班牙、葡萄牙)尚未滲透的地區(qū)從事殖民探險活動時,就意味著其沖擊了教皇的權威,而英國提出這種訴求的依據是主權國家,即從本民族利益角度考慮,受到了民族主義思想的影響,B項正確;

材料沒有提到世界霸主地位的更替,排除A項;

英國的宗教改革并未削弱英國人對于宗教的信仰,排除C項;

工業(yè)革命時期,自由主義興起,排除D項。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英國的殖民擴張,要求學生結合英國殖民擴張的特征來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英國的殖民擴張,側重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6.【答案】D【解析】材料體現的是,一戰(zhàn)結束后甘地意識英國殖民統治是不道德的,如果不抗爭,永遠不會進步,體現了甘地思想的轉變,D項正確;

印度民族獨立意識在一戰(zhàn)前就已經萌發(fā),排除A項;

材料強調甘地思想的轉變,但并沒有說放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排除B項;

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

故選:D。

本題考查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7.【答案】【小題1】結論:字母文字具有同源性,源頭是腓尼基字母;文明交流推動“字母文字”多元化發(fā)展。【小題2】途徑: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特點:來源廣,來自歐亞非;種類多,有手工制品、地方特產、奴隸等?!拘☆}3】角色:東西方文化交流、貿易往來的橋梁。【解析】本題考查人類文明交流。第一問要結合楔形文字的特征來解答;第二問要結合人類文明交流的影響來解答;第三問要結合人類文明交流的特征來解答。

本題考查人類文明交流,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8.【答案】【小題1】意義:為法國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動員;推動了歐美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思想解放;推動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或地區(qū)的民族民主革命。(答出兩點即可)。

局限:主要體現了資產階級的利益,所倡導的人權具有狹隘性和虛偽性;未能正確認識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拘☆}2】原因:美國獨立;受歐洲大陸啟蒙思想和《獨立宣言》的影響;戰(zhàn)后初期美國實行邦聯制度,中央政府權力有限;戰(zhàn)爭帶來巨額損耗,導致美國政治經濟局面分散;階級矛盾等社會問題突出;美國未經歷君主制,為共和制推行奠定了基礎;華盛頓、杰斐遜等人的努力。

作用:是第一部比較完善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鞏固了獨立戰(zhàn)爭的成果,維護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結束了邦聯制,用法律形式維護了統一;開創(chuàng)了民主共和制度,影響了世界多國的民主制度建設?!窘馕觥勘绢}考查了啟蒙運動、美國《1787年憲法》、空想社會主義,第一問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第二問結合美國1787年憲法頒布的原因及其積極作用分析。

本題考查了啟蒙運動、美國《1787年憲法》、空想社會主義,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9.【答案】【小題1】(1)根據“人是生而自由的”人生而自由、思想自由;根據“一個理想的社會建立于人與人之間的契約關系”得出主權在民;結合所學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得出尊崇理性,呼喚人本身的徹底解放;根據“浪漫主義伴隨著這部小說而誕生”得出充滿個性的浪漫主義。

(2)主要表現: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